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27 09:33:3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积累名人名言,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4、用毛笔书写上下组合部分较多的字。

  5、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

  6、语文生活: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可以谢谢老师的外表,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写自己熟悉的事;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

  7、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动脑的意识,以及在选连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理解古诗《客中作》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词语超市,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2、学习“金钥匙”,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积累背诵。

  4、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能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中的词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词语,齐读。理解词语意思。

  3、交流。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卜问:占卜伶俐:聪明,灵活闰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用在《我的老师》一课中写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金钥匙的内容。

  2、指名读,齐读。(注意加点的字要重读,要读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感情)

  3、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4、小结: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任务的作用是很大的。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本组课文中其他地方的例子。

  5、小组合作,找寻类似的例子。

  6、集体反馈。

  三、名诗名句 1、自由读这四句“名诗名句”,看谁读的最流利。

  2、说说从这四句“名诗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背诵。

  4、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诗名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继续搜集背诵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古诗欣赏

  1、激趣导入。书写离别之情,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客中作。板书,读题。

  2、初读感知。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互读,互相正音。齐读。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4、回归整体,总结全诗。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5、布置作业将客中作改编成一个生动的古诗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一、导入本单元课文《我的老师》中,小学时候的蔡芸芝老师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都可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习作就是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二、习作要求 1

  、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貌,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

  3、用一两件典型事件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4、结构要合理巧妙。 文章写写什么后写什么,开头如何,结尾怎样,都要巧妙地布局,合理安排。行文中间主义过渡和照应。

  5、表达要清楚准确。特别是在叙述具体事例时,描写应该形象生动,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三、注意事项

  1、一定要选择印象最深的而老师来写。只有自己印象深刻,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否则就是轻描淡写,写出的文章不能打动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注意写人的表现技巧。 写人物的外貌要神似,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形象的描写,给读者活生生的感觉。千人一面,是失败的写作。 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作风和个性。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话要口语话,不要文绉绉的,显得不真实。 突出人物的事件要精挑细选,选取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最能突出文章主题的事例,同时还要注意详略,分清主干,不求全面,只写关键。

  四、学生自主习作。

  1、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巡视留意学生习作中写得比较好的典型。

  五、指导修改,誊写作文。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尽人意的地方。

  2、誊写在作文本上。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重点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前搜集广告词。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罗尔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的是小猫。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谈起,易于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2、插图导入。出示课文挂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这个小女孩就是卡罗尔,她非常喜欢小猫。(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自学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词,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1)组长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中“罗、洛”是边音;“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厨。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3、班级开展“识字大王”擂台赛,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默读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有什么感受?(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4、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1)卡罗尔和爸爸在报上登的广告很有趣。

  (2)卡罗尔为小猫准备的家很有趣。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5、再次默读课文,感悟自己认为有趣的句段,想想为什么认为这部分有趣?

  6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

  扩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2、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3、写完之后读给同学听。

  教学重点:

  1、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2、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难点:

  能够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刘新同学喜欢踢足球、李晓华爱好汽车、王思宇喜欢异想天开。他们都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学习例文:

  1、自读3段话,了解意思。

  2、你对哪段话感兴趣,先读一读,再说说它是围绕哪个意思写的,通过哪几个事例把第一句话的意思写具体的。

  (喜欢哪段话就读哪段话。以第1段话为例来介绍这段话是围绕我非常喜欢踢足球来写的。通过两个事例把这个意思写具体的。)

  3、说说这3段话的`写法。(先介绍自己有什么爱好或特长,再用具体事例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三、指导习作:

  1、想想你自己有什么爱好或特长,有什么事实来说明。(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特长)

  2、在小组里说一说。

  3、试着写一写,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自读自改。)

  4、选择有代表性的,在班内读一读,讨论如何改进。

  5、在小组里读一读,请大家帮助修改。(集体评改。)

  四、课堂: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并练习了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五、作业:把自己写的一段话读给家长听,请家长提出修改建议。

  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对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的习作进行评改,使学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并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重点:

  对习作进行评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具体。

  教学准备:

  优秀段落5,待改段落1。

  教学过程:

  一、展示优秀作品:

  1、挑选几份写得好的段落请作者读听。

  2、大家评议这些段落写得怎么样,好在哪。(评议: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并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二、集体共同修改一段话:出示这段话,请大家自读并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1、不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

  2、意思写得不具体。

  3、意思表达不清楚。

  4、有错别字和病句。

  三、自己修改习作。

  四、作业: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明白奶奶被称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2、抓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来品读奶奶说的"老话"的涵义,体会文中蕴含的 朴素而自然的情感。

  3、学习作者的写法(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用文中的"老话",创设一个情境,理解"老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引出新课。

  1、 出示“大师”。 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大师”的含义。

  2、师: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因为有突出成绩或作品,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被公认为权威人士,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大师”。

  3、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物被世人尊称为——大师。

  4、板书(完整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语言大师是谁?她能否称得上是语言大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具体写了几件事。

  1、“我”爱睡懒觉,奶奶告诉我:“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迟起百病长。”

  2、“我”贪玩,吃完饭不洗碗,也不洗脸,奶奶告诫我:“吃越馋,越玩越懒,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3、表弟不按时做作业,奶奶劝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随机出示PPT)

  (1)女生读、男生读、齐读、指名读 把俗语竖起来出示

  (2)读法有什么感觉?对仗工整、押韵,俗语或谚语能阐明一个道理,但语言却直白。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三节;

  下面我们就分组学习,到课文2、3、4节中去细细品品奶奶的老话。(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节,读读演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气)

  1、请第*小组同学来表演一下,其他同学认真、仔细地观察一下他们神态。(随机点拨)

  2、还有哪一组也对这小节感兴趣。

  3、男生读“我”的话,女生读奶奶的话。老师读叙述部分。

  4、指名分角色朗读。 祖孙俩一来一去较量了几个回合?最后( )?从辩不过可以看出奶奶的话很有说服力。

  学习第二节;

  抓住奶奶的语言来朗读(轻轻地呼我)(边掀被子边唠叨)

  1、指一小组表演。

  2、评价 3、指名读

  学习第四节

  从表弟的满不在乎到笑了,再到乖乖看出奶奶劝说的老话能让人信服。

  学习第五节

  奶奶的“老话”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句句都能让人受到教育。 大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奶奶的老话并用波浪线划出来,出示这一段8句老话。

  1、大声地读老话。

  2、写一写。(发挥想像,创设情境,哪些情况可以用上这些老话。)

  3、读一读、评价。 师:大家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好段来。要知道,语言来之于生活,平时要注意观察,学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4、奶奶称得上是语言大师吗? 各抒已见,可以说出理由来,奶奶并不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书上带了双引号 师:奶奶说的'老话又称俗话或谚语,是历代群众创造的口头语汇,(可不是奶奶创造的)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五、拓展性积累运用

  交流一下,你知道哪些老话?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这些老话?

  小结:无论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用词,还是名篇名著中的书面雅言,它们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沃土。希望你们牢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读、常记、常说、常练就一定能使语言之树在广阔的生活原野之中永远青翠。也许不久的将来,新一代的语言大师就在你们中间。

  六、作业

  回家向爷爷、奶奶搜集一些老话。

语文教案 篇5

  《柳树醒了》是一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本课,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适用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相关标签: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

  资料简介

  点评:《柳树醒了》是一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本课,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1 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突破方法: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让学生识字。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小朋友,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春天是个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季节。瞧,图上画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说给我们听。

  2、师:春天来了,小朋友多高兴呀!来,自己高高兴兴地把课题读一读。谁来念?再读得亲切一点?再高兴些。

  3、师:想不想自己读好课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后,把不认识的字圈一圈,认一认,想办法记住它。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冯老师相信,这些词到课文里,你们能读得更好,对不对?来,先自己试试,把课文读读。

  2、开展朗读接力其他小朋友拿起书认真听,呆会做小评委,评评谁做到了正确、流利。

  3、找小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1、师:现在你能不能说说柳树有几个好朋友?来,拿起笔用“——”把它们划出来。

  2、说话训练:用上“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也可以自己用其他句式说。

  3、读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

  4、把5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说说,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

  5、这些好朋友为柳树做了什么呢?请你用喜欢的记号把它找出来。

  6、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说话、洗澡、梳头、捉迷藏、玩耍),来,读读,谁帮老师贴贴。贴好了说一句话。

  7、指导朗读:这群好朋友真能干,你能不能夸夸他们呢?这样吧,选其中一个夸夸。先自己试试。

  (1)、谁来夸?你夸谁?

  (2)、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悄悄话呢?(机动)如果你也夸春雷,站起来也跟他一起夸夸。

  (3)、师生表演第二节(机动)

  8、4人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

  9、4人小组汇报

  10、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春天里,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

  学着编诗歌春天跟____________说话

  说着说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6

  《荷花》是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的一精读课文,它图文兼美,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在教学这课文时,始终以“美”贯穿全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播放画面,感知形象美。

  1、设问激趣:同学们看到过荷花吗?把你看到的荷花用一个词形容听听。(含苞欲放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2、课件播出生机勃勃,随风摇曳的一池白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找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利用这一问题直接导入第2自然段的学习。)

  1、把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同位交流,说说句子美在哪里?

  2、抓住重点词句全班交流,品味课文。

  (1)借助CAI课件体会荷叶、荷花的特点,并感受三种白荷花的姿态美。

  (2)换词体会“冒”字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冒”字不但写出了荷花的数量多,而且写出了荷花蓬勃向上,顽强生长的动态美。)

  三、创设情境,领略意境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荷花有哪些姿势?

  2、作者为什么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画家是谁?想象这幅画的样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播放荷花舞蹈、蜻蜓飞来、小鱼游去的画面,并配乐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融入荷花池中,变成一朵白荷花后的`感受:蜻蜓、小鱼会对“我”说什么?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和“我”作伴?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激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

  四、感情朗读,体验情感美。

  “我”真的是荷花吗?“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呢?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体验,也让学生再次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五、拓展思维,展现创造美。

  小组合作,用自己最喜爱的形式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学生兴趣盎然,有的作诗,有的表演,有的朗诵,有的作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创造中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六、走进自然,发现生活美。

  课后带领学生参观家乡南山公园的荷花池,学生完全被池中那婷婷玉立的荷花、形态各异的假山、水珠四溅的喷泉等美景陶醉,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声。很多学生还仿照这课文写出了家乡荷花池独特的美。

  [评析]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使学习活动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句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己不同的感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二是多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荷花池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三是以“美”贯穿全文,通过画面、朗读、想象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荷花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四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融入大自然,走进生活,充分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读背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3、指导学生审作文题,并能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

  重难点: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1、读背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教具准备:对联一幅

  过程:

  一、谈话

  1、过年了,你们家要做什么?(引出帖春联)

  2、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对联?背一背

  3、小结,逢红白喜事都兴帖对联来表情达意。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出示对联,齐读

  2、说说读懂了什么。

  (1) 前半句是上联,后半句是下联

  (2) 4个字的词是横额,也叫横批

  (3) 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

  (4) 下联的最末一个字一般是第三、四声,下联的末字常是第一、二声。

  3、出示事先准备的对联,让学生说说读对联或帖对联的知识。

  4、逐句学习文中对联,说说每幅对联描写的什么?歌颂的是什么

  第一幅:歌颂祖国江山美,表现祖国蒸蒸日上的情景。

  第二幅:喜庆对联,表现出祖国不老,大地同乐的情感。

  第三幅:歌颂祖国人材多,祖国气象兴旺。

  第四幅:科技发达,经济腾飞。

  第五幅:昐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

  5、指导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

  6、试着选中其中之一背诵,说说你是怎么背的

  7、指导背诵

  三、学习“阅读”部分

  1、快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1)、课文讲了哪些人?谁是最主要的人物?

  (2)、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

  (3)、画出文中用来解释题目“手不释卷”的意思的句子。

  2、检查阅读成效。

  (1)课文讲了吴王孙权、大将吕蒙、主将鲁肃三个人,主要讲的是大将吕蒙。

  (2)课文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在吴王孙权的影响下教育下,由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变成一个爱读书的学问家,并做了吴国主将的事。

  (3)课文最后一节解释了标题意思。另孙权的话中也有一句从事物方面讲了这一意思:“手不离书本”(孙权、光武皇帝)

  3、针对“我爱读书,可是没有时间读书”(即吕蒙语)展开一个辩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本文的启示:

  (1)只要肯挤,都能挤出时间。(孙权语)

  (2)读书可以得到许多知识,还可以为人们争来许多荣誉(如文中倒2节)

  (3)读书很重要,只有多读书,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把事情办得更好。(孙权语)

  4、齐读课文。

  5、课堂练习。

  四、小结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语言优美,我们要利用大好时光,多读有用的书,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为自己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2、学生积累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认识一些珍稀动物,从而激发起学生喜爱、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4、指导学生书写,掌握汉字书写规律。

  5、阅读民间故事,通过看图、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以及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6、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时数

  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训练内容: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认一认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独体字。同学们,你们还认识这些汉字吗?

  日中又禾力口木几寸

  2、两个汉字合在一起成为了好朋友,组成了一个合体字。例:种。

  3、快快找一找,看看谁找的朋友多!

  答案:时加机支劝早村看等等。

  4、总结做题的方法。

  5、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是由两个或三个独体字合在一起组成的吗?(复习学过的字)

  例:双音妈羽爸

  (二)词语超市。

  1、快来看看词语超市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读词语:长城草原粽子骏马家乡枣儿

  故事天空苇叶

  2、加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再读一读,感觉怎样?

  (感受到词语描写得生动)

  3、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4、练一练。

  (1)()的草原。

  (2)从上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一个,练一练加修饰语。

  5、鼓励学生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三)认一认。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几种我国的珍稀动物。

  2、教师出示图片:谁认识这些珍稀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

  它们是:丹顶鹤金丝猴长臂猿藏羚羊梅花鹿亚洲象

  3、你了解它们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学习《我是国宝》一课中介绍大熊猫的方法,从它的故乡、样子、生活习性等不同方面来介绍。

  4、小组讨论。

  5、请学生来汇报,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

  第二课时

  训练内容:写字板听故事讲故事

  (一)写字板。

  1、认识汉字的书写规律。

  谈话导入:同学们之间要讲究谦让,组成每个汉字的各部件之间也和同学们一样,不信请同学们来看一看。

  2、读一读这几个字:木、又、禾。

  3、课件演示,观察:从独体字到合体字它们有什么变化?

  4、捺变成了点,这就是汉字间的谦让,这样各部件组合在一起才能漂亮。

  5、自己试着写一写,注意把字写规范。

  (二)听故事讲故事。

  1、教师配乐讲故事,请学生注意听,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试着与同组的小伙伴讲一讲。

  3、教师提示:

  (1)天马怎么会跑到石壁上去的.呢?

  (2)九匹马怎么会跑到人间来的呢?

  (3)玉皇大帝派谁去找马?他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

  4、请学生在班上讲,评选故事大王。

  第三课时

  训练内容:阅读欣赏语文生活

  (一)阅读欣赏。

  1、从课文导入:读课文《会飞的图画》,再次体会邮票的用处有多大。

  2、邮票里面还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你们看这几张邮票,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咕咚》。

  3、老师讲故事或请听过这个故事的学生来讲一讲。

  4、有兴趣的同学在小组里复述故事。

  (二)语文生活。

  1、了解学生集邮的情况。

  2、办一期邮票展,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的邮票。

语文教案 篇9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进一步让学生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道理。

  2、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1、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2、说说“我”为订户付出了怎样的“真情”,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圈画出两个“依旧”,说说其含义。(一方面反映过去“我”是怎样真诚地为订户服务的,另一方面也反映“我”现在和将来回一如既往真诚地为订户服务,并以此作为对订户给“我”的一片真情的回报)

  3、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含义,说说作用。(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三、回应课题。说说谁对谁付出了“真情”,谁对谁给予了“回报”。

  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拓展训练

  在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在,付出终有回报。请举例说说,力求说的具体流畅。

  五、作业

  1、以“人间自有真情在”为题,写一则小故事。

  2、预习《莫泊桑拜师》。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0-10

【推荐】语文的教案10-02

语文《氓》教案11-13

语文《变脸》教案08-24

语文猫教案10-23

语文《丰碑》的教案10-10

语文的教案【推荐】10-27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积累名人名言,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4、用毛笔书写上下组合部分较多的字。

  5、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

  6、语文生活: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可以谢谢老师的外表,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写自己熟悉的事;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

  7、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动脑的意识,以及在选连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理解古诗《客中作》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词语超市,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2、学习“金钥匙”,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积累背诵。

  4、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能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中的词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词语,齐读。理解词语意思。

  3、交流。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卜问:占卜伶俐:聪明,灵活闰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用在《我的老师》一课中写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金钥匙的内容。

  2、指名读,齐读。(注意加点的字要重读,要读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感情)

  3、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4、小结: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任务的作用是很大的。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本组课文中其他地方的例子。

  5、小组合作,找寻类似的例子。

  6、集体反馈。

  三、名诗名句 1、自由读这四句“名诗名句”,看谁读的最流利。

  2、说说从这四句“名诗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背诵。

  4、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诗名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继续搜集背诵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古诗欣赏

  1、激趣导入。书写离别之情,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客中作。板书,读题。

  2、初读感知。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互读,互相正音。齐读。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4、回归整体,总结全诗。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5、布置作业将客中作改编成一个生动的古诗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一、导入本单元课文《我的老师》中,小学时候的蔡芸芝老师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都可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习作就是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二、习作要求 1

  、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貌,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

  3、用一两件典型事件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4、结构要合理巧妙。 文章写写什么后写什么,开头如何,结尾怎样,都要巧妙地布局,合理安排。行文中间主义过渡和照应。

  5、表达要清楚准确。特别是在叙述具体事例时,描写应该形象生动,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三、注意事项

  1、一定要选择印象最深的而老师来写。只有自己印象深刻,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否则就是轻描淡写,写出的文章不能打动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注意写人的表现技巧。 写人物的外貌要神似,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形象的描写,给读者活生生的感觉。千人一面,是失败的写作。 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作风和个性。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话要口语话,不要文绉绉的,显得不真实。 突出人物的事件要精挑细选,选取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最能突出文章主题的事例,同时还要注意详略,分清主干,不求全面,只写关键。

  四、学生自主习作。

  1、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巡视留意学生习作中写得比较好的典型。

  五、指导修改,誊写作文。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尽人意的地方。

  2、誊写在作文本上。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重点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前搜集广告词。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罗尔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的是小猫。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谈起,易于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2、插图导入。出示课文挂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这个小女孩就是卡罗尔,她非常喜欢小猫。(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自学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词,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1)组长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中“罗、洛”是边音;“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厨。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3、班级开展“识字大王”擂台赛,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默读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有什么感受?(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4、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1)卡罗尔和爸爸在报上登的广告很有趣。

  (2)卡罗尔为小猫准备的家很有趣。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5、再次默读课文,感悟自己认为有趣的句段,想想为什么认为这部分有趣?

  6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

  扩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2、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3、写完之后读给同学听。

  教学重点:

  1、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2、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难点:

  能够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刘新同学喜欢踢足球、李晓华爱好汽车、王思宇喜欢异想天开。他们都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学习例文:

  1、自读3段话,了解意思。

  2、你对哪段话感兴趣,先读一读,再说说它是围绕哪个意思写的,通过哪几个事例把第一句话的意思写具体的。

  (喜欢哪段话就读哪段话。以第1段话为例来介绍这段话是围绕我非常喜欢踢足球来写的。通过两个事例把这个意思写具体的。)

  3、说说这3段话的`写法。(先介绍自己有什么爱好或特长,再用具体事例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三、指导习作:

  1、想想你自己有什么爱好或特长,有什么事实来说明。(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特长)

  2、在小组里说一说。

  3、试着写一写,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自读自改。)

  4、选择有代表性的,在班内读一读,讨论如何改进。

  5、在小组里读一读,请大家帮助修改。(集体评改。)

  四、课堂: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并练习了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五、作业:把自己写的一段话读给家长听,请家长提出修改建议。

  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对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的习作进行评改,使学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并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重点:

  对习作进行评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具体。

  教学准备:

  优秀段落5,待改段落1。

  教学过程:

  一、展示优秀作品:

  1、挑选几份写得好的段落请作者读听。

  2、大家评议这些段落写得怎么样,好在哪。(评议: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并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二、集体共同修改一段话:出示这段话,请大家自读并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1、不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

  2、意思写得不具体。

  3、意思表达不清楚。

  4、有错别字和病句。

  三、自己修改习作。

  四、作业: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明白奶奶被称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2、抓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来品读奶奶说的"老话"的涵义,体会文中蕴含的 朴素而自然的情感。

  3、学习作者的写法(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用文中的"老话",创设一个情境,理解"老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引出新课。

  1、 出示“大师”。 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大师”的含义。

  2、师: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因为有突出成绩或作品,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被公认为权威人士,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大师”。

  3、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物被世人尊称为——大师。

  4、板书(完整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语言大师是谁?她能否称得上是语言大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具体写了几件事。

  1、“我”爱睡懒觉,奶奶告诉我:“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迟起百病长。”

  2、“我”贪玩,吃完饭不洗碗,也不洗脸,奶奶告诫我:“吃越馋,越玩越懒,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3、表弟不按时做作业,奶奶劝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随机出示PPT)

  (1)女生读、男生读、齐读、指名读 把俗语竖起来出示

  (2)读法有什么感觉?对仗工整、押韵,俗语或谚语能阐明一个道理,但语言却直白。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三节;

  下面我们就分组学习,到课文2、3、4节中去细细品品奶奶的老话。(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节,读读演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气)

  1、请第*小组同学来表演一下,其他同学认真、仔细地观察一下他们神态。(随机点拨)

  2、还有哪一组也对这小节感兴趣。

  3、男生读“我”的话,女生读奶奶的话。老师读叙述部分。

  4、指名分角色朗读。 祖孙俩一来一去较量了几个回合?最后( )?从辩不过可以看出奶奶的话很有说服力。

  学习第二节;

  抓住奶奶的语言来朗读(轻轻地呼我)(边掀被子边唠叨)

  1、指一小组表演。

  2、评价 3、指名读

  学习第四节

  从表弟的满不在乎到笑了,再到乖乖看出奶奶劝说的老话能让人信服。

  学习第五节

  奶奶的“老话”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句句都能让人受到教育。 大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奶奶的老话并用波浪线划出来,出示这一段8句老话。

  1、大声地读老话。

  2、写一写。(发挥想像,创设情境,哪些情况可以用上这些老话。)

  3、读一读、评价。 师:大家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好段来。要知道,语言来之于生活,平时要注意观察,学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4、奶奶称得上是语言大师吗? 各抒已见,可以说出理由来,奶奶并不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书上带了双引号 师:奶奶说的'老话又称俗话或谚语,是历代群众创造的口头语汇,(可不是奶奶创造的)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五、拓展性积累运用

  交流一下,你知道哪些老话?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这些老话?

  小结:无论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用词,还是名篇名著中的书面雅言,它们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沃土。希望你们牢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读、常记、常说、常练就一定能使语言之树在广阔的生活原野之中永远青翠。也许不久的将来,新一代的语言大师就在你们中间。

  六、作业

  回家向爷爷、奶奶搜集一些老话。

语文教案 篇5

  《柳树醒了》是一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本课,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适用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相关标签: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

  资料简介

  点评:《柳树醒了》是一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本课,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1 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突破方法: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让学生识字。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小朋友,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春天是个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季节。瞧,图上画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说给我们听。

  2、师:春天来了,小朋友多高兴呀!来,自己高高兴兴地把课题读一读。谁来念?再读得亲切一点?再高兴些。

  3、师:想不想自己读好课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后,把不认识的字圈一圈,认一认,想办法记住它。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冯老师相信,这些词到课文里,你们能读得更好,对不对?来,先自己试试,把课文读读。

  2、开展朗读接力其他小朋友拿起书认真听,呆会做小评委,评评谁做到了正确、流利。

  3、找小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1、师:现在你能不能说说柳树有几个好朋友?来,拿起笔用“——”把它们划出来。

  2、说话训练:用上“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也可以自己用其他句式说。

  3、读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

  4、把5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说说,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

  5、这些好朋友为柳树做了什么呢?请你用喜欢的记号把它找出来。

  6、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说话、洗澡、梳头、捉迷藏、玩耍),来,读读,谁帮老师贴贴。贴好了说一句话。

  7、指导朗读:这群好朋友真能干,你能不能夸夸他们呢?这样吧,选其中一个夸夸。先自己试试。

  (1)、谁来夸?你夸谁?

  (2)、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悄悄话呢?(机动)如果你也夸春雷,站起来也跟他一起夸夸。

  (3)、师生表演第二节(机动)

  8、4人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

  9、4人小组汇报

  10、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春天里,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

  学着编诗歌春天跟____________说话

  说着说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6

  《荷花》是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的一精读课文,它图文兼美,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在教学这课文时,始终以“美”贯穿全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播放画面,感知形象美。

  1、设问激趣:同学们看到过荷花吗?把你看到的荷花用一个词形容听听。(含苞欲放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2、课件播出生机勃勃,随风摇曳的一池白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找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利用这一问题直接导入第2自然段的学习。)

  1、把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同位交流,说说句子美在哪里?

  2、抓住重点词句全班交流,品味课文。

  (1)借助CAI课件体会荷叶、荷花的特点,并感受三种白荷花的姿态美。

  (2)换词体会“冒”字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冒”字不但写出了荷花的数量多,而且写出了荷花蓬勃向上,顽强生长的动态美。)

  三、创设情境,领略意境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荷花有哪些姿势?

  2、作者为什么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画家是谁?想象这幅画的样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播放荷花舞蹈、蜻蜓飞来、小鱼游去的画面,并配乐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融入荷花池中,变成一朵白荷花后的`感受:蜻蜓、小鱼会对“我”说什么?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和“我”作伴?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激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

  四、感情朗读,体验情感美。

  “我”真的是荷花吗?“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呢?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体验,也让学生再次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五、拓展思维,展现创造美。

  小组合作,用自己最喜爱的形式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学生兴趣盎然,有的作诗,有的表演,有的朗诵,有的作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创造中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六、走进自然,发现生活美。

  课后带领学生参观家乡南山公园的荷花池,学生完全被池中那婷婷玉立的荷花、形态各异的假山、水珠四溅的喷泉等美景陶醉,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声。很多学生还仿照这课文写出了家乡荷花池独特的美。

  [评析]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使学习活动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句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己不同的感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二是多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荷花池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三是以“美”贯穿全文,通过画面、朗读、想象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荷花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四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融入大自然,走进生活,充分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读背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3、指导学生审作文题,并能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

  重难点: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1、读背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教具准备:对联一幅

  过程:

  一、谈话

  1、过年了,你们家要做什么?(引出帖春联)

  2、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对联?背一背

  3、小结,逢红白喜事都兴帖对联来表情达意。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出示对联,齐读

  2、说说读懂了什么。

  (1) 前半句是上联,后半句是下联

  (2) 4个字的词是横额,也叫横批

  (3) 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

  (4) 下联的最末一个字一般是第三、四声,下联的末字常是第一、二声。

  3、出示事先准备的对联,让学生说说读对联或帖对联的知识。

  4、逐句学习文中对联,说说每幅对联描写的什么?歌颂的是什么

  第一幅:歌颂祖国江山美,表现祖国蒸蒸日上的情景。

  第二幅:喜庆对联,表现出祖国不老,大地同乐的情感。

  第三幅:歌颂祖国人材多,祖国气象兴旺。

  第四幅:科技发达,经济腾飞。

  第五幅:昐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

  5、指导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

  6、试着选中其中之一背诵,说说你是怎么背的

  7、指导背诵

  三、学习“阅读”部分

  1、快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1)、课文讲了哪些人?谁是最主要的人物?

  (2)、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

  (3)、画出文中用来解释题目“手不释卷”的意思的句子。

  2、检查阅读成效。

  (1)课文讲了吴王孙权、大将吕蒙、主将鲁肃三个人,主要讲的是大将吕蒙。

  (2)课文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在吴王孙权的影响下教育下,由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变成一个爱读书的学问家,并做了吴国主将的事。

  (3)课文最后一节解释了标题意思。另孙权的话中也有一句从事物方面讲了这一意思:“手不离书本”(孙权、光武皇帝)

  3、针对“我爱读书,可是没有时间读书”(即吕蒙语)展开一个辩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本文的启示:

  (1)只要肯挤,都能挤出时间。(孙权语)

  (2)读书可以得到许多知识,还可以为人们争来许多荣誉(如文中倒2节)

  (3)读书很重要,只有多读书,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把事情办得更好。(孙权语)

  4、齐读课文。

  5、课堂练习。

  四、小结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语言优美,我们要利用大好时光,多读有用的书,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为自己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2、学生积累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认识一些珍稀动物,从而激发起学生喜爱、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4、指导学生书写,掌握汉字书写规律。

  5、阅读民间故事,通过看图、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以及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6、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时数

  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训练内容: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认一认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独体字。同学们,你们还认识这些汉字吗?

  日中又禾力口木几寸

  2、两个汉字合在一起成为了好朋友,组成了一个合体字。例:种。

  3、快快找一找,看看谁找的朋友多!

  答案:时加机支劝早村看等等。

  4、总结做题的方法。

  5、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是由两个或三个独体字合在一起组成的吗?(复习学过的字)

  例:双音妈羽爸

  (二)词语超市。

  1、快来看看词语超市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读词语:长城草原粽子骏马家乡枣儿

  故事天空苇叶

  2、加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再读一读,感觉怎样?

  (感受到词语描写得生动)

  3、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4、练一练。

  (1)()的草原。

  (2)从上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一个,练一练加修饰语。

  5、鼓励学生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三)认一认。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几种我国的珍稀动物。

  2、教师出示图片:谁认识这些珍稀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

  它们是:丹顶鹤金丝猴长臂猿藏羚羊梅花鹿亚洲象

  3、你了解它们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学习《我是国宝》一课中介绍大熊猫的方法,从它的故乡、样子、生活习性等不同方面来介绍。

  4、小组讨论。

  5、请学生来汇报,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

  第二课时

  训练内容:写字板听故事讲故事

  (一)写字板。

  1、认识汉字的书写规律。

  谈话导入:同学们之间要讲究谦让,组成每个汉字的各部件之间也和同学们一样,不信请同学们来看一看。

  2、读一读这几个字:木、又、禾。

  3、课件演示,观察:从独体字到合体字它们有什么变化?

  4、捺变成了点,这就是汉字间的谦让,这样各部件组合在一起才能漂亮。

  5、自己试着写一写,注意把字写规范。

  (二)听故事讲故事。

  1、教师配乐讲故事,请学生注意听,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试着与同组的小伙伴讲一讲。

  3、教师提示:

  (1)天马怎么会跑到石壁上去的.呢?

  (2)九匹马怎么会跑到人间来的呢?

  (3)玉皇大帝派谁去找马?他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

  4、请学生在班上讲,评选故事大王。

  第三课时

  训练内容:阅读欣赏语文生活

  (一)阅读欣赏。

  1、从课文导入:读课文《会飞的图画》,再次体会邮票的用处有多大。

  2、邮票里面还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你们看这几张邮票,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咕咚》。

  3、老师讲故事或请听过这个故事的学生来讲一讲。

  4、有兴趣的同学在小组里复述故事。

  (二)语文生活。

  1、了解学生集邮的情况。

  2、办一期邮票展,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的邮票。

语文教案 篇9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进一步让学生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道理。

  2、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1、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2、说说“我”为订户付出了怎样的“真情”,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圈画出两个“依旧”,说说其含义。(一方面反映过去“我”是怎样真诚地为订户服务的,另一方面也反映“我”现在和将来回一如既往真诚地为订户服务,并以此作为对订户给“我”的一片真情的回报)

  3、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含义,说说作用。(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三、回应课题。说说谁对谁付出了“真情”,谁对谁给予了“回报”。

  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拓展训练

  在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在,付出终有回报。请举例说说,力求说的具体流畅。

  五、作业

  1、以“人间自有真情在”为题,写一则小故事。

  2、预习《莫泊桑拜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