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1
一、自读要求: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难度又比较大,因此教学中设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全文。
三、教学用时:2课时(总2课时)
四、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入题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二、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
1、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附:《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课文节选了一、二两个部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诵读——体悟”法,诵读学生很投入,可是对文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体悟到。学生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能从地坛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我要求学生从第5、7节的描写中寻找答案,费了不少时间。分析第二部分时学生虽诵读了,但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不到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和伟大而深切的母爱。我建议学生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和思考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在理解文本时不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带到文本中去,再有就是学生缺少那种人生经历,不能和文本产生对话。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学生生活中情感缺位了。他们对父母为他们付出的一切已经习惯了,他们已经溺死在父辈爱的潮水中了。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
拜读《我与地坛》,起初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因为儿子说需要我写读后感。可是,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有几处让我不禁为之动容。这些年,整天不知所忙地忙碌着,虽然不能说是爱学习之士,但是经常让自己找到读书的状态。可是,《我与地坛》带给我的震撼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作者的执着与坚强感动着我。虽然失去双腿的他曾经在年少时有过失落与暴躁,但是他日日躲进地坛,去深思,去观察,去体味人生……,从不间断,这是多么执着的一种精神,也就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他。面对残肢,面对挫折,风华正茂的他从彷徨走向沉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艰辛的劳动成就了自身的价值,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启迪。做为身体健康的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却经常会因为一些琐事,甚至为了官位而自寻烦恼,相比之下显得如此渺小。
母爱的伟大无私震撼着我。作者的双腿瘫痪给了他痛苦的青春,这注定了他母亲痛苦而短暂的一生。当他年少无知,自暴自弃时,他母亲所承受的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她用自己的不动声色,去放纵他、去呵护他,因为他母亲知道未来的路需要他自己去闯。也许作者现在的成就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可是她短暂一生承受的痛苦在天堂能释怀吗?作为已为人母的我,经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称职的母亲,为了孩子的生活学习操劳着,甚至为了儿子可放弃官位与金钱,以为这样自己就很伟大了。但是和作者的母亲相比,我付出的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我心底,孩子的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最重要的,可是有时对孩子的缺点不能耐心地引导,对孩子的一些习性不能平和地接受,甚至有时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会暴跳如雷。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愿意孩子多学知识,为将来的就业生存打好基础,可是由于方法不对,往往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响母子的感情。不得不承认,作为母亲的我,胸怀还不够宽大,对孩子的付出,没能做到任劳任怨。随着岁月流逝,孩子的长大,我会加强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在平和心态下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
作者的博爱感染了我。虽然作者自身残疾,可是对生活的热爱流露于笔尖。如果没有爱,他不会发现地坛的内在;如果没有博爱,他就无法观察数年来地坛的变迁,以及每一位进出地坛人的特点,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情感升华到博爱的人,才能那么细致地观察一切,精心地记载一切,用美丽的文字描述一切;只有心底有爱的人,他才能感悟出人生的意义,从痛苦境地爬过,走向光明;只有心底有爱的人,他才会如此懂得感恩,知道忏悔,才能勇敢面对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才能把一切写出来,让世人得到教育与启迪。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事很多人,不可能事事称心,处处如意,需要我们坚强,需要我们都有一颗平常心,一种平和的心态,学会面对,懂得感恩。记得有句禅语道:“当你抱怨自己的鞋不好时,却发现有人竞没有脚。”所以不管是已经工作的母亲,还是正在苦读的儿子,都要尽心尽力地去付出,这样才可以拥有无怨无悔的快乐人生。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2
上课铃……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该谁演讲了?(每节课前三分钟演讲)
张清走到讲台上(不自信地)说今天我和大家一块儿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我先给大家赏析……
(没有投入但学生还是给以掌声)
师:好,张清同学能抓住这首诗的精髓,尤其是尾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大家一块儿读一下。
生:齐读李白《将进酒》。
师:读诗要读出诗味。下面同学们一块背诵一下上节课学的《我的空中楼阁》。
生:齐背《我的空中楼阁》。(朗朗书声)
师:空中楼阁是李乐薇的精神家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精神家园,陶渊明的精神家园是桃花源,刘禹锡的精神家园是陋室,史铁生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呢/
生:地坛(齐声说)。
师:史铁生是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残疾的作家。
师:他怎么残疾?
生:双腿残疾。
师:他什么时候残疾的?
生:二十一岁。
师:对,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让我残疾了双腿,同学们,你们想想假如让你在这个年龄残疾了双腿,你如何感受?
生:(低头不语,一种极不愿意接受的表情)。
师:那么,史铁生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假如我就是史铁生,你想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吗?
生:想(齐答)。
师:好。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访谈,你们就是记者,而我就是史铁生,咱开始好吗?
生:好(很兴奋)。
师:因为我的双腿残疾,所以我必须坐下。马凯,请给我一个凳子。
生:(把凳子递给我,含有同情的眼神看着我)。
师:好,从我坐下这一刻起,我就是史铁生了,访谈开始。
生1:请问史先生(学生笑),在你残疾后,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师:我第一个念头是--------我还会不会有媳妇?(生大笑)。
生2:当你残疾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师:我曾经一度想到死,并且这个念头很强烈,但最终我没有这样做。
生2:是你怕死吗?
师:非也,是因为我觉得我已悟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好,我们一块儿读一下(师生齐读)
生3:假如现在有人愿意比如我要捐献给您双腿,您愿意接受吗?
师:(鼓掌)我会非常高兴。但我不能接受,因为就目前医疗水平不可能使我的双腿康复,所以我只能真心的谢谢您的好意。但你说这句话的前提是你不可能把双腿给我,如果让你先把双腿给我,你还会说这句话吗?(生笑)所以,爱人者必先爱己。
生4: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您若有幸康复,您最想干的的什么呢?
师:和刘易斯赛跑(生吃惊)。可能大家不知道,我最爱的体育运动是田径,最喜欢和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20xx年3月20日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我见到了刘易斯。
(大屏幕展示史铁生与刘易斯的合影)
师:我在1988年写了一篇短文《我的梦想》其中有一句就是写给刘易斯,我写到:你的跑鞋我的梦。
生5:您有没有打算参加残疾人运动会?
师:会的。但是作为啦啦队的人,我会为和我同病相连的人喝彩。
生6:您的将来如何打算?
师:我沉思,我写作,我活着,我写作。
生7:先生,请问您为什么要写作?
师:我的写作是逼的,是为生存找到理由,是为写自己的感受,但我的文字打动了一些人时尤其是一些残疾人时,我就为写作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生8:什么力量使你站起来的?
师:我还在坐着(学生笑)。当然我理解你的意思——是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包括我的母亲,我的妹妹,我的妻子和孩子。
生9:在您的小说中,可以看出您对母亲的爱,但您怎么评价您的母亲?
师:母亲对我的影响很深,她让我感到了她那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但她早早离我而去了。
生9:很不好意思提到您的伤心处。假如让您的母亲回来,您想做点什么呢?
师:我还一如既往的写作。但最想的是让母亲推着我到处走走,那是我最大的幸福,也是母亲最大的快乐。
生10:您这么爱您的母亲,可为什么您却任由母亲去找您呢?您要知道那是很辛苦的。
师:这正是我的母亲的伟大之处。而当时任性的我实在不忍心让母亲看到一个残疾的儿子。我认为我的母亲很理解我。
生10:您的母亲是令人敬佩的。
师:是的。这一点在《我与地坛》里第二部分最后两自然段写得很深刻,让我们一块读一下好吗?
(师生齐读)
师:黑大春有一首诗《圆明园酒鬼》这样写到:这一年,我永远不能遗忘,
这一年我多么怀念刚刚逝去老娘,每当我看见井旁的水瓢我就不禁想起她那酒葫芦似的乳房。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庄重地)爱自己的母亲!
而在座的每一位“女记者们”要成为一个有爱的母亲,
“男记者们”要成为一个有爱的父亲。
生11:史先生很冒昧的问您一个问题,您为什么只字不提您的父亲?
师:(作沉思状)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对不起。
生12:您有孩子,您是怎么教他的.?
师:我从来没刻意想过去教育他,他很可爱,我从不打他,骂他,当我在黑暗的房间里写作时,他会打开门从门缝看我,然后他就悄悄跑出去给我倒一杯热茶,我,我还用教育他吗?
生13:您为什么会选择地坛?
师;地坛只是一个偶然,因为我当时残疾后,只想找一个近点儿的,宁静的地方,地坛就成首选了,所以地坛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生14:谈一下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师:培根《论死亡》中有一段这样的话:犹如儿童恐惧黑暗,人对死的恐惧,也由于听信太多的鬼怪传说而增大,其实,随死而来的东西比死亡本身更可怕,比如死前的呻吟,死时的痉挛,亲友的悲嚎,然而人类的感情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至不能抵御对死的恐怖,我早已看透生与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们谈另一个话题。
生15:写《秋天的怀念》时,您怀着怎样的想法?
师:“秋天是落叶的季节,是归根的季节”,我是想找到一种归的感觉,视死如归的“归”。
生16:您既然对生死看的这么透彻,有没有想过做个禅师?
师:说到“禅”让我想到了释加侔尼,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一出生便是一个王子,后来毅然承担一个伟大的责任,超脱苦难大众。我并不想自比佛祖,但我在地坛里也是“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感觉,但我不想做禅师,我只追求一种禅意。我也做不了禅师,我对禅的理解很少,弘一法师,海灯法师那才是禅师。
生17:残疾是不是更有利于您的写作?
师:我不清楚,我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我的残疾给了我更多的沉思的时间,如果我不残疾我可能会和朋友去网吧,去三里屯,通宵达旦狂欢,去体验生活,但现在只能而且很快乐地坐在这里。所以,残疾对我来说是幸福中的不幸,也是不幸中的幸福。
生18:张国荣在事业顶峰时跳楼自杀,您如何说死是一种不必求成的事?
师:对于张国荣的死我不想做过多的评论,但你只关注了张国荣的死,就因为他是名人,您有没有关注山西瓦斯爆炸而死去的几百名矿工,这就是名人之死与凡人之死的区别,有人不想活了,自杀了,死了,死了就死了,那是一种解脱,从屈原到海子,从老舍到川端康成,死的——自然而然。
生19:如果让您做高一六班的一名学生,您会怎样?
师:会非常珍惜,因为我初中没毕业就插队,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我会珍惜的。
生20:最后,您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师:我有虽不健全但健康的身体,我有健康的心,我活着,我幸福!(铃声响,伴随着遥远而深沉的思想)
师:访谈到此结束,谢谢!(生热烈的鼓掌)
(当我站起时,感觉双腿已麻木)
课后札记: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一直在追寻着这样一种境界:教与学的双方不是以老师和学生的身份出现(因为这两个词限制了很多东西)而是互相激发思维和情感的一个个的人,就像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样,那才叫教学相长、如沐春风。
巍巍兮泰山,仰止于兹;皎皎兮明月,照我前行。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
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部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贝多芬也正因此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叙述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多媒体,作者像)
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作者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
(它等待我出生双腿)
2.独自去地坛时,作者可不是挂着这般灿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
句子。(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看见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
3.于是我们常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作者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作者之间一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作者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荒芜,不衰败,坦然)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四百多年来自在坦荡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依旧有生机,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诉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美丽,活,义无反顾)
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作者悟出了什么了启迪?
作者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宁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芜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残疾青年来说,肯定有所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死,既然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必然降临的事,那么,生,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苦难的角色同样要有人去扮演,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濒于崩溃而顽强自救的灵魂。卡夫卡认为幸福就是把痛苦成功地变做快乐,史铁生虽然还不到这种地步,但他至少已经扼制住了死神,并且让痛苦停止呻吟!)
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
(显然不是。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时,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故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于是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地坛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在死生间进行彻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选择,使我走出了阴影,坦然面对生活,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决定活下来了。所以作者说: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上述分析通过学生读议展开,教师适为点拨,注重学生感受)
(二)第二部分
(1)如果不是读了史铁生的这篇呕心沥血之作,我们很难想到自然与人之间会有如此不寻常的关系。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请问摆在母亲面前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难题?
配乐读 2-3段,深沉而凝重的话语。
a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儿子忽然失去了双腿,母亲又不能替代他,悲痛又无可奈何,心里忧虑太多太多
b有一个细节就写出了母亲的这种心理痛苦,有一回反应,心神不定,失魂落魄(读,评)所以说母亲也在受折磨,无处发泄的痛苦活得最苦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默默地支持着儿子,宽慰着儿子。(细节:曾经有过 )
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3)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幺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4)再让我们去感受母亲的痛苦,母亲的坚忍,母爱的伟大!读现在(音乐:满文军《懂你》)
(5)母亲给我的启示,母爱的深沉与温馨,作者更多是在现在我才想起,我不知道失去后才倍觉珍惜,母亲走过的焦灼的路让我怀念,于是拿起了笔纪念母亲,纪念一种精神一份崇高。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回报母亲,并不要很多,只是别让等待太多,文中那一段文稿朗读。
四、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如何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作业:以感悟生活为话题,课后作文。
板书: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母亲:疼爱,理解儿子
(注定)活得最苦
意志坚韧
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样活 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4
一、 情境导入:解说(配《生命》主课件图片)
导语: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语文教案-我与地坛。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而这次突围的过程,竟长达十五年。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这位作家就是现任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史铁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相关的常识:地坛的简介(课件)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主课件(框架图)
自传体散文,共七节,选入课本的是其中的前两节,同学们在预习中已经通读了全文,请大家结合此文,通过对文中关键信息层次性语句的整合,概述本文的大意。(课件)
过渡:作为一篇散文,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线索才能领会形散下的神聚。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有着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与地坛》。(筛选感情性语句)
{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他人的成功往往我们关注的焦点。史铁生由一个失魂落魄的残疾青年成长为一个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文章虽长。但突显的只有三个因素:我、地坛、母亲。透视这三个因素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更真切的走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进行一次
仿真模拟,角色互换的采访: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后那个顽强的生命。
采访的基本要求:
1、分成两组(东半球,西半球)采访史铁生。东半球同学为史铁生、西半球同学为记者。
2、每组第一位同学为组长,搜集整理本小组的采访信息。集中小组成员的共同智慧。
3、采访时角色定位,仿真模拟,尽量从文中提取问题。用文中话作答。可适当加入个性化语言。交流时要声音洪亮。准备一下。
附:采访史铁生:
1、 记者:您好,史铁生,我曾经拜读过您的很多作品,《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您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现在您做为一个知名作家,成功的背后一定有着艰辛的历程。请问您在21岁失去双腿后的感受是什么?
史铁生:失魂落魄,想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2、 记者:据说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地坛。自从那以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您最初去地坛的.动机是什么?
史铁生:双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几乎什么都找不到,到地坛,当仅为着那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且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见自己的身影。
3、 记者:看来,地坛对您吸引并非偶然,地坛给你带来了哪些生命的启示?
史铁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了,它剥蚀了浮夸与炫耀,留下的只有那份超然,它就是我命运的写照;尤其是文中景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史铁生都能感受到那种生命的气息。每一位史铁生发言:我喜欢
个性解读
(结论: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
4、 记者:在地坛中您曾连续几个小时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你想明白了吗?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剩下地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这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5、 记者:你用十五年时间思索生与死的问题,是不是太长了,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啊。(只有在沧桑的岁月中才能参透哀与乐;生与死。)
小结:同学的采访很精彩。关于生命的深沉思考,应该是古今哲人成就大器的起点。史铁生起点在地坛,是地坛在不动声色地感染甚至拯救着作者,使作者对生死有了达观的理解。看一幅图片。虽然史铁生永远无法穿上那双跑鞋,可实际上,他已经带着那双跑鞋,带着他的梦想,在人生之路尽享自由和奔放。(课件)04年的残奥会上,中国的奖牌跃居世界首位。残疾人身残志坚,顽强地同命运抗击。成功就是要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成功就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回到我们的文章中,地坛是作者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作者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位以地坛为背景的伟大的形象母亲。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5
【教材内容】
《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六、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6
一、关于作者的介绍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
二、《我与地坛》在史铁生创作历程上的意义
到了《我与地坛》(1991),作者决心来一次自我解构,即对过去十年写作在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这篇自传散文体小说,首先将他在几篇小说中用来凝造荒原气氛的那座废弃古园,还原为北京市他家附近的地坛公园。从他对公园的景色和人物的描写中都能找到那些小说的影子。这是解构迷宫的第一步。此外,他试图颠覆自己的思想:“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这种颠覆使他找到一个肯定“差别”的解构主义答案:“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这个发现为创作带来生机。在写作行为方面,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悟。
3.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4、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句。
5、德育渗透目标:对生命的再认识
6.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难点:本文传达作者怎样复杂的感受。
解决办法:反复诵读,文章。
7.学生活动设计:快速阅读、精读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难得的,值得人们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全部讲述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陨砭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二、明确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怎样概括、理解?
[讨论明确]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第二个阶段中,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超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有怎样的命运和活法。
2.[提问]重读第一节,找出关键句及行文线索并各包含怎样的深意。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影子。”
——作者无意中来到地坛公园,感悟到自己心里与这荒园产生了神秘契合。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给他的一个事实”。
——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行文线索:地坛里铁生呆想一初到地坛公园一几乎天天来此一在这里度过了各个季节。
[提问]第二节重点写的是什么?
[明确]重点写母亲给了作者生存的启发。
[提问]第二节行文线索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先写到他的母亲,进而将个人的问题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结尾写出了自我的三种不同标志。
[提问]关键句是哪些?怎样理解?
“可她又确信了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没有一条路走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准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母亲在这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命运。
“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承受命运的重压。
“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不幸的命运已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你还能有自己的救赎之路吗?从而自然地引出问题的关键: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清清楚楚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史铁生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个人对苦难的承受已不是偏狭的绝望,而呈现对人类的整体存在的担当。
五、总结
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而又内蕴着一种实在的激情。所以成其为艰难的是真正完全地投入到那生命本身的舞蹈,而这一点唯独还需经过真正的苦难才能做到。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更深地体会到史铁生写《我与地坛》所体现的个人心境的痛切之处以及他对自我所执的真正超越。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加深理解。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7
1、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掌握阅读散文的一些方法。
2、探讨地坛与母亲在本文中的精神价值。
3、教导学生坚强面对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母亲、地坛在文中的精神价值。
2、散文的一种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母亲、地坛与我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信息量;课堂提问直奔重点而去,提高效率;散文的阅读,方法很多,就本篇而言,找过渡句带动全文,找议论句挖掘思想,体会意图。(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概况,熟悉文章内容,大致把握文章情节思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电脑播放贝多芬钢琴曲:《命运交响曲》
教师简单介绍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可这位音乐家却在29岁时就不幸地患上了失聪的毛病,在他32岁那年,他完全地丧失了听力,面对这样的噩运,贝多芬并没有放弃,相反地,他坚强地面对苦难,“我要卡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将我压倒。”从而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同样地出现了一个勇敢地同命运做斗争的,扼住命运喉咙的人——史铁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作品《我与地坛》
二、整体感知,筛选主要信息。
1.文章中哪一句话贯串全文?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承上)(启下)
三、局部挖掘,体会议论句的价值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1.提问:文中几次写地坛?请找出来并朗读。
明确:三处(景物描写)
第三自然段“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第五自然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
第七自然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蕴帖而微苦的味道。”
2.在几处地坛中体现出地坛的什么特点,地坛有何价值?
明确:A..荒凉的建筑,茂盛的植物B..小动物的动态,草木生长
C..园子形体在改变,精神不变,生命树常青
地坛启发了史铁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史铁生双腿残废,精神不衰败。两者相通。
3、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发?
明确:生,无需辩论。死,顺其自然。地坛回答了他“该不该死,为什么要出生”两个问题,可以说,地坛让作者看透了生死。
『方法点拨』找议论句,地坛给作者的启发,实质上就是地坛本身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影响了作者的思想,使得他考虑事情,看待生活也受到地坛精神的影响。而议论性的句子正是作者思想观点的`体现,是作者受地坛影响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相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该不该死?
为什么出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怎样活着?
议论句:“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4、那么史铁生的第三个问题是谁回答了他呢?
明确:母亲。(由这个问题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
母亲的形象美
1、找出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
明确:第2、3、8自然段
2、这三个段落中母亲的形象怎样体现?
第二自然段:“知道……知道……知道……知道……知道……只是不知道……”,直接回忆了母亲当年的心理。
第三自然段:“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那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无法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呢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第三自然段:“我”上地坛母亲“无言地准备”、“目送”——理解
第四自然段:“我”在地坛母亲“担忧”、“找”——悲苦、坚忍、关爱
母亲形象: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理解、宽容、毫无抱怨的爱……(答案供参考)
3、寻找课文中间接描写母亲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象?明确:对比描写:儿子对母亲的行为:“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
可以说,作者当时对母亲是不理解的,这更反衬出母亲的坚忍、宽容、无私的爱。
4、总结母亲形象
明确:聪慧、坚忍、苦难、伟大、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对儿子无私的毫不张扬的爱……(仅供参考)
5、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张扬的,那么这篇文章是不是只是为了赞美母爱呢?
明确:不是,母爱是文章的一个方面,而文章最重要的是母亲对我的启示。
『方法点拨』寻找文章中的议论句,在母亲去世之后,作者所感悟到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爱,更是母亲的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如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6、那么母亲对作者到底有什么启示,对他的成长有何价值?
明确:母亲教会了我怎样活着,教会了我面对挫折的正确人生态度。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是母亲的苦难和母亲在苦难中的坚韧给了作者最深刻的印象,深深地影响着作者。母亲对待生活,对待苦难的态度启示作者走出困境,重塑自我。
四.总结全文
提问:地坛、母亲和我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地坛和母亲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
明确:三者联系:地坛、母亲伴随着我精神的成长。
本质上的联系:默默无言却昭示着生命的意义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10自然段末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本质上的联系可以结合母亲和地坛两者的精神价值来回答。
五、比较鉴赏
讨论:文章以“我与地坛”为题好不好?可不可以改为“我与母亲”、“地坛我母亲”?
明确:a.文中写的是地坛和与地坛有关的几组人物。
b.母亲和地坛的内涵相通,某种意义上,地坛也是我的母亲,母亲与地坛都给了我生活的启发。
(答案是开放性的,可以从文章的题材、风格、语言、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考虑。)
六、拓展延伸
播放《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生死离别的电影片断。
教师总结:生命是脆弱的,一座冰山就可能毁灭成千人的生命,但生命也是坚强的,在冰冷的大海里,Rose凭着对生命的珍爱,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与他们的死别相比,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又是那么的渺小,与史铁生在风华正茂时失去双腿相比,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又怎么不能克服呢?生命是可贵的,生命过程中的挫折、苦难也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要直面挫折,绝不回避;珍视生命,勇不放弃!以此与全体同学共勉!
七、作业布置
课后观看教育片《懂你,母亲》,写一篇评论。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诵读能力,从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
重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难点: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
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写作背景
史铁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他将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了《我与地坛》一文。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诸多方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三、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20xx),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患肾病,又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肾透析维持生命。20xx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作品】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我之舞》《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四、题目解说
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五、层次结构
全文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六、全文分析
1、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己的小说引出地坛,并说明它是一痤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首先表明我是一个作家,同时又为下文埋下伏笔,促使人们思考,地坛为什么能进入“我”的小说,“我”与地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
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情感与意蕴。
3、作者是怎样对“古园”进行具体而细腻的描写的?
明确:抓住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选取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事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园的动态美,语言富有诗意。
4、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明确:①这个世界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个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它们同样在演绎着生命的美丽。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
5、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姐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6、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意?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7、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七、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八、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2、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九、补充资料
散文:
(一)基本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三)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十、总结全文
地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大家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写作特点给史铁生拟写一则颁奖辞。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生命的高贵作者从中获得了灵魂的皈依。
C、本文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从始至终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情感容量丰富,内涵饱满。
D、文中的地坛既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也是作者的灵魂栖居地。作者写地坛突出的是一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3、史铁生调动了视觉、嗅觉、味觉描写,展现地坛的博大深沉而动人的生命力。请你试着运用各种感官以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展现“秋季的雨”,200字左右。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示例:
孤寂的清秋,只我一人,唯一陪伴我的是这场迟来的秋雨。我松了松衣襟让雨水同我嬉戏。她是那么顽皮,轻弹着我的发梢,轻点着我的鼻尖,轻轻地把我引人她的世界。清香的,我呼吸着这花香似的空气;甜蜜的,我吮吸着这乳汁般的雨。为何你也一人,却如此清香如此甜蜜?或许生命就该这样吧,哪怕一人奋斗,也要进步;哪怕再多困难,也要乐观。我微笑着,看着我头顶的秋雨,心底默念,谢谢你,教我如何面对坎坷的人生。
解析:
1、A项“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B项应为“衬托出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D项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地坛在文中“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
2、A、B、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语文教案07-13
我与地坛语文教案03-20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02-20
语文教案《我与地坛》02-27
《我与地坛》说课稿08-18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03-24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04-02
我与地坛说课稿(通用15篇)04-13
我与地坛优秀读书笔记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