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9-13 09:18:2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进一步关注虫子,提高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对虫子的创作设计,深刻体会它们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对虫子在城市中的作用有更为充分的认识。

  培养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根据虫子的主要类别,选择自己想要设计的一种,在其外观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画出效果图。

  对自己喜欢的虫子的优劣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虫子的图片,包括网上下载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虫子的资料,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事,我们这节课就学习绘画日记。学习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讨论。

  (1)同学之间相互交谈生活中见过的虫子,说说感受。

  (2)有的虫子爱群居,有的虫子爱独居。蜜蜂、蚂蚁就是爱群居的虫子,它们有自己的`社会,有国王和士兵。蚂蚁会种粮、放牧、打猎、还能预知天气变化,全班同学集中交流。

  2、表演。

  同学分成6~8组进行游戏表演活动。再现虫子的可爱,如,蝗虫能跳跃自己身长200倍的距离,屎壳郎能推动比自己大许多倍的物体,蚂蚁则能半动自己重量几十倍的物体。

  3、交流。

  请表演者谈谈自己的感受,对虫子提出自己超出寻常的想法。

  创作与表现:

  1、向同桌同学描述自己最想做的虫子,说说自己在基本形和观赏性方面的精妙设计,再征求同学的意见,请同学为自己做参谋。

  2、选择自己生活当中印象深刻的虫子,也可以参考美术书上的图片的样式,以它们为原形进行新的设计工作。

  可在虫子的外形上多加考虑,用彩色水笔画出简洁的原始外形,然后再添画新的功能;也可以在虫子的特点上多加考虑,以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为基本形,进行设计与绘制。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向同桌同学展示,再互相说说自己创作的经过,大家互相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与周边环境是否和谐统一。

  1、 评选“最美丽虫子奖”。

  板书设计:

  我做的虫

  演示区

  范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借助插图、想像等方法了解关键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骑手技艺的高超;内化课文语言,并能“跳”出教材,看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骑手精湛的技艺;感悟人物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像骑手一样善于积累经验,具有顽强、超人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坚持不懈的。

  3、学习根据课题、抓住关键词来质疑,并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课文语言,感悟骑手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骑牛比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基于以上思考,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分成四大版块: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课始,教师由学生熟悉的“比赛”入手,通过谈话、交流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课文情境,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在读中整体感知骑牛比赛的精彩与激烈。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紧扣描写骑手技艺精湛的语句,借助图片、文字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运用想像、比较等方法反复品味词句,从而感悟骑手形象,并将一些规范、精彩的词语、句段积淀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看图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骑手高超的技艺。

  教学流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比赛吗?(板书比赛)参加过什么比赛?结果怎么样?

  *赢第一名赢了以后心情怎么样?

  第二……名想得第一名吗?你准备怎么做?

  *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不断努力,刻苦练习,相信你一定能获得成功!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别出心裁的比赛,是什么比赛呢?(板书骑牛)

  (1)读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在哪里?

  *这场比赛怎么样?(你能抓住关键词“比赛”来提出问题,很好!)

  *结果怎么样?

  *为什么比骑牛而不是骑马?(你的观察力很强,能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真棒!)

  (3)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那么骑牛比赛在哪里举行的?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吗?

  (4)出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简介南美洲

  *你能把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5)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结果又如何?这两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板书读找想)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精彩)的骑牛比赛

  激烈

  引人入胜

  3、的确,这场骑牛比赛太精彩了。所以,这一天,出示“赛场周围挤满了人……”

  (1)指名读

  (2)这句话告诉我们……

  (3)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观看比赛的.人非常多?

  A挤满

  *还有哪些词也用来形容人很多?

  *赛场周围挤满了人,真是“人山人海”“观者如堵”。

  B兴致勃勃

  *“兴致勃勃”是说……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也是兴致勃勃的?读好这个词。

  *赛场周围,人们正……

  *谁来说一说人们兴致勃勃观看比赛的样子和动作?

  (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由练读男女生对抗赛)

  (5)那么,比赛的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

  1、随机出示“好几个骑手……骑在牛背上。”

  (1)分句读

  (2)比赛结果怎么样?

  (3)大家看到其中一个骑手……(出示“技艺高超”“技艺过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个骑手技艺高超?再细细地读读这两句话。

  A别的骑手只两三秒钟就从牛背上摔了下来

  *数“滴嗒滴嗒滴嗒”的钟声。

  *说明他们……(出示“技艺一般”“技艺平平”)

  *而这个骑手……

  *这样一比较,就更加显示出这个骑手的技艺高超。

  B公牛“野性大发”

  *看图,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头公牛野性大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公牛的眼睛、鼻子、蹄子。

  *交流

  *猜一猜这头野性大发的公牛会怎么做?(出示“疯狂地上下蹦跳”)

  *谁来描述一下公牛野性大发的样子和动作?

  C尽管公牛……,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公牛背上

  *再仔细地观察图画,说说这位骑手是怎样牢牢地骑在牛背上的?(注意观察他的手、腿和身体。)

  *交流

  *想看看比赛当时的情景吗?(出示画面)师描述:看,这头公牛野性大发,猛地抬起后蹄,把骑手甩了出去;这头公牛一个倒立,把骑手掀翻在地;再看,这头公牛疯狂地上蹦下跳,左摇右晃,但这位骑手一只手死死地抓住缰绳,另一只手高高举起,保持身体平衡,两腿紧紧地夹住牛的肚子,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谁能看着书上的插图像老师一样具体地描述一下?

  *出示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4)他的技艺多么高超!我们来一个小组赛读,来夸一夸这位骑手!(小组赛读齐读)

  1、看到这位骑手出色的技艺,全场……

  2、读到这儿,你的心中又产生了什么疑问?(没摔下来的原因,成功的原因)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认真地读读,想想,找找。如果自己无法解决,我们也可以和伙伴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板书议问)

  (1)自读,思考

  (2)找伙伴讨论(或问问老师)

  *注意:不管是讨论或向别人请教,先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询问一下别人的意见。

  (3)交流

  *通过“读想找议问”,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点评:a善于积累经验

  b顽强(超人的勇气、胆量)

  c坚持不懈)

  3、现场有一位小姑娘也怀着和我们同样的疑问向这位骑手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让我们来读读这一段对话。(出示对话)

  (1)怎样读好这一段对话?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忘了自己是谁,把自己当成这位小姑娘,当成这位技艺高超的骑手。(分角色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对读)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这一节课,我们小朋友自己发现了问题,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运用。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片断练习

  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并能大胆创新。

  2、通过演想自悟,来拓展课文内容,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检查学生识字、读诗的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能续写课文,培养想象力。

  2、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板书:我想,释:想就是希望,愿望,那诗歌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愿望呢?你想知道吗?他把他的愿望写成了一首小诗,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感知

  1、老师给大家5分钟,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谁先读熟了,告诉老师。

  (学生自己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师及时表扬读的好的同学和认真听的同学。

  (请同学们一边注意仔细听准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一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师在评价表上评分。(正确、流利、奖个“小麦克风”)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花苞、牵'万缕、湿软、汲取、营养、帐篷、风筝、柔软、生辉、柳絮、蒲公英

  (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互读)

  (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4、对于个别容易认错的生字,教师可利用与形近字对比的形式,来记忆字形。

  汲——吸 缕——楼

  (学生认读形近字,给形近字组词。)

  5、这些词语,有无不懂的?共同研讨解决。

  (学生思考、质疑:(解决策略)

  (1)“汲取、柔软、湿软、”读书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2)“柳絮、帐篷”一词试着说一句话。

  (其他的词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三、再读质疑

  6、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7、师问:“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整体感知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指导书写

  湿;与温区别。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指名读课文,自由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2、师:你喜欢哪个小节,就去读哪个小节?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你为什么喜欢它?

  (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3、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一小节?先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教师可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来说)

  注:学生围绕着课文内容说,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提问题)

  (教师要抓住亮点给予及时的评价)

  (1)如果学生说到喜欢第三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望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第3小节再编一段。

  学生各抒己见,不必拘于一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根据画面配音。

  2、创设情境,自主感悟,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

  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难点:

  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设计理念:

  1、以“称赞”为基点,自主感悟“称赞”的神奇魅力,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课中学生也在不断地获得“称赞”,体验快乐。

  2、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在朗读中感受,内化语言,升华情感。

  3、寻求“称赞”与“鲜花”的相通点,让“称赞花”绽放在课堂中,绽放在生活中,美丽自己(他人)的人生。

  预设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都是反犬旁。

  2、大家知道小刺猬最会干什么?

  (出示苹果形词语卡片)这些都是小刺猬采的苹果,我们来认认吧!(多种形式认读卡片)

  三、朗读感悟,体会“称赞”。

  1、看黑板上的图,小刺猬和小獾在说什么?(自由说)

  2、出示: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1)自由读,想一想,在这句话中,我是指谁?你是指谁?

  (2)把“你”换成小刺猬,把我换成“小獾”,读一读。哪个词的意思你不太懂?

  (3)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词的意思和“泄气”的意思差不多?(灰心)

  (4)小獾在什么时候感到泄气了?读读课文找一找。

  (5)在小獾泄气的时候,小刺猬是怎么称赞他的?指导朗读,读好“真、一个比一个”

  (6)比较:小喜鹊说:“真难看!真难看!”小熊说:“天哪!你的.小板凳做的太好了!真了不起!”小刺猬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谁的表扬最真诚?小獾听了小喜鹊的话会想什么?听了小熊的话会怎么想?

  听了小刺猬的话他是怎么做的?

  (7)真诚的称赞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小獾心里是多么感激小刺猬啊!谁来做小獾表演一下?(指名、自由、指名表演)

  四、相互欣赏,相互称赞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的人更多的称赞。你能称赞一下我们身边的同学吗?出示称赞花,指名称赞。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若干个。理解本课“百思不得其解”、“雷打不动”、“弥留之际”、“沧桑”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发挥想象能力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从故事中,感受人间真情和温暖,领悟到人生的财富是善良、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

  共同的秘密是什么? 12个矿工是怎样保守着共同的秘密的?

  教学难点:

  第三部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熟悉导语,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2、交流有关矿工生活的资料

  3、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交流矿工生活的艰苦

  解题质疑

  初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通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根据段意分段(将段意熟读,背下来)

  讲读第一部分内容 理解“抚恤金”、“闭塞”;体会矿工妻子的艰难境遇和队长们的帮助

  第二课时: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50课,齐读课题。

  1、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个矿工在意外事故中去世了。为了帮助他的妻儿维持生计, 12位矿友坚持每天到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十多年过去了,什么都变了,不变的是12颗爱心。

  2、说一说课文的段落层次

  (1——3)矿工被炸死后,他的妻儿生活无靠,在队长的建议下开起了馄饨摊,每天至少有12人光顾,从不间断。

  (4——6)12个矿工们坚持去吃馄饨,令他们的妻子不明白,直到队长弥留之际说出了秘密,从此后队长的妻子也加入到12人的行列。

  (7——8)十几年过去了,来吃馄饨的人也在变化着,但从未少过12人。

  二、过渡、导语

  矿工的妻子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精神上无依无靠、生活上举步为艰的时候,有12个人毅然决然地支持着她、帮助着她。那么“共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从中我们能领悟到什么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下一部分

  三、读4——6自然段,思考“共同的秘密”是什么?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1、生:12个矿工约定每天去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

  2、生:在第5自然段。[出示:队长的话]

  (1) 读中理解、强调重音约定——经过商量而确定的,相约要遵守的。 兄弟、自己的兄弟——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的工作中,建立的阶级感情

  (2) 比较句子,体会反问表达效果,体会语调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要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能不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

  (3)小结:多么善良的12个人啊!这是次意外事故,无论从法律上,道德上,还是经济条件上,他们都可以不帮他的妻儿,但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使他们把帮助这孤儿寡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4)再读

  四、原来这共同的秘密就是12个矿工的约定。

  从哪能看出这是一份约定呢?默读全文,找到相关语句用“——”画下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读一读。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汇报(引导学生按行文的顺序)

  A.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 “一下”:12个矿工都信守约定,如期到来。[出示图一]

  B.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1、(学生想象)“风霜雨雪从不间断”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2、在你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平凡的矿工,感受到了他们善良的心灵,真的很敬佩他们这伟大的举动。(再读)

  3、小结:之所以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人,随后从未少过12人,而且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从不间断,就是因为(引读:男同学读“这是?”)

  C、第四自然段内容

  1、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信守诺言、恪守约定

  2、妻子的“百思不得其解”。除文中提到的猜疑、跟踪、质问,还可能怎样?

  3、她们不理解是因为,她们不知道“这是?”(女同学改人称读)

  4、 学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能想着帮着别人,这是好事,为什么要把它当作秘密不告诉别人,而且对自己的家人也如此?讨论汇报(多么善良的人们,在献出爱心的同时,也在用心维护着这对母子的尊严,让她感到她是自力更生的,让她觉得生活得很坦然。)

  5、 说话练习:想象一下,当初,矿工队长和矿工工友们约定时会怎么说?

  C、第五自然段

  1、 结合下文,理解“弥留之际”,换词理解(临终之前、临死之前、即将离开人世)

  2、 因为“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所以“你一定要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

  3、这说明什么?(他把这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得重于一切,他要把自己未完成的责任传承下去。)

  4、此时此刻队长的妻子什么也没说,但她思绪万千,她会想些什么呢?(过去对丈夫的猜疑是不对的。原来他的丈夫这么伟大。一定将这艰巨的任务,厚重的责任坚持到底!)

  4、[出示,6小节和图二]引读第6自然段:“于是,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

  D.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惟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时间更迭,万物变迁,而惟一不变的是“12个”数字,那是12颗善良的心从未动摇过,哪怕只是微薄的力量,也一定要它持久,进行到底。带着对这12个人的赞扬和佩服之感,再读。 过渡:就这样,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几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当我们再次来到那个馄饨摊,还会见到那12个熟悉的面孔吗?

  五、指读7、8自然段

  [出示:图三] E.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1、既然12个人都这样信守约定,为什么还要“代替”?这十几年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过渡:是啊!无法阻挡的“生、老、病、死”,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十几年来,这些矿工们经历着生活的变化,也在经历着的世事的沧桑。

  3、引读:所以,“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

  4、这不仅是12个矿工的秘密了,已经成了12个家庭的秘密,甚至是更多帮助者共同的秘密。(扣题)

  5、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6、怎么理解“金灿灿的爱心”?

  7、这仅仅是12颗闪光的爱心吗?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样善良、朴实的人群,再过10年、20年会是什么样?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