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

时间:2024-11-15 07:33:3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森林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所需的生字卡片、有关帐篷的图片。

  学生:做一些动物头饰,向大人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学设计参考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说说课题:你喜欢这个课题吗?为什么?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自主识字,同桌交流

  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同桌互查互评。

  2、交流难点后,让学生说是怎么学会这些字的。

  3、开火车检查认字情况,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三、自读课文,交流释疑

  1、自己读读课文,想想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做上记号。

  2、同桌学习交流,互相启发,弄懂不明白的地方。

  3、向教师提出通过同上星期交流还不明白的地方。

  四、释疑解难,指导朗读

  1、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重点应该在最后一段,点明森林对于防风沙,固水土的作用。

  2、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3、请学生读给大家听--评价--再读。选不同的学生读全篇课文。

  4、分角色读,教师指导。不同角色,语气不同。小鸟声调可高一点、清晰一点。小鹿读得活泼可爱。风沙、雨水呢?自己试着读读,怎样才能把不同角色的物点表现出来。

  五、自悟自得,升华认识

  1、学生通过分角色读,体会课文内容。

  2、让学生谈谈学习这课后,懂得了些什么。

  3、教师可以点出森林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所起的巨大作用。

  4、再读课文,加深感受。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2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习的好奇心,充分激发想象和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伞、红”等八个生字,会写“木、开”等五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感受大自然的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朗读课文后了解雨后森林的样子。

  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爱。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拼音、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森林吗?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描写雨后的森林的文章吧。

  2.板书课题:4.雨后的森林(生气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森林的什么景物。

  2.借助拼音,再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

  1.这些生字很想跟大家交朋友,谁能把画出的生字介绍给大家?(请个别同学把会认的生字介绍给全班同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伞、祖”是平舌音。)

  2.当小老师教生字。

  3.看生字卡读词语。

  4.游戏:找朋友。(一名同学拿生字卡片,一名同学拿拼音卡片读正确为准。)

  四、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

  “雨停了,雨停了,”读出兴奋的语气。

  2.指导朗读中间的四句话,并借助肢体语言理解词意、句意。

  3.组织讨论。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后的森林是彩色的图画?

  (2)雨后的树林里或草地上还有什么?

  (3)为什么说森林是祖国的宝库?

  4.朗读背诵。

  (1)看图朗诵这首诗。

  (2)看图背诵这首诗。

  五、巩固练习。

  1.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连一连。(内容略)

  3.用“红”“国”分别进行口头组词语。

  六、指导写字。

  随机学习新笔画“横撇”。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字。

  七、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八、结束语

  森林里雨停了,鲜嫩的蘑菇探出头了承开了小伞,油光肥厚的木耳爬满了老树,圆圆的红果枕着绿叶,亮晶晶的.葡萄滴这水珠,雨后的森林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雨后的森林是一首清凉的精美的小诗。让我们一起在这首轻快活泼的小诗里,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雨后的森林,感受到了雨后森林的美丽。

  九、作业。

  回去把这首小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森林警察

  森林警察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这个故事。

  3、能够在小组中跟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够在小组中跟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依照课后认读字表和字典,认识生字。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小节顺序号。

  2、给生字注音,认读生字词。

  3、同学之间,互查生字词语

  二、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讲的?

  1、读文,交流。

  2、填空:本文写的是“我”在()跟()一起()时,遇到了()前来检查,从而亲身感受到()。

  课文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三、森林警察给“我”的印象是什么?你使从哪儿体会到的?

  交流:

  印象:可畏、可敬。

  可畏—表现在“查”,查证件、闻鱼饵、看鱼钩。(一丝不苟)

  可敬—表现在“罚”,罚款、违法纪录。(关爱动物)

  四、美国马里兰州关于钓鱼的规矩以及森林警察的严格执法,是否有点小题大做呢?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

  1、组内交流:略

  2、班内交流:明确几点:1、森林警察是忠于职守,依法办事。2、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3、处罚是一种必要的手段。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讲人情就是践踏法律。

  五、事情反战的先后顺序讲故事。

  1、做准备——俩人一组互相讲。

  2、交流看法

  六、我们国家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根据现实生活中你看到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业: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3

  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想像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朗读指导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伞、红”等八个生字,学会“木、开”等五个生字,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5、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样子。

  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爱。

  教具准备:

  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大森林游玩,你们高兴吗?

  (课件出示“森林图片”:小明友们,你们好,今天,我想送一件礼物给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猜猜是什么?)

  师:森林的景色多美啊!那么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4课《雨后的森林》。引出课题。板题、读题。

  师:大树爷爷告诉我们,它已经把图片印在我们的课本上了,大家快来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认生字词。

  1、提出要求,轻声自读课文,把每个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2、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有没有不识的.字宝宝呢?(课件出示字宝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朋友吗?)它可要下去看看,它给谁带来了惊喜。(把卡片分发给学生。播放《找朋友》歌曲)

  4、(课件出示字宝宝:谁是我的好朋友,把我介绍给大家好吗?)

  学习“伞、红、果、叶、图、画、祖、国、木、开、水、耳、雨”等字。

  (请手执生字卡的小朋友到台前来介绍:我的朋友是……)

  教师将生字逐一贴到黑板上。

  师:调皮的生字宝宝一个一个地跳到黑板上来了。它们站在一块,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认出它们。

  随机指读生字。

  男女同学轮流读。

  全班齐读。

  4、课件出示两个字宝宝。

  (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们交朋友?)

  (1)学习“小伞、红果、绿叶、图画、祖国、木耳、下雨、撑开、水珠”等词读词(带拼音)

  (指名读,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2)去掉拼音读词。

  齐读、领读、开火车读。

  师:(你们的火车开得可真快,把字宝宝全给拉跑了,它们躲到哪去了。原来它们全都跑到课文里去了。)课件出示带课文的图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 思考:写了森林中哪些好吃的东西?(学生答)师板书

  2、再读(喜欢哪个就读哪句)

  3、学生汇报时指导朗读(根据学生的描述顺序,课件出示蘑菇、木耳、红果、葡萄的特写图,相机板书与贴图)

  (1)红果枕着老树:枕着让学生到前面做动作理解,体会把红果比作人,把绿叶比作枕头,体现红果大而可爱。怎么读出对红果的喜爱。(学生读,指导,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2)蘑菇撑开小伞:通过看图理解,说蘑菇像什么?体会蘑菇的可爱。

  (指名读,再读,男生读,女生读)

  (3)木耳爬满老树:爬满你知道了什么?(木耳特别多)

  (指名读,再读,分组读,齐读)

  葡萄滴着水珠:体现葡萄晶莹透亮,惹人喜爱。学生看图理解。

  (指名读,齐读)

  师:大森林向我们展示了这么美的画面,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能把森林读得更美。愿不愿意把这四句美美地读一遍。(课件重新出现带有四句话的画面。)

  全班齐读。

  4、理解课文的最后两句。

  朗读最后两句话。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彩色的图画,是祖国的宝库?(相机板书)

  宝库里还会有哪些珍贵的东西呢?

  森林那么美,那么可爱,我们应该怎样读?谁能把森林的美和可爱读出来?(强调读出“彩色及宝库”二词)

  5、朗读全文。(课件回到首页)你们愿意把整首诗朗读表演给大树爷爷欣赏欣赏吗?

  五、拓展延伸,想像积累。

  (1)师:森林这么美,这么可爱,你们想对森林说什么?

  (2)师:大树爷爷看得可开心了,他还邀请了森林宝库中的一些宝贝们来呢?瞧;

  (课件出示小鸟,小鹿、小野花、小猴)大树爷爷想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当小诗人,为这首诗歌补写上几句,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现空行诗句)

  生看图编诗句。(师引导学生从拟人化方面编)

  六、布置作业: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伞、红”等八个生字,学会“木、开”等五个生字,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5、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样子。

  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爱。

  教具准备:

  森林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大森林游玩,你们高兴吗?(出示图片)

  师:森林的景色多美啊!那么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4课《雨后的森林》。引出课题。板题、读题。

  师:大树爷爷告诉我们,它已经把图片印在我们的课本上了,大家快来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认生字词。

  1、提出要求,轻声自读课文,把每个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2、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有没有不识的字宝宝呢?(把卡片分发给学生)

  4、学习“伞、红、果、叶、图、画、祖、国、木、开、水、耳、雨”等字。

  (请手执生字卡的小朋友到台前来介绍:我的朋友是……)

  教师将生字逐一贴到黑板上。

  师:调皮的生字宝宝一个一个地跳到黑板上来了。它们站在一块,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认出它们。

  随机指读生字。

  男女同学轮流读。

  全班齐读。

  4、(1)学习“小伞、红果、绿叶、图画、祖国、木耳、下雨、撑开、水珠”等词读词(带拼音)

  (指名读,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2)去掉拼音读词。

  齐读、领读、开火车读。

  师:(你们的火车开得可真快,把字宝宝全给拉跑了,它们躲到哪去了。原来它们全都跑到课文里去了。)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思考:写了森林中哪些好吃的东西?(学生答)师板书

  2、再读(喜欢哪个就读哪句)

  3、学生汇报时指导朗读(根据学生的描述顺序,课件出示蘑菇、木耳、红果、葡萄的特写图,相机板书与贴图)

  (1)红果枕着老树:枕着让学生到前面做动作理解,体会把红果比作人,把绿叶比作枕头,体现红果大而可爱。怎么读出对红果的喜爱。(学生读,指导,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2)蘑菇撑开小伞:通过看图理解,说蘑菇像什么?体会蘑菇的可爱。

  (指名读,再读,男生读,女生读)

  (3)木耳爬满老树:爬满你知道了什么?(木耳特别多)

  (指名读,再读,分组读,齐读)

  葡萄滴着水珠:体现葡萄晶莹透亮,惹人喜爱。学生看图理解。

  (指名读,齐读)

  师:大森林向我们展示了这么美的画面,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能把森林读得更美。愿不愿意把这四句美美地读一遍。(课件重新出现带有四句话的画面。)

  全班齐读。

  4、理解课文的最后两句。

  朗读最后两句话。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彩色的图画,是祖国的宝库?(相机板书)

  宝库里还会有哪些珍贵的东西呢?

  森林那么美,那么可爱,我们应该怎样读?谁能把森林的美和可爱读出来?(强调读出“彩色及宝库”二词)

  5、朗读全文。(课件回到首页)你们愿意把整首诗朗读表演给大树爷爷欣赏欣赏吗?

  五、拓展延伸,想像积累。

  师:森林这么美,这么可爱,你们想对森林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编出图外的`诗句。

  教学反思

  《雨后的森林》是一篇轻快活泼的小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雨后森林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图文并茂,意境极美。学生们学得很积极、快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得学习,收效较好!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体现在复习生字,导入新课中:亲爱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到乐园一样的学校中游览了一番,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中去参观!只有读准这些汉字宝宝,我们才能走进森林,相机出示苹果形状的`的字卡,采取了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男女生赛读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我们就一起走大森林吧!

  其次,体现在理解课文时,我出示了挂图,带学生走进一副美丽的图画中,用生动的语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乐学。

  接着,体现在指导朗读时,如“雨停了,雨停了!”我让孩子先听范读,再练习,通过朗读体会雨过天晴,看到美景的欣喜的心情。朗读诗中描写的四种事物的四句话时,让孩子观察,想象,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意境,很自然地读出对大森林的赞美。

  最后,体现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演课文,学生们兴致高涨,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不过这堂课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我没能大胆放开,如果我能再放开些,让学生学,就会更完美!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5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习的好奇心,充分激发想象和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伞、红”等八个生字,学会“木、开”等五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感受大自然的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头]

  重点:朗读课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样子。

  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爱。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你看见过森林吗?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呢?

  2、板书课题。

  3、出示课文插图,感受雨后森林美丽。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森林的什么景物。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

  三、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伞、祖”是平舌音。

  2、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记本课生字的。

  四、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

  2、组织讨论。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后的森林是彩色的图画?

  (2)雨后的树林里或草地上还有什么?

  (3)为什么说森林是祖国的宝库?

  3、朗读背诵。

  五、巩固练习

  1、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连一连。(内容略)

  3、用“红”“国”分别进行口头组词语。

  六、指导写字

  随机学习新笔画“横撇”。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字。

  七、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森林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

  本课所需的生字卡片、有关帐篷的图片。

  学生

  做一些动物头饰,向大人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说说课题:你喜欢这个课题吗?为什么?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自主识字,同桌交流

  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同桌互查互评。

  2、交流难点后,让学生说是怎么学会这些字的`。

  3、开火车检查认字情况,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三、自读课文,交流释疑

  1、自己读读课文,想想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做上记号。

  2、同桌学习交流,互相启发,弄懂不明白的地方。

  3、向教师提出通过同上星期交流还不明白的地方。

  四、释疑解难,指导朗读

  1、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重点应该在最后一段,点明森林对于防风沙,固水土的作用。

  2、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3、请学生读给大家听--评价--再读。选不同的学生读全篇课文。

  4、分角色读,教师指导。不同角色,语气不同。小鸟声调可高一点、清晰一点。小鹿读得活泼可爱。风沙、雨水呢?自己试着读读,怎样才能把不同角色的物点表现出来。

  五、自悟自得,升华认识

  1、学生通过分角色读,体会课文内容。

  2、让学生谈谈学习这课后,懂得了些什么。

  3、教师可以点出森林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所起的巨大作用。

  4、再读课文,加深感受。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7

  一、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篇幅较长,但内容浅显易懂,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内容,而不必细致分析,也可让学生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设计思路

  依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前期准备状态和学生学习的兴趣需求,并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蕴含一定道理的童话故事),我设计了读、悟、演三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即:读一读,把课文读明白,悟一悟,把课文读懂,演一演,把课文读活。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值得学习过程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教与学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文中话概括课文内容。

  3、关注个性体验,学生能运用自己独特的体悟,去朗读课文,演绎课文。

  四、教学流程

  (一)引趣激情

  1、故事深入

  课件演示动画,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呢?砍伐森林带来什么后果?

  2、揭示课题

  (二)读一读,把课文读明白

  1、自主读书

  同学们,想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交朋友。

  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

  2、检查生词

  出示课件,形式多样地认读课文中生词

  (三)悟一悟,把课文读懂:

  1、读文质疑

  课文大家能读通、读顺了,那就看看自己能读懂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学会默读方法:即不出声,用眼睛看。可用手指着读,边看边思考问题,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问号标出来,待会解决。

  2、合作探究

  老师刚才下来走走看看,发现同学们的'书上有了不少小问号。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就请同学们先到合作小组中去探讨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看见你们激烈地讨论和满意的微笑,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那还有没有大家不能解决的呢?在下面的学习中,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探讨。

  4、深入感悟

  (1)前面自由读课文时,同学们已经标出了自然段序,根据课文内容,请大家理清文章的结构。(方法不必统一,学生说出理由即可)。

  (2)请同学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通过读你知道什么?

  读后学生讨论总结

  第1段中: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说明森林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地愉快的生活景象。

  (3)森林王国为什么失踪?现代森林带来什么后果?请大家围绕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体会乱砍滥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4)森林王国失踪后,会怎么样?森林王国失踪给人带来哪些有益的教训?

  小组讨论,集体评议。

  (三)演一演,把课文读活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得这么好,我想要是演一演,一定非常精彩,我们试一试?咱们先来找一部分同学来演演(选出一部分积极性高的同学来参加),这里有头饰,你们可以商量一下角色怎么分配。

  学生上台将课文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五、教学反思

  《失踪的森林王国》一课结束了,可是学生好像还意犹未尽地沉浸于课文的情境之中,而我似乎觉得自己也置身于森林王国之中,我尝试着运用读一读、悟一悟、演一演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我感受到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愉悦,体验更加丰富、感悟更加深刻。我自己也觉得我和学生不是在上语文课,而是在森林王国的童话世界中遨游。所以,学生们在结束时不仅把自己体悟到的道理说出来了,而且还能通过表演加以演绎。说到演绎这个环节,我觉得还有待改进。如果我能让更多或全体学生都分组表演,可能会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更为深入的体悟。看来整个教学模式的结构还有待于调整,时间尚需科学地安排,只有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读进去,悟出来,演绎活了,才能算是教的成功,学的成功。

【语文《雨后的森林》教案】相关文章:

《雨后的森林》教学反思06-30

语文《地下森林断想》教案03-19

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教案03-15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雨后04-04

语文文学地下森林断想优秀教案范文12-20

雨后的说课稿11-25

《雨后》说课稿01-02

二年级语文下《画森林》教案01-16

雨后的唯美句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