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天鹅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鹅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鹅教学反思1
聆听了薛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不过还是很困惑:怎么找准一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点?上成一堂有语文特色的课,而不是思品课、科学课。学习《天鹅的故事》时做了一点尝试:
1.咀嚼字词句,感受文字背后的内容。文中三次出现了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填补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容。
2.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例如学习“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段文字时,我紧扣其中的比喻句引导学生品读:
①作者把高高飞起又重重落下的老天鹅比作了石头,你觉得恰当吗?
②打比方的两个事物间应该有共同点,石头有生命,老天鹅有吗?石头不知疼痛,老天鹅知道吗?怎么说恰当呢?由这两问,引导孩子从这个看似简单的比喻中品出了不简单的含义,品味到语言的魅力。
天鹅教学反思2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着重放手给孩子,在了解哈尔滨城市建筑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自由组织小组,并成立小组负责人,利用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收集资料的任务。我负责监督、参与还有指导。孩子们在组内讨论的热火朝天。
地方课程主要体现的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实施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每个同学都主动的参与其中,乐于、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活动中产生自信心。所以本节课,我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而且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综合性学习-地方课程的价值所在。
在本课的了解工业这个环节,由于我在时间上没有控制好,以至于最后一个环节冰雪文化,没有展开,在响铃之后,我做了最后的一个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改进。希望会有更大的进步!
天鹅教学反思3
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个课题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构思,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环节的衔接自然流畅,主题鲜明。以学生年龄特点和情感为出发点,用一颗诚挚的心搭起师生情感的桥梁,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运用温和、亲切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使得整个教学环境更加和谐融洽、轻松愉快。由于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知识面更广泛、更多样。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由于使用了课件,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优美的舞蹈表演、作曲家的图片而且还听到了一些优美的剪辑音乐片断等,使整个教学环节更加自然流畅、生动活泼,并且为整个教学增添了美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聆听、观看、对比、讲解、模仿、小组创编等手法,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层现自己的个性与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天鹅教学反思4
读罢《小学语文教学》第7、8期开篇的话《别剪掉天鹅的翅膀》,震憾之情溢于言表。
“想象与童心相伴,我们做老师的是否呵护了孩子天剪鹅般的梦想,让他们的心灵永远在宽阔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上课了,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教室,这是二年级一节看图写话课。课题是《龙龙的梦》,画面上一个叫龙龙的男孩躺在床上,睡熟了,脸上带着微笑。……
按照预设的流程,开始了我的教学。
[师:前几天,老师在一本书上看到一篇日记,觉得很有意思,现在把其中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8月3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和好朋友童童分开已有一个月了,不知她现在好吗?学习进步了吗?有没有想我?
“晴晴!晴晴!”咦,谁在叫我?呀,竟是童童,太好了,她驾驶着一架精致的小飞船向我飞来。我高兴极了,不等她的飞船停稳,我就爬了上去。童童说:“坐好了,我带你去我们学校看一看。”飞船起飞了,越飞越高,只见朵朵白云在我身边飞过,风在耳边嗖嗖地响。我感到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天了。啊,太神奇了!
师:听了这则日记,你有什么感受?
生1:太神奇了。
生2:这一定不是真的。
生3:是一场梦吧!
师:对呀,真聪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许多想法不能实现,但是在梦里,我们却可以如愿以偿,这就是梦的神奇所在。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做过什么样的梦,讲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略)
师:(出示图画)同学们,你们看龙龙也做了梦,仔细观察图画,猜一猜他会梦到什么呢?
(创设情境)你现在就是龙龙,闭上眼睛,(播放摇篮曲音乐)。
师描述:月亮婆婆下山了,星星宝宝顽皮的跳了出来,龙龙闭上眼睛睡着了,睡着睡着做了一个美妙的梦,他梦见了什么?想一想猜一猜,他竟然在梦里笑出了声……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汇报气氛十分热烈)
课进行到这里,我回顾刚才用日记引入,新课点明梦的`神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唤起主动参与的热情,随后由学生自己做的梦入手启动学生原有认知,接近了学生与教师与文本间的距离,为下一步想象龙龙的梦奠定了基础。创设龙龙做梦的情境也是成功的,学生在虚拟的睡梦里,放飞想象,小脸上也浮现出笑容……
可是,就在我为自己前面的教学暗自欣喜时,学生的汇报让我越来越不安起来。
多数学生都讲龙龙步入太空,和星星、月亮、白云、太阳……一起做游戏、唱歌,而缺失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其他领域的想像。怎么办呢?很显然学生思维局限在了日记——梦里遨游太空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小水塘”里了,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创造力薄弱,此时如果我不能引领他们“飞翔”,不能开阔水塘,我与那个生态园里的管理员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我说:“同学们老师也在猜想龙龙做的梦,你们想知道吗?”“想”,学生异口同声。
我说:“夜深了,柔和的月光洒满屋子。龙龙躺在小床上睡着了。睡梦中他来到一座大森林。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成群的蝴蝶在花间飞舞,他追着蝴蝶跑啊跑啊,忽然,前面出现一座小房子,他走进去一看,竟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住的地方。他们见了龙龙很高兴,他们一起唱啊、跳啊,开心极了!
同学们,龙龙梦见自己走进了童话世界,你们也有丰富的童话世界,能不能也走进龙龙的梦里呢!
这样,龙龙的梦不仅是在太空,也可以在童话故事里,还可以在田野、高山、蓝天、海洋或是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在你我中间……所以请同学们继续想象,再说一说龙龙的梦,看哪一个小朋友的想象最新颖、最有趣。”
经过我这样的引导之后,学生们思路顿时开阔了,第二节课学生开始在本上起草习作,读着学生们个性鲜明,异彩纷呈的“梦”,我由衷地笑了!
天鹅教学反思5
《天鹅、大虾和梭鱼》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世界古老的寓言故事,它讲了不合作办不成事的道理。课文以诗歌的形式行文,简洁,生动,语言幽默而又通俗易懂,在使人发笑的同时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人有益的启迪。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意,明白其中的道理。
由于要上公开课,我对这篇课文做了很多准备:剪了动物图形,写了生字卡片,还在其他班上试上了一遍。11月6号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站到讲台,可是,这节课却被我上砸了。
上课第一环节是导入,我拿出剪好的动物图形给学生看,让同学说说它们有什么本领,引出课题,齐读课题,接下来就是认读生字。由于在试上的时候这个环节花的时间较多,我便稍稍压缩了一些,只有指名读和男女生比赛读两种形式,时间因此空出很多。读完生字齐读课文,认识课文理解课文,在这个环节,我竟用十分钟的时间就把它讲完了,还包括拓展延伸。我准备的课二十分钟就被我讲完了,接下来的时间我让学生跟着我读语文天地里的短文,然后再回到课文找问题,重复的'讲了合作的重要性。最后,仍然还没到下课时间,我竟叫了“下课”。就这样,我的公开课结束了。
课后,很多老师帮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听后我感触颇多。首先,作为教师,没有认识到上课是为了教给学生什么,而不单单是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其次,没有突出重点,更没有抓住重难点,这源于没有吃透教材,理解不够。最后,这堂课结构混乱,没有写字环节,拓展延伸时间太多。给我的建议是试上一遍不满意的话还得再试上,直到满意为止,而且必须写详案。
虽然是堂失败的课,但从这堂课中,我明白了很多。
1、上好一堂课一定要非常认真的备好课。不仅要准备课上的内容,还应该去丰富它,不致于讲完后不知道讲什么。为了加强记忆,应该如放电影般多在脑海里过几遍,做到烂熟于心。
2、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朗读。朗读具有单纯讲和说教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坚持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讲,讲读结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课文,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3、平常在做课时计划时就得注意环节之间的准换,应该做到自然又有条理性,切记生硬。
4、讲课应该稳扎地讲,不能因为部分同学听懂了明白了,就不照顾大部分没听懂的同学。由于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弱,应该细化的讲,不能粗枝大叶,一概而过。
天鹅教学反思6
公开课又要开始了,上哪一课呢?把教材看了又看,最后决定上16课。选择它的原因有几点。首先,这篇故事点面结合的描写,利于指导学生在学文中明白写作的方法;其次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内容向上,便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情趣,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有就是,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厉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一课很好的教育学生要爱鸟护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学生从小养成环保意识;最后,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这也是现今孩子缺少的品格,遇事埋怨,没有斗志,以我为中心。这是一篇很好的思想教育题材。确定好教材后,我经过几次修改自己的教案(想向大师学习,才发现还差很多),最后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老天鹅与群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上,来完成自己预设的`目标:教学生明白道理——遇事要敢于面对,动脑思考,主动解决;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勇于拼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设计的环节是:动画导入——朗读破冰场面——学习老天鹅破冰——体会群天鹅破冰——说话明理。
一节课下来,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学生的阅读让自己感到还有欠缺,尤其是有外人听课时学生的怯场还要再教育。自己在课堂也也有欠缺,为了配合自己的课件,在讨论老天鹅破冰时,孩子还有很多精彩的想法而不能及时展开。自己在思想上还是背着堂公开课给局限了。
天鹅教学反思7
因为学期临近期末,且前期活动较多,所以这节课我把第9课中的《天鹅》与这课中的《小乌鸦爱妈妈》结合起来上,虽然他们在音乐上是各自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在情感上是可以联系的。
《天鹅》是圣桑一首比较著名的作品,且非常成功,短短几分钟,为我们塑造了一只高贵优雅略带忧伤的洁白天鹅。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讲,这首作品不宜讲得太深,只能给他们感悟。我先渲染这首作品的成功,圣桑是如何喜欢,待孩子们非常期待时,我再请他们听音乐,并且提问“你从音乐中所听到的是一只怎样的天鹅?”有些孩子会说是洁白的,当然还有人会提到忧伤的,可能是在回忆往事等等,孩子们说得差不多时,我补充这还是高贵优雅的`天鹅。看来大家能从音乐中感受到乐曲的基调,我适时地用幻灯片展示雪白高贵的天鹅,有飞翔图,戏水图,还有把脑袋伸在羽毛里睡觉图,给孩子们描绘一只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慢慢游荡,回忆着往事。再复听,这一遍孩子们听得都非常安静。这首曲子我还进行了延伸,从网上找了芭蕾《天鹅》的视频片断,给孩子们欣赏,我在音乐背景中介绍,这是一只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天鹅,但是它还是想飞上高空,它拼命扇动着翅膀,终于它飞起来了,可是它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了,它还是掉了下来,最终去世了。当舞蹈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在认真地看着,当看到天鹅飞起来了,他们也跟着高兴,可是看到天鹅又落下来了,大家都为它揪心。终于在音乐的尾声中,天鹅结束了它美丽的一生。我想在这节课上孩子们应该牢牢记住了这美丽的天鹅。
天鹅教学反思8
课文《天鹅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南归的天鹅齐心协力与生存环境抗争,并取得成功的事情。文本围绕天鹅们的三次叫声,详细叙述了抗争的过程。作者用生动感人的笔墨描写了一只富有生存经验老天鹅的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和其他所有天鹅由开始的观望,到后来也积极加入砸冰面工作的团结顽强的拼搏精神。
一、叫声串联课文,发挥想象感悟文章内容。
课文三次在不同情况下出现了天鹅的叫声。
第一次叫声出现在,初春时节,天气寒冷,让学生找到相关语句,读并想象当时的气候、环境。突出天气的`恶劣;从而体会天鹅们发出的叫声代表了它们的什么心声呢?(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在读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天鹅的焦急和失望,同时为故事的结构也埋下伏笔。
第二次叫声出现在,一只老天鹅带领天鹅群破冰,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让学生学一学他们的叫声,并通过媒体演示一群天鹅破冰的情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当时情景的激动人心。
第三次叫声出现在,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这一情景让学生结合课文,结合故事的前因后果去体悟天鹅那胜利的欢呼。
三次叫声表达了天鹅不同的心情,串连起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使学生感受到天鹅们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品词品句,挖掘课文空白,充分体验天鹅的精神。
老天鹅破冰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段文字,在教学过程中,我整理了老天鹅英勇破冰和天鹅群齐心破冰的句子,从中精心体验,然后设计问题,带领学生品文本。我抓住“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词语,让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撞击冰面。在体会过程中适时介绍冰面的厚度,让天鹅的身体于冰面形成对比,一软一硬,从侧面引导学生感受老天鹅的勇敢。抓住省略号这一空白,让学生体会老天鹅是一次次反反复复的撞击冰面,每次撞击冰面之后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来体会老天鹅遍体鳞伤,甚至会失去宝贵的生命,它却还一次次的撞向冰面。体会老天鹅一次比一次艰难却仍然坚决。再通过冰面的变化说。然后引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动。此环节在教学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遗憾的是,程度还不够深刻,课后思考如果教学时在抓老天鹅破冰的字词中能够抓住“用胸脯翅膀扑打”“扑打”这两个既能体现天鹅的特有动作,又能体现出这样一只柔弱的鸟类却用翅膀与冰面抗争词语进行教学,然后再在省略号处做足功夫,每一次撞击后都让学生说说天鹅身体的变化,变化一次比一次明显,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天鹅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在此基础上再去读,相信更能震撼人心。
天鹅教学反思9
《天鹅》教学反思课上完了,得到指导老师的好评,说道:这节课“文味”很重,教师语言很美,学生情感体验充分,这使我想到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感)中的体验。”《语言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道理。课后我静下心来回味,感受到此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持点:
一、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前面的设计理念中也谈到这点,所以这点在整节课的过程中感受颇深。这篇课文,语言优美,以前,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式,感受到学生读得不错,但现在想来,这种方式其实是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学生对课文没有发自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所以,本节课,我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故事中,让学生在“品味”“体味”“妙悟”“入神”等环节中,实现阅读个性化。
①经历角色,生——本互动体验本课是一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的故事,其中的小天鹅的形象让人感动,又发人深省,学生本生就比较喜欢动物,在阅读时,引导学生从读者、听众变成一只在寂静可怕大海上飘荡的小天鹅,亲自经历故事,读2、3自然段,把自己认为遇到的困难的句子用笔划下来,并在重点词下打上“·”,也可把自己当时的体会简单写一写。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生——本互动体验,在我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真的就像这只天鹅,把它遇到的困难一一圈点勾划出来,甚至看到有的学生读时,眉头紧锁,可见它在为小天鹅的困难而担忧,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去体验情景,不但在阅读中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而且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同时在获得阅读的乐趣的同时,又获得做人道理,树立孩子准确的人生观。
②引发情感想象,生——作者互动体验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把自己记忆中储存的情感调动起来,与文中情感相互转换,通过想象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表现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如:在教学“那一群天鹅则像一条白线似的,在皎洁的月色下若隐若现”这句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配乐朗读一段设计话语,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都能围绕这句话的内容去表达自己看到的画面,有少数表达水平强的学生,口述的语言很美,而且能联系上下文去说,确实就如同一只遇到困难的小天鹅当时的无助,但也有的学生表达的比较片面,语言比较零散,我想,只要能说,就说明他的情感被调动,也说明他上一环节“生——本互动体验”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样,在发展语言水平的同时,发展思维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们更好地体验。
二、从注重读懂文本转向注重情感体验。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人文性”表现在具有浓郁的人文特色,充盈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语文不但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使用语言水平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的载体,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的阅读不但仅是教会学生读懂文本,获取书面知识,更要让学生有鲜活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独立人格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倾注自己人的感情,这样才能融入课文情境,与文中人物情感共鸣。让学生探讨“小天鹅能否找到它的同伴”这个问题,从读懂文本的角度来看,并不太重要,但从人文精神的这个角度来看,却是大有裨益,学生讨论时,把自己融入到文中的情境中去了,好像小天鹅就是自己心爱的小动物,是自己的好朋友,他们设身处地地为小天鹅着想,把自己的经历、感受融入其中,真正是情真忘切。所以说,学生经过了一次担忧的体验,一次爱的体验,也同时形成了“我应该像小天鹅那样,遇到困难沉着冷静,勇敢执着地去战胜困难”的情感,有着自己独特地战胜困难的方式,这样,学生与小天鹅,与作者才能形成共识,达到共鸣。
上完课后,也感到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第二课时内容较为丰富,给予学生自己体会,集体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所以,学生不能真正的到“静心阅读”,也为情感调动造成一定的困难,其次,就是语文课的“工具性”体现不够,在让学生通过句子想象画面时,对学生语言表达没有实行规范的点评和指导。
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真应该“蹲下来看学生”,让我们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用学生的心灵去读,你会发现眼前一片开阔,课堂将带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
天鹅教学反思10
在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的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伊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完整初听音乐中模仿xxxx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xxxx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更为深刻。在细听A1乐段设计了学生模仿xxxx冲刺,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处:
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xxxx,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
天鹅教学反思11
这一节课,其实我并没有向学生讲述多少内容,主要都让给学生去说。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学生都能理解,没有必要再在内容上花费多少时间。课文的思想意义也比较明显,学生也懂。既然这样,就让他们自己去说就行了,我只要在关键的地方引导他们一下就可以了。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我逐渐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谈自己的体会。渐渐地,我看到了惊喜,学生变得能说会道了,有些回答相当精彩,他们能说得很棒,甚至能把老师没有想到的也说出来。
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最能感动到自己,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写上批注。学生有的为老天鹅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感动于它的无私,它的不放弃,它的奋不顾身,不怕牺牲;有的为天鹅的团结合作精神所感动,上百只,那么多天鹅都能一起破冰,那么齐心,那么欢快,结束的时候也都听从命令,整整齐齐,很有秩序。此刻,就顺理成章地连接到下文,所以,猎人都被感动了,不忍心向那么可爱的天鹅开枪,默默地离开了。在情感的'熏陶下,学生的朗读也就能够融入感情。天鹅能够这样齐心,那么人呢?学生都在座位上自言自语觉得自己做得不够,自己还经常和同学闹别扭,没有齐心。那么有没有齐心合作的场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当然是有的,尤其是拔河比赛的时候。由于是亲身经历,同学们都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这一节课上,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天鹅教学反思12
《天鹅的故事》是上海市二期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面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全篇文字优美,叙述清楚,情节感人,引人思考,给人启迪。面对这样一篇课文,老师到底教什么?怎样教?在这篇课文的教授中,我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两方面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通过读词语,读课文,读出文字表达意思,读出画面感,读出语文味儿。例如文章写天鹅三次不同叫声的句子,内涵丰富,老师引领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悟三次不同叫声的含义,从而抓住文章的`命脉,深入文章的精髓,更好地体会天鹅奋不顾身、团结拼搏的精神。
2、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课堂上老师针对重点段落,让同学理解、剖析、谈体会。其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进角色,感受天鹅的品质,目的二是让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学习表达的方法。在教学时,我抓住“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等词语,让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撞击冰面。三次叫声通过不同方式教授,有通过体会声音轻重来学习,有通过呼号来感受学习,有通过说话练习来感悟学习,帮助学生抓住了情感的震撼点——“老天鹅带头破冰面”及“众天鹅齐心破冰”,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阅读,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学生能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再现“老天鹅破冰面”泣同类、感天地惊天动地的壮举。学生通过潜心投入重点段的阅读,品词嚼句,学得十分动情。
然而,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如本文中指导练习还可以适当增加,说话训练点较多,可以设置一个写话环节,让学生把对老天鹅和众天鹅的感动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可以提升作业难度,利用语言直播厅,设计一个续写或者想象写话等。今后在备课时,我也会更深入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处变不惊。
天鹅教学反思1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寓言诗。说的是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但各自用力的方向不同,不是一条心,结果,大伙儿费尽气力,大车却未动分毫。文中插图生动形象,富有童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视儿童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情感的要求,以朗读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虫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明白“不是心一条,什么事也办不好”的道理,体味合作的重要性,并能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不是心一条,什么事也办不好”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么谁来说说你们喜欢哪个小动物,并说说它们都有什么本领呢?
生:自由回答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还是蛮喜欢动物的嘛。那么今天咱们班上也来了三位小动物,大家想不想认识啊?
生:想。
师:小朋友现闭上眼睛,等我说“一,二,三”我就请出小动物们,你们才睁开眼睛。(出示课件并伴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天鹅、大虾和梭鱼。齐课题)
师:今天这三个小动物可不是来玩的,它们是来干活的,来做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 初读课文,自学识字。
(一)感知课文,初步识字。
过渡:请打开语文书第49页。
1、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作上标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它。
2、 给你的同桌读读课文,看那些作过标记的字你认识了吗?不认识请他帮帮你,别忘了谢谢他。如果你们都认识一定要夸夸他。
3、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这么多同学想读,请三位同学来读吧。(先自评后他评)
(二)认识词语。
过渡:听到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书,天鹅也被吸引了,它向我们飞来了,(出示课件)快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喔,是课文中的词语。
1、 认识的请你举手,如果他读对了请同学们跟着读。
2、 全班同学做准备,男女生、小组比赛读。
3、 指名读:“自寻烦恼”,用“烦恼”说句话;读“至今”是什么意思。
(三)认识生字。
过渡:词语我们认识了,还有12个字宝宝也想和大家交朋友,看谁先和他们成为朋友。
1、 出生字卡片(测字)会的站起来大声读。指读。
2、 “拼”组词。
3、 出示课件:指名读“梭”字:①部首与什么有关?②组词③形 状以及梭鱼由此而得名。
4、 出示课件:“弓”的图片,由此演变成“弓”字,做“弓着”的动作。然后作偏旁,查字典,找到部首目录,到检字表找带有“弓”字旁的字。课件出示:引张
5、 游戏:开火车。
三、 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过渡:我们和生字成了朋友,你们想不想再读读课文,看你是不是读得更通顺了。
1、 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背景。评议。
2、 “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三个合伙把这辆大车拉走,板书:合伙。课件:大车。那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读读课文,找一找。
3、 汇报。板书:未动分毫请你读出“未动分毫”的语气来。指读,老师范读,师生评议。
4、 是他们当中有谁偷懒,没使劲吗?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拉车的吧。指读第二节,评议。(分角色朗读,结合这三个动物的特性,合作表演)
5、 理解“上了套儿”(出示课件)。
6、 天鹅,大虾和梭鱼都很使劲,但是大车为什么会未动分毫呢?
7、 回答:板书:不合作。
8、 你现在最想告诉他们什么?快来读读第一小节。评议。
9、 他们三个合伙拉车,但由于不合作,大车至今还未动分毫,
那怎么能让大车动起来呢?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11、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也需要大家合作共同来完成呢?(打篮球,跳绳,打扫教室….)
12、 再读课文,体会不合作所带来的烦恼。评议。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 写字。
过渡:我们知道了合伙做事大家一定要有合作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好,还认识了很多字,有些字不但要认识,还要学会写,你们愿意写字吗?
1、 出示课件:要写的字,读一读。
2、 组词。
3、 重点指导“步”:①观察田字格的占位,②需要注意的地方,③书空。④描红书写。评议。
未动分毫
拉动大车
不是心一条
合作
板书设计
天鹅、大虾和梭鱼
天鹅 伸着脖子,钻
大虾 弓着腰,往后靠 不合作 未动分毫
梭鱼 一心想往水里跳
课后反思:
1.备课之前不能忽视先备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真正合理的,有利于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的教案。我在设计教案时总是趋于理想化,而忽略对学困生的照顾,往往实际上课时间比预计时间长,这是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常常出现老师所提问题碎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老师在备课时所设计问题大了或难了,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所以迫使老师在教学中将问题一步一步细化,最后变成了零碎的杂问题。
2.找准训练点。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的多方面的内容,而我们的课堂是有限的`,若想在一课中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抓那什么都抓不好。因此,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应找准训练点,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在本课教学中,我将训练点定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想象,拓展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逐层提高。
3.理解文句擅抓关键词。本诗第二节是学习重点,而“拼命”一词更是帮助理解三个形象的关键词。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看图和表演理解词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文段,使朗读有了层次,理解的障碍也自然扫除。
4.注重延伸拓展。学一篇文章的目的不仅仅是懂了一个道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这个道理指导自己的言行。因此,在文本教学之余,不防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若遇到同样的情况将会怎样去解决,以此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天鹅教学反思14
《天鹅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齐心协力勇敢破冰,最后找到了食物的感人故事,赞扬了老天鹅勇敢奉献的品质和众天鹅团结合作的可贵精神。反思今天的课堂教学,感触颇深:
1、尊重学生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学伊始,回顾了课文主要内容后,让学生找到描写天鹅破冰的感人场面,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来体会老天鹅的勇敢、奋不顾身和无私奉献。在体会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地读,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语言描述,感觉教学效果还不错。课文中三次写到天鹅的叫声,每次天鹅所处的情况不同,心情也不同,含义更不同。我让学生在交流第一次的叫声时,有的学生说因为找不到食物,天鹅很无奈、伤心,叫声应读得低缓,我教学预设时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我请一个同学起来读时,他读得很快,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天鹅找不到食物会很着急。我茅塞顿开:是呀,“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怎能要求学生只有一种答案呢?于是,我又请他读了一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不偏离文本价值的多元理解。
2、读“霸”全文
朗读是学生培养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领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就应该书声琅琅。这堂课我以读贯穿全文,朗读形式多样。有指读、男女生读、引读、速读、齐读等,有词语的'朗读,也有句子的朗读、场面的朗读,如“腾空而起”这个词体现了老天鹅的勇敢奉献、智慧果断,我就指名让学生读,读出老天鹅的“飞得高”、“飞得有力”。老天鹅反复地用身躯撞击冰面的画面,还有众天鹅热火朝天的破冰场面,我都让学生的激情在读中飞扬。
3、展开想象
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学生需要根据文字来想象它所描绘的内容,从而获得美的体验,而且语文课本中还留有许多空白,更需要学生去想象填补。这堂课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想象老天鹅几次撞击后会怎样,通过想象体会它的勇敢、坚韧;想象看着老天鹅用身体破冰,别的天鹅会怎么想、怎么做,引导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天鹅破冰成功后,会胜利欢呼些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升华。
天鹅教学反思15
《天鹅》是法国作家布封的作品。之所以选取这篇课文作为研究课上的载体,就是本文集中了说明文与散文的所有特点,把说明文写的典雅脱俗,语言温婉流畅,是一篇极具欣赏价值的文章。
北方学生对天鹅没有过多的了解,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天鹅的图片与文章,发现学生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基本形成。因为学生本身对课外知识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学生们介绍的`津津乐道,但是时间有些没有控制好,充斥了文本赏析的时间。
对于文本当中的美词佳句,学生分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作者是十七世纪的法国作家,语言表达的方式自然不被学生们所轻易接受,光是单纯的积累没有什么效果。现在想来,应该放手,让学生们自主探究文本中的句子,把喜欢的句子分析积累,然后在集体汇报中,大家教学相长,效果一定会比老师牵引学生,生涩地要求学生跟进老师的思维与指引要好。
本课的朗读指导很到位,学生们的朗读来源于对天鹅的赞美,读起来来源于内心感受,所以在课堂上的朗读掀起了高潮。我决定抽时间再读布封,了解这位科学家是怎样把百科全书写成史诗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