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08 14:31:5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秋》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语文教案15篇

《秋》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故都的秋》赏析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作者善于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啼秋”,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写“闲人秋叹”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突出沉重凄凉;写“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而且“壮”,平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别偏爱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柳阴下的丝丝日光,这些单的、纯的、淡的、暗的色彩,都与作者寂寞的感受有关。

  作者注意调动不同的感觉写秋,如视觉,天是“碧绿的”,“秋草”是“尖细且长”的,如视觉作者特别选用一些很轻很细的音响,如“西山的虫唱”、悠远的钟声、“驯鸽的飞声”、寒蝉的嘶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微叹。这些细微响动,普通人很容易忽视,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却留下很深的痕迹。

  作者还很细腻地展示自己在观景赏景时的感触,如:“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看“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踩在槐树的落蕊上,“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起笔便见不凡,直接切入主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不远千里竟是为了饱尝一下北国古都的“秋”,其情的强烈溢于言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大的悬念,究竟这北方的秋,因何以这样引人?

  接着作者又很简约的把文章递进开来: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领略得到。因为“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同时,还蛮有深意的说出了一番话:“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显然,要想领略这秋,并不在于人人都懂得的都赞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领略,应该在哪里呢?此时,他笔锋一转,把我们带进了北方的秋天里。从常见的几样毫无关联的景物里,并列的,散散的,曲尽其妙又极研尽致勾勒出秋“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秋》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1.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 言绝句。韵律与律诗相 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1、简明了解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 中有 画,画 中有诗。” 著 有《王右丞集》。

  2、总体把握诗歌的情景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3、把握诗歌的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即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你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时,曾写出他的观感: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他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话),只有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

  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

《秋》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从意象入手,认真品味诗歌

  (1)自然美、生活美、音乐美

  (2)形成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培养高洁淡雅的生活情操

  2、品读同类诗歌,古为今用,在认真鉴赏的基础上,组合同类诗歌,进行古为今用的创新实践活动:为旅游公司做一个创意策划

  二、教学重点

  (1)分析意象,进入意境的想象

  (2)品读诗味,初步学会鉴赏近体诗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王维能诗善画的人,然而他的本领其实还不止这些,你们知道吗?(讲一典故:王维任太乐丞,音乐上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人藏有一幅“奏乐图”,在谁都不知道奏的是什么曲子的情况下,王维看了看画,仅仅凭画中演奏人物手的姿势,便断定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并且说出是此曲中第三叠中的第一拍。一些好事之徒马上召来乐工奏之,结果奏到第三叠的第一拍的时候,那乐工的姿势和画中人物的姿势果然无一差错。王维对音乐的功力精至于此,不能不让我们惊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的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1)欣赏图画,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山居秋瞑》图及朗诵录音,营造欣赏氛围。

  (2)、品读诗画美

  学生齐声朗诵。

  想象、描述“诗中画”

  (参考:(一)天色已瞑,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有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二)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感悟“画中诗”

  ——学习讨论诗的前三联画图中所蕴含的诗意。

  (首联以“空山新雨”构图,使人顿生“空明”之感;颔联以“明月、清泉”写意,物蓄谋而明志洁;颈联描绘“浣女喧竹、渔舟莲动”的活动之景,表达对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2、让学生找出意象

  (意象:暗含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事物。)

  意象————————(空)山、雨、松、月、泉、竹、浣女、渔舟

  请一些学生谈一谈自己比较喜欢的意象,答案不定。

  A、山的美

  就像大海吸引普希金一样,王维对山也有着一种特别空灵的爱。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人都迷路了,一下子让人感觉出山的辽阔和荒远,就如本诗第一句的“空”字,一下子让人想到山的空旷、静谧。写来都极为精彩,不像我们有些同学写文章,只能说:啊!山真美啊!

  B、雨的美

  雨是我们生命中很特殊的一个情结,极易呼唤出深埋在我们内心的情感。也许是你有一次被雨淋得特别惨,因此你永远记忆犹新;也许是因为你曾经和自己最心爱的人在雨中,同撑一把伞,度过一个美丽的黄昏,因此每逢下雨,你就柔情满怀;或者下雨让你想起你爱的人的流泪,惆怅不已。

  而诗中的雨给了诗人什么感觉呢?

  雨后的山———————更一尘不染

  雨后的松———————更苍翠

  雨后的泉———————更动人

  雨后的月———————更亮晶

  那是一种朦胧又清新的感觉,有机会到山中,同学不妨也去感受一番。

  C、明月

  提问:这里的明月有什么妙处呢?

  月亮通常能带来一种神秘的力量,之所以称之为神秘,是因为这种力量我们不可捉摸,但确实又存在。因为月光的皎洁柔美,情侣通常会选择在花前月下,对心爱之人表达爱慕之情,想象一下一个人顶着炎炎烈日向别人表白那其中的`感觉少了多少味啊?呵呵,多半表白不成功。如果有人在月下对你深情的低语,那种感觉一定很难忘。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里的月光:

  雨后的明月

  明月下的雨滴————————————交织在一起

  明月下的松

  明月下的泉

  D、松、清泉

  (1)、月光铺洒松林的景况美吗?月光从疏疏朗朗的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而这些能让你想起哪部电影的哪个镜头?

  (2)、在月光下,清泉从石上流过,你首先看到一条白练,还不仅于此,“嘘———————”等悄无声息的时候,还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淙淙之声,并且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

  王维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使他能比一般的诗人更能敏锐地捕捉到自然的各种声响。

  E、竹与浣女

  浣女:洗衣服的女人,让人很容易想起朱自清“刚出浴的美人”,都写出一种纤尘不染的美。而且这些浣女是隔着竹林来看的,因此更具一种美学效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远看一朵花,近看是地瓜。

  F、渔舟

  生活之美,劳动之美

  3、诗人理想

  ——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含义?

  (这一句,可谓诗人情不自禁的流露,这里一草一木,一泉一石,是如此的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如此的美,因此诗人大发感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草就随它衰败吧!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这里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因而,归隐的愿望便油然而生。)

  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寄慨言志,含蕴隽永。

  4、鉴赏要点:

  A.动静结合

  这首诗就是一幅极动人的山水画。笔下意向明月皎洁,泉水清澈。竹林喧闹,莲叶摇动,渔舟穿梭。……竹喧、泉流、莲动是动态美,衬月静、山幽,动静结合。

  B.意境优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类的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的,然而境界却又是异常幽静。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构成这种意境的主力。这难道不是一种意境的优美吗?品味,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四、作业:完成企业创意书。

  ——公司形象:本公司的“假日闲居”旨在让游客在紧张工作之后的周末或假日,走进自然,走进农家,找到轻松、闲适而又不乏文化品位的感觉。

  ——景区设置:新雨村、陋室、故人庄、山居、田园居、南山。

  ——日程安排:新雨村(第一天上午及午餐),陋室(第一天下午),故人庄(第一天晚餐),山居(第一天晚),田园居、南山(第二天)。

  ——具体景点设计:以“山居”为例:

  ①松林散步,倾听天籁,体味自然。倘有月亮,会有“明月窥人”或“月亮走我也走”的美景出现。

  ②清泉漂流,体会“清泉皮筏石上流”的趣味。

  ③溪中泛舟采莲,时有“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再现。

  ④泉边浣衣、竹林篝火。

  ——经营方式:与广东省电视台合作开发,或与其他影视机构合资开发,既作旅游景点,又作影视剧外景基地。

《秋》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一、导入新课

  1、春天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夏天到处是异常茂盛的绿树,冬天遍地纷纷扬扬的雪花,那么秋天呢?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 1:秋天硕果累累;2:秋天瓜果飘香;3:秋天天高云淡;4:秋天庄稼大丰收,农民伯伯可高兴了。)(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

  2、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世界,去听听秋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这是一首现代诗,谁来读课题?

  生:听听,秋的声音。

  师:后面的“听”要轻声;注意题目中的逗号,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听,秋的什么?生:秋的声音师:听听,谁的声音?生:秋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好重音)三、初读,听秋声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秋的声音吧!打开语文书第46页,

  1.初读。

  要求: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在每一小节前标上序号。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这首诗很美吧,诗人运用的词语也很美。让我们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手臂刷刷蟋蟀振动

  歌韵叮咛掠过歌吟

  辽阔大厅绽开匆匆

  3、通过初读课文,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

  (生说,师随机板书。)

  板书:

  黄叶刷刷

  蟋蟀口瞿口瞿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

  (学生都会说到这四种可以用耳朵听到的声音,而不可闻但可感觉的声音在第5段)

  师:秋的声音只有这些吗?还藏在哪儿了?(引导读第5节)

  板书: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师:前四种声音是我们可以用耳朵具体听见,后面的声音是我们听不到,但可以感受到的,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这是秋天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感觉。

  四、品读,说秋景。

  那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声音呢?为什 么?

  (预设:1、我喜欢“蛐蛐’的声音,因为蟋蟀的叫声想唱歌一样好听。2、我喜欢刷刷的落叶声,这告诉我们秋天来了。)说得好!

  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或默读课文1至4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说说“你仿佛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

  1。读的很认真,谁先来读第一节?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别的话音。)

  黄叶和大树在道别时,他们说了些什么话?

  (黄叶说: “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大树说:黄叶你不要走,你走了我会想你的。)

  (黄叶说:大树,你不要伤心了,我落到地上,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肥料,到时你会长得更茁壮,我也会更茂盛。)

  瞧!大树听了黄叶的话乐了,大家也乐了。所以咱们读这一小节时,一方面要读出他们道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还要读出对黄叶的赞美之情。

  学生齐读第一节诗。?

  2、在黄叶和大树告别的同时,看蟋蟀它在干什么?谁来读第二节。

  学生: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口瞿 口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你仿佛听到了蟋蟀在说什么?

  学生:我仿佛听见蟋蟀说:再见了,阳台,我明年春天还回来唱歌给你听。

  “歌韵”在这里指什 么?

  (学生1:歌声、歌曲。)

  老师知道大家个个都能歌善舞,其实蟋蟀也是动物界一位非常出名的歌唱家,它的叫声非常动听,好像在唱歌。“歌韵”在这里指的就是蟋蟀的歌声。

  看,秋天多美好,黄叶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 我们一起来当当可爱的`小蟋蟀吧!(男女生赛读)要读出它对秋天的留恋,喜爱之情。

  3、这时大雁来了,它又在和谁告别呢?谁来读一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大雁对白云说了什么?——

  学生1:白云,再见了,我要去南方过冬。

  她还要“叮咛”几句什 么?——

  学生2:天凉了,要加衣裳,别着凉。

  这就是“暖暖的叮咛”。白云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

  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谁来读一读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风在歌唱什么?——

  它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

  (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1。“丰收了,丰收了,快到田里收稻谷吧!”2、玉米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采收吧。3、大豆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收割吧。)

  这真是一片丰收的美景啊!农民伯伯们乐得嘴都合不住了,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吧!

  生分两组比赛读课文第三节。

  4、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全班朗读。

  五、续写,写秋声

  1、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其实秋的声音还有许多,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苹果成熟后掉在地上的“扑嗵”声。小溪流水的“哗哗”声。收割机的“隆隆”声。青蛙的叫声 “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嘿呦嘿呦”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哈哈”是农民伯伯收割时的欢声笑语 。“哗哗”是秋风和落叶跳舞的声音。)

  2、老师:大家听到这么多声音!老师这里也有几幅秋天的画面,想不想看看啊?看了这些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呢?

  3、秋的声音令人遐想, 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模仿诗的1、2、3小节,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每人写一小段。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纷纷落下,

  “呼呼”,

  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

  听听,秋的声音,

  秋雨落在地上,

  “沙沙”,

  弹奏出动人的琴声。

  听听,秋的声音,

  蜜蜂翩翩起舞,

  “嗡嗡’,

  是它收获甜蜜的欢歌。

  听听,秋的声音,

  石榴露出笑脸,

  “哈哈”,

  美丽的籽儿撒下阵阵欢笑。

  听听,秋的声音,

  小朋友们在郊外游玩,

  “哈哈”

  是他们欢笑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里一片金黄,

  “咔嚓”

  这是农民收割稻谷的声音。)

  六、课堂小结

  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学生有感情齐读全文。

  板书: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刷刷

  蟋蟀曲曲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听听,秋的声音》作业设计

  1、本次作业设计采用分层次设计的方法。

  2、分层方法: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分层依据:1—3年级历次语文成绩平均分前5名为A类学生,后5名为C类学生,其余为B类。这是当前最简单又较为合理的分层方法。

  3、作业内容

  朗读训练

  写作训练

  趣味练习

  A

  背诵课文

  仿照这首诗的形式写一写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要求整首诗仿写。

  为自己的诗配上插图

  B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仿照这首诗前两节的形式写一写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

  为自己的诗配上插图

  C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为自己的句子配上插图

  设计意图

  体验朗读、表演的乐趣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收获乐趣

  4、作业评价

  ①按规定要求完成任务的,记1分。

  ②超标准完成任务的,记2分。

  ③按第一层要求完成任务的,记0分。

《秋》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领悟诗的主旨,学习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2.品味诗的意境和风格。

  3.品读同类诗歌,古为今用。

  二、教学思路

  1.用对比参悟的方法鉴赏诗歌。

  2.活动:企业创意策划。

  三、创新意图

  在认真鉴赏的基础上,组合同类诗歌,进行古为今用的创新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讲读参悟诗歌。

  1.自读课后练习一,给本诗划分节奏,弄清尾字的平仄。

  2.按节奏和平仄规律朗读这首诗,读出抑扬顿挫之美。

  3.把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结合起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4.抓住颔联、颈联品味意境: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根据情感指出朗读时应注意的语调、语速。

  6.王维的诗与谁的诗风相近诵读类似的诗句。

  7.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二)企业创意策划活动。

  1.提出假设:假如王维生活于改革开放、人尽其才的现代社会,他除了作诗外,最适合参与哪一项经济活动

  2.明确活动方向及任务。

  选择职业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同时又要与社会经济形势相适应。王维是著名的山水诗人,现代社会旅游业正蓬勃发展,因此他可以开一家有归隐特色的旅游公司。

  3.完成企业创意书。

  公司形象:本公司的双休游旨在让游客在紧张工作之后的双休日里,走进自然,走进农家,找到轻松、闲适而又不乏文化品位的感觉。

  景区设置:桃花源村、陋室、故人庄、山居、田园居、南山。

  日程安排:桃花源村(第一天上午及午餐),陋室(第一天下午),故人庄(第一天晚餐),山居(第一天晚),田园居、南山(第二天)。

  具体景点设计:以山居为例:①松林散步,倾听天籁,体味自然。倘有月亮,会有明月窥人或月亮走我也走的美景出现。②清泉漂流,体会清泉皮筏石上流的趣味。③湖中泛舟采莲,时有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再现。④泉边浣衣、竹林篝火、歌舞晚会。

  所有景点适当位置配古人诗词歌赋。

  企业人员:总经理、财务主管、公关人员、法律顾问、导游(由深谙古文诗词歌赋者担任)。

  经营方式: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开发,或与其他影视机构合资开发,既作旅游景点,又作影视剧外景基地。

  参读诗文:《过故人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陋室铭》等。

  (以上条目为创业计划的框架,各条目的具体化设计仅供参考。)

  此教学设计的亮点是在教学古典诗词时,不仅要让学生学,还要激发学生去用,而且在用中更能加深学生的学。

  这节课的企业创意策划活动是要求学生把已学过的'同类诗歌与现代的经济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创新设计。诗的学习,不能一首一首孤立地读,那样既不易领悟,也会使学习的内容零散;诗也不能过多地拆解,那样会没有诗意。如果把同类诗歌放在一起品读,可起到渗透效应,自然参悟到其中的意境和风格。景区设置就在于组合同类诗歌,而景点的具体规划,如山居部分,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意境,加深了学;其他部分的策划也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策划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有用性的认识,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才有学生的创新学习。整个创新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参与者、协作者,只需在必要时提出疑问,或对某些术语作出解释,或提供相关案例,要留出足够的时空,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

《秋》语文教案6

  课文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嚁嚁”,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你好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一、导入新课

  1、春天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夏天到处是异常茂盛的绿树,冬天遍地纷纷扬扬的雪花,那么秋天呢?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1:秋天硕果累累;2:秋天瓜果飘香;3:秋天天高云淡;4:秋天庄稼大丰收,农民伯伯可高兴了。)(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

  2、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世界,去听听秋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

  这是一首现代诗,谁来读课题?

  生:听听,秋的声音。

  师:后面的“听”要轻声;注意题目中的逗号,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听,秋的什么?生:秋的声音师:听听,谁的声音?生:秋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好重音)三、初读,听秋声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秋的声音吧!打开语文书第46页,

  1.初读。

  要求: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在每一小节前标上序号。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这首诗很美吧,诗人运用的词语也很美。让我们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手臂刷刷蟋蟀振动

  歌韵叮咛掠过歌吟

  辽阔大厅绽开匆匆

  3、通过初读课文,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

  (生说,师随机板书。)

  板书:

  黄叶刷刷

  蟋蟀口瞿口瞿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

  (学生都会说到这四种可以用耳朵听到的声音,而不可闻但可感觉的声音在第5段)

  师:秋的声音只有这些吗?还藏在哪儿了?(引导读第5节)

  板书: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师:前四种声音是我们可以用耳朵具体听见,后面的声音是我们听不到,但可以感受到的,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这是秋天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感觉。

  四、品读,说秋景。

  那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声音呢?为什么?

  (预设:1、我喜欢“蛐蛐’的声音,因为蟋蟀的叫声想唱歌一样好听。2、我喜欢刷刷的落叶声,这告诉我们秋天来了。)说得好!

  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或默读课文1至4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说说“你仿佛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

  1.读的很认真,谁先来读第一节?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别的话音。)

  黄叶和大树在道别时,他们说了些什么话?

  (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大树说:黄叶你不要走,你走了我会想你的。)

  (黄叶说:大树,你不要伤心了,我落到地上,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肥料,到时你会长得更茁壮,我也会更茂盛。)

  瞧!大树听了黄叶的话乐了,大家也乐了。所以咱们读这一小节时,一方面要读出他们道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还要读出对黄叶的赞美之情。

  学生齐读第一节诗。

  2、在黄叶和大树告别的同时,看蟋蟀它在干什么?谁来读第二节。

  学生: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你仿佛听到了蟋蟀在说什么?

  学生:我仿佛听见蟋蟀说:再见了,阳台,我明年春天还回来唱歌给你听。

  “歌韵”在这里指什么?

  (学生1:歌声、歌曲。)

  老师知道大家个个都能歌善舞,其实蟋蟀也是动物界一位非常出名的歌唱家,它的叫声非常动听,好像在唱歌。“歌韵”在这里指的就是蟋蟀的歌声。

  看,秋天多美好,黄叶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我们一起来当当可爱的小蟋蟀吧!(男女生赛读)要读出它对秋天的留恋,喜爱之情。

  3.这时大雁来了,它又在和谁告别呢?谁来读一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大雁对白云说了什么?——

  学生1:白云,再见了,我要去南方过冬。

  她还要“叮咛”几句什么?——

  学生2:天凉了,要加衣裳,别着凉。

  这就是“暖暖的叮咛”。白云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

  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谁来读一读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风在歌唱什么?——

  它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

  (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1.“丰收了,丰收了,快到田里收稻谷吧!”2、玉米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采收吧。3、大豆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收割吧。)

  这真是一片丰收的美景啊!农民伯伯们乐得嘴都合不住了,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吧!

  生分两组比赛读课文第三节。

  4.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全班朗读。

  五、续写,写秋声

  1.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其实秋的声音还有许多,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苹果成熟后掉在地上的“扑嗵”声。小溪流水的“哗哗”声。收割机的“隆隆”声。青蛙的叫声“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嘿呦嘿呦”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哈哈”是农民伯伯收割时的欢声笑语。“哗哗”是秋风和落叶跳舞的声音。)

  2.老师:大家听到这么多声音!老师这里也有几幅秋天的画面,想不想看看啊?看了这些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呢?

  3.秋的声音令人遐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模仿诗的1、2、3小节,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每人写一小段。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纷纷落下,

  “呼呼”,

  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

  听听,秋的声音,

  秋雨落在地上,

  “沙沙”,

  弹奏出动人的琴声。

  听听,秋的声音,

  蜜蜂翩翩起舞,

  “嗡嗡’,

  是它收获甜蜜的欢歌。

  听听,秋的声音,

  石榴露出笑脸,

  “哈哈”,

  美丽的籽儿撒下阵阵欢笑。

  听听,秋的声音,

  小朋友们在郊外游玩,

  “哈哈”

  是他们欢笑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里一片金黄,

  “咔嚓”

  这是农民收割稻谷的声音。)

  六、课堂小结

  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学生有感情齐读全文。

  板书:17.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刷刷

  蟋蟀曲曲

  大雁叮咛

  教学建议

  1、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老师准备一些与秋声有关的录音带,适合作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以及相关课件。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课文前面有一段连接语,课文学习之前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连接语,以明确学习要求。

  3、初读诗歌。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运用前面几篇课文里学过的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2)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在学生了解诗歌的意思后,为了加深对诗歌的感受,还可以引导学生:(1)听秋声。利用录音带和相关课件,让学生一边听秋声一边想象景物,使文中的秋天的声音和相应景物形象化。(2)说秋声。引导同学说自己了解的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体现秋天景物的美好。

  4、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范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读的时候还要能同时想象诗歌所写的画面,读出文中的感情和韵味。如果有音乐作背景来读,效果会更好。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续写诗文。

  5、这首诗歌就是通过秋天的声音来体现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写秋天的诗歌,举行赞美秋天的诗歌朗诵会。

《秋》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品味文化之美,含蓄之美。

  教学重难点

  ①鉴赏诗歌。②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法学法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教学工具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学生活动】以前我们学过他的《鸟鸣涧》、《使至塞上》、《送无二使安西》,现在请几位同学来试着背诵。

  【讲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它不仅在诗体上创造出了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完善了七言古体诗,还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星的庞大诗人群体。其中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颗才冠古今、风华绝代、光耀千秋的星星外,还有多如恒河沙石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诗的天空熠熠闪光。王维就是其中的一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王维,走近他的诗歌。

  二、解题

  1、近体诗略说

  2、王维与《山居秋暝》

  生回答,师补充,出示课件。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墅,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他又喜绘画,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略说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三、诵读感悟

  (1)教师范背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明确:浣(huàn),洗歇(xiē),衰败

  (3)指名读,生体会语气语调(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4)齐读,感知诗歌情趣。

  四、品味鉴赏

  1、欣赏画中之美

  (1)析题

  明确:暝:日暮,傍晚。居:停留,住宿。

  诗题中四个词,分别点出了地点、事件、季节、时间,可以理解为:秋天的傍晚,留宿于山中。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写景如画,一静一动,是否都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为什么?

  明确:不是。前者呈现于视觉,后者诉之于听觉。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的词序还可作怎样的调整?

  明确:“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 “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作者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

  明确:一是为了押韵的需要;二是这样才符合生活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之中,渔舟遮于莲叶以内,初时未见,后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渔舟;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句的藏和露,诗句中的诗趣与诗情)

  (5)“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结合本诗,你认为哪些诗句可以入画,为什么?

  明确:全诗构成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定的气氛。颔联可入画:雨后青山,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颈联也可入画:忽听竹林里笑语一片,呵,原来是那洗衣的少女踏着金色,沐着清辉归来了,只见河塘里莲叶纷动,清莹晶亮的水珠滚下来,晚归的渔舟荡出来,好一幅情趣盎然、魅力无穷的山村生活画面。

  2、教师引导,咀嚼画外之意。

  (1)教师略说王维与“佛”。

  (2)学生再次咀嚼诗歌中的重点词、句,体味其深层意蕴。

  思考、品味:

  ①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

  明确:是。颔联侧重于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于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看起来,此地洋溢着一片热闹,然而,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

  ②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调动积累,学生言之成理时,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

  ③翻译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天的芳华景物已在不知不觉中衰败,秋景却很美,我还是愿意留居山中,不想归去。

  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配乐朗读,进一步品味诗情。

  五、课堂练习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把题目全部点了出来,山、晚、秋即地点、时间、季节,还点出了题目中没有但对全诗意境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雨”。

  b、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方面写出了山村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爱。

  c、尾联用典抒情,把诗人自己留恋山中的心情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d、王维是盛唐时人,诗意暗喻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明确:d项与作者诗的意境和表现的心情愿望矛盾。

  2、下列诗句与“空山新雨后”手法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明确:b(a反衬出环境的静。b突出环境的幽静。c描写夏日之景的的深邃广阔而又

  色彩缤纷。d显示出一种恬静美。)

  六、作业(2题选1题)

  1、根据全诗或部分诗句的意境绘一幅图。

  2、研究性学习

  有人认为王维如果生活在现代社会,他除了写诗之外,最适合的职业是从事旅游业。请你为他的旅游公司策划一份企业创意书,要求:

  结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让游客在紧张工作之余走进自然,走进农家,找到轻松、闲适而又不乏文化品位的感觉。

  附: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王维—诗人、画家、隐士

  诗中画画外意

  山、雨秋、晚

  自然美远离尘俗

  明月清泉

  超然淡远

  竹喧莲动——生活美

  语言风格:清新淡雅

《秋》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

  ①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②秋天风光录像,③PowerPoint课件,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②落蕊轻扫,③秋蝉残鸣,④都市闲人,⑤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2课时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绍写作背景,理解“悲凉”:

  揣摩·评说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结合练习二)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习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3.渲染气氛,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近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些优美的精警句段,要细细品味,能熟读成诵。

  ①“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果改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和悲凉”,意思一点儿也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中开头定下了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②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排比兼对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似乎轻巧随意,信手拈来,却颇显文采地抒写对北国之秋独特的深情。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之一的零头。”

  作家对北国之秋是如此的钟情,爱得如此的深和执著,简直动人心魄,也耐人寻味。

  五、引导进一步读赏、并作比较阅读,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1.品读课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问·讨论·小结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

  (1)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难点突破:体会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2.比较鉴赏,体会表达的感悟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并感受赏秋文化与故都情结

  (1)指导朗读欣赏欧阳修《秋声赋》(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谢中书书》(课后所附),比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郁达夫散文的文化气息,并从而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

  (2)指导课后阅读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较二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抒写故都情结及体现人文观照上的异同。

《秋》语文教案9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通过对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友人的怀念,孩子在秋天感受到的美,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了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练,跳跃性强,但是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学生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老师准备一些与秋声有关的录音带,适合作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以及相关课件。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难点

  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磁带及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的录音带,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享受音乐,展开想象

  1、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听音乐,边听边想象画面。

  2、小组内交流感受: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也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并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出示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做游戏,检查生字的朗读情况。

  4、小组内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5、感知内容:课文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师相机板书:黄叶声、蟋蟀声、大雁声、秋风声。)

  三、自主学习,交流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第1~4节,完成自主学习卡。

  出示自主学习卡:

  内容

  阅读思考:诗歌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你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

  声音

  画面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2。交流汇报。

  (1)语言训练:仿照第一句的形式将诗歌内容换个表达形式。

  ①秋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②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相机理解“叮咛”“歌吟”的意思。

  (3)指导朗读:把喜欢的小节自由多读几遍。

  (4)分小组交流,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可选择一种,仿照课文第1~4节的形式说一说。

  3、自主学习第5、6节。

  (1)自由读这两节,想一想这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无声的)

  (2)通过对这两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由谈理解体会。(师重点点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秋天里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而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是不能听到的声音。)

  (4)生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

  (5)学了这两节诗,你的感受与学习前面4节时有什么不同?(前面感觉秋天的声音丰富,悦耳动听,而此时觉得秋天又是静谧的,让人感到温馨。)

  4、指名说说学了整首诗后你对秋天的感受。

  5、带着这种感受自由朗读诗歌。

  四、诵读回味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诵读,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听听,秋的声音

  本文是一首语言简洁优美,富有韵味的现代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秋天的景物,赞美了秋天。虽然诗中描写的景物很普通,很常见,但由于视角独特语言精练,再加上学生年龄、思维的限制必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美蕴含其中,为此我借助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课堂氛围活跃,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秋》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明确了本课教材的编排意图,前后联系,了解了课文内容及学生情况后,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辨别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写的句子的正误。

  3.了解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

  第二段中有关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理解。

  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学、找、读、议结合的方法。

  (二)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文章,可借助幻灯、录音等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以下就分六个环节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及为什么这样教的原因:

  第一个环节: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了解学生已学过哪些有关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课文。

  2.出示课题、读题、思考:从课题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审题,是教学新课的重要一环。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导入新课,不仅能巩固旧知,而且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阅读,总是按初步综合阅读到深入分析阅读再引导进一步综合阅读的过程去感知教材、理解教材,以至掌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初步综合阅读阶段,并非仅靠一次听录音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我设计了多次的读及检查、反馈。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检查反馈。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新词,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检查反馈:读生字、新词等;讨论共分几个自然段。

  3.请几位同学读课文,检查是否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在这个环节中,检查反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回答问题,检测听的效果,达到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通过抽读课文,了解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第三个环节:抓重点词语,学懂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着重思考作者为什么向大家介绍江湾,又特别介绍秋白梨。

  2.为咱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这是运用学生已掌握的词语来理解新词的自然而简便的方法。

  3.谁能说说我们浦江的特产?

  通过说说家乡的特产,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特产这个词语的意思,更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

  第四个环节:抓住重点,运用学学、找找、读议结合的方法学习第2自然段,解决本课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1.学学出示学习提示,明确什么样的段叫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这样的段落有什么特点。

  2.找找。默读课文,找出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并说明理由。(用~~划出有关词语)

  3.读议结合

  阅读能力首先体现在对词和句的理解上,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词、句为重点,才能使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教学时,将词、句的理解和朗读有机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春天:(1)读读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2)比较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春天,梨花开了。春天,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银海。

  (3)看幻灯理解银海。(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理解词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初夏:(1)读读写初夏景色的句子。

  (2)议议什么像小姑娘,想想为什么可以把果实比作害羞的小姑娘。

  (3)看投影,体会害羞。

  (4)朗读训练。

  秋高气爽:

  (1)读读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2)议议哪些词语写出梨已成熟。

  (3)看投影,体会黄中透白,点头微笑。

  (4)朗读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比较句子,形象直观(看投影)的方法突破难点。整个环节中,要体现由扶到放。

  第五个环节:自由读1、2段,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这节课学懂了什么?

  第六个环节:抓住难点进行书写指导。

  板书的设计极为重要,既要概括全文,又要简洁扼要,使人看来一目了然。

《秋》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干瘪 憔悴 吞噬 殷实 温馨 宠爱 谄媚 青睐 亲昵 忧心忡忡 虬枝 莠子 秕子 糟糠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干瘪 憔悴 吞噬 殷实 宠爱 谄媚 青睐 亲昵 忧心忡忡 孤芳自赏 五彩缤纷 各抒己见饱经忧患 众说纷纭 弱不禁风 归宿 理睬

  3.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借助所描绘的物寄托抒发作者的情怀的写作手法。

  4.了解拟人化的写法:

  把无生命的物人格化,赋予人的行为、思想、感情,抒发作者的情怀。本文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文中赋予了“秋”的物象以生命,它们的形象中都融入了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都有人的血脉。这样的手法称之为拟人化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明确本文粗线条写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通过描写七种既独立成章又互相联系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

  了解大意,体会“秋魂”,激发谦逊真诚、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作者抓住秋天特有的景物,把它们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秋的灵魂和神韵并进行歌颂,借此赞美了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二、思路结构

  全文一共有七个部分,分别写了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这七篇“短文”在构思方面有内在的规律。从总体构思上讲,每篇“短文”的思路、顺序都是由此及彼——先写“物”,再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物及情;从表达意图上讲,几乎所有的.“短文”都是借物写人,都是为了表现人,表现人的成长、人的品格、人的追求、对人生的理解;从布局谋篇上讲,不少的“短文”都是由设问领起下文。

  三、写作特点

  1.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秋天各种景物以人的特征,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2.结构、语言富于变化,避免了单调、呆板。

  四、朗读法教学建议

  朗读法适合于所有抒情散文,本文也不例外。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吟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深刻的内容。朗读时可分以下步骤:

  一是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学生利用字、词典读准“自读提示”所列加点字的字音并掌握词义。本文使用成语较多,读时注意停顿。

  二是读出语气、句式的变化。本文语气多变,陈述句、疑问句(设问、反问)、感叹句、祈使句多次出现;句式灵活多样,排比、反问,整句、散句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朗读时,应注意区分。

  三是读出感情。本文写景抒情、感情色彩强烈。全文通过描写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来歌咏秋天,歌咏秋天的成熟与思考。故全文应以歌颂、赞美、抒情的基调朗读。另外,本文还运用了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把秋天写得有思想、有色彩、有滋味、有感情,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朗读时注意把握这个特点。

  五、讨论法教学建议

  本文内容含义深刻,许多语句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如果采用讨论的方法阅读,学习效果更好。讨论围绕以下三个大问题展开:

  一是全文整体的理解。此题在学生自读完的基础上,先概括各部分大意,再总结全文中心,然后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对“秋魂”的理解。

  二是结合课后练习二,围绕课文中的一些重点、疑难句展开讨论,讨论时必须联系上下文文意。这一步比上一步更进一层,学生必须对课文有全面、较深刻的理解。

  三是围绕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展开讨论。文中运用了拟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学习时找出几个例句,分组讨论这些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秋》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谁?(电脑出示秋姑娘图)

  2、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3、看来上节课小朋友学得可真认真,今天秋姑娘给大家带来了两份秋天的礼物,不过她要考考小朋友们,看大家能否学会三样本领。爱学习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她的礼物。怎么样?小朋友有信心吗?

  4、看——第一个本领是“我会读”。

  出示生字“好、友、心、生、村、全”认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

  5、这儿还有些词语呢,谁能读?出示词语:“秋姑娘、好朋友们、写信、摘下、片片、小心、生病、食品、山村、裹上”指名领读。

  二、精读训练

  (一)指名读课文

  1、过渡: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她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信里写了些什么呢?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指名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

  2、答第一个问题后,出示句子填空:是秋姑娘的好朋友,、、也是秋姑娘的好朋友。(板书贴图:大雁青蛙松鼠孩子)

  (二)教学第二—第五自然段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出示: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2)第一封信上写了什么呢?板书:多加小心

  出示大雁南去的动画: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很远很远的南方过冬呢!秋姑娘在信中会让他们小心什么呢?

  (3)如果你是大雁,你接到信了,会怎么想?(秋姑娘多关心我呀!)

  (4)指导朗读。读好这句话,读出秋姑娘那大姐姐一般的温和、亲切的语气。

  (5)说话练习。师:现在我就是秋姑娘,你(任选一同学)是大雁。我要对你说:“秋天快要过去了,冬天就会来到,你路上要多加小心啊!”生:谢谢你,秋姑娘。

  2、教学第三到第五自然段。

  刚才小朋友特别认真,我想第二个本领——我会学,大家一定没问题。(1)出示三、四、五段内容。要求:仿照上面的学法,想想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信上写了些什么?秋姑娘为什么要给他们写信?读读第三到第五自然段。

  (2)四人小组讨论。

  (3)交流结果。

  A出示: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B秋姑娘为什么要请青蛙盖好被子?板书:盖好被子。(引导学生:冬天一到,青蛙要在洞立睡上整整一个冬天!)

  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秋姑娘很关心小青蛙)那你能读出秋姑娘的关心吗?(指名读)(学生自由读书准备——指名师生表演——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表演读)

  C出示: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请喜欢这封信的小朋友读一读。秋姑娘又为什么要劝松鼠准备好充足的事物呢?板书:准备食品如果你是小松鼠,看到信后怎么做?(出示松鼠采松果图)小松鼠都行动起来了。(指名表演)

  D出示: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自由读。秋姑娘又为什么给山村的孩子写信呢?板书:裹上“冬衣”秋姑娘没忘记在冬天穿着单衣的小树苗,提醒山村孩子给他裹上冬衣。知道为什么吗?(怕小树冻坏了)是啊,多细心的秋姑娘啊,能读好吗?(指名读——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读)。

  出示山村孩子给小树裹冬衣图:小树裹上了厚厚的冬装,不冷了,让我们一起来谢谢山村孩子吧!也要感谢秋姑娘的提醒。

  E配乐朗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秋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懂得关心朋友,关心别人,是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的。

  三、拓展训练

  1、猜猜看,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想好了,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写在老师发的枫叶上。

  2、小组围在一起讨论。

  3、学生交流。

  4、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读了她的信后,你会怎么做?(做好各种准备)

  四、学习第六至第七自然段

  1、秋姑娘就这样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关怀,等到冬爷爷来的时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能读好最后两句吗?出示: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自己试试,读好语气词“咦”“哈”。

  2、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一段,一问一答。

  3、同桌一问一答,各练习一次。

  4、老师问,学生答。要求:读出对秋姑娘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背诵课文。

  1、过渡:第三个本领小朋友要学吗?看——我会背。

  2、引读:秋姑娘摘下枫叶给谁写信?信上写了什么呢?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3、指导背诵,出示关键词: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4、指名背诵。学生尝试背诵。再指名背诵,可以加上动作。

  师生共同表演课文内容,边背边加入动作。

  六、作业

  1、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秋天的落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公园里、马路边去找找,明天带来,和同学们说说样子和颜色。

  2、用得到的枫叶画一张画,送给你的朋友,没有得到礼物的同学,自己去采集落叶,然后也画一张画,送给自己的朋友。

《秋》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4、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文中3--11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景色。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注: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5、集中欣赏

  请一位同学分将第一幅秋景图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明确: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6、总结: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7、作业:

  剩下的四种景物——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同学们下去互相讨论。下节课派代表发言,分析这四种景物分别是怎样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三、板书设计

《秋》语文教案14

  秋魂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感情。

  2、与《春》等比较阅读,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难点

  了解本文粗线条写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从朱自清先生生机勃勃的《春》,到老舍先生充满温情的《济南的冬天》,又从峻青先生优美、凉爽、惬意的《海滨仲夏夜》来到素素有着别样感悟的《夏天也是好天气》,一年四季走过了三个季节。今天,我们又要在这深冬之时走进刘增山先生的《秋魂》。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了。下面我出示几幅画面,请大家说说这些画面分别与文章的哪一部分或哪些句子有关。

  (用多媒体逐一展示画面,学生讨论明确)

  二、欣赏完了这些美丽的画面,就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

  ⑴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所欣赏的段落或句子。)

  ⑵秋魂到底指什么?(提示方法:齐读文章的题记。)

  (小组讨论完毕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用多媒体投影:秋魂——成熟的头脑)

  三、明白了什么是秋魂,大家一定感觉到了本文与《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的写法不同。下面请两位同学分别读"春花图"、"秋实",大家思考一下在写法上有何异同?为什么不同?

  (先小组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春花图"精雕细刻,动静结合,色味结合,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赞颂春天的美丽,语言活泼;"秋实"则粗线条勾勒,托物言志,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深沉。)

  四、现在再请大家谈谈由"秋魂"触发的新的`感悟,然后质疑。

  五、小结

  秋是美的使者,秋是丰收的季节,但在我们欣赏他的同时,更应当学习其谦逊、豁达、宽容和无私奉献的美德。

  六、作业:

  仿照《秋魂》写一段自己最有感悟的景物。(提示结构:引出景物—描述景物—托物寓意)

《秋》语文教案15

  教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教材分析: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

  仿照诗文的内容,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文。

  课前准备:收集秋天的声音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

  在11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的雨看见了秋天丰富的色彩,我们也闻到秋天瓜果香甜的味道,你们知道吗?秋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课件播放)。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鸟叫流水蛐蛐叫,可以用优美的词语形容)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揭题读题: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检查词语认读)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⑴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⑵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qǘ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⑴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⑵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如何把秋天独特的美带给学生,让学生聆听到秋天美妙的声音,体会到诗歌遣词造句的韵味,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发胸中的诗情,是本堂课展开教学的重点。

  我先借助多媒体,从声音渲染入手,播放秋天里各种声音,让学生听听是什么声音?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然后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品味秋天的的声音。让视觉与听觉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如诗如画的阅读环境。与学生共同走进声音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美丽的景物是静止的,但学生心中激起的想象是动听且丰富的。在配乐范读中,我配上了轻音乐,清新的音乐正符合诗歌的朗读基调,带给学生欣欣向荣的秋天。音乐加深了对美好秋天的感受,学生的朗读自然也就入情入境了。接着,我引导学生当小诗人想象创作,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张开翅膀尽情驰骋。在这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同一片火花去点燃另一片。

  下面是学生的佳作:

  听听,秋的声音,

  枫树抖抖手臂,

  “唰唰”,

  那是红枫离别的歌韵。

  听听,秋的声音,

  小溪尽情地奔跑,

  “哗哗”,

  那是迎来秋天的歌吟。

  听听

  秋的声音,

  在一棵棵果树里,

  在一个个玉米里,

  在一片片田野里,

  在一棵棵高大的枫树叶上。

  “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诗意的课堂需要学生那轻灵善飞的想象翅膀的展,才能神游其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融洽的师生情感会使师生心灵之弦产生微妙的碰撞,使学生和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奏出和谐的乐章。

  课后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现代诗,这篇课文语言精练优美,且富有韵味,很适合学生阅读,但由于是诗歌,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了解诗歌的含义还有些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四个环节:1、享受秋天,引入课题。2、欣赏朗读,感受诗情。3、仿写诗歌,积淀语言。4、布置作业。抓住仿写诗歌,积淀语言这一点,放开手脚,引导激发学生的体验、感悟。但由于前面朗读感悟的时间较多,学生的想象没有放开手脚,所以仿写诗歌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的本意是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人文素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诗歌的同时激发了作诗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听、说、读、思、演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学略读课文时,也要好好思考思考。

  几点不足:

  一: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若在读的效度上再加点工夫,比如:读第一节时,学生读出黄叶飘飞,读出依依惜别;读第二节时,学生读出“振动翅膀”的原因,读的层次性会更加明显。

  二:诗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浓缩成一股精炼的美,富有无穷的想象,读着读着,只觉满齿余香。如何学生体会诗歌在遣词造句的凝练,是我们都值得探究的话题,当然,可能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难了一点!

【《秋》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秋》语文教案03-02

《秋姑娘的信》语文教案02-05

《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02-17

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案07-19

语文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04-11

秋姑娘的信一年级语文教案07-29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11-27

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02-28

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