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10篇(推荐)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季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季。秋季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季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季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季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汉语拼音后获得的初步的语文成就感;在玩耍、游戏、阅读中感受识字的乐趣;关注学生良好的倾听、说话、阅读、朗读、书写习惯的持久培养。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拼音,复习整合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借助拼音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3.认真观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字母卡片、音节卡片;插图;课件。
2.学生准备:写有拼音的动物头饰。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读画画
1.秋风姑娘托黄叶捎来信息:秋天来了。小朋友们,带上你们的行囊,我们去动物园郊游吧!行囊里带上了什么宝贝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派2~3名小朋友在全班交流,注意交流时还可以友情提示一下。
2.聪聪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是什么呢?(老师在黑板上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由拼读,全班开火车读。)3.挑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件物品,取下卡片,教读,并说说为什么特别要带上它。
4.还等什么呢?把自己需要的东西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设计意图:将练习顺序做了适当调整,目的在于使课堂有一个连贯的故事情节。此处在强调准确拼读的同时,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我会连
1.出发前我们先排好队,请小朋友们按声母顺序站立。老师发声母卡给学生,吹口哨整队。分成两次,比赛哪一队站得整齐、正确,按顺序呼读字母响亮、迅速。比赛后举着声母卡一边大声读音一边依次回座位。
2.你们瞧,谁来迎接我们啦?认真连一连,仔细看一看,响亮说一说。
3.学生交流反馈。老师相机引导学生表达,如:快乐的小海豚迎接我们来了;热情的小海豚迎接我们来了;美丽的川、海豚跳起欢乐的舞蹈迎接好朋友……
4.小海豚高兴地说:聪明的小朋友,谢谢你们来探望我,我还要感谢这些神奇可爱的声母娃娃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拿书齐读声母。老师提示读书姿势。
(设计意图:在语文工具性的训练中,融人更多的人文性因素,如认真倾听要求,在书本上漂亮地连线,快乐地说话,这样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就会充满人文气息。)
三、读读连连
1.看到你们守纪律、聪明可爱,动物们都想跟你们交朋友呢。它们有些什么绝活呢?
出示课件:动物们围着圆圈在想什么呢?哦,原采它们在找自己的名字。
2.读拼音可是你们的绝活,快帮帮你的好朋友吧。抽生拼读连线,其余学生在书上连线。同桌评价。
3.小动物们为了表示感谢,也拿出了它们的绝活。瞧,它们来了。
学生戴动物头饰互动表演。如:表演者手指头饰:我是小猴。其余学生:小猴小猴,你好你好。表演者边说边做动作:变变变,我会超级72变。提示小朋友仃刁读音准确,做热情、文明的小观众。
4.评出动物明星,在书上盖星星。
(设计意图:巩固拼音拼读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互相帮助的乐趣、给别人带来欢笑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我会讲
1.啊,小朋友们,我们在这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休息休息吧。老师出示挂图。咦,小溪那边传来了什么声音?去认真听一听,仔细看一看,再想一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交流中,老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
图上有些什么:小溪、独木桥、猴妈妈和小猴、小白兔、学校、桃树、草地;
学校、桃树在哪里;
拼读“dúmùqiáo。”,并看图了解“独木桥”;
猴妈妈带着小猴到哪里去干什么,小白兔到哪里去干什么;
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2.猴妈妈带着小猴到桥这边摘桃子,小白兔到桥那边去上学,它们都来到了独木桥边,怎么办呢?分组解决问题、编故事。
3.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老师、学生评价。评价注意引导:
不同的过桥方法;
清楚地表达;
生动地表达。
4.评出故事大王和解决问题专家。
5.在拼音本上书写:xuéxiàodúmúqiáo。
6.从故事中选择一句话写下来,注意打上句号。
7.课后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听、讲故事是孩子们童年最乐意做的事情。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编故事,从中获得成就感,获得乐趣,获得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第三课时
一、我会读
1.秋天的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开火车读词语。
2.一个词就是一幅画,请出绘画能手上台合作这幅画。
3.请“小老师”教读词语,将词语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旁。
4.几个词就是一句好听的话,请小朋友看图、想象,用词说一说。
5.评出小画家。
(设计意图:听、说、读、画,在热热闹闹中扎扎实实地培养一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爱好。)
二、读读背背
1.秋姑娘神奇的魔棍儿一挥,树叶跳起了快乐的草裙舞。多美呀!自己轻声读读儿歌,欣赏欣赏秋天的美,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抽学生读儿歌,其余学生欣赏、评价,说说自己欣赏小伙伴的哪些地方。
3.从儿歌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秋天的美了吗?学生交流,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肯定。
4.秋姑娘发出了好多不一样的“电报”,细心的小朋友你还发现了些什么呢?
5.我们把这幅美丽的图画装在记忆中吧。对照插图指导小朋友背诵。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识字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积累生动、优美的语言。)
三、我会读
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读书展示台:小朋友们读了些什么书呢?读了那么多书,认了那么多字,是谁帮助了你们呢?我们可不能忘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这些老朋友。
2.“开火车”游戏:打乱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顺序读,老师将学生所读卡片分发给他们。
3.“找朋友”游戏。
(1)小朋友们可以找跟自己样子相像的朋友,也可以找跟自己读音相近的朋友,然后上台展示。如:我的朋友bbb,我的朋友ddd;我的朋友nnn,我的朋友lll。
(2)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一部分小朋友拿声母卡片在圈内,一部分小朋友拿韵母卡片在圈外。大家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圈内的孩子找圈外的孩子做朋友。跳完一曲,
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拼读两遍。如果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组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4.“回家”游戏:黑板上出示三座标有“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小房子,学生依次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放回各自的房子。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巩固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识、归类,让课堂节奏和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相融合。)
【特别建议】
复习课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尝试用语文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课时安排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特点进行。
语文教案 篇3
【导学目标】
1.让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结为朋友。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完成活动一、交友之道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小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文章、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组。
2.小组内分工,组长将搜集材料的任务分配到成员,搜集时间一周。
3.小组内整理搜集的资料,形成手抄报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内展示。
4.学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动二
1.班委会或语文学习组长策划活动,设计好活动的名称、组织形式、小组设置分工、主持人、场地布置、实施过程。注重设计好细节、设计好后请语文老师过目,征求意见。
2.设计邀请卡,学好邀请词。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的老师写上有针对性的邀请词、语言要有礼貌、有感染力。
3.组员要围绕“自我介绍”拟好发言提纲,反复练习,小组内交流改进。
4.活动举例,展示交流。
5.活动后教师点评,小组及个人总结反思提高。
学法指导一:“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因此,要着重写出这个“不同”来。首先要写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态、服饰。再重点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来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写出“我”的内在性格。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加油站。结交一个好朋友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诗词
(1)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欧阳修)
(2)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3)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5)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6)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7)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2.学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谊应当是不朽的。——蒂特·李维
(2)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爱比克泰德
(3)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威·莫里斯
(4)真诚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5)友谊!你是灵魂的神秘胶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罗·布莱尔
(6)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洛亚
3.学生展示搜集的真诚的友谊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抗战老兵欧兴田,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
抗战时欧兴田和战友们订立了一个生死约定——“谁要是活下来就要为死去的战友守陵!”最终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难。1981年12月,欧兴田离休,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烈士遗骨,把包含同班战友在内的2400余具烈士的遗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牵头筹建的烈士陵园里。1991年春,欧兴田和老伴一起住进了陵园,从此不曾离开。20xx年3月,欧兴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园里。今年3月26日,这位抗战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岁。临终前他把看护烈士陵园的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孙子欧阳,并特别交代家人: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园里??
(节选自20xx年04月09日04版《解放军报》)
自我介绍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时间。自我介绍时一定要力求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一般3-5分钟完成,自我介绍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
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时,态度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一定要充满信心和勇气。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这对自我介绍的成功将大有好处。
3.力求真实,进行自我介绍时所表述的各项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
学法指导二:
邀请书的格式及写法
1.标题:要有简明、醒目的标题。
2.称呼:要有热情礼貌且恰当的称呼。
3.正文:(要详细写出活动的内容、目的、时间、地点、方式、邀请的对象等)
4.结尾:要有礼节性的问候语。
5.落款:要写清时间及邀请人。
注意事项:
1.语言要含有尊敬之意
2.事巧务必周评
3.要提前发送步骤二展示自我,走进他人。1.为了把自己的情况介绍清楚,吸引人,同学可以先和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互相提问,进行补充。
2.能向好朋友介绍自己,那你能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吧?6人小组内挨着顺序交流一下,取长补短。
3.各组推选一名介绍得比较好的同学上台向全班作自我介绍。
4.(师生总结)自我介绍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突出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并要有相当的可信度。
其次,要展示个性,使个人形象鲜明,可以适当引用别人的言论,如老师、朋友评论来支持自己的描述;第三,不可夸张,坚持以事实说话,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
最后,要符合逻辑,介绍时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自己的优势很自然地逐步显露,不要一上来就急于罗列自己的优点。
5.示例:学生A的介绍:我叫××,性格外向,爱运动,最爱打篮球,而且我的个头高,耐力强,投篮命中
率高,同学们都称我为“小姚明”,虽然我觉得当之有愧,但还是很开心。
6.模拟展示:众人畅谈善于自我表现的好处。
教师: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在班上总是很显眼,很容易被老师发现,其中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会成为老师的好助手。
公务员:一个爱说话、会说话的孩子长大后就业的机会总是比那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多。
文艺工作者:小时候爱唱爱跳,老师和父母不但不反对,反而还很支持,所以后来才有了发展的机会??步骤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活动总结
本次交流活动,同学们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懂得了交友之道,重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信心。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今后将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2.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在同学的自我介绍之后,修改自己的稿件和设计,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将它制成小作品。
板书设计
诗词文章 交友之道 名言 成语?
优点特长 展示自我 个性鲜明
语言幽默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步骤二展示自我,走进他人。
步骤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语文教案 篇4
培养目标
1、认识“捧、继”等14个生字,会写“吗、呢”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诚实的好品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在一个欢庆热闹的场面里,国王拉着雄日的手当着许多人的面前宣布: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2、雄日凭着什么当上了国王的继承人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揭示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并借助音节朋友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如果发现有读得不够正确的地方,帮他纠正一下,并一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3、汇报学习情况。通过不同的学习、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出示全部生字词,指名读。
5、互相检查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让学生再回头细细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
2、请四位同学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当一回小老师。
3、师生共同。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生字你们全都学会了,你最有信心写好哪个字。
2、教师师范写个个,在课本上描写两个。
3、对照课本,同桌伙伴互相评评,哪个字写得好,就用蓝笔打个勾。没写好的`就互相指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引入新课:
二、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国王究竟要干一写什么事?他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请边听老师读边思考。
2、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国王提出这个要求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创设情景,让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让学生细细地读这一段,并找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
(2)学生练习读自己最想读的句子,并思考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4)汇报读书体会。
为什么国王看着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抓住学生对雄日种花不发芽的经过感到好奇的心理,播放第二段的动画和课文录音,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并说说现在你最想对雄日说写什么?)
三、指导积累,拓展延伸:
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语画下来,摘录到词语花篮中去。
说说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程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故事导入,复述课文(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品读体验
(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巩固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尊严》教学反思
《尊严》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抓住三处描写哈默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上,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主要内容后,我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展开讨论学习,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年轻人自尊的人格。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那三处对话。在学生谈体会时,我发现但学完后,我觉得学生对“尊严”的理解大多还是停留在“要靠劳动获得食物”上,所以,后来我也稍做了补救,总结时,告诉学生,在恶势力面前不低头,在有钱人面前不低头哈腰,在金钱面前不受诱惑……这都是“尊严”,课后,我让学生再阅读“尊严”的故事,加深对这两个字的里理解。我想,上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语文教案 篇6
这也是一篇童话,从一只刚从蛋壳中孵化出来的小鸡眼中来看这个世界:原来世界这么美啊!孩子们对于这篇课文挺感兴趣,首先是小鸡的孵化过程,让我们来做做这只小鸡,于是小朋友们从睡着的小鸡,慢慢苏醒过来,看到了一个黄乎乎的世界;接着是小鸡的破壳过程,孩子们用嫩嫩的黄黄的小尖嘴啄着蛋壳,辛苦啄出一个小洞眼;然后就是小鸡从洞眼中欣赏世界的过程,小朋友们说出了小鸡还来不及说出的美景;紧接着,小鸡从蛋壳中站起来的`过程;最后是小鸡自由自在在美丽的世界旅行的过程了。本课的复习巩固我也从这条线索出发,在疏通课文内容,帮助记忆的同时,更是识字词的机会,设计如下:
1.小鸡是怎样出生的?(从蛋壳了孵出来的)
“孵”几号字?(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2.母鸡怎样孵小鸡的?(蹲着)
“蹲”几号字?什么旁?和什么有关?谁来做做动作?
3.刚开始,小鸡在蛋壳中看到的颜色是什么?三个字:(黄乎乎)
“黄乎乎”的“乎”几号字?
4.小鸡决定看看外面的世界,它用小尖嘴啄蛋壳。哪个词看出小鸡啄了很长时间,很不容易?(很久)
“很久”的“久”几号字?谁能根据字形编个小字谜?(折文不出头——“久”)
5.啊,啄了很久,终于啄出了一个小洞眼。小鸡从小洞眼里看见,树木的颜色是怎样的?(绿茵茵)
“绿茵茵”的“茵”几号字?怎样记?(绿茵茵是草木的颜色,你看连“茵”也带上草字头了)
6.看到小河的颜色是怎样的?(碧澄澄)
“碧澄澄”的“澄”几号字?怎样记?(河水很清,澄净透明,所以“澄”有三点水)
7.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
(1)哪个词表示地球上的所有地方?(世界)
“世界”几号字和几号字?书空“世”,注意最后一笔是竖折。教学田字头。
(2)“漂亮”的近义词:(美丽)
“美丽”几号字和几号字?教学羊字头。
给“美”编个字谜:羊的尾巴变大了——(美)
齐书空“丽”,注意里面两笔是点,不是横。
8.谁在说:世界多美呀!(小鸡)
猜字谜:又来一只鸟——(鸡)几号字?你是怎么猜的?
哇,原来来的这只鸟是只鸡啊!你们知道吗?其实鸡的祖先就是鸟呢!
9.
(1)小鸡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像人说话一样吗?(用它的叫声,怎样的叫声?)
“叽”几号字?怎么记?(形声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2)小鸡“叽叽叽”地叫着,从蛋壳中——(站起来)
“站”几号字?做做动作,什么旁?怎样记?(站就是“立”的意思,所以有立字旁,注意偏旁最后一笔是提)
小鸡站起来了,可以到处去欣赏世界美丽的景色了,真高兴!
10.请你用一个字来表示这只勇敢的小鸡。(它)
“它”,哪个它?几号字?为什么不是“他”“她”?(宝盖头的“它”表示动植物、东西等)
小朋友的记忆力确实会让我们惊叹,不管生字藏在哪,都基本能找到,正确地回答出来。当然在巩固复习的设计上,仍要多下功夫来研究研究,让学生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字词印象。同时问题设置也要讲究灵活性,让小朋友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回答,避免太容易的问题使孩子们失去兴趣,思维能力也得不到训练了。
语文教案 篇7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砾石:经水流不断地冲击,磨光了棱角的石头。
冲积:高地的砂砾、泥土被水流带到河谷低洼地区沉积下来。
一瞬间: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时间很短。
碧空:蓝蓝的天空。
挣扎:用力支撑。
炙烤:炙,烤。炙烤还是烤的意思。
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天空一片云也没有。
骨骼:人或高等动物的骨头架子。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下颌:口腔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假想:想象,假设。
3.分别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明确: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2)朗读体会特点。
(3)小结,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学习第2-6自然段。
默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明确: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明确: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假想的根据: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2)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师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探究活动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根据提供的骨架,画出一头大象。
2.写一篇想象作文,注意想象要合理,有一定顺序。
3.参观自然博物馆。
语文教案 篇8
一、会写字
思 床 前 光 低 故 乡 色 外 看 爸 晚 笑 再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那 着 到 高 兴 千 成
二、易写错的字
思:上面是“田”,不要写成“因”。
光:上面是“”,不要把第二笔写成“丶”。
低:右面是“氐”,不要写成“氏”。
外:左边是“夕”,不要写成“夂”。
看: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写成横。
晚:右面是“免”,不要写成“兔”。
笑:下面是“夭”,不要写成“天”。
午:最后一笔“丨”不出头,不要写成“牛”。
真:里面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分:上部是“八”,不要写成“人”。
到: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千:第一笔是“
”,不要写成“一”。
三、会认字
夜 思 床 光 疑 举 望 低,故 胆 敢 往 外 勇 窗 乱,偏 散 原 像
微 端 粽 节,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据 念 虹 座 浇 提 洒 挑兴 镜 拿 照 千 裙 眉 鼻,嘴 脖 臂 肚 腿 脚
四、多音字
散 都 可 间
剥 分 兴 挑
提 地
五、辨字组词
六、近义词
裹——包 从前——以前 原来——本来
从此——此后 纪念——怀念
美丽——漂亮 美滋滋——喜滋滋
瞧——看(瞅、望) 如果——假如(假设)
勇敢——英勇(无畏、果敢)
掀开——揭开(打开、翻开)
七、反义词
从前——今后 掀开——覆盖
美丽——丑陋 勇敢——怯懦(胆怯、懦弱)
纪念——忘记(忘怀)
八、词语搭配
勇敢的故事 感人的故事 真实的故事
再黑再黑的夜晚 寂静的夜晚
美丽的夜晚 青青的箬竹叶 青青的小草
青青的小苗 白白的糯米 白白的哈达
白白的积雪 红红的.枣 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脸蛋 一座美丽的桥
一座陡峭的高山 一座高大的宫殿
圆圆的月亮 圆圆的镜子 圆圆的荷叶
九、好句积累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3.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4.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5.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4.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展示
二、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三、跟随课件朗读课文,纠正重点词语(投影)欣然:高兴地念:思考、想到相与:一起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但闻屏障中尺一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二、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板书设计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7、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8、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9、作业课件展示
语文教案 篇10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喜欢的词句。
3、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二、课前准备
图片投影、生字词卡片、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新旧迁移引入新课
1、(投影出示:二年级上册中《北京》一课的有关图片。)大家还记得这些美丽的地方吗?咱们再来回忆一下《北京》那一课中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背诵与图片相对应的句、段。
2、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可用文中的词语表述。
2、 配乐播放北京夜景图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小朋友们,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们看..
3、你们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们一致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通读顺。
5、交流认读生字。
6、分自然段读课文,划出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 谁能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读。
3、 质疑。(理解夜幕降临)
(四)复习巩固
(五)写字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灯 光 长安街:华灯高照
的 的 环形路:道道彩虹 明 辉
海 世 王府井:焕然一新 亮 煌
洋 界 故 宫:银光闪闪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0-10
语文教案01-07
语文教案01-07
语文教案01-08
语文教案01-09
语文教案01-03
语文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