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时间:2023-03-18 09:50:3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11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粽、檐、囊、辅、措、诬、颂”7个字,会写“佩、戴、措、诬、颂、驾、尸、俗”8个字,掌握“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尸体、习俗”等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2、自制的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吧!

  二、展示与交流

  1、汇报生字词。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驾船、尸体、习俗

  学生提醒注意:“施”和“尸”是翘舌音。“颂”和“俗”是平舌音。

  (2)理解词语:

  辅佐:协助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流放:将罪犯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去生活或劳动的刑罚。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祈祷:宗教仪式之一。本文中包含有“恳求”的意思。

  3、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4、学生从两方面来汇报:

  (1)端午节的由来。

  (2)爱国诗人屈原。

  (学生说出大概的内容既可,不做更细的要求。只是大致的'了解。)

  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是由何而来的呢?课文的中的哪部分作了简要的说明呢?

  2、学生自由读文1——2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

  3、学生汇报。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

  由来:纪念屈原,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感情朗读。

  三、反馈与检测

  1、读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爱戴—— 辅佐—— 诬陷——

  流放——

  四、课堂小节,置留问题

  为了纪念屈原,这些习俗以有两千多年,那么课文是如何细致的来记叙端午节的由来的呢?相信在下节课的学习中,你就会找到答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0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复习导入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驾船、尸体、习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端午节的由来你了解了多少呢?谁愿意说一说。

  二、展示与交流

  1、默读课文,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投江后人们是怎样做的?人们为什么要向江里投粽子?想一想、画一画,并做好批注。

  2、围绕上面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3、组织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时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怀念之情。]

  4、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

  (引导学生通过3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楚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

  (从这句话中不但要体会到屈原的才干,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他爱国爱民,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最后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们的疾苦。他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并被人们广泛传颂。

  (此处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补充一些屈原的爱国诗歌,进一步体会出屈原的忧国忧民。)

  ●投江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4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因秦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悲愤万分,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这部分内容写出了投江原因,也更突出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想象屈原投江时的情景,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屈原的爱国之情。)

  ●人们的做法:

  (引导学生通过5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想去就他。

  (通过“放声大哭”“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十分爱戴屈原,来就他的人很多。)

  (2)他们把船上的大米……想药昏江中的蛟龙,使它们无法张口。

  (这些也都体现了对屈原的爱戴,指导学生读出百姓的悲痛之情。)

  ●投粽子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6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因有人梦见“屈原的容颜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办法,让屈原能够吃到。

  (2)……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句说出了人们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个办法让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一个好办法。要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出这一点。)

  小结: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时候,人们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

  5、全班有感情地齐读7自然段。

  三、反馈与检测。

  1、通过同学们的理解与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个忧国忧民诗人——屈原,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收获真是不小。那么你能把端午节的由来复述出来吗?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复述。

  3、指名在全班复述。

  四、总结全文,置留作业。

  1、师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2、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长、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30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百姓——爱戴——纪念屈原

  教学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通过播放端午民俗片段、精心制作的图片文件和实物挂件等形式,让孩子们对民俗文化能有直观的感性的理解和领悟。显然,同学们对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是喜闻乐见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痴、抑、纯、浸"4个生字,会写"倦、恳、溢、浸、抑、炉、纯"7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3、学习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预习提纲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孔子)

  3、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与孔子相关的资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绍给其他同学吗?

  4、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学琴》(板书:学琴)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他会有更深的了解。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法解决。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3、利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件展示

  如带有时代行为习惯的词语"盘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体的形体实际操作帮助理解。

  4、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生读文,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讨论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记叙的。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sèbìkěnchīyì

  鼓()()恭毕敬诚()如醉如()()扬顿挫

  2、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毕恭毕敬:

  炉火纯青:

  第二课时

  一、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 孔子弹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会弹 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 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 令师襄如痴如醉 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

  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1、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由师襄四看孔子弹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

  2、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做事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对待学琴这件事儿的?

  五、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2.他看到孔子的手指(),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悦耳动听……

  3.师襄听得(),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二)、选词填空。

  席地而起激情洋溢炉火纯青

  1.时隐时现,眼前是一马平川的荒芜石原,几块嶙峋怪石傲然而立,时而有狂风(),吹过凹凸不平的石质地面,卷起漫天飞沙走石,打在脸上犹如针砭。

  2.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的乐曲声迷住了。

  3.他的棋艺精深,可以说已达到()的地步。

  (三)、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四)、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3、积累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29孔子学琴

  学曲谱学而不厌

  练技巧不断进取

  领会内容精益求精

  体会作者炉火纯青

  教学反思: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孩子多说,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最后升华主题后还可以适时的让孩子根据板书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样孩子就会更深的领会文章的主题。谈感受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采用对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不足,并和孔子的那些好品质靠近,进一步学习孔子的好品质。从文化知识的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怖、吱、誓、蔑、津、蔚、谓、凄”8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收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资料。

  2、教师自制简单的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试着讲一讲。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同名长篇小说中的节选内容,(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3、课前,同学们收集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介绍。

  [简介作者,缩短了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

  4、(出示汤姆索亚的插图)这个小男孩叫汤姆索亚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

  二、展示与交流

  1、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1)读词语:恐怖吱声发誓轻蔑津津有味蔚蓝本无所谓凄惨

  (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吱、蔑、津”3个字的读音。“怖、吱、蔚、凄”等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津”字要与形近字“律”比较。“蔑”字比较复杂,书写是要写正确。)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

  轻蔑:轻视,看不起。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凄惨:凄凉,悲惨。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真正的凶手。还了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险,汤姆和蓓姬迷了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凶犯乔。脱险后,汤姆告诉人们乔在山洞里,应把他救出来,接受审判。当人们打开山洞时,发现乔已经饿死了。)

  (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部分内容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而且喜欢冒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3)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体会到的呢?

  (汤姆索亚的调皮、喜欢冒险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他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二是他不顾同学的劝阻,到山洞探险。)

  (汤姆索亚的正义感主要体现在他勇敢地站出来,在法庭上指证杀死大夫的不是波特,而是乔。当知道人们已用大铁门把山洞锁死时,又告诉人们乔还在山洞里,他犯了罪应判刑,但不能让他憋死在山洞里。)

  [回答以上四个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三、反馈与检测

  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我们知道了汤姆索亚这个男孩的特点,那么他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课文又是如何具体来写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仔细研究。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调皮、冒险

  汤姆索亚有正义感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那个小男孩吗?他有什么特点呢?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学习课文,相信这位小男孩就会留在你的记忆里。

  二、展示与交流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汤姆索亚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在文中又是如何具体的描述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你认为哪些情节写得精彩或者哪个地方最能打动你,多读几遍,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1)生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学习所得,教师点拨指导。

  调皮、冒险:

  (1)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2)山洞“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通道“黑乎乎的”说明山洞很危险。但汤姆索亚和蓓姬“走在最前面”“津津有味地欣赏洞里的景观”“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前走”,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汤姆索亚喜欢冒险。

  正义感:

  (1)汤姆索亚开始出庭时,看到乔铁青的脸,“心里害怕得要命”,说话“有点吞吞吐吐”后来他“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自然了”,他讲出了事情的经过。汤姆索亚觉得不去作证,波特就会受到冤枉,他良心不安。最后他打定主意决定出庭作证。从这里可以看出汤姆索亚富有正义感。

  (2)当汤姆索亚从山洞中脱险后,他告诉撒切尔法官,乔还在山洞里,应该把他救出来审判他。这进一步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一个有爱心、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坚强:

  汤姆索亚和蓓姬在迷路后,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蜡烛也快用光了,两人又累又恶,蓓姬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但汤姆索亚知道不能泄气,安慰蓓姬一定会找到出口回到父母的身边,这些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个坚强、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以上内容不是教学环节,学生的体会也不仅限于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只要有所体会就可。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悟,相机引导,对于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情节,要让学生多读几遍,来进一步体会,并增强记忆,为复述打下基础。]

  三、反馈与检测

  复述课文

  1、说说你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2、简要复述课文

  先自己简要说说汤姆索亚的故事,再在小组里说说,最后面向全班说。教师在学生复述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3.续写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把汤姆索亚历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板书设计: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调皮、冒险——坟场练胆山洞探险

  汤姆索亚

  有正义感——出庭作证救乔出来

  教学反思:

  我觉得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要算孩子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讲故事了。一个个孩子都尽情地发挥想象,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当学生进入了情境之后就会觉得40分钟实在是太短暂了,尽管这节课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铃声响起了,但是孩子们没有丝毫要急着出教室门去吃饭的意思。还有许多孩子跃跃欲试想到台前为大家讲故事。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孩子们写小练笔,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汤姆的洞中奇遇记。并许诺孩子们找个晚自习的时间来交流,评出最优秀的小练笔.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数预计】: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学习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一、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

  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学习三至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

  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点画在关的句子、词语)。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巫、乙、娶、歹、诲”5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

  3、默读课文,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可以预习课文并根据人物的身份制作头饰,以方便表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1、板书“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

  [关于复姓,现已不多见。所以研究一下西门豹的姓名是有必要的。]

  2、其实,西门豹只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小小的县官,可历史上曾有“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的记载。课文讲的就是他管理邺县时的一些事,他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后来民不敢欺他?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

  二、展示与交流

  1、汇报字词。

  1)读词语:巫婆娶媳妇为非作歹教诲乙

  提醒学生注意;“乙、娶、歹”都是第三声,要把声调读准。“诲”字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三声,而且,字形要与“悔”字进行区分。

  2)理解词语:

  巫婆:旧社会以装神弄鬼、骗钱害人为职业的女人。

  为非作歹:做各种坏事。

  教诲:教训;教导。

  2、认识新文体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交流汇报。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出新的文体——剧本。

  3、了解大意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读后交流。

  (主要讲了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

  三、反馈与检测

  1、读词语:为非作歹、巫婆、教诲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疏通——漂亮——谎言——

  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读书,我们不但认识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还知道了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那么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的呢?下节课,你就会明白。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1西门豹

  破除迷信惩治坏人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呢?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你就会体会到西门豹所用方法的巧妙。

  二、展示与交流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探究:

  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他是怎么说的,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其他人又有什么表现呢?

  2、学生读文,交流讨论。

  3、汇报学习所得,教师引导点拨。

  (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物的特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方法的巧妙。)

  西门豹:

  ●语言:

  “听说……我特地过来看看。”

  “哦,……让我瞧瞧。”

  (看姑娘是假,破除迷信、惩治坏人是真。)

  “这个姑娘太丑了,怎么可以献给河神呢?”

  (为惩治巫婆以姑娘不“漂亮”为由,不能献给河神)

  “我看这么办吧,麻烦您老人家去向河神通报一声,……送巫婆见河神”

  (把巫婆投进了河里,救了那位姑娘。)

  “去了这么久,……这点小事都办不成,麻烦你们去催一催。”

  (把官员投进河里,惩治了官员)

  “要不,你去催催。”

  “你们一定……你俩去帮帮他们吧!”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我怎么能饶你呢?”

  (使官员说出了真相)

  “今天先留下……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大家看到了……问题就能解决了”

  (使老百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除迷信。)

  ●动作:“看了一眼”“来回走了几步”

  ●神情:“假装相信”“生气”“高声对百姓”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朗读。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朗读,与文本角色进行一次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人物。]

  其他人物:

  巫婆:

  ●语言:“天灵灵……保太平……”“河神……要发大水的”“可是……可不是闹着玩的”

  “啊!……救命啊1”

  ●神情:惊慌

  (从巫婆的语言及神情,体会出这也是个骗局。)

  地方官:

  ●语言:“大热的天,大人辛苦了。”“我们?大人……”“不,不……救命啊!”

  “大人,饶命啊!”“这些都是……被巫婆骗了。”“我们都被巫婆骗了。”

  ●神情:惊慌

  ●动作:跪在地上

  (从地方官的表现,百姓看得清清楚楚,“河伯娶媳妇”的迷信也就彻底地破除了。)

  4、西门豹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破除了迷信,惩治了坏人,让百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此时,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其他的人呢?如果是你,还可以想出什么办法来破除迷信?

  (1)学生再次通览全文,仔细研究。

  (2)学生汇报。

  西门豹:主持正义为民作主疾恶如仇有计谋

  巫婆和地方官员:贪图利益坑害百姓面目丑恶

  [在评价和交流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想其他的办法,不但可以发散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与检测

  同们想不想根据剧本的内容来演一演西门豹惩治坏人的这一幕呢?如果想演好,你应该怎样去做呢?

  (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物的特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1、自己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

  2、选小组表演。

  板书设计:

  31西门豹

  破除迷信

  为民作主

  惩治坏人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确定课文的主线: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6

  教学要求

  1、 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掌握“估计、繁殖、煤炭、寸草不生”等词语;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 归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读懂说明文;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体会太阳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难点: 1、具体想像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它有多大,有多热。

  1、 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13个生字,掌握文中的常用词语。

  2、 学习第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

  3、 归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4、 朗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三、自学预习

  1、 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2、 细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 练习朗读课文,提出疑问。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卡片)

  1、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 3、检查朗读情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请同学读课文。 (2)讨论两个问题:

  A、 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和哪课开头相同?你听说过这个传说吗?

  B、 学了这段,了解了太阳的什么特点?是怎么知道的?

  2、 读第2、3自然段,说说太阳还有什么特点?

  一、作业

  1、 朗读第1—3自然段课文。

  2、 组词:

  低( )钢 ( )殖( )估( )灰( )疏( )

  抵( )刚 ( )植( )故( )炭( )蔬(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4—8自然段,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 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和我们的关系怎样呢?自己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

  2、 全班讨论,自由发言。

  3、 共同讨论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激发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利用各种形式练习背诵(个人背、小组背……)

  三、板书

  远:一亿五千万、三千五百、二十几 如果……就是

  太阳的特点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数字、比较、假设

  热:大火球 六千 三千 就是……

  动植物、人类生活

  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气象 没有……就没有……

  防治疾病

  一、作业

  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从课文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30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教学要求

  1、 体会生物共栖现象的趣味,培养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情趣。

  2、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共栖现象。

  3、 通过读课文,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 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共栖现象和它们共栖的原因。

  2、 展开想像,体会生物之间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的情景。

  教学准备:有关动物挂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解题:查一查“共栖“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自己预习

  1、 查字典、词典学习字词。

  2、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文中哪几种生物的共栖现象?在书上画出。

  3、 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4、 重点检查生字词理解情况。

  五、学习课文内容

  1、 请同学分段读课文。

  2、 讨论下面的问题。

  (1) 课文中讲了几种生物的共栖现象?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能共栖?

  (2) 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读后你感觉怎样?

  六、补充内容,激发兴趣

  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界的共栖现象还有什么?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互相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板书设计

  犀牛与犀牛鸟

  生物共栖现象 鳄鱼与燕千鸟 相依生存各得其利——有趣

  百舌鸟和金黄鼠

  31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要求

  1、 激发学生使用电脑网络的兴趣。

  2、 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学习上网,交流上网的体会。

  重点难点

  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

  2、知道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了解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

  难点: 初步了解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网络、网站、电子邮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网络、便捷、屏幕、迫不及待、应有尽有”等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板书课题)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易错的生字。(出示卡片)

  2、理解词语(出示卡片)

  四、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做个记号。

  2、小组内讨论,交看法。

  3、讲读第1自然段课文。

  (1)请同学读课文。

  (2)共同讨论:什么是“信息高速路”?它有什么作用?

  五、作业

  1、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2、 用直线把词语搭配起来。

  查阅 世界 绘制 纸张

  建立 信息 节约 环境

  了解 联系 保护 贺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2—5自然段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 知道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

  3、 交流上网的体会,激发使用电脑网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出本课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通过爸爸的话,使我们了解了什么叫电脑网络,它有什么作用。下面通过写“我”上网的两件事,具体介绍了网络的功能。

  二、学习课文

  1、 请同学读读后一部分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 读第2、3自然段,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 你有过“我”这样经历吗?在网上查过什么信息?

  (2) 从哪些词句看出“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3、 读第4自然段,从爸爸妈妈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4、 读第5自然段。共同讨论网络的用处还有哪些。让大家尽情地发言,达到互相交流、激发兴趣的'目的。

  三、板书

  查阅信息

  信息高速路(电脑网络) 发送邮件 喜爱、赞叹之情

  ……

  四、作业

  1、 带着感情朗全文。

  2、 组词:

  络( ) 捷( )钩( )幕( )辅( )贺( )

  落( ) 睫( )购( )慕( )铺( )架( )

  3、 用上关联词把两句话起来。

  发电子贺卡能节约纸张。 发电子贺卡能保护地球环境。

  32地球万岁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要为保护地球、为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而做出努力。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3、带着盛情朗读全诗,体会作者表达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全诗字了哪些内容,知道保护地球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全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地球仪)

  二、自学生字、新词

  1、自己读诗,看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1、 重点指导、讲解。(出示卡片)

  三、阅读课文

  1、 标出全诗共几节,哪几节写了相同的内容,应该如何朗读。

  2、 小组讨论,在班上发言,练习朗读。

  3、 这美好的一切指什么?展开想像,充分发言。

  4、 带着感情朗读全诗。

  四、作业

  积累、 运用八

  教学要求

  1、 了解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言,知道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要更加爱护地球,保护好环境;为能过一个意义的暑假做准备。

  2、 会读、会背有关气象方面谚语,理解短文内容,了解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可言;练习写科幻故事,想像要丰富,内容要具体。

  3、 培养学独立阅读短文的能力,能抓住的主要内容;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展开丰富的想像,写出有趣的科幻故事。

  重点难点

  1、 阅读短文,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和地球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2、 展开想像,写好科幻故事。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读、会背谚语、理解大意。

  2、 阅读短文,理地球所处的位置与生命存在的关系。

  教具准备:太阳系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自己读谚语

  1、自己读谚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词查词典。

  2、小组内讨论谚语的意思。

  3、利用各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己默读课文,不理解的词查词典,标出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

  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问题

  (1)地球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3)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存在?

  3、 自由发言。

  三、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暑假怎么过”为内容,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头表能力。

  2、启发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尽量把暑假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自己准备

  想想自己暑假面具有什么打算?准备怎么过?要有意义,生活还应丰富多彩。

  二、小组讨论

  全班分几个小组,在组内谈自己的打算。

  三、在班上介绍

  各组选出说得好、活动安排好和同学在全班发言。

  四、大家评议、补充

  发言后,大家评出自己认为说得好、安排得好的同学,还可以提出补充意见和建议。

  五、总结表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习作,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写出科幻故事。

  2、展开想像,作文内容要具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这次习作要求同学编故事,所谓故事,必须是有头有尾的,所讲述的内容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而这次编故事还必须是科幻故事,所以要求学生要大胆想像,从这点上看这次写科幻故事的作文与想像作文有共同之处,而不同之处是这次作文要写好故事情节。

  二、同学们回忆《黑猫警长》、《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些故事,体会什么叫有情节?什么叫展开想像?什么叫富有吸引力?

  三、共同讨论选材,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曾幻想过什么?哪些是属于科学幻想?使个人独立选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四、想像大胆。既然是幻想就不是现实,要远远超出现实,还可以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使故事更吸引人。

  五、学生作文,教师指导。

  六、讲评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这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的故事,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课文,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懂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要为促进民族团结作贡献。

  5、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6、在浏览、复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中,记住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构建“为人类造福,誓死不变”的英雄形象。

  7、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8、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三、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理解文成公主以民族团结为重的精神,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难点: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

  四、课时安排:

  精读课2篇4——6课时

  略读课2篇2——3课时

  语文园地1次3——5课时

  1、《寓言二则》的写作特点

  (1)故事经典,选材典型,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没有选择描写纪昌是怎样学习开弓放箭的,也没有选择描写纪昌学射付出的艰辛和汗水,而是抓住了“练眼力”这一典型事例来描写。“针刺眼皮而不眨”,将“小虱子”看成“大车轮”,这都是常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而纪昌做到了。这里面包含着艰辛和汗水,展现了惊人的恒心和毅力。至此,纪昌的人物形象就非常鲜明了。可以说,这则寓言的选材相当典型。

  这两则寓言中,纪昌虚心、持之以恒,扁鹊医德高尚,蔡桓公自以为是,不听劝告,人物形象个个鲜活,个性个个鲜明。譬如,面对蔡桓公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愈来愈恶劣的态度,扁鹊“拜见”“又来拜见”“再一次拜见”,苦口婆心地劝告蔡桓公治病,充分体现了扁鹊的高尚医德。对扁鹊的再三忠告,蔡桓公自以为是,不听劝告,从小病发展到无药可救,最后落得病死的下场,人物形象个性非常鲜明。

  2、《文成公主进藏》的写作特点

  (1)历史故事与传说相结合,故事性强,感染力强。

  课文将历史与传说相结合,写出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传奇遭遇。整个故事既有历史的根据,又有传奇的内容,具有很浓重的浪漫色彩。认马、认公主、过沼泽、传噩耗等故事传奇色彩就很强,很富有感染力。

  3、《普罗米修斯》

  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描写,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取火”,这句话体现了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盗火的决心。

  当火神试图劝他救他时,他的语气是那么的理直气壮和坚定:“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普罗米修斯被捆绑手脚,日晒雨淋,他“就是不向宙斯屈服”,被啄食肝脏,周而复始,也依然不屈服,所以“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通过这些语言行动的描写,普罗米修斯鲜明的个性完全展现在人们面前。抓住人物的外貌和对话展示人物的特点。

  4、《渔夫的故事》

  这一课唯一的外貌描写是课文第四自然段。“隔一会儿,瓶里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几句话真切的刻画出魔鬼的凶恶和可怕,和渔夫在这样可怕的魔鬼面前都能镇定的用智慧战胜魔鬼起到衬托作用。

  而这篇课文的叙述中,运用最多的是对话描写。全文25个自然段,渔夫和魔鬼的对话竟有21段,可见对话在文章中占得比重之大。渔夫和魔鬼的鲜明个性就是在者许多的对话中来,因此指导朗读这些对话对学生体会人物内心,理解课文有很大作用。

  (3)故事情节曲折,叙事条理清楚,结尾含义深刻。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理念】: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

  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其中有一位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

  (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随机正音)

  (3)学生举例说(金柑、杨梅、桑果……)

  (4)学生齐读课题。

  (5)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

  (6)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7)边读边做记号。

  (8)个别读。

  三、再读课文

  感悟情感、升华主题。

  四、三读课文

  梳理文脉、指导写作。

  1、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学生自读感悟)

  2、反馈交流: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果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第三自然段)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杨梅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第六自然段)

  3、感情朗读:品读了课文,我们发现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意读一读整篇课文。

  4、重回课题:学完课文我们发现课文写的是杨梅,那么课题该叫《我爱杨梅》,而课文却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题,再读读课题你有新的体会吗?

  (1)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水果吗?想不想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吗?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他喜爱的杨梅的?(再读课文理文脉)

  (2)根据回答形成板书,理清文章思路。

  (3)作者按一定的顺序,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的故乡的杨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4)学生体会作者爱故乡的感情。

  (5)回顾全文。

  五、作业超市

  学生自主作业。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9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教时:13课时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正确读写“纪昌学射、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1)交流学生的疑问。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①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③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虽然你是国君,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重点指导: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教后记: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那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

  师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事件。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中发生了几件事吗?

  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

  三、抽学生简要概括。

  师:我发现你们概括得都很简洁。如果把这部分的内容简要地讲述,你想怎么讲呢?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四、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那么,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五、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六、关于考验智慧一段,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一些?

  “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

  七、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

  八、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九、把故事简要地与同桌交流一下,抽学生复述。

  十、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民间传说故事。

  十一、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后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NextPage]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较强的整体意识,在教学中展示一个思维放飞的过程,一个情感激荡的过程,一个言语转换的过程。重点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普罗米修斯对众神之王宙斯的态度。普罗米修斯对火神大力神等众神的态度,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态度,并以此为路径,去阅读发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决不动摇、决不妥协、决不改变”的态度的一致性,以及人们对为人类带来“火种”的英雄的敬佩之情和感激之恩的一致性。

  教学目标

  1.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浏览、复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中,记住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构建“为人类造福,誓死不变”的英雄形象。

  3.理解“气急败坏”、“饶恕”、“惩罚”、“驱寒取暖”等新词,积累“忍受、遭受、承受”、“决不会-更不会”、既不能——也不能“”尽管-就是“等词语和句式。

  教学重难点: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家自由的、放声的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读出一幅一幅的画面来。

  二、读着这一个感人的故事,想象着这一幅一幅感人的画面,你的心有没有被打动。仔细读读课文6、7、8三个段落。翻来覆去读,翻来覆去想,直到能把这“最严厉的惩罚”一点一点地说清楚了,你就停下来。(提醒:把能够反映这是最“严厉的惩罚”的句子用浪线画下来。)

  1.谁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最严厉的惩罚”的感受?

  2.这些句子让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3.哪些词语让你对“最严厉的惩罚”的感受更加真切?

  (有四个层次,特别要体会3、4两个层次。A“锁”;B“啄”;C“不是一次,而是天天啄”;D、“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许多年”。让学生加上自己的联想,具体说说这“最严厉的惩罚”。)

  4.面对最严厉的惩罚,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态度?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读读;理解“屈服”、“决不屈服”、“尽管――就是”,“如此”。

  师生轮读“最严厉的惩罚”和“宙斯的态度”。

  想象一下普罗米修斯的表现吗?面对普罗米修斯的态度,你有什么想法?

  三、普罗米修斯决不屈服的态度,我们还可以从课文的其他地方感受到。

  1.课文第5段

  2.课文第一节“冒着生命危险————”。

  四、互文阅读

  1.(补充情节资料1)假如你是一位演员,你会如何朗读普罗米修斯的话?用“决不——”来说说他的态度。

  2.(补充情节资料2)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会要求演员如何来朗读普罗米修斯的话?用“决不——”来说说他的态度。

  3.读课文最后一段。假如你是一位编剧,你会让普罗米修斯怎样对大力神说?

  小结:(看板书)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带来火种,在宙斯最严厉的惩罚面前,决不屈服,当火神劝他归还火种的时候,他表示决不——————,当他的好朋友河神要去向宙斯求情的`时候,他还是——————,即是宙斯的心腹前来劝他的时候,他仍然是决不————。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英雄,现在人们习惯叫他“取火英雄”。

  五、在咱们中国的神话中,也有一位取火英雄,他的名字叫“燧人氏”。比较读读,这两个故事有哪些相同的东西在里面?

  1.学生练习

  2.交流:都是讲取火的事;都是讲取火艰难的事;都是讲人们怀念取火英雄的事。

  3.为什么人们都如此怀念取火的英雄,而且5000多年来,一直传颂?(宜联系课文1、2段,理解火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和光明,火让人类远离了悲惨和黑暗)。

  4.小结: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带来了希望和理想。现在,当我们读到普罗米修斯这个名字的时候,不仅仅觉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觉得他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当我们叫着普罗米修斯的名字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人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理想。

  六、总结:

  普罗米修斯是大家都应该记住的故事。当然,我们今天学习普罗米修斯也是为了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通往古希腊神话世界的门,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给我们列举了几个故事,大家都去读一读。

  教后记: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2.3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 撒网 塞sāi 塞车

  sǎ 撒种 sài 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多媒体展示故事或挂图,图书结合看,并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体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读思考(给一定读书时间,教师与生探讨)。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从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六、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板书设计

  32* 渔夫的故事

  渔夫 捕鱼捞到黄铜胆瓶 放出魔鬼

  魔鬼 要杀渔夫 恩将仇报

  渔夫 引诱魔鬼入瓶 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后记: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多媒体打出,师生齐读)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说说书名,可不提及内容)

  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1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读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师生评价,概括出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一是要把书名、内容说清楚明白;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比如有趣的部分、书给人的启示、快乐等;三是要把握听的同学的疑问简要解答。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可以介绍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也可以根据小组同学的兴趣,应他们要求,介绍一本自己读过大家又感兴趣的书。小组之间评价谁介绍得清楚,选出大家都感兴趣的一本或两本书。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的读书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交流,体会好书的作用)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是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都是“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生活拓展

  1.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报纸)”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导入激趣,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自主习作

  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5.自己修改习作。

  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自由读文章。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互相纠错。

  读对话,了解内容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练习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在前几个单元中任选两篇概括)

  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4.背歇后语。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第五课时 趣味语文

  趣味语文

  1.自读两个小故事,读熟练。

  2.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读选读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9个,能正确读写“持续、黎明、枪弹、愤怒、任务、艰巨、牺牲、顽强、规定、胸膛、惊天动地、报仇”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8—11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感悟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4、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教育:

  感悟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有关情况,电影片断、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了很多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最佩服哪位英雄人物?”

  让学生列举一些英雄的人物和他们英雄的事迹;然后让学生归纳这些英雄人物的相同点;最后老师给予肯定:黄继光也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个,他们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以及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2、向学生介绍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的家庭里,小时候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1950年黄继光加入民兵,第二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向学生介绍黄继光的家庭和他小时候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有助于学生理解。正因为黄继光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才可能在战斗中火力点久攻不下的关键时刻,主动请战,然后顽强战斗、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壮烈行动。

  3、介绍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这次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就是这次战役中涌现的特级英雄。

  二、学生自己初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3、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

  首先以“战役”为例:让学生把这个词与课文中的“战争”、“战斗”进行辨析。首先请同学讲出字典中“战役”一词的解释,强调“由一系列战斗组成”;然后用集合圈的方法讲解“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范围是一个比一个大,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的范围大小。

  最后设计了一道填空作业以进行巩固

  “上甘岭( )是抗美援朝( )中最激烈的( ),其中夺取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的( )是最关键的一仗。”

  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如何?

  五、再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1、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2、课文讲述了什么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3、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听后归纳出答案:

  ①全文有12个自然段。

  ②课文讲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③顺序学生可能会说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教师先给予肯定,然后归纳: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或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写的,这就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本文就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主要写上甘岭发生的时间和战斗的激烈程度,以及上级下达的命令。

  (2)带着问题再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黄继光所在的营在什么时候,接到上级的什么命令?

  学生读课文后,找出重点句回答上述问题。

  电脑出示重点句: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课堂讨论:“黎明”是什么时间?通过讨论知道黎明是天快亮或刚要亮的时候。

  老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体会:“第五天夜晚”接到任务,到“黎明”前完成任务大约是多长时间?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这项任务的难易程度怎么样?从哪些词看出。

  “持续”一词是延续不断的意思。连续了“四天四夜”说明战斗很激烈。时间很紧迫。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

  (4)总结第1、2自然段段意。

  上甘岭战役在1952年10月打响了,战斗非常激烈,时间十分紧迫。

  (5)在如此紧张激烈的'情况下夺取597.9高地并不是一件易事,黄继光为什么要主动请求任务?导入下一段的学习。

  2、学习第3~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黄继光为什么要主动请求任务?小组讨论后回答。

  (2)抓词语,理解重点句。

  电脑出示重点句帮助理解

  ①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让学生思考:在这句话中,“屡次”是什么意思?去掉这个词行不行?为什么“屡次突击”都没有成功?

  让学生体会到“屡次”是多次的意思。去掉这个词不行。如果去掉这个词,就成了一次突击。有这个词是说明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比雨点还密”、和“压”字不仅有阻挡的意思,而且说明当时敌人的气势咄咄逼人,火力太猛,更说明为了战斗的胜利,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以及完成这个任务十分艰巨。这也是黄继光请战的原因,说明他有要按时夺下597.9高地的高度责任感。

  ②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让学生思考:“愤怒”和“坚定”写出了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这写出了黄继光请战的决心来自对敌人的恨和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感。

  ③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感情。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表达了黄继光完成任务的必胜的信心和革命战士的自豪感,体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重点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归纳第3~6自然段的段意

  黄继光请求任务,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请求。

  (5)黄继光和两位战士冲上去执行任务,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课文。

  3、学习课文第7~11自然段。

  (1)学生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黄继光和两位战士是怎样冲上去的?

  ②黄继光负伤后又是怎样做的?划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句。

  ③是什么力量使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学,然后抓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最后有感情地朗读。

  电脑出示重点句

  “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

  “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教师帮助学生体会出:黄继光和两位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毫不退缩,勇敢地冲了上去,写出了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

  引导学生归纳出黄继光受伤后的动作是:用尽、爬、站起来、举起、晕倒、站起来、张开、扑、堵等。这些动作表现了黄继光顽强战斗、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感情。

  ①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②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③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全文前后三次出现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的句子,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烈,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丝毫没有退却,表现得英勇顽强。

  (3)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人物思想感情。

  电脑出示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的数字和省略号的作用。

  经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句子中用“20米”、“10米”这样的数量词及省略号,意在表现黄继光的顽强意志。“20米”、“10米”的距离是很短的,但对身负重伤的黄继光来说,每移动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要忍受伤痛。躲避敌人的枪弹,因此他爬得很慢。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一点一点地接近了敌人的火力点。

  (4)再次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

  ①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②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第一次站起来,“啊”仅一个词,表达的内容却很丰富,它既是对黄继光顽强意志的赞叹,又表达了战友们的期待、惊喜之情。“突然站起来”,突出了黄继光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第二次站起来,是在黄继光昏迷后醒来的情况下。这次站起来,说明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通过指导学生看插图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黄继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5)在理解本段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配上《国际歌》的乐曲,充分体会黄继光的这种大无畏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4、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黄继光牺牲了,夺取597.9高地的任务落在了战友们的身上。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第12自然段。

  让学生理解:“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这句话的意思。

  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夺取了胜利。

  (2)归纳第12自然段的段意:战士们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占领了高地。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由于上级下达新的战斗任务,并且有个火力点久攻不下,才有后来的黄继光主动请战;由于黄继光的顽强战斗、壮烈牺牲,鼓舞了战士们,部队才很快占领了597.9高地。

  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夺下高地

  请求任务愤怒、坚定英勇顽强

  胸堵枪口负伤、猛扑不怕牺牲

  占领高地歼灭、敌人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11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3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体会王葆的形象。

  3.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一个,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奇妙童话的陪伴,请大家谈一谈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人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美人鱼、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是——宝葫芦的秘密。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吗?(看过动画片、看过书。)主人公是谁呢?(王葆)是的,这是著名作家张天翼写的童话故事,20xx年被拍成彩色动画电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接触这个王葆,看看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识记生字词,互相指读,提醒同学注意哪个生字。

  说说自己预习中的疑惑,组内初步解惑,解答不出的标注问号,留作集体交流探讨。

  2.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生字词识记;课文朗读;解疑释难,提出未解答的问题。

  3.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规矩(jǔ) 撵(niǎn) 拽(zhuài) 舔(tiǎn)

  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乖、溜、葵、瘦”,并且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乖”注意和“乘”区分,第三笔是悬针竖。“溜”是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留”的“丶”不要漏写。“葵”是上下结构,下面“癸”注意最后一笔是“丶”。“瘦”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叟”注意笔顺,“丨”要出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

  2.通读课文,说说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

  3.读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王葆,并且了解了他和宝葫芦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王葆和宝葫芦结下“情缘”。

  1.读课文,想一想,王葆是怎样知道了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的?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说一说。

  王葆与奶奶的规矩:每逢奶奶要求王葆干什么,都得给他讲一个故事。就这样,王葆听到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2.理解“规矩”:这里的“规矩”是什么意思?(约定、承诺……)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规矩吗?

  3.总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我和奶奶守住了彼此的“规矩”,我才听到了那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我们也要做守规矩的人。

  4.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奶奶和王葆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5.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一直听到十来岁,而且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读课文,找出文中都列举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6.通过读课文,我们发现奶奶故事中这些人得到宝葫芦的方法都不同。那得到宝葫芦的结果呢?(都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7.哇!原来宝葫芦这么神奇啊,那让我们来还原一下这几个宝葫芦的故事吧。

  小组合作:发挥想象,任选一个故事,进行交流合作,创编故事。(注意:根据已有内容进行创编。)

  交流、评价。(注意:是否根据已有内容;想象力是否丰富等。)

  8.总结、过渡:看来啊,同学们都掌握了王葆奶奶讲故事的独门秘籍,想象力都很丰富。整天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顺理成章地,王葆对宝葫芦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向往——他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二)王葆对宝葫芦的向往。

  1.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让生活中一切的不顺利都变顺利,没有烦恼,省心了。)

  的确,每当面对困难,这种想法就更加强烈。王葆都遇到过哪些困难?(不会做题、种向日葵比赛输了、与同学闹翻。)

  如果有了宝葫芦,这一切会是什么样子?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渴望。

  2.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有没有需要宝葫芦的时候?如果你有了它,你会让它做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过渡:看来,成长的烦恼我们每个人都有啊!想一想,当王葆真的拥有了一个宝葫芦,他的想法都能实现了,但他的问题就真的都能得到解决吗?

  不会做的数学题——仍不会做

  不会种的向日葵——还不会种

  不会和同学们友好相处——还是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没有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培育,用自己的真情去投入,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做。

  总结:没有付出的收获,就是不劳而获。不劳而获的幸福是真的幸福吗?不是。

  三、延伸拓展。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学生读。

  当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宝葫芦的秘密

  没有付出的收获,就是不劳而获

  本篇课文节选的是《宝葫芦的秘密》中的部分章节,但不能上成导读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是如何塑造的。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角色,体会人物特点,学习阅读方法,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课堂对朗读指导引导不够,对学生的创编时的引导铺垫不够,打算在推荐阅读之后的阅读交流会中继续交流创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