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路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路教学反思1
也许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
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课后回想这一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徐庆权
20xx、10、12
电路教学反思2
一、新授部分教学思路
1、认识部分电路元件
2、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3、分析连接情况,说说电流是怎样“走动”的。
4、加入开关,重新连接一个完整的电路。
5、学习电器元件符号,学习画电路图。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后,我立即发现大多学生不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2、认识了电流实验盒中的电池盒、小灯座后再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学生很快就能连接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电路。
三、反思
1、为什么学生有了电池盒、小灯座就能正确连接电路呢?
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没有开启智慧的思维。
2、为什么学生不易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首先,学生很少接触未连接好的电子玩具,没有实践经验。其次,学生对灯泡的内部结构不清楚。最后就是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
3、能否让学生先用电池盒和灯座进行实验呢?
我认为,虽然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思维中体验电路的意义。所以只要教师悉心指导,给予充分的时间,学生就能够摸索出其中的奥秘。
电路教学反思3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七课内容。很多生活电器其实外表眼花缭乱,但是不管多么复杂的用电器,其原理都是由一些简单的电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连接简单电路并能够使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这对于本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将继续使用电路检测器来探究接线盒内部的电路连接情况,并探究不同的电路连接对于小灯泡亮度的影响。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我从中收获了很多,总结如下: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胜于教师单纯讲解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弄明白接线盒内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必须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时候,学生自然会想到以前用过的电路检测器。但是具体怎样检测,就要求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事先做好分工合作,记录员、操作员、监督员、总结员各司其职,才能把实验完美完成。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记忆深刻,而且更能够应用于实践中去。教师一味的枯燥讲解,学生不但不容易弄懂,而且还会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学会对比,从差异中找原因
在学习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时,要求实验小组的成员要认真观察这两种电路的不同连接方法。活动1是两节电池的不同连接方法。活动2是两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法。发给学生足够的工具材料,让生动手去亲自连接,看看能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在不同的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后展开充分的讨论,从而进一步了解了这两种电路连接的异同。
本课教学中也有缺憾,学生准备的电池并不是暂新的,这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学生课堂气氛太不活跃,整节课显得很沉闷,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电路教学反思4
我执教的《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是四下《电》单元的结束课。课前,我采用谈话和题目测试的方式了解了学生的元认知。我了解到了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和能力:
1、接线盒里面和外面不能很好得联系。
2、学生会把图和实物脱离。
3、学生难以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散到组合的思维跳级。
4、他们都会使用电路检测器。因此本堂课的活动需要让学生根据外在现象推测内部结构的方法,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从直观信息(检测)到抽象处理(推测)存在着困难,如何悉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就是本科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在这堂课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围绕着三个不同的连接方法的接线盒展开。
我这堂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哪几个接线头之间相连是通路?哪几个接线头之间没有相连接是断路?)
进行猜测——设计方案(不打开盒子,你能知道里面是怎么接的?用什么方法?如何测?需要检测多少个接线头?)
——观察检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分析推测(根据检测结果,推测接线盒里面是怎样接的,有几种可能?)
——证实结论(打开接线盒看看是不是像我们推测的那样。)
——后续延伸活动(6个接线柱的接线盒。告诉学生检测结果,让学生推测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三个接线盒不仅激发了学生揭秘的兴趣,还体现了探究的层次性。让学生推测和解释能力得到了发展。
第一个接线盒的出现解决了前概念当中出现的实物与图的脱离问题,让学生明白接线盒通断路情况里外是不一样的,并且为学生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内连接做了铺垫。
第二接线盒的探究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工具(电路检测器)根据一定的方法收集暗箱信息,然后整理分析推测。这里的信息不像第一个接线盒那样简单。它需要学生把所获信息进行组合,才能得到正确的推测。
第三个接线盒是高难度的。可是在课堂上,由于自身的疏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导致学生无法推测和推测出一些不可能的连接。当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成事实。
最后用一个老师“忽悠”你们草草收场。事后想想,有很多方法可以给这节课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比如,我可以向学生说明老师提供的是错误的信息,让学生明白科学需要真实可靠的信息,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科学的结论。在此还可以熏陶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则,可以进行更深层的思维训练。提问:“老师提供信息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按照这些连接点的通断情况,还有哪几个接线点之间也是通路的。”让学生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促使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画图推理。这样不仅巩固了他们刚刚所学的知识,还进行了科学思维训练,最终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
唉,只恨自己功力不够没能及时抓住教学契机。
电路教学反思5
识别电路是连接电路、分析电路和进行电路计算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识别电路呢?辨别电路是串联接法,还是并联接法,确定电路是通路、开路、还是短路。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接入电路的情况,知道变阻器滑片的滑动和开关的启闭对电路有怎样的改变。知道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哪一个导体或哪一段电路的电流或电压。我设计了采用“电流流向法”识别电路,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展示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使电路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识别电路。提高学生识别电路的能力。
电路有两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从串联电路入手进行教学,出示一个串联电路电路图,让学生分析判断串联电路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可以讨论回答,由于语言组织不够完整,所以我把总结的规律在大屏幕上打出来,使学生思维得到完善。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地把电流的流向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同样的方法归纳出识别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分析总结了识别电路的方法之后对电路进行分类,有开关的电路,有电流表的电路,有电压表的电路,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对不同类型的电路逐一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识别电路的方法。
一、有开关的电路:
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电路图,开关的开启控制电路的连接情况,其中分三种情况:两个开关都闭合的情况,一个开关闭合另一个开关断开的情况,原来闭合的开关断开,原来断开的开关闭合的情况。各种情况逐一剖析,画线路图,按照电流的流向,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生动直观,特别是对电路的变换,更加具体、形象,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生龙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易于理解与掌握。
二、有电流表的电路:
把含有开关的电路中的开关换上电流表,分析电路归纳方法,从把表拿掉到把表按上,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剖析,由浅入深地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按照电流的流向图进行分析,使学生思路清晰、透彻地掌握电路的连接情况,电路的特点,进而知道电流表是测通过那个用电器的`电流,使学生掌握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作用。
三、有电压表的电路:
对照电流表的电路进行分析概括,找方法,总结规律,把有电流表的电路中的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对含有电压表的电路学生觉得分析困难,但掌握方法后,反而觉得有电压表的电路要比含有电流表的电路易于分析了,方法就是去掉电压表后看电路的连接情况,再把表接上,电压表并联在哪个用电器的两端,测量的就是哪部分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利用对比的方法,加之多媒体教学的配合,使抽象的物理教学直观、形象化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对物理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
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改变灯泡的亮度。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上的滑片,判断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的变化,分析变阻器上电流的流向,分析电路,从而掌握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了解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是怎样改变电路的。利用两次变换来具体的分析电路,观察电路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对有滑动变阻器电路的理解与分析。
总之,通过由浅入深的分析归纳,按照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图,把电路分类,归纳识别方法,利用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使物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直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路教学反思6
这节课主要目的是:1、认识几种电路中常用的元件,2、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3、会连接简单的电路。
为此,课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地带领学生认识灯泡,同时观看灯泡的剖面图,为下面了解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地埋下伏笔。接着提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灯泡会亮?引出电源,告诉学生生活中插座中的电不可以做实验,因而引出电池再次思考:有了电池灯泡就可以亮了吗?引出导线。在学生充分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利用提供画好的电池和剪好的`灯泡,设计一个可以让灯泡亮起来的电路。电路图设计好后,学生心中非常期待自己的设计能否成功,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利用提供的材料检验一下自己设计的灯泡是否能亮。让能亮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连接方法,从而找到他们连接的共同点:灯泡的两个锡点要分别和电池正负极相连接。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连灯泡就可以亮了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同时介绍通路,在通过查找不亮的电路图中相机介绍断路和短路。然后让学生对有问题的电路图再次修改并且检验一下。
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利用开关来控制灯泡的亮与不亮,同时介绍了两个好工具的使用方法,电池盒和灯座。再次让学生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从而对简单电路有了更深的认识。
需要改进的
1、生活中各种电池该向学生介绍一下,其实我已经做好了PPT可是在课堂中给忘记了。
2、可以把灯泡换做其他的用电器如喇叭,小电机,让学生更能了解到电的作用,丰富学生对电的了解。
3、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仔细地发现学生是否有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如果有的话应该向学生开始一下。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只要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灯泡就可以亮。
4、科学课堂的驾驭能力和科学术语的表达需要多加学习。
电路教学反思7
在电流和电路教学中,自己课堂并不算很好,内容太多,都不知道怎样处理更好了。有一些做法和想法需要记录一下,以免自己忘记。
1、电流教学中,书中用两个验电器(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自己的体会是书本想说明有些物体可以传导电荷,有些不可以传导电荷。不需要提出电流概念和方向问题。
2、书中的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单向导电性,有时我们教学时只是关注了单向导电性,而未体会,发光二极管可以说明电流中的`电流有方向性的问题。
3、电路状态中,最难的是短路问题。我让学生连接电路,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再三种电路中体会理论上导线对电流无任务阻碍作用,认识各种情景下的短路现象。
4、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画法,没有在本节课重点练习,主要是等到学完串并联电路后再练习,显得较为容易些。并且在讲解实物图画电路图时,学生容易在灯泡上画三根导线,所以我在课堂电路连接中,让孩子们体会移动导线后,作用效果是否发生变化,如果跨原件移动导线,电路效果是否发生变化。
电路教学反思8
这个月听了一些专家的讲座,专家们的理论加实践,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教学理论的欠缺和知识储备的薄弱。听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不会上课,越不敢上课。特级郭海平老师的关于课堂提问的讲解让我深受启发,她说:“我们提的问题要找准学生课堂上对内容的兴奋点,这样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热情。”刚好她的案例里有一部分是有关《电流与电路》的教学的,于是我决定结合她的思路开展我的教学。
一、关于课堂的引入
原来上这节课的时候总想着从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电源和电路。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我提的问题没有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是无效的'问题。于是这次我直接在出示一个可以吸在黑板上灯座和小灯泡,瞬间,学生被我的“先进武器”所吸引,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我便在学生渴望的眼神中开展了我的“以问题加活动”的教学设想。在引入中我对我的“先进武器”美美的!
二、关于课堂的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1、你怎样能让这个灯泡发光?
在这个问题提出的刹那,男生们的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要帮我灯泡连接好发光。于是我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顺便让他给大家介绍了各部分的作用,便完成了“电路的组成”内容的教学。我乘机插入讲解电流形成及电流方向、通路。我讲得轻松,他们也听得认真。
我体会到了在有效问题的激发下,学生挺能说。我反思着平时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原来不是学生不愿答,而是我们老师不会问!
2、你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这个问题一出,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把电灯熄灭的方法,但全部都是断路问题的展现,那样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教师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听,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说”。
3、再给你一根导线,你还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问题之后,是一个短暂的沉寂,可能是难住学生了。我刚想自己解决,忽然有位男生轻轻地说:“把电池两极连起来试试?”于是我马上让他上来,他在不自信中连接着导线,却在同学一片惊奇中把灯熄灭,自豪的回到座位上。这位男生的方法重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我的问题又活了过来。于是,好奇的他们纷纷想上来换个位置连接这根导线,看看能否把灯熄灭,我自然的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完成了自己的“短路”教学,真是一举两得。
这既是我的预设,也是我的生成。原来我们可以在预设中生成,也可以在生成中预设!
4、根据现有的电路,再给你一个小灯泡,你能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吗?你有几种连接方法?
这个问题是想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设计并连接好电路,教师选择方案展示并通过拿掉一个灯泡让学生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但最终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完成。
三、关于课堂的不足
这堂课整体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平时不愿听课的一些同学都被我的灯泡吸引了,也能回答我的问题。我似乎品味到了“问题提到了学生兴奋点上”的乐趣;我似乎品尝到了“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滋味;我小有喜悦,但细细地反思,课堂上又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一个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总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耽误了我上课的时间,就想着去引导了。或许我内心深处总想去操控学生,没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主体!
其次,课堂上似乎有点虚幻的热闹。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人次不够,集体回答的又响又亮,并不表示中下水平的人也能掌握。课堂上男生表现过强,使得我忽略了对“电学弱势群体”女生的关注。看来教学要制造热闹,更要看清热闹背后的沉默者们!
最后,课堂上我的话还是有点多。总担心学生说得不够好,我总想再讲一遍,于是课堂的时间便超出了我预设的范围,完成不了教学内容。应该像吴加澍老师所说的那样,做到“三不讲”:学生会了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我收获着学生的激情,快乐着每堂课的成功之处。我遗憾着每堂课上的缺陷,反思着我教学上的步伐。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自如地掌控我的课堂!
电路教学反思9
这一课是《电》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很多,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就是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第二部分是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根据材料的不同,各可以连出2种电路。
第一部分检测接线盒内部连接,学生在检测方法上不存在困难,我从最简单的四个点只有两个点连在一起导入,让学生自己检测并记录,当接线盒内只有两个点相连时,推测的答案是唯一的。再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一个内部有3个点互连的接线盒,这个时候推测结果将出现4种情况,大部分班级一开始都只有想到3个点全部连上的那种情况,给予时间思考后,当有个别学生能够想到只连能亮的两个点就行时,剩下来的2种情况大部分学生也都能想到了。教师演示的这个实验目的.是要学生了解检测后推测的情况有时是唯一的,有时也会出现多种情况。
第二部分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学生存在理解困难,首先是串联和并联的区分,我以糖葫芦做比喻,像糖葫芦这样两个小灯泡串在一起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两个小灯泡并列着连在电路中的称为并联电路。其次是哪一种连接方法小灯泡更亮的问题,由于教科书中安排的先比较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的两种连法以前都没有涉及过,因此我将教学顺序调换,先在黑板上画出学生熟悉的两个小灯泡、一节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电路,明确什么是串联什么是并联,然后请学生回忆下哪种连法小灯泡更亮,在这里的回忆,其实更像是猜测,因为学生大多都记不起来哪一种连法更亮,我的目的只是要引起学生的意见不统一,然后通过投影仪演示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电路,通过验证学生能很清楚地看到并联要亮很多,然后教师讲解,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可以分开来也可以加起来,但在并联电路中不可以。接着要求学生分组用两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组装电路,有了前面的活动,大大降低了组装的难度,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当变成两节电池后又变成串联电路小灯泡亮,教师进一步要求思考原因,学生能回答出串联电路中小灯泡上电压可以由两节电池加起来所以更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学生最终可以只要记忆“串联电路电压既可以加也可以分”这一句话就可以推测出哪一种连法更亮,减少了记忆内容。
电路教学反思10
进入电学学习后,连接实物图、画电路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读懂电路图,识别串并联是学好电学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两个教学的重点。
在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这个地方,为了使学生能规范的作图,在课堂上也强调了如何画电路图,以及如何连实物图,并且也练习了不少,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强调如何规范的作图,但是学生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
(1)有的同学画电路图,不用尺子,画的电路图歪歪扭扭。
(2)有的同学画的电路元件很不规范。
(3)有的学生把电路元件画在了拐角处。
(4)有的学生把实物图和电路图嫁接在了一起。
对于电路图的画法,我在教学过程( )中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规范化的`画图示范,强调学生比较容易马虎的地方。
(2)、 结合教材的练习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
(3)、 对于演示的电路图让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并且提出改进的方式。
(4)对学生多次出错的要进行个别指导,找出问题所在,及时纠正。
电路教学反思11
《简单电路》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前面的两个课时,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电学知识,包括电的成因,以及如何利用电池和导线点亮一个小灯泡,而本课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利用更多的电器元件,制作简单电路,并能够很好的记录下来,根据课程内容,我指定了一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记录纸若干。
课堂的第一部分: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还有一根导线,把小灯泡点亮,学生动手的同时,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并对电路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够不用手按让小灯泡亮起来,并介绍电池盒和小灯座,(学生演示安装步骤)。同时让学生利用这些电器元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
第三部分:反馈在制作简单电路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确认安装注意事项:
1、电池的正确安装方法
2、小灯泡的安装方法
3、导电和电池座、小灯座的连接方法
第四部分:学生展示电路的实物连接方式,并给学生介绍电器元件的简单画法,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电路图。
第五部分: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给每个小组多提供一个小灯座,个小灯泡和若干到导线,尝试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
2、学生使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尝试,但尝试成功后再尝试其他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3、实验汇报(小组交流)
(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能用不同的方法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第六部分:课外延伸,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了人人参与,并尝试用了多种不同的连接方法进行尝试,,学生在使用电池座和电池盒的时候都没有遇到问题,学生整体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电路的连接,电路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故障,在尝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环节,学生的想法很多,通过实践,发现仅有几种方案是可行的,认识到了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通路。并用简单的电路图加以表述。
当然这堂课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的学习习惯仍需纠正,学生的合作和动手方面仍显欠缺,很多小组对于成员的分工都不是那么明确,需要一步一步完善,还有在学生的反馈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比较仓促,没有照顾到部分学生,学生的一些想法没有趣实践,也可能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这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进一步关注。
电路教学反思12
每一次教学只要精心准备、用心执教,总会有着令人回味的片段。
1、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的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本着这一目的,我提供分层次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2、环节间的巧妙过渡、紧密的衔接。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从问题的引入、探究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活动时的调控都能够自然、巧妙、精密,让学生不会感觉到紧紧被牵引,而是自然跟着去做,期待着继续前行。
这节课上完,感觉仍有一些不足,期待继续改进。
1、没有充分发挥实物展台的作用。只是就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进行展示,其实完全可以将学生所连接的实物图作品展示,既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展示学生作品时方法欠妥当。如果能够先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让连接错误的学生“自行发现”、“自行纠错”效果会更好,同时还可以保护学生探究的欲望。
3、拓展活动应留充足的时间。尝试“用一节电池点亮两个灯泡”因时间已下课,所以只是匆匆做了一下,很多小组甚至没有没做出来,所以活动既然已经安排,就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尝试,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活动也不会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潜心专研,尽心尽力去备课、上课,积极做出深刻的反思,总会让课堂多一分精彩、多一分惊喜,少一分遗憾。
电路教学反思13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解除电,也有一些同学连接过简单电路,但学生对怎么画电路图基本都不清楚。我先带领学生认识了简单电路里的各部分,然后将这些部分的画法展示给学生,接着,让学生尝试用导线将灯泡、电池连接起来,让灯泡发光。
学生分组进行尝试,最快连接好的3个小组将他们连接的方法画到黑板上。有基础的同学很快就能做好,有些没有基础的同学却始终都连不亮,我和大家来一起解决在分组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就短路和断路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看着黑板上的电路图,对如何画电路图进一步学习。接着,我向同学展示了开关,让学生把开关加到电路图中去,并根据自己画的图进行连接,看是否能起到开关的'作用。最后我向学生展示了自制红绿灯,激发了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当我回顾这节课时,我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有较大的困难。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电路教学反思14
通过这次公开课,在教学方面,我成长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后,在教学上,我会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每节课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在这次公开课中,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从这次课中,我有很大感触,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平时我们面对的对象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他们基础较差,不管是理解领悟能力还是动手操作能力都较为薄弱。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能将普通中学那种教学模式套用到我们的.学生中去。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适的选择,做到在抓住重、难点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将知识的复杂简单化,以便学生容易理解。例外:在课堂上要注意调动学生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在我的这次课中,我采用温故而知新以及从生活事例导入新课,学生一开始就提起注意,也很快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旧知识的复习,既可以对旧知识的巩固,提高师生互动,增强了师生互动交流程度,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教学空间。
二、教师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
在课堂上,如果只是机械地将教材内容“填鸭”般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会感觉很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将教材深入领悟、在对有关资料全面的占有和筛选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工制作,形成层次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内容设计最优化,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三、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
通常情况下,我在备课时,都会注意每个环节的分配时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由于突发情况或学生对内容的接受程度、师生互动环节等都会影响到时间的分布,这就与备课思路矛盾起来。就好象这次上课中,本来事前安排好的练习,如果让学生全部完成,时间就刚好,当由于中间的一些突发情况,导致自己一时忘记,所以最后还多出三分钟左右的时间。从这次教学中,我总结出:平时我们在备课时,不但要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深入地了解,讲其重难点部分需细说,了解部分可以略带而过,从而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并根据实际课堂操作情况,及时对时间分配做出调整。
电路教学反思15
由于实验过程步聚较多,本课用2课时进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用1课时,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用1时。
一、成功之处:
通过课前检查可看出学生对本节课提前预习的很好,对物理实验探究的的基本要求掌握得很好。提出问题,及作出的猜想假设都有针对性、合理性。探究过程有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电流表的读数也较准确,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初步得出结论。评估与交流时,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提出了实验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例如指针反转,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灯泡不亮等,但在解释原因时,较困难,需要老师的辅助或帮助。学生连接串联电路比连接并联电路要快很多。
二、不足之处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实验过程中,器材太旧,部分器材出现一些小问题,例如:电源没有电流输出、灯座的螺母松脱、导线太粗不容易固定等都会对学生连接电路产生影响。
2、学生没有注重电源的'电压的大小,导致电灯泡烧坏。
2、连接并联电路时,会出现短路的现象。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同学们对并联电路的连接还不熟悉,因此用时较长,超过计划的用时范围。
3、在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时,没有提醒同学们把电流表的小量程更换成大量程测量,这样有的同学在实验时,更换了量程,有的没有,一定程度上损坏了电流表,违反了操作规程,有的表针超出读数范围,影响实验效率。
三、建议
用同一个电流表进行实验,因为用电流表测量时进行读数,不同的电流表的示数会有一点点误差,会影响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电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电路教学反思05-08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11-05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05-11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01-06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12-02
电路教学反思(15篇)12-03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01-14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15篇)02-24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