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实践中去摸索一些方法,创建有效的教学课堂,尽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的同时,语文素养获得较大发展。
《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在教学时,我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外,还设计了这样的几个教学环节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尽可能地获取知识。
一、借助画图,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形象的画面。
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课上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画画有时更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形象的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学生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段落后,我请了两个学生上台来根据书中的介绍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其他的学生在台下画,学生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他们边对照书中的介绍,边看书上的插图来画。三分钟后,我们先读课文,然后来检查自己的画,并且认真听着同伴的点评,有的说:“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应该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有的说:“刚长出来的爬山虎的脚是嫩红的,可是它应该长在叶柄的反面,画在同一侧,位置错了。”??就这样画画议议,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位置、颜色就非常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二、利用实物,使学生从模糊的感悟走向清晰
语文是源于生活的,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知识,这样才能培育出会生活的人。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
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爬山虎,课前,我从学校的一面墙上摘了一些爬山虎。上课时,在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关于爬山虎的叶子时,我出示了爬山虎实物给他们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长大了的叶子是嫩绿的、而且叶尖都是一顺儿朝下,基本上不重叠。这样的直观教具,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得学生对于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也了解得十分详细。
在学习爬山虎的脚的部分时,让学生自己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后,再次出示了爬山虎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脚,并与作者描写的脚联系起来比较,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对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三、通过表演,让文字活起来。
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细节的问题。学生面对课本的文字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运用具有一些表演性质的行为,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文字活起来,更好的帮助学生的理解,从而拉近了他们与文学的距离,使他们在语文课上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
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部分,我让学生先自读并提出不懂的地方。读完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引导他们梳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细丝怎么变成小圆片的?为什么细丝巴住了墙,就弯曲呢?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然后分小组表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再指名上台
表演,演完学生就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头上就变成了小圆片,这些小圆片就像吸盘一样,紧紧地巴住墙,由于“巴”产生的力量,使细丝弯曲,这样,细丝就拉动与它相连的嫩茎,嫩茎就朝墙上靠拢并贴在墙上。这样就完成了“一只脚”爬墙的过程。然后它还会继续长出脚来,又把嫩茎拉一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学生通过自己表演,真实地感受到了“触、巴、拉、贴”这几个动作的连续性,而且深刻地体验到这几个动作的内在力量,同时还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最后讨论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行不行?通过讨论,结合自己观察所得,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体会到作者用词精确性和观察的细致。 课堂中的学习应该不拘形式,灵活多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通过画一画、看一看,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轻松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
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教学反思《《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我深深地感触到: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的课程理念,给了我新的教学思想,指导我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远航。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3
【案例一】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大声地)圆片!
师:认为是圆片的同学站起来。
(全班站起来一大片)
师:(故意失望地摇头笑)看来你们是应该罚站了!
(站起来的学生有的愕然,有的沮丧地低头不语,有的困惑地看着老师。)
师: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加重语气)这,指什么?
生:(纷纷小声地)细丝。
师:(追问)那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异口同声地小声说)细丝。
师:(满意地)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这样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案例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再说吧。
(生马上打开书,边读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不动声色地)是吗?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
师:(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师继续不动声色地倾听)
生4:(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萎了。”(全班笑成一团)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对!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于作家管它叫脚,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应该叫腿,我看这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叫。腿也好,脚也好,都是拟人化的写法。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
(生满意地点头)
【反思】
“案例一”中,老师确实想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并且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学生的理解含糊点进行提问。但是,老师太着急了,学生一答错,就等不及地提醒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都由老师包办代替了:老师代替学生读课文,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富有暗示性的重音,诱导学生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答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最后的满意,是因为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殊不知: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
“案例二”中,老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同学思维的火花。最后那个同学的发言尤其精彩!想象合理,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我们得到了两点启示:
1、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
2、探究时,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的发言要暂缓评价。“案例二”中的老师就做得很好,当第一个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时,他并没有“趁热打铁”地肯定学生,结束探究,而是进行了“冷处理”,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过程中,激活了思维。因此,最后那个学生极有创意的发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在课前布置前置作业的时候,我让学生搜集叶圣陶的资料,观察生活中的爬山虎,在课前对文本有一定的认识。上课时,我主要计划解决生字词、文章朗读以及总体把握全文这三个问题。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我自己本身对学生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学生能力平时没有很好地得到锻炼,导致本堂课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节课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很多:
1、没有考虑高年级学生的能力,在备课时我只是单纯的按照上学期生本课堂的第一课时的模式来上课,忽略了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要求,在识字写字这一部分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在学生拖泥带水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没有及时地给予引导,课堂调度不合理,显得课堂内容空洞并且不扎实。
2、老师的课堂语言没有规范起来,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提出的问题模糊不清,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在课堂上配合我的要求。
3、没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来备课上课,也就是说没有吃透课程标准对语文定义,没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运用语言。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生字词,所以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的教学重点不是生字词,而是理解和感悟,可是我在上课时长时间纠结于字词部分,所以这堂课已经完全不适用于高年级了。
4、课堂不够高效。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由于自己备课不够深入,所以导致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可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却没有达到,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而回答问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思考当中。
5、不知道应该如何放手给学生,放多少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够扎实有效地参与学习任务。对于课文理解感悟不彻底,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还不够,作为老师的我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美。
6、备课还是没有很细致,只考虑了备教材而忽略了备学生,导致没有高度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由于对生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所以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好,使这节课成了一堂浮于表面的形式课。
基于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心研究教材,真正吃透教材,把握应当达成的教学目标,扎实地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交流的能力,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把语文教学的感、悟、思真正落到实处。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5
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第一位学生回答错了,马上请第二位,第二位回答错了,立刻请第三位。……直到回答对了为止。一旦学生回答正确,老师立即予以肯定并长嘘一口气:总算完成任务了。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再给回答错误的学生一次机会呢?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我问学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请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王竹汉站起来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我用小黑板出示这句话说:“这句话很难读懂,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看谁能真正读懂。我请读懂的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出爬山虎的脚。”我在黑板上画了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一片叶子。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要求上黑板画爬山虎的脚。
我请了朱成,他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红色的粉笔画起来。他把爬山虎的脚画在远离叶柄的茎的一头。我指着小黑板上的句子说:“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画得对不对?”他又读了一遍,恍然大悟似的。他说:“喔,我知道了!”他这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与叶子在同一面。我一看,又画错了,“反面”这个次没有读懂。
我很着急,真想把事先准备好的爬山虎实物让他看一看,再画,转念一想,不行。语言文字应该靠学生读懂,而不是靠实物或图片看懂。读物或图片的出现要选准时机。
我对朱成说:“你读的还不仔细,再读读。”这次,朱成一字一顿地读。过了一会儿,他擦掉前两次画的脚,第三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在叶子的另一面。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我拿出爬山虎的实物,让学生看看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里。学生证实后都满意地笑了,为自己读懂课文而高兴。朱成的笑从心底溢到了脸上。
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才能在机会中有所获,有所悟!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6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还算可以:
1、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完成爬山虎的脚的绘画工作,并且培养了他们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在画爬山虎的脚时,学生能够真正的动手去画,体现了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2、课文在写爬山虎的脚的时候,前后用了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开始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后来又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我把这两个比喻句提出来,让学生体会爬山虎的脚在生长过程中是有变化的,且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比喻句用得准确,恰当。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植物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进行段式训练,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写的作品给大家展示,共同进步。
当然,我觉得以下几点不足:
1、首先是在两分钟训练时,并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使学生读词的声音很小,在刚上课时,我检测学生对于字词的掌握情况,发现个别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好字的读音,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读准字音作为重点内容,对于个别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根据我听课之后的想法,我认为在画图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能够画出准确、恰当的爬山虎的脚来。既可以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又让孩子们体会到了互帮互助完成任务的快乐感,在这一点上需要向其他老师学习。
3、有部分知识点讲的不是很清楚,学生不容易理解,例如:在讲到“一脚一脚”是否可以替换成“一步一步”时,并没有给学生讲出来,这个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由于教学经验积累尚有许多不足,教学中,我还不能对重点词进行比较的讲解。
4、根据其他老师的评价,让我认识到了,要结合自己的想法去讲,别人的课件不是自己的想法,备课不充分导致没用的话语比较多,让学生的兴趣降低。
5、在分析课文时,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并没有讲出来,虽然我提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并没人深入的为学生讲解。那就是: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要写它的叶子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还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虽然课上我提出这个问题,但是我并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导致学生不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以上的不足,多听课,积累教学经验。
6、在上课的时候对个别学生关注的不够,对于这方面的能力要在平时的教学时多注意。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7
整堂课我的教学设计还是可以的,但是教学效果却让我感到很不满意。
我想在这里固然有学生的一些因素,可是我的因素还是占主要比重的。学生在这堂课上表现出的积极性比平时低了一些,在开始让他们“读生字”的环节中只有四个同学举手表示要试一下,这让我很心寒,应该说预习了的学生对于生字没有什么问题的。课后从学生那里得知来了几位听课老师有点害怕,所以才不举手的。这让我感到我平时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让学生知道他们才是课堂的的主人,而不要对听课的老师有所顾忌。
(一)在这堂课中让我觉得我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
这可能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缘故,在课堂上我表现得很紧张(虽然别人可能不觉得),所以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不高时,我的激情也降低了,这是很不应该的,无论怎么样,上课一定要有激情。
(二)教师可以设计教学内容,但是不能设计学生的回答,只能是引导学生回答。
在这一点我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就比较幼稚,想法太过于完美,总是想着让学生的答案与我设计的差不多,结果学生就是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我就乱了方寸,出了教师不应该的行为(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够),总是在等学生符合自己需要的答案。老师不应该这样,要随机应变,实在引导不过来的,自己说出来让学生知道了也就够了,这一点比起老教师经验就差多了。
(三)问题一定要提得好,提得准确。
这一点是我这堂课的重要收获之一。在课上我把“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粗心的问成“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结果学生都回答到3、4、5段中去了,茎、细丝什么样的回答都有,叫学生答得越多,出现的乱七八糟的回答就越多,差点课都上不下去!在这里我深深感到语文老师对于所提问题的准确性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让他们做什么,回答什么!
(四)研究课程要细,不能只是研究表面上的一些内容。
研究课程细不细主要是在备课时备得充分与否,我觉得今天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主要还是我备课这一块做得不够,我的备课知识内容浮在水面上,没有更深层次的去进行挖掘教材中的资源,比如我在和学生交流第四自然段“爬的样子”的教学中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与“爬”相关的动词,然后让他们读一下就好了,没有更深入的和同学去理解,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事实上文中恰恰这些“动词”是用得很美,可以说是很妙的,这里是有顺序与讲究的,一点一点儿递进,不能交换顺序。在这些动词上要研究得细一些。这主要是备课不够,如果备课充分,那么今天在教学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了,正如一些老教师所说:“只有备课做好了,才能上好一堂课。”今天让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五)板书要简单,布局要合理,层次要清晰。
在这堂课上我的层次是蛮清晰的,但是简单与合理就不够了。首先一点是这个板书是不合理的,第一层中的三方面是介绍爬山虎的,而不是介绍爬山虎的脚的,后面的三方面才是写爬山虎的脚的,这是我板书中的一个重要错误,以后要特别注意,板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或帮助理解,而错误的,不合理的板书只能带给学生误导!其次我的板书不够简单,我上课是学生边讲我边写的,我的板书就显得字数多了点,很罗嗦,可以直接写“生长的地方、叶子、脚”就可以了,不用再写上“爬山虎”这三个字了,写板书的时候字多了,时间就浪费了,在我写的时候学生就干等着。究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备课不仔细,如果在备好课之后再好好推敲一下,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8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说明文,这种文体很浅显易懂,我还是注重了学生的读,让他们自己去了解本文的内容,同时还进行创新。
一、巧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便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放足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寻找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朗读起来,他们紧锁眉头细细斟酌,不一会儿,一幅幅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巧用肢体语言能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
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想到这儿,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9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阅读本课的难点。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说得十分清楚,这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结合本课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讲的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效果。
首先,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提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于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叶子,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和孩子们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最后议论把“一脚
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本课的不足:
一是没有找到爬山虎,只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不够直观。如果提前让学生观察,寻找到爬山虎,效果会更好些。
二是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细致观察还不够,需要引导学生们也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爬山虎的脚》一文的教学的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在描写爬山虎脚的部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步骤进行学习:
1、读有关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语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观看课件,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3、与此同时,理解比喻句“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从而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4、最后,引导孩子结合板书,练习背诵段落。在读、说、看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练读,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接着通过做动作体会词语,初步感悟。再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引导观察直观理解,从而突破理解上的难点。
由于教学经验积累尚有许多不足,教学中,还未能很好地围绕中心对重点词进行比较,理解,品味。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0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7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习课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四、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五、教法和学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然后老师就问: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如;
(1)画一画
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课件,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看课件、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3)用“如果……就”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
(三)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布置的作业是:以《我发现的秘密》写片段。
七、板书设计
(一)教法
1、多媒体直观法。
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质疑问难法。
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自主、合作、探究法。
(二)学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姚老师引导学生采用“自渎、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1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爬山虎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爷爷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读后我们也会产生探究的愿望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这节课是和本班学生认识一个星期之后,向全校老师推出的见面课。作为一个刚接手的班级,学生要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要摸索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一个磨合互相适应的阶段。为了尽量保证课堂的完整性,提高课堂效率,我大胆处理文本,呈现三维课堂。
一、图片与文字相结合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叶子格外惹眼,因而我制作ppt,对应文字出示图片。让学生记住图片的像,记住文字的美,记住叶的特点。叶的特点:绿、铺得均匀、不重叠、不留一点空隙。
二、解读与想象相结合
借助图片的美,创设情境,拓展文本,训练说话。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好像一面--------------。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好像一块-----------。
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好像---------。
通过想象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感受爬山虎叶的特点。以说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我抓住课文第3、4自然段,通过画一画,演一演,学习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有序的描写。让学生明白怎样写才能将事物写具体,写真实。
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关于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和第四自然段细丝的变化时,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让学生在有关的语句上反复朗读反复琢磨时,学生开始寻找到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起来,细细斟酌之下,一幅幅形象直观的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而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所以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想到了用肢体语言来展示。课堂上,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手臂当作爬山虎的茎,手指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把课桌当作一面墙。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再经过解疑,理解爬山虎不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这节课成功之处就是肢体语言来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以阅读促写作,以阅读扶写作。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自我发现中寻找独特的认识、感受,让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课堂是门遗憾的艺术。我想学生在习作中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就可以让文章结构紧密,内容完整,主题突出。所以,我利用文本向学生渗透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我试图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首段与尾段的方法,意会首尾呼应微妙的联系。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只将首尾段读了一遍,还没有在读中有所感悟。此项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课后想想还是不能太贪心了,这是老师的通病。哪个都想抓,在有限的时间又怎么可能都落实。其实,运用了首尾呼应手法的文章很多,又何必急于在一堂课完成。在总结中,前进;在反思中,成长。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2
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关于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和第四自然段细丝的变化时,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让学生在有关的语句上反复朗读反复琢磨时,学生开始寻找到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起来,细细斟酌之下,一幅幅形象直观的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而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所以,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想到了用肢体语言来展示。课堂上,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手臂当作爬山虎的茎,手指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把课桌当作一面墙。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再经过解疑,理解爬山虎不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我这节课最成功之处就是肢体语言来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简笔画,肢体演示,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自我发现中寻找独特的认识、感受,让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使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欣喜地发现了叶圣陶的“秘诀”,有了这三个要素,何愁学生写模式化、概念化的虚假作文呢?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3
这几天学校开展听课,我就和老友探究怎样来上有关观察的课文。上这篇课文时,我抓住了《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在教学时,我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外,还设计了这样的几个教学环节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尽可能地获取知识。
一、借助PPT,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形象的画面。
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课上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画画有时更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形象的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学生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段落后,我请了两个学生上台来根据书中的介绍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其他的学生在台下画,学生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他们边对照书中的介绍,边看书上的插图来画。三分钟后,我们先读课文,然后来检查自己的画,并且认真听着同伴的点评,有的说:“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应该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有的说:“刚长出来的爬山虎的脚是嫩红的,可是它应该长在叶柄的反面,画在同一侧,位置错了。”……就这样画画议议,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位置、颜色就非常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二、利用实物,使学生从模糊的感悟走向清晰
语文是源于生活的,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知识,这样才能培育出会生活的人。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
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爬山虎,早晨,我从家附近的一面墙上摘了一些爬山虎。上课时,在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关于爬山虎的叶子时,我出示了爬山虎实物给他们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长大了的叶子是嫩绿的、而且叶尖都是一顺儿朝下,基本上不重叠。这样的直观教具,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得学生对于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也了解得十分详细。
在学习爬山虎的脚的部分时,让学生自己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后,再次出示了爬山虎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脚,并与作者描写的脚联系起来比较,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对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三、通过学生的表演,让文字活起来。
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细节的问题。学生面对课本的文字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运用具有一些表演性质的行为,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文字活起来,更好的帮助学生的理解,从而拉近了他们与文学的距离,使他们在语文课上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
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部分,我让学生先自读并提出不懂的地方。读完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引导他们梳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细丝怎么变成小圆片的?为什么细丝巴住了墙,就弯曲呢?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然后分小组表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再指名上台表演,演完学生就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头上就变成了小圆片,这些小圆片就像吸盘一样,紧紧地巴住墙,由于“巴”产生的力量,使细丝弯曲,这样,细丝就拉动与它相连的嫩茎,嫩茎就朝墙上靠拢并贴在墙上。这样就完成了“一只脚”爬墙的过程。然后它还会继续长出脚来,又把嫩茎拉一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学生通过自己表演,真实地感受到了“触、巴、拉、贴”这几个动作的连续性,而且深刻地体验到这几个动作的内在力量,同时还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最后讨论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行不行?通过讨论,结合自己观察所得,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体会到作者用词精确性和观察的细致。
四、拓展练习
上完课文进行拓展时,我让学生以爬山虎的身份和大家打招呼,介绍自己的颜色、外形、特征以及是怎样爬的。通过拓展帮着了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使学生明白了观察要细致入微,在观察是要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另外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边观察边做记录,由静态到动态。由概括到具体,抓住特点潜心研究,观察要连续性,围绕事物的周期性观察,这样可以记录事物的生长、发育等变化过程,在观察时,还要注意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课堂中的学习不拘形式,灵活多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通过画一画、看一看,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轻松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本节课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达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后课余时多多和同事或老友多多交流,相信一定会使自己收获满满。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4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准备: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爬山虎实物。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二、回忆旧知识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三、对课题质疑,提出目标
从课题上看,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还会写什么?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爬山虎的脚有那些特点?四、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理出重点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交流反馈: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五、自主探究,理解3-5自然段
交流话题: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1、自渎第三自然段2、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交流反馈:为什么这样画?3、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4、实物对照,朗读。交流话题:怎么爬的1、自读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2、觉得有趣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交流话题: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五、总结评估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引发期待,布置作业
1爬山虎的脚让我们大开眼界,爬山虎的叶子也与众不同哦,同学们可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学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我们下堂课在交流吧!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课后评析: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反思我这堂课,有效体现在:1、围绕重点目标,展开教学,课一开始,就告知学习任务,紧紧抓住脚的特点,从语言文字中研读,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重要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2、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学习的全体参与性。利用实物,有选择地运用教学软件来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我认为这些运用没有搞花架子,很有效。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5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一篇科学知识类的文章,知识性、教育性很强,如何引导孩子上好值得大家深思。如果等同于自然课、常识课就丧失了语文学科本来的魅力了,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可能的保护孩子求知、好奇的心理,激活孩子的人生情趣,把孩子的自然能力、好奇心、新鲜感转化为充满情趣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要注重语言文字本身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孩子的`自尊心,表演固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感悟方法,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表演的不好,遭到大家的嘲笑,使孩子有深深的挫败感,那这个环节舍弃也罢,所以说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教师要根据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甚至自己的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情趣”带进课堂,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04-04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08-19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09-13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推荐】06-19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荐]07-07
(推荐)《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07-07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5篇07-02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5篇)07-31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5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