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2-26 18:35: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范文锦集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文章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大意,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板书:

  难忘的一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祖国语言,觉得没有太多感动,而在《难忘的一课》中,作者对一节国语课铭记在心,作者经历了怎样震撼?请大家首先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二、概括文章大意

  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依次读文章各段。7、8自然段及16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并思考。

  师:来说说。

  生1:作者在乡村小学听一节国语课。

  生2:一位X的年轻教师领着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

  师:介绍一件事,有几点一定要说清楚,这几点是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师辅助生概括大意:

  课文讲述了抗战胜利后,作者在X的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国语课,课后,教师带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作者为师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深深震撼和感动的事。

  板书:

  抗战胜利 X 国语课 小礼堂 感动 震撼

  三、品读重点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爱国情感

  师: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多次,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这句话,思考这句话出现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默读思考并做批注。

  师: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

  生:三次。

  师:找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形,读一读。

  指名读一至四段。

  师:作者在抗战后,走进一所乡村小学,看见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国语。他正在黑板上写字。文中用了几个词语形容这位教师写字的样子

  生1:一笔一画。

  生2:很认真、很吃力。

  师:写字时一笔一划,说明教师

  生1:很认真,怕写错了。

  生2:很敬仰祖国的汉字。

  师:这位国语教师,怀着敬仰的`心情,端端整整的写下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下的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得

  生:很认真、很吃力。

  师:一个中国人,写中国字,怎么会吃力呢?

  生1:他好长时间没写过汉字了。

  师:是啊,日本统治下,不许X民众学习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依恋自己祖国的文化。哪怕是断断续续的说。年轻的教师也是如此,那吃力的一笔一划,代表着他的

  生:爱国心。

  师:他先用

  生:闽南语。

  师:先用家乡话读,然后又用国语

  生:一遍一遍的读。

  生齐:老师和孩子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那火热而真挚的心吸引了作者

  生自由读7至12段。

  师: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作者坐在教师最后一俳的空位上,和师生一起读

  生:我是中国热,我爱中国。

  师: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怎样在读?

  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师生们是否发现了作者?

  生:发现了。

  指名读第9段。

  师:很奇怪,孩子们在上课,一个陌生地成年人走进来,还一起读,孩子和老师却反对,不觉得意外?

  生1:人们都希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生2:日本人不许中国人学习汉字,光复了,中国人可以学习自己的语言了。

  生3:每个中国人都渴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积累描写“笑”的词语。

  2.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的含义。背诵课文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

  3.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积累描写“笑”的.词语。

  2.在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的含义。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叮嘱”什么意思?平时谁经常叮嘱你?叮嘱你什么?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叮嘱什么?为什么要叮嘱?)

  二、初读课文。

  1.检查课文朗读,指名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2.交流。

  答案:杨桃、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哈哈大笑、 给予肯定

  三、研读课文。

  1.父亲的叮嘱是什么?在文中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

  “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

  齐读这句话。

  父亲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引读课文第一小节。

  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我在什么时候想起了父亲的叮嘱?

  画杨桃的时候,我想起了父亲的叮嘱。

  最后,老师在教育其他学生的时候,父亲的叮嘱让我选择了实事求是。

  3.齐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看图编故事的兴趣,指导学生能够把话说清楚完整。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能按一定的顺序将图意表达明白。

  3、能够根据图画之间的联系,发挥大胆丰富的想象编说故事,鼓励创新求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将故事编完整,说清楚,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机、空白磁带、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训练块面

  目的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1、激发说话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有关小熊的知识储备。

  2、丰富知识积累,知道熊会冬眠。

  1、出示图片:老师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熊。你们了解小熊吗?

  2、相机点评,简介

  “冬眠”。

  交流、介绍有关熊的生活习性知识。

  二、逐幅练说、入情入境

  1、要求学生看清图意,仔细观察,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话。

  1、出示图画(一):①这是什么季节?小熊在干什么?

  ②你怎么知道是冬天的?

  ③雪花飘飘,谁能想象一下窗外冬天的景色?

  点评:说得要清楚、明白。

  1、观察图画(一)

  ①整体观察,个别回答:冬天到了,小熊在睡觉。

  ②仔细观察局部,注意窗外的雪花。

  ③个别学生描绘冬景。

语文教案 篇4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如果你和家人外出旅游,在外面迷路了,此时你心里会怎样想?(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初读课文

  1.愿意读读课文吗?问:读课文前你想给自己提个什么要求?(a.读准字音b.不丢字、不加字c.正确、流利)

  2.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分段朗读)(注意听字音是否读准)

  三、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用横线划出。(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2.过渡:为什么说它们是天然的指南针呢,让我们四人小组合作来学一学。

  3.问:你想怎么学?

  你们的方法不错,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个学习思路。(板: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么辨别)你们可以按这样的思路来学习。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a.四人齐读2-5段b.说一种方法

  5.小结板书: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找一找,总结出这些重点词句,这些重点词句都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它能帮助我们弄明白如何靠太阳来辨别方向。你也学着老师的方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方法来学习。

  a.默读相关段落 b.画出重点词句 c.想想怎样介绍

  1.学习过程中找学生将自己总结出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2.介绍

  3.指名读(四人小组)

  6.游戏:猜猜我是谁——太阳

  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给同学们猜一猜。(小组练习后指名汇报)

  7.总结:读全文

  四、拓展升华

  1.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辨别方向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

  2.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2.你对哪种辨别方向的方法感兴趣,就一起来读读,如果已能背诵就背诵。

  3.游戏——猜猜我是谁

  请你根据老师的描述来猜一猜我是谁。(课文第二段)

  4.请你学着老师的方法,选择你喜欢的一段内容来给同学们猜一猜。(小组练习)

  5.指名汇报

  二、填写学习报告

  同学们课后还搜集了很多辨别方向的资料,请把你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你的小伙伴听,并整理资料,选择一种方法,填写学习报告。(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学习报告)

  三、交流学习报告

  1.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学习报告?

  (生根据学习报告汇报)

  学习报告

  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

  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样辨别

  2.师根据学习报告,引导学生用书上的诗歌形式来介绍补充资料。

  3.请你学着这位同学的介绍方法,修改你的学习报告,修改后在小组里介绍你的资料。

  小组合作学习:a.修改报告b.组内交流

  4.学生佩带头饰表演汇报

  5.你们还有哪些方法没有汇报?

  四、总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大自然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准备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1)假设

  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

  (2)设问

  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

  (3)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连续两个有理有力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4)比喻

  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

  ①作者把书比喻为家。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②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③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拓展练习: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④作者将书比作人。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

  ⑤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的伴侣。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

  补充积累: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收集的资料。

  (5)列举

  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

  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机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阅读链接

  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4.背一背这首诗歌。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

  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

  六、漂流谷

  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经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备好了吗?

  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4.奋力向前: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母鸡教案10-15

语文翠鸟教案09-04

《语文园地》教案09-27

语文《检阅》教案10-25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园地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