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30 01:17:5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语文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语文教案集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36---51页。文章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课文中女主人公的作为。

  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母爱的无私、伟大。

  4.结合其它关于母爱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深处激起对母亲以及其它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习惯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领会小说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反映或表达母爱的世界名片的片段,或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反映母爱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世界名片的录像带或者自己的能够反映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关怀的故事。

  2.第二课时课前,教师搜集一些以“母爱”为内容的文章,如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梁晓声《年轮》片段,与本文进行风格上的比较。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陶影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第二课时课前,摘抄一些反映母爱或其它亲人关怀的文章,认真体会,感受温情。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结合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1.从描写陶影的生活状态的内容入手,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受母爱,进入新课。

  2.朗诵教学,教学诵读的基本技巧。

  2.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小说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情感。

  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3.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小说的内涵。

  4.分组描绘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图画。

  4.体会作者如何慢慢通过铺垫表达情感。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绘自己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对自己的关怀。

  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对自己无私的关怀。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会赋予母爱不同的内容,结合一些人对母爱的说法,导人新课。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集中反映母爱的片段,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课文。

  2.感受自己摘抄的描写母爱或其它亲人关怀的句子,感受亲情与真情。

  3.在听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和重音,初步体会这些句子所蕴涵的感情。

  4.在心中默读,体会小说的意境。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表达了文中主人公对孩子的何种情感(教师及时补充和纠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深入分析这些句子表达的情感,重点对坐车给孩子买票及训斥孩子啃西瓜皮等细节进行讲解,使学生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

  3.分析:一些词语从本身来说并无特殊之处,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温文尔雅”用在陶影身上似乎不妥当,但它却恰恰说明了普通的母亲为了孩子能够养成好的品行,而对自己的超越和升华。提问学生如何理解“捺”的用法。

  4.进行总结,分析作者对于细节处理的妙处。

  1.回答教师的提问:句子表达了陶影对琶子无私、伟大、真诚的母爱,表现了母寿内心的苍凉。

  2.根据教师的讲解,体会母亲为了让孩寻能获得尊严,主动买票,为了让孩子具有大家风度,全力以赴地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良苦用心。(学生交流体会,补充答案)

  3.讨论回答:“捺”字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具体化了,生动地写出了母亲所能感觉到的巨大责任感,更能刻画一个普通母亲心里的'所思所想,对于深化主题、丰满人物形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4.通过教师的总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细节处理的妙处所在,把握通过细节的处理来升华文章主旨的写作技巧。

  三、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已绘制的图画。

  2.结合课文,指导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母爱”的内涵。

  3.提醒学生注意: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实地表达出来,图纸的许多内容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勾勒出来。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各自已绘制的图画。

  2.通过教师的讲解,真正理解“母爱”的内涵,并对之有所感悟。

  3.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教师的提示,体会图画中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实地表达出来,可结合想象和联想进行勾勒。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新课。

  1.诵读,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本课。

  2.学习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前后所发生事情的区别与联系。

  3.畅所欲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本文的主旨。

  3.研讨作者对于陶影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4.比较阅读,教学生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

  4.比较教师所列其它文章与本文的异同,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会迁移运用。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的学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通过教师范读、点名朗读等方式,读出重点词、句子的音律,并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过程。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文中所举第三件事情的经过,并请一个同学略述其经过。

  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次课的知识点,并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

  2.回答,踊跃略述其经过,认真听取教师的补充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文童结构(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前后事例就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何处?

  2.提问:作者为何特意举出孩子到一位老奶奶那里量身高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总结:这件事情应该说明母亲心中的无奈与苍凉,因为外部环境的力量强大,自己的力量微薄,辛苦构建的防线这么容易被突破,而在公园里的一幕与此又非常相似。

  4.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在课文中的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的表达效果。

  1.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几件事情没有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升华,而在后几件事情里,母子间的感情因为最后的结尾得到和谐统一,这就将感情升华了。

  2.回答:作者主要反映外部的不良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影响。

  3.结合教师的分析,讨论外部环境如何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面对这些影响,如何趋利避害。

  4.经过讨论,认识到在文章中综合运用写作手法对形象化表达作者所要刻画的效果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教师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列举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梁晓声的《年轮》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三篇同是反映母爱或亲情的文章。

  2.总结全文,并告诉学生小说的积极社会意义。

  1.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这几篇文章的区别:从内涵创设、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各抒己见。

  2.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

  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反映母爱无私、伟大的文章,虽然取自普通人的普通事,却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小说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亲历人的角度,同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小说的内容纷繁、庞杂,抓住重点事例,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

  板书设计

  一厘米

  毕淑敏

  买公共汽车票——啃瓜皮——买公园门票——量身高——请求领导讲明真相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文是刻画伟大母爱的好文章。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小说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置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小说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探究能力。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速地选择义项。

  3、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

  4、认识排比句式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两句富有哲理的话。

  7、通过辩论训练,增强学在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速地选择义项。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认识排比句式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三、教学难点:通过辩论训练,增强学在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速地选择义项。

  3、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一题

  1、运用多媒体显示教学内容。

  问:你知道这一段话出自哪篇课文?

  2、学生朗读这一段后,讨论欣赏:你觉得这段话的.书写美在哪儿?

  3、学生再读这一段,注意每个字的字形。

  4、这段话中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出来。

  5、讨论该怎么写,可适当让学生说说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教师示范。

  6、学生描红。要求:一边描一边记忆,要从字的整体上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并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

  7、反馈学生作业,评点优劣,进行强化练习。

  二、自学第二、三题

  第二、三题练习类型,我们以前已经遇见过,请同学们先看清题目的要求,试着做一做。

  学生答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第二题

  1、审题,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映示本题训练内容。

  3、汇报交流

  4、学生自行订正。

  5、小结:一个字往往不止一个义项,从字典的多种解释中应取哪种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词语、句子中去考察,某个义项结合到词句中去,解释得通顺,符合词句的基本意思,才是合适的义项。

  、反馈第三题

  1、映示本题训练内容。

  2、分辨这三组词,每组的意思有何异同。

  3、朗读6个句子,体会每句话表达的意思,想想用哪个词确切。

  4、交流汇报。先相互讨论讨论,再指名回答括号里所填的词,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5、朗读填好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三组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区别。

  五、作业

  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再读一读。

  格外更加渐渐常常居然果然

  1、过了清明,天气()暖起来了。

  2、久别重逢,大家()亲热。

  3、他说要下雪,()下雪了。

  4、公家的书,应该()爱护。

  5、他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受到表扬。

  6、我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学习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 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 梳理小说的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对比描写和出人意料的结尾。

  2. 分析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解读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启迪同学们联系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

  探究法、对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钱钟书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窗》,说人们最初建造房子的时候是没有窗户的,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再建造房子的时候便有了窗。透过窗,屋子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面的.人在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外面的人也窥探到了屋子里面的秘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看看里面又会有怎样别致的故事……

  二、学习目标:

  1. 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品析人物形象

  2. 梳理小说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尾

  3. 联系生活,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检查预习结果:

  消遣(qiǎn) 一泓清泉(hóng)

  玫瑰(guī) 栩栩如生(xǔ)

  草坪(píng) 争奇斗研(yán)

  俯瞰(kàn) 气喘吁吁(xū)

  窄小(zhǎi) 五彩斑斓(lán)

  手肘(zhǒu) 津津有味(jīn)

  挪动(nuó) 扣人心弦(xián)

  四、体裁:小小说

  小:篇幅短小

  新:立意创新

  巧:构思精巧

  奇:结尾惊奇

  五、情景再现,复述情节:

  时间:“曾住过”表明这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地点:一家医院的病房

  人物:两位病人

  环境: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两个人,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

  开端: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关系融洽

  发展:远窗病人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远窗病人见死不救

  结局:远窗病人看到的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六、互帮互助,共同探究:

  为了帮助别的同学理解这篇小说,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文意?

  同学们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重点明确问题:

  一、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二、为什么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三、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探究结尾:

  故事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感慨……

  七、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人性的黯淡: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人性的光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

  课堂总结:

  一扇小小的窗户,不仅是一简单的“物”,还是心灵的窗户,映照了美与丑不同的灵魂,它是上帝的眼睛,让我们看清了人性的光辉与黯淡,一个利己,一个利他,一个热情,一个冷漠,一座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张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这美丽的风景送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作业布置: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去帮他一把,余香就不仅仅留在手中,还会沁入你的心脾。

  请结合上述内容,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2、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说明顺序。

  3、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抓住特点描述事物。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具准备:投影片

  课前预习:

  反复朗读,查找工具书了解松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你能用一两句话给我们介绍介绍吗?指生介绍。师:大家讲得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描述松鼠这种小动物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纠错。

  2、投影出示生字,读准下列生字词

  驯(xùn)良  矫(jiǎo)健  蛰(zhé)伏 苔藓(tái xiǎn)

  3、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小声读、大声朗读等),要求:读的同时,要在文中圈点勾划,找出能体现松鼠总特点的语句。

  投影出示思考题:

  (1) 你认为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划分的?

  (2) 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讨人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明确:(板书)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提问: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同座位讨论,举手回答)(提示:结合课文内容,确定自己的思路)

  明确:

  先介绍自己的“漂亮”。(略)

  接着介绍自己的“驯良”。(略)

  最后介绍自己的“乖巧”。(略)

  二、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师范读第3段,故意漏掉一些词,让学生指出并体会其作用。例: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字、词、句子用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给同学几分钟时间准备,而后以竞赛的形式交流。

  3、投影以下资料,讨论这段文字语言与课文说明语言的区别。

  《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三、情境创设,培养情感:

  有人认为文章最后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对于上述观点,你持怎样的观点呢?

  (生自由发表看法)

  四、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从“漂亮”“驯良”“乖巧”这三个特点介绍身边的某一小动物。

  五、板书: 松鼠最新教案设计

  总括特点 具体介绍 补充说明

  第1段 第2~5段 第6段

  结构:由总到分

  松鼠的特征:

  漂亮(第2段)

  驯良(第3段)

  讨人喜欢

  乖巧(第4~5段)

  词语生动准确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媒体资源:视频《王二小:范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例

  1、谈话:说说你今年多大了?有一首歌是唱一个12岁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们大四五岁,想听这首歌吗?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听过这首歌的学生一定会说出歌名,有的同学还能简单地讲出王二小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二小的故事。(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年龄入手,自然地引出小英雄王二小,再利用课程资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王二小生活的年代,学生在婉转的歌声中入情入境。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2、你们想知道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一)看视频《王二小:范读》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整体感知内容,挖掘学生的认知。)

  自读(尝试读文,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边读边画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标记。

  (二)识字(检查自学情况,巩固生字。)

  1、汇报你在课前是怎么自学生字的。

  2、组内汇报: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朗读(合作练读,共同进步。)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学会评价。)

  2、找一找。找出与四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好习惯。)

  3、画一画。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四)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照样子说一说:

  (1)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2)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王二小被_____。

  (3)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八路军把_____。

  (五)写字(交流写字方法,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王、边、进”,指导认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三个字怎样写好看。

  3、重点指导走之旁的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4、指导学生描红,提示学生注意笔顺。

  5、展示学生作品,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贴在成长记录册上。

  (融书写、观察、评价于一体,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一)导入(复现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的生字宝宝又到我们班做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各找一名学生比赛认读生字,其它同学做评委,看谁能当上小擂主。

  (以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二)读文(多种形式练读,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1、指名读第一段。(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自由练读第二段。想象: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引导想象当时的`情景)

  3、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理解“顺从”,表演:王二小是怎样“顺从”的?为什么要“装”?

  4、同桌互读四、五段,体会这两段应该用怎样的速度读。(边想象边读)

  (启发学生多形式的读文,增强学生感悟,发展学生语文思维。)

  (三)感悟(创造性复述课文,感悟英雄的品格)

  假如你是王二小,你能想象出王二小当时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吗?

  (进行角色换位,训练学生语言。)

  (四)讨论(升华情感,激发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呢?

  (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选读(自主选读,加深品味。)

  1、找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组内练读)

  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六)扩展(延伸课外,引导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写字

  学习“从、这、道”三个字,教师指导,学生练写,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导。

  这一教学过程结合动画课件《王二小:综合生字》辅助进行。

  总结(启发谈话,理解升华。)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想法?(可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向王二小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品质;二是你有哪些感想。)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树教案12-05

有关语文的教案12-07

语文《大卫》教案02-16

语文活动教案01-22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长征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