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犕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胡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子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子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可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并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会回答“跑”。师问:为什么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思,谁读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得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主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作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边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了?(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是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加进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能正确读写和使用本课中的七个生字:祖、欢、清、草、甜、暖、泥;懂得“祖国、欢乐、清清、甜甜、暖暖”等重点词的意思。
会用“……说:……有……”的句式说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会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1课时:(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引入)教生字词,初读课文。
第2课时:分析讲解,精读课文。
第3课时:巩固字词,精读背诵。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采用问答、朗读等方式复习生字词,重点是“祖国”、“欢乐”、“清清”、“草坡”、“甜甜”、“暖暖”、“泥窝”等词。
2.分析讲解,训练说话:
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熟悉文章的内容。
详解课文:
a.重点分析学生还不懂的字词
教师:小朋友们,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的,大家一起来讨论。
b.让学生说说小白鹅与小河、小山羊与草坡、小蜜蜂与花朵、小燕子与泥窝的关系。
c.教师:小朋友你能像小白鹅小山羊他们一样用:“谁说:什么有什么。”说几句话吗?
d.教师: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身边美好欢乐的事情吗?
e.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说“祖国到处有欢乐”。
3.指导朗读:
让学生体会“清清的”“绿绿的”“甜甜的”“暖暖的”等词,读出句子的语气。
让学生体会各角色的心理,根据每样小动物的特征朗读课文(可先进行简短的动物表演)。
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布置作业:读熟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写童话
1.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2.同桌互读互改
3.抽生上台读编的故事,集体评改。
4.自评自改或互改。
作业:
1、端正抄写自己的童话在作文本子里
2、选做:四人小组童话接龙
习作讲评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在童话交流中,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初步学会点评同学习作的能力,能根据同学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习作。
2.过程与方法:在生生与师生点评中发现自己和同学习作中的优缺点,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借助班级主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点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编写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总评
类型多样,有《小木偶的故事续编》,有写动物的《森林运动会》,也有写《文具盒里的故事》,还有同学们自己最喜欢写得其他童话故事。
老师这里就选取了其中几则,请大家来读一读文题。
1、水底青蛙大王
2、水果打广告
3、小木偶误入时空隧道
4、书包里的故事
5、谁的功劳大
6、真才实学
……
二、分类点评
1、出示文题,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为了终身读书人
1.“唯一而且最重要的”。
高度认同《朗读手册》。下面是一些深深打动我的句子及统计数据。虽然他说的是美国的事情。但本质意义上的教育问题是无国界的。吉姆·崔利斯当年所操心的,就是中国目前所遭遇的。
几乎在每一个热爱阅读的班级中,老师都定期地给学生们朗读。(第7页)
82%的受刑人员都是辍学的学生。
低识字率阶层中的受刑人员,是一般人中受刑人员的两倍。
60%的受刑人员是文盲。
63%的受刑人员是累犯。
为什么这些学生会辍学离校呢?因为他们不会阅读——这影响到成绩单。改变毕业率,就改变了入狱率,也就改变了整个国家的风气。一个国家的高中毕业率愈高,入狱人口就愈少。
因此,由常识可知,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消灭它们。(第16页)
学校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终身的阅读者。(第18页)
全世界最好的准备学力测验的方法就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床边读书给孩子听。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个美好的经历,他们就会开始自己阅读。(第25页)
我们要向广告商学习,采用他们的诀窍,销售一种名叫“阅读”的商品。(第28页)
吉姆·崔利斯以为:为了孩子成为终身读书人,为了让更多的美国公民成为“阅读”这一特殊商品的终身消费者,朗读是最好的广告——“唯一而且最重要的活动”。
2.诵读,对语言敏感的葆有和培养。
为了推销“阅读”这一特殊产品,如果朗读是广告的话,那么诵读,经典诵读,无疑是广告中的精品。
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
如果自然听到我们所说的一切知足的话语,江河就不去寻找大海,冬天就不会变成春天。如果她听到我们所说的一切吝啬的话语,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呼吸到空气呢?
这是纪伯伦的《沙与沫》。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
白鹭对乌鸦。
村前种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这是亲近母语经典诵读教材里的“晨读对韵”篇。
各位听了是否动心,是否有立刻去读去诵的冲动?如果有,恭喜自己,因为你对语言还保有一份敏感,而对于语言的敏感,乃是教师必备的第一职业素养。
儿童对语言是天生敏感的,是这种敏感引导着他学会了听懂话语,学会说话,是这种敏感性使他迫切要求成人为他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尽量新鲜尽量丰富尽量美好的母语的滋养。所以,如果我对语言还存有一份敏感,既说明是拥有起码的教育学素养,也是我童心犹在的证明,我的精神食欲还很强健的证明,我的生命力依然青葱茁壮的证明。我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
二、日有所诵,对天赋之门的叩启
1.具体做法。
连续性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我们今天的教育行动,既要着眼于孩子的过去,也要着眼于孩子的将来。这样我们的活动才有可能是完整的有效的。鉴于这一原则,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在过去三年来做的事情。
每天10分钟,习惯成自然;连续反复的活动,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新编365夜儿歌》《儿童诗歌100首》《神奇的窗子》《用绳子牵着的月亮》。现在是三年级下学期,我们现在才开始让孩子背唐诗:“3+2”,每周三首唐绝句,两段泰戈尔《飞鸟集》。宋词啦、元曲啦、世说新语啦、语选啦……还有泰戈尔、纪伯伦我们都会背到的。
这是一道缓坡。正因为是缓坡,才能让孩子爬得高,行得远。
2.诵读的好处。
(1)还母语教学以简单朴实,还童年以轻松快乐。
基本取消家庭书面作业。还在一年级,我的语文课,除了识字、写字,全做朗读指导。组词、造句,从来不做。为什么能够这样?是日有所诵让我们师生有恃无恐。
诵读和教学的良性循环为什么能够实现?因为我们给孩子的诵读材料是童趣盎然、浅显好玩的。如果背诵材料是远离儿童趣味和儿童生活的,是艰深晦涩的,就好比在他们刚能喝奶的时候,让他们啃骨头,这样做只能让他们对食物充满恐惧。
(2)深层阅读实现修身养性。
诵读就是深层阅读。背不下,不是因为头脑笨,而是因为心不静,不够聚精会神。既然非用心不能记诵,那么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光有智商是靠不住的。什么叫智慧,就是对应当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专心致志。背诵就是炼心,就是修戒定慧,就是培养聚精会神的能力。当他聚精会神,他便融入对象,吸取对象,成为对象。就这样兴致盎然地一路背下来,或早或迟,或深或浅,所读所诵,都将内化为他们的精神气质。
三、诵读的力量来自哪里
1.语言是物质环境。
借着诵读,反复作用于儿童眼睛、耳朵、大脑、心灵的是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力量何以如此强大?因为语言是一种物质环境。
因为语言代表着为了社会生活的利益经过最大限度改造的物质环境——在变成社会工具时,物质的东西已丧失它们原来的特征——所以,和其他工具比较起来,语言应起更大的作用。通过语言,我们间接地参与过去人类的经验,因而拓宽并丰富了目前的经验,使我们能运用符号和想象去期待种种情境。语言能用无数方法把记录社会结果和预示社会前景的意义凝缩起来。自由参与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识字和未受过教育几乎成为同义词。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儿童认知的特点是心灵对于环境的吸收。
为什么物质环境的作用如此强大?因为儿童认知就是心灵对于环境的吸收。
6岁以后的学习,越来越多的是有意识的学习,是用头脑学习。
6岁以前的学习,更多是无意识的学习,是心灵从环境中汲取生长必需的阳光和雨露。声、色、光、形的刺激,苦与乐,爱与痛的体验,尤其是母语源源不断的滋养,与他成长中的小小的躯体发生了奇妙的精神化学反应,知识和体验,不仅进入他的大脑,而且促成大脑的发育。3~6岁,儿童开始对经历的事情有所记忆。3~6岁的儿童处在语言发展的词汇爆发期。这个时候,孩子对于母语的吸收能力是异乎寻常的旺盛。新鲜丰富的.语言就是滋养大脑和心灵的新鲜丰富的营养,仅仅日常生活语言是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对于母语的需要的——怎么办?大手小手同捧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起来、诵起来。
3.环境越温馨,吸收越充分。
环境温馨的意思是指诵读的材料一定要是和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的。这样的语言环境对于儿童来说就是温馨的亲切的。儿童在阅读材料中的地位,就是儿童感知到的自己在生活在世界上的地位。一定是让孩子们在其中能够读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否则就是纯粹的灌输和压迫。大脑过早成为容器,所学的东西只是儿童生命的填充物。
人生是分阶段的,下一阶段的充分发展,都必以前一阶段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现在是过去的未来,未来是正在到来的现在。眼睛盯着未来的人,其未来恰是虚无的,因为当现在的意义遭漠视,未来所立足的地面也塌陷了。反过来,唯有现在丰富、生动、连贯地展开,人才可能真真实实地拥有鲜活而美好的未来。
最初的诵读,一定要是“有我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是对儿童的呵护,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儿童来说,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否快乐、是否因此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否则,我们所做,和前辈好不容易废除的私塾,和害得中国落后挨打的封建教育有什么不同?
四、结束语
儿童是世界的希望。
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语营养,用琅琅书声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既是强健儿童的骨骼,也是丰满他们的血肉。既是给他们打造坚固的船体,也是为他们扬起漂亮的风帆。
本着教育的良知,本着对孩子的热爱,本着对幸福人生、清明世界及美好未来的向往,让我们携起孩子幼小的手,回到童年,回到母语温暖的怀抱,回到生命应有的完整圆润,健康美丽。
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让我们期待,让我们行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要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会用有关词语造句。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会背诵有关的段落。
【词语解释】
天堂(tiāntáng):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后来也用来泛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例句〉人们常常说苏州、杭州是人间天堂,可想而知那儿有多美。
南国(nánguó):指我国南方。
不可计数(bùkějìshù):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例句〉老鼠在
地球上不可计数,是人类的大敌之一。
展示(zhǎnshì):本课指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liúliàn):舍不得离开。〈例句〉爷爷留恋农村那宁静、闲适的生活。
繁茂(fánmào):繁盛、茂盛的意思。
应接不暇(yìngjiēbùxiá):成语。暇,空闲。形容来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本课指鸟太多,看不过来。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近反义词】
近义词:陆续—连续茂盛—茂密逼近—接近颤动—抖动
静寂—安静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天堂—地狱光明—黑暗静寂—喧闹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难句分析】
1.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应接不暇”说明鸟多得看不过来。大榕树里全是鸟声鸟影,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小鸟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真是热闹非凡。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鸟的天堂。
2.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峦。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留恋之情。作者之所以舍不得离开它们,是由于这么大、这么茂盛的榕树及树上这么多的鸟儿,如此美丽的大榕树,如此活泼的鸟儿,怎么叫我舍得离去。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中的“的确”是确实的意思,加强了肯定的语气。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那茂盛的大榕树,是鸟儿理想的栖息之地,是鸟的乐园,人们把它叫做“鸟的天堂”。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儿生活的美好环境,表达了“我”对“鸟的天堂”的深情赞美。
【句式示例】
[原句]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仿句]代表们陆续进入会场。
[原句]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仿句]美丽的丹顶鹤抬头站在水边,好像一位骄傲的公主。
【课文结构】
[段落大意]
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讲傍晚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第5—9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
第三段(第10—13自然段):讲第二天早晨,作者和朋友们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
第四段(最后一自然段):写作者自己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课文中心】
课文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赞美了美丽而有生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点】
1.作者采用以动态描写为主的'方法,从鸟形、鸟声、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进行描绘,和动静相结合的对比方式,展示了一种百鸟喧闹的景象。
2.本文语言生动,有些句子感情洋溢,含义深刻,更加突出了“鸟的天堂”这一主题。
【课文朗诵导航】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要用赞叹的语气来读,朗读者朗读时是直接代表作者去看、去想想、去抒情,要读得准确自如,分寸得当。要运用想象,展开联想,获取真实感受,丰富文字形象。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可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读出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
【素质知识延伸】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课文中作者把一株榕树看成许多株,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课本难题解答】
[思考·练习第2题]
课文里描写的大榕树的特点是: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而作者注意去看的时候,“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便不禁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第二次经过那“鸟的天堂”,通过耳闻目睹,亲身感受:到处是鸟声,到
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眼睛应接不暇……那“鸟的天堂”,的确,大榕
树是鸟的天堂啊!
【课后达标训练】
一、读拼音,写词语。
fèngxìcànlànchàndòngmàoshèng
( )( )( )( )
zuòcháoshùshāoyìnjiēbùxiájìngjì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红霞( )的颜色( )地看着
( )的榕树( )的照耀( )地移动
三、读课文,填空。
作者第一次去看“鸟的天堂”的时间是在,他没看见一只鸟,是因为;作者第二次去看“鸟的天堂”的时候是在,所以他看见了许多鸟。
【创新能力迁移】
在备选的量词(这些词大都是从名词或动词借来作量词的)中,挑选最恰当的一个,不要重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备选词:A.抹B.叶C.丝D.片E.汪F.泓G.缕H.轮I.弯J.瓣K.眼
(1)一明月(2)一新月(3)一情思(4)一痴情
(5)一温情(6)一心香(7)一清溪(8)一清泉
参考答案
【课后达标训练】
一、缝隙灿烂颤动茂盛做巢树梢应接不暇静寂
二、(美丽)(火红)(仔细)(茂密)(强烈)(缓缓)
三、吃过晚饭鸟已经在树上栖息第二天早晨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9-08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11-09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9-02
小学语文教案11-03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