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小梅舍己为人的好思想。
2、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理解“不假思索、成功”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时安排:
课前准备:3人一组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会失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让我们带着问题听录音,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一次实验?做了一个怎么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指名交流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2、2人小组学习。
3、汇报学习:出示 词语指名读
4、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5、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分别哪几节写的是实验的准备、过程和结果。
四、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想:外国的教育家在实验前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出有关词句,用横线画出来。
(1)用“先……再……接着……然后……”连贯的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先拿瓶子,再取铅锤,然后放瓶子,分铅锤;最后要学生把铅锤放瓶子里。)
(2)说: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
板书:铅锤小梅等
先后放水(险)
瓶子井(窄)
说话练习:实验失败是因为。
2、而小梅他们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重点指导:出示句子:
1)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
找出实验成功的关键词语:依次迅速提
(说说理由:“依次”是表示按顺序。“迅速”表示快,因为水淹上来了,很危险。“提”表示。往上拉。
板书:依次提)
2)“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不假思索”说明小梅脱口而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做过多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让别人先脱险,
3、实验感知。
请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取出乒乓球。
说话练习:实验成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失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作业:
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词语,落实生字听写。
2.能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知道蟋蟀、青蛙、蝉都是奇妙的歌手,它们都不用嗓子唱歌,分别用翅膀、声囊、响板发声的;感受它们的“奇妙”;读懂“奇妙”的意思。
4.结合课文内容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仿说练习。
教学重点:
1.能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知道蟋蟀、青蛙、蝉都是奇妙的歌手,它们都不用嗓子唱歌,分别用翅膀、声囊、响板发声的。
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仿说练习。
2.感受它们的“奇妙”;读懂“奇妙”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整体感知,回忆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9课(出示课题:奇妙的歌手),齐读课题。
(一)齐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复习巩固词语。
1.齐读词语。
第一屏:合唱队 组织 嗓音 蟋蟀 振动 优秀 洪亮
2.开火车读词语。
第二屏: 呱呱呱 知了知了 悦耳的琴声 翅膀 声囊 响板 又响亮又有节奏 十分动听
3.引导学生对第二屏的词语进行归类,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第三屏; 悦耳的琴声 翅膀 呱呱呱 又响亮又有节奏 声囊 知了知了 十分动听 响板。
(重点引导学生竖列进行词语归类,使学生从小动物的叫声、声音怎么样、哪发声的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说它们是奇妙的歌手?”
(四)全班交流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不用嗓子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因为它们都不用嗓子唱歌,所以说它们是奇妙的歌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强化学生的记忆;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词语的归类积累,复现课文内容的大意,为学习新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细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奇妙”,读懂“奇妙”。
(一)创设情境,学习课文第2段,感受蟋蟀发声的奇妙。
1.感受蟋蟀的“歌声”悦耳。
教师胸前贴小黄莺图片饰演小黄莺。
导语:森林王国就要举行音乐会了,我要去寻找几名金嗓子歌手,组成一个合唱队。有一天,我飞到草丛里,听见蟋蟀在唱歌。
教师做出听声音的动作,引导学生读出小蟋蟀的叫声。
教师适时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课件出示:歌声好像悦耳的琴声。
(1)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出歌声的“悦耳”(指名读)。
(2)小蟋蟀们都来夸夸自己这美妙的歌声。(全班齐读)。
2.读懂对话并知道蟋蟀是用翅膀发声的,渗透奇妙。
(1)教师继续饰演小黄莺走到学生身边,随机出示课件,师生、生生对读对话。
结合标点的变化,引导学生读出夸奖的语气。
课件出示:小蟋蟀,你的嗓音真动听!
(2)引导学生读好蟋蟀唱歌“不是用……是用……”的语句,并且知道蟋蟀是用翅膀发声的。
课件出示:你说错了,我唱歌不是用嗓子,是用翅膀发声的。
3.建立联系,强化发声的奇妙。
(1)听蟋蟀叫声的录音,感受小蟋蟀歌声的“悦耳动听”。
(2)结合音频与蟋蟀发声部位建立感受奇妙。
学生说说自己观后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奇妙、奇特等词语。
预设:奇妙/神奇/奇怪/奇特/……
教师适时出示四字词语(与众不同/不可思议/妙不可言)丰富学生语言,引导学生积累。
4.拓展阅读,丰富知识,深化奇妙。
(1)结合感受引导学生质疑。
过渡语:当我知道小蟋蟀是用翅膀发声的时候,我的脑子里还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说说你们有没有问题也想问问小蟋蟀呢?
预设:生1:蟋蟀用翅膀怎么发生呀? 生2:蟋蟀为什么能用翅膀发声呢?
(2)在学生所需时出示拓展资料:解疑:小蟋蟀怎么用翅膀发声的`?
课件出示:我翅膀下面有许多小齿(chǐ)。左右翅膀一张一合,快速摩(mó)
擦(cā) 振动,就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知道了吗?
(3)通过看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小蟋蟀用翅膀发声的奇妙。
5.分角色再读第2段。
小结; 多有意思,多奇妙啊,让我们分角色完整地再读读这一段吧。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指导学生读懂小黄
莺和小蟋蟀的对话,有语气地读好对话,为后面的分角色朗读做好铺垫;针对学生的质疑引入拓展资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多识字。
(二)以读代讲,感受青蛙和蝉发声的奇妙,读好3、4段。
过渡语:后来小黄莺又发现了小青蛙和蝉两位奇妙的歌手。它们之间又说了些什么呢?现在请大家四人一组分角色读读课文3、4自然段,一会儿比一比哪组读得最好。
1.小组分角色练读,读好小动物的对话。
2.学生进行赛读,读出小黄莺夸奖的语气以及发声“不是用……是用……”的语句。要求其他同学做到认真倾听。
3.学生交流:说说从他们的读中听出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进而感受发声的“奇妙”。
4.指名补充黑板上青蛙和蝉两部分的板书,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对话。
教师出示词卡全班同学齐读词卡,一名学生贴词卡把板书补充完整。
板贴词卡:又响亮又有节奏、声囊;十分动听、响板
5.观看视频调动听觉视觉感官,感受青蛙和蝉发声的奇妙。
设计意图通过对第2自然段的指导学习后,采用赛读的激趣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3、4自然段,体现“教—放”的学习过程;通过帮助老师补充板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3、4自然段内容;最后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将语言文字与动态视频相结合,感受青蛙和蝉发声的奇妙。
(三)回顾词语,回归整体。
1.结合板书进行小结,回归整体再次感受小动物发声的奇妙,带着这种感觉再次自读课文。
2.出示儿歌,复现本课的生字,强化记忆。
过渡语:课文变成了小儿歌,再来夸夸这些奇妙的歌手。
课件出示 小黄莺成立合唱队,
优秀歌手来组队。
蟋蟀歌声真悦耳,
,似琴响。
不用嗓子用翅膀。
青蛙唱歌呱呱呱,
声音响亮节奏强,
不用嗓子用声囊。
蝉儿唱歌很动听,
知了知了银色满,
不用嗓子用响板。
设计意图把上课伊始时的归类词语再次由板书完整的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横向观察,回归课文整体,强化记忆;通过阅读由课文浓缩而成的儿歌,增强学生阅读的乐趣,同时复现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多识字。
三、拓展阅读、练习表达,进一步感受奇妙。
(一)结合课文内容引入拓展资料。
过渡语: 合唱队成立了,在这些优秀歌手中,可不是只有小蟋蟀、小青蛙和蝉这三个不用嗓子唱歌的小动物。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证据就在第5自然段中,快读读我是从哪知道的? 指名回答
过渡语: 今天我也请来了2位同样是不用嗓子唱歌的奇妙的歌手!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
1. 出示小蜜蜂和响尾蛇图片及文字。
2. 借助拼音学生自读拓展文。
拓展文1
dà jiā hǎo ,wǒ shì mì fēng 。xiǎo huáng yīng tīng dào wǒ de gē shēng hěn
大 家 好, 我 是 蜜 蜂。 小 黄 莺 听 到 我 的 歌 声 很
hǎo tīng ,jiù yāo qǐng wǒ cān jiā le hé chàng duì 。qí shí wǒ yě bù shì yòng
好 听, 就 邀 请 我 参 加 了 合 唱 队。 其 实 我 也 不 是 用
sǎng zǐ chàng gē de ,wǒ shì kào chì bǎng xià miàn de jiān piàn zhèn dòng cái
嗓 子 唱 歌 的 ,我 是 靠 翅 膀 下 面 的 肩 片 振 动 才
néng fā chū shēng yīn de ,nǐ jué dé qí miào ma ?
能 发 出 声 音 的, 你 觉 得 奇 妙 吗?
拓展文2
dà jiā hǎo ,wǒ shì kào wěi bā shàng de jiǎo zhì huán chàng gē de xiǎng wěi
大 家 好, 我 是 靠 尾 巴 上 的 角 质 环 唱 歌 的 响 尾
shé yǒu yī tiān xiǎo huáng yīng zài shā mò lǐ tīng dào wǒ de gē shēng ,jiù hěn
蛇,有 一 天, 小 黄 莺 在 沙 漠 里 听 到 我 的 歌 声 , 就 很
gāo xīng dì yāo qǐng wǒ cān jiā le tā zǔ zhī de hé chàng duì 。méi xiǎng dào hé
高 兴 地 邀 请 我 参 加 了 它 组 织 的 合 唱 队。 没 想 到 合
chàng duì lǐ yǒu hěn duō hé wǒ yī yàng bù yòng sǎng zǐ chàng gē de gē shǒu ne ,
唱 队里 有 很 多 和 我 一 样 不 用 嗓 子 唱 歌 的 歌 手 呢,
duō bù kě sī yì ā !
多 不 可 思 议 啊!
(二)争当小作家,根据资料仿说练习。
1.回顾写作顺序。
(1)“师问学生答”第2段,凸显写作顺序特点。
课件出示:小黄莺飞到哪?——小黄莺飞到草丛里。
听见谁在唱歌?——听见蟋蟀在唱歌。
歌声怎么样? —— ,歌声好像悦耳的琴声。
小黄莺说什么?——小黄莺说:“小蟋蟀,你的嗓音真动听!”
小蟋蟀怎么回答?——小蟋蟀轻轻地说:“你说错了,我唱歌不是用嗓子,是用翅膀发声的。”
(2)“生问师答”第3段,强化写作顺序特点。
(3)“男生问女生答”第4段,深化写作顺序特点。
2.学生自主发现三段相同的写作顺序特点。
课件出示:小黄莺飞到哪?
听到谁在唱歌?
歌声怎么样?
小黄莺说什么?
对方回答什么?
3.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学生再读文自编童话故事。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歌声怎么样?小黄莺说些什么?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
词语,用不同的语句表述。)
4.学生展示汇报。
运用评价的机智,鼓励每个学生自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编故事的兴趣。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内容拓展阅读,为学生的读写结合提供资料;通过游戏回读课文2、3、4自然段,让学生自主发现写作顺序的特点;最后通过编故事的环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意思,使学生的发言充满新意;在充分的鼓励之后激发自编故事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汉字、发展语言,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四、看拼音卷,落实听写。
1.看拼音写生字,巩固生字的书写。
2.大屏幕反馈,鼓励学生在最后一个空里将课堂上学习的词语加以运用:与众不同/不可思议/妙不可言/稀奇/少见/奇妙/奇怪/新奇/神奇等。
3.推荐阅读书籍。
师: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不用嗓子也能唱出动听歌声的歌手呢,请你们代替小黄莺去找一找,也把它们编进童话故事里面吧。给你们推荐一本书《法布尔昆虫记》这里面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会让你们找到想要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卷子的形式让学生回归整体感受动物发声的奇妙;通过看拼音写生字的
形式当堂检测学生的生字掌握及书写能力,了解课文的能力以及感受。
五、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小儿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⒈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⒉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样,每天看电视。可他们家看电视很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看电视》这一课吧!把板书写完整。
㈡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⒈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先认一下。(这样做对于会认的同学可以建立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暂时不会的孩子来说,可促进课上认真学习,同时为了下一节课能赶上也能提前会认,课下还有可能更认真地预习。)
⒉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字连成词。)把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⒊同桌相互检查生字,并交流认字方法。
⒋教师检查。
⑴出示加音节的生字(这步是为正音而设计的)本课易错的字音有:(全、精等)
⑵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没完没了(这一步的设计是遵循了识字规律,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字意)
⑶出示单个字让学生认记。(对于难理解的字可重点扩二到三个词,以帮助理解字意。)
⒌学写生字“关、完、写”(读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练写)
⒍读课文,争当朗读小老师。
㈢练习巩固。
⒈读词语练说话。
全家人
奇妙
却
精彩
球赛
关掉
没完没了
换频道
球员们
写字
音乐
舞蹈
第二课时
㈠情境导入
⒈边打快板边读这首节奏鲜明的诗歌。
⒉听后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写“全”字。
㈡读文帮老师开火车
⒈爸爸爱看
却换成了
奶奶爱看
却换成了
我们一起为妈妈换成了
⒉学写爸爸的“爸”
㈢重点质疑,讨论解答。
⒈引导生质疑为什么爸爸爱看足球却为妈妈换成戏曲?
为什么奶奶又把她爱看的戏曲换成足球?
我们为什么又提议为妈妈换成音乐舞蹈?
⒉讨论解答。(师小结:我们家看电视真“奇妙”!)学写“家”
⒊谈感受,悟文情。
㈣感情朗读,把你所感受到的,感悟到的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举行朗读比赛)(朗读重在感悟,对学生的指导不要拘泥于机械的点拔。)
㈤扩展结束
⒈齐读最后一句,猜猜心中的“秘密”是什么?
㈥布置作业
回去了解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爱看什么节目?
语文教案 篇4
一、说教材分析
·我选择的说课的科目是语言,课题内容是诗歌《梦》,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梦》。教材选自《幼儿教育》95年第6期第16页。那么,我为什么要选择教学安排以外的教材呢?一是因为这首诗歌为读者创设了一种优美、温柔的梦境。它无论从意境还是情感教育上都不失为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二是因为这篇作品想象神奇美妙,能使幼儿从巧妙的构思中获得丰实的美感。大班幼儿由于词类范围的扩大,思维的不断发展,他们分析理解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我把这精炼而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及饱含丰实的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大班幼儿,这也就是我在反复慎重的比较挑选教材的过程中,最终确定诗歌《梦》作为说课、执教内容的原因。同时,也给自己提供了一次创造性地选用教材,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机会。
这首诗歌通过对优美、温柔梦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歌颂美好生活的
心愿。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我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具体是:
(一)向幼儿渗透热爱珍惜美好生活的教育。
(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及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朗诵。丰富词汇:柔柔的、甜蜜。
精读这首诗歌,不仅为其优美的意境所感叹,而且更为作者构思的美妙所叹服:小花被披上金色的衣裳,白云跳起舞,树叶有了被挠痒的感觉,这些拟人化的'比喻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更接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孩子们都喜欢穿漂亮衣服,小女孩更喜欢跳舞,且多数孩子都有被大人挠痒的经历。课题的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幼儿在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诗歌。诗歌中的结尾说到:不,这不是梦,这是真的。为什么做了那么多美好的梦,又说这不是梦呢?难点就在这儿,即如何渗透思品教育就是课题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为使幼儿体验诗歌中的语言、意境的优美和丰实的情感,结合语言活动自身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欣赏、讲述和谈话进行教学。诗歌本身就含有诸多美的东西,它可以唤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一味地让幼儿重述语句,那幼儿就会学得索然无味。为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突出"如何引导幼儿理解诗歌"这一重点,我借用电教手段,利用配乐诗歌录音的形式,并根据诗歌内容自制投影片,将音乐、诗歌、画面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感官,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能让幼儿自发地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境界之中,它所呈现出的视听效果,不仅可以丰满诗歌本身的魅力,而且对于引导幼儿积极地欣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看和听,幼儿很快就可以体会到诗歌中动人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挚热情感。所以,我选择了视听同步欣赏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为了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激发幼儿欣赏的愿望,培养幼儿欣赏的能力,教师就需要运用语言的速度、语言的变化、感情色彩和叙述的条理性,通过口头语言生动地讲述以恰当的表达不同情节,引导幼儿分析理解作品内涵,使幼儿获得鲜明的表象和概念,所以讲述法为另一种教学方法。以上两种方法相互并存,是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解决教材重点的有力手段。在突破教材难点"为什么说这不是梦"时,采取谈话法。因为谈话法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谈来进行的,由于能相互交谈,有问有答,因此能把较复杂,幼儿难以理解的问题化为若干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阶梯式问题,对开拓思路,激发幼儿有系统的思维,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多益处。此外,还有表演法,幼儿个个爱表现自己,当幼儿的情绪受到感染时,我带幼儿进行即兴表演,你演给我看,我朗诵给你听,一起将诗歌的内容表现出来,幼儿的兴趣会非常高。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主要运用直观、形象且便于演示的投影片和配乐诗歌录音磁带作为主要教具。
三、说学法指导
诗歌教学中教师容易重复述而轻欣赏,其结果,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时间少,机械复述占用了大部分时间。那么,文学作品的意境、情感及文学形式的美便消失在机械复述之中。众所周知,欣赏文学作品是幼儿园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如何去欣赏,欣赏的程度如何,既检验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我注重为幼儿提供会欣赏的学习方法,也就是会倾听。为了避免幼儿在反复的欣赏中注意力分散或产生厌烦情绪,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安静欣赏教师朗诵;播放录音,幼儿闭目欣赏;视听欣赏等。培养幼儿这种良好的自觉地倾听习惯,为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对于作品中那些重点的语句,教师对照画面,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帮助幼儿分析。幼儿看着色彩鲜艳的画面,听者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这种良好的语境,启迪了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从中也孕育着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规程》中明确指出: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为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就问题的设计着重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进行究因性、假设性、连问的提问方式。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积极鼓励,正面教育的方法因人施教。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看、听、想、讲,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认真倾听及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点: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2.细读感悟:
⑴、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2)、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读一读。
(3)填空: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3.能力训练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拓展延伸:
⑴、说一件自己和爸爸之间的感人事例。
⑵、查找有关冰灯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6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月光曲》的故事。"(运行课件《月光曲》,音乐声起,幕徐徐拉开)"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的录音朗读。"(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课文原文",当第一遍录音朗读完后点击课件右下角的按钮,关闭录音,让学生自由阅读思考)。
三、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板书“()曲子”。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的钢琴曲子。)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
"贝多芬是世界上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了解乐圣"并点击"生平逸话",拖曳文本框右边的滑块浏览。)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为了学好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点击课件《月光曲》"文件"下拉菜单中的"生字词语"。屏幕显示5个生字,抽学生认一认。)"来,跟着录音读一读。"(任意在字上点击会出现相应的示范朗读录音及音节。)“大家分析一下字形结构吧。”(分析字形结构)
2、"谁能用这个字组词语呢?"(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吧?会用这些词语写个句子吗?"(点击下方的空白,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写这些字和词句。"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释"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板书:谱谱写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六、在理解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分段。
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
3、“那么课文分成几大段?”
板书: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七、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并单击"阅读提示"。)"同学们,能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按阅读提示跟着做么?"
八、读后提问,引导分层次。
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写弹《月光曲》从哪儿到哪儿?”
2、“因此第二部分又分成几个部分。”
语文教案 篇7
编写者:淳安中学蒋金海
课题:修辞(修辞方法)复习第一课时
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
教学目标:
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
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
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
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
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
考试说明(包括会考高考)B、考试.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
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
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
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
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
会考的选择题中,修辞方法是必考题,题型已由单一的辨识题演变为辨识修辞方法与理解表达作用结合考的形式。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②根据自己的知能结构现状:
在预习中,我们利用会考高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修辞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我们要时刻都有学习效率观,并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地安排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时间,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如何设计有效的复习方法。
2.学生讨论献策,教师点评。
3.师生共同小结:
遵循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以训练带知识的原则,
查漏补缺及时矫正的原则。
具体的方法:
辨识题。我们要善于抓住各修辞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别是几种不易辨别的修辞。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辨识题的复习要结合理解题同时进行。
理解题。对于理解语意,我们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表达作用,我们则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作用。
评价题。我们要掌握各种修辞在具体运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评价的标准。评价题虽不常见,但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运用题。往往是综合题,需要我们考虑各方面的命题要求,既有修辞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还有可能是内容上的。我们可以结合小.写作练习进行。
调控训练内容
教师提问:
大家都很反对“题海战术”,但缺乏必要的训练,也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好训练的“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调控自己的训练呢?大家不妨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指点以下内容:
大家可以对《强化训练精编》中的修辞练习题作一分析,按照复习目标中的四个考查点,看一看这个练习题题型分布得合理不合理?
(辨识题太多,运用题、评价题太少)
每一个能力点大致需要训练多少次才能达标?
我们还应该再增加一些什么题型才能复习到位?
师生一起.总结:
对现有的训练材料,我们千万不能拿来就作,不加辨析,不加选择。否则既有可能造成无效劳动,也有可能造成训练不到位。
要调控好训练,应注意几点:
要注意题型分布的合理。
要根据自己的现状确定训练的“度”。
要会选择有效的.训练题。
要学会控制训练的节奏。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没有在修辞本身的认知上作更多的讨论讲解,而是着眼在如何复习修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自我复习的能力,能够提高语文学科元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我们要培养的终身需要的能力。
这种元认知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清楚地认识到“我应该学哪些内容?”“我应该如何地学?”“我学的效果怎样?”“我应该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等等问题。
语文学科的知识是非结构性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只会被动的学习,而毫不讲究学习策略,决不会提高语文的素质。
因此,希望大家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元认知能力。这才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六、作业布置:
用25分钟的时间作完《强化训练题精编》的修辞练习,并思考评价修辞运用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植树》教案06-15
【热】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写作教案03-11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画》教案02-22
《语文园地》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