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2 11:42: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死海不死》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1

  课文一(第二课时)

  1.让学生看死海的图片式来导入新课。

  2.新课内容

  3.学生自渎课文,按要求边读边想边记课文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并找出预读课文中遇到的疑难词句。

  4.进行领读。

  学生跟着老师读课文,个别读,分组读,集体读课文。

  抽几名学生读课文(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5.问答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师生一起学课文中的量词

  7.师生一起交流通过学习本节课以后感受

  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死海位于什么地方?

  死海位于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

  2.这个海为什么被称为死海?

  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

  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

  3.这海为什么令人惊叹?

  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漂

  游;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

  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4.狄杜是谁?

  狄杜是罗马统帅

  5.狄杜下令处决什么人?

  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

  6.狄杜为什么要释放那些奴隶?

  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7.海水里面有哪些矿物质?

  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8.在海水里人为什么不沉下去?

  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难怪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9.上帝为什么惩罚那个村庄人?

  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

  10.死海怎么形成的?

  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

  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11.以前死海是什么样的?

  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

  12.现在死海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亚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

  13.死海的前景会什么样的?

  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

  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10~50厘米。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死海”得名的原因是( B )

  A.死海中淹不死人 B.死海及其周围没有生物

  C.死海是死亡之海 D.死海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A.死海南北长80千米 B.死海东西宽超过17千米

  C.死海平均水深300米 D.死海最深的`地方超过400米

  3.狄杜大惊失色的原因是( A )

  A.奴隶们两次投入“死海”却都安然无恙

  B.奴隶们英勇坚决地反抗 C.奴隶们个个都会游泳

  D.奴隶们面对死亡毫无惧色

  4.下列哪一项不是海水的浮力增大的原因( A )

  A.因为死海海水的密度小于人体的密度

  B.因为死海中含有135.46亿吨氯化钠

  C.因为死海中含有63.7亿吨氯化钙 D.因为死海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5.关于死海的未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死海附近会建一些机场 B.死海海面会缩小

  C.死海数百年以后可能干涸 D.死海海面将下降

  板书设计:

  第十九课 死海不死

  课文一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板书阅读课文中遇到的疑难词句

  三.板书课文中提出的问题

  作业:

  做小练习册

  组长批语:

  课后反思: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2

  在上了《死海不死》这堂公开教学课后,经过认真反思,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较以往教学有所突破的地方:

  1、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创设积极质疑的机会。

  在“学生质疑”这一环节中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帮助学生初步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让小组讨论、质疑。学生担任主角,主持课堂,主动展示自己钻研课文的成绩,而教师只是在一旁引导、点评,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这就改变了由教师完全操控课堂的传统授课方式,取代了以往老师常扮演的讲解者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的气息浓厚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多了,课堂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活泼的课堂氛围。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注意落实教学目标。

  如教师将教学内容贯穿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中,改变由教师唱主角、一讲到底的方式,但为避免教学内容散而乱,又采取了以下做法:事先帮助学生梳理结构层次;小组分别承包某一段落重点质疑;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质疑表格前,迅速地筛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按段落次序排列;学生讨论释疑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或补充资料,以落实知识点。

  3、有效互动,积极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训练。

  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注重倾听,然后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如在“学生质疑”这一环节之前先回顾、总结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质疑方式,并以演示来规范;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点评,对有质量的`质疑给予肯定,对尚有不足的质疑提出修改意见,如“提问明确,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用语,答题应针对性强,语言规范,表达思路明确”等方面,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质疑、释疑。

  二、尚且不足、今后有待改进之处:

  1、要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琢磨。在小组讨论质疑之前,应让学生先自行独立思考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教师不应为节约时间而省去这一环节,甚至催促他们,要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去钻研课文、圈划、批注。

  2、教师在巡视学生讨论过程中要注意他们的想法,对所提的一些重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引导学生。

  教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可适当引导、补充资料,但不用为了落实知识点而面面俱到,将预先准备好的内容一一引出,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防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3

  【教材分析】

  《死海不死》这篇地理知识小品,介绍死海的特征、成因、现状与未来。既有科学知识的介绍,又有奇特现象的描写,也有神奇传说的记叙。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传说等说明方法。

  【学情分析】

  一直以来,说明文的教学工作很难做,课堂上气氛容易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本班学生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对科学知识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相信学生能快乐得学习本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死海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引用说明,认识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3、探究死海的未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

  掌握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引用说明,认识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从小就生活在海边,可能大多数同学都有下海游泳的经历,你见过可以将人漂在海面上,不会淹死人的海吗?(欣赏图片,这片海周围寸草不生,但不会淹死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片神奇大大海。)

  看了文章,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一)说明文学习方法指导:

  1、1、找到说明的对象;

  2、分析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

  3、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

  4、分析文中的说明顺序;

  5、分析文中的语言特点。

  (二)检查预习

  游弋(yì,不能读作gē):(兵船)巡逻,这里指游来游去。

  谕(yù,不能读作yú)告:告诉,使人知道。(旧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安然无恙(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祸害。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不知觉悟。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说明死海的特征;

  第二部分(5-6)说明死海形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7-8)说明死海的开发与前景。

  2、测试速读情况:

  (1)本文说明的对象_____

  (2)死海的“死”表现在_________

  (3)死海不死表现在_____

  (4)说明死海本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死海真的要死了”中的第二个“死”的含义是____

  (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7)死海形成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探究方法

  1.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①列数字:如:有135.46亿吨氯化钠??

  ②举例子:如: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③作比较:如: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④引用传说:第3和5自然段。

  2.速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讨论)

  (1)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的?各起到什么作用?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水

  的浮力大;第5自然段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人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用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四、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阅读“研讨与练习”关于死海的介绍,比较与课文的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课文属于科普小品,在客观说明之外,还运用了叙述、描写等手法,引用两个古代传说,形象地说明了死海的特点,使文章生动有趣,增强可读性。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课文的结尾处说到了死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词语,荒凉-生气-干涸,如果有一天,死海真的干涸了,那么我们将如何让死海“活”下去?)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咸水湖——死海,知道了造成它“死”与“不死”的根本原因是咸度很高,海水中含盐量多达23%至25%,并且知道了死海的成因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以及它的形成过程。其中两处引用神话,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布置作业】

  A.必做:《伴你学》自主学习、阅读探究;

  B.选做:搜集有关死海的材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准备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死海不死

  特征:咸度高

  传说

  成因

  实质

  现状和未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传说、作诠释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4

  教学实录

  师: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目录的第一页,这一页共列出两个说明文单元,我们要阅读的说明文就在这两个单元里,同学们还不知道是哪一篇,现在给你们一个条件:这篇文章的标题很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是哪一篇了,你们真聪明!好,你来说。

  生(1):《死海不死》。

  师:完全正确!但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猜是这一篇呢?

  生(1):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既然是“死海”,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这就在读者心里造成悬念,引起了阅读的兴趣。师:刚才好多同学都举手了,你们猜的也是这一篇吗?有猜别的课文的吗?

  生(众):也是这一篇。

  师(指一学生):那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吗?

  生(2):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使读者产生疑问,急于想去读文章,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读者有吸引力。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哦,“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3):前一个“死”字指没有生命,第二个指淹死、死掉。

  师:完全正确。你课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学习中经常注意“迁移”,知识就学得活了。现在请同学把书合拢,暂时不要看课文,大家回忆一下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死海的知识,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指一在偷偷看课文的学生)哈,你违规了,不许偷看!

  (学生思考、回忆,片刻后陆续举手)师:为了使回忆有条理,请按照以下几点逐一来说:

  板书:1、地理位置;

  2、得名原因;

  3、海水趣事。

  生(1):死海的位置在约旦和巴基斯坦(众插话: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中间。

  师:巴勒斯坦在亚洲西部,巴基斯坦在亚洲南部,和我们中国接壤。这两个国家的中文译名只差一个字,而且都是亚洲国家,很容易记错,建议这位同学课外去找世界地图或亚洲地图查一查,以后就不会再搞错了。谁来说“得名原因”?

  生(2):死海的海水含盐量特别高,水里各种动植物都不能生存,所以叫死海。

  师:哦,死海的海水含盐量高,这是它的特点,由于有这个特点,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谁能说说是什么现象?

  生(七嘴八舌):人不会淹死。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无人举手)

  师:我估计同学们都知道,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是吗?(指定一学生)这位同学戴着眼镜,看起来挺有学问,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3):人在死海里不会下沉,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淹不死,因为……因为海水含盐量高,所以人不会下沉。

  师:为什么海水含盐量高,人就不会下沉?你总得讲出点道理来。

  生(3):海水含盐量高,它的质量就大。

  师(追问):那如果扔进海水里的是一块铁呢?它会下沉吗?

  生(3):我想会下沉的。

  师:那么人为什么不下沉?光说海水的质量大,恐怕还不够吧?我知道你心里明白,问题是怎样把心里明白的道理准确地表达出来。

  生(3):(思考片刻)海水的质量比人体的质量大。

  师:说对了。但表达上还有一点点不足,想一想,在数学里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是怎样表达的?你这句话如果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更好了。

  生(3):海水的质量大于人体的质量。

  师:那么铁块为什么会下沉?

  生(3):因为海水的质量小于铁块的质量。

  师:好!“大于”“小于”的“于”怎么解释?“大于”“小于”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

  生(3):“于”是“比”的意思,一般在两个数作比较的时候用。

  师:说得真好!我说你有学问嘛,果然没看错人!(众笑)

  师:关于死海的知识,同学们都已了解;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文,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估计同学们也已经知道了不少。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还要老师重复地教,你们觉得有劲吗?(众:没劲!)是呀,我也觉得没劲。因此,我想我们在决定这篇课文里哪些知识需要老师教之前,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知识可以不教”。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这篇《死海不死》看一遍,然后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哪些可以不教?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议论,互相交流。

  (学生看课文,小声议论后纷纷举手)

  生(1):我认为课文里用到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用教。

  师:说说理由。

  生(1):课文里为了使说明更加具体准确,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海水含盐量高,如“135.46亿吨氯化纳、63.07亿吨氯化钙、各种盐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等等,这种说明方法一看就知道,完全可以不教。

  生(2):我同意他的意见,但还有点补充。课文在说明海水含盐量高的时候用了很多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使读者对死海海水的含盐量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更加明确了。这些道理也很简单,不教也懂。师:是啊!你们看,“135.46亿吨”、“63.07亿吨”,这简直都是一些天文数字!我在读到这些数字的时候,对死海海水的含盐量的印象就特别强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课文里的这些数字说明和它的作用,的确一看就明白。不过如果不教的话,有关的`一些知识是不是能够掌握,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例如,课后练习中还要我们区别“确数”和“约数”,并且要求知道什么情况下用确数,什么情况下用约数。这些知识不教行吗?

  生(1):我认为行。

  师:哦,你挺自信,好样的!认为可以不教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看来,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似乎还缺少一点自信。(指一不举手的学生)你是认为还要教的,是吗?

  生(3):我想教一教不会有坏处,再说我也不大有把握。

  师:确数和约数你能区别吗?(生点头)那你说说看,刚才那位同学从课文里找出的那些数据是确数还是约数?(生答:“确数。”)你能找一个约数的例子吗?

  生(2):“传说大约两千年前”、“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都是约数。

  师:找得很对嘛!约数在表达上都有一些明显的标志,你知道吗?

  生(2):一般都用“大约”、“左右”、“上下”这类词。

  师:如果不用这些词,能表示约数吗?

  生(2):我想也行。

  师:请举个例子,最好能造个句子。

  生(2):(思考片刻)“这条鱼有七八斤重”。

  师:好极了!你关于约数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嘛,你应该有充分的自信,是吗?

  生(2):是的。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确数”可以使说明更加准确,那么用约数是不是说得不准确了呢?

  生(3):约数和确数相比,当然不够准确。

  生(4):我认为不能这样说,主要看在什么情况下用,有的时候用确数反而不准确。

  师:怎么会用确数反而不准确?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生(4):(思索片刻)比如要我现在说出您的年龄,我只能说大约六七十岁(笑声),因为我不知道您的实际年龄;如果我肯定地说您65岁,而您实际上不是65岁,那不是反而不准确了吗?

  师:言之有理!啊,这位同学举手,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吗?

  生(5):我认为课文里有个地方运用确数和约数有点自相矛盾。46页上有这样两句:“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既然平均深度是个确数,那么最深的地方也应该是确数,否则怎么算得出平均深度呢?如果最深的地方用约数,那么平均深度也只能是约数。因为平均深度是根据从最浅到最深不同的深度计算出来的,根据约数怎么可能计算出确数来?

  师:说得真好!我同意。同学们这样会动脑筋,真让我高兴。我看关于列数据说明的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知识比我预料的还要多,完全可以不必教了。大家再看看,还有哪些知识可以不教?

  生:后面练习题中要求区别课文中三个“死”字的含义,我认为这也很简单,不教也懂。

  师:对,标题“死海不死”中两个“死”字,刚才同学们都已说过,不必再重复了。那“死海真的要死了”这句中的后一个“死”字的含义呢?

  生:是“干涸(hé)”的意思。

  师:完全正确。这个“涸”字很容易念错,可你念对了,很了不起。你是怎么念对的?

  生:下边的注解上有注音(笑)。

  师:大家别笑,他读书注意看注解,这种好习惯不是每个同学都有的。我再提示一下,看看下面这些词语是不是也可以不教?(板书:游弋、谕告、执迷不悟)

  生(1):我认为可以不教。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但你要说出可以不教的理由,因为其中有的词估计同学们语文课里没学到过,比如“游弋”、“谕告”。

  生(1):“游弋”虽然没学到过,但书上有注解;“谕告”也没学到过,但回去查一查词典就知道了。

  师:说得好说得好,语文课上没有学过的,完全可以查词典自学嘛!同学们课外有没有查词典的习惯?(众:有!)这是个好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让词典成为你们的一位终身老师。那么这些新词我们就不讨论了,再说这篇课文新词也很少,有些词结合上下文也都不难理解,比如“执迷不悟”。

  下面是不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大家前后左右可以议论议论。

  (学生看书、小声议论)

  师:谁先来说说?

  (无人举手)

  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1):是说明文。

  师:说明文是个大类,包括各种产品说明书、书籍的出版说明和内容提要、词典的释文、影剧内容介绍、除语文以外的各科教科书及讲义、知识小品,等等。文章

  文章

  凡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都是说明文。(指一学生)你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1):是知识小品。

  师:(问全班)他说得对不对?同意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1):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知道吗?

  生(1):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1):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不,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1):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那你为什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要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的,是不是?

  生(1):是的。

  师:好好想想,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当时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它是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说得对呀!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的特点,你明明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1):这是我看了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这更了不起,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嘛!(笑声)下面请大家再来看看知识小品除了篇幅短小、具有知识性以外(板书:“知识性”),还有些什么特点。

  生(2):知识小品写得比较生动有趣,能吸引读者。

  师:说得很好。刚才那位同学(指生<1>)的意见如果可以用“知识性”三个字概括的话,你能不能把你的意见也用个什么性来概括?

  生(2):趣味性,生动性。

  师:他说了两“性”,但我们只要一个“性”就够了,请同学们两个中选一个,要说出选择的理由。主张选“趣味性”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学生举手)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主张用“趣味性”,谁来说说理由?

  生(3):“生动性”一般指语言描写方面,趣味性好像指文章内容方面的。比如这篇《死海不死》,在介绍死海海水的特点和死海形成原因时,插进了一些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内容很有趣。师:谁还有补充的?

  生(2):知识性、科学性是知识小品的本质属性,趣味性是知识小品的重要属性。

  师:(指生<1>)他说得比较完整;(指生<2>)他补充得也很好。看来同学们的悟性都很高,知识也掌握得很好,学习这篇课文原本要求重点学习的“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确数与约数的区别和作用等等,都可以不教;关于知识小品的文体特点,同学们也自己从课文中悟出来了,也不用我再喋喋不休地介绍了。就是说,同学们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不需要老师教的地步,我真为同学们高兴!不过,关于知识小品的特点,尤其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问题,同学们大概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建议同学们接下来再化点时间深入讨论一下。限于时间,我想从“三性”中选择一个来讨论,就作为这堂课学习的重点。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三性中选择哪一个?

  生(1):趣味性。

  师:为什么选趣味性?

  生(1):因为我们自己写作文要能够吸引读者,也应该有点趣味性。看看作者是怎样引起读者兴趣的,也许对我们自己作文有启发。

  师:大家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既然大家同意,那就请把课文再好好看一遍,边看边想:课文的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兴趣的?现在请大家看书。

  (学生看书,偶有小声议论)

  师;都看好了吗?现在请发表意见。要求每人至少准备一条意见。

  生(1):课文的标题,“死”和“不死”互相矛盾,使读者产生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生(2):还有课文最后一个“死”字,死海要干涸了,课文里却不说“干涸”,而说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字用得很巧妙,能引起读者兴趣。

  生(3):课文为了说明死海海水含盐量大的特点,写了个罗马统帅狄杜处死奴隶的故事;后面又讲了个关于死海形成的民间传说,这都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都很好,但他们说的都是比较明显的趣味性的表现。有些趣味性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这就要用点心思了。谁再来说?(教师继续提示)建议大家从材料的组织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好好琢磨琢磨。邻座的同学可以议论一下。

  (学生看书、思考,小声议论)

  生(4):我想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作者用了一些设问句,如“那么,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还注意前后呼应,如前面说“真是‘死海不死’”,文章结尾却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前后两个“死”字互相呼应,可是意思却不一样。这些都会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

  师:嗯,说得不错。看谁还能从语言表达方面作些补充?

  生(5):文章的第一、第二段写得好,我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住了。

  师:你再朗读一遍,体会体会,它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5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生(5):它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有点惊讶。

  师:好!体会得很准。大家再一起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产生这样的效果的?请把这些词语圈出来。注意了,这对我们运用语言是很有帮助的。谁来说?

  生(6):作者连续用了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还用了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

  师:瞧,这两位同学(指生<5>、生<6>)对语言的感觉多敏锐!现在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这两小段各读一遍(指定两位学生),注意,第一位同学把她(指生<6>)刚才找出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读;第二位同学把这些略去的词语读得强调些,把那种出乎意料的惊讶语气读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比较一下,两种语言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二人分别朗读)

  师:两人读得不错。大家体会一下,两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7):第一种表达显得平平淡淡,第二种表达引起读者的惊讶和好奇,所以,所以就……(语塞)

  师:所以就增强了……

  生(7):趣味性和吸引力。

  师:这样比较一下,我们发现,同样的意思,可以表达得平平淡淡,很一般,也可以表达得很有趣,很有吸引力。可见选择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就会有怎样的效果。这正是语言的王国为什么总是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

  除了语言表达,材料的组织也很有关系,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也往往会影响阅读的兴趣。课文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谁能找出来说一下?

  (学生翻书、寻找)

  生(8):课文第三小段写罗马统帅处死奴隶的故事,如果放到第四小段后面来写,读起来就没有趣味了。

  师:为什么?

  生(8):先写奴隶在死海里屡淹不死,这样就在读者心里产生了疑问,难道真的有神灵保佑吗?急于想从文章里去寻找答案,文章就有了吸引力。如果先写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再写奴隶屡淹不死,就不会有这种效果了。

  师:说得好!我打个比方:你请别人猜谜,如果先把谜底告诉了对方,他还会有猜谜的兴趣吗?这里的道理是一样的。会写文章的人,常常能设置一些悬念,引起读者的疑问,这样的文章就比那些平铺直叙的文章有吸引力。这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知识小品的文体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聪明和自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还想出个难题考考大家,这可是个“高精尖”的大难题,你们如果这个问题也能解决了,我就真正佩服你们了;如果你们怕难,那我们来读几遍课文就算了。

  生(七嘴八舌):我们不怕难……

  师:好,那现在我就宣布这道难题了?生(七嘴八舌):宣布好了……

  师:宣布之前,请同学们先把课文最后一段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师:课文最后这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涸,我先问你们,作者推断的根据是什么?

  生(1):近十年来死海每年水面下降40到50厘……按照这样的速度下降,死海数百年后自然会干掉。

  师:那么,死海水面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生(1):因为这里炎热干燥(师插问:你怎么知道?)地理课上学到过,课文里也说“艳阳高照”。因此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蒸发多,输入少,所以海水每年下降。

  师:说得很对。现在请大家听好了,我出的难题是:按照作者这样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生(2):我认为死海数百年后不可能干涸,因为到那时科学比现在更加发达,人类肯定有办法救活死海。

  生(3):我认为他把老师的问题理解错了。我理解老师的意思是……(语顿。师插话:我知道你理解我的意思,不要急,慢慢说)老师是问按照课文作者的办法推算,是不是一定会推算出死海会干涸的结果。

  师: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感谢这位同学把我的意思解释得十分准确。(对生<3>)那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生<3>不语)看来有点为难你了。这样吧,我把问题再具体化一些: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是作者认为死海将会干涸的原因,你认为死海的蒸发量是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生(3):不是。(师插问:为什么?)在雨水多的年份蒸发量就会减少。

  师:请注意,天气变化或地壳的变动等等这类偶然的因素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以内,何况死海盆地的气候干旱少雨,全年的降水量加在一起不过50-60厘米。刚才你把我出的难题解释得很好,怎么自己倒忘了?请你从作者计算的思路这个角度去思考:即使按照作者的计算,死海的蒸发量会不会变化?

  师:啊,好多同学都举手了,看来都找到答案了。请大家把手放下,让他(指生<3>)再想想,他很聪明,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想出来的。

  生(3):蒸发量也就会变小

  师:为什么?

  生(3):死海的海水每年下降,死海的面积也会逐渐缩小。

  师(向全班):大家说说,海水的蒸发量和海面面积是什么关系?

  生(众):正比关系。

  师:既然死海海水的蒸发量随着死海海面的逐渐缩小而减少,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生(3):当蒸发量小于约旦河水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了。

  师:不一定要等到“小于”的那一天,再想想。

  生(3):等于。

  师:对啦!当死海海水的蒸发量等于约旦河水的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当然罗,那时的死海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边无际,波涛起伏,而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得不像样,这是一种什么状况?

  生(齐):半死不活!(笑声)

  师:对!就是半死不活!同学们果真智商很高,这个难题也没有难住你们。不文章

  文章

  过,死海究竟会不会死,恐怕不是一个计算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事实上,造成死海海水连年下降的原因,不全因为海水的蒸发量大,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原因:以色列和约旦大量截流约旦河水用于灌溉和城市用水,致使约旦河输入死海的水量越来越少。这一严峻的事实已引起不少科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忧虑,一项名为“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活动已经开始。死海处于地球陆地的最低点,人称“地球的肚脐”,不仅有独特的旅游景观,而且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尤其是氯化钾和溴。同学们虽然没有去过死海,但我相信大家都关心地球的命运,为此我建议大家用我们的智慧参与到“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活动中去。请回去做两件事:一、上网搜索关于死海的资料(建议用www.Google.com搜索引擎);二、参考、运用网上资料,以《救救死海》或《死海不能死》为题写一篇文章,为拯救死海进行呼吁,或提出拯救死海的办法、建议。当然啦,我们的文章救不了死海,但至少可以表明我们关心地球命运的立场。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长大后都能够成为一名自觉的环境保护主义者。

  师:说得真好!同意的请举手。(全班举手。教师板书:趣味性)知识小品除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以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它介绍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符合科学原理的,请大家也用一个“性”来概括。

  生(七嘴八舌)科学性!

  师:完全正确!(师板书:科学性)现在请一位同学给三个“性”排个次序。

  生(4):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师插话:这样排列的理由呢?)因为知识小品首先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其次,它介绍的知识必须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趣味性没有前两个性重要,所以排在最后。

  生(5):我也同意这样的次序,但他说趣味性不重要,我不同意。

  生(4):我是说没有前两个重要,没有说不重要。

  生(5):我仍然不同意你的意见。因为,一篇知识小品如果科学性、知识性都很强,但一点趣味性都没有,大家不要看,科学性、知识性再强也没用。可见趣味性是最重要的。

  (学生纷纷议论,莫衷一是)

  师:请大家静一静!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很分歧,想听听我的意见吗?(众:想!)我认为,对知识小品来说,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板书:本质属性),因为作者写作知识小品的根本目的就是向读者介绍科学知识,如果没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知识小品也就不存在了;趣味性则是它的重要属性(板书:重要属性),我基本上同意他(指生<5>=的意见,知识小品是一种以传播、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文艺性说明文,它是写给一般读者看的,当然要写得读者爱看,因此特别讲究趣味性,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同学们还有别的意见吗?(稍顿)看来大家同意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把刚才讨论的内容总结一下。谁来?生(1):知识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是一种文艺性的说明文,它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知识小品的作用是向读者普及科学知识。文章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5

  一、说教材

  《死海不死》一文是人教版初二下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在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共生共存的。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选择课文的。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作者在说明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叙述和描写,使文章既不失其知识性、科学性,又具有生动性,可读性。

  教学目的

  思想品德要求:了解死海的奥秘,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加强环保意识,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知识要求:1、了解本文是事理说明文。

  2、了解本文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3、了解本文引用神话的作用。

  能力要求:理解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和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作此文;理解篇章结构、说明的重点,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几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是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2、两则神话和传说对说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

  3、理解死海为什么“不死”及死海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两则神话、传说的表达方式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根据本文特点,启发学生借助课文题目,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以训练整体感知能力。〈死海不死〉这个题目新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举: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海”,怎么又说是“不死”呢?同时,这个题目既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因此,抓题目导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是有效的。

  2、通过默读、复述等形式,指导学生认认真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3、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讨论式。这篇课文内容不是很深,所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4、不安排预习,一课时完成。不安排预习,主要是考虑到课文的特点,这样做,便于训练学生借助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

  二、说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和创造性思维,来揣摩理解课文。

  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

  本。阅读《死海不死》一文,我不由被文章所具有的丰富的意蕴内容所吸引,更能引发人进一步地探究兴趣。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拟在反复阅读中指导学生综观全文,理清文章的线索,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如何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写成这篇科学小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可利用阅读期待、反思、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1、在教学前,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2、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3、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理解文章内涵。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质疑时引发学生求知欲、大胆探究。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课前可以网上查阅死海的资料,准备交流。

  4、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说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悟

  精心利用教材,这是阅读教学的辅肋。教师将全盘讲授变为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点拨要害,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全盘托出,而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学生从中归纳出了要点。这样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课堂就会意趣横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满活力。

  (三)、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讨论质疑

  设计讨论质疑这一环节,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比较、思 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积极思考、独立深究、善于发现、敢于质疑,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的讨论,可从突破重难点

  入手,设计一些讨论材料。

  1、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2、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

  3、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4、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五)思维拓展训练:

  1、分析下列短语中加“ ”的字,是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的。(可先左右议论后举手回答, 教师作结)。

  “”:前一个“愚”是愚笨的意思,后一个“愚”从愚公移山具有远见卓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动众人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来考虑。

  ?儿不“孤”是无父母的意思,后一个“孤”从祖国处处有亲人,虽无父母却不乏照料,前程仍然远大的角度来考虑。

  2、分析下列句子用的是确数还是约数,并指出其语法上的正误。

  a.我整整花了一小时左右才把这道题解出。(“一小时左右”是约数,所以用了“整整”互相矛盾。应去掉?“整整”二字。)

  b.原来生产这台机器成本要五千元,采用先进工艺制造降低了二千五百元,成本减少一倍。(是“确数”。但数字增加才用倍数,减少不能说几倍,只能说减少一半。)

  c.根据修改后的计划,生产效率提高,产量要超过原生产定额的百分之三十五。(是“确数”。百分数的运用要特别注意,本句应为“百分之一百三十五”,或去掉“的”字,才无语病。)

  d.石拱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江河之上。(是“约数”,无语病。) e.赵州桥大约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约数”,但“大约”与“左右”重复,应去掉一词。)

  板书设计

  一、课文结构

  1.介绍死海的特征

  (一)“死”海: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水边也寸草木生(列举事例)--谁能想到。

  (二)死海不“死”:,人不会被淹死。(典型事例)--令人惊叹。

  (三)传说:奴隶们投入死海,安然无恙--大惊失色。

  (四)海水浮力大的原因:“咸度很高”(列数据)。

  2.说明死海的成因

  (-)上帝惩罚人,大陆变死海(神话传说)。

  (二)死海成因:地形特点;化学成分;物理变化(列数据)。

  3.说明死海的变化

  (-)现状;吸引游客,治病不逊于温泉。

  (二)未来:死海真的要“死”:消失、干涸(列数据)。

  二、说明方法

  1.引用

  2.举事例

  3.列数据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教学反思03-22

秋天反思教学反思03-04

比的教学反思12-19

教学的反思12-11

教学反思03-25

精选教学反思04-21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7-17

教学技能教学反思01-08

线上教学的教学反思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