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精品[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深入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目标1,2(重点)目标3(难点)
学法指导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景、情的角度切入这首词。理解词人是如何写景的,又是怎样言情的。景与情又有怎样的关系。在谈及这首词的情感时,能知人论词。
【诱思导学】(预习展示内容)
一、形式认读《菩萨蛮》(注意韵脚)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游人只合江南老应该2、春水碧于天比3、垆边人似月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4、皓腕凝霜雪洁白5、还乡须断肠一定,应当
三、内容理解
1、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所写的内容。
答:江南好
2、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答: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四、思考:“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美女那么多,词人为什么偏偏提到“垆边人”?(垆边有家的感觉,貌美的垆边人唤起了他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学生感悟
【预习展示】(我敢我能我行)
【合作探究】
1、(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幅江南美景图,美在何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答:碧水阳春(视听结合),美酒佳人(月与雪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2、(故园之思)“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乡为何一定要到老?还乡又为何断肠?
答: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
3、(江南之美与故园之思)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与他对家乡的思念又有什么关系?
答:碧水阳春,美酒佳人,最终仍然难以消除根深蒂固的.“还乡”之意,正如王粲《登楼赋》所言“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词人以乐景写哀情,更觉沉郁深挚。
【达标反馈】
一、自我检测
1、赏析此词,选择不正确的答案(C)
A、词的开头就点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借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
B、“春水碧于天”,不但形容了春水的颜色,言外尚有水面开阔,明净,倒映着整个蓝天白云的美丽意境在。写江南景色之美,“画船听雨眠”,写出江南春季多雨,那就不妨安稳地躺在画船中,听着雨声人眠,写得悠闲之至。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侧面描写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词中这两句前句是总写,后句是特写。
D、“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恋,正当年华,回去岂不要日夜思念而肝肠寸断。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
2、有感情背诵此词
【学后小结】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韦庄的其它四首词,进行比较阅读,深入理解其故园之思。
老师我想对您说:
【预习作业】《张中丞传后叙》诵读文章(字音、句读),把握其结构,合作解决字词。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2
一、课标要求
2知识与技能:了解离子的概念,并掌握它的形成规律及与原子的区别。
3过程与方法:多采用指导阅读、组织讨论来进行教学,让抽象思维变换为形象思维。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微观想象能力,推倒思维方法。
二、课堂程序
1、复习:⑴回忆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⑵分析讨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引入:分析11号、17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后印入。
3、新课:
(一)离子的形成
(1)定义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2)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书写要求:先写上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前,符号后,是“1”省略不写。
(3)练习书写离子符号:氢离子镁离子铝离子
氟离子氧离子硫离子
(4)离子符号的含义
例:2Mg2+表示
表示
(5)阴、阳离子由于作用而形成电性的化合物,列如:NaCl等。
(二)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概念
电性
表示方法
相互转化
(三)小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例:
三、课堂练习P78/1、2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2、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德育目标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拓展读写点
1、通过学习范文,让学生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2、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准备
VCD歌碟,多媒体课件,讲义,带花边的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投影出课题,执教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教学步骤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这里作简单的符号说明)勾划出来。
2、老师提问
(1)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母爱”……)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
(如:按六要素来归纳。时:母亲生病后地:在医院里事情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
先在小组之间交流。
(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
(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
(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起分享。
4、老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做答(投影)
(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现在有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来承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答案提示: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
5、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之后可以提到一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6、读写拓展
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8、读写拓展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我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
9、学生创作成果展示
三、小结:
(将我制作的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同学)
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好不好?今天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观潮》
《观潮》
教学设计说明:
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因此教学中我把该部分的语言感悟与语言训练作为我的整个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在课文文本这一载体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语言文字的魅力。并将课文范例进行引申,与信息技术整合,设计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信息素养得到培养,同时信息技能也得到提高。
第一阶段:【范例引路,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教学概述:课文作为载体,其重难点对我们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因此,我抓住文中那些把大潮来临之时的气势渲染得有声有色的重点词句展开了教学,力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钱塘潮的雄伟气势,并积累下文中的好词佳句,初步体会这些好词佳句所产生的文字效应,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兴趣。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然后作汇报。
3、观看录像,感受情景。(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播放大潮来时的录像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潮的气势磅礴,受到震撼。)
4、抓住重点,朗读积累。
(1)自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如果还想体会得更加真切,可以启用电脑里的课件,自行播放,边看边感受,再结合感受读大潮的气势。
(2)学生汇报读,谈体会。师相机组织通过个人范读,齐读,生生互评,小组赛读,男女赛读等形式来让学生反复强化,体会到课文钱塘大潮描写的精彩之处。最后要求达到熟读成诵。
(3)选择相应的音乐作为背景,进行配乐朗读。选择时注意音乐的情绪要与潮的变化相映成趣。
(4)总结:课文中结合着潮来时的样子,大量的运用了摹声法,把潮写得活灵活现。这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第二阶段:【广泛浏览,确定主题】
1、启发谈话,明确活动目的: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不但从钱塘大潮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力量,同时,也从课文中那些好词佳句中充分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作者结合着潮来时的样子,大量的运用了摹声法,通过对声音娃娃的描述,把潮写得活灵活现,使人身临其境。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好多好多这样神奇而又有趣的声音娃娃,相信同学们一定想认识她们!
2、提出学习要求:
(1)登陆模拟的寻找奇妙的声音娃娃网站,自由阅读,看看你都发现了大自然里哪些奇妙又有趣的声音?
(2)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类别的`声音进行深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从网上下载文字和图片),填写资料卡:
(3)在论坛中与同学交流阅读所得,寻找与自己研究的主题一致的同学成为合作伙伴,形成合作小组;
(4)确定本组的研究主题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即寻找自己喜欢的场景作为载体,在这个场景图片中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娃娃。并为声音娃娃设计好的解说词,选择动听的背景音乐。
【深入阅读,协作作业】
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按照自定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继续大量阅读浏览网站上资料,不断加深对声音的感受力,积累与声音有关的词汇句子,并想想可以怎样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听到的奇妙声音。
2、学习活动的评价量规,明确评价标准,知道如何参与活动,并明确活动评价,为后边的展示与评价活动作好准备。
(1)为参加声音娃娃展示会做准备,综合自己掌握的资料,以第一人称(如一种小动物等)认真填写声音娃娃个人档案要求: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具体的场景图片,尽可能详细的向别人介绍图片中你寻找到的声音娃娃语言生动,同时注意运用上打比方、做比较等表达方式,以及你所积累的各种能形象表达声音的词汇。
(2)小组成员根据特长分工合作,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介绍小组研究成果。要求作品能针对所选择的相关的图片,运用自己的语言,重组信息,为下一步的成果展示交流作准备。交流的形式力求多样,制作好头饰,可以说、演、唱。
【展示成果,交流反思】
具体的教学过程
如下:
(一)媒体创设活动情境
1、CAI课件呈现本次活动主题《声音娃娃展示会》,配上热烈的音乐,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2、教师以活动主持人身份出场:亲爱的自然界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声音娃娃展示会的现场。请向来宾打个招呼。(学生以小组形式向大家问好)
(二)媒体促进诵读、积累
1、可爱的朋友们都来自神奇的大自然,相信你们一定听到过大自然最为奇妙的声音!
2、CAI课件呈现各种自然景色的图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想象自由地、有感情地摹仿画面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的奇妙声响。
(三)媒体促进说话、写话
1、丰富奇妙大自然里有着众多可爱的声音娃娃。今天,我们进行的声音娃娃展示会,就是为了给声音娃娃们提供一个向别人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
CAI出示声音娃娃展示会要求:
A、活动前准备声音娃娃资料卡,认真填写你收集到的声音娃娃的资料:
介绍声音娃娃时,语言清楚,形式活泼,说清特点(即注意运用上打比方、做比较等表达方式,以及你所积累的各种能形象表达声音的词汇)
B、因为最后要填写选票,并在选票上写清你喜欢的声音娃娃的特征,评选我最喜欢的声音娃娃。所以呆会要认真听别人的介绍,用心记才能填好此项内容。
3、小组同学合作展示作品(一人操作计算机展示自行制作的演示文稿,其余的同学介绍、表演,教师及时从语言表达,展示形式上给予评价)
4、媒体回放学生演示文稿中最精彩的一两个页面,强化学生的记忆。
5、看完所有介绍,你最喜欢哪一位声音娃娃?请认真思考,然后根据他们刚才精彩的介绍,认真填写选票。提示,尽可能把娃娃的资料写详细、写生动,才能表达你对她的喜爱。否则视为无效票。
6、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7、统计得票,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声音娃娃及相应的小组。
(四)反思活动过程
1、今天和这么多可爱的声音娃娃亲密接触,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2、回忆参加这次《声音娃娃展示会》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得失?
3、小组同学用评价量规自我评价,生生互评。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4
一、预习指导
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言,重点理解“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这个说法的含义,并试着想一想还有什么类似的比喻,可以说明诗歌与散文的差别,比如“写字”与“书法”的区别等。
2.学生大声诵读《老虎》一诗,直接感受诗歌铿锵的节奏,思考诗人运用了怎样的句式,形成了这种节奏效果。
二、作品讲解
1.介绍诗人布莱克的生平(见参考资料),可以侧重于布莱克诗人之外的画家身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绘画特征。
2.分析此诗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相同疑问句式的不断重复,形成了一种密集的、追问的节奏;色彩的对比、反差,更鲜明地呈现了老虎的形象;诗歌速度、节奏的变化,使得紧张中有松弛。
3.这首诗在理解上有一个难点,是它的宗教背景,诗人实际上借用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观念,“老虎”的创造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圣经》中创造万物的上帝形象,尤其是“不就是造羊的把你也造了?”这一句,更是说明了这一点。羔羊与老虎,是典型的基督教意象,它们虽然是对立的象征──羔羊,代表善良、温顺,老虎则代表野性、暴力──但都是上帝的造物,了解这一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的内涵。讲解这首诗的宗教背景,可给学生介绍《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
4?围绕“老虎”形象展开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作为诗人想像的产物,“老虎”象征了什么。无论在语言的`节奏上,还是在老虎的刻画上,这首诗都有一种强烈的可感性,但诗人书写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形象,他更多地是书写一种主观的想像,亦真亦幻,恰恰是这首诗的神奇之处。老虎,作为一种清晰可感的幻象,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象征,直接就是生命创造、反抗激情的化身。
三、扩展与比较
以“动物”为吟咏的主题,是一个重要的诗歌类型。写“老虎”,古今中外也有很多名作,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些作品,如牛汉《华南虎》、博尔赫斯《老虎的黄金》与布莱克的《老虎》进行比较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和赏析能力
3.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自我反思,乐观豁达的面对生活教学重点:
1.本文的主旨,作者含蓄的感情
2.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1.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一、初步认知
1.认读字词
2.作家简介
3.背景了解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默读思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题,不理解的做好记录,倾听他人意见)⑴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看看每段写的是什么?
⑵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⑶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3.课堂讨论交流⑴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看花(1-6)、忆花(7-9)、思花(10、11)看花——繁华似锦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思花——振奋精神
⑵因为家庭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又想到十多年来紫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⑶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业:
1)抄写字词
2)阅读课文,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3)思考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第二课时
三、涵泳品味——奇文共欣赏请你从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内容,鉴赏文章的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
1.结构美:
⑴层次:花瀑—花穗—花朵
角度:色形态香
层次之美——和谐有序
⑵角度之美:立体丰富
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成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语言美
比喻
⑴“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⑵“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拟人
⑴“在和阳光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⑵“在笑在嚷:‘我在开花。’”
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通感
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
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思想感情:
3.情感美
⑴对紫藤萝花的喜爱
⑵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
人生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与生命的长河的联系:
没有生物永生不死,那为什么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的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个体的生命有限,无数个体前赴后继,就汇成生命的洪流,贯穿时空;个人的光彩构筑出人类的辉煌,也因人类的辉煌而更显灿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快生活。”
深刻的哲理催人奋进,带来美好的人生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由“物”及“我”
情由景生
理从情来
四、拓展
美在何处?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思考、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作业:课后阅读席慕蓉《白色山茶花》、宗璞《西湖的绿》、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看花——繁华似锦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思花——振奋精神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6
1、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2、区分“的”与“地”的用法,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使用“……的”与“……地”,从而将句子写具体。
例句:狗儿跑了。
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
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思考:
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
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
它是怎样跑的?
他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如“……的”与“……地”,将句子写具体。
1、在名词前面加“……的”
什么是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
判断绝招:前面能用数量词修饰的',就是名词。
如: 一张 脸 一只 灰雀
一棵 白桦树
数量词 名词 数量词 名词 数量词 名词
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
2、在动词前面加“……地”
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3、“的”“地”用法巧记:
①“的”的用法巧记:的→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
②“地”的用法巧记:地→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
4、例句:
① 公园里有一棵 白桦树。
怎样的?名词
加进的词
② 她害怕了,哭起来。
怎样地? 动词
加进的词
试着将下列句子写具体。
1、你看见过一只灰雀吗?
2、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3、了解山梨的特点,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类型(阅读、略读、作文或语文实践) 略读
教学过程: 环节设置 教与学 备注 谈话导入
1、梨是一种大众水果,你对梨有什么印象?
2、梨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大多甜蜜可口,皮嫩如膏。然而作者家乡的特产山梨却不是这样。它一身酸味,皮厚得像一层老布。尽管这样,李辉英对它还是情有独钟。是什么让他牵挂一生呢?让我们一同去品味李辉英的山梨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作者故乡的山梨有哪些特点,课文哪些自然段做了具体介绍?
2、检查自学
(1)归纳课文中心。
(2)理清文章脉络,分段,归纳段意。
(3)读词,理解词语。
再读课文:
1、读第二部分,思考
故乡的山梨有什么特点,具体是怎样写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讨论,完成板书
出产地野生 外皮皮厚 肉质肉嫩 味道味酸
点拨:
(1)第4自然段关联词语运用。
(2)在描写山梨时主要采取了哪种方法?
3、作者仅仅是回味山梨的酸味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读句子说体会:
(1)得意的事情容易忘记,辛酸的事情倒是时常留在头脑之中不能忘去。
(2)我爱故乡的山梨,特别爱吃它的酸味,因为我每每从它的酸味中,联想到自身的境遇。是的,我的生活常常是含着不少酸味的,也许,以后的日子还是会要体味这种味道的呢。所以,故乡的山梨就更给我不能忘记的深深的印象了。
4、佳句赏析
(1)谁没有故乡呢?对于故乡的留恋,恐怕是人人少不了的。
(2)我爱故乡的山梨,更爱山梨的故乡。
总结测评:
1、根据板书小结课文。
2、你的家乡有哪些特产?为家乡的名优特产写一首小诗。
我们爱你 ( )的______, ( )的______, ( )的______, ( )的______。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8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二、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感悟生命的永恒。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1、宗璞:
2、“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迸溅()盘虬卧龙()酒酿()伶仃()仙露琼浆()
迸溅繁密稀落伶仃挑逗
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三、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二、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三、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四、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课外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或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二、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一、填空:
1、《紫藤萝瀑布》作者,她是代女作家。
2、在对紫藤萝花进行细致的描写时,作者先写,次写,再写,最后写_。
3、本文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
二、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竹子-有节,谦虚B.牡丹-默默奉献
C.松树-生命力强D.荷花-洁身自好()
三、阅读课文,回答:
1、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3、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白马湖之冬(夏丐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地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屋檐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林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外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1、文章题目为《白马湖之冬》,但实际上主要写的是。
2、作者对“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是在什么时候?;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当时白马湖的景象:。
3、从文中第二段中,可以看出白马湖冬天的风有什么特点?哪些词语可以体现这些特点?
4、第三段中,作者把笔墨宕开,运用的手法,突现白马湖冬天的风的特点。
5、第四段中哪一句话交代了作者写白马湖的冬天不写其他景致而单写风的原因?
6.请用不超过10个字的语言概述白马湖多风的地理原因。
7、全文主要运用的笔法,勾勒了一幅幅乡间冬日的写意画。
8、文中结尾说:“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表示一种事物数量用什么词,并且要符合语言习惯,逐步积累量词。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引出各种文具,说说这些文具有什么用。
二、课堂上创设购文具情境
在创设的购物情境中,学生要学习购物,怎样问价,准确找出相应人民币,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售货员”要准确、清楚地报价。注意使用“一个”“一只”“一把”“一块”“一条”等量词。
三、正确朗读课文
1、先自由小声读,再抽读。最后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练习朗读。
2、除课文的内容外,学生可根据其他东西的价格提问。在学生答不出来时,教师随机提示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根据实际,找出难记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生字。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16个生字。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游戏识字法、拓展延伸法。
教学准备:
捡到的学习用品、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小朋友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读。同桌有困难,请你帮帮他,同桌读得好,请你夸夸他。
3、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生字。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我当小老师”。
3、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4、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火眼金睛”游戏。
5、送字宝宝回家。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戏。遮住生字卡的一半让学生猜生字。
3、“找字宝宝”游戏。
二、精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指名朗读。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组织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5、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6、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三、拓展延伸。
1、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出优胜者,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二、自主积累词语。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学到了哪些词语?
2、你能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8个要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
具,三““,一长横,一共8画。
丢,先写一撇,再写一个去字。
皮,第一笔是横钩。
已,区分“己”和“已”。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第四课时
一、口语交际训练。
(一)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3、评价、表扬鼓励。
4、“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二)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二、练习。
它们长得很像,但是不一样,请你给它们分别组个词。
丢()已()办()支()
去()己()力()皮()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0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 正确认读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海、洋、样、妹、两、粗、提。
3、 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会写7个生字海、洋、样、妹、两、粗、提。
教学难点:
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理解课文
学习生字你喜欢下雨吗?雨后你踩过水吗?
你有哥哥弟弟妹妹姐姐吗?你们在一起玩得高兴吗?
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
指名说。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领会
1、雨后小哥哥和小妹妹开心吗?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
2、领会骄傲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雨给你带来什么?
这里主要是认读生字的.学习,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然后进行开火车抽测。重点讲解三点水旁的写法,如果学生已经掌握得比较好,可以让学生独立去分析,然后进行书写,如果还不能很好掌握,这里有必要复习,教师进行示范。
样、妹、提这个几个字的左边部首,都有横竖相交,注意竖笔出头要长些。
二、学生畅所欲言
自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做记号。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和同学说说,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把你的感受也写一写。
写生字。
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描绘的情景。
如果学生说不到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瞬时记忆,在读中强化对字整体感知,从而达到正确认读,不再进行逐个分析,因为大部分学生经过一年级的一个学期的学习对生字已经能够领会,一些分析的方法已经掌握,冗长的分析只能导致他们的厌烦。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关注自然,细心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
4.小组调查探究昆虫界的有关知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
设计思路
说明文给人以知识,学习本文要了解金龟子的有关知识,并且学习作者的观察技巧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教师导人。
(演示多媒体。)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法布尔(1823~~1915):穷毕生之力,混迹于严森山野,数十年如一日,放大镜和笔记本不离手,观察研究昆虫,著成200万字的《昆虫世界》。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3.掌握字词
炫耀献媚抑郁鞘翅
咫尺魅力衷心亵玩
二、自主学习
(一)小组交流
法布尔告诉我们哪些他对松树金龟子的发现?
(二)思考讨论
1.松树金龟子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2.松树金龟子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3.松树金龟子的婚恋、发音、繁衍怎样?(用自己的话概括)
4.作者结尾发出什么呼吁?你赞同吗?请说出理由。(用50-100字回答)
5.第8段中有两个疑问句,读后你怎样回答?有根据吗?
6.第9、10段给我们介绍了金龟子的发音原理,12段紧接着谈它为什么会歌唱,为什么还要第11段?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7.“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你作过或听说过与金龟子类似的其他昆虫的试验和故事吗?请用请用50-100字写出来。
三、探究学习
法布尔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发现?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一些依据?法布尔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生活,进行长期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
文中有“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要想观察清楚它们”等语句,文中还写用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等,都是佐证。
四、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五、总结写作特色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
——《昆虫记》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三、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准确选用动词,注意修饰限制词语
六、课外探究
假如你是农村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严重危害果树,请你制定防治方案及实施细节。
七、阅读延伸
吸引金龟子林清玄
吃哈密瓜的时候,我对孩子提起童年时代如何抓金龟子的事。
我们把吃剩的果皮拿到树林或稻田,或甚至放在庭院的角落,到黄昏的时刻,就会有许多不知从何处赶来,闪着绿光、黄光和蓝光的金龟子,它们密密麻麻紧紧吸在果皮上,我们常常一口气就抓到几十只金龟子。
然后,我们在金龟子的`身上画了记号,带到更远的地方去放飞,看着闪着光芒的金龟子在空中逸去。
第二天,往往会发现一些昨日做了记号的金龟子飞回来,停在果皮上。“我童年的时候就很疑惑,金龟子是如何在遥远广大的田园辨味,穿过树林而飞回的呢?”我对孩子说。
孩子眼睛一亮,说:“爸爸,我们为什么不在阳台上放一些果皮,来吸引金龟子呢?”“这怎么可能,这里是城市,我们的阳台又在十五楼,金龟子住在林间,怎么可能飞来呢?”我说。“试试看嘛!试试看嘛!”孩子央求着。
好!我们就把正在吃的哈密瓜连皮留下来,放在十五楼阳台的花盆树下。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有四只金龟子正忘情地吮吸着哈密瓜的果皮,两只是黄金色,两只是绿金色。
孩子和我都惊讶极了,这些金龟子是如何从山林飞过广大的城市,找到阳台的这一只哈密瓜呢?它们是具备了什么样的能量呢?
我想到,在一些微小的众生之中,其实也隐藏着更广大、更深刻、更细腻的心,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我们把那四只金龟子作了记号,带到别处去放飞,但是金龟子再也没有飞回来。我们好几次把果皮放在阳台,总有各式各样的金龟子从四面八方飞来,可是那画了彩色笔记号的金龟子再也未曾回来过。
孩子非常失望。
我安慰孩子说:“城市到底不是树林,城市不是金龟子的家呀!”说的时候,我感觉这句话是对自己说的,而那作了记号的金龟子,是从故乡的记忆中飞来,又带着我的乡愁,飞向不知名的所在!
七、布置作业
《同步导学》中的“学后巩固强化”部分。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2
一、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三、教学建议
1.本课要求认的字大多是形声字,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自主识记。本课要求写的字比较多,尤其是不容易写好或容易写错的字比较多,教师要加强指导。如,俱字容易把右半部分中间的三横写成两横;博要与搏进行区分,可以用组词的办法,通过它们的不同用法区分字义;截可以和载栽等字对比识记,并正确书写;慕要重点指导下面的部件,慕和心情有关,所以是心的变体,不能写成小;纠的右半部分可以和收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提出疑难的地方,并互相提醒。在学生掌握这些汉字的书写特征并充分练习之后,要尽量连成词语写,如,俱乐部鸦雀无声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主席台观众纠正,让他们在词语中巩固汉字,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出现的同音替代现象。
2.抓住主要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条理。先让学生整体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具体分析:课文的.题目是检阅,文中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课文重点写了儿童队员准备检阅的事,以及检阅时的情景)然后细细品读每个部分。
3.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便于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感情。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考虑文中人物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理,并以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他们的心理。课文线索明晰,可以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如,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揣摩这名队员的心理状态,他一定很犹豫,很矛盾,虽然心里清楚,但大家都不愿开口说这件事,说明这名队员是有一定的勇气的,打破了沉默。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要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一段落细致描写了儿童队员们的心理活动:大家都心存顾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莱克。队员们!队长一定是想出了好主意,心情非常激动,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自己的想法,所以用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而在他讲这番话之前,气氛一定非常沉闷。太棒了!这个队员非常赞成队长的提议,大家的顾虑统统打消了:为什么只想到了把他藏起来,或是不让他去呢?博莱克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是令大家骄傲的儿童队员一分子,有什么理由把他拒之门外呢?问题明朗了,大家的思想也统一了。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是观众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通过对文中儿童队员们是如何将博莱克放在游行队伍第一排这一过程的体会,学生一定会发出这样由衷的赞美,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悟和体会。
4.课文中的词句,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如,检阅,可以联系课文的内容,或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棘手,可以联系上下文中儿童队员的语言和表情来理解;鸦雀无声,可以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做一做,以加深体会;情不自禁,可以通过说句子的方式加以理解、运用;盛大的节日隆重的检阅,则可以借助下文的具体描述,以及课文中的插图和学生的想象来体会。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理解、运用词语的方法。
5.课文中提出了两个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质疑能力。这里的问题,主要是从揣摩人物心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养成边读书边在关键的地方思考的习惯。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感到非常为难的处境。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到为难的时候,再设身处地想想文中人物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并读出自己感受到的这种心情。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使学生感同身受:他一定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并对其他儿童队员心存感激。除了这两个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提出其他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6.课后思考练习二,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有哪些含义?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咀嚼,升华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再来看看这些孩子们,他们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经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他们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获得了这些孩子们真棒的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而且赞扬了儿童队员们美好善良的心灵。这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尤其是儿童队员们关爱残疾人的举动,尊重每一个人平等权利的做法,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使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识植根学生的心里。第三题让学生对课文的主人公博莱克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这是由说到写、由阅读到实践的一个引导。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这样的意识:读书时要认真思考,并随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这里,学生想说的话可能很多,敬佩,赞许,鼓励都有可能,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只要不偏离文本的主旨,都应该加以鼓励。
四、参考资料
波兰
正式国名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心,北部是波罗的海水域。面积31.2万平方千米,人口38.6万人。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1949年10月与我国建交。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3
教学流程:
一、导课
⒈背诵《别挤啦》
听了大家满怀激情的诵读,我相信同学们也和美国著名作家狄更斯一样,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宽容、善良、真诚地对待生活,希望世界和平,人人幸福。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板书:地球家庭)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让学生对生活在地球上的各国人民应该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一样,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这一主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⒉用第一自然段导读。
1963年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了他的著名演讲时曾说:我有一个梦,我梦到有一天黑人男孩和女孩能和白人男孩和女孩手拉手像兄弟姐妹似的走在一起。
(介绍资料:马丁路德金和种族歧视)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正是千千万万美国黑人孩子共同的希冀,这份希冀主载着黑孩子罗伯特(板书课题)生活中几乎全部的快乐和痛苦,也构成本文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二、指导阅读。
⒈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画面,仔细读一读,从中了解罗伯特的经历、心理感受和文章主题。
⒉本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阅读时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的形象。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抓住课文主旨,启发思维,渗透学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而且掌握了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学习方法,并从中学习写作方法,真正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三、独立阅读。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个性化阅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进行对话]
四、四人小组交流阅读体会。
[设计意图:既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发表个性化阅读体会的机会,又能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集体交流。
⒈文章展示了哪几幅画面?你最感动的是哪幅画面,谈谈被感动的理由。
[设计意图: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⒉你认为罗伯特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提倡多角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不同的思想启迪。]
六、推荐阅读。
《阅读文库》p118《我有一个梦想》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教室里做另一个自己游戏,仔细体验自己做的全过程,遇到的问题,自己的的神态、动作、语言,同伴的语言、动作、神态。
2、写一篇短文,分几步把做“稻草人”的过程写清楚。
3、和自己对一对话,孩子可以重新认识自己,使文章有童真童趣,同时学会提炼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步骤有顺序地将做“稻草人”的过程写清楚。
2、写出游戏过程中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
教学准备:自己平时穿的一身衣服,报纸若干,胶带纸,配饰自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习作:
认识自己吗?大家对自己准备的材料是不是充满好奇,今天老师要请同学来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老师不讲指导步骤,任由孩子创思)
二、参与游戏,指导观察
(二)动手制作,感受乐趣、、
老师指导参与!
2、学生交流。
(三)整理思路,下笔成文
1、诱导独立思考:游戏过程可分为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三部分,想想每部分内容应该怎样安排?
2、教师指导:
(1)游戏前:简要地介绍游戏的'时间、地点以及游戏的准备工作。
(2)游戏要求与步骤:
附例: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写出制作步骤。
游戏时: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表达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要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出来。
(3)游戏后:可直接释放心情作结;或写通过做游戏后的感悟,可将有所得写下,只要贴切即可。
最后结尾深化主题。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5
学习目标:
1、能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2、能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3、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这篇文言文的内容
4、能积累部分文言词
重难点点拨:
1、正音解词:
童稚(zhì)藐(miǎo)小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称快凹(āo)凸(tū)土砾(lì)
壑(hè)庞(páng)然大物蛤蟆(háma)
2、读好停顿,注意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9)盖/一癞蛤蟆。
【自主学习】
1、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2、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3、“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提示:a、珍惜生命。b、处置有度
4、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第1自然段“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是观察的本领。“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是观察的习惯。时有物外之趣—一是观察的收获。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合作探究】
1、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2、字同义不同的'字——一词多义
观:昂首观之(看)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感受、想象)
时:余忆童稚时(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心之所向(主谓间,取独。)驱之别院(代词,它。指癞蛤蟆。)
为: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
其: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所观察之物)蹲其身(代词,指自己)神游其中(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⑤成语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
3、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诗意,冰心称赞童年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
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
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
童年是一块糖,甜在心里;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
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群蚊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真就变成鹤了;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我因此高兴得拍手称快。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看,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蚁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的部分当成丘陵,低陷的部分当成沟壑,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仔细观察,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东西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导、学、练
训练一
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5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
⑵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 )
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
⑷以土砾凸者为丘。( )( )
⑸凹者为壑(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明察秋毫:
鹤唳云端: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轻松课堂】
4、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
3分)
有想象之趣,比如:
有细察之趣,比如:
有童稚之趣,比如:
5、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
3分)
张( )昂( )素( )
6、翻译下列句子:(
3分)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③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训练一
一、填空。
课文《童趣》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课文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的经过。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童稚( )(2)鹤唳( )(3)土砾( )
(4)丘壑( )(5)癞蛤蟆( )(6)藐小( )
三、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
(1)余忆童稚时( )(2)项为之强( )( )
(3)果如鹤唳云端( )( )(4)以丛草为林( )( )
(5)方出神( )(6)兴正浓( )
(7)驱之别院( )(8)则或千或百( )
四、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摘录这样的语句,并解释其大意。
1、( )
——————————————————————————————————————————————————————————
2、( )
——————————————————————————————————————————————————————————
3、( )
——————————————————————————————————————————————————————————
4、( )
——————————————————————————————————————————————————————————
五、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8、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
9、第三段中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
10、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所倒之“树”指的是:
《童趣》答案
【预习感知】
1、略
2、注音略。⑴能“僵”,僵硬;⑵鸣叫;⑶愉悦,高兴;⑷碎石;⑸山谷
3、略
4、“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定神细视,以丝草为林”等句;“神定,捉虾蟆……别院”
5、略
6、因此常有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便在其中安闲自在地神游着。突然有一个大家伙掀倒“山”压倒“树”地走过来。一、填空《闲情记趣》清沈复鹤唳云端庞然大物
二、(略)
三、
(1)我
(2)脖子同“僵”僵硬
(3)果然鸣叫
(4)把当作
(5)刚刚
(6)兴致
(7)驱赶
(8)有的四、
1、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见鸟类新长出的羽毛。
2、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十分满足的样子。
3、庞然大物:非常庞大的东西。五、
8、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9、丛草、虫蚊、土砾凸者、凹者
10、癞虾蟆土砾凸者丛草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05
(精选)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5篇11-14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大全【15篇】11-08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5篇(精品)11-12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优选15篇)11-13
【优选】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5篇11-21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5篇【优选】11-22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锦集(15篇)11-28
语文微课教案15篇03-03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