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备课思路]:
第十二单元的主题是朋友,所以我在设计此教案时,试图扣紧这一主题,先用《找朋友》这首歌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到一种友好快乐的氛围中,在读课文这一环节则力争创设民主平等的环境,有师生比,有生生比;在识记生字时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或自学,或猜字,或请教他人;在检查生字的识记时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学习12个副词时,不是去进行理论灌输,而是力求使学生通过读进而悟,最终能使用;对于如何理解课文,我则试图创设请境,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在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又通过表演,自己探究出真正的朋友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友情的美好和可贵。学习设身处地地体会朋友间的尊重与鼓舞,培养尊重朋友,热爱朋友的美德。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15个生字,注意多音字“教”的学习,并能组词造句。
3.学习“辶”旁,归纳“讠”旁。
4.能工整地写出文中要求掌握的八个生字。
[教学难点]
偏旁部首,尤其是走之旁的书写。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培养互助互爱、真诚相待的美德。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学生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课文,识记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
2、初步理解课文,并练习使用祈使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歌曲录音《找朋友》,会唱的可以拍手跟着一起唱。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朋友,那冬冬的朋友是谁呢?是丁丁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听听冬冬丁丁的.故事吧,请大家打开书,翻到71页第12课《朋友》,齐读题目《冬冬读课文》。
二、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一)1、边听录音,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而且在听或读的过程中看谁能用心记住它们。
2、请会读的同学读课文。
3、老师也想读一读和你们比一比怎么样呢?老师读,读后请学生评价。
4、你们愿意跟老师比一比吗?齐读课文
5、男生一段,女生一段,轮流读(多读基础上,使学生听读识字)
(二)课文已读过几遍了,谁还有不认识的生字,请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学这些生字,可以请教别人,可以看拼音,也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猜字。全会读的同学愿意帮谁就帮谁。学生自由学生字。
(三)检查巩固识字情况(小组活动)
以本组为单位,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组长轮流担当,及时帮不认识的同学,把本组认为最难的字挑出来,考考其他组。
(四)教师检查多音字“教”的学习情况,明确“教”的两个读音并会组词,比如:教jiào(教室),教jiao(教书)。
(五)朗读汇报:男女生各推选一人进行朗读比赛。
三、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师:现在同学们会读课文了,那老师要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当冬冬读不下去时丁丁怎样做的呢”?请同学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丁丁站起来说:“我觉得冬冬的声音很好听,我喜欢听她读课文”)。
师:噢,原来丁丁看到了冬冬的优点,那我们和同学相处也应该怎么做呢?(多看别人的优点)
师:丁丁还说什么了呢?
生:(丁丁又说:“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
师:请大家齐读这句话,体会语气后仿照这句话造句。学生造句,若有难度,教师可创设情境,强调用上“让……,好吗?”如:“老师,让冬冬参加比赛,好吗?”“老师,让我再写一次,好吗?”
师:通过刚才的提问,谁谈一谈丁丁为什么这样做?(他知道尊重别人,并且喜欢帮助同学)
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尤其是当朋友遇到困难时,生病时或受到批评时,请同学们课下认真思考。
四、学习走之儿旁:
1、先明确“走之儿”这一名称
2、书空
3、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描一描,写一写来练习,强调“走之儿”要后写。
五.板书:冬冬读课文
jiào(教室)
教{
辶
jiāo(教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写字,会写八个生字,把“辶”写好,同时学习“讠”;
2、口语交际训练:创设请境,表演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从而懂得珍惜友情。
3.学习使用“再、也、又”三词。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个新偏旁,谁知道是什么呀?谁想上来当小老师写给大家看呢?
学生:汇报交流,评价
师:在这一课的生字中还有一个偏旁,仔细观察,谁发现是什么旁了?
生:“讠”:“读、课、站”
师:那么有“讠”的字一般跟什么有关呢?
指名回答(一般跟说话有关)
师:指导写生字。
二.学习使用“再、也、又”三词:
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这三个词的句子,画出,再完成第74页练习并扩展练习。
三.创设情境,通过表演进一步理解朋友的内涵。
1、教师把题目分给每一组,先在小组内表演,然后再有选择地汇报交流
2、题目如下:
A、你有缺点,比如不会跳绳,他(她)笑话你吗?他怎么做的?
B、他(她)有好玩的东西,愿意和你一起玩吗?一般情况下她会怎么说?
C、你犯了错误,比如不小心打碎了班里的花盆,他(她)们批评你吗?
D、你想抄他(她)的作业,他让抄吗?他怎么说?
E、考试时,他(她)有不会的问题非让你告诉他(她)时,你怎么办?
F、你病了时,他(她)问候你吗?怎样说?
J、你受到表扬时,他高兴吗?
3.小结,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就是要互相尊重、互相鼓舞、互相帮助等)
4、我送朋友一句话:
再次播放《找朋友》一歌,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把自己最想对朋友说的话告诉他(她)。
四、小结全文,并请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制作朋友卡片(P75)
五.板书:冬冬读课文
讠:读、课、请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二、教学要求:
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1、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2、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①学生自读课文
②个别学生读课文
③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1、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3、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4、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 儿童和平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将邓雅云同学收集道德关于刘玲同学代表全中国少年儿童签定《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条约的内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和未未是怎样摘星星的。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音乐《闪闪的星星》,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一面镜子和一碗水。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小星星,请学生看黑板: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好些小客人,你们喜欢它们吗它们也想着能和同学们交上朋友,你们听,它们还会唱歌呢!
2,听音乐《闪闪的星星》,可让学生一起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3,引入课题: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些小星星摘下来,让它们和你交朋友板书课题:摘星星。复习再认摘字,指导读准翘舌音。
4,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翻书到17页,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说一说:课文里的未未和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自由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读准字音。
我们的黑板上,星星们都在眨着眼睛,盼望大家把它们摘下来呢,在每一颗星星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娃娃,你要是能把生字读准,并教会大家记住它,着颗星星就属于你了。
2,学生自愿上台摘星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如有错误,师生集体纠正。注意读准翘舌音:赏,梳,妆,叔,后鼻音:镜。
3,小老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其他同学如有不同的记字方法,鼓励他说出来。
4,引导学生分类识记生字,形声字:嘿,碗,溜,梳,镜,宇,比较记忆;未末,赏常
5,自主积累词语。
(四)巩固生字,再读课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帽子,将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拼音下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读音。
4,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教师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五)作业设计
1,回家多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自己做本课的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春天来了,你们看,院子里多美呀!(出示课文插图)
这是什么时间(夜晚)你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图上有月亮,星星,花儿,未未和妈妈在观花赏月。)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月亮,星星,花儿。(如:镰刀似的月亮,眨着眼睛的星星,挨挨挤挤的花朵)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2,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幽幽的花香。嘿,真醉人。
齐读这一段,说说读后的感觉,比较一下课文中的描写和同学们刚刚说的句子,谈谈不同的感受,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幽幽的几个叠词的好处。
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过渡:妈妈和未未比赛摘星星,他们各自想了什么办法
4,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指名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59自然段)板书:妈妈一碗水未未一面镜子
5,分组合作学习,两名同学表演妈妈和未未的动作,另外两名同学朗读相关段。
指名表演,适时评价。看是否读出了妈妈和未未的心情,语气。
比较撒满了镜子与映在了镜子里的不同,体会撒满了镜子的撒字的好处。
6,过渡:妈妈和未未真的摘下了星星吗未未有什么想法
7,学习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
指名读。未未有什么想法你觉得他能摘到星星吗说说你的理由。相机结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补充宇航员的有关知识。
你喜欢课文中的未未和妈妈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了解未未是个有理想的好孩子。)
春天的夜晚很美,因为有了未未的理想,有了妈妈的期望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三)回课总结,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理想的好朋友未未,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聪明,有理想的孩子)
2,谈谈你有什么理想。
3,读格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四)作业设计
1,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摘星星吗回家后做一做摘星星的游戏。
2,阅读从小立志的故事,搜集有关的宇航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本课11个生字,并给它们口头组词。
(二)识字写字
1,认读本节课要学写的字:
未摘想端面镜叔船
2,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字中有没有我们本节课学的生字,哪些是我们以前认读过的字。
本课的生字:未叔镜
以前学过,本课也出现了的字:摘想端面船
3,自主识字。
读字音,看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再根据意思组词。
和同桌交流,把学习的方法介绍给小伙伴。
指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组了什么词,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评价。
4,学习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字,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未:与末比较,第二笔横比第一横长。
摘:右边不是商,商字里面是八口,而摘的右边有十口。
叔:右边不是反文旁,而是又字。可用顺口溜的方式帮助记住上上下小右又叔。
船:右上部是撇,横折弯。不要写成几字。
端: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加一横。
镜: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少一横。
想,面:上下要均衡。
(2)出示字卡,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对照笔顺,试着写一写生字。
(4)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将写得好的作业展示出来,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未摘面端叔船想镜
条花茶父只子来念
2,填空。
一( )水一( )镜子一( )风
( )的星星( )的夜风( )的月亮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让学生知道,可以在独字上加部首构成新的汉字,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规律。
3.使学生了解可以抓住汉字的表意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懂得抓住汉字的表意的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让学生知道,可以在独体字上加部首构成新的汉字,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规律。
3.使学生了解可以抓住汉字的表意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重点难点
1.识字。
2.懂得抓住汉字的表意的`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具准备
相关生字的单产和部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迁移,导入新课(5)
1.出示上节课中的生字。
2.回忆识记的办法。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生字都是在青安的基础上加单产便成了新字。今天,咱们也要用加一加的办法学习新的汉字。(板书课题:加一加)
二、以“己”为例,教学认字(10)
1.教师出示“己”,学生认读并组词。
2.咱们可以在“己”上加什么部首,让它成为新的汉字呢?
3.请小朋友们先暂保留你们讨论的结果,我们看看古人造字时,他们给“己”字加了什么部首。出示:
讠-记(忘记)
己
乡-纪(纪律)
4.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拼音认读这两个生字及“忘”。
5.指名检查认读的情况。
6.讨论、交流、反馈:怎样记住这些字。
7.全班一起认读,然后再指名用这两个字组词。
三、迁移学法,学生自学(10)
1.教师帮助小朋友们,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自学。
3.反馈“也”字组。
(1)出示生字词卡:她、池、他,学生认读并组词。
(2)说说你们怎么区别的。
(3)指名认读,集体评议。
(4)学生反馈小组学习这加了哪些部首,并认读这些字。
(5)出示相关的生字词语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认读、巩固。
四、指导写字(10)
1.出示要写的字。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5.作业情况反馈,表扬好的,鼓励纠错,认真书写。
五、布置作业(10)
写本节课学习的5个生字。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汉字。
2.反馈学生上节课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自主识字。
3.拓展练习,让学生学会归纳、积累汉字,加深记忆。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懂得抓住汉字的表意的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具准备
相关生字的单产和部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5)
1.教师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指名认读。
2.集体认读生字。
3.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二、反馈“白、西、分、中”组的自学情况(10)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同学互相评议。
2.全班认读生字,并组词。
3.小组内开火车读。
4.反馈小组在自学时的情况。
5.交流各小组认为如何记这些字。
三、拓展延伸(10)
1.你们在自己加部首的时候,有没有造出目前仍没有学过的汉字。
2.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生字卡,教全班小朋友识课外的生字。
3.出示课后认一认,学生自由认读。
4.指名认读并正确组词。
5.全班认读,巩固积累生字。
6.鼓励学生到课文中找这样组成的生字。
四、指导写字(10)
1.教师出示生字,巩固认识,引导观察它们的不同。
2.借部首学生识记这两个汉字。
3.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5.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6.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反馈。
7.学生作业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五、布置作业(5)
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教后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
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读题。
2、师:《春天的雨点》是一个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故事,请大家听一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3、播放课文录音。 (示课件)
二、交代本堂课目标:(示课件)
1、学习生字、词语;
2、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为3段;
3、用做读书记号的方法找出并读懂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4、完成部分作业。
三、教学生字、词语,分段
1、 生字、词语。(示课件)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讨论分段。
四、学习课文中写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1、 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上课时有没有跟达丽玛类似的情况?当达丽玛走神以后,老师是怎样对待她的?你认为乌汉娜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板书:关心爱护学生)下面我们分组学习先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分学习小组朗读、讨论、分析重点词句。
五、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1、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示课件)
例: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找句子(我找的句子在77页第2自然段第1行)
②、读句子
③、想句子。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这说明了什么呢?
④、证明,说理由。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指导朗读。
2、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分析、朗读重点句子。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1、2、3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关心爱护 → 达丽玛
发现 → 补课 → 护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a.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b.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导朗读。
②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a. “发誓”什么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1、熟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4、5、6题。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教学难点: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3.写作技巧点拨。
(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4.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5.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基础,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2.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叙述过于简略,学生对于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缺乏实际体验。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内容及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草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选编的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搜集有关人类保护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比较导入 揭示课题
第7课的内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对待橡树的?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三、检查自学 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①引导重点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②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④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C、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3、总结评价: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四、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1、出题提问:结合实际,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2、思考讨论
3、交流汇报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练习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 ↗高尚的心
修路——-——————工人 ↑↓
↓ ↘保护环境
马蹄形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
知识: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多媒体电脑、投影。
教学准备阶段: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一个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板书课题)
出示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前学过他的诗,谁能背诵一首)
文题含义:伤:哀伤,叹惜。为仲永的遭遇而感伤、惋惜。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哀伤、叹惜呢?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课文自然就会明白。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一分钟)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初读课文
(一)出示初读要求:(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熟读得好)
1、 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 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 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二)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隶: 谒: 扳: 称: 泯:
四、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八分钟后分小组比赛试译课文。
提示:1、人名、地名、年号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
2、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译文通顺准确。
(难理解的字词、句子可请教小组的其他同学,小组解决不了,可以记下来全班讨论)
(二)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投影出示课下注释没有的重点字词。
〔参考〕1.“借旁近与之”:给
2.“即书诗四句”:动词,写
3.“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4.“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5.“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6.“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7.“贤于材人远矣”:比
8.“卒之为众人”:最终
9.“如此其贤也”:好
10.“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①现在 ②本来
C、重点句子翻译
还自扬州:〔自扬州还,从扬州回来。〕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吧?〕
(三)提出难以翻译的字词或句子讨论。
(四)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
五、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 出示自学指导(二)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交流,三分钟后回答
(二)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
(三) 讨论上述问题。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于人者不至”。
3、你从作者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
六、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七、当堂训练。
(一)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父异焉 未尝识书具
邑人奇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稍稍宾客其父 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利其然也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环谒于邑人 或以钱币乞之
于舅家见之 借旁近与之
贤于材人远矣 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二)翻译重点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
(三)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1、可选择不同的角度(方仲永、方父、邑人)
2、自由准备两分钟。
3、语言要简练、声音要洪亮。
八、小结
出示〔“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些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请同学们牢记这句话,并以此自勉。
九、布置作业 。
把自己的发言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文章,写到摘记本上。
板书设计 :
伤仲永
王安石
幼年:忽 即 立
少年:不能称 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
青年:泯然众人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
(一)指导观察第一页
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
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
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项链》教案01-30
语文的教案【荐】03-13
【热门】语文的教案03-13
语文上册教案03-05
【热】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写作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