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

时间:2022-06-10 10:37:2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1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谨记父亲的话,认认真真地把桌上的杨桃画下来,当我把画交上去的时候,同学们是怎样说的?老师又是怎样教育的呢?它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第3至18自然段思考:

  (1)这部分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3)把实物摆到桌上,让从不同座位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杨桃的样子,特别是前排靠边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杨桃的样子。

  (4)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体会“我”画画实事求是。“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

  ①、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②、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③、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然而,同学们是怎样看的呢?

  2、研读第3至18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②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

  (2)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老师的两次发问和学生的两次回答。

  ①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A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

  B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异口同声地回答)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______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迟迟疑疑地说)“好,下一个。”

  ②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这一看,________;这一看,_______;这一看,_________。

  A、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B、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C、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D、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E、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多么优秀的老师呀!他引导孩子们轮流坐到我座位上认真观察,让事实说话。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读老师的话,看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

  3、品读老师的话。

  a.自读自悟

  b.小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赏不同角度的杨桃图片。

  d.指导读好这段话。先自读,现在你们就是这位老师,先练一练,你打算怎样讲给你的学生听?

  指名朗读(2-3名)注意听他哪儿读的好?

  师范读,引导评价老师,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齐读最后一节。理解“教诲”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

  5、同学们,“杨桃”风波结束了,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羊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练习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提问:

  (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提问: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例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板书设计:

  5、画杨桃

  父亲:是就

  老师: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一生受用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蕴含的道理深刻,和同学们的现实生活也很接近。这篇教学设计示例抓住这一特点,首先以实物导入新课,让学生也自己观察杨桃的外观,看看他们能不能有什么发现。继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一课时做好了读的铺垫后,在第二课时教师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更深的进入课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整体说来,设计比较严谨,思路清晰,不过在第一课时设计的有些简单,学生书读的不透。

  探究活动

  一、导入、明确要求

  1.教师导入:

  《画杨桃》这一课,是作者上小学四年级的事情。在他作为成年人写这件事的时候,仍然记忆犹新,说明这件事让他难忘。我们现在读来也觉得很有意思,而且从中学到了一个道理。今天我们也来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事,讲给同学们听。

  2.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在你身边每天会发生很多事,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讲给同学们听。要把事情经过说清楚,重点地方说具体,语句要连贯。要把从中明白的道理说出来。

  二、指导说话

  1.回忆自己想说的事,先和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好。

  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补充修改。

  3.你在听了别人说的内容后,觉得自己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补充?(学生说,师生评议。)

  三、布置作业

  把刚才说的写下来,算作一次练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画杨桃》教学设计三附点评,画杨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①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②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③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4

  教学内容:11.画杨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领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词,出示课件“我会认”学生开火车读。

  2、过渡语:在“画杨桃”的课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说的哪段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呢?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爸爸的叮嘱我的话来读,并找出“叮嘱”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要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板书:是就)

  4、理解“想当然”

  5、过渡:父亲平时对我画画的要求这么严格,我在画画时有没有按照父亲的叮嘱去做呢?

  6、学习2~18自然段。

  (1)快速浏览,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时发生的事。

  (2)自由读第2个自然段找出我画杨桃时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你体现出什么?{“我”记住父亲的话,对待画画一丝不苟}(齐读父亲的话)

  思考: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找出有关句子后用实物演示)

  小结:

  “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仅是因为我看的角度不同,还因为父亲平时对“我”严格的教育。

  (3)我把画交上去时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呢?

  (4)讨论:老师的两次发问与学生的两次回答为什么使用不同符号?

  出示课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它像什么? 像五五角星

  像五角星

  (观察前用叹号说明学生自以为是嘲笑我)(观察后用省略号,说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也神气不起了!)

  (7)分角色表情朗读。

  (8)体会老师的“神态”动作。

  多媒体出示第6个自然段理解“审视”一词。

  a.为什么老师要对杨桃审视?

  “审视”是仔细地看的意思,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桌上的'杨桃,是因为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老师,不会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b.为什么老师变得严肃起来?“半晌”的近义词是什么?(半天)

  因为老师发现我的画画得很准确而同学们又不知道,反而在笑。

  c.为什么老师发现“我”的杨桃画得很正确时不直接告诉嘲笑“我”的学生,而是让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呢?

  因为老师是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看的角度不同,结果是不一样,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d.后来,老师为什么变得和颜悦色呢?( )

  因为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

  e.多媒体出示老师的话,并让大家说说其中的意思。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7.学习第19个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父亲的话,比较他们的话的相同和不同点。(练习背诵)

  说说为什么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找“教诲”的近义词{教导}

  因为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啊!从画杨桃一事中,让我明白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我来说终身受益。板书:一生受用

  附板书;

  父亲: 是......就是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老师: 要......不要......

  是......就是......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

  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例:(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

  (四)理解词义。

  1.查字典理解词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六)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实物杨桃;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学生画一画杨桃。

  2、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程序教与学意图

  一、看杨桃

  1、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杨桃,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本节课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板书课题:11画杨桃 再现课文情景为领悟道理奠定基础。

  二、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会认6个生字;

  ⑵ 会读课文;

  ⑶ 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字,同学互查,记分;

  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⑴ 谁读得最棒?

  ⑵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让学生学习概括,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评价识字、读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提问

  1、默读边读边思考,划出重点词句。不懂得地方提出问题来讨论。

  2、老师观察,了解学生默读的情况:

  ⑴ 是否划出重点词句?

  ⑵ 是否会提问?

  3、评价提问:看谁会问?问的问题最有探究的价值。

  例如: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像五角星?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

  要在提问方面大做文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齐探究

  1、读第一段,讨论:

  ⑴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要求我?理解:经常、叮嘱、想当然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培养眼力。……)

  ⑵ 练习朗读。突出“很严”“经常”“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些词。

  2、读第二段,讨论:默读,“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画出重点句。“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画画一丝不苟“。

  3、学习下一段过渡:同学们认为我画得怎样呢?面对我的画是什么态度?画出重点词句:“哈哈大笑”” “……是这个样子吗?”“……是五角星吧!”不改变愿意。把反问句在成陈述句。概括态度──嘲笑。

  用嘲笑的态度读一读同学们的话。为什么嘲笑──不像杨桃。

  后来同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读一读后来的话,说一说同学的态度是怎样的?──不好意思,知道错了。

  4、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老师的'动作、语言读一读。说说体会:老师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又让学生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使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老师的态度在“审视”之后神情变得“严肃”后来变得“和颜悦色”。为什么?因为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起他的沉思;老师后来发现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错在那里了。所以神情变得“和颜悦色”。

  5、想一想老师的动作也可以演一演,再读一读老师的话。想一想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想法要说。

  意思:

  ⑴ 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扬子也不同;

  ⑵ 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

  ⑶ 应该实事求是。

  想法: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联系起来想一想,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仅仅适用于画画吗?

  板书: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知道父亲这样做的道理。

  让学生知道“我在父亲的影响下已经养成了仔细观察认真画画、画准确的习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同学们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体会老师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对老师讲的话要认真读认真想,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中的道理。升华认识。

  五、学表演

  1、分小组练习朗读,讨论表演的动作和语言、神情。鼓励同学们创造性的表演。(如果能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表演更好)

  2、学生表演:

  讨论:自己在平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应该怎样处理。

  巩固已经明白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事情思考。

  六、学写法

  对话:我们应当学习作者那些写法?

  1、运用呼应的手法:

  前呼后应,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别人的新发现。

  2、反复描写“笑”。而最后一个不要忙着发“笑”耐人寻味。

  3、准确运用标点:

  破折号一处;六处用了问号;四处用了感叹号;三处用了省略号;形象的描摹了同学们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神态;幼稚可笑的表现;知错不好意思的样子。

  引导学生把读与写自觉联系起来。从读中悟写作方法。

  七、抄句子

  1、鼓励学生把意思深刻的句子抄下来。

  2、读一读资料袋。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7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

  例

  (1)“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形。

  (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师的肯定。

  3.提问引入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朗读课文。

  (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数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诲?什么叫受用?

  (2)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

  (3)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

  (这句话是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初学画画时,经常叮嘱“我”的话。)

  (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

  (“叮嘱”是再三嘱咐的意思。经常叮嘱说明父亲不止一次地这样教导“我”。)

  (4)指名读句子。

  (5)“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画走了样?”

  (“想当然”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画走了样”是指画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实物不一样。”)

  (6)父亲为什么告诉“我”不要“想当然”?

  (父亲告诉“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就会把东西“画走了样”,失去了原物的本来面目。)

  (7)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

  4.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

  (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

  (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个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指名读句子后,讨论:为什么图画课上作者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呢?

  (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所以“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样子。)

  (4)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他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

  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所以“我”认

  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先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让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

  位上观察,最后和颜悦色地讲明道理。

  (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

  (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

  (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

  (9)让学生默读这段话用“‖”号给这段话分层。

  (10)讨论: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两层)

  第一层(1~2句):用具体事例说明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第二层(3~4句):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别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随便讥笑或否定别人,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神态的词语。

  审视 严肃 和颜悦色什么是审视?老师审视之后表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审视是仔细周密地查看,说明老师看得很认真。看后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别人却说“不像”。这

  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经过“半晌”认真思考,老师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回顾全文,联系实际。

  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父亲教诲 叮嘱

  28画杨桃 审视

  老师启发 严肃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悦色

  相信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强化积累意识。

  2、诵读老师和父亲的话,启发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学会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教学重难点

  品读老师的话,父亲的话,悟出其中含义。

  教学准备

  实物杨桃,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杨桃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前课,由老师向学生问好谈起。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去夸奖老师、同学等。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认识这种水果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老师从大卖场买来了两个杨桃,请仔细看一下(看后,摆放在讲桌上),杨桃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种水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件与杨桃有关的事,请认认真真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相信,今天再读课文,你肯定还会有新的收获。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完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画下来。

  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来说一说。

  默读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一边读,一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重点段落

  谁愿意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这一环节有随机性,根据学生思路、感悟随机进行教学。但有一点,品读老师的话,应放在读懂中间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对老师的话的领悟,就没有根基。老师此时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调整教案。)

  1、品读父亲的话。

  a、指读名,能说说吗?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谁还想说说你读懂得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父亲对我要求严格,严中充满关爱、认真,它反复叮嘱。

  师随机板书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b、自由练读。父亲怎样说这段话的?看大屏幕自由练读。

  c、指名读。认真听他那里读的好?

  d、评完后赛读。

  e、最后齐读,记住父亲的话。

  我记住父亲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看大屏幕,自己读读下面两句话,体会他们的意思一样吗?

  1)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的画,自己觉得画的很准确、

  2)我看,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说。一生读,其他生听再体会,再说区别。

  师小结:少了“认认真镇,老老实实”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所以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2、略读中间对话。

  老师为什么要说这一段话?引导学生先读中间对话部分。

  中间对话部分,你们想怎样读?用喜欢的方式去读中间部分。边读边品味,怎样读出滋味。

  分角色朗读。从这一部分读懂了什么?

  师:多么优秀的.老师呀!他引导孩子们轮流坐到我座位上认真观察,让事实说话。请看大屏幕,我们再来读老师的话,看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

  品读老师的话。

  a、自读自悟

  b、小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赏不同角度的杨桃图片。

  d、指导读好这段话。先自读,现在你们就是这位老师,先练一练,你打算怎样讲给你的学生听?

  指名朗读(2—3名)注意听他哪儿读的好?

  师范读,引导评价老师,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最后指生,脱离课本向学生讲好这段话。

  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

  齐读最后一节。

  四、拓展延伸

  老师、父亲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那么“我”到底懂得了什么?

  课文学到这里,你们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师:1)小结:学会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学会老老实实做人、做事,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课下背诵最后两段话。并抄写在读书笔记上,让这些教诲也让我们一生受用。

  桃送给大家,爱画画的孩子可以画一画。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题西林壁》

  齐诵。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继续练习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叮嘱、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习课文。

  1、提出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七、作业: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2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

  2、分段朗读指导。

  3、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二、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四、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两遍。

  4、指名说“叮嘱”“教诲”的意思。

  5、学生口头造句。注意纠正错误。

  6、学生书面造句。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画杨桃》教案09-03

语文教案《画杨桃》07-25

三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教案08-24

三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教案03-20

语文《画杨桃》教学反思03-20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杨桃》11-25

《画杨桃》语文教学反思03-30

画杨桃说课稿12-17

《画杨桃》说课稿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