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09 09:04:4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学反思优选【1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反思优选【15篇】

教学反思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有效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那么,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到底应反思些什么呢?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可行,要做到:1.反思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导,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标。2.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等。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方面领略成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应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

  三、对教学结构的反思

  1.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渗透。

  2.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两种学习形态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部分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探讨式地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层层深入,学习用英语介绍学校。其他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积极举手,尽量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具体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特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使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学生建立起对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观,能客观地向教师提出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地方,利于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

  四、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1.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规律和原则,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学校提供的条件等。

  2.反思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通过反思,能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其最大效用,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能力。

  3.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增强真情实感。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找朋友”,合作学习,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由选择空间扩大了,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五、对教学管理的反思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要努力创设成功的阶梯目标,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创造不同层次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小步走、高密度、多变化、勤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在反复的实践中稳步提高,把学与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教学反思2

  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常常会有这种困惑:信心十足、满怀热情的上完一节课后,总觉得有一丝不如意之处。每当此时,我们最应该的就是及时进行反思。

  反思也是一种进步。例如多次学习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后,经过不断反思、改进,我将本课题中的实验2—3“硫燃烧”、实验2—4“铁丝燃烧”以及图2—12所涉及“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饶”的实验现象这样归纳呈现给学生:1.第一条实验现象描述的是火焰或光或火星;2.第二条描述的是与生成物有关的现象;3.第三条现象均为放出热量。这样整理之后的现象,便于学生对比记忆、加深印象。

  再如,由于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下,燃烧需要有氧气参与。这样在学生书写文字表达式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出并把握住如下共同点:一是都有氧气参与反应,二是反应条件都是点燃。这样的引导,减轻了学生记忆知识的负担,又为后面知识点(化合反应的定义)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名合格教师不但要自己善于反思,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反思,已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功效。

  学习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集气瓶中留有水的作用,这样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的“硫燃烧”和“铁丝燃烧”两个实验时,先让学生回顾反思红磷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留有水的作用,再结合两个实验的现象,学生就会轻而易举的.总结归纳出“硫燃烧”和“铁丝燃烧”两个实验中集气瓶中留有水的作用。

  反思是进步的阶梯。对教师而言,反思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反思则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学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2、写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4、写学生表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这些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让教师更了解自己的学生,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课堂结束后,还要看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与方法以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情感等各个方面都是否有了提高,提高的幅度有多大。我们不要只看整堂课气氛活跃,但一堂课下来,感觉学生不管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跟课前比较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并没有达到课堂的高效。

  5、写改进的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对一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4

  前几天我在教研组内上了一节转转课,所上的16课《诗两首》是一篇半独立阅读课文,由古诗《观书有感》和现代诗《神奇的书》组成。《观书有感》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诗中运用了比喻的形式,用鲜明形象的事物将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化。而现代诗《神奇的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作者以四个小节、相同的句式结构来展现书的'价值,抒发作者热爱与赞美书籍的思想感情。诗风清新明丽,词句间蕴涵深意。

  把同是写书的古诗和现代诗放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了解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教给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方法。在导入新课进入第一首古诗学习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并出示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方法:1、读:读通、读熟诗句;2、解题:理解诗题目的意思;3、明诗意:借助书上的注释及读想结合,理解诗句意思;4、悟情明理: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明白诗中蕴含的道理。5、再读: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尝试学习古诗《观书有感》。这样,就让学生有了一个自我运用方法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训练。

  二、学生会的尽量让学生讲。对于诗中词句、修辞的理解,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所以教师不需要多费口舌。在课堂上,我尽力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预习的成果讲出来,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对其中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作引导和点拨。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三、设疑突破难点。《观书有感》一诗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诗中蕴含的读书道理。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诗句大意后,让学生把诗的内容与诗的题目联系起来,引导质疑:诗中明明写的是自然风光,为什么诗的题目却是“观书有感”?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再次读诗,思考诗中景物与读书有什么联系。虽然这一问题有些难,但通过交流和引导,多数学生还是能领悟出诗中所蕴含的读书道理。

  走下讲台,与听课的老师们交流,再自我反思后,才发现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探究、改进的地方。

  一、对于知识性的问题,老师首先要准确把握。如在第二首诗《神奇的书》中,对于诗句“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所采用的修辞手法,究竟是比较还是对比,或者是比喻,在讨论时老师们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但我查找有关资料后发现,都是赞成这两个诗句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这样说来我没有讲错。

  二、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老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得更广阔、更深层次一些。如在理解古诗《观书有感》所蕴含的道理时,其实不仅仅是知识需要不断补充、更新,还包含我们的思想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在课堂上,我只是让学生领悟到第一个方面的意思,却没有更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进行更广、更深层次的领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三、朗读的时间不够,朗读的层次体现不够明显。虽然课堂上有朗读,但由于担心本节课学习两首诗时间上不够,就缩减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的时间,朗读的层次性也体现不出来,使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我衷心地感谢听课老师们毫不保留地真诚交流,它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时刻往自己的这半亩方塘中注入知识的清泉,是不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那一杯水的。

教学反思5

  我区“科学认读”课题对儿童识字的探索与研究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我想:每个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都已经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有了丰富的教学探索过程,如何让这一课题向更深更远发展,我校在今年的识字课比赛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也就是将儿童最喜爱的绘本阅读与识字结合起来,寻找它们的契合点,以期达到识字与阅读的双重收获。

  绘本又叫作图画书,它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之一。《给爸爸的吻》文字少,结构简单,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阅读。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他们可爱但任性,不知道对生活、对父母的感恩。许多孩子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平常与孩子接触较少,或者父亲看上去总是很威严,难以亲近,在孩子心中对父亲总有些胆怯,他们难以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给爸爸的.吻》正好给了孩子一次解读父爱、感受父爱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绘本的同时让孩子进行了识字的过程。

  综观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1、快乐阅读,深切感受。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孩子才是真正的阅读者。因此,在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感悟父爱。因为《给爸爸的吻》结构简单相似,孩子在完成前几段的阅读后已经能迅速反映出后面的内容,因此我没有限制性的要求看文字读,而是让学生自己想下面的情节。孩子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这样,他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表现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了,而且孩子们在故事的结尾能迅速感受到“小熊”给爸爸的惊喜是什么,说明他已经融入到故事中,在真正的阅读。

  2、快乐识字,牢固记忆。

  绘本中,出现了许多小动物的名字以及它们吻的特点的词,孩子们在快乐阅读、感悟情节的同时,或通过直接感官接受,或通过想象猜测,无形之中记住了它们。因此在巩固的过程中学生对“给字宝宝找家”的游戏参与积极性高,几乎都想走到讲台前,想站到凳子上引起老师的注意,以期老师请他们参与游戏,而且学生完成游戏正确率非常高,说明这节课中识字目标达成得很好。

  3、感悟汉字,学会方法。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通过提问“吻这个字为什么用口字旁呢”、“你还知道哪些含有三点水的字?”、“你怎么认识这个字的?”、“你想怎样记住这个字?”等问题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有趣神奇,了解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孩子课外识字的兴趣,教给孩子课外识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课外应该怎样去学习新的汉字。

  上完这节课,我还感到有很多不足与困惑:这是一节绘本阅读识字课,怎样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充分阅读,感悟文字自身的魅力?怎样使识字、阅读这两者更加合理的出现在一节课中?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成熟!

教学反思6

  学习完关于基于标准的教学之后,受益颇深。之前自己对于教学,尤其是基于标准的教学,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学习之后,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

  具体地说,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一步步具体地展开教学,最终实现完整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制定,主要采取“行为条件+行为主体+行为程度+行为动词+学习内容”的表述方式。其中,行为条件指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行为程度指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行为主体是指学生,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应该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学习内容指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意、态度、价值观等。在此基础上,再细化分解课程标准,来进行描述。

  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

  具体表现为通过提问,学生回答的状况,来判断学生是否理解某些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讨论、操作等活动,评判学生对某项技能掌握的状况。教学活动的'最后,对比练习、综合练习等形式多样的纸笔练习,是一个课时终结性的一种评价。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评价要自然镶嵌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始终与教学活动紧密融合,与学习目标的落实同步进行。

  在设计评价时,设计与学习目标有相应的内容。学生“应当知道什么”和“应当做什么”相匹配。评价设计的方法与学习目标相匹配。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评价任务,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教学与评价不是先教后评,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做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除此之外,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思考作业的问题,如,布置的作业是检测什么目标的,与目标相匹配的作业是什么样的,该生的错与对说明什么,如何反馈作业结果才能促进该生的后续学习,等等。

  准备教案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三个基本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目标),“我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到哪里了”(评价任务设计),“我如何安排学习过程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也有利于我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学环节)并且体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目标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情分析,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过程需要站在如何让学生“学”的角度上去设计学习任务与活动,不非站在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去设计讲的流程。

  归纳起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四个方面的配合:

  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三是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

  四是体现“像专家一样思考”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目标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例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过程与评价的结合不够好,练习不够有针对性等。我会注意这些不足,在教学中逐步改进,不断提升。

教学反思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十分爱花;之后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得知我要上此课,我每一天都要花半个小时来读此课文。但是即便如此过了三天,脑袋还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设计,赶紧向黄老师求助。他推荐我去看教参,然后再去网上看别人的教案。这样去做,自己慢慢有头绪了。这节课我主要围绕两句话“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去找文中描述景色奇丽的句子,透过想象,品读关键词、带着感情朗读去感受德国街头美丽的花景。再次让学生自主去找文中描述民族奇特的句子,透过自主思考、同桌讨论、联系实际去领会那种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设计中我十分满意的一个地方就是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让学生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反过来读,发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然后让学生谈谈你喜欢哪一种。老师不表态,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朝着自己喜欢的去做,两种都没有对与错之分,何必把老师的思想或是别人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

  一周的时间用在写教案,弄ppt上。剩下的一周就是试课。从星期一向到上汇报课的前一天还在试教。虽然这节课其他两位语文老师已在他们班上了,但我还是申请再去上,毕竟对于新老师,每一次上台都有不同的收获。两位语文老师欣然同意并订好时间——5(2)星期三,5(3)星期二。星期一下午第6节课,把几位实习老师和指导老师当学生,进行又一次试教。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完汇报课后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好评,具体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语言给学生一种美。

  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像诗一样美丽,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一种美的享受,而这美的享受大部分是需要教师的语言来进行引导,在这个方面我做的比较好,用优美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说、读、总结,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德国美丽的风景,在某些地方配上了舒缓的音乐和图片,更让学生有了美的感受。比如在讲解德国景色的奇丽时,引导学生从看、听、闻、触摸等几个方面想象。“让我们静静地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一起去欣赏那奇丽的花景。此刻的我们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赏着花景,望着家家户户的窗外……”在说的时候配上了音乐,就把学生带入了一种美的境界。

  第二,读的形式多样。

  有个人读、齐读、分主角读、大组分读。讲解风景的句子时让学生透过读来体会意境,在读中学生对于文章、句子的理解一次比一次深刻。

  第三,课堂节奏把握好。

  不是我想夸夸自己上的课有多成功。说实话之前上的所有课,我都讲不完,都要再花一些时间才能讲完。这个问题一向都苦恼着我,请教过老师、同学,都无济于事。我也没采取什么措施,想不到这节课讲完了,不拖堂。之前我还一向担心上不完怎样办,黄老师对我说上到哪就是哪,不要担心,语文它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不完美才美。

  鉴于此,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

  本文的难点是学生对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境界的体会。我是让学生透过同桌讨论来领会这一境界,忘记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一境界。因此很多学生都没有充分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二,老师把思想强加给学生。

  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我对教材的领悟不够。我一向以为作者是不是写错了。“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就应是我为人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人为我(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所以当我问学生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两种你喜欢哪种?他们说完自己喜欢的,之后我强调让他们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第三,音乐次数用的过多。

  回想起来,还真挺多的。在品读景色奇丽那段,我深有感触。可能是我不相信学生的朗读水平吧。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怕学生读的不好,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我想配上音乐,缺陷或多或少会被掩盖些。想不到,这样反而弄巧成拙。

  第四,表扬语单一。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好的表现或更好的表现,我总是“好,不错,太棒了,真厉害”来回应学生。我觉得语文课上的表扬语比起其他学科要难多了。要想当好一名语文老师,自己还要继续打磨啊。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真切感受到了这台上40分钟背后的艰辛。一堂课让我更加坚定要做一名老师,一名有思想优秀的语文老师。不管上的好还是不好,结果都不重要。我只明白在这段过程中很投入、快乐并享受着。一堂课点亮了我前方的教师道路,告诉我该如何改善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并懂得“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教学反思8

  时间荏苒,转眼到了这一学期的尾声。为做到在以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特把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自身的政治、业务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深得学生的喜爱,必须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此本学期我一直把加强自身的政治、业务学习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在政治方面,我研读了尊师坊出的系列图书,如《懂你的孩子》、《乖孩子的伤最重》、《了解你的孩子》等书;在业务方面,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认真研读了一些大家的课堂,从中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同时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而且做到只要学习,就把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形成文字性材料。本学期针对学习及自己的课堂总共撰写反思近5万字。

  二、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应用于自己的课堂

  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要在学习中学到的方法,我就在我们班上加以尝试,在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

  1、学生的背诵热情浓郁。

  在上学期培养学生背诵兴趣的基础上,这一学期我和学生除了背诵课本上的内容和区里要求背诵的必备20首古诗外,还背诵了《传统文化》和《论语》上的内容,现《传统文化》内容已经全部背诵完毕,《论语》现已背到里仁篇第四。在背诵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又让学生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背诵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和学生共背的形式,学生的背诵热情高涨,背诵兴趣浓厚。

  2、学生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内认真听讲的习惯。

  在近一学年的努力中,孩子现在已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内认真听讲的习惯。在课前预习中,只要布置,孩子就能自主地从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概括主要内容、提出疑问、查阅相关资料等方面展开细致地预习。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做到针对问题细致地阅读,并画相关语句作批注。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3、教会学生写词的一些初步知识。

  本学期在前面积累古诗词的基础上,我开始让学生们尝试写词。本学期让学生练笔的词牌是清平乐,通过几节课的练习,学生们熟练掌握了清平乐的字数及押韵要求等,能结合具体场景进行清平乐词的构思,个别同学写的词不管是字数、押韵、场景描写等方面都给人一种很有底蕴的感觉。

  4、引领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扩展学生的阅读面。

  如果说让学生大量的背一些东西是为了丰厚学生文化底蕴的话,那么我让学生进行的大量阅读就是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我和学生必看的书如下:《主题学习丛书》、《语文经典读本》、《上下五千年》。当然这只是每个同学必做的保底书目,有精力的还可以进行其它书目的阅读。在看的过程中,只要是一些经典的古诗文,我就让同学们背过,而一些经典的故事则让同学们采用复述的形式能讲下来。通过阅读的拓展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我随便说一个成语,部分同学就能做到把它的典故说出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升。

  5、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的问题回答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本学期,我还尝试着用以下的举措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1)口语交际活动促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本学期,我把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了提前划分,分小组让同学们提前准备,小组内成员每人准备一个主题,然后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每个主题拿出一节课时间来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其余的小组给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打分的成绩计入小组合作评价之中。采用这种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他要想给小组内挣分,自己必须要充分地准备才行,从开始到结束学生们由吓得哆嗦到流畅自然,收到了不错的成效。(2)好书推荐培养学生整理材料的能力和学生的即兴的语言表达能力。此项活动在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开始进行,按照班内分好的小组展开推荐活动。每周9位同学参加。在活动中,同学们针对自己看的书目把它的梗概、精彩之处等概括或摘录下来作为自己推荐的理由。推荐完毕后,所有的'同学都要针对他的推荐进行打分。在同学们打分的激励下每个同学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羞涩心理明显减弱,上台发言做到了越来越大方。(3)每周小组长点评和获奖小组说获奖感言,调理孩子的语言。本学期在班会期间,我加入了一个环节就是小组长要针对自己小组一周内的情况进行点评,点评完毕后,获得本周优秀小组的同学要上讲台来说每个人的获奖感言。通过这项活动不仅调动了每个同学的学习热情,而且切实地做到了精炼孩子的语言。

  6、情景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孩子一段时间的写作中,我发现孩子们写的东西非常空洞。让人一看就缺乏真实性。为了改掉同学们的这种不良习惯,学会细致地观察。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我加入了一些比赛活动,如碰蛋活动、掰手腕活动等,在活动中让同学们观察参赛者的动作、表情、神态等,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写作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踏踏实实工作,不向疾病低头。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真的感觉这句话用来形容这学期的我还比较合适。虽然我没有承受上天赋予我的大任,但是我的身体从开学的第二周开始就承受了巨大的考验――腰疼,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处在水深火热中。回顾这一学期,我感觉自己一直处于腰疼、头疼、嗓子疼等的交替中,其中腰疼直到现在还处于一直持续状态。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是做到了坚持给同学们上课,除一次因疼得实在爬不起来请了半天假,其余的时间都感觉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疼痛中和病魔作斗争的情况下给同学们上课。现在自己的身体比前面好了许多,回顾自己这学期走过的点点滴滴,也许在没这种体验的人看来平常,但是我为自己把这一学期挺了下来而自豪!

  四、孩子学有所长是我最大的收获。

  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感到高兴的是除了和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之外,就是在我们的相互影响下孩子各方面的语文素养方面的巨大提升。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孩子的学习水平得到了日益提高,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在前面进行的诊断性测试中,我们班的学生又有11位同学跨入了优等生的行列。全班总共48人,得A率为31人,而不达标的同学有五人降到了一人。

  当然我深深地知道成绩的取得只代表过去。而且我班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也不是做得非常得完美,也还有许多的不良习惯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和他们去改正,比如:写字习惯、个别同学不完成作业习惯等等。孩子处于小学阶段可塑性非常强,只要有一线改的可能我都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尝试!教育之路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践行自己为自己定下的教育理想:让孩子每天都在快乐中学习,让孩子每天都有新收获,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妈妈老师!

教学反思9

  教学反思应该是针对具体教学情境的,例如针对某个课程、某个班级或某个学生的教学。教学反思应该对上一次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教学过程中好的和不好的方面,找出问题所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反馈、对评价和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的思考。

  教学反思不应该止于对教学过程的评估,更应该探讨如何在改进教学。反思者应该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并尝试在下一次教学中进行实践。

  最后,教学反思应该持续进行,不断地评估和改进教学。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因此,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该积极借助教学技术手段,例如使用学生反馈工具和教学资源平台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以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我以学校开展的“用生本理念,构建幸福课堂”这一活动为指导,以“学、展、导、用、评”为教学模式进行设计,顺利地完成了国学经典“仁人君子”的教学任务,下面,我将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一、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初读文言文,借助译文读懂文言文意思。先让学生读课文,读的方式多样,有自由读、个别读、小组竞赛读等,让学生充分读书,再同桌合作学习,借助译文大致理解文章意思。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诵读的方式多样,有小组背诵、个人背诵、男女逐句接背、全班背诵等。从刚才的学生汇报情况来看,学生的表现都比较积极。学生的诵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展——主要体现在学生搜集《大学》的资料和朗读、背诵这几方面。展示时,有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全班展示。展示时,学生声音响亮,大方得体,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对一些重点字词的读音及字义的指导。指导学生重点读好“为”、“恶”、“好”这几个多音字,并让从译文中找出这些字的.意思,从而明白“为”、“恶”、“好”这几个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指导学生从“迸”的读音中初步了解什么是通假字。

  四、用——小组内讨论:现代社会,如何做一个仁人君子?你知道的仁人君子有哪些?通过全班交流,让学生懂得“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五、评——这节课的评价方式有: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发言中精彩的部分进行点评、表扬,如:“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让我意外了,把掌声送给自己吧!”“这两位小主持人表现真不错,送她一颗主持星,奖励5分。”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学生评价,学生对展示过程中的某一组或某一个人的发言进行评价,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如:“你的声音真响亮,看起来很自信,我要向你学习。”“你读的真有感情,读出了古文的停顿和节奏,我很佩服你。”本节课,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了起来。

  不过,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小组内讨论“现代社会,如何做一个仁人君子?

  你知道的仁人君子有哪些?”这一环节给的时间少了。学生汇报时,由于快下课了,只是象征性的请了几个,全班交流时间显得仓促。

教学反思11

  我执教的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29页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理想:

  1、 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1)、力求进入生活情景。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通过回忆“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看主题图,在图中收集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也就变成了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可见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使数学课堂延伸。

  (2)、力求体现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在实际时,我是这样一步步完成的:第一步,由观察“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这两个问题;第四步,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两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大家能够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又来了3人,如何平均分为3组。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反思12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写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思想品德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核心元素。每次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把教学感受提炼记于教案后非常有必要。这个环节,既能通过反思探索、延伸知识,把实践经验理念化,又能对教学不足进行及时“诊断”,以利于今后矫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對于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学生,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计划,同时不断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为实践而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这样,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行为上就表现为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发展,从自在的人转变为自为的人。当然,这种专业自觉又能使教师主动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绩效。

  二、思想品德教师写教学反思的途径

  1、自省、自察、自悟

  思想品德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事后要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可以运用评课的相关理论和要求,经常性地对自己的课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果有条件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录音或录像,课后回放推敲反思,效果更好。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舞台、舒展灵性的空间、创造奇迹的窗口、点燃智慧的火把。它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生动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跃灵动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2、收集反馈信息

  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教学反馈表、走访学生、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学生意见,也可以邀请领导、专家或同行教师听课,主动听取他们的指点。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教学设计后的反思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点难点,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生根发芽。

  2、课后的反思

  (1)写自己成功的经验

  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内容时,课前笔者在校园内拍了一些学生们没有随手关灯和关水龙头的相片。在课堂上播放和展示后,笔者让学生交流观看这些画面的感受。紧接着笔者组织学生们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浪费资源的危害”的探讨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又趁热打铁,发动学生们一起为怎样杜绝这一校园不良现象出谋划策。学生们都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建议。此设计环节引起了教学的共振效应。

  (2)写自己的教学缺憾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我们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如在笔者教授“灿烂的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时,发觉自己讲得多,引导得多,确实把教学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体现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但是却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课后经过冷静反思,笔者觉得这一部分内容,如果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是完全能够自己概括出来的,让学生自主完成比教师强硬灌输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偏少,可以联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灿烂文化,也可以联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

  (3)写学生的智慧火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我们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如在讲授《做诚信的人》一课时,笔者选用了《皇帝的新装》这个案例,让学生们讨论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并说明理由。学生大多是喜欢案例中的小孩:在大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敢说真话的情况下,他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当笔者正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讨论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最喜欢的人是两个骗子。”笔者大吃一惊,按一般人的理解,那两个骗子应该是大家批评的对象。不过,笔者还是很有耐心地追问:“为什么?你喜欢他们什么呢?”这个学生回答:“我认为骗子只是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而设下骗局,以毒攻毒,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他们的目的是好的。”对此学生们议论纷纷,笔者很高兴,借机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课堂效果很好。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并把学生的新想法、新见解做了记录,更深刻地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堂要充分尊重所有人的意见很不容易。作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不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考后反思

  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是思想品德中考命题一贯奉行的指导思想,也是实施开卷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而以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命题以知识覆盖面为主导,对能力的考查则带有随意性。其命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考虑要考哪些知识点;其次,为了要考这些知识点,考虑应提出什么问题;再次,为了提出这些问题,考虑应选择什么材料。简而言之,就是“知识—问题—材料”。所以在平时上课时应注重能力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阶段性小结后,教师可以反思平时的教学是否是学生自主构建、自主生成的学习过程。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因此,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原有的知识。让他们在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自我构建知识,体现出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学习过程。

  总之,我们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要把“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并对自己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整理。长期坚持有针对性的反思,就会避免人云亦云,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得到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更加生动、精彩。

教学反思13

  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着其现实的意义。

  (一)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成长学会教学。从“操作型”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走向科研合理型。从教师的培养角度看,教学反思不失为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数学教育最优化。

  (二)通过数学教学反思的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良好的教学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对教学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能予以关注,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教学研究对象,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

  (四)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反思不单是指向个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团体。后面谈到的说课、听课与评课都可以是团体的。在这种团体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的切磋与交流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提供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都会从别人的经验中借鉴到有益的经验。多种经验的对照比较,就可以使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这样做的结果是,普遍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整体上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如教研组教师对教学实录1的评议,气氛热烈,意见中肯,共同提出修正措施。这是教师集体进行反思,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思想,这不仅对上课教师而且对未上课的教师来讲都是一种提高。

  (五)教学反思,不仅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在让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同时,教师的主体性率先得到发展。因此教学反思,要求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教学反思不仅要“照亮别人”更应“完善自己”。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教学反思14

  一周的工作有结束了,总结本周的工作如下:

  本周听取了5月27日杜郎口中学之行的教师的汇报课以及6月3日的学校的开题报告及教研室徐以山主任的精彩指点。这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面对学校现状,面对学校课改,学习杜郎口经验,听取教师的汇报课,聆听专家的指导,并经过自己的不断的思索,也领悟到了一些新的理念,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要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这一点,在我们教师的课堂上也充分得到了体现。

  (二)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学生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三)要给学生一个“落实的课堂”

  在几堂课中,学生的合作交流、展示都做得还是比较好,但总感觉还是缺少了点什么,还是课堂的落实问题。一堂课落实上没有做好,那不算是一堂好课,至少是不能算是一堂优质课。那么怎样落实呢?

  1、在合作交流时,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大限度的发展自己,也为自己后面的展示提供好的舞台。

  2、展示交流时,教师不要经常性的让学生自愿上黑板展示,(我们还没有达到一种程度)这样久而久之可能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反正我不上去展示又上去的,这样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就会不那么自觉了,学习的落实,课堂的落实更无从谈起。

  3、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学生展示时,不要使用一种模式进行,要学生自觉展示、小组几号同学展示、教师点名展示(要优等生、良好生、特困生搭配)相结合这样可能学生学习落实上要好一些。

  要想教学落实好,还远远不止这些,还值得去探索、去学习。

教学反思15

  我们班的涵涵是一个活泼可爱,小嘴巴特别甜的小朋友,笑起来很可爱,大家都很喜欢她,可是由于年龄比较小她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不是碰碰这个、就是推推那个,常常精心准备的一个活动不是被这个小朋友的告状声破坏掉,就是被那个小朋友的哭声搞得无法进行。于是,“小心”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当他犯错时,临时找小朋友模仿表演,然后让小朋友当场进行评判,已达到提醒的效果。

  我将这一个办法向带班的谭老师提出来,却遭到了她的质疑:“小吴,这样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会不会伤了涵涵的自尊心呢?”那应该怎么办呢?我和谭老师商讨起来。最终,转变涵涵的方案就出台了——表演故事。我将涵涵的日常错误表现记录下来,以她的错误表现为故事原型,再穿插进其他孩子日常表现出的其他错误行为为故事材料,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让涵涵和其他小朋友们参与表演,再由“观众们”评出对错。随着一个个小故事的表演,我注意到涵涵不再像刚来时那么调皮了,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一分钟都坐不了了,他的错误行为也越来越少了,小朋友们更喜欢他了。

  面对孩子的变化,我不禁反思:如果没有与谭老师商讨,采用一开始所想到的方法,那会得到怎样的教育结果呢?自己过去一直对孩子采用简单直接的纠正的方式,有没有伤害过孩子的自尊心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故事表演过程中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涵涵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对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孩子们在成长,我们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也在成长的路上。

【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教学反思03-22

秋天反思教学反思03-04

匆匆反思教学反思02-16

教学反思05-17

教学的反思12-11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反思03-25

比的教学反思12-19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05-12

排球教学教学反思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