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一比》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比一比》教学反思1
这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识字教学。这节课的要求是通过比较观察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本节课我就把图画事物和汉字结合起来一起教。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让我感到很茫然了,怎样才突破识字这个难关呢?我采取过多种教学办法,现将过程小结一下:
一、情景教学。首先我让学生上课前把课文读熟,让学生大致了解内容,然后上课时给出情景图,创设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一个篮球和一个乒乓球感知到它们比较大小,从而揭示课题。《比一比》。接着出示院子图,让学生去观察,引诱他们去说图中大意。这种来源于生活经验的情景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兴趣识记。只有情境,还不够的。那怎么办呢?这时就要是实施第二个办法。
让学生自己去识记。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1、拆字法。2、结构记忆。3、记部首。4、记字形。当学生说到“黄”字时,是最精彩的`。有的说是上下结构;有的说是上、中、下结构,“共”字头;还有的说它是由一共的共字,中间插了一个像“田”的字。这一活动的设计,能引起学生说话,让学生觉得自己聪明,能够记住生字。不管谁说得对,我都加以肯定,表扬。这时候对6个生字都记得差不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了,要怎么样才能让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长一些呢?面对识字量大的情况,不能采用疲劳战术,采用灵活多样的识记方法,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才是上策。在这里,我设计了2个游戏,第一游戏是找朋友:把生字拆开,然后把生字再组合成字。第2个游戏是摘苹果:把贴有拼音的苹果摘下来找到对应得生字。这两个活动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过来了。这样,我在教学,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很轻松。那么,识字就不会变成死记硬背,流于形式了。
三、认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那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很枯燥乏味。
认读生字的教学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这节课的实践探索中,认为认字的形式要多样化,才能吸引学生的。
形式一:按生字出现的顺序在屏幕上出示带有要求认读的字的词语,标与不同的颜色。让学生第一眼接触的生字是与众不同的,是特别的。以鲜艳的颜色刺激他们的大脑,让他们知道这就要认读的生字。
形式二:在学生初读韵文候,再让学生在书上画出生字。其实学生找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生字的认识过程。
形式三:摘取带有认读生字的韵文原句,采取多种形式达到熟练朗读,这就在阅读的同时又进一步练读了生字,而且又达到了熟读韵文的目的。
形式四:采取多种方法记忆。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游戏认读,组词等练读形式以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大,记忆持续的时间不长,过几天就会忘记了。所以本人会多复习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以上是我对这一节课的一点感想。
《比一比》教学反思2
《比一比》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比一比”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不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方法、思想。本节课我认认真真的设计教案,仔仔细细制作教具。
本节课教学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让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数学方法。
课堂上利用了实物投影,呈现果树、小兔子、木头、石凳,以及小兔子搬砖、铅笔、学生等景物和场面,师范性地提出了比较谁比谁多、哪个人高、哪个长等问题,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
“想想做做”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活动。一种是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自己的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另一种是观察并作出判断,画面中有些物体的长短关系不是十分明显,需要经过简单的推理才能做出判断。同时在课堂上教学活动要师生互动,人人参与,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不为一时学会,而为一辈子会学;教师的'教学不是教会少数,而是带动全体。
这节课学生们发言都很积极,由于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学生比较熟悉,课堂上基本都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有个别学生有困难的,我下课对其进行了单独的辅导,在辅导后,发现他们也能够掌握方法了。
《比一比》教学反思3
通过《比一比》这一节课,我对这节课进行课后反思,对该课进行了重新认识。
《小学数学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本课的理念,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的比较方法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1.让课堂充满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
本节课在导入新课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森林游戏为活动背景,可爱的小动物们为活动主角,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游戏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活动动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小动物们的翻牌游戏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昂,跃跃欲试,这时分四人小组也进行同样地翻牌游戏,让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2.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小动物们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对于出现的不同观点,正确的加以肯定、赞赏,请他们尽可能地说明理由,同时发动全班学生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教师应该鼓励、引导他们,使学生自尊心受到尊重、保护,学习积极性、兴趣也得到提高,这样,探究的热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激发与保护。本节课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是完整的,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比一比》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的长短、大小、多少。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知物体的长短、大小、多少,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幻灯片
师:哇!好美的一幅图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呀?
生1:我好象来到了魔幻世界。
生2:那里有一棵奇怪的大树,树上长满了萝卜。
生3:另一棵树上长着一个飞机头,好奇怪哦。
生4:在树上一座房子是那个小男孩的家,他还有一个天文望眼镜,可以看天空的。
生5:我还看到了字宝宝。
师:你能大声读出这些字宝宝吗?
生5:《比一比》,设计制作:黄丽坤。
师:真棒!刚刚有小朋友说他好象来到魔幻世界,对了,今天我们要去魔幻世界冒冒险,准备好跟老师一起去了吗?
全班齐声说:准备好了。
师:那就让我们走吧。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大和小
(1)、点击出现卡通动物皮卡丘
让我们看看,皮卡丘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好朋友?
(2)、指名回答问题。(来了一只大象和一只小狗)
(3)、模仿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小狗是怎么叫的?
(4)、现在大象和小狗想请小朋友当当评委,比比谁大谁小?
(5)、指名说。(要求学生能完整的说出谁大谁小)
师:老师请你来说一说,谁大谁小?
生:大象大,小狗小。
师:(引导)大象比……大,小狗比……小?
生:大象比小狗大,小狗比大象小。
(6)、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谁能给下面的句子添上合适的词呢?
大象比小狗( 大 ) 小狗比大象( 小 )
(7)全班齐读句子。
2、比较多少
(1)过渡
师:大象为了谢谢大家的帮忙,特意摘了许多的水果,快看看都有哪写水果啊?
生:有西瓜和香蕉。
师:哇,这么多的水果,我们要先分好了水果再来吃好吗?
生:好。
(2)数一数
师:现在请你们先数数西瓜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生:西瓜有6个。
师:我们一边数着,一边把西瓜摘下来好吗?
生:好,1、2、3、4……
师:那么香蕉又有几个呢?我们把香蕉也摘下来。
生:4个,1、2、3、4。
(西瓜和香蕉排列整齐后对比谁多谁少)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生:西瓜比香蕉多。
生:香蕉比西瓜少。
(4)吃水果奖励自己
师:现在我们可以张大嘴巴把大象送给我们的水果都吃下去了。
生:啊……(全班快乐的张大了嘴巴)
3、比较长短
(1)过渡
师:吃完了水果,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坐火车,想去的小朋友可要做好了。(全班马上坐直了)但是啊,你且先读会屏幕上的小小儿歌先?br> 生:小火车,开进来,一开开到你这来。
呜呜呜,开来了二辆火车。
(2)比一比
说说哪辆火车长哪辆火车短?
指名说。
(4)真棒!敲敲大鼓表扬自己!
4、智力大比拼,谁是聪明小博士!(综合题)
(1)、过渡:现在我们要坐上火车出发了,去巧克力冰淇淋城堡,但是我们的火车要过三关才能到达,请看第一关。
(2)比一比下面哪种动物最大,哪种动物最小?
小狗、小鸭、大象
小狗比小鸭(大) 小鸭比小狗(小) 大象比小狗(大)
(3)、找出最多的'草莓画上√,最少的画χ,一样多的画ο。
(4)找出最长的火车画√,最短的χ,一样长的画ο。
(5)哎呀,小朋友真棒,全都过了关!快看,巧克力城堡到了!(出现巧克力城堡画面)
《比一比》教学反思5
【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自编童谣
咱们在农家小院玩得都很开心,现在该回家了,让我们跟它们一一说再见吧。
先跟水果宝宝再见吧。
学生:苹果,再见……
再跟动物朋友说再见吧。
学生:黄牛,再见……
这时,一群小动物到村外去玩刚回来,它们焦急地说:“小朋友别走,我们也要玩比一比的游戏。”请你们闭上眼睛猜猜它们是谁?
出示情境图及小羊的叫声 。
你能帮帮它们吗?小组合作编童谣。
二、小组合作,说说演演
1、我们小组跟小羊、小猫、小鸟一起玩比大小的游戏,请看……
2、我们小组跟小羊、黄牛、鸭子一起玩比多少的游戏,请看……
3、我们小组还邀请了小马、小狗一起玩比高矮的游戏……
三、指导书写,巩固字形
动物朋友们在一起玩得真高兴,我们要带“牛、羊、少、小”四个字宝宝回家做客,大家可要记住它们的样子。
课件展示动态笔顺书写,学生书空。
【教学反思】
这一课要求书写的'字中出现了课文中没有的“羊”字,因而我在学课文和指导书写中创设了这样一个编童谣的情境,使学生整节课在童话般的世界里畅游,在编童谣时,我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创造性,没有让他们浅尝即止,学生表现出的创新让我惊叹折服。
《比一比》教学反思6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材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活动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主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突出比较的方法。
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比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结果,比较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本单元教学的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的方法。如,比两根跳绳哪根长,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比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又如,比柿子和石榴哪个重,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的两端,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作出判断。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合理性。在比两根绳的长短时,可以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比,再看看教材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绳长的,还要想想在小朋友跳绳的时候能比出哪根长吗;在比两人身高的时候,要观察研究图中是怎样比出哪个小朋友长得高的,体会都站在滑梯上不容易看出谁高。要看懂图中是怎样比出柿子和石榴哪个重的,思考如果没有支架只凭观察行吗?想想做做第1题,要让学生思考比两枝、三枝铅笔长短的方法,在操作中应用并内化比较方法。
2.鼓励学生寻找比的对象。
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之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鼓励学生寻找对象进行比较。如: 石榴树和柿子树的高矮,桌子和凳子的高矮,两条石子路的长短两根跳绳除了比长短,还能比轻重;两个小朋友除了比高矮,也能比轻重。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次经历比的'过程,应用比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
想想做做里安排了一些略微变式或稍复杂的比较问题,既要应用例题里教学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作出判断。学生从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还能受到其他内容的教育。第2题左边一题,仅看图中两人的脚和头,身高似乎一样。如果伤员也站在地面上,他一定比女孩高,这就是简单的推理。另外,学生还能受到爱心教育。右边一题,小熊比小鹿矮、比小兔高,小熊的下面既不能画?,也不能画○。学生可以体会高与矮是相对的。第3题比路的远近是比长短的变式,通过直路近、弯路远,渗透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第4题右边一题中,支架平衡表示1个红萝卜和3根胡萝卜同样重,得出1个红萝卜比1根胡萝卜重的结论,也进行了简单的推理。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判断与推理,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别人无法替代。教学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发主动思考;组织交流,体会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4.选择适宜学生的表达方式。
比较物体的长短、轻重,让学生在方框里画?或○,这是用符号表示比的结果。这种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比较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的,结论是相对的。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出现一些比长比重这些完整的语言,有利于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理解比的方法。不过,要在学生用符号表示结果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并且只要求学生听懂。也允许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这样表达,而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另外,甲比乙长还可以说成乙比甲短,这是一个现象的两个方面。从前者能得出后者,又是一次推理。教学时适当进行这样的思维活动是有好处的,也是学生能够实现的。
《比一比》教学反思7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比一比”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比一比教学反思。我们不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方法、思想。本节课我认认真真的设计教案,仔仔细细制作教具。
本节课教学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让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数学方法。课堂上利用了实物投影,呈现果树、小兔子、木头、石凳,以及小兔子搬砖、铅笔、学生等景物和场面,提出了比较谁比谁多、哪个人高、哪个长等问题,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教学反思》。
想想做做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活动。一种是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自己的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另一种是通过观察,作出判断,画面中有些物体的.长短、轻重关系不是十分明显,需要经过简单的推理才能做出判断。
同时在课堂上教学活动要师生互动,人人参与,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不为一时学会,而为一辈子会学;教师的教学不是教会少数,而是带动全体。这节课学生们发言都很积极,由于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学生比较熟悉,课堂上基本都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有个别学生有困难的,我下课对其进行了单独的辅导,在辅导后,发现他们也能够掌握方法了。
《比一比》教学反思8
我想对于自己来说,每上一堂课都应该是一次成长、学习和总结。今天上了《比一比》的第一课时,在听了 王老师及其他老师的点评后,结合自己上课的感觉、课后的反思,发现有很多地方是要在今后应该注意和改进的,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写字,因此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教学的重点。而对于小朋友来说,识字相对来讲又恰恰是比较枯燥的。因此一定要注意识字时的点、面结合,不能只单单针对几个小朋友,而是要考虑到全部的学生是否都记的住。我想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让孩子养成听的好习惯,二则是需要把口头说的转化为更直观的形式,那就是板书出来。但板书又要注意,不能因为这个板书就限制了小朋友的思维,这,也就是我这堂课把握不当之处,板书太多,不精,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好象一个字就只有那一方法记。反思后,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在于教师自己心中到底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自己的教案预设为主体,答案肯定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我想只要真正在课堂上做到了这一点,在讲如何记字的时候问一句“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可以记这个字?”是很自然的事了。
二、正是因为自己心中一直在记教案,因此也导致没有注意听学生的发言,缺少听、缺少等待学生的习惯。也就是因为对学生缺少了听和等待,导致评价不知从何说起。在课堂上,如果老师的评价语能达到既点评学生,又能启发学生的话,那就最好了。那要想做到这两点,首先就要仔细认真地听,然后就是要靠在平时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了。自己在这方面一定要尽快锤炼。
三、本课教学的第二个重点,就是要读准并读好词语。第一个,读准词语,这应该是要读准词语的字音,并且要读地连贯,可采用生读生评的方式,觉得这样做不会只关注了一个发言的小朋友,而让更多的孩子在学习相同的知识的同时,也养成学会听的好习惯。但在第二个读好词语、读出词语的情感时,自己的把握又不是很恰当了。我想这个应该是一个老师逐渐放手,然后小朋友逐渐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最开始可以是由生体会到生表达,不准的`话老师再示范,生再体会,再表达的一个过程,然后渐渐地一环比一环少,到了后面老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想象着事物的样子,带着自己的情感读好这些词了。
四、课堂上对的时间把握还有待提高。从这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把有写东西化易为难地传给了小朋友,这样不仅影响了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还耽误了不少时间。王老师说的对,教小朋友切忌化易为难,能做到转难为易才是真本事!这句话我一定牢牢记住!
五、在这节课上还暴露出了两个大问题。一,我的语言和声音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原因就是说话不注意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变化。我想如果我的语言和声音有了这些变化,再配上丰富的表情,该高兴的时候就大声、欢快地说,该神秘的时候又小声、悄悄地讲等等,相信孩子上课会比现在觉得有趣。二,就是课堂上的组织教学。首先肯定是要注意平时常规的教育和培养,但小朋友毕竟太小,所以上课的纪律肯定还需要课堂上的调控。在本节课我就一直反复用“我喜欢……”这样的话来讲,其实比这句话更好更管用的还很多很多,如最正面的就是表扬做的最好的小朋友,从而引导其他孩子向他学习等等。我想这一点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以上就是这堂课所教会我的东西。从这堂课中,经过老师们的点评,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生涯中还要不断学习的许许多多的知识中的一小部分。我一定尽力尽快改正,在改正和学习的同时,希望也能发现能多的问题,早点解决,从而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比一比》教学反思9
《比一比》是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二》的第一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认识1种笔画“丿”和1个偏旁“土”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 意 思。本 节课 的 教学 重 点 是:学 会 本 课 生 词,初步读会韵文。课本中美丽的农家小院,其间有黄牛、花 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嘻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 枣 的 甜 蜜。韵文又琅琅上口。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
在荷家小学教完《比一比》这一篇识字课文后,现作如下反思:在教学中,我以“比”为主线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比一比,营造氛围
课的开始,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一比”这一课。我们也要比一比哪一小组上课认真,哪一小组会动脑筋,哪一小组学到的本领多,让他们有学习的热情。
二、比一比,谁最会观察图画。
低年级学生最爱看图,因此,我抓住这一点,指导学生“从左到右”来观察图画,回答的同学至少说两样事物。同学们有的说:树下有一只猫在睡觉,旁边还有一头黄牛;有的说:树上有红红的苹果和枣子??句子说得很具体,图画也观察
得很仔细,连一只黄色的小鸟都看到了。
三、比一比,谁最会读词语。
在看图说事物时,我就适时粘贴词语卡片。先“比一比”谁会看拼音读词语,荷家小学的这个一年级班学生拼音掌握得真扎实,孩子们一个个响亮而准确地读了来。接着男女生赛读词,我提醒生“子”在词后面要轻读,接着个别生赛读,生能掌握这点了。最后,打乱顺序读词,学生的积极性又更高涨了。
四、比一比,谁最会读韵文
本课韵文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朗读训练。根据本课的特点,在朗读课文这一环节中,主要采用齐读和拍手读。由于担心时间会不够,所以没能让学生充分的读,比如个别学生读,小组读。
五、比一比,谁最会学生字
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学习“群、颗、堆”三个生字。“群”和“堆”
作为量词用法的不同也是本课的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1、图上的鸭子和小鸟有多少?(一群鸭子一只鸟)“群、只”
就叫量词。
2、看图,理解好多聚在一起,才能叫“群”。
3、用“一群”说话,一群人,一群大雁,一群小鸡。
4、图上的水果有多少?(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
5、看图,一堆怎么理解?“数量多,叠在一起”,才能叫“堆”
6、用“一堆”说话,一堆桔子,一堆花生,一堆树叶。 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懂得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
六、比一比,谁最会写生字
这节课我只安排写“小和少”两个字。师指导书写,“少”第二笔点要往上移,要会让,就向小朋友相处一样,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在黑板上示范了之后,就让学生书空、描红、仿写。我下台巡视了一遍,忘了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这样就可以发现学生书写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指导全班同学书写。也就是说书写指导要再扎实、深入一点,点面要结合。 课后,我强烈地感觉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那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
《比一比》教学反思10
《比一比》是识字单元(二)的第一课,本课以一篇琅琅上口又充满童趣的韵文《比一比》为载体,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会认12个生字,学会大小,多少这两对反义词,学会正确搭配量词。
在结束本课的教学后,我做了以下反思:
1、教学中营造欢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情绪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到家在农村的乐乐家做客的事件情景,设计了农家动物欢迎学生的到来、乐乐请大家吃水果等生活化游戏情景,激发孩子认读8个词语的兴趣。同时,我还设计了和乐乐一起玩比一比的游戏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朗读课文,学习大小,多少的反义词及量词,趣味的`情景创设,激发孩子情感和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
2、以游戏活动贯穿识字教学,在活动中渗透识字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学反思识字是一年级的学习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创设了多种的识字游戏活动。如: 送字卡信、放鞭炮、我的发现、开火车等多项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游戏中热爱学习生字。同时,在我的发现识字活动中,我请学生用心发现不同生字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识字的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教学更加有效
本课的插图是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我利用多媒体把插入赋予了更多的生活气息与趣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物环境,使处于具体运算思维的孩子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学习的内容,让教学更有效地进行。
4、书写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写字姿势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孩子仔细观察生字,然后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赖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书写生字。然而,在教学中,我忽视了孩子鞋子姿势的培养。而要提高孩子的写字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尤为重要,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关注孩子写字姿势与书写习惯的养成。
《比一比》教学反思11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区分物体的长短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表达比较的结果。
2、能够通过直接比较与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在自主操作中探索比较长短的方法。
3、在自己动手操作中体验比长短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和区分物体的长短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表达比较的结果。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直接比较与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在自主操作中探索比较长短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Ppt 课件,扭扭棒若干,图谱,大树图片。学具:雪花片、吸管、图谱、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森林比赛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森林比赛的现场!我是这场比赛的主持人张老师。今天,张老师邀请你们来到森林,和我一起来当裁判员!
(二)基本部分
1、第一场比赛:直接比较长短
师:欢迎来到第一场比赛:比尾巴。请小小裁判员迅速判断,谁的尾巴长。
(1)出示兔子、小猫的尾巴
师:谁的尾巴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继续出示猴子的尾巴
师:谁的`尾巴长?那谁是这场比赛的冠军?谁的尾巴最长,谁的尾巴最短? 师小结:在长短差距很大的时候,我们用小眼睛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最长和
最短。
2、第二场比赛:探索直接比较长短的方法
师:多亏了我们的小裁判员,第一场比赛这么快就分出了胜负!
现在,欢迎来到第二场比赛:手工大赛。森林里的巧手妈妈们做了很多好看手工作品,请你们来看一看!
(1) 扭扭棒比长短
蜘蛛妈妈们编织了很多颜色鲜艳的扭扭棒,请你们来比一比,谁的更长? 教师拿出三根扭扭棒,遮住末端部分,请幼儿比长短。
教师展示末端部分,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现在他们是一样长的吗?看来, 要比较长短,
光是眼睛看到的结果,还不够准确。有什么办法来比较长短呢?我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试一试。并在图谱中,最长打√,最短打 X。
(2)彩色吸管比长短
师:我的小裁判员们。长颈鹿妈妈送来了彩虹吸管,请你们用刚刚的方法来比一比,哪一根最长?哪一根最短?并告诉我答案。
(3)幼儿分享结果与比较方法。
3、第三场比赛:自然测量比长短
师:恭喜小裁判员们,我们顺利到达了第三场比赛!这次可不容易,森林的小动物们,想知道我们哪一组的小裁判员最厉害。这是我们小小裁判员之间的比赛! 小动物们给我们出了 4 个问题,让我们来看一看。
(1)浅棕色和深棕色的木头,他们想要比一比,谁更长?
师:现在可麻烦了,我们要怎么测量呢?仔细思考,我们身边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测量工具?
师:我想到了!可以用我们常常玩到的雪花片来测量! 展示结果:哪个用到的雪花片更多?并在图谱上画√
(2)幼儿自主操作
教师讲解规则,鼓励幼儿进行小组操作。
①蓝色的鱼和橙色色的鱼,谁更长?
②黄色的毛毛虫和绿色的毛毛虫,谁更长?
③绿色的叶子和红色的叶子,谁更长?
(3)教师验证结果
小结:我们发现,在无法使用末端对齐的方法比长短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感谢我的小裁判员们,因为有你们,森林比赛圆满结束啦!小动物们希望你们能够把今天学到的本领用在生活当中,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比一比?怎么样比呢?嘘,把这个问题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一下!
(四)活动延伸:家园联系
师:把学到的比长短的方法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
活动总结
1、情景化教学:情景贯穿始终。以森林比赛的情景贯穿了活动始终,引导幼儿扮演小小裁判员进行游戏操作,比较能够吸引幼儿兴趣。
2、目标达成度较高:通过本次活动开展,幼儿对于长短概念掌握程度高,能够通过眼睛直接比较、末端对齐比较、用雪花片进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长短,并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说出比较的结果。
3、环节设置层次分明,遵从了从易到难的顺序。
《比一比》教学反思12
《比一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中的第3节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知识不算难,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接触的比较多,一般来说是会比较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的知识从生活层面提升到数学的层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利用“喜羊羊和灰太狼写数比赛”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学习探究知识。通过喜羊羊和灰太狼三个回合的比赛使学生探究并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要点。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学生,比较适合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方式。因此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创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借助旧知识和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迁移应用,主动获取新知,自主发现、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在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中让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位数”的关系,以及“高位”的决定性作用。学生在每一回合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本节课为了巩固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我还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以巩固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首先我设计了“游览风景胜地”的情境让学生练习两个数之间比大小,紧接着安排了6个数之间比大小,引导学生在进行比较大小之前可以先进行分类。然后设计了填空题:5□7<523 706>□01 32□>325这样在巩固了全班的基础上,使每个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我设计了游戏“购物街,猜价格”。通过游戏,学生不仅中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还保持了学习热情,学习气氛高涨。
当然本节课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中,学生的数学语言还不是很规范,日后还是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2、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3、教学时心太急,怕耽误时间,没有充分的让学生动口说,给予式的讲解有点多。
4、教学时激情不够,没有完全融入到课堂。
《比一比》教学反思13
《比一比》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第一课。这篇课文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调朗朗上口。但要学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还要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学习任务是很重的。如何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呢?反复思量,最后决定让学生在比中学,学中比。这即体现了本课的特点,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首先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到农家小院看动物和果子比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东西,并依此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再从中找出生字宝宝,让学生在自学、同学互相交流中去学习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宝宝,分类辨别字音,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为了能让学生记牢固,我还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如:比字音画记号、图片与词语交朋友、摘果子游戏等。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浓厚。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课后经过教研员冼老师的精心点评以后,让我茅塞顿开,觉得自己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按要求完成了,冼老师也点出了我在这节课中写字教学完成得尤为突出:1、识字目标清晰,能根据教材特点进行教学。2能做到重组识字,分层识字。让学生先从看图识字入手,感知生字,再通过学生自主认读辨音,有重点地辨别三拼音和后鼻韵母。3、能运用比较丰富的识字策略。既有图文字结合认字,又有分类识字,把生字分成动物名称和果子名称两类,还有自主识字,让学生再拼读、朗读、跟读、比较读中不断强化识记,最后借助跨越式阅读材料,把生字放回到语言环境中记忆。4、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基本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的能力。一方面,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如比较笔画、熟字加偏旁等比较形近生字,进行区别;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再田字格中的书写规范,找准起笔和重要笔画的`位置,把字写好。冼老师又指出我在识字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引导学生学会比较有相同偏旁的字的意思,了解偏旁的表义作用,以避免同音字代替和形近字的混淆。
在韵文教学中,我感到引导学生分层朗读,逐步加深理解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一来时间不足够,未能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说话训练也进行的比较匆忙;二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未能更深入的挖掘文本中蕴藏的知识训练点。冼老师在评课中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一点:教学环节该充分的要充分,该精简的药精简。本课的课题叫比一比,不仅要把生字、词语拿来比,还应该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读出比,突出比,可以重新回到已创设好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比朗读,评价朗读,领会韵文中藏着的比反义词的对比,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突出重点词、扮演要进行比较的事物的形态,读出比的语感,从而体现出韵文学习的深度,最后在结合大量阅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过这次的教学,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识字教学一定要多花时间、多下工夫,而且在教学工作中要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才能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充实、扎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更加认真地钻研教材,并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在教学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比一比》教学反思14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指标量,用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习内容的设定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身边和社会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设置认知冲突:当两队人数不相等时,怎样比较才公平呢?不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学生凭着自己原有的经验和判断,发表自己的见解,把矛盾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遵循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知识的整个构建过程。
理解平均数概念也是本课一个重点,在寻求平均数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交流想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注重探究知识的条理性和层次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环节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清晰的理解了怎样通过移多补少取得平均数,并从中感受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
在学生认识并理解了平均数的算法的基础上,将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出示了三组生活中平均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和作用的理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通过提问:“生活中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平均数吗?”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为小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通过提问:“除了平均数外,还有什么其它因素会影响到下周进货量呢?”进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习惯。
本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学生出现的情况预计不足,在第一次比两队人数一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出现了用比较平均数的方法分胜负,于是在这里花费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好的注重教学问题的中心,要注重提炼知识的技能技巧,要关注和利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此外,教学机智不足,教学语言需要锤炼
《比一比》教学反思15
上课前,我在整理学习用品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我准备的测量工具,一阵阵激动,我想,这一定是他们期待的数学课。本节课一节实践活动课,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好动并且好奇心强,我由两个比赛引入新课,让孩子感受到,测量长度时,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具。接下来的测量活动我首先带领孩子认识测量长度的几种工具,比划几种长度标准;接着让孩子小组活动进行测量(一拃、一庹、肩宽、身高、桌子的高、教室的长);最后利用身边熟悉的“单位”表示未知物体的长和高,达到了学习目标。
在本节课,我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在用自己选择的标准表达动物身长和高时,马上想要要用已知的长描述新事物的长,这真是学数学的`好方法。但是也出现了小问题:首先,小组活动前,要求讨论选择测量工具,因为孩子没有用过这些工具,对它们不熟悉,导致无法分辨到底该选择哪种工具;其次,在测量桌子的高时,测量的结果很不符合逻辑,一组孩子不知道读米尺哪边的数据,导致测量桌子的高都是二十多厘米,也没有意识到测量出了问题,充分说明,孩子对物体的长和高没有直观感知;最后,活动反馈时,孩子不知道怎么评价别组的汇报,需要强加锻炼,提高表达意识。
本节课结束,我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真的喜欢动手,我们的教学是否应该再多一些实践活动,多给孩子一些主动权,让孩子们发自肺腑的去探索发现他们想寻找的。
【《比一比》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比一比教学反思09-09
《比一比》教学反思12-18
《比一比》教学反思04-08
比一比教学反思04-01
《比一比》数学教学反思11-14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思07-08
比一比教学反思15篇07-09
一年级《比一比》教学反思07-13
教学教学反思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