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14 10:27:5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历史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的教学反思

历史的教学反思1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即:我们的远古祖先、原始的农耕生活、神奇的远古传说等内容。

  本单元教学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2)科学备课,寻找课文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想像和感悟。

  (3)创设情境,以情入学。

  (4)教学形式多样化。

  (5)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始起步。

  本单元的不足有:

  (1)初一年级是进入中学的起始年级,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刚刚起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学生还没有养成问题生成、设疑解惑方面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今后教学的思考两点:

  (1)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学环节设计的探讨;

  (2)学生发现问题、问题、生成能力的培养。

历史的教学反思2

  关注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可持续要求上,让学生永不间断地保持对学习的“渴望”。课堂教学中永恒的资源就是学生自己,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知识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与发展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作为教师,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学生的不同潜能,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是教师的职责。我们的教育是让更多的'学生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学生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没有发展不了的学生,只有尚待发展的学生。

历史的教学反思3

  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见,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上课不用听,自己划划背背就行了,真到考试时却总是考不到理想的分数。

  怎样让学生走出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上下番功夫了,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从而,改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识。

  第一,要科学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第二,要把握好度,难易适中。

  太容易会流于平淡,学生不屑于回答,更无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第三,要激发思维兴趣。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历史的教学反思4

  开展历史课外阅谈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好历史创造条件。为了学生很好地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我向他们推荐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知识常识》等书。我还经常结合历史教材内容推荐课外读物,如在学习司马迁和《史记》这一内容前,我先要求学生们看《司马迁》这本书,这对理解《史记》的价值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另外,我还注重把课外知识引进课堂,以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如学习“岳飞抗金”这一目时,我就让学生联系课外读物先说说岳飞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传说有哪些?学生说后,我又提问:同学们刚刚讲到的这些传说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虚构的呢?到底该如何评价岳飞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自学,他们很容易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提高。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是巩固自学能力的最好手段,这些年来,我带学生开展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如讲历史故事;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社会调查;组织收看有关电影、电视、录相等。另外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看一本历史课外书并写好读书笔记,在全班进行交流。在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经常开联欢会或座谈会,让大家讲讲节日的来历,谈谈自己的感想、体会等。这些都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广泛涉猎历史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历史的教学反思5

  上完《伟大的历史转折》这节课,就这一堂课而言,我对历史的课改进行了一次实践,如何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本人有一点感想,总结有以下两点:

  其一:充分的教学情境预设,使历史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我们知道,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都不相同,再加上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情境预设要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这节课我先以1977年一个故事,来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及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系。请大家帮忙看书解答。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联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的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多么的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的意愿,对历史有了深深的认同感。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历史课堂由“死去”变得“活来”。

  其二、及时感悟历史,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历史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们去经营和促成。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那些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甚至厌倦。所以我一直以故事作为这一课的主线,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顺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你能想象一下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你有何感想?学生答完后我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认识:这个故事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父辈命运的.缩影,也是我们民族命运的缩影,经历了黑暗,迎来了光明。希望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始终相信那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过去的。这样使学生会感到历史对自己很有用,在历史课上不仅是“热闹”,而且是历史背后的人生感悟。

  【改进措施】

  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有两点遗憾。首先:课堂的节奏显得过快、教师语速较快,给人造成了授课教师始终担心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其次:课堂知识的前后联系并没有指导到位,如建国后法制建设的发展等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是要坚持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进行“活史”教育。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物,但它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体现这一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甚至与其自身确实联系紧密,能够解决他们的疑惑,他们自然会觉得历史有趣又有用,进而喜欢历史,学好历史。比如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假如由老师当一名记者,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老师设计提纲向全班同学调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学生的兴趣很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

  二是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

历史的教学反思6

  1、划分小组,展开合作与竟争。

  自主学习的成果需要比较,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学习小组,就缺乏向前推进的平台。前边讲的“给历史人物制作名片、简介,对历史事件进行新闻报道,以目击者身份讲述事件,或对历史场景进行模拟表演,虽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必须发挥合作的作用,为此需要划分学习小组。而小组之间的成果展示,能激发学生的对抗心理,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所以划分学习小组是合理的、适时的。

  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应注意学生能力、性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情况。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把上课的目标、重点、需要投放的照片、漫画、视频,需要表演的.场景、需要探讨的问题、练习、提示、供参考的答案等通过合理编排,形成一个完整导引的环节。

  3、教师组织起呈转合,设计好过渡语。

历史的教学反思7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罗斯著名文学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著作的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托尔斯泰一生作品极多,但是,其影响最为著名的当属《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性的巨著以19世纪上半叶的法俄战争为背景。《战争与和平》一书是托尔斯泰一生文学生涯的颠峰之作,在其创作的生涯中,《战争与和平》不仅代表了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还表现了他对历史和社会的极端反思。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托尔斯泰对战争是有着很深的体会的,因此,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托尔斯泰以一个俄罗斯上流社会贵族青年的视角展现了在那个战争频仍的年代中,一群爱国者在国家遭到侵略时所作出的表现。这是一部讽刺加爱国感召的著作,也是全景描述19世纪早期欧洲历史和贵族生活的巨著,书中大量出现在19世纪早期生命显赫的那些人物,拿破仑、威灵顿还有亚历山大皇帝。回顾历史就是要记住历史,而历史本身的意义也在于他们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之后,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稳定时期,这期间他主要生活在自己的庄园中,思索着人性的问题。终于,1877年,历经4年的创作,经过多达12次的修改,托尔斯泰第二部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问世。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以其日臻成熟的文学技巧将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在那个特殊的大时代背景下完整地烘托出来,并使人性伪劣的一面暴露无遗,更加鲜明地刻画出一个争取自己权利却在舆论和旧体制的压迫下最终以结束生命作为代价的19世纪妇女形象。这部作品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罗斯女性地位所受到的挑战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榨。

  1899年,继《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著作之后,托尔斯泰再次出版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巨著《复活》。这部巨著一改托尔斯泰以往那种以上层贵族社会为视角的做法,转而以俄罗斯君主制度下的宗法农民作为他的主要代言人,通过对男女主人公遭遇的描写,深入揭示了在俄罗斯旧君主制度上人民生活的艰苦与不堪。但是,作为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文学家来说,托尔斯泰虽然看到这些事情的本质,但是他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文学创作揭露这些现象,本身并不能为俄罗斯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带来更多的'益处,于是,托尔斯泰在常年创作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没有办法通过文学来改变俄罗斯现在的命运。

  1910年10月,托尔斯泰带着对社会的不满及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就这样带着无奈与寂寥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旅程。托尔斯泰是近代世界文学史上的最伟大人物,在他的一生当中,对社会、人性和制度都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但是,作为贵族一员,他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现实,他只能在自己的庄园中尽量给予那些农奴一些好处,却无法将这种好处带给整个俄罗斯的农奴们。

  但是,托尔斯泰仍然不愧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不朽巨匠,虽然他在创作上与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对社会、人性和制度的指摘却是如出一辙的。

历史的教学反思8

  最近听了部分老师的公开课,感到老师们都在努力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看得出他们都付出了很多心血,这很可贵,值得我学习。

  我想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看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的实效性。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互助和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课堂是学生的,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不要干预学生过多,整堂课按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路走,这样老师累、学生循规蹈矩,失去教改的本意,教师应该尽量少作为,“无为而教”。学生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引导解决,学生展示的精彩老师及时肯定,学生表现得不够好,老师要给予鼓励,不要表现出不满或批评,一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以后不愿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不能重形式,模式化,模式化的东西没有了发展的空间,是学习了别人外在的东西,好像“买椟还珠”,这无疑是课改进入了误区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时,不说废话,去掉自我介绍,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课堂时间才能有效利用,学习的内容更明确。课堂是不是自始至终都应是热闹的?我想应该是静动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期需要安静的课堂环境,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后,同桌互换交流,解决不了的.小组内交流解决,然后展示学习结果及遗留问题,老师及时评价并解决遗留问题。练习的处理也应动静结合。这需要老师耐的住寂寞,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后出场收拾残局。以上是我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正确,只是纸上谈兵,自知在教学上远远落后于其他老师,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希望老师们不要见笑。

历史的教学反思9

  本周上《书的历史》这一课,引入问到同学们去过图书馆和书店吗?学生都说去过。由图书馆和书店有很多的书,也联系到同学们日常上学,阅读用到的书。之后问到:同学们古时候的书也是这个样子的吗?立刻有很多同学举手来分享,有说到是泥板的、竹简的和乌龟壳等等。之后播放关于书的历史的微课。从微课中了解到书的历史的发展,对造纸术的了解还有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简单认识。

  看完微课之后很多同学想来分享,有说到蔡侯纸,有说到火药的,有说到指南针(司南)的,同学们现在的阅读面还是很广的,这里让同学们分享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最后回到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探究书的历史。

  书的'历史离不开“纸”和书写材料的发展,活动一:体验不同材料的书写感受。跟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对应材料的“笔”这里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没有使用墨汁,考虑到要能重复使用,用水代替了墨汁。为了更好的书写体验,也专门去找了枯树枝。由于时间原因,就只让同学们开展了活动一。实验过程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有序的,活动中都很兴奋,大部分的孩子能有序的交换轮流体验感受书写,能及时的将书写感受记录到自己的活动手册中。由于时间原因,活动一结束后就下课了,只能下一节课再完成后续的内容。

历史的教学反思10

  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历史的教学反思11

  上完七年级的历史新课,进入复习课。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在刚刚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回答,或者不能流利的进行回答,在提问了3、4个同学的过程中,第五个第六个同学就能顺利的回答出该问题的答案。如是我想到,如果在每节历史课中,对于提问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体现每节课的综合性问题,重点问题。

  进行重复性的提问,虽然前面的同学不会背不过,但后面的同学会在前面提问的过程中进行高效率的记忆,背诵,这样,学生在短暂的课前提问中就会有高效的学习效率,进而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长此以往,坚持这种重复性、综合性的的'提问,必然会提高历史教学的学习效率。在以后的教学中,在对于课前提问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研究,必然会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我在本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反思,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历史教学中有一点帮助。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予以指正。

历史的教学反思12

  展示的课堂不是演戏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也是让学生展示的舞台。好学生就是在不断地表扬中,不断地“出人头地”中,不断地自我感觉良好中成长起来的。后进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长补短,奋力追赶不断进步的。只有展示,学生才能有成功感、优秀感、羞耻感、落后感,只有展示,才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展示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唯其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个性,尽其所长。演戏重在“演”,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取悦观众,华而不实。

历史的教学反思13

  无处不在的精品- 在2班上辛亥革命一课,讲到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我从课件里调出来袁世凯的人物像,学生发出了惊讶的声音,不是一、二个人,几乎是全体学生,我便问:难道这个袁世凯和你们想象中的袁世凯有很大的差距吗?学生们点头,并补充:真实的袁世凯怎么哪么矮小啊?(注,我投影的袁世凯正和一群高大的手下站在一起)难道袁世凯一定要高大吗?我心里也在问自己,学生们为什么事会有这样的印象呢?接着,我又补充了袁世凯脚不灵便,生有子女三十几个。学生们好像更好奇了,顺水推舟,我引导:邓老师讲的内容都是图书馆里《袁世凯传记》里读过来的`,你们与其下课打闹,时间花在闲话,闲心,闲思方面,还不如多读一些历史传记呢,可以增加人文素养。学生点头称是。

  也是在这节课上,我介绍了年幼的小皇帝溥仪被袁世凯逼迫下台,可怜兮兮地淡出政治中心。学生们大多也知道末代皇帝,但对于溥仪的经历并不清楚,我就说:学校图书馆空着呢,里面躺着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和《我的后半生》,读了这两本书,中国近代的政坛风云,名人轶事也可以窥见个大概了。

  又说到黄花岗起义中的林觉民,在屏幕上打出了《与妻书》,我说这是感天动地的信呀,学生好奇,我便翻译给他们:意映我妻,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与你永别了,你现在还是现世的一个人,而我已是地下的一个鬼了。个别学生有所触动了,大部分还没有多大感觉,可能与我设置方式有问,如果配上图像和哀感的音乐,再让感性化的学生朗读,是不是更能打动人呢?思考中。另,我又介绍了《与妻书》的姊妹文:袁枚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诸葛亮的《出师表》。

  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涉猎书籍,我觉得有必要。

历史的教学反思14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注重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历史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即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让学生把握各个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整课设计衔接紧凑,环环相扣。比如:对“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改革”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授课时一共设计了五个问题:

  (1)改革之前农村什么状况?

  (2)怎么走出困境?

  (3)那么,中国大地上哪个地区的农村最先用行动开始了农村这种改革的突破呢?

  (4)那么实行这种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后,农村生产关系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5)农村实行改革后农民生活有没有变化和改善?

  三、对教学媒体应用的反思:

  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这节课中,运用了视频《安徽凤阳小岗村》)、(歌曲《春天的故事》)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大量的教学图片,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

  证明

  :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四、教学中的遗憾:

  课堂的节奏显得过快、教师语速较快,给人造成了授课教师始终担心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其实这与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认识有关,从刚走上教学岗位,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一堂好的历史课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应该有丰富的信息;其次:应该有大量的证据,教学中所形成的结论应该有充足的证据,论从史出、证由史来。但这就会造成课堂内容过多、时间显得过紧的感觉。这也给我提出一个新的挑战,今后在保证这些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大胆地取舍,去粗存精、准确地选择出最举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他们体会到了改革开放成功的喜悦,快乐而紧凑的教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对今后的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任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实践过程,我将一如既往,争取和学生共同进步。

历史的教学反思15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这一课,课本内容在编排上非常明晰,就俄国的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两部分,但课本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够达成的知识目标,而且知识性很强。

  初三的学生就其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领会能力已经很强了,但对知识的广博度还很不够。所以在备课时,我觉得把这节课定位为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与教师适时引导延伸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较能接受。

  在教学设计上按课本的顺序,先俄国后日本,学生能自主完成的知识,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学生自己找出了最基础的知识点,通过问题,帮助学生再次公告了基础知识点,达到了当堂知识当堂理解掌握的教学目标。

  将内容中学生可能无法协作完成的部分教师加以讲解。例如:1861年改革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等等。

  将同时期的很多国家做比较,比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的比较、再比如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俄国和日本的比较、还可以作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相关内容的比较(因时间关系未提)。使学生能够站在更宽更广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增强其对比、感知、评价的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在知识容量、知识水平的提升达成等方面比较适合初三上半学期的学生水平。

【历史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反思11-01

《船的历史》教学反思04-27

关于历史的教学反思10-20

历史教学优秀反思02-21

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反思03-25

历史期中教学反思03-22

《书的历史》教学反思03-13

历史期末教学反思03-20

有关历史的教学反思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