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模板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注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游记文学史上,虽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大成的《石湖居士骖鸾录》和陆游的《入蜀记》等佳作名篇,其内容也是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然而论及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多彩,《徐霞客游记》则属同类书中之最。它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均给予很高评价。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之间。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全文,借助书下的注释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对文中较难读好的二、三小段,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请一位基础中等的`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听读,并划读音不准处,听读完后,学生矫正读音。
5.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三)理解文意
1.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各自口头翻译全文,将难译处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2.学生质疑,将做了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或老师回答。
3.带着对全文的初步理解,齐读全文,并思考各小段的主要内容。
4.概括各段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1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2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
第3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4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的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是导游,按照课文的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的发言。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的介绍。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一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的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是导游的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和老师介绍游览恒山的经过。其他同学在听读时注意该同学讲得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在课本上将主要游览的景点做上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是“导游”的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对学生发言的语气和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线
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进一步了解熟悉课文,感性地了解游记的一些特点。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在山顶上看见山北“崩崖乱坠,杂树阴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下山从西峰到寝宫后危崖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隙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朗读全文,读后指导学生从部分语句中体会作者的精神,此篇游记充实丰满,不但山景风光尽显笔下,而且活脱脱刻画出登山之人的勉力求索,例如“余时欲跻危崖,……始登其顶”,写出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材料。
补充:1.徐霞客(公元1586年—公元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徐霞客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应试失败后,他决心挣脱科举枷锁,埋头于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考察生涯。经广泛阅读、独立思考,他不顾异端邪说之讥讽,毅然对图经志籍提出怀疑,又对自古以来奉为经典的《禹贡》发出责难。为了考察祖国大好河山,自22岁起便开始出游。三十多年来,他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涉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直到55岁那年身患重病,才被云南丽江太守派人护送回家乡,第二年便病逝。
2.《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尽记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屐所至,观察所得。除失散者外,目前保存文字达六十余万,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搜奇剔胜;从动物、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的记录;从民情风俗的观察,到民族关系、边陲防务的关注……都充分地说明他经历艰苦卓绝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科学之果。《徐霞客游记》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作为徐霞客探索山川地貌奥秘的忠实记录,它将大自然之雨、雾、晴、晦的千姿百态,山、水、树、岩的万般安排,再现于徐霞客的笔端,处处融汇着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
(七)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徐霞客的《游雁宕山日记(后)》和明代乔宇《恒山游记》,试与本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比较。
语文教案 篇2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参加秋游活动,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这节课要抒发我们的感情的媒介是──秋天。你说说,秋天在你眼中是( )的秋天。
二、指导
1、根据学生说的秋天的样子,再说说是怎样体会到这样的秋天的。
(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天气:气温的变化、天空的样子、颜色
植物:颜色的变化、树叶的飘落、果树的样子
动物:候鸟的迁徙、作过冬准备的小动物
人们:衣着、心情
收获:水果、庄稼、市场的样子
2、练习说话:同位子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说一说。
3、课堂上指2名同学说。老师和同学给与指导点评。
三、小结
1、要把景物的特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按顺序写下来。可以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边写景物边议论,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景物特点写得生动、形象。
四、写作文,教师巡视
五、修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将词语分类并积累。
2.了解认识我国的名人,并向名人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
3.积累诗句。
4.开一个“好习惯交流会”,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
重点:积累词语、诗,自己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难点:开交流会。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名人卡片。
3.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主教案
教学步骤
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
我们学过很多的词语,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请你说说有哪些标准,可分哪些类别。今天的“万花筒”将告诉我们一个分类的标准。
二、万花筒
1、“我会分”。
(1)出示“我会分”词语卡片。
学生读词语,读要求。
(2)可按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如:聚精会神……
还可分为贬义词,如:落荒而逃……
(3)补充两类词语。
2、“我知道”。
(1)出示名人填卡片,明确要求。
(2)学生填空,交流
(3)选择其中一位,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三、百宝箱
1.出示诗句卡片。
2.学生读诗句。
3.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感悟。
4、学生背诵诗句。
四、大舞台
1.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分组交流、讲述。
3.小组代表交流。
4.。
将学生的好习惯进行归纳,与同学们共享。
五、课堂
学生对本次语文活动从多方面进行、回顾,积累经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
2.懂得课文中所运用的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在《马》诗中着重体会诗人是如何以马自喻,借马抒怀的。
课前准备:
二框投影片、一段音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1课《古诗三首》。这三首都是唐诗。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两首。它们都是五言诗。(板书:五言诗)诗的内容都与将士的戎马生涯有关。
2.你们以前是怎么学古诗的呢?(指名说)(我们不仅要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还要知道诗人是通过哪些字词来表现这个意境的。)
二.学习第一首《马》诗
1.简介作者李贺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马》,这是唐代杰出的青年诗人李贺所作,李贺从小才华出众,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终日闷闷不乐,忧伤激愤,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生前泄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他写下了一组以马为题材的组诗二十三首。今天我们所写的《马》是其中的一首,诗人是借什么来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怀呢?
(出示填空)《马》这首诗诗人是借_______(马自喻),抒发自己_________(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情怀。
2.师范背.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
3.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燕(yan)、络(luo)的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
4.理解前两行的词语。
我们先看前两行诗句:
①这里的“大漠”是什么意思?(广阔的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
还可以说怎样的沙漠?(无边无际、一望无垠、一望无边)
“燕山”是指什么?
②“大漠沙如血”的“沙如血”是什么意思?
“燕山月似钩”的“月似钩”又是什么意思?
“钩”是什么意思?
③这两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我们可以从____看出,意思是____。
④沙石的颜色是黄的,为什么说是“沙如雪”呢?你能联系上下诗句来理解吗?
因此,我们在译释古诗的时候,习惯上总把原因说在前,结果说在后。
5.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请一两位同学)
6.这两行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板书:景)呢?(映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诗句看看画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月儿、群山、沙石怎么样?面对此景,诗人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复片,复上马)
7.练读。这是一幅供马驰骋的广阔原野图,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舒缓些。
8.广阔壮美的北方原野给马提供了一个可以奋起奔腾的环境,这使诗人想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板书:情)齐读后两行。
9.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必要的点拨。
①金?络脑?
②为什么要配“金络脑”?(提示:俗话说好马配好鞍)
③有没有配上?从哪个词看出?“何当”是什么意思?
④“走”是什么意思?骏马跑,我们可以说什么?
10.谁能连起来说说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11.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驰骋,这是马的愿望。写这两句诗人仅仅是抒发马的愿望吗?作者由马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作者借马抒发了自己什么情怀呢?
12.练读。
①读这两行诗时要把诗人渴望能在原野上纵横驰骋一样,施展才能,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上与前两行诗有什么不同?
②用疑问的语气读出迫切、激愤的心情。(个别读-齐读)
13.齐读。全体起立。
14.配乐背诵。
为了把诗的意境体会得更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着音乐,把这首诗吟诵一遍。
三、学习第二首《塞下曲》。
1.过渡。(揭示写法)
李贺的.《马》诗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很多的启示。我们学习的时候,运用了抓关键词语理解诗意,通过想象体会意境的方法。
2.揭题、解题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学习另一首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古诗,题目叫《塞下曲》。(板书:叙事抒情)“塞”,指什么地方?古时把长城以北的地方称塞外。“塞下曲”,曲名,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的诗歌。
3.简介作者。
《塞下曲》的作者是唐朝的卢纶,他七岁就能写诗,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在《塞下曲》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则发生在边关的精彩传说故事。
4.这是个什么故事呢?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出示填空)《塞下曲》叙述了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
指名读全诗。
5.词语质疑。在预习中,你们理解了哪些词语?学生自由说。
6.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诗句里词语的意思都懂了,能不能把这些意思串起来讲讲诗句的意思,谁来说第1、2行,第3、4行呢?
7.这首叙事抒情的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叙述)
提示:哪一行说的是故事的起因?哪里是经过?结果?
8.这首五言诗仅用了二十个字就向我们凝炼、生动地描绘了一则精彩的传说故事,李广将军的形象栩栩如生。诗中有些字用得特别好,我们来欣赏欣赏。同学们,先把第1行诗读一下。
①第一行诗句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当时的场面、气氛?(惊)
从这个“惊”字上,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和气氛吗?
读第一行,读出紧张的气氛。
②下面几行,各抓哪一个词?
a.为什么抓“引”?
(提示:表现了李将军的什么?)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李将军英姿勇猛的形象。
b.“没”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当将军的手下找到这支箭时,会怎么说?学生自由说。
来,我们就用这种惊讶、称赞的语气把第3、4行读一读。
9.齐读全诗,完成填空。
叙述了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10.个别读,齐读;配乐背诵。(请同学们听着音乐,有感情地吟诵一遍。)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准备默写。
语文教案 篇5
一、课型设计:
意在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
二、预习要求
1、理解注释,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课文内容。
2、就课文内容,每人用“……写出了……”“……表现了……”这样的句式准备说一句话。
三、教学内容
1、落实字词。
2、朗读课文。
3、品读文章。
四、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
五、教学环节
(一)教学铺垫。
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
(二)一读:读准字词,读懂词义,翻译文章。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缀、窘、苫蔽、弛、眈、瞑、隧、黠。
3、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4、学生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5、教师强调以下字词。
①指出用法:止()犬()洞()隧()
②理解字意:去()股()盖()耳()
③理解词意:少时()顷刻()变诈()几何()
④辨析字意:目似瞑,意暇甚。恐前后受其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三)二读:读顺句子,理清思路,把握情节。
1、请同学们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
3、学生进行读法实践,理解故事的.情节与朗读停顿的关系。演读全篇课文。
(四)三读:读美文句,品读课文。
1、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的情景。
2、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
①读出轻重。
②读出快慢。
③读出抑扬。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3、请同学们以“……写出了……”或“……表现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4、请同学们自找内容,展开想象,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添枝加叶”的描叙。教师作适当点拨。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将此文改编成一篇白话故事,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千万不要逐字逐句翻译课文,要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语文教案-草 船 借 箭。
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幻灯机及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
二、新授
㈠学习一、二段
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
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
③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2.读后讨论。
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周瑜是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的?
4.分角色读周瑜与诸葛良亮的对话。
㈡学习第三段
诸葛亮顾全大局,答应赶造十万枝箭。在鲁肃的帮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
1.指名分节朗读,并概括每段意思。(板书)
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卡片)
(神机妙算、识天气、懂地理、知己知彼)
3.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以上几点的语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草 船 借 箭》。
4.读后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7、8小节,划出有关语句。
5.齐读7、8小节
电脑显示:船一字儿摆开受箭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计算的准确与计谋的绝妙。
6.引读第9小节
㈢学习第四段
教师读第10节,学生齐读周瑜的话。
1.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
(神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妙在能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
2.朗读全文,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三、总结全文
这堂课我们通过讨论,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神机妙算,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同时我们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 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 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三、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四、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 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 生评;
3. 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 生评,师随机点拨;
5. 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 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 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 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 汇报探究结果;
3. 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 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 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附:
这篇教案经过执教者的实践,在全区召开的七年级语文课改培训会上面对二百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 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
2.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3. 较好地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教案 篇8
课文导学
一、学习目标
(l)能阐述勾践灭吴的原因及学习勾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4)学习本文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2)学习本文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
三、学法指津
(一)研读步骤
(l)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及注释,试译全文。
(2)内容分析。
复述“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
问题①:勾践主要通过哪几次战争灭了吴?
见课文最后一段“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没有着力写灭吴的经过。
问题②:从文中看你认为勾践能灭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心所向。从第六段可以看出,越国强大后,“国之父兄”请战,要为越王雪耻。问题③:勾践为了灭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求才(第一自然段);二是求和(第二、三自然段);三是求强(第四、五自然段)。为了求得国家的富强,越王以民为本,并对婚娶、生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详略得宜,突出了重点,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必定成功。
(二)问题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勾践灭吴”,那么文中是否突出了“灭吴”?
探究:否。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本文在材料的剪裁上是值得称道的。“灭吴”的具体战争情节并非作者的写作重点,因此对于越国灭吴中数十年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用了“是故败吴于宥,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寥寥十三字。“灭吴”的准备工作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便不惜笔墨放开去写。要“灭吴”首先要有“能与之谋者”——求才;其次,必须为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求和;最后还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在这里,文章主要从人力、物力两方面来写,人力方面写得尤其详细。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生育的具体措施,无不如实笔录。从而向世人证明:勾践灭吴,事在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2)文章的写作重点是通过什么形式表达出来的?
探究:主要是采用对话的形式。长于写对话,本是《国语》的一大特色,本篇表现得尤为鲜明。成功的对话,总是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败退之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土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帮他退吴,便可以与他一道分享权力。文种出使吴国的言行举止,无不与其身份以及当时的形势有关。由于是从客观形势以及彼时彼地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出发去捕捉人物的对话,因而反过来,人物的对话又正好起到推动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例如:勾践的“号令”引出文种的对话以及文种出使求和等情节的展开。勾践本人虚心纳谏,想东山再起的思想特征也由此得以表现。而文种、伍子胥等人的不同对话,又正好表现了他们的不同的思想性格。
能力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l)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贾人夏则资皮( )
(3)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
(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
(5)然后卑事夫差( )
(6)美其服,饱其食( )
(7)非其夫人之所不纳则不衣()
2.选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①夫虽无四方之忧 ②虽悔之,必无及己
B.①然后乃求谋生 ②然后卑事夫差
C.①勾践说于国人曰 ③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D.①我攻而胜之 ②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句式:
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
②何后之有( )
③此则寡人之罪也( )
④又何求焉( )
⑤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无乃后乎
②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③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④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5.简答:
①勾践为了灭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②本文在写作上的两大特色是什么?
6.下面的文段是从原文中删去的,位于课文的第二段的第一二句之间。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段后各题。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日:‘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率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之左右。’若以越国之罪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三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代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手?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①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使武安俱在者,族矣
B.寡君勾践乏无所使
C.求人可报使秦者
D.延请赵使者蔺相如
②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
项的是:( )
A.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B.余始循以入
C.皆以美于徐公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③下列句中反问语气最弱的一句是:( )
A.其孰利乎
B.无乃后乎
C.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D.何后之有
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于下执事曰——偷偷地和吴王手下的执事的人说
B.请勾践女女于王——请允许让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婢妾
C.越国之宝器毕从——越国的宝器全部随同带来
D.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恐怕要伤害到君王的爱人吧
⑤下列说话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充分表现了文种的辩说才能。
B.文中文种对吴王的谦卑的措辞是由文种的身份和吴越两国的形势决定的。
C.“夫差将欲听,与之成”表现出夫差“耳根子软”,为下文的吴灭做好铺垫。
D.文种采用了软硬兼施的方法威逼利诱吴王与之谈和成功。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说明的过程当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①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②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二、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三、重点研讨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在文章内部,作者也是按照一定的思路来介绍的。例第3段,把“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
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对于修辞方法,学生了解即可,关键体会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的好处(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每月光照在地上,像……
四、小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五、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六、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园地教案03-01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活动教案01-22
语文《项链》教案01-30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4
语文园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