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反思优选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学反思1
有时下去听课,经常会听到“你读懂了什么?”这句话。高年级的老师在说,低年级的老师也在问,似乎这话成了当前阅读教学课堂语言的经典。那么,这句话到底包含了什么呢?是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实践、探究,还是教师也在“赶时兴”?
说实话,本人对这句话并不特别欣赏,尤其是在听了几次课以后。我看到曾有老师在学生连课文都没读通顺的情况下就急于抛出这么一个大问题“你读懂了什么?”于是学生一时僵在那里,似乎在冥思苦想、搜肠刮肚……老师见学生实在太安静,心急地又问:“你们到底读懂了什么呢?来,先同桌讨论交流一下。”于是学生中才开始有些嘀嘀咕咕的声音……到了全班交流的时间了,小手陆陆续续举了起来,你说,我说,他说,经过一番“轰轰烈烈”的回答后,老师的神情也显得挺满意,似乎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一目标已达成了。其实,作为旁听者,只要你仔细去听,再把学生说的内容连起来整理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刚才回答的内容重复很多,浮在字面表层理解的很多,而真正体现学生个体思维,有独特见地,较深刻内涵的精彩回答却是“难以寻觅”。我不知别的老师们怎么想,至少我觉得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太单调,太苍白,如果语文阅读教学真是问那么几个“你读懂了什么?”的问题就能完成任务的话,那岂不是太容易了。
我时常在反思,语文阅读教学搞得热热闹闹,但有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只否被一些老师搞错了,那就是阅读教学最主要教什么?我们在不断地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好好问自己“我教给你什么”。是啊!教师,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明明白白———“我教给你什么”,几度深思后,我觉得以下几方面是相当重要的。(下面结合几个典型教学片断进行反思)
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还知道别的吗?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
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还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吗?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
反思一:教活经典
古诗是中华文学的经典。所谓的经典,应该是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变化,经得住意识形态变换考验的,是人类与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引导学生从经典阅读入手,可以培育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人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经典阅读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精神的发展,但经典的阅读对学生或许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扶助,其实这也正是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从本片断中反映出执教者已打破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他不再是一味强化学生对诗意囫囵吞枣的掌握,而是注意了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的选文不够精美,即使选择一些名家作品也多有简化和改动,改动的原因是为了小学生更好理解。但是许多改变的文章失去了原文的灵韵,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那些精美的经典文章,引导学生在课外积极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走近名家作品,体味原汁原味,搜集精美句段,然后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深入探讨,交流体会各自的思维成果,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片断二:
师:骆驼和羊都不认输,此时,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生:假如我在场,我会劝他们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要互相谦让。
生:我觉得这不是什么互相谦让的事,应想办法弄清楚到底谁输谁赢。
师:噢!看来要平息这场争论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呢。谁还有什么妙计吗?
生:我认为骆驼和羊都有一种不认输的精神,遇到对手,不甘落后,所以我会夸奖他们。
生:我会先表扬他们,再帮他们找到各自的错误。
师:你们想法都不错,都能先看到别人的身上的闪光点,这是珍贵的。可是骆驼和羊却只看到的自己身上的优点,你能不能帮他们找一找缺点呢?
反思二:教会辩正
这一教学片断重视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的同时,又注重了对育人道理的渗透。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课堂,把自己化作课文内容的一分子,想象自己处于现场谈感想。这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他们在理解课文所蕴涵的道理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民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间适时引导、适时点拨,通过师生的积极交往互动既促进了教学的发展,又避免了教师空洞直白的讲述,使学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了文章蕴含的道理,培养了学生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分析课文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从小学会辩正看问题的能力。
片断三:
师: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同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大家细细读读《开国大典》里的这段话,休会体会句子意思,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自读、体会、想象)
师:谁把这句话读—读,其他人一边听一边闭目想象,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指名朗读句子,其他人闭目想象)
师:谁说说,这宣告、这声音传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
生: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生:这声音传到学校,大家拿着鲜花,挥着彩带,放着鞭炮,唱啊,跳啊,喊啊好像要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
生:这声音传到了刘胡兰的家乡,大家一下子拥到了刘胡兰的家里,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她的爸爸、妈妈。她爸爸、妈妈来到了刘胡兰的遗像前,喃喃地说:“胡兰子啊,你听到了吗?你盼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终于有了出头的日了啦!”
(其他学生发言略)
反思三:教会联想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解放,迎来了新生,此时此刻,人们脸上的兴奋,人们心中的激动,是再怎样描述也不过分的。但是学生仅仅从作者提供的句子,还是难以深切感受的。
但从上述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对人们无比激动、无比高兴的感悟是深刻的、形象的、真切的。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教者抓住了课文中集中表达人物情感的重点句子,借助想象,显化形象,物化情感,从而使学生借助形象的画面,深刻地感受了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的过程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艺术的语言说,就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功夫。语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言的感悟。儿童认识长于感性,侧重于形象思维。小学生阅读最感兴趣的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那美妙的景色、丰满的人物、真切的事物,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凭借联想,借助想象、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延伸语言相关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切的心理视像,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验,形成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并进入语言的形象中去观察,去倾听,去触摸,去感知,去领悟,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客的“直观”感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是《开国大典》中的重点句子,它集中表现了获得了新生的中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欢乐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形象,但其形象是隐含的、潜藏的,如果不引导透过语言文字去展开想象,创造形象,那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学生就难以得到具体的感知和深切的感受,正因为如此,教者要求学生一边听读,一边闭目想象,睁大灵动的眼睛,到语言文字中去看。这样,在学生眼前,语言文字就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而是丰富的语言形象:城市里“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农村中,“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个个激动万分”;学校里,人们“挥着彩带,放着鞭炮”;刘胡兰的爸爸妈妈“泪流满面。激动万分”……这些形象,包含看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溶解,对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内涵的体悟。这样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知识和形象的原始积累,并在与新的知识进行重构、重组及与学生语言、学生情感产生碰撞中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探索,创造新的形象,从而使句子的内涵变成具体的形象在眼前显现,化作了真切的情感在心中涌动。
可见,对一些蕴涵丰富形象的词句,可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表象。使语言与活性的形象建立起联系,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这样,当学生凭着作品语言,跨越广袤空间去神游时,作品就成了学生心中美丽的画卷了。
语文教学反思2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如果目标定得过高或任意扩展而偏离学生的实际,往往会降低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我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根据高中阶段的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设置了三个目标:(1)学习并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并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及倾向;(3)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力所能及的鉴赏、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反馈,我发现前两个目标基本上能达到,但第三个目标,却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达到。第三个教学目标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显然超出了教学要求,于是我及时进行了调整:(1)知识目标:学习并积累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修饰语、修辞的巧妙运用等);(2)情感目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3)技能目标:初步学会鉴赏散文的方法技巧(如抓文眼等)。通过“反思一调整”,教学目标基本上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过去,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往往着眼于“精英”的培养,而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公民的意识不强,对教学内容常常喜欢面面俱到,一味地求深。如我在教学《秋水》时,课堂上用了相当的篇幅分析庄子哲学中的“万物齐于一(事物没有差别)”的思想,尽管引经据典补充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学生仍是云里雾里。通过反思,我发现问题出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仍着眼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这恰恰是拓展型课程追求的目标。于是,在另一个教学班我及时作了调整,降低了难度,突出了“基础性”,从而顺利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最近几年,我基本上是采用问题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随机应变地补充一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满堂问”。经过反思,我发现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满堂灌”是异体同质的。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生发出来的问题,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教师仍然享受着话语的“霸权”,这是对学生主体的漠视。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开始着力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变教师问为学生问。
我的基本做法是:首先,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公开备课资料,鼓励质疑权威,提倡师生、生生合作等。其次,提供对话空间。课前和课堂上要给学生阅读文本留足时间,课堂上要给学生提问搭建平台,课后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量进行反思。再次,运用多元化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深或浅、或难或易,我都视提问者本身的情况而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对优秀学生尽可能客观评价,对后进学生则多采用肯定评价,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些做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反思一调整”,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步完善。
四、对“反思性教学”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勤于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改进措施后的实际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若发现又出现了新问题,则应谨慎地追问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他的改进措施。
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有效运用,还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由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教学活动丰富且复杂,加上其知识、观念、动机、情绪、情感等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反思能力也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
此外,教师反思能力结构中的自我监控能力与教学监控能力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以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为切入口,可以进而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面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就可以应付自如。
语文教学反思3
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该如何让学生来读,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呢?教学《欢庆》时,我注重感情朗读的引导,颇有心得。下面是我上课时的小片段。
师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好!
师:你觉得哪些地方好?
生:很有感情!
生:声音很好听。
生:让我很激动。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这么有激情吗?因为我在读的时候脑袋里想象到全国上下欢庆十月一日的情景,老师的心情激动万分。所以在读的时候自然就真情流露,同学们也被感动了。
生:老师,我们该怎么读才能像你那样呢?
师:你们有没有看过国庆大阅兵呢?奥运会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健儿夺冠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心情很激动。
生:我都哭了。
生:我高兴得跳起来。
师:我们会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呢?很激动吧?那我们就带这这样的心情来朗读这首诗歌吧。
在朗读中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有个人读,小组读,轮读,表演读。《语文课标》提出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应做到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慧。
语文教学反思4
一,创设情景,感知趣。
这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十一课《赶海》。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本课教案始终围绕一个“趣”字设计的。课前演示课件,播放《赶海的小姑娘》欢快的歌来创设情景,感知趣。一下子就吸引学生注意力,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仿佛自己就是来到了大海边,以情感共鸣的开端就牢牢把握学生学课文的兴趣,随即导入课题。接下来我想通过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但在这个环节学生没有象往日一样畅所欲言,展开想象。说的都是书本上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寻找趣。
接下来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寻找趣,当学生读完课文后,我没有给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交流,导致这个环节有点形式化。
三,汇报交流,体验趣。
接下来的师生集体汇报交流,体验趣的过程中,我能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说到哪件趣事,我就能灵活与他们共同探讨其中的乐趣之所在,有时我通过各种幽默的语言,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体会更多的乐趣。比如:在讲到“追浪花”的句子时,钱安其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当时我还以为她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没想到她冒出一句:“我觉得摸海星也好玩呀。”当时我很明白,连续点了她同桌两次回答,都没有说到她喜欢的句子,于是在我还没有讲完这一件事时,她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没办法只好说一句:“我浪花还没追完呢,这么可爱的浪花,我要玩个够,再去摸海星也不迟。”这样不仅能正常进行,更为这堂课增添了不少风趣。比如:当时的我穿得衣服比较厚,再加上那天突然比较热,上课热得我实在受不了,只好灵机一动说一句:“老师玩的好热呀。”顺便把马甲脱了下来。以此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引导他们从理解语言、感受形象入手,在各种自由表演、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自己真正朗读的本领,以便举一反三,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并真正体会文中的“我”为什么对童年的一次赶海这么难忘。
四,整体回顾,释放趣。
当四件趣事讲读完后,我采用的是整体回顾,释放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自己感到最有趣的一件事,读给朋友或老师听听。
五,整体回顾,释放趣。
最后以含情诵读,深化趣来学习第四自然段。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真正体会欣赏海边的美景也是赶海中的趣事之一。老师的感情朗诵来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先回忆诗歌,再创造诗歌,让学生真正达到学而所用的本领。本来想边演示各种海边风景图片边播放《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来结束全文。在欣赏完图片这个环节中,我看时间还没到,就顺便问学生:“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呢?”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能用一些比较高级的语言来回答:“大海,您是我们生活的摇篮。”“大海呀大海,您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大海,您像妈妈一样哺育着我们成长。”这些无意中的生成把我的课堂又推向了一个高潮。
六,扩展思维,延伸趣。
布置用这篇课文中的语气词回家写一篇最有趣的一件事,来促进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要他们回家看地图找离我们常熟最近的沿海城市是哪个?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上完这堂课,心中总有不少的感想,既有发扬之点,也有不足之处,只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希望听了我课的老师多提提宝贵建议,让我在今后的教学方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
语文教学反思5
教学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的过程,这几天来,我对本周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深有感触。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中重新摆正师生的关系,开展民主教学。
在民主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让他们认为自己很重要。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让学生身心真正的投入到语文阅读上来,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语文教学反思6
《太阳》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有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激励展示,激发兴趣。上课之前,我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了选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增加对太阳的了解。上课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学生都急于想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学习积极性很快调动了起来。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这一环节设置,意在理清文章条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然后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读音,并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紧接着让学生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通过交流,学生对课文的条理一目了然。
了解特点,领悟方法。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因此,第1—3自然段的学习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教学时,我采用自学、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然后在同座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我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句读、体会,学生不仅对太阳“远”“大”“热”的特点理解的非常透彻,而且也知道了通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来进行具体说明的好处。这样既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课后巩固,实践写作。文章在介绍太阳时采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已经体会了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这样的写法。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用一段话介绍教室或者黑板等,用上本课学的说明方法。这样由课内向课外延深的设计,不仅发挥了学生创造思维的作用,也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语文教学反思7
如今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已跨进21世纪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十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客观存在的种种误区,我认为须马上改观的几点需求:
一、吃透课文感性到理性
作业这一课题,教师几乎天天布置,但大多数教师布置作业时打无准备仗,随定性太强。由于随定打乱正常,难免作业重复机械,难免作业忽多忽少,难免放弃重点。这样下去,会给学生带来负担过重。甚至会边做作业边哭泣的不良效果。如有些教师布置作业:一到十课的生字抄写十遍明天早上必须交上来。但有的交成了。也有一部分人未交成,效果交底,当教师听写时手忙脚乱的,做起来都交的九霄云外。
我的观点:
1、次要的放弃,精而少。
2、要设计有方,最好自己动脑动手做的。
3、改观重复的现象。
二、提高师资队伍的观念
如过去的教学方法是重教轻学,只能想到教师怎样教才好,切备课,而不去想学生怎样去学,重课本,轻实践,只注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等等。
我认为:
1、从思想上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诱导,辅导相结合。
3、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实践。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
由于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实际锻炼,难以传递即时信息,难以照顾个性差异等方面的局即性。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广泛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在活动中启迪智慧,到课外中去实践。通过拼一拼,捏一捏,剪一剪,缝一缝,使学生手巧,心灵,这样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战线上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手拉手,为培养好人才而努力奋斗吧!
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语文学科既应当是培养语言本事的学科,又应当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进取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
一、点拨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并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能够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资料,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装的主体情感受,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本事和思维本事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到达发展。从而到达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异常高。而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仅有有兴趣,课堂上学生才会兴奋起来,才会乐学,学习才会有成效。创设情境地便是创设氛围,调动兴奋点。在教学中,我常有联想、比较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在刚一接触课文时,他们应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仅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相容而欣然理解。
如我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国演义》中片头的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将它与课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和相同之处?因受《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飞起来。凭着自我对人生、社会知识积淀和理解,他们也能体味到这些语句都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也能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论是怎样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代码物都有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则,必然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但仔细品味,他们也发现了那些语句所蕴含的感情色彩略有不一样。在这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豪迈的场景,豪迈的感情这些要素,然后经过联想比较,让他们积极参与,并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而这跳一跳才能抓到的苹果则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则便是为了激励,为了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为学生供给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梦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仅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和心进脉搏,经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本事和思维本事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到达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到达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课堂上感觉到了几个亮点,简单做个记录。
一、对比中理解
老师的态度前后对比、学生的态度前后对比,老师与父亲的语言对比,在对比中感悟“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必须像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样“不要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须像文中的“我”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些道理,经过对比、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
二、质疑在先,引导读中思
这篇课文泡泡问题设计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如何边读边思考,如何提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围绕课文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杨倩的一个问题“学生后来为什么吞吞吐吐的说话”打开了教学的思路,顺着学生的疑问抓住课文里很特殊的两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较后再来引导学生通过填空补充提示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
这是一处前后态度的对比,继而引发老师的态度对比,在充分理解老师和同学态度变化后,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三、渗透习作,总结升华
父亲与老师的话进行对比发下,这些话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轻而易举地发现道理,“其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这一问让学生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孩子习作中总出现立意不深的问题,就可以从课后最后一段点明主旨这样的手法中得以灌输,像这样的写法要应用于自己的文中,不是吗?
让学生行在先,顺着学生的思路来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我正在努力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文本的解读能力。
语文教学反思8
因为期中考试的来临,我们年级组统一没有进行新课。加上,我之前的课程进度比较快。所以,匀出了比较充足的时间代领学生进行了阶段复习。这次的阶段复习包括了以下内容,知识回顾两课时,做卷检测讲课时,以及试卷讲解讲课时。
对于第一次的阶段复习我有如下反思,
1.对于复习课的安排没有合理的规划,比如,让学生板演背诵内容时,其他同学没有安排事情,导致课堂出现混乱。
2.对于学生的惩罚力度不够,再背诵日积月累时,有个别同学不会背。我只是要求他们课下自行背诵,不过送之后的做题来看。这些学生依旧不会这些内容,惩罚力度不够,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复习不会的点。
3.还有一点,就是字。我有一点不知所措!!! 所有的难写的字,我会在复习课进行再次讲解,但是还有同学再犯这种错误。我觉得,是我的模式不好,我没有让学生进行书空,日后要强调这个点。
我希望经过这次复习课,孩子们能回顾之前所学,回想起之前所学。希望期中有一个好成绩,一起加油!
语文教学反思9
1、一次活动系列的精品课程,如何做到有语文味呢?老师以她精深敏锐的语言辨析力和幽默丰富的评价语以及专业精神,使课堂中有着无处不在的语文味、生活中有着无处不在的语文味。例如:老师问:“砖除了建高楼大厦,还有哪些用途呢?”学生回答是建桥、建炉灶、建长城……的时候,老师能用充满诗意的评价语言——普普通通的砖头,给我们提供了快捷的交通;普普通通的砖头,给我们提供了温饱;普普通通的砖头,成就了长城的雄伟壮观,留下了闻名世界的古迹……充满味道的评价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砖外表的平凡,作用的广泛,从而撷趣课堂语言,把朴实的砖写得美美的。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但哪些高楼大厦没有它的身躯?哪一幢失去了砖的支撑还依然劲挺?哪一幢失去了砖的保护能经得住风吹雨淋?但你又在哪一幢高楼大厦里见过裸露的砖。”由此可见,充满文采的课堂语言是语文味的强力助剂,是形成课堂磁场的重要元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本次精品课程,学生猜完砖后,老师借着学生低落的心情,话锋一砖,虽然你们看到的礼物是砖很出乎人意料,但不要小瞧砖哦。接着引入视频,问学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进行有效的联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品味学习语文运用的妙处;语文是文化载体,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浸润于语文所描述的.美好情景中。这就是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就是语文味。课堂中,把学生由看视频中所听到、看到的感性认识,接着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地发挥联想思维、练说。学生说道:“我看到了高楼大厦,想到了民工叔叔,他们为了建设美丽的城市,背井离乡,起早摸黑,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接着老师评价道:“你知道安徒生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童话,因为他像你一样善于联想。”语文课堂是生成性和创造性最强的课堂,老师抓住课堂的生成,在师生互动中,常常会碰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不时会爆出一些语言的精彩。对课堂生成中语言新知的捕捉,不仅仅是在于对这些新知的了解,更在于培养学生时时处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3、精品课程的设计要努力凸现文本的表达个性,强化最鲜明的写作特色,不但要研究“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研究是“怎么写的”。这次活动老师在课堂中贯穿了无痕的写作方法指导,猜礼物的过程抓住看到的情景写、写心情要把看到砖前后心情进行对比、由砖引发的联想要合理丰富,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任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写的片段,写出自己喜欢的文章。这就明确了写什么及怎样写的教学难点。另外,同桌互赏、师生互评作文的过程又是一次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怎么写的过程。评点作文的时候,学生学得什么知识呢?学生知道原来写这类作文可以这样写的,让学生把这种想写好的欲望激发出来,师生互评除了点评写作方法外,老师还更重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把学生写得好的词语让全班一起读,学生读的过程中,又是对砖的一种认识,又为自己积累了美词美句,反复品读,咬文嚼字品赏,品出习作课上语文的味道。
语文教学反思10
高二是高中三年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适应,对高中语文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高二这一年对学生来说是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年里我们更有必要不断反思,不断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期中考试即将来临之际,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做一个梳理,这对接下来的教学和复习将有很大帮助。
一、备学生:
任教现在的两个班级快一年了,我对他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感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信心,应付学习
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想过自己在学业上有什么发展,对学习总是采取应付的态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大致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2、学习表现全凭个人喜好
有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很不稳定,对学习缺乏思考,没有轻重也没有主次。是否要学全凭个人喜好,喜欢这门学科,听讲就认真,作业就完成。喜欢这个老师就发言积极,主动参与。有时候即使是喜欢的学科喜欢的老师也要看学习的内容,没兴趣的内容即使是难点重点,也不会多做留意。
3、没有方法,效率低下
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好,整天都在学习,但考试结果总是不怎么理想,这类学生大多是女生,上课笔记记得书满本满,实则并未掌握。课堂上不掌握解题思路,基本方法,而是满足抄抄写写。课后不能有效复习,而是机械完成作业。学习没有科学方法,效率很低。
二、备教材
本学期我们将要完成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教材的目标:
1、阅读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3.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三、备自己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 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思考:
1、 教学内容要能体现主体需要,能激发主体兴趣
备课时要勤思考,多动脑。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选择他们的学习兴奋点。教学实践中,要创设有利情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重难点知识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加以呈现。一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太多了,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每节课都有所取舍,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要素,运有各种条件和手段,努力创设情境,使每节课都有亮点,更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2、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信心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对于我们的学生更为重要。我们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建立成功目标。 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 例如 :默写满分的学生、背书最积极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最快的学生、进步明显的学生、书写认真的学生、作文完成好的学生等等。还有上课时有针对性地提问,把“适合的问题”问给“适合的学生”, 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3、 强化基础,反复训练
这一点是我感触最深刻的,即使是上课,听课很认真的学生,他们也做不到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尤其是“软作业”基本就等于没有作业,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及时做了调整,把作业落实到笔头上,同时强化课堂上的动笔,及时提醒,及时督促,及时检查,这样的情况目前得到一定的改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样的问题还要继续探究。
主要措施:
1、 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自己),注重课堂教学,选取诗词教材中的要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好每节课,
2、 精心编写学案,引导学生把握“双基”(诗词教材的名句、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等)有做有改,有改有评,提高学习效率。
3、 多做限时训练,多做综合练习,在练习中逐步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4、 合理布置作业,给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作业要求更加灵活,只要能达到巩固目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诗歌赏析作业,角度自选)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走上讲台和同学们分享,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增强信心。
6、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教学反思11
本单元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组织了三篇课文。课文都是从“为民服务,与民交友”的角度描写了三位革命领袖。《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为老乡挖井,解决村民生活困难的故事,表达了村民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难忘的泼水节》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朱德的扁担》围绕“扁担”向学生描绘了一个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朱德军长。无疑,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给学生学习课文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更好地感悟伟人的美好品质与伟大形象,我从三个方面下足工夫:
一、下足学生预习的工夫
课前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不仅读准字音,读好词语,句子要读得很流利。尤其在早读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认真地读,用心地读,让读得好的孩子带着大家读;另外,鼓励学生查字典、词典,初步读懂课文中不懂的词语,并把不懂的问题记在课文的旁边,以便课堂交流。查资料也是预习课文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毕竟学生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老一辈革命家了解甚少,仅凭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是难以丰富人物形象的。自己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下足教师备课的工夫
这三篇课文都是去年武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的选课,吴老师从学校电教组找来了每一课的课堂实录供大家观摩,利用现有的资源分工合作,很快整理出三份详尽的教案。然后,自己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动态备课记载。这样,老师上起课来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三、下足学生课后动笔的工夫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文学习进展得很顺利,相信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一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为了了解三位伟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为了了解学生收获了多少,等三篇课文学习完后,结合语文乐园(三)“我的作品”要求,指导学生把学习课文的感受写下来。有的孩子就自己学习的其中一篇课文写一段感受,有的孩子用三段话分别写出自己学习三篇课文的感受,并把好的作品读给全班听。大家都在自己的写话中表达对他们美好品质的由衷赞美,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让革命传统代代传。
语文教学反思12
现实告诉我,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这样做。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必修5册教材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 、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长期执著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以为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毋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理巩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
① 大量讲述;
② 大量训练;
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
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臵,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
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
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
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
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语文教学反思13
武松打虎这个故事学生们都非常熟悉,在教学本文时,我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再在相关语句旁写上批注,感知武松是一位怎样的人,经过几分钟的默读,学生纷纷写下“勇敢、不听劝告、好面子、豪爽、爱喝酒”等词语,可见通过几遍朗读,武松的形象便能很快浮现出来,《景阳冈》教学反思。我让学生写好词语后告诉我相关语句,学生也能很迅速地找出来。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喝酒、上冈、下冈,这四个板块内容学生也能很容易地感知。我希望在本堂课上让学生自主感知武松的形象特点,通过探究武松的优点和缺点来丰满武松的形象。
我的教学设计:明确各自的学习方法。
(1)“优点”部分学法提示:①圈画动词:选择第9~11自然段中一个自然段,圈画出最能看出武松优点的动词。②朗读段落:朗读所选自然段至少一遍,注意读好圈出来的动词。③组内交流:说说这些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2)“缺点”部分学法提示:①分角色朗读找出武松与店家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从中体会武松的缺点。②自读自悟自己读读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从中体会武松的缺点。
打虎中的精彩动词是一大特色,既善于变化,又贴切自然。将武松的人物形象根植于动词中,是作者的精妙所在。文章的第 9自然段写人虎相遇时,作者在文中并没有赋予英雄人物武松以任何英雄行为,却是这样写道:“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对于老虎的出场,作者极力渲染,不遗余力,先是环境描写“狂风大作”,再是“扑地一声响,跳出……”;而武松的反应则与常人无异,“叫声‘啊呀’!……”看似长了老虎的志气,灭了英雄的威风,实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先极言老虎之凶猛,后颂扬武松之气概。从“按、扑、蹿、搭、掀、剪”等动词,可知这只大虫动作多变敏捷,力大无穷,凶猛异常。特别是它那“一扑”、“一掀”、“一的状态。而武松此时唯一的对策就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这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为什么不用“躲”字呢?从表面看,“躲”和“闪”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只要我们细细品玩一下,就会发现“闪”和“躲”的内涵是不同的:一是“闪”字表现了动作的'敏捷,武艺之高强,异乎常人之胆识。可见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戒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有效手段;二是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闪”这个动作,具有针对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这“闪”字体现了武松有智谋地、主动地躲过。
学生们在寻找相关语句时找得很准确。特别是“闪”字,一些学生能说出“闪”写出了武松的灵敏,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甚明了。课文中,作者并没有描写武松毫不怕虎,作者具体描写了武松怕虎的言行和心理活动。武松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老虎毫不畏惧,而是和常人一样对虎充满着恐惧,课文多处进行了描写。特别是武松在庙前看见榜文时,才知道真的有虎。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细想”和“一回”说明他方方面面想得很多,由于犹豫不决逗留时间也长。“看看”一词准确地反映出了武松当时惧怕老虎、信心不足又不愿意就此返回的矛盾心理。
再从武松在半路上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可以看出,他虽然醉意朦胧了,但心里最担心的还是那只大老虎。当老虎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武松吓得叫出声,酒瞬间都变成了冷汗,更可以看出他对虎的惧怕。课文最后写他打死老虎后,虽然疲惫不堪,却不敢在冈上多歇息,唯恐再有虎出来。这些描写,都真实地反映出了武松怕虎的心理。关于喝酒,我没有讲,此处也可体现武松的性格特点。故事以酒店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五个大字开场,并由武松一句“主人家,快拿酒来吃”衍生出“连吃十八碗酒的豪饮”,与文本和人物的对话活动中,限于“‘三碗不过冈’的韵味”,“半醉半醒上冈的逸趣”,“醉态折棒的波折”……真是一句话生出多少文章,一碗酒引出多少曲折之情节,又陡增了些许韵味情趣。难怪金圣叹批道:“好酒是武二生平,只此开场第一句,便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粗看,似乎文章“主次不分”,轻重倒置。然而这正是施耐庵高明之处,写酒就是写武松,,写吃酒就是写打虎。英雄赞好酒,好酒衬英雄,酒壮英雄胆,酒添英雄力。
如果删去吃酒的描写,武松打虎就要大为减色,甚至简直不可思议,人物形象也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血肉丰满、真实动人。由此可言,不管以何方式呈现《景阳冈》教学,还原“武松痛饮”的场景应是品味故事,感受人物,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充分感悟古典文学的魅力,体验阅读名著乐趣的关键所在。
语文教学反思14
一、导言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个人认为,这得依据所选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来定,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这不应成为语文教师从事单篇文言文文本教学的桎梏。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教学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呢?最为有效的一条就是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一致的。只不过,这种联系,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场复原(回到原始状态)。
场复原,说简单一些,就是把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十则》的教学,若能采用这种方式,其教学必将产生特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精彩教学片段实录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全班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对第一则,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即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方法中温习的快乐,“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会学友,后一句则讲人的修养问题。三句话三层意思,层层递进。)
四、教学反思
笔者曾多次执教《十则》,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语文教学反思15
在本课中,我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主人公美好心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一、突出主体,注重层次
突出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已学习的过程,本案例的整个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俗学习,自得学习”,注重层次性,即“引导学生一层深一层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1~2节时,让学生找出描写“穷”的语句,再找出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然后指导朗读,读出家里很穷,从“感知”到“揣摩”,再到“吟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沿着这条思维途径,一步一步地阅读理解。
二、语言和精神统一观
教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丢开课文语言搞腾云驾雾式的内容分析,也没有脱离内容搞支离破碎的语言训练,而是有机地把两者统一起来,教师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研究“温暖”、“舒适”这两个词语,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温暖、舒适”,然后再看图,从图上看出桑娜家的“温暖、舒适”,最后回到课文,从文中进一步体会“温暖”指什么?“舒适”指什么?此时,学生的回答中已不仅仅是孤零零的描写小屋的语言文字了,还有描写小屋外的呼啸怒吼的寒风,汹涌澎湃的大海的语言文字,还有对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的人的处境和感受的`联想,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穷人虽穷但心不穷。这样,词义的内涵拓展了,学生的精神空间扩大了,看问题的视野也开阔了。
三、朗读训练,读出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穷人》的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让学生自读,比赛读,评读。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有的说怕丈夫回来,要读得非常紧张,有的说怕丈夫回来责怪,要读得害怕、担心……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读,使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桑娜的善良,达到情感陶治,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
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
【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反思10-30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5-15
教学“语文园地”的反思09-03
语文教学反思06-23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06-29
语文月考教学反思06-09
语文《老王》教学反思05-24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07
语文《假如》教学反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