-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上册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上册优秀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通过情节的分析理解最后的长春藤叶的意义,理解文章的深刻的主题思想
3、通过分析文中对贝尔曼的描写,找出人物内在和外在的鲜明对比,体现贝尔曼作为低层的小人物却有着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
4、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艺术及精巧的结构安排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长春藤叶的意义及文章的主题的把握
2、贝尔曼人物形象的理解
3、最后结尾情节的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
三、教学设想
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情节、人物、环境等,从而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及结尾的巧妙构思
四、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一生穷困潦倒,接触了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写下300多篇小说,著名的作品有《白菜与皇帝》、《四百万》、《西部人心》、《市声》、《滚石》等。
《最后的常春藤叶》赏析
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受人支使的店员、穷困潦倒的画匠、经济拮据的办事员、一筹莫展的医生、走投无路的小偷等等。脍炙人口的《最后一片叶子》则是描写了几个穷画家之间患难与共的感情故事,塑造了贝尔曼这个舍己为人的老画家的动人形象。
如果说贝尔曼是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那么乔安西就像那依附在上面的藤枝;如果说贝尔曼是那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那么乔安西就是那藤上的一片叶子。
乔安西年轻的生命在风吹雨打的漫漫长夜中一点点被剥蚀,生命的火光在一点点微弱下去。哀莫大于心死,对这凄风苦雨的世界已不再抱希望的乔安西,把这最后一片藤叶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她甚至等得心焦,想“像一片没有了生命力的败叶一样,往下飘”,飘向那未知的虚无,永久的黑暗。
贝尔曼是整篇小说的灵魂,但他在本来就篇幅颇短的小说中出场的次数极少。关于他的语言与行动有寥寥数笔,从几句对白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直率的老人,“一双红眼睛正不停地流眼泪”。然而,就是他,成了乔安西与休易的保护神,他用生命换来的杰作,实现了他一生的夙愿。那“锯齿形边缘已经枯黄”的最后一片藤叶却“顽强地挂在离地面二十英尺高的一根枝上”。这不只是一片藤叶,它是老贝尔曼不死的生命的结晶,是乔安西与尘世和友情之间的联系,是这苦难的世界上穷人之间的一丝温情。慰藉了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一个“即将踏上黄泉路的人的心灵”,它经受了怒号的北风,倾泻的雨水。“乔安西躺在床上久久看着”,她没有理由再逃避,没有理由让自己本应年轻而旺盛的生命衰颓下去,“不知是怎么鬼使神差的,那片叶老掉不下来,可见我原来心绪不好。想死是罪过。”
那么,贝尔曼并没有死,他的灵魂,他的希望,他整个的生命之光全集结在这片叶子上了。这最后的一片叶子,这凄风苦雨中的叶子,也是贝尔曼颠沛流离坎坷一生的最后一个亮点。
小说的结尾突如其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休易之口转述。谜底一揭开,小说达到了高潮,但高潮即结尾,小说至此戛然而止。作者总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既无跌宕起伏也无一波三折,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缓缓进行,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结尾时却重笔一戳,露出机关,使人恍然大悟,叹为观止。因为在前文中我们丝毫看不出老画家画叶救人的任何端倪,结尾却揭示出一个人生奇迹,作品潜在的艺术光彩奇迹般地闪耀出来,于平静中掀起波澜,兜笔转势。欧·亨利式的结尾的魅力恰在于此。回味全篇,老贝尔曼才是小说的主角,全篇的精神。
《最后一片叶子》另一显著的特色在于对“情节空白”的运用,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作者却没有实写。只有结尾处休易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这样,在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中留下了一大块空白,似乎缺少了对整篇小说因果链条的一个完整印象――作者没有讲述故事的“中间部分”――恰恰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样,从接受美学角度讲,情节的'创造、补充则需要文本的阅读者的继续完成。对于风雨之夜的情形,读者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再造。这样,小说的表面情节逐渐淡化而退为内化,使表面的事件的前后衔接转而为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对整部作品的合理解释不在于外部的单纯情节,而在于内部的情感情节,读者心灵的意象化,情感的形象化,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而理想化了。
出人意外而又慑人心魄的结局处理与对“情节空白”手法的运用,正是《最后一片叶子》的艺术匠心所在。
《最后的常春藤叶》复习练习
1、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2、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试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贝尔曼先生。(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3、“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对琼珊和贝尔曼各有什么含义?
(1)对琼珊而言:表层义:叶子的飘落;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是精神支点,生存寄托。
(2)对贝尔曼而言:“绝笔”。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4、“那个玄想”具体指的什么?
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不想活下去的想法。
5、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依旧在墙上,给了琼珊活下去的勇气。作者是怎样描述她的变化的?
琼珊请苏艾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拿一小面镜子给自己,让苏珊用枕头给自己垫高,要坐起来看苏艾煮东西。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6、最后一片叶子是谁的杰作?画它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性格?
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贝尔曼先生是一个善良真诚地艺术家,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最好的作品:永不凋谢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挽救了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生命。
7、原文结尾说:“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贝尔曼为什么要“画”?为什么不用其他更方便的办法呢?
提示:为了救人,老贝尔曼可以捡来一枚常春藤叶,在夜晚将它“粘”“贴”“钉”在树上,效果不会逊色于他画的杰作,而且他也可能不会因此而染上肺炎,进而失去性命。但他就是没有这样做,因为琼珊只有一个希望——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老贝尔曼作为“看家恶狗”自然理解也知道治愈肺炎这一顽症的灵丹妙药,除了奇迹,恐怕就只有艺术。所以“画”“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他的一个必然选择,他理解并尊重琼珊,想用艺术激励对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这是几年来他一直蓄势而出的杰作,更是他生命的涅槃。作者着一“画”字,摹写出艺术家园里最为动人的人性美,内涵尽显又用意深隐。
8、经过一天一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竟然奇迹般抵挡住了“秋风扫落叶”的命运。琼珊竟然会相信,这是为什么?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
提示:问题的关键不是叶子的真假,而是那片不落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琼珊对生命的思考,那片坚强的常春藤叶面对凄风苦雨的打击不肯屈服飘落,这给陷入绝望的琼珊极大的鼓舞,促使她重新振作起来。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也不一定会死。贝尔曼为之牺牲的最后一片叶子固然给了琼珊极大的鼓舞,但琼珊的康复仅有这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
9、“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0、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①与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②画线句①与画线句②分别表明了什么?
画线句①表明琼珊对生命已失去信心;画线句②则表明她又有了活下去的欲望和信心,同时预示着她的病情在好转。
11、结尾有何特点?从中表现出什么?
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表现出琼珊的生命是老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从而突出了老贝尔曼的善良和崇高。
12、琼珊为什么执意地要看窗外凋零的常春藤叶?请分析她的内心世界。
琼珊的内心充满矛盾。得知自己病情非常严重,琼珊近乎绝望;但绝望中,她还依稀地希望有奇迹发生,她既在等着最后一片藤叶落下来,以便给自己放弃抗争找一个理由;同时,在心灵深处,她又在期待着奇迹发生,期待最后一片叶子不要落下来,这样,她就没有放弃生命的理由。
13、“可是,看哪!……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说说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这一段话语气中透着惊讶,出乎主人公琼珊和读者的意料,虽然经过长夜的风吹雨打,这最后一片叶子依然傲然地挂在藤枝上面,说明这不是一片普通的叶子。这段话也暗示:贝尔曼一生中最后画的叶子是多么逼真。“仍旧”“颜色还是深绿的”“傲然”等表明这片叶子使琼珊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阅读课本P12页最后一段到P13页的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4、第③节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贝尔曼善良、富有同情心、有一颗火热的爱心的性格特点。
15、联系下文情节,说说这几节文字起了什么作用?
为下文贝尔曼画藤叶埋下了伏笔。
16、“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老人镇的不愿意吗?请你简要分析老人当时的心理。
老人是愿意帮助苏艾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听到消息以后整个的心思都在琼珊身上,焦急地想要消除琼珊的这种傻念头。
阅读课本P13页第六段到P14页第九段,回答下列问题。
17、“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随夜晚同来的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这几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常春藤叶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高挂枝头而不掉落,叶子的顽强生命力启发她原先悲观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妥,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希望,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任务的性格;当然联系后文,这样的描写对谜底也有暗示作用。
18、“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这句话反映了琼珊怎样的心理?
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对未来有所期待。
阅读课本P14页第十段到文章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19、医生离去时,苏艾为什么“找了个借口,跑到过道上”?
苏艾这样做,是为了不让琼珊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不影响琼珊的心情,因为她对琼珊的病情还没有把握。可见苏艾对琼珊是多么的贴心。
20、“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户巾。”既然毫无用处,为什么还要心满意足地织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细节描写说明琼珊重新焕发了对生活的爱。
21、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但小说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这样处理给读者留下足够想象的情节空白。我们可以想象,哪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跄地爬到离地面二十英尺高的墙上,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的颜料,在墙上施展他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阅读文章第一部分(“你争取睡一会儿。”到“真会撒手去世”)和第二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22、分别品味第②部分两处加点词语“湿透”、“还燃着”对刻画贝尔曼形象的具体作用。
“湿透”可以让人想象到贝尔曼那天晚上在墙上作画时是如何与凄风苦雨相搏斗的;“还燃着”既表明贝尔曼昨晚提灯笼作画的艰难,同时也说明他为了画这一片叶子精力耗尽,回来时连将灯笼吹灭的力气也没有了。
23、作者为什么安排由贝尔曼来画这最后一片叶子,如果由苏艾来画,在主题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由苏艾来画,小说主题只是停留于对友情的赞颂,而由老贝尔曼来画,主题更深一层,赞颂的是素昧平生的穷苦人之间的关爱和帮助,乃至奉献生命的人间至真至纯的深情。
24、联系第一部分,分析小说结尾画线的这句话的作用。
欧·亨利式的笔法形成情节突转,在结尾解开悬念,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杰作”一词前后照应,也使贝尔曼的人物形象从一个失意的潦倒者成为了以自己的生命拯救他人的崇高英雄;最后一片叶子被赋予新的意义,成为贝尔曼真正的杰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其中有贝尔曼对琼珊生命的珍惜和挚爱,也有对自己艺术生命价值的体悟。
25、第三段中加点的“狠心”反映了琼珊怎样的心理?
害怕最后一片叶子掉落,自己生命走到尽头,又想看看这片寄寓着自己生命希望的叶子是否真的掉落的矛盾心理。
26、文中描写了琼珊想活下去的哪些表现?
吩咐苏艾拿汤弄牛奶,要看苏艾煮东西。希望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织深蓝色披肩等。
27、贝尔曼画常春藤叶这一重要情节是借苏艾的口说出来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借苏艾的口说出来,使得小说结局出乎人的意料,更具艺术性。将贝尔曼画藤叶隐藏在小说叙述的背后,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更能表现出贝尔曼高超的艺术中显现出的崇高的人性光辉。
高一语文上册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 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 劝学 》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 ,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 马 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结合《优化设计》提供的相关材料及本文所体现的观点,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 思想 。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一课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上《劝学》。
《劝学》是我们这个学期要上的最后一课文言文,这一课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对于我,是早有预谋的,对于大家,不知是否是有备而来—————(回答可能是:是或不是)
(回答是):既然大家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给众多的领导教师检阅我们的成果!
(回答不是):既然大家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好,那就让我们使出浑身数解,希望我们能不让各位领导老师失望!
1、诵读课文
下面我们请大家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音及通假字移到正文上,然后读一下课文,注意停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分钟)
2、解题:
①下面我们看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
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我们以前学过这个意思吗——学过,“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课本P90,注解第22)
为什么要勉励学习呢
——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时尚口号: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学不可以已
②作品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
《荀子》是部什么样的著作(——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及学法指导之课文导读)
荀况是诸子百家的哪个流派其思想如何
儒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
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有人曾评价,庄子、荀子瓜分了中国文化:
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中华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
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呢(——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
(1)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认识掌握它,利用它。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2)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法后王“、“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3)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相对。
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课文讲析
正因为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下面我们来看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请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
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下面请一个代表上来板书一下练习一,把提示的比喻句也一并写上,并标上序号,中间的字可用省略号表示。
再请一个同学上来给二、三、四段的比喻按练习一提示的分论点进行分类。
组内就练习一及两位同学的板书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填写好的练习一背诵本文
(生集体背诵)
师:自读全文,然后合上书背诵全文
师:下面分析第二段,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论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青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句式特点:a、+于=比较,可译为:比……a、
成语溯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的“有”,常通“又”。
如碑文上常有的“享阳某十有几”《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推理方法:类比推理,以类比排列的方式,引物连类,取譬设喻,从而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类比例证:蝴蝶花开蝴蝶飞,鹧鸪草长鹧鸪啼。门前种得相思树,落尽想思人未归。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第一课时结束前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习二三,下节课抽查
第二课时
1、抽查两人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请不点名由五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练习二五组加点词的辨析
3、请7位同学自觉得上黑板完成练习三的通假字
4、分析课文三至四段
(1)分析第三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第2、3句为第二层,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
第4句为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
师: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分总关系。
师: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外物,各种客观条件,这里指学习,学到的知识。
师: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类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可以成就自己
善假于学,可以弥补己之不足)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词语分析:而:①表修饰: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②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表转折:而青于蓝,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至千里,而绝江河。
④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恂恂而起,而吾蛇尚在。
(2)分析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四段。
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
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无以成江海”,阐述学习要善于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第一层的前面两个比喻句与“积善成德”一句是什么关系 类比关系。
第二、三层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对比论证。
师:为什么要专心一心不能两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者在课文节选之后作了明确回答: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特点:n、+之+ a、(句末)=a、+ n、,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活用为状语)
(3)小结:
师: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故曰:学不可以已。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口不能吃成胖子,一眼不能看遍九州。一心不能两用。
所以,学习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专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珍惜现在,以学广才,立志成学,争取做一个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用之人。
(4)作业布置
①课外收集一些古代有关劝学的名言名句;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劝学文字
③有条件去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高一语文上册优秀教案3
一、导入课文:背景提示:(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越,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夫差为报父仇攻越,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大败,率五千甲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二、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三、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注意: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四、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五、作业:背诵全文
【高一语文上册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03-26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1-24
语文上册教案优秀(15篇)06-21
语文上册教案06-20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语文上册教案02-19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必备14篇】04-24
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优秀05-04
初一上册优秀语文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