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教案范文汇编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槐乡孩子的欢快和勤劳。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课前准备:槐树、槐花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近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板书课题《槐乡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2、槐乡的槐树(槐花)。出示槐树、槐花图片课件。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八月,槐树打了话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槐乡的孩子是勤劳的。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4)槐乡的孩子是快乐的。 ……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 ( )的歌声 ( )的微笑
( )的劳动 ( )的槐米
( ) 的清香 ( )的鈎刀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学会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了解人们是怎样为世纪老人冰心送别的,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
3、根据教材中的相关信息,进一步了解冰心的作品,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拓展性阅读。
4、通过教材中的相关评论,对“冰心这位伟大的作家是个怎样的人”,“冰心一生的贡献”等问题进行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冰心老人的去世无限悲痛,对冰心老人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课件冰心的文章《我和玫瑰花》,同时出示冰心老人的画像。
一、激情导入,诱导探究
1、师述:刚才我们从文章中听到最多的是什么花?为什么提到这多次玫瑰花?
(通过听文章,让学生了解冰心和玫瑰花的渊源。为学习奠定基础。)
2、师问:你们从课外书或上查找到了哪些有关冰心的故事,讲听好吗?(说说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先交流一下,然后找同学讲听。
(让学生亲自查找冰心老人的事迹,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学生对冰心的认知可以加深一步。感受冰心这位伟大作家的人格魅力和她对人们的爱)
3、谈谈你对冰心老人的印象。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对冰心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深刻)
4、师引课
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及课外的阅读,我们与冰心老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从冰心老人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熏陶和感染。但这位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让我们学习课文再去感受和冰心奶奶最后的离别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悟文本。
1、揭示课题并板书:31、送别冰心
师提问:
“送别”是什么意思?(不舍分离)
你从课题中的“送别”体会到了一种什么情感?
(冰心老人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今天,全国各界人士怀着对冰心老人的爱戴之情来送别她。)
2、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从中了解人们是怎样为世纪老人冰心送别的,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听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的。
3、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4、学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重点指导:“悼”不要读成“掉”的读音。有些字书写时可以跟形近字对比记忆,如:祥-——详悼——掉缓——援——暖凝——疑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来理解。
(3)找生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采用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无形中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反复诵读课文,中间可插默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感悟。
2、师提出问题:
(1)文中前两个自然段介绍了冰心送别仪式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2)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悼念仪式的?从哪自然段开始的?
(3)课文都写到了哪些人物?人们用什么来为冰心老人送别的?
3、师生交流,根据课文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叙述以上问题,对课文有个概括的了解。
四、深入品读课文,体会人们用独特方式来悼念冰心。
1、学习前两个自然段。
(1)指名朗读,要求尽量读己对冰心老人的怀念的心情。
思考:说说你见过的灵堂是什么样的,介绍的呢?文中介绍了冰心送别仪式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没有肃穆的黑色,没有低回的哀乐,设计的灵堂,以大海的蓝色和玫瑰的红色为主色调,放海涛海浪的录音。)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没有黑色没有哀乐
2、通过对前两个自然段的学习,说说你对冰心奶奶了解了多少?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灵堂?是谁为她设计的?(师引导学生回答,找出这些问题的段落。)
3、学习第十二自然段。
(1)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找到了答案,第十二自然段说的很详细。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葬礼凝重、沉闷的气氛是什么样子,涛声相伴、玫瑰满堂的温馨葬礼又是什么样子。(使学生更明白冰心老人一直看淡人生,不追求奢侈)
(2)师讲解: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第十
二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使学生明白前后文呼应是为了更凸现冰心老人的人格魅力)
4、通过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5、师:
五、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按照仪式的什么顺序来写的?人们是怎样悼念这位世纪老人的?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发动机。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人们采用不同方式来悼念冰心老人的,这节课继续学习人们以怎样的独特方式来送别冰心的。
二、深入品读,用心感受,字里行间体会真情。
1、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默默地品读课文,同桌合作交流,这几个自然段写到了哪些人来送别老人?他们都是以怎样独特的方式做的?勾画出句子。
(2)找学生朗读,师注意指导学生用低沉缓慢、尊敬的语气来读。全班交流后找学生回答,然后填写小黑板上的内容。
师出示小黑板:天气-------,人--------,院内大厅内---------,说明----------。
孩子们捧着----------,将----------------撒在老人身躯上,说明-----------------。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告别室外人头攒动院内大厅内挂满挽联
让学生在文中理解词语: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3)文中提到最多的是什么花?为什么要将无数的玫瑰花瓣撒在老人身上?
(一开始我们听了一文章,理解到了冰心生前与玫瑰花有着很深的渊源,她很喜欢玫瑰花,她一生朴实无华,不让儿女奢侈)
(4)看到冰心的孩子们对老人的敬意,你有何感想?
(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说听。)
2、学习第七、八、九、十、十一自然段。
(1)开火车读课文,感受这几个段落写到哪些人,是怎样来缅怀冰心老人的。
(2)小组合作通过读课文找出以下问题:
a、文中写到哪些人?以怎样的方式来缅怀冰心老人的?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勾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b、你从人们的语言和行动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这样的崇敬和怀念她?
c、你怎么理解冰心自写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d、把你感受最深的一段读听,并说说你的体会。
全班交流,把零散的语段整体地描述一下。(每组推选一个到前面来描述其中一个内容,在找学生谈谈感受最深的一段)
师板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并在文中理解以下词语:
拾级而上拾(she)如怨如诉颤颤巍巍恬静
3、师述:文中字里行间饱含着人们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人们这样的怀念她,是因为她一生对人民对祖国的贡献之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自然段,看看这位伟大人物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讲解:这句话是对冰心一生的。“五四”元老说明她在青年时期就积极提倡新道德,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隽永清丽”是指她的风格,这种风格曾被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百年”是说她从1900年出生到1999年去世,享年99岁。“诗意的结局落幕”是指她的灵堂以蓝色和红色为主色调,不放哀乐而放海涛和海浪的录音。可以说这句话是对冰心一生的简单概括。
4、师述:课文最后一段以诗的语言表达了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学生自由读,然后全班齐读。
师问:
(1)你怎样理解“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陨落”是什么意思?
(2)哪些句子写出了冰心老人的品格?
从这些诗句中,找出体现冰心老人品格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看法。
(3)冰心老人走了,她的什么流传千秋万代?
5、反复诵读课文最后一段,用心体会人们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
6、学习了这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说听。
三、拓展延伸
1、通过这课文的学习,你对冰心的了解又增加了哪些?
2、带着对冰心深深的缅怀之情,阅读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是其他著名人士悼念冰心的作品。
板书设计:
31、送别冰心
独特的方式-----送别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保护动物。
2、认识本课生字,能准确认读。
3、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动物与人互相依存,有保护动物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将生字圈出来并大声读一读。
3、游戏:你指我读,你说我猜。
4、谁愿意做小老师领大家读?(出示字卡片)
护 牢 孔 雀 锦 丛 鹂 灵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动物的名字。
3、同学们都查找了动物的资料,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大家都准备了动物图片或头饰,假如你就是这种小动物,请你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好吗?
(1)在组内介绍资料,交流。
(2)各小组推荐展示。
4、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
1、除了文中介绍的几种小动物以外,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都很有趣,有意思,我们也来听听它们的介绍好吗?(指名介绍)
2、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读读吗?(自由读)
3、你们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拍手歌)
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们愿意两个人拍手读读吗?(两人一组拍手读)
4、能背诵的小朋友可背诵。(指名在大家面前展示)
二、总结
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三、实践活动
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讲卫生的拍手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识字七
保护动物要牢记 大小动物都有家
人和动物是朋友 保护动物是大事
语文教案 篇4
第十八课:送你一片绿荫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3.能抓住要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植绿护绿的意识。
4.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要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并归纳每一段的内容。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生命时钟》,了解了说明文这种文体。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说明文,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2.(齐读课题)在预习中大家了解到,这篇文章讲了谁送给谁一片绿荫?(指名答)
为什么作者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写这篇说明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新颖、亲切)
3.爬山虎向大家推荐自己,介绍自己,课文第1段有一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请找一找。(自荐)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荐”的意思。(相机指导生字“荐”)
二、交流预习情况
1.请7名同学做爬山虎的代言人,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自由朗读做准备、指名读、评议)
2.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解决。(总结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理解等多种学法,指导交流“扦插”“中旬”等词的意思,相机指导生字)
三、整体感知,学习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1.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指名交流每一段话的意思(学习借助关键词、中心句、综合每句话的意思归纳段意的方法)。
第1段:讲“我”属葡萄科,善爬山爬墙,在环保中能发挥作用。
第2段:讲“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第3段:讲“我”茎、叶的特点及作用。
第4段:讲爬山虎能有效利用空间,大面积绿化覆盖进行制氧。
第5段:消除人们对“我”容易引起墙壁潮湿的疑虑。
第6段:消除人们对“我”容易招引壁虎的疑虑。
第7段:讲“我”适应性强,易于栽种。
四、感悟课文内容,深入了解爬山虎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不少的了解。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并说明原因。(学生思考、发言)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
3.总结: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为绿荫使者、环保先锋,让我们再次随着课文走进爬山虎。(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形象、具体地介绍爬山虎的特点的呢?
比较句子:
第1组:
①我生长得很快,绿化覆盖面积很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
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2.总结: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让人感到更准确、形象,让被说明物真实可感,让读者有更真切的了解,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
二、学习运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片断写作
1.列数据的方法是我们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形象,帮助我们准确表达。
2.例如:
(描写乐山大佛的语句)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3.你能运用列数据的方法,把下面的语句描写具体吗?
(1)学校的操场很大。
(2)姚明的个子真高!
(3)我们的教室非常宽敞。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以人拟物和对偶修辞。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奉献是一种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冯至的`诗具有的轻柔婉美的抒情风格。
二、学法引导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概括诗歌的内容,讨论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诗歌的主题与意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以人拟物,对偶修辞。
2。难点:对“大海”的理解。
3。疑点:“小河”流入大海的理解。
4。解决方法:细读诗句,咬文嚼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2。讨论、研讨全诗;
3。模仿、创造(见随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植树》教案06-15
【热】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写作教案03-11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画》教案02-22
《语文园地》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