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力训练目标:能简要讲述自己在幼儿园时过儿童节的经历,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认真听别人讲话,把“怎样过小学第一个儿童节”的设想说清楚,培养合作交际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能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表达的兴趣与自信;品味童年的快乐、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设想说清楚,对于感兴趣的一方面,能说得更具体些。
2、难点:学生能综合自己与他人的想法,把过节的设想说具体、清楚,与人大方地进行交流。
三、教学准备。
录像片段、小快板、小彩带、装饰画、写着“游戏小组”或“采购小组”等字样的小旗。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创设情境,激发交流兴趣。
1、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这个节日在夏天,小朋友们最喜欢。唱歌、跳舞、做游戏,全世界儿童在一起!(快板配合)猜猜看,是什么节日?
2、师:“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瞧,大伙过得多快乐──(播放录像片段: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小朋友们有的唱歌,有的跳健美操,还有的在做游戏。他们用自己的画布置校园,五彩缤纷的花带、“庆祝六一”的横幅,多热闹的节日!)
(二)自由交流、发言,在交际前热身。
1、师: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时,一定也年年过快乐的“六一儿童节”。那时,你是怎样过的呢?跟同桌说说吧!
(1)同桌相互交流。
(2)教师巡回检查,参与到交流中。可引导学生说出幼儿园过儿童节时,最快乐、印象最深的活动。
2、师: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在幼儿园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
(1)检查、反馈。
(2)让较多的学生发言。
(3)适时引导学生把最快乐、印象最深的活动说得具体些。
(三)发挥想象,展开交际。
1、师:看来,小朋友们在幼儿园过的儿童节真是丰富多彩,可那都是老师安排的。现在,大家都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成了少先队员。少先队员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活动自己搞。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出主意,快快乐乐地度过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现在,同学们可以组成四人小组,给我们的“六一”庆祝活动出出点子:
(1)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参与到交流中,点拨引导。(如你想在哪儿举行庆祝活动?活动内容有哪些?谁负责哪一项,怎样开展等。)
(2)小组派代表发言。(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有条理。如“我们组打算这样过‘六一’节:首先……然后……”)组员可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建议。
(3)学生当小评委,评评谁说得完整、有条理。鼓励说得具体、生动和设想有创意的同学。
2、小结小组发言,开启下一步交际。师:大家的点子可真多。唱歌、跳舞、聚餐、做游戏……真是丰富多彩。可是,光有好点子不行,大伙要分工合作,开始准备准备了!你想加入哪个筹备小组呢?(出示写有“布置小组”“歌舞小组”“游戏小组”“采购小组”等字样的小旗,让学生按兴趣自由组合。在学生分组的同时,教师挂出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装饰画与彩带,营造气氛。)
(1)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努力说具体、说生动。如“用什么东西布置什么地方?”“谁表演什么节目,有多精彩?”“计划开展哪些游戏,怎么玩?谁负责组织,有什么奖励?”“需要买些什么?”等等。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人可补充。一组汇报时,其他组认真听后,可提出意见与建议,也可评评别组说得怎样。
师:各个小组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相信我们的六一节庆祝活动一定是丰富多彩、快乐有趣!这么棒的庆祝会,你们想不想邀请别的朋友来参加?
(四)扩展活动,在邀请中交际。
1、师:谁愿意来邀请邻居的老奶奶啊?(教师扮演老奶奶,与学生展开交际对话。通过老奶奶的提问,引导学生说话,交流时以刚才的'讨论内容为主。)
2、学生当小评委,评一评。(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进行评价:邀请时说话的内容是否有条理,吸引人;能否做到礼貌大方,仪态自然。)
3、找你的好朋友,表演表演。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度过了很有意思的40分钟──为咱们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出点子、想办法,还学会了怎样与别人合作、交流,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多多练习,一定能说得更好!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一定会有不少的新朋友加入到我们的庆祝活动中,跟小朋友们一起欢度快乐的节日!
六、设计意图: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我以热闹有趣的“庆六一”录像开课,营造一个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体现一个递进的层次:
1、交流幼儿园时的过节经历,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不加点评,让学生尽情进入交流状态。
2、交流讨论,拟定庆祝活动方案。
3、分组合作交流,让任务具体化,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得具体,说得生动,培养协作精神。最后设计一个邀请的环节,让学生展示训练的成果,同时培养其在交际过程中的文明礼貌习惯。这几个循序渐进的训练环节让学生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针对本课训练的话题,为了防止学生的交流走向空泛,我以一些过渡语言为学生引导方向,引导学生往具体处想,把“六一”节的活动落实到歌舞、游戏等,甚至落实到每个节目,由谁表演,这样一来,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贴近生活的话题中,能尽情地交流。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2.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教学重点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2.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教学难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学的几篇文章吗?
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除了顽皮、淘气,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他担心父母发现雄鹅不见后会伤心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例如,汤姆8226;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的经历中分析出来的。从他叙述历险经过时,添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点儿虚荣心的特点。评价人物要立体、全面。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有淘气、顽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经历了骑鹅旅行之后,他更是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鲁滨逊,正是由于受当时英国的航海和冒险热潮的鼓动,而参加的冒险活动。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这样就能更好地评价人物。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这些心理、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尼尔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加点部分的共同特点是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人们的喜悦和激动。第二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节到来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八儿的高兴程度。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从“盼望、饿、安静、喜欢、厚”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示例:(1)盼望:漂泊异乡的儿子要回来了,母亲觉得一天的等待仿佛过了一年。
(2)饿: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觉得自己的前胸已经贴在了后背上。
(3)安静:校园里安静极了,连树叶落到地面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4)喜欢:蒙蒙非常喜欢那本书,恨不能把那本书都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东北边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脚下去直接没过了腰。
(二)第二题。
课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汤姆8226;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1.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写出了场面的伟大,同时给人无尽的遐想,可以是辉煌的,也可以是激动人心的……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并读一读。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题目中涉及的词语都是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特定称谓。)
3.全班交流每句话的意思。
(1)13岁:豆蔻年华。释义: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2)15岁:及笄之年。释义: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3)20岁:弱冠之年。释义: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为体犹未壮,所以叫作弱冠。
(4)30岁:而立之年。释义:出自《论语8226;为政》:“三十而立。”指年至三十就可自立于世。后来就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5)40岁:不惑之年。释义:出自《论语8226;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
(6)50岁:知天命之年。释义:出自《论语8226;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指年至五十,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运。后来就用“知天命”指人五十岁。
(7)60岁:花甲之年。释义:旧时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复杂。
(8)70岁:古稀之年。释义:出自唐代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用“古稀”指人七十岁。
(9)80~90岁:耄耋之年。释义:耄耋:指老年,高龄。出自汉曹操《对酒》:“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后多用“耄耋”指人八九十岁。
(10)100岁:期颐之年。释义:出自《礼记8226;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后来用“期颐”指人一百岁。
4.尝试背诵。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阅读名著的方法。
2.通过词语比较,了解通过夸张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人物心情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了解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并积累背诵。
语文教案 篇3
一、情况分析
· 1、幼儿已学过诗歌《摇篮》,对诗歌的结构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过仿编其它诗歌的经验,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摇篮 》。
· 2、多数幼儿已能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联系的事物告诉老师,能力较强的已开始学会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 3、多数幼儿讲述时用词较为准确,但表达不很流畅。
· 4、部分幼儿未能养成主动讨论,积极倾听的良好习惯(如庄涛、艺友等)
二、活动目标
· 1、学习较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优美形象,增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 2、要求幼儿运用学过的`动词,结合已有的经验仿编诗歌,并能通过画画、摆图等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
· 3、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教案《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摇篮 》》。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
· 1、集体活动:
·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名称,引入课题;
· (2)复习朗读诗歌;
· (3)教师示范仿编诗歌,激发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学习仿编诗歌;
· (5)幼儿上来仿编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集体将仿编较好的诗歌朗诵出来。
· 2、延伸活动:
· (1)摆图仿编
· 水平一:能用教师提供的底板做摇篮,画出相应的宝宝卡片,仿编诗歌;
·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 (2)画画仿编:
· 水平一:要求幼儿能将有联系的事物画在一起,根据绘画内容仿编诗歌;
·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 (3)表演组:
· 水平一:要求在课堂上已仿编好诗歌的幼儿能两两合作制作摇篮与宝宝的头饰、仿编诗歌;
· 水平二:要求幼儿合作将仿编的诗歌表演出来。
四、环境与材料:
· 1、环境布置:摇篮(大树、泥土)
· 2、壁画:摇篮(大海、天空、泥土)
· 3、教学挂图4张;
· 4、底版与小卡片;
· 5、纸、笔、幼儿自编的彩带。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与这些生字相关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毅力,尽自己最大努力。
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巍峨峻拔的泰山脚下。泰山,以它优美的景观和灿烂的文化闻名世界,更令我们这些泰山儿女倍感自豪!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爬过泰山吗?谁能谈谈你爬山时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爬山》。看看作者又有着怎样独特的体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2、检查课文中难读的句段朗读情况。
3、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引导生抓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默读课文,想想:从爬山这件事,作者学到了什么?找到文中的话来回答。
(课件出示)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问?
结合学生回答理解“沉静”。
为什么说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学到了怎样的智慧?让我们一起带问题学习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梳理出父亲说的话
1、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父亲说的值得深思的话。
2、交流:读读你划出的父亲的话,想想分别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师随机板书)那这三次不同的话语让我受到怎样的启发教育呢?
<二>学习上山途中父亲的话
1、(课件出示)自由读这段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征服”的意思,再来体会“征服山”和“征服自己”的.含义。
3、结合自己的体会自由读读这段话。
4、指生读。
<三>学习山顶上父亲说的话
1、指生读父亲的话,想想从这段话中又学到了什么?
2、引导生理解“尽了力”的意思。
3、引父亲的对话。
(1)请同学们读读这几段话,谁来帮帮老师,告诉我该怎样读父亲的话?那儿子的话又该怎样读?
根据回答引导学生体会“慢条斯理”“自以为是”的意思。
(2)师生读,。
(3)分角色读。
<四>学习下山途中的话
1.大家都爬过山,联系你爬山时的经历,说说你下山时是怎么做的?
2.文中的“我”是怎么做的?读读文中相关的段落。
3.师引:就在我逞强的又跑又跳着急下山的时候,父亲用他那双厚实的手拉住了
,让我和他一起躺在树林的草地上,感悟大自然的美景,体会大山的沉静。我闭上双眼,仿佛听到了微风吹拂声,鸟鸣蛙叫声,清脆的蝉声,淙淙的流水声,落叶飘零声……雄伟的大山向我们展开了他无比宽大的胸怀,我的身心也全部融入到了沉静的大山之中。当我睁开双眼,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报告我的感受时,父亲像一位哲学家似的解说着他的哲理——(大屏幕出示父亲的话)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4.师读这段话,你听出了什么?出示
①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还要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②大自然的美景要用眼睛去看,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灵去体会,要用脑袋去思考。
5.比较两个句子,自由读读,体会一下哪一句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6.:是呀!不仅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我们要眼耳心脑并用,做每一件事都应该全身心投入。再来齐读这段话
<五>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配乐朗读这段话
2.说说学到了怎样的智慧
3.课下背诵此段
四、
人生就如爬山,只要做到有信心,有毅力,尽力而为,全心投入,定会享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喜悦。
语文教案 篇5
前几天听了张老师的一堂新授课——《“小地主”》,课堂主要是根据初中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所以张老师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问题:
1、重点生字词
2、学会复述故事(即课文主要内容)
3、找出文中“孩子般”的语句
课堂的讲授过程也是以学生们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的,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
一、理解题目
查字典:什么是“地主”
理解“小”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形体、年龄、情感等。
以及引号的含义。
二、了解作者
周晓枫
三、落实生字词
通过提写、听写的形式进行,让学生真正记住、记准。
四、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找出下列环节中的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发展、结尾),并能用自己的话串联起来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此环节为本堂课的重点,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查找、思考,真正学会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
颠簸
凄凉
矮小
脚腕
蹭破
车胎
瘪了
袜子
油污
绝望
餐馆
亲吻
粗糙
脸颊
荒芜人烟
天经地义
潸然泪下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
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四、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学生自读)
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
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汇报: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
4、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再默读2、3、5—8自然段。汇报: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
5、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乔依对老妇人是一种真心的关怀,而不是一时的敷衍;乔依竭尽全力,无私地助人。)
6、出示第六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自然段。
7、引读6、7自然段。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8、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
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六、拓展。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①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②领会词中词人抒发的感情
③训练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①感受品味词作中的意境
②景物描写中见作者的情怀
三、教学方式:方案(一):多媒体授课,比较法学习
方案(二):师生共同体味,比较法学习
[本.教案采用方案(二)授课]
四、课时:一课时
五、步骤:
(一)、师配乐朗诵全词
(二)工学生在老师朗诵的基础上,按朗读要求全体学生齐读该词
师:很不错,不过还要麻烦一下大家,把下面一首词细细平品读,并个人朗读一遍。(小黑板显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三)、为什么一首作品读来令人激情豪迈,而另一首作 品读来却令人低徊缠绵呢?学生思考并简答
(四)、风格不同,一首是豪放词作的绝世代表,而另一首则是婉约作品的旷世佳作。导入:词的文体知识: (板书)
(五)、苏东坡首开豪放一派,突破了词软且弱的牢笼,大开表现空间,其气魄宏大如海,难怪后世词人李清照对苏词不 以为然(认为其不合音律,算不得真正的词) (其实啊,这仅是对词的认识角度不同造成的,苏东坡的词 哪是李清照这样的小妇人唱得了的`,它得由关西大汉,用铜琵琶,铁绰板来唱。。。。。。)
(六)、分析词作
1、首先让学生理清词中“景”与f(情”的关系,词中写到了那些景,词中人物联想到了些什么?
上阕:写景:大江乱石惊涛雪
联想:风流人物周郎多少豪杰
下阕:抒情:公瑾雄姿英发
联想: “我” 早生花发
2、所谓“人杰地灵”,如此美丽江山该有英雄豪杰,周瑜算是个人物? (有横槊赋诗的曹操,三顾茅庐的刘皇叔,还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为何偏选了周瑜,年龄啊1)
3、更是苏东坡,这个年近半百的“老人”,夹在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屡受排挤,至直乌台案发,被贬黄州,深感壮志不 酬啊,所以下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4、其实“小乔”在这儿有个暗示作用,小黑板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暗示:若不是巧借东风,难免会有东吴残败的结局)
5、这个暗示在词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回答
苏东坡还是苏东坡,他是失意,他的惆帐都还是大丈夫气概。的——确是功业无成,但绝不在失意中了却残生,他看得开,周瑜年轻有为,但还占有天时地利,否则也将。。。。。。,既然如此,何必郁闷呢?
(背景:晚年苏东坡有了道学思想,精神境界旷远霍达,这是一种雄浑高远的人生状态,据说, “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是苏东坡有名的典故。)
6、小结
(1)景物描写中抒发情感
(2)联想在词中的作用
(七)、结语:先说到李清照是小妇人,苏东坡是大丈夫, 其实不完全对。请学生思考为什么o
(八)、作业:课外研究性阅读,李清照大丈夫作品赏 析,苏东坡小女子情感在诗作中的真情流露。
附板书: ·
一、词;诗余 曲子词 长短句
小令中调长调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
二、上阕:写景:大江乱石,惊涛雪
联想:风流人物周朗多少豪杰
下阕:抒情:公瑾 雄姿英发
联想; “我” 早生花发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树教案12-05
有关语文的教案12-07
语文《大卫》教案02-16
语文活动教案01-22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长征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