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09 12:05:3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常用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常用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2、把 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3、感悟济南冬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2、在诵读 中品味语言。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朗读、品味、合作探究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的冬天之美。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季节来看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印象里冬天给了你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到: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或雪景之美等)不错,在很多人看来冬天是萧瑟、是萧条。但在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着怎样的特殊美丽?走进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情况交流。

  学生说出在预习中所了解的,教师补充(课件)。

  2、学生试着诵读并体 会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3、@听范读,与自己刚才的诵读比较,说出应用什么语气读。(语调柔和,节奏缓慢,语气亲切,还要读出对济南的热爱)

  @字词检查:(课件)济南( ) 伦敦( )镶上( ) 奇迹( ) 宽敞( ) 看护( )贮蓄( ) 水藻( )澄清( ) 髻儿( )

  ⑴响亮:⑵温晴:⑶出奇:⑷安适:⑸慈善:⑹镶:⑺贮蓄:⑻澄清:⑼空灵:

  4、学生再读课文提取信息:

  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一个词最能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为什么是个宝地?

  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 的哪些景物?(或写济南的'冬天可以写的东西也许很多,但作者主要写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

  明确:

  ①“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征,济南的冬天与北京、伦敦、热带相比无风声,有日光,日光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水,像在小摇篮里。

  ②作者主要抓住了济南的冬天里的山水,阳光下的山,薄雪覆盖的小山,城外的远山,泛绿的水。

  5、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济南冬天之美。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去冬天的济南游览了一番,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情的济南、慈善的济南、秀气的济南、像水墨画一般的济南、水色澄清的济南、简直就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般的济南,冬天的济南太美了!下节课我们还要再去《济南的冬天》里品一品让我们心动的美来!

  作业:将课后字词写一遍;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阅读《济南的冬天》让我们陶醉在美丽的山水风景之中,让我们感动着老舍先生那充满爱意与赞叹的心情,那么作者是怎么来具体描写心目 中的“宝地”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相信你们仔细 品读之后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二、圈点 评注(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由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语言之美)

  方法:圈点词、句、段,评用词的贴切精炼、语言的优美生动、表达感情的真挚。

  预设:

  (一)2—5节示例(在读中感悟美)

  明确:1、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分别突出阳光照耀下的山—温静或暖和、安适;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水墨画或淡雅;水—绿。

  2、第三节中作者由自上而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为了突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运用了 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细致的描绘薄雪下的山之 美,依山写景从上到下的描绘,如把山坡上的斑驳色彩说成是“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使山活了起来;把夕阳照耀下的粉色薄雪比喻为害羞的少女:“像少女一样”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我们带入想象联想的境界,使事物具体形象可感。

  3、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卧着点雪。用“卧” 字写村庄写雪写其形态活灵活现

  ②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水有了灵气,更为了突出写绿

  (二)词 句示例: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小摇篮”的“小”正照应了小山的“小”。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中的“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这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3、“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孕育着的无穷春意。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和仔细揣摩。

  三、写法借鉴:

  文章把冬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冬天的济南,对你写作有何借鉴?

  预设:开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描写有层次;融情于景;展开丰富的联想;巧用修辞生动贴切的表现济南冬天之美。

  四、拓展延伸:你心中有美丽的风景吗?你家门前的小树?你家屋后的小溪?你的学校里的绿草坪?还是春天里到花朵?夏天里的知了?秋天里的红枫叶?冬天里的飞雪?任选一景,任选比喻或拟人中的一种修辞,用三两句话吧把它描写下来吧!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领 略了冬天的济南美景,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正流淌在字里行间,老师最希望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和老舍先生一样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美,用美好的心灵去抒写美,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

  作业: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提示:简要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介绍老舍及其笔下的冬天,查阅一下资料)

  板书:

  山

  温晴

  水

语文教案 篇2

  [训练目的]

  1、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教案——(网友来稿)。

  2、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训练题目]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

  3、课外练笔:随时将自己对生活、对学习、对周围的人或事的感受写下来,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独立成篇。

  [训练指导]

  第1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其实均可。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双休日里的生活。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写作本题,切忌平庸。不要流水账般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第2题,要求学生写夏季,写出对夏季的喜爱之情。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很多,题中的一段文学描述,对学生如何取材,写些什么内容已作了启示。如何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

  ①“喜欢”是贯串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②是从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从几个角度来写,都可以;

  ③写景、写物、写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写出夏季的季节特征。

  第3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敢于表达真切感受,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设计思路]

  1、使学生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

  2、通过活动的全过程,陶冶情操,激发爱国感情,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教案——(网友来稿)》。

  [内容阐释]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理性阐述分析。这一段主要讲了三层内容。

  第一层(1—2句),引列宁语录,解释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感,阐明这种情感的价值、地位。

  第二层(3—5句),以本单元课文中内容为例,进一步论证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其中,第3句为总领句,第4句概括述例,第5句是作者的感叹、评价。

  第三层(6),总结句。表明在这一问题上广大同学应当采取的做法,号召大家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提示了本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

  第二部分,主要说明“访问”的具体操作问题。

  “访问前准备”主要讲了访问的计划安排、访问的对象、访问活动所要了解的内容等三方面的问题。

  “活动问题”是按照一般参观访问活动所设计的程序:听介绍——看实验——问情况——察心境。

  “访问小结”也从三个方面设计。设计层次是由内到外,由浅入深:写感受——作交流——对外报道。

  [教学参考提纲]

  组织学生进行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不应当把它搞成一个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程,而应该体现出比较充分的语文味和人情味。

  首先,给时间让同学认真阅读第一部分“导语”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做一点扩散思维,请同学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爱国者形象,并谈谈这些形象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其次,要求同学按照第二部分设计的程序逐项开展工作。其中,有些地方值得注意。比如,在准备工作中,可以先将本活动的主题或者说终结性评价的中心工作先告诉学生,增强本项活动的目的性;比如,明确要求具体活动的组织、联系工作,一律由班级同学的代表自己去做,老师不作任何干预;再比如,关于小结工作,特别是其中的专题汇报会的“中心”即“……在我心中”,还可以作一些分解,要求同学作一点分工,这样也许可以使小结工作更有层次,更有内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和“”的字。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每、参、卖、象”。

  3、继续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及时记录所观所感。

  4、能用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5、放飞假想,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个性。

  6、让学生乐于、敢于、善于表达,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发言。

  教学重点:

  能用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一、引入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小笑脸”)想得到它吗?那你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小笑脸”就愿意和表现好的同学在一起,有信心得到它吗?现在和老师看下面的题目。

  二、练习设计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题,请学生认真观察。

  2. 你发现了什么?

  3.游戏:猜偏旁(“”和“”的字,可以是课外的)一人说字,一人说偏旁。

  (二) 把字写好看。

  1. 请平时写字好的学生说说如何把字写好。

  2. 观察“每、卖、参、象”四个字的特点(上下结构)

  (三)我的采蜜集

  你们的“采蜜集”里一定有采了不少“蜜”吧,快拿出来让大家“尝一尝”。

  1. 在小组内读自己的“采蜜集”,最好说出从哪里“采”到的。

  2.每组推举一个优秀的在班内展示。

  3.颁发“小红星”。

  认真观察

  照样子涂上颜色。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表现好的学生将得到“小红星”。

  小组讨论如何写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描红写字,评出(写字小能手)发“小红星”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分 析对比,讨论交流感悟汉字的特点

  指导学生自己分析生字的结构布局,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学习。

  “采蜜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养成勤阅读,多积累的好习惯。

  (四)读读背背

  小组内展示,评出“小诗人”。颁发“小红星”。

  (五)我的小笔头 打开你的“小笔头”,看看又有新内容了吗 ?红红的“小笔头”上又多了一篇,读读。

  三、调整策略

  1. 小组内交流“小笔头”。

  2. 评出可爱“小笔头”。

  3. 你还想写点什么吗?把它写在“小笔

  头”上吧。

  同学们,你们会讲故事吗?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进行讲故事比赛,可是有一个问题难住了它们,咱们去帮帮它们,好吗?

  出示“续编故事”要求。

  四、口语交际

  1.师生齐读要求。

  2.读文字“春天里……”一段后先发挥自己的想象,编成一个小故事。

  五、评价总结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并背诵。

  2. 你还搜集到了王之涣写的那些诗?

  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听听别人是怎么讲的,可以讨论交流。丰富学生知识,砸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和习惯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宽学生思维。

语文教案 篇4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课件出示6)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课件出示7)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课件出示8)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板书:幸福鸟)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课件出示9)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课件出示10)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课件出示1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课件出示12)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课件出示13)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板书: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5.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板书:垂头丧气)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板书:继续)

  (4)想象写话

  ɑ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写字姿势)

  d全班交流。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课件出示14)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16.风筝

  教学反思:

  1.在理解“憧憬”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想一想孩子们做风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那就请你读出小伙伴做风筝时的激动。”

  2.不足之处是千呼万唤:千和万是虚数,不是真正了呼喊了一千遍和一万遍,这一点应该渗透给学生。

语文教案 篇5

  一、春雨的色彩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二)环境及物质准备 利用三围空间布置春天景色,录音机、磁带、幼儿表演用的小鸟头饰若干。

  二、春雨的色彩活动过程

  (一)运用电教手段,播放影片,启发幼儿说说春天的景色,丰富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第1.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幼儿逐一细致观察并描绘草地、柳树、桃树、杏树、油菜地、蒲公英)

  第2.师:谁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语言连贯、用词恰当,教师重点提示植物各自的色彩)学习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第3.师:春天为什么这么美?(启发幼儿明白是气温、阳光、春天等各种自然条件,促进万物生长,形成春天美丽的景色)

  (二)教师制作投影片,出示小鸟,引导幼儿观察。

  第1.师:看,这里有几只鸟?它们是什么鸟?停在什么地方?这些小鸟在干什么?

  第2.师:原来小鸟都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知道是什么吗?(引出主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

  (三)播放配乐散文,让幼儿欣赏。

  第1.师:你认为他们的话对不对?

  第2.欣赏最后一段,师:“那你们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了吗?”

  第3.再次一边欣赏配乐散文录音,一边出示投影片,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

  (四)角色表演。

  师:小朋友,刚才小鸟们的话,你们还记得吗?现在请你们来做小鸟吧。

  三、春雨的色彩各领域渗透

  艺术:学会用鲜明的色彩画出美丽的春天。

  科学: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雨的形成。

  四、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观察周围景色,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

  五、环境中渗透 在音乐区设置各种小鸟头饰,让幼儿进行表演。

  六、家庭中渗透 建议家长多让幼儿观察一些自然景色,多接触大自然。

  七、春雨的色彩活动评价

  八、春雨的色彩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第1.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欣赏散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含义,学习新词:“万紫千红”、“色彩”,丰富幼儿的想像。

  第2.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知道春雨绵绵是春天独有的景致,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

  第3.学习观察春雨的颜色,培养幼儿思维的批判性、求异性和发散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伴随优美的音乐朗诵散文,培养幼儿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欣赏力。

  (三)人格目标 通过让幼儿积极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寻找春雨的颜色,提高幼儿探索性、兴奋性和自主性。

  (四)动作技能 通过角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角色中的对话,并以抒情优美的动作进行情境表演,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动作技能和动作协调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有关介绍泰国风情、大象及学习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电视新闻节目里我们常会看到“红衫军”集会,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吗?今天的泰国是有些混乱,但课文中的泰国人和泰象相处得那么和谐美好,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美丽的泰国游玩吧!

  二、出示课题,生读课题。

  三、汇报有关泰国的资料,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四、课件出示预习要求,检查预习

  1、开火车朗读,师注意提示“驰、绅”读翘舌音,“彬”是前鼻音,“摩”是二声,“氛”是一声。

  2、学生认读生字

  3、词句解析、先课件出示要读读记记的词语,再请学生汇报对词语的理解,师出示课件纠正。

  4、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5、生汇报: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五、学习课文

  1、抓住重点,深入了解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呢?你了解到大象还为当地人做了哪些事?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

  (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象的样子、表情、动作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课文哪些地方写了大象的聪明、有灵气?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a、表演节目,踢球、倒立、行礼谢幕;b、为人按摩c、偶尔还会和人开开玩笑。

  2、课文的表达方法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2)、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总结全文

  1、说说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泰国大象的什么?

  2、谈谈你心目中的泰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3、领会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写法

  七、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介绍家里的某一小动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7*与象共舞

  泰国国宝、感情亲切

  温和、聪明有灵气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语言障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

  11、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桑葚,六月有杏子、无花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

  (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 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 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 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语文教案 篇9

  1、认知目标:(1)大胆言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2)与别人交谈努力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说话不要带口头禅,不重复。

  2、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也要为朋友、同学排忧解难。(2)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帮朋友解忧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

  3、情感目标: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想: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看成独特的生命个体,引导他们学会倾诉和应对烦恼,尊重他们对生活的细微体验以及也许还不成熟的看法。父母的经历和老师自己对生活理解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这样,才有助于在课堂中与学生作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课堂多元对话。

  教学设计:

  一、片断播放,设场导入

  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

  同学们,我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在我们的眼里,你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是快乐的天使。是不是这样?

  老师,其实,这是成人对我们的误解。因为大人们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心灵世界,不知道我们幼小的心灵,稚嫩的生命也要承担生活的责任和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烦恼。

  老师,我们中学生正生活在孩童和成人的夹缝之中,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却,大人们所谓的成熟离我们还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

  是啊,烦恼是我们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绪。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引导自己以平常的心态正视烦恼,以积极的方式化解烦恼。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从而体验更丰富的生活情感;锤炼更坚强的性格意志;领悟更丰富的人生智慧。

  说明: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激起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激发学生发言的热情,是情感的酝酿过程。

  二、联系生活,倾诉烦恼

  刚刚步入少年旅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一旦有了烦恼,忧郁、感伤就会笼罩在我们的心头,生活也会失去光彩。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验呢?在这样的情感渲染下,接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烦恼,我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1、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过哪些烦恼?

  2、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

  说明:这样设计,目的是体现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生自主的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体现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设计,也是对学生口语的初步训练,做到准确的表达。

  三、烦恼树叶,交流明理

  “每一棵树的枝叶都是它的问题,但也是一棵树的全部。”——(《读者》20xx年第13期《有问题是因为活着》)

  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成长中的烦恼有选择性地书写下来,然后制作成烦恼树叶,贴在墙壁上。互相交流学习生活中的烦恼。

  四、课外调查,了解烦恼

  某报社要开展一次讨论,话题是“回首成长的烦恼”。现在请你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你周围的成年人,如妈妈、爸爸、老师等。采访内容:你在少年时期曾经有过烦恼吗?是怎么对待那些烦恼的?现在重新审视,你怎样评价当年的那些烦恼?如果可能,你也可以找一找当地有名望的人或你仰慕的人,通过采访,就这个问题与他们作些交流,然后写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长中的烦恼,让学生懂得,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来,它不可回避,也挥之不得,正是因为有了烦恼,才有了我们长大的可能。进而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五、认识烦恼,化解烦恼

  1、你如何看待这些烦恼?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认识烦恼对成长的影响,寻求化解烦恼的方法。比如:你战胜它的亲身经历、从父母或其他长辈处得到的经验、从别人那里受到的借鉴、从书上或电视上得到的启示……

  2、事例研讨:常君是你小学时的同学,你们俩曾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他爸爸调到省城工作,他小学毕业后也随父亲到省城去读中学。有一天,他给你打来电话,说自己心里很

  烦,不适应省城的生活环境,与同学沟通也很困难,缺少知心朋友,等等。请你设身处地想想他的苦恼,先在电话里与他交换看法,然后写一封信,帮助他化解烦恼,争取说得入情入理,使人信服。

  六、格言表达,高声诵读

  1、让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① “如果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去交易,任何人在看到了别人的烦恼之后,都宁可把自己的烦恼重新搬回家。”——西方哲理

  ② “当一份快乐跟别人一起分享时,它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当一份烦恼跟别人共同分担时,它就成了一半的烦恼。”

  ③ “每一棵树的枝叶都是它的问题,但也是一棵树的全部。”——(《读者》20xx年第13期《有问题是因为活着》)

  2、让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名言警句,让所有的同学大声的朗读全班推选上来的优秀的名言、名句。

  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体会到交流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自我的高声朗读中寻找自我,寻找自信,让烦恼真正成为我们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七、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1、总结存储:“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不管我们小小的心田是否能承载得了这样的困惑。因为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承受,都要经历这样的日子。” 我们不能为烦恼而烦恼,而要把烦恼变成前进中的动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2、体验拓展:

  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比如说:

  ①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②我的烦恼就象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等等。

  ③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说明:这样的设计,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对“写”的能力的训练。虽然我强调用一定的形式,但是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所表述的方式也应该是色彩纷呈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无形中会增添语言的美感。

  3、课外延伸:

  请把你遇到过的烦恼列个清单,选择自己最苦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仔细作些分析,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然后写一篇作文,记下自己成长的烦恼或快乐。

  附: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表格

  表格一:我能解决的烦恼 ,解决方法 ,我的感受

  表格二:使我困惑的烦恼 ,采访对象 时间、地点 ,采访问题设置 ,采访摘要 ,被采访者评价 (评价参考:口齿是否清楚,问题是否明确,应对是否巧妙,内容是否有中心,礼貌用语……),自我感受(采访的感受、所得的启发)

  教学后记:这节课的设计,我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把“说”和“写”作为教学的支点,对学生进行梯级的语言和写作的训练,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

语文《狼》教案03-18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变脸》教案03-16

《语文天地》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