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七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08 13:31:3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蝉》七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蝉》七年级语文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蝉》七年级语文教案

《蝉》七年级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理解文章主题。

  (3)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再进行解析课文。让学生既从情感上受到熏陶,又能学到行文布局的,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蝉》的学习明白:不论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的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

  (2)借鉴文章的“先扬后抑”的方法。

  2、难点

  (1)透过文章故事,理解文章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文章的.布局。

  教学设计:

  一:课程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要先让同学们猜一种生物:这个生物只能生活在夏天,并且它还必须要经历一次蜕变,才能最终在树上唱出那最响亮的歌声。

  明确:学生举手回答:《蝉》

  二、教授新课

  1、听录音,注意朗读时的语气以及生字词。

  2、教师板书易读错的生字词。

  明确:听完录音之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注音。

  3、学生朗读课文:

  (1)单个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问题一:作者对蝉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其中有没有变化?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

  烦朋友的话宽恕(理解敬佩)

  第一段:知知不休(抑1)第三段和第五段:朋友的话(扬1和扬2)

  第二段:写病蝉(抑2)第七段:直接写对蝉的宽恕

  对蝉的厌恶

  外貌:透明的翅收敛着

  动作:身躯微微颤动抒写对蝉的赞美之情

  语言:没有声响

  最终目的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问题二: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

  明确:千年的等待,换取的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就像烟花只为一时的璀璨,流星也只为一时的辉煌!但是,烟花的美丽,我们欣赏到了,流星的飞逝,带走了我们的梦想!所以,它们是幸福的!而蝉,同样也是在唱响自己的夏天,也在为自己幸福的生活着,那么,作为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呢?要好好的活,要有意义的活,

  问题三:那是蝉的生命意义?“那”具体指代什么呢?

  明确:不论生命长短,都必须好好活着。

  三、本课小结

  在《蝉》的世界中,作者看到了不一样的精彩,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让我们在这小小的世界之中活出我的精彩吧!听歌曲《我要我的精彩》。

  四、作业

  同步练习册的第一题和第三大题。

  五、板书设计

  对蝉的厌恶

  外貌:透明的翅收敛着

  动作:身躯微微颤动抒写对蝉的赞美之情

  语言:没有声响

《蝉》七年级语文教案 2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

  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

  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

  二、理解探究

  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三、合作释疑

  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

  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课内精读

  1.作者从蝉。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样的追问与思索?

  2.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3.蝉.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却、竟、就、只、才”这样的字,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分析2个即可)

  4、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发挥想象,填写①段的最后一句,与上文衔接自然。

  第一、二课时

  复习内容

  1、名著导读。

  一掌握名著导读的知识点。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本册三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教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如: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1、作家、作品。

  A、《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B、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故事主题:真挚的爱。

  C、全书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师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2、问题设计。

  A、《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B、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C、《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问题设计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并谈谈你有体会。(如《纸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了解其中一些经典作品的寓意。

  3、阅读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认识故事提示的寓意。

  4、练习巩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几则故事?请说说理由。(最少两则)

  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

  第三、四课时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第五、六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

  1、仿写句子。

  2、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第八、九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2、阅读训练(下发练习卷)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如何理解“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结合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看文章的题目。

  B、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

  D、分析人物的性格。

  E、综合各段段意。

  F、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第十、十一课时

  复习内容

  1、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文言文翻译。

  3、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第十二、十三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2、本册中各单元的作文指导。

  3、一些常用文体的写作指导。

  第十四、十五课时

  综合测试,讲练结合

《蝉》七年级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用词,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2、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读唐代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问:这首诗写了蝉的什么内容?想通过蝉表达什么情感?

  明确:借蝉来表达了自己虽身居高位但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我们称之为“托物言志”。今天我们来学习香港作家小思所写的散文《蝉》,看看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想要抒发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不管你活几天,都要好好的活着!

  2.一个动物都知道要好好的活着,那我们人类更应该把自己的生命过得更加的……精彩!

  三.品味精彩语句,体味虚词作用。

  这篇文章除了它的思想价值需要我们去学习品味外,还有一些含义隽永的句话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

  1、比如文章的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聒聒!”你能看出作者对蝉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烦蝉】

  2.(幻灯片出示:“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从这个句子中你能觉察作者对蝉的情感吗?

  在这里,作者的情感趋向不很明朗。加上一句话,能体察到作者的情感吗?(幻灯片出示: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作者明确的表达了他讨厌的程度了吗?

  (幻灯片出示:“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有什么区别?(多了“还、就、更”三个字,把烦的情感具体化了,情感更加突出了。)这三个字,如果我们将它单独拿出来,一点意义也没有。但是,当我们把它放进一句话一篇文章里的时候,他们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文章的情感就出来了。如果要在“使事忙的人听了烦”中间加几个字,你们会加什么字?

  从“还”、“就”或“更”字流露出来的是作者“烦”的心情,你能将作者的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吗?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作者的情感传达一下呢?

  我们刚才所关注的“还、就、更”等词,它的名字叫虚词。今天,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探索这种虚词在传情达意上的巨大作用。刚刚我们品味了几个虚词,感悟到了“一烦”,我们再来看几个虚词,看看作者是不是还有“二烦”?

  3.(幻灯片出示去掉虚词的文字:“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身子小,叫的响,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为什么聒聒?那是一个夏天”)

  读了这段文字之后有什么感受?作者可能在想:这么小的东西,为什么能响彻一个夏天呢?真是不可思议!

  (幻灯片出示: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其中“就、那么、却、竟、何必、只不过、罢了”用红色显示。)

  与刚才的文段相比,多了…… “就、那么、却、竟、何必、只不过、罢了”。

  探讨这些一个个看似毫无意义的`词语,探讨它们在这个语段中所蕴藏的深意,思考:作者借助这一个个虚词,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愫呢?

  对于人类而言,夏天确实是一个很平凡的季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过一年,都有一个夏天在等待着你,我们能度几个春秋,我们就拥有多少炎夏!所以,作者认为夏天很平常,所以,作者对蝉有着反感的心态!至此,作者对蝉的厌恶之情已达到极点,峰回路转,接下来,作者对蝉的态度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4.(幻灯片出示):友人说:“它等了17年,等到一个夏天。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完结了。”这段文字中,友人对蝉的情感是?

  你能在“等到一个夏天”和“它的生命完结了”之中各加一个字,让他变得情感浓烈吗?

  如果此时此刻让你对蝉倾吐心声,你会说什么呢?集体朗诵面对着蝉抒发我们的情感吧!

  蝉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生命是短暂的,生活是残酷的,但是蝉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

  5.(幻灯片出示:“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蝉为何“必须好好的活着”?因为它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种族的繁衍!

  师:生命的延续可以让别的蝉来承担啊凭啥让我来承受这样重大的磨难呢?

  从“必须”一词我们读出了蝉的?坚定、坚强!一种“责任”!

  再来理解“都不过”,谁来和大家分享你的理解?

  6.面对着友人之言,作者对蝉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肃然起敬

  (齐读“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此时此刻,作者没有理由不宽恕蝉,这个“宽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宽恕,而是敬佩的宽恕!因为作者懂得了(幻灯片出示: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请注意连续的感叹号,有情感朗读)7.文章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秋风何来颜色呢?那“秋风的颜色”和“宽恕蝉”又有何联系呢?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从蝉身上获得了生命的感悟,我们更懂得了在语文中,有一个词,他的名字叫虚词,在传递情感中,虚词的作用是无限的。下面,让我们在冰心的《生命》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旅程吧!

  (幻灯片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请孩子记住: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生命因充实丰富多姿而精彩!

【《蝉》七年级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

语文《蝉》教案02-18

七年级语文《蝉》教案12-29

语文《蝉》教案 15篇02-18

《螳螂捕蝉》语文教案09-20

语文教案:螳螂捕蝉11-09

《蝉》说课稿12-11

七年级语文《风筝》教案02-18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2-18

七年级语文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