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教学反思

时间:2021-12-23 11:41: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课程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1

  儿童数学认知的基本特点:

  1、儿童数学认知的起点是他们的生活常识;

  2、儿童数学认知是一个主体性的数学活动过程。

  3。、儿童的数学认知思维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儿童的思维要经过一个直观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考过程。

  4、儿童的数学认知是一个数学的“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

  根据儿童数学认知的特点,我们在课堂中把课程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常识联系起来,通过尝试、探索,实现“普通常识”的“数学化”;儿童是从自己的生活常识出发,并在自己“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了解、体验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

  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因儿童的生理、心理、环境、以及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别,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般的发展特征。就从儿童对概念的学习来说,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是从以获得并建立初级概念为主发展到逐步能理解并建立二级概念;概念的获得从以“概念形成”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概念同化”为主;从认识概念的自身属性逐步发展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数学概念的建立受经验的干扰逐渐减弱;从数、形的分离发展到数、形的结合。

  儿童数学技能的发展是从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从外部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压缩的思维;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发展。

  儿童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体现在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空间概念的建立逐渐从对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对本质特征的把握;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步增强的。

  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语言表述阶段——理解结构阶段——多极推理能力的形成阶段——符号运算阶段。

  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只要我们找到规律并加以应用,任何事情都可迎刃而解。教学亦是如此,只要找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特点,我们的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2

  一、关注经验、有效互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线的认识》一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我在思考,直接进入线的认识,曾听过,一位教师的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没有兴趣,感觉到很生疏,于是,我就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捕捉学生头脑中对线的印象。新课伊始,出示线团,激起学生对线的认识,由此,学生想到了光线、直线、曲线、射线、线段。学生对线的认识不是一张白纸,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抓住这一点,一个有效的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线呢”,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生成出线的分类。可以说:教学设计要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有利于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二、适机追问、有效互动

  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着生命的涌动,与学生平等交流不失时机的追问,沟通、合作、有效互动。“对话”是一种师生互动方式,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机追问,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和学生间构建平等和谐的对话,是转变教师角色的表现。在认识线段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抓住这条线有多长,引发学生思考,一位学生说出正好是11厘米,教师抓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追问:“你是怎么量出是11厘米的?”学生正确表述。从而引出线段是有固定长度的直线是有两个端点的。追问要用在关键处不能提出琐碎的小问题,只有精当的追问,才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师生有效互动。

  三、经历过程、有效互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这两种教学方法,我更赞同于后一者,本节课我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渔场,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动手画线,发现交流线的特点,生生间进行交流、合作。最终发现线的特征,有人可能会说,这三种线,直接告诉学生概念及特征,干吗还要费力去发现呢?其实让学生不但知道三种线的概念,还要知道三种线的来历,知道线与生活中的线的联系,了解三种线的特征,知识是线的概念和特征,而获得线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就会积淀小数学的思考,数学的解决问题的大思路。新、旧课程都有线,处理思路大不同,加上发现与探究,就加大了线的含金量。那就是在经历新知形成的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有效互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表达、倾听、合作、质疑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师生间,生生间有效互动中,出现精彩的生成,找准“课眼”,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四、改变方式、生生互动

  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在教学线段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它有什么特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生生间交流、补充、倾听,一生说有两个端点,不能无限延长,一生补充说:“必须是一条直直的线”,一生又说:“线段是有头有尾的。”教师抓住时机板书重点词语,共同总结出线段的特征,在认识三种线是,通过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线,在本子上画出来的过程,就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认识三种线的区别和联系时,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所以说,改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追求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综观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前松后紧,学习前两种线时间占得多,学习直线时间有些紧。有时教师给学生一些暗示,不利于学生思考,比如:把什么是直线及直线的特点直接告诉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要克服这些不足,追问的问题设计在精当一些;学生能表述清楚的,教师不能给过多的暗示;课堂节奏要快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好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3

  ——“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第一次教学: “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在想象、类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演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观察后思考: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学生回答后追问:这样的3 份或7份用分数和小数又怎样表示呢???学生借助课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他们观察板书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概念 。 在“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采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推理、想象中探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1厘米放大。然而课件展示1厘米的长度和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给学生一定的误导.结果是:0.1米、0.01米、0.001米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学生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以至于在后面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感到很空洞,他们不知道“计数单位”是指什么?为什么要以0.1、0.01、0.001??作为小数的计数单位?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1米、0.01米、0.001米??具体表象。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1米、0.01米、0.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 0.1米、0.01米、0.001米??实际长度是多少?头脑中没有印象。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1、0.01、0.001??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其三、课件的误导。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如教学110 米就是0.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1米的活动。让学生知道这个0.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同时让学生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3米的?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1米。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第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按照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直尺上找0.1米”时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直尺上找0.1米时,学生欣喜地发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0.1米不仅仅是指0-1之间的`长度,8-9之间的长度是1米的110 也是0.1米。“不同的位置为什么表示的长度都是0.1米?”学生面带疑惑。经过观察、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原来它们都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他们还发现:1米里面竟然有10个0.1米??学生在 “找0.1米”的过程中,“0.1米”的实际大小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同时学生对“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吸收、内化新知过程,它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二是:提问“暗示” 培养对应思维、可逆思维。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来“暗示”来突破这一难点,提问时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来设计问题: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 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这个问题意在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到0.3米,然后根据小数0.3米找到相应的分数。又如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此问意在让学生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找出0.7米后,找到与之对应的分数。并同时渗透0.7米里面有7个0.1米。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让学生能意识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的分数。有效培养他们的对应思维、可逆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新、求异意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4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抽象难以理解,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意思,于是我们年级组就推荐我来上一节概念课进行研讨,我一般上概念课不急于马上让学生会读某个结论,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先领会概念的产生、是怎么来的,从哪些方面去理解,这个概念有什么作用等等。如:画图理解、举例说明理解、课件演示理解、打比方理解,把难懂的知识容易化,让学生根据画图、例子、比方等,自己用语言来描述,再归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设计的是首先让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用米表示,再量一量自己的桌面长和宽用分米表示,当测量都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必须引进新的数也就是小数来表示,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实际上我的这节课课少了一个环节,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小数的意义推导时,充分运用幻灯片演示,实物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1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用分数呢?十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1,紧接着出示4份、7份让学生回答,于是得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由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寻找规律,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有几个合作小组发现得好,其一是得出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其二是发现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与第一个规律相反的说法,第三个发现是分母是10、10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孩子们的发现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设计提问时有两套方案,一是从三个表中你有什么发现?二是问题答不出时,就会提问明确些,三个表中它们分数分母与小数的位数有什么关系?如果再答不出就直接看分母是十的写成了几位小数,分母是一百的写成了几位小数??由于自己平时的概念教学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的,着重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只到方案一就基本解决问题,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让学生根据老师展示的幻灯片一步一步得出结论,同时运用了旧知识的迁移,由整数的计数单位引进,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或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或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借用了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分析,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课件发现知识规律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环节的知识点尽量让学生总结,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点拨一下,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犯了一个基本错误,就是课前忘记带米尺进教室,结果减少了一个量黑板长度的过程;开始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一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当学生没有及时答出来时就改成“用分米表示是几分米”会更直接,因为才开始学习,学生还没有弄懂老师的提问是什么意思,是的,当学生不能及时答出问题时就要换个角度提问会更好。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5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搞笑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在现实课堂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依靠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潜力、决定推理潜力、概括潜力的发展帮忙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下方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听课后的收获浅谈一下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务必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推理潜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二、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到达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我就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用小石头来引入课题,小石头是学生们平常爱玩的小玩具。我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小游戏都能够跟数学有关。

  2、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能够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就设计了老师去旅游时看到猴子,编了一个小猴子给妈妈分饼吃的故事。故事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然后用问题引出了课题。学生兴趣倍增。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3、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资料,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光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潜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光及增强学习效果。

  5、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例如,在教学体积时,我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并动手拿一个瓶子根据课文故事情节,做一个实验给学生看,让学生以看到的现象发现规律。

  6、创设实践情境: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

  一个生动搞笑、富有挑战性和实际好处的问题情境,能够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潜力。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总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6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课中通过设计和教学达到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通过课前复习,明确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和知道整数乘积的重要性,为下一步教学铺好路。

  2、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校开展四年组同课异构的4月8日,适逢一个孩子的生日,在清晨,我临时决定根据这个偶然的事件导入新课。课前组织学生给今天的寿星写上一条生日的祝福或者是期盼,装入一个特别不起小盒子中。在完成正常的听算和复习后,举起盒子,这是全班同学要送给子烨的祝愿,看看有什么不看护的地方。学生争先恐后地指出,就加上包装,彩带。相机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自然、流畅,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课后又特意请今天表现出色的一个学生替赵子烨进行了包装,

  3、在进行小数竖式乘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孩子在大演算本上试算,再请两位做的分别对和错的学生把答案写在本上,全班学生共同分析其对与错的原因,通过学生的独立计算、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解决包装纸问题,明确了计算小数乘法要转换乘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掌握了竖式的写法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等知识。

  彩带的应用题要求末位对齐,在学生刚试着列出竖式后,针对部分学生依照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的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到底怎么对齐,原因是什么?孩子们唇枪舌剑地争辩过后,终于确定了结论末位对齐。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4、通过巩固应用,解决课后练习题掌握了两个乘数相乘,其中一个比1小,积就比另一个乘数小;一个乘数比1大,积就比另一个乘数大。

  新授过程中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长,有时候看学生不太会,就牵着学生往正确答案的部分走,过于急躁。教师小结部分数学思维方法转化强调不够,播放课件时应该是转化在前,积的小数的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在上课时顺序颠倒了。学生解决难点部分时间长了,0.80.32 =列竖式通常把0.32写在上面几乎没有提。而且应该改成0.90.32 =,原题与后面的练习重复。

  原设计练习题偏多,只进行到买香蕉一题,而且还没来得及对答案。

  自己在讲课过程中语言啰嗦,不注重细节,我将在以后多加改正。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7

  在设计上太注重老师的引导,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实施,层次不分明。在学生掌握了8的组成后,对于9的组成我完全放手,并进行了分层教学,具体设计如下: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习9的组成吗?会的小朋友可以直接填写,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来分一分,说一说,在填写。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分层进行学习,并逐步掌握了9的组成的知识。经过这一环节的改变,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本节课的几个可取之处:

  1、复习部分的“悄悄算”游戏对一年级孩子具有集中注意力,激起孩子学习兴趣的作用。

  2、把扑克引入课堂,并做到一牌多用:先用扑克牌进行了8的组成的分一分活动,再进行了“我翻牌你出牌”游戏,还利用扑克进行了找朋友游戏,活跃了课堂,学生兴趣昂然。

  3、游戏形式多样,如对口令游戏、拍手游戏、悄悄算游戏、我翻牌你出牌、找朋友游戏等等,游戏活动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并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8

  一、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切入点”。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10,2个十是20,这节认识整十数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整十数已经有接触,并有一些零碎的、不系统的认识,我认为这就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在对“十”和“二十”略作复习后,可以直接给出3捆小棒,让学生说说 3捆小棒是多少根,是怎么知道的?而无须每10根捆一次,一直捆到10捆。那样不仅没有对理解3个十起多大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时间。所以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切入点”,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抓住教学各环节设计的连接点。

  每设计一个教学环节都到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且环与环之间要有连接点,并呈现逐步提升要求的趋势。我设计的三个操作活动即从老师拿出3捆小棒、6捆小棒让学生认识3个十是30、6个十是60,到自己拿出随意几捆说出几个十是几十,再到10根10根数到100,逐步提升要求。学生在认识“几个十是几十”的同时对整十数的意义有了清晰的感知,为后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三、尊重教材为前提,重组教材为需要。

  教材面向广大学生,为教师提供教学蓝本,教师应该钻研教材,知道每节课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什么。但是针对各地区、各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的不同,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不一定都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适当重组教材便于本班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像这节课在认识整十数后,我就安排了认识整十数的练习,而后再通过计数器来认识数位和学习写数。这样学生对整十数的理解会有更深的认识。多角度、多方位地去钻研教材,合理重组教材,目的只有一个:更利于学生的学。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你们辛苦了!

  今天上午我讲课的内容是“体操表演”,它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5页《体育中的数学》的第一节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设立、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授后反思等反面谈谈我的拙见和体会。

  一、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为实践活动课,内容设计将数学与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一般学生每一学期都会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也经常观看电视里的体育节目,对于书中所提及的体育问题可以说经常接触,并在不同层面上有过思考。基于这一点,书中的问题,部分学生是可以解决的。但要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并要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有序思维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图形与乘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 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中难点是:

  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难点: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总结为三观一实践。

  第一次是观看视频,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体操表演的美,并从中初步感知体操表演中队形的变换;初步认识长方形队和正方形队(即方队)。

  第二次是观看一组图片,主要解决长方形队和方队的概念,顺势解决行(或排)与列的概念;并且让学生了解体操表演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就此导入课题。

  第三次是观察体操表演模拟彩排图,就是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学生有了长方形队和方队的概念以后,再加上已掌握的乘法知识,就能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继而解决本课重点;最后有用列表的方法展示排列方案,教会学生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为下节课学习“比赛场次”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突破难点。

  四、授后反思

  本节课我努力地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且先小组合作,再自主解决问题;努力关注每一名孩子,但是在教学中做的还不够,还需要向各位专家和老师学习,还需要你们的多多帮助。谢谢!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10

  1、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我只担心时间不够,甚至没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测量,不敢放手,所以本节课显得教师在唱独角戏,总觉得自己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

  2、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习方式值得研究。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告诉你”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能有所欠缺。

  3、教师预设的问题指向目标不明确,对于提问的细节、有效性需要仔细、反复的推敲,是提问有效、高效。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显得太过直白、随意。虽然是常态课录像,但总能发现自己的欠缺,比如:备课时只顾自己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而忽略了备学生这一重中之重的

  因素,造成自己和学生课堂交流的不畅,还有自己的课堂节奏单一,没有激起学生思维;整节课自己往里“灌”的知识太多,所以学过之后的检测效果不太好,这就给自己的常态课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击中要点,这就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攻克的要塞。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1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还要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我还重视将操作过程、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相辅相成,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折纸表示3/41/4及其结果,这样不仅解释了符号语言的意义,也直观形象地展示了3/41/4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折纸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感受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分数乘法(二)中我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需求,首先向孩子们提出并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引入中: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一次,用斜线涂出它的 1/2,然后对其再对折第二次,用红色涂出斜线部分的1/2,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能够直观得从图中看出网格部分所占几分之几,但是学生很难列出乘法算式。(14的比较多)。说明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两次做为单位1的量。两次折纸中有两个单位1,比如第一次的.1份占整个图形的1/2,此时的单位1是1,但是网格部分却占斜线部分的1/2,此时的单位1是1/2,也就是说网格部分对于整个长方形来说是1/4,这其间隐含着两个不同的单位1。在此说明,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掌握还不牢固。又例如在验证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式来理解。

  其次,本课我力图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法则统整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这里关注了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悟、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解题策略的自主选择,关注了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是由特殊(分子位1分数相乘)去引发学生的猜想,再来举例验证、然后归纳概括,力图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思想。首先让学生通过活动概括得出分数乘分数只要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计算方法,再由学生自己用折纸、化小数、分数的意义等方法来验证这种计算方法。但是对于折纸的验证方法,有个别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允许他们用小数的方法来验证,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与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因此在出现不能转化为有限小数的分数相乘时,这些学生就只能听同学发言,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了。所以,如何面对学生的差异,促使学生人人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还是课堂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把握好教材是基础,处理好生成与预设是关键,这是我上完了这节课后最大的收获。

  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学生涂一涂理解分数乘法算理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图示方法,而我只认同自己头脑中预设的那种,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

  2、教学中,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丢失课堂中及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没有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科知识,深刻领会教材,用好教材,处理好教材,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12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些许思考。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观察年历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同学们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在教学如何记住大、小月的时候我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会的同学就教给不会的同学。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使知识丰富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有相互交流中获得了知识。我既让学生自己寻找熟记大小月的方法,又让学生学习课本中熟记大小月的方法;既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散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统一认识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这种指令式的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习活动。学生观察年历卡,根据自己所发现的知识畅所欲言,发现什么就说什么。怎样观察?发现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反馈?还有什么问题?这些教师都不越俎代庖、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

  四、重视参透德育教育:

  而对于主题图所意图要渗透的思想教育我安排在了后面的环节,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体现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关注,又加深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了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且说一说生活中有意义或不寻常的日子活动环节,无不体现了爱国思想教育和孝敬父母等一些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方面的教育能够在一节数学课中达到了很好的结合,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当然,本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自己在处理一些细节甚至在对学生“自主探索”时,有些地方放的不够,如学生在教记大小月方法时,教师不应过多的指导,只要在学生说错时给于纠正就可以了。在以后教学中,还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以顺应课改精神,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13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一个探索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围绕“去数学广角游玩”这样一个主题情境,通过数字城堡开超级密码锁、到智慧闯关、百花园涂色等活动,由浅入深,开展探究学习,实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对于本堂课的提问的价值性,我作出如下反思:

  课堂中一问齐答有16次,一问一答有7次。

  导入过程中的问题:

  1、大门上的星星钥匙我们能把它装上吗?怎样安装?(一问一答)(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装上红黄,门有反应吗?钥匙这样装对不对?(一问齐答)

  3、除了两种颜色交换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两次)(一问一答)(意欲引导不遗漏)

  新授:

  1、超级密码锁怎样才能打开?(多余)

  2、那你们知道密码是什么吗?(一问一答)(引发思考)

  3、密码是由1、2、3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会是什么?(一问多答)(引导学生踊跃尝试)

  4、由1、2、3组成的两位数到底有几个呢?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来呢?(两次)(鼓励学生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5、我们看一看这几位同学摆的,你们发现了他们摆的顺序了没?(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寻找规律)

  6、他是先把1放在了哪个位置上?(一问齐答)

  7、十位选了1,个位可选什么?(一问齐答)

  8、十位选了1,个位先选2,为什么先选2?(生答顺序)(一问齐答)

  9、我们把1放在十位时,能拼成几个两位数?(一问齐答)

  10、我们能不能把2也选出来放在十位?那个位上可以是?(一问齐答)

  11、我们这里是先固定了什么位置?(一问齐答)

  12、换一组,展示第二种方法,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一问齐答)

  13、我现在选了1和2了,还能选别的吗?(一问齐答)

  14、这两张卡片还能拼成其他数吗?(一问齐答)

  15、谁能给这种方法命个名?有补充的吗?(一问一答)

  16、我们除了可以固定十位之外,还有没有哪个位置可以固定呢?(一问齐答)(意在引出固定个位法)

  17、我们找到的密码有几个?(一问齐答)狮子大王会不会还给我们一些提示呢?(引出下面的内容)

  18、狮子大王还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一问齐答)(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

  19、有没有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黑板上的方法呢?(思考,方法的灵活运用)

  20、我们先尝试黑板上的哪种方法?(一问齐答)

  导入过程中的星星钥匙怎样安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级密码的探索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内合作,让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给他们创造思考条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超级密码的探索过程中直接给出条件,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这些密码,让学生初步感悟要按顺序思考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排列的方法。

  狮子大王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让学生跃跃欲试,并迫不及待地动手做起来,借助了前面刚学的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和位置交换法,绝大部分孩子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红黄蓝三种花分别给男生女生,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前面的密码的排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内化和迁移,感知这些方法不仅在数字中适用,在色彩中也适用。课程设计中有一个拍照环节,让生体会固定位置与交换位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课程设计中特意选取这样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让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由于时间问题,没能在课堂上实现。

  最后同学们带着思考题下课,3个人两两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14

  参加新课程改革的这半个学期,略有感想。下面我谈谈让我感触最深的两点:

  一、教材的编写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为教师的合理利用及创造性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半个学期来,我深深感觉到教材编写更具人文性、灵活趣味性。如《观察物体》这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然教抽象,但是教具随手可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上课时我让学生在家里找出各种长方体代替正方体摆一摆,学生摆得津津有味、余味未尽。对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初步建立也就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了。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学生的创造力。我不拘一格让学生摆弄长方体,学生们居然能用这些看似简单的长方体摆成了许多有趣的不同的形状的物体。有的同学摆成长长的火车;有的同学摆成可爱的小狗;还有的同学摆成了酣态可鞠的机器人,真是妙趣横生。

  当然教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新课程要求教师教教材,而是要对教材质疑、补充、变更。

  二、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摘几条《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目标的阐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第三条要求是"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学思考的第三条要求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我们去听课时发现不少班级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敢于质问权威(有的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跟老师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是常有的。)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兴趣勃勃、情趣盎然。如教材41页的"数学故事",我按照常规让学生讨论后,让学生汇报情况是,前面汇报的几位学生编的故事各有千秋,但大体上都大同小异:机灵狗不小心把装有12条金鱼的鱼缸打破了,淘气和笑笑又拿来2个鱼缸装金鱼,现在每个鱼缸里有6条金鱼。正当我准备总结时,一双小手举了起来,响亮地说:"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其大意大致是,机灵狗不小心把装有12条金鱼的鱼缸打破了,死了4条金鱼。淘气和笑笑又拿来2个鱼缸装金鱼,现在每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这样的想法真实让我为之叫绝。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15

  《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间的知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想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为了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在钟表的滴答声中猜谜语。接着分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钟面模型让学生,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当然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很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然后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其次,在整时的练习中,最后放了一道大约几时的钟面,目的是: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2、教学大约几时。这个教学设计,很多学生一口说出“7时”,通过再次观察,发现是7时还没有到,应该读作“大约7时”,同时出示7时过一点的钟面,让学生明白“7时不到一点或者7时过一点,都可以说成是大约7时”。在大约几时的练习中,穿插了一个9时的钟面,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能力。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习。所以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钟面的学具,在他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以后,让他们动手拨拨时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形象直观地理解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区别。

  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动手画针的环节,虽然我给学生做了师范,但是在动手操作时,有些学生短短的分针画得不是很明显,所以要适时提醒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同时我故意将画错的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不同时刻时针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时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计划04-26

教学教学反思03-22

秋天反思教学反思03-04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反思03-25

比的教学反思12-19

教学的反思12-11

教学的反思12-09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计划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