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集锦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理解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两张幻觉图片导入
二 欣赏落日谈谈感受
三 基础知识
1、小组代表竞读课文。
2、小组代表上黑板给词语注音,词语有: 吟咏 绮丽 绚丽 殷红
3、小组代表听写词语比赛。听写了:幻觉、吟咏、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
4、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
四 我读 我画 我赏(1-3)
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学上黑板一边听一边画出落日图。之后点评。
2、讨论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缩身”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号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7、用书中的原话回答“落日”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引导大家阅读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完成课后表格.
2、讨论这几段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六 课堂拓展延伸
1、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
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
七
人生的启迪?比如:幻觉带来灵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ao、a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复韵母ao ai教案(第一课时)。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o、ai 组成的音节。
3、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单韵母,做“认读接龙”游戏。
2、课件出示a、o和 a、i 单韵母的组合,激发学生认字形、读其音,引起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新授
(一)ao的教学
1、根据学生学前掌握的情况,相机引入ao的认识
师:你是怎么学会读的?又是怎么记往的?
(生谈学习体会、方法、经验,师鼓励推广。)
师:哪些小朋友还需要老师的帮助?
(生举手,师统计举手的人数。)
师:大家有兴趣跟着老师用新的.方法学习吗?
A、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利用“棉袄”图发ao音
师:图上是什么?(读“棉袄”两遍)与衣服有什么不同?
(建立学生对比区辨能力,抓住棉袄“厚”的特点,可借多媒体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师:图的右上角是什么字母?他们合在一起叫什么名字?
(强调a和o是一个整体,再现a与o的组合,引出“复韵母”。板书:复韵母)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图片和字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激发学生认知事物的兴趣,也同时增强学生对ao形的感性认识)
B、启发学生比较情境图,认识“棉袄”汉字
师:你们发现和学习声母时,所出示的情境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拼一拼,读一读。(出示“棉袄”词、拼音卡片或课件)
2、强调ao的读音教学,练习发音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读,并且用心观察老师的口形,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复韵母ao ai教案(第一课时)》。然后说一说和发单韵母时是否相同。(在观察、对照、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单韵母发音口形、舌位不变,复韵母是由前一个音快速向后一个音滑动,读成一个音。)
师:请小朋友们按这个方法自由练习。并仔细观察声调应当加在哪个字母的头上?(师板书:āo áo ǎo ào)
师:我们来进行一次男女同学小比赛,看谁读得好,赢得掌声多。
3、ao写法教学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ao在四线格里占哪几格?(中格 和单韵母一样)观察一下a和o之间的间隔距离不要写得太远。(再次强调整体性)
师:同时请仔细观察老师书写,你们一边书空,一边说出笔画。(板书:ai)
师:请同学用拼音本书写,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一边检查书写情况,一边观察学生书写姿势,及时表扬和纠正不良书写习惯)
(二)ai的教学
1、做“比高矮”游戏,练习用ǎi音说话
(师指名坐在前边和后边各一名学生起立,让学生说谁矮。注意加上“前边的同学”把一句话说通顺说具体。师又指名坐在左排和右排各一名学生起立,让学生说谁矮。注意加上“左排的同学”。还可以指导学生加上称谓、姓名来说。)
2、观察图画,强化认识ai(示图)
师:谁能用前面学过的人名,为图上的两个小朋友起个名字,并带名字说一说谁高谁矮。(引出“高矮”,初步帮助学生建立形成反义意识)
师:ǎi是几声,它的一声该怎么发?请小朋友们齐读。(āi)
师:ai是由哪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板书:ai)大家再大声的齐读两遍。
3、借助ao的发音方法,自主练习领略ai的发音四声的发音。
师:还记得ao是怎么发音吗?(可再示范一遍)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带上声调读一读。然后小组读。(观察学生发音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师板书:āi ái ǎi ài)
师:有自信的同学能单独读一读吗?(再次强调口形的滑动变化)
4、自主练习ai的写法
师:有谁愿意上黑板写这个复韵母?
师:请你给这位同学一个合理的分数,说一说为什么值这个分数?
(补充评正)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在书上43页写一写ai(和写ao一样,注意学生书写时的正确姿势、两个字母的间距)
(三)儿歌教学
1、借助多媒体,学习重点字词
师:请小朋友们把儿歌中含有ao、ai的音节分别用△和○标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师:你们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方法拼一拼吗?哪些音节拼读起来还有困难请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地位及课文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四单元第20课、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山市>>是一篇自读课文,它所涉及的自然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可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适当探究、课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发展﹑高潮及消失的过程,极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感知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变”“奇”“美”、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讨论法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件背景是与文言文意境相似的中国古典山水画,配以中国古典民乐,充满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进行pvp比赛,字﹑词﹑句pvp、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体味山市之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海市蜃楼图片,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图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间出现一座城市吗?让我们走进<<山市>>,去领会山市的神奇吧!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2、师生竞读
①抽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挑刺儿、(字音﹑停顿﹑断句)
②教师古筝配乐朗诵,学生体会停顿﹑语调﹑情感、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准确断句﹑读出情味、
③选派学生代表与老师比赛,学生评论并说明理由、
④集体有感情朗读、
3、译读(字﹑词﹑句pvp)
超级女生中有个pvp环节、现在我们也举行一场字词句pvp大赛、你可以pvp班上一个同学,也可以pvp老师,当然老师也可以pvp你(如果不懂也可以求助于别人)、比一比谁是冠军、
注:在pvp中,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
(一切乌有数年恒不一见居然城郭尘气莽莽然危楼一座往来屑屑或凭或立高插青冥历历在目碧瓦飞甍高垣睥睨风定天清直接霄汉黯然缥缈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屏或立,不一状、)
3、品读
(1)体会山市之“变”、
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时间很短暂,看来山市瞬息万“变”、
②随时间推移,山市呈怎样的景象?
③山市变化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2)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组讨论所看到的山市奇观、同学们都是山市的目击者,派小记者下组采访、
参照采访提纲:你看到怎样的景色?
它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呢?
你觉得这些美吗?美在哪里?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与小记者交谈,总结小记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品味山市之“美”、
①集体朗读一部分课文,有感情的描绘这部分景色,共同品位山市奇观、(辅以图片)
②师生评说山市景色之美,探究由哪些词语﹑句子体现出来、
三、讨论研究
为什么那时的人把山市称作鬼市?山市怎样形成的?
四、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述美丽神奇的山市、
2、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形成的科学原因、
板书设计
山市
变奇美
忽孤塔高插青冥
无何城郭碧瓦飞甍
未几宫殿高垣睥睨
既而危楼风定天清
逾时高舍直接霄汉
倏忽拳豆黯然缥缈
语文教案 篇4
第三单元 抓住特征 准确说明
1.中国石拱桥
2.桥之美
3.苏州园林
4.故宫博物院
5.说“屏”
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吧,能不能说说在旅游的过程中都看了一些什么?
生1:我去过苏州,那里的园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说拙政园、留园等。
生2:有一年暑假,我爸带我去卢沟桥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生3: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了首都北京,在那里我们游览了故宫、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真是美不胜收。
师:是呀,旅游能增长知识。你们所说的拙政园、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它们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好,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个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而且在这一单元我们会接触到一种新的文体。
生:什么文体,老师,讲给我们听听好吗?
师:别着急,你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文段一:久居北京的老城墙附近,孩提时曾跟小伙伴们一次次踏过那颤巍巍的、透过桥板缝就可窥见浊流的护城河桥,到离城墙不远的乱坟冈子或农家柴草堆去捉蛐蛐儿。也曾遇到难得的机会坐上昆明湖的小船,穿过那汉白玉砌成的玉带桥。头一次见到著名的卢沟桥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在宽阔的长长的桥面上欢叫着来回奔跑,一时顾不上去数那桥栏上据说永远数不清的石狮。
文段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生:我看出来了,文段一在表达上侧重于记叙,而文段二在表达上侧重于说明。
师:说得对,前者主要是用来记叙的,要求生动传神,而后者则是主要用来说明的,要求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记叙文的话,那么后者我们就称之为说明文。它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等。它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 抓住特征 揭示本质
生:老师,由于我们首次接触说明文,从哪入手呢?
师:大家想想,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原因何在?
生:那是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师:对呀,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我们当然要从认识事物的特征开始呀。因为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
生:老师,谢谢您的点拨。
相关知识链接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范例1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
分析:
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要认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介绍和解说的。《中国石拱桥》一文紧紧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些特征加以介绍和说明。
本文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多而广。
第二部分(第3-9段):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特点(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第10段):介绍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解答:
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
解题方法链接
阅读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说明文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介绍清楚这一事物,才能使读者留下鲜而而准确的印象。
把握了全文的条理和思路,就容易把握全文说明了事物什么样的特征或什么样的事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说明事物时东拉西扯,不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那么被说明的事物就会显得面目不清,说明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范例2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分析: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在《苏州园林》一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美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曲折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出自人工,却能宛若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与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与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解答: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 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首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的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解题方法链接
阅读说明文,找出事物特征要建立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带着这样的思想去阅读分析说明文,才能正确把握其说明顺序。
范例3 《故宫博物院》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写太和殿:
第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第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第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第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解答: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解题方法链接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难点问题2 理清顺序 条理清楚
生:老师,我们在学习《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文章为什么要从旅人桥说到赵州桥、卢沟桥,最后又说到现代的桥?
师:问得好,你的提问涉及到说明文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问题。
生:老师,你能告诉我们什么是说明顺序吗?
师:好,说明文在安排写作材料的时候,要合理地组织材料,这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说明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关于这一点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记好。
生:老师,我明白了。
相关知识链接
常见的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说明文运用时间顺序往往突出时间的阶段性,每一阶段一般都有它的特征。它与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2.空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说明实物的形状和构造时,或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或由表及里……
3.逻辑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理(非实物)的文章。常见的有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构造到功用、由认识到实践等。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b p m f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读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二、教学重点
1.学会“b p m f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读音节的方法。
3.学会拼读“b p m f”与“u、o”组成的音节。
三、教学难点
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字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谈话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2、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
二、看图说话,初识字母
(一)学习“b”的音形
1.出示“b”的图
(1)引导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问:这个字母念什么?学生试读“b”。
(3)讲: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4)教师范读。
(5)学生学读,体会发音方法。
(6)开火车读。
(7)忆字形。启发学生看图:b像什么?b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像收音机。读顺口溜:我听广播b b b。
2、学习b和a的拼法。
(1)指导学生看拼音图,从“推卡片”这一动作来想拼读方法,尝试拼读。
(2)课件演示声母b和韵母a相拼成音节ba。
(3)小结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做“找朋友”游戏。
3.指导书写b
(1)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丨”上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3)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
(4)学生书空笔顺。
(5)学生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二)、学习“p”的音形(方法同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b、p。(集体练,个别读。)
2、拼读ba、pa的第二和第三声。
二、教学声母m。
1、看图说话引出m。“摸”声母是m,(出示“m”的图)
(1)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做过摸人的游戏吗?
(2)这个字母怎么读?
(3)教发音方法。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5)开火车读。
2、记住字形。
(1)看图说说怎样记住它的形?
(2)顺口溜:两个门洞m m m。
3、指导书写。
4、教学m和单韵母的拼音。看课文上的图,拼读mu、ma。
三、教学声母f。
1、看图说话引出f。
2、教学f的发音。
3、学习“f”的形。
4、指导书写。
5、教学f和单韵母的拼音。
四、巩固练习。
1、读语境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2、猜字谜。
3、听音取卡片。
4、用卡片认读声母和音节。
五、学习小结,课后激励。
1、今天我们认识了声母家族的四个朋友b p m f。同学们回家要读给家人听哦。
2、把学会的拼音拼给家长听。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g、k、h,配有一幅图。图上一只和平鸽叼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鸽子的“鸽”提示g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g的形。湖边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的形。两个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侧面的形状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g、k、h的书写格式和笔画笔顺。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以音节guā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练习。
第五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画面上一个小哥哥在湖边画荷花,弟弟拉着妈妈在一边看。
教学重点难点:
g、k、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g、k、h发音的录音带;g、k、h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的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和学过的声母
(二)学习声母g
1、看图,.教学声母g。
(1) 指导看图。提问:图上画的什么?谁能给小朋友讲一讲鸽子。
(2) 出示声母g。谁认识?请读对的同学当老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感悟,体会发音要领。(教师指导把鸽子的“鸽”读轻一点、短一点,就是g音。可以边读边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 指名试读
2、学生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3、利用图上的橄榄枝学习g的形。还可以用“9字带钩就是g”来记忆g的形。
小结:图上的“鸽”标音,用弯曲的树枝表示g形。讨论一下自己还有什么办法记住g的形。
4、教顺口溜:9字弯钩g、g、g。
比较读g—e、g,让学生进行感知比较,进一步掌握g的发音要领。
(三)练习拼音
1、复习拼音方法。
2、让学生试着拼读:g—a、g—e、g—u。
3、指名拼读音节。
4、范写g,学生书空练写。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
一、从歌曲入手,引出课题,学习串字。
1、你们刚才唱的是哪个动画片中的主题曲?那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欢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蓝猫吧!
(蓝猫)先给大家出一个字谜:门里一张口学生说谜底,老师出卡片.
2、老师想知道,在家里的时候,你遇到问题,喜欢问谁?(问爸爸、问妈妈,读卡片)
3、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有两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仰望银河,产生了很多想象,于是他们就--------出示词卡:问银河。谁想读读?
4、谁知道这个词中的第2个字念什么?(银—板书拼音和生字)
a、这个音节可以拼读吗?为什么?
b、你看,这个字的哪部分比较熟悉?蓝猫老师出的第二道题就是与金字旁和艮字有关的内容,请看大屏幕。(出题)发小组合作单。
A 你认识的带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B 带有“艮”的字,你认识几个?能不能写下来。(很狠恨跟根银)
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汇报A题:
1、看了这些带有金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
2、对,我们学的这个“银”就是哪个银?(白银、银子、银圆、银钱)
汇报B题:
1、小组交流 2、出示:很狠恨跟根银
二、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前两行诗时,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一段书面形式和诗歌形式(一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讨论:1、在你学过的课文和诗歌中,发现过这样的句子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2、讨论这两个同样的句式重复出现你突出了什么?(为了突出强调自己要说的话。)
3、怎么读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你找一句读一读。(第二句加重语气)
4、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银河提了提了哪两个问题?
板书:鱼儿水草小朋友
出示银河图:根据板书谁来试着问问银河?
5、出示句子比较:
(1)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戏水的小朋友吗?
(2)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没有戏水的小朋友?
6、练习说话
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
7、看板书试背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自读,思考:接着小朋友又向谁提了哪两个问题?
2、读后指名对对着银河问一问,练习感情朗读
板书:客轮、货船、航标灯
出示“南来北往”的.场景,说说什么是南来北往。
3、它们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用吗?
4、朗读第二段,各自读,齐读。
5、练习说话: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它们()吗?
看板书试背第二节
6、对比第一、第二节。
五、自学第三、第四节。
1、自学第三、四节。要求弄清每节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哪两个问题?
2、用线划出来。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请在旁边画上小问号。
3、分小组交流
4、说说老师该板书些什么?随机在电脑里出示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水力发电站。
5、说话练习
6、试背第四第五节。
六、学习第五节。
1、文中的小朋友对着银河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他还有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能猜猜他还会问些什么?你也有问题吗?来试着问问。
2、所有问题你能解答吗?为什么?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银河里到底有什么,于是他怎么说的?“总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五小节,说说你读了那个小朋友的话后有什么想法?板书:总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书,试背。
七、总结,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机、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大屏幕出示蝈蝈图)这是什么?出示:“蝈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故事。揭示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教学“盲、婆”。
3、解释“盲婆婆”,做实验体会“盲人”的痛苦与不便,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眼睛。
4.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课文是一首叙事诗。现在我们来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没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们?
1.看图听课文录音朗读。
提问:听了录音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1)指4.名5.读生字词。(2)齐读生字词。
6.试读课文,7.理清文章结构。
(1)揭示四段的意思,(小黑板出示)想一想,怎样填序号。
( )“我”的心意。( )“我”送蝈蝈。
( )“我”的愿望。( )“我”的'信心。
(2)小结。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蝈蝈图,这只蝈蝈是什么颜色的?大屏幕出示“绿”,拼读lü。
提问: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
用“绿”组词并说话。大屏幕出示:
绿
绿色
______是绿色的。
绿( )_________
2、教学“邻居”。大屏幕出示:
邻居
我的邻居家有_____________。
邻居之间要。
3、教学“乐、喜”。大屏幕出示:
乐呵呵喜滋滋
笑
爷爷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4、巩固练习。
(1)读生字。(2)读词语。
四、练读课文。
过渡:刚才这些生字,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生字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1.学生先自由读,同桌互相听。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来。
五、写字指导。
过渡:请大家翻开《习字册》,观察一下,怎样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几个字写得漂亮呢?(大屏幕出示生字:婆绿邻居)
1.分析字形。
2.范写。
3.学生描红。
4.评价交流。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9
上课之前,我参看了很多的资料,包括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但发现大多雷同,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对人间真情的呼唤”这个点上,我总觉得不能体现文本淡淡的忧伤的感情基调。我又找了一些对作品解读的资料来看,最后,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1、捕捉体味作品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深反思层解读文中“梦想”的内涵,探讨悲剧的“人性”主题;2、领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3、品味作品的语言,借鉴文章通过有特色的景物描写、叙述语调来营造氛围、表现情感的写作手法。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位在“感悟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上。首先初步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接着深入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然后思考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小组合作),先解读农村姑娘的“梦”,后解读“我”的“梦”,再比较农村姑娘的'梦和“我”的梦有何异同,探究童年的梦想对于人生有何意义,如何理解作者的忧伤和惆怅?最后重点选取两个片段鉴赏作品语言。结尾的拓展部分考虑到本文风格特殊,感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时选取了一首课外的风格相近的小诗来辅助阅读,并且通过诗歌的创作来进行阅读的延伸,在读写的能力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时两个课时,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都是文质兼美、风格独特的美文,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和赏析散文有着重要作用。尽管是新课标下的教学,也不能架空文本盲目拓展探究,首先还得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在解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散文的美首先在于意境美、情感美。本文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美文,所以教学设计把感悟作品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作为重点。当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进入意境,对作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作品。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带情”、“引导”是很重要的两环。
散文的美还在于语言的美,而语言的美与情感的美又是紧密相联的,所以教学设计中把鉴赏语言也作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品味语言来升华感情,领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天地教案06-17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植树》教案06-15
《语文园地》教案09-27
语文翠鸟教案09-04
语文母鸡教案10-15
语文《公输》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