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蛙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蛙教学反思1
看了《快乐的小青蛙》后,让我也有种跃跃一试的感觉,学生那快乐,无忧的感觉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确实让我感到课改的必要性。《快乐的小青蛙》打破教材的规定,联系学生生活常识,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快乐学练。不刻意追求学练的形式,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充分享受体育学习的快乐。
一、师生互动合作,不拘一格,尽情表达。
过去的教学是单一的信息交流,现在主张信息的立体交流,老师学生,平等互动的关系,促成了民主氛围,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真正接受到体育教育的全过程。本堂课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玩。
二、教师调控,创设情境,渗透学法。
教师的指导、调控是让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前提,如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展开,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的激励,这都应是教师主导的。本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老师把教学内容融入到童话故事中,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扮演着小青蛙个各种生活习性,在玩与乐中掌握各种动作技术。教师同时也在在探究与体验、玩与乐中引领学生玩与学习。润物细无声啊!
三、评价是最好的激励。
一次充满爱心和理解的评价,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一次全面而科学的评价能给学生增加追求知识的信心,一次有针对性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使学生在评中收,收中改,改中探,探中创,创中得,充分体会成功的愉悦。课中老师那抑扬顿挫的赞美语,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学生,鼓舞着学生。
青蛙教学反思2
《青蛙吃害虫》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4—25页。本课在“青蛙吃害虫”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开始部分,我以青蛙的叫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
通过主题图“青蛙吃害虫”,让学生根据图中情境,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小组活动让他们利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开展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对学习上不是很突出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够完整清楚时老师帮助,同学帮助,同时让他们在小组里有表达的'机会,在全班也有展示的机会。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使课堂充满民主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己去领悟,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这样做即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又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索和合作的意识,使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让他们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注意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过程, 老师要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更多的思考的时间,更多的活动的空间,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多的尝试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节课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孩子们个个自信张扬,孩子们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青蛙教学反思3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了大家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学生的`吆喝不到位,我结合生活的场景,联系生活实际要学生,再让他们大声吆喝,有了生活资源的经验理解,孩子们吆喝就不再胆怯和不自信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结合起来
在这课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学习野鸭买泥塘部分,教师因考虑重点在前面的引导,而在这部分学习中如蜻蜓点水,读得也不扎实,导致想象部分的学习,学生说错等。还有在学习时还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青蛙教学反思4
一年级一节体育课是《快乐的小青蛙》,内容是青蛙跳和自主游戏。准备活动是我用谜语导入,学习动物跳:小青蛙、小兔子、小狗……准备活动过后,由我来讲解示范小青蛙的基本动作,然后学生练习几次后,由他们按步就班地自由练习,学生练习的不亦乐乎。
突然,一名学生跑过来对我说:“张老师,姚*一直站在那里都没排队,一次也没有跳,我们叫他一起跳他都不跳,还叫我们不用管,刚才夏*同学去叫他,他还打她。”“为什么”我问。同时我脑海里也立即浮现出姚*那肥胖的身躯,还有每次上体育课都无所谓的表情。我一听马上就想过去把他批评一顿,但想想每次上体育课他都非常郁闷的站在最后,也说过他很多次,但是每次效果一点也没有。何不改变一下策略?先听听他的内心的想法再想办法呢?
于是我走到他的身边,蹲下身子,温和地问他:“为什么上体育课都这么无精打彩的?还打同学?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认真的上体育课,学东西也很快。你难道不喜欢张老师?不喜欢上体育课吗?”“不,不是的。我喜欢上体育课,可是,可是……”“怎么了?”“我,我太胖了,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接力赛他们也嫌我!”我愣了一下,突然想到,因为先天性的肥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胖虽然不好,不过胖也有优点,你想想在上体育课中哪样是你的专长?你想做什么?”“我有力气,我想扔实心球,上次我玩过的。”“扔实心球啊?好,老师今天就满足你的要求,找几个高个子的同学跟你比一比看谁扔的远,好吗?”姚*一听,面露笑容“好”“那好,你先到那边把手臂运动一下,我去找几个同学来。”
我走到操场的中间吹响哨子,停止了小青蛙跳。全班同学围了上来,“姚*同学想跟你们比一下扔实心球,谁可以跟他比一下?”“我、我、我……”小朋友们一个个都想比。我就从他们当中选出了四个跟凯健差不多高的学生。小朋友们一窝蜂跑到场地上,站在旁边为他们加油。比赛的小朋友包括姚*都异常兴奋。经过几轮的比赛,结果姚*以十公分的差距拿到第二名,他开心极了。
正在我想告一个段落进行下一个内容的练习的时候,刚输的男同学不服气的跑上来,对我说:“张老师,这不公平,他胖力气比我大,我要比赛跑步。”“对对,我也不服气,我要比拍球”“我是女同学,我要比跳绳”……马上,操场上就像炸开了锅的蚂蚁。“好、好……”看了一下离下课的时候还有半节课的时间。“因为教师老师这个裁判的能力有限,你们自己组织,找几个跟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比一下最得意的体育项目,体育室今天也一放,大家可以随便拿器材,怎么样?”我这么一说,全班的小朋友都乐开了花,马上找到了自己想比的对象,井然有序的进行了小竞赛,热情也一下高涨了,有拍球的、有跑步的、有学小青蛙跳的、有跳绳、还有呼拉圈的……
我到处去巡视了一下,发现他们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比赛。有的同学比了一个还不过瘾马上接着又比了一个。我走到呼拉圈那里,忍不住也跟几个同学比了一下。“预备--起”殊不知,这些小朋友的`呼拉圈技术那么好,一个不小心,呼拉圈就掉了下来。然后一起为还没有掉下来的小朋友加油……“哇,梦阳好厉害,比老师还要厉害,到现在还没有掉下来……”看到这个比赛完了我把这些同学集中在一起“小朋友们,我希望你们像梦阳一样做什么都比老师做的好,做的棒。希望更多更多的同学超过老师,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
接着我又去了跑步的地方、拍球的地方……操场上到处都响着“徐*,你好棒跑的真快”,“李*,你扔的真远,你好厉害……”听到这些话,让我感觉到心花怒放。
在这节课中,学生把自己最得意的项目拿了出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马上下课的铃声就快响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要下课的意思,还想多比一下,在同学、老师面前多露一手。于是,我要求学生们利用课外体育时间和每天早练的时间,以优带差、互取其长,力争个个同学都能有特长,一个月后咱们再举行一个“擂台赛”。同学们欢呼而去,这时候姚*一个人走了过来,附在我耳边对我说:“张老师,下次约好跟他们一起比跑步,虽然我胖,但我会努力练习,下次我一定会在跑步上赢他们,以后上体育课我一定认真上。体育课,我也要最棒的!呵呵……”看到他欢蹦乱跳的样子,一种当体育教师的幸福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青蛙教学反思5
《青蛙写诗》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教学目标为:
1、通过多种识字方式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认识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正确规范书写“下、个”等4个字。
2、通过多种情境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形象感知逗号和句号和它们的用法。
因此,明确目标后,在备教材、备学生后,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科学合理地写出了本课的教学过程。课堂实践验证,总得来说,这一节课,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识字是低年级孩子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卡片教学、生活化识字、谜语识字、利用部首加一加的方法识字,都很好地调动起了孩子识字的兴趣,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备”失之偏颇。《青蛙写诗》一课是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要求认识的字有11个之多。而我们的教学进度则刚刚学完拼音,进入到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每个孩子当堂就能识记这些生字,未免是太难为了他们。所以在“开火车读生字”的过程中,有两三个“车厢”脱轨了。我想这是值得我进行反思的地方。是否该把难点分散,在第二个课时中再学习几个生字,而不要千篇一律地在一节课呈现。
备教材、备学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
青蛙教学反思6
偶尔从一本《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语文味”这三个字,心中便为之一动:好有韵味与意味的词。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努力想要达到的境界是让其透出一种意境,透出一种味道,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与学习的快乐,那就是“语文味”。程少堂说:“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给人的一种感觉或体验,具有令人欢愉,吸引人的魅力。怎样让我的语文课堂溢出“语文味”呢?
在教学《寄给青蛙的信》这篇童话时,我便想删繁就简,把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与读文。整节课以此为主线贯穿,清晰明朗,将两个重点落到实处,从以下几个方面彰显语文味。
一、识字教学。我倡导在学文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识字,以自学、合作学、个体检查、游戏等多种方法落实识字教学,鼓励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运用汉字、词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第一步,初读课文时,学生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对生字新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第二步,让学生自主认读,加深记忆;第三步,采用小组合作做游戏的方法巩固记忆生字的音形;第四步,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检查正音;第五步,利用扩词、用词语说话深化学习,达到识字、理解、运用的目标,为下一课时的写字做好铺垫。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紧扣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记音识字到理解遣词、运用说话,这种识字训练不就是地地道道的“语文味”吗?
二、读文入境。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精要所在,就是读。”要一遍又一遍的读——从读通读顺,到读出感情,到读出文章语言结构的精妙,到读出共鸣……读的要求不断提高,甚至到熟读成诵。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想如果去大讲深挖,那就偏离了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课堂呈现出的'是变味的语文味。对于《寄给青蛙的信》这篇美丽的童话,我就以创设童话情境入手,抓住对重点词语“难过”、“伤心”、“安慰”、“兴高采烈”、“快活”等词语的理解感悟,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由正确读走向有感情的读,再到深层次的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中。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入情入境,我还运用师生互动环节,老师扮演大雁,让孩子扮演青蛙、小鸭,利用课文空白进行补白,化枯燥的分析说教为有趣的表演过程,既让学生悟出了文章的主题,受到了美好品质的熏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这种朗读,品词感悟,情境表演,深化主题进行情感教育,不就是地地道道的语文味吗?
语文课堂姓语,语文味就是语文教学最本色的味道,语文味源自文本,但发散于教师。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充满教学智慧和语文味,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去过的最美的地方。
青蛙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青蛙找家》这首歌的律动,理解并体会遇到困难膺任而上的精神。
2、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动动无形中接受歌曲中的各种节奏。
3、能够跟着音乐律动。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青蛙毛绒玩具、青蛙头饰、小黑板(板书歌谱)、双面胶。
教学过程:
1、聆听音乐《星光恰恰恰》学生愉快的进教室,师生唱问好歌。
2、游戏:用四种不同的动作打节奏如:拍手、排肩、跺脚等。
一、课前准备: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想知道吗?猜猜看? 生: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揭底)出示毛绒玩具小青蛙:(哦!原来是可爱的小青蛙。你们喜欢它吗?) 生:亲近小青蛙(抱它、亲它)
师:能谈谈你对小青蛙的认识和感受吗?
生:谈自己对小青蛙的感受。
师:总结(小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小青蛙、爱护小青蛙)
二、故事引入:
师:有一天啊,几只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师放小青蛙愉快活动的音乐)听,他们玩的可开心了。(紧张的音乐)突然,天空响起了一声很响的雷声。风也忽然大起来,倾刻间风雨交加,下起了暴雨,你们听,小青蛙们怎么了?
生:谈自己听后的感受(东躲西藏)并能跟着音乐做情景的律动表现小青蛙勇敢的面对困难,膺任而上的精神。
师:带领学生一起律动。
师:总结:小青蛙们靠自己的勇敢何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准备回家了。
三、新歌学习:
师:可是在和暴风雨做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家了,这可怎办?别急,老师有个办法,能帮小青蛙们找到家。老师编了一段顺口溜的节奏,只要同学们都学会唱了小青蛙听到的话,就会找到家了。(随机揭题并出示跳跳、呱呱的节奏)。
3、学唱歌曲铺垫: 节奏学习(跳跳、呱呱的节奏学习)
4、歌曲《小青蛙找家》学唱。
师:弹音乐《小青蛙找家》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唱歌曲。
分组唱。
集体唱。
反复地的唱。
个人表演唱。
师:哦!小青蛙有了我们歌声的指引,他们终于回到了家。
四、巩固歌曲,情感延伸
歌曲《小青蛙找家》律动表演。
师:小青蛙为了感谢我们,热烈的`欢迎我们去它们家做客(师出示小青蛙的头饰) 生:扮演小青蛙。
几个学生戴头饰上台表演
全班表演,师给予琴伴奏。
五、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去青蛙家做了客,同时我们还把迷路的青蛙送到了家,保护了小青蛙。同时我们还学到了小青蛙遇到困膺任而上而上优秀的精神。希望同学们都能向小青蛙那样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在生活中也能向今天这节课上一样。关心小青蛙,保护小青蛙)。
六、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一年级课,无论在导入,还是在整个课程环节中,我在充分领会新课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摈弃旧观念,旧模式。首先,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师生谈话中了解歌曲内容,在游戏节奏中掌握歌曲难点。然后创设情境,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感丰富的学生们到入到所创设的故事情节,激
发了学生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动其自身发展。果真如此,模仿、儿歌、游戏贯穿在特定的情节中,加之一些有趣的语言,使学生乐此不比的跟着你的思路走,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大胆、自信地表现,积极、快乐地创造。学生的表现很出色,真让我佩服他们的聪明。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游戏表演中,我一边读表演内容一边以小青蛙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游戏,保持良好的交流,做到师生互动,并且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中有小青蛙找不到家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的心马上为小青蛙担忧起来,学生自己开始想办法?怎么帮?从而教育学生保护益虫,保护小动物。最后总结遇到困难要膺任而上。当然,本课设计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教室的布置应做到更加情境化,头饰应做到人手一个,师生应该配合的更加默契等等。在今后教学中应做到尽善尽美。
通过以上反思和总结,我明确了今后应采取的措施:一、抓好常规工作,平时课堂的点点滴滴都要强化,规范。二、以学生为本去设计教案教学。三、多关注男同学,多鼓励表扬进而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青蛙教学反思8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主要讲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识记生字“登”“吸”“级”,认识偏旁“登字头”。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道理。
教学难点是: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
以读为主是教学本课的主旋律。
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让孩子通过自学画出小松鼠和小青蛙说的话。分角色读文。注意这个时候的分角色读文不再是走过场,形式主义。而是整节课的朗读指导重中之重。层层深入的指导朗读,读中感悟。指名一个孩子扮演松鼠读:“你想看海吗?”师提示读出热情的感觉了吗?你也来演松鼠,再热情的.读一读。一个孩子扮演青蛙读: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师:“你心情怎样?”“失望”“你生活中有过失望的时候吗?来说一说。”“再把这种失望的感觉送到课文中去,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谁也来当小青蛙?”“老师从你的表情中已经感受到失望了!谁再来试一试?”
2、以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这样才能成功。
青蛙教学反思9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
苍鹰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引导者,是它给青蛙指明了道路,也是苍鹰让青蛙明白了现实情况的`艰难,从十分渴望到很失望。在教学这一自然段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读和观察理解整个情绪转化的过程,明白青蛙看海是一件比较难完成的心愿,为后来的看到大海奠定了基础。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放在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中只进行了简单的复习以引入后面的内容。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紧紧围绕着青蛙登山前后的心情变化这条线索加以展开。以青蛙刚开始看到高山时的畏难情绪和青蛙在松鼠的帮助、鼓励下坚持一级一级跳台阶的过程为重点,来突出青蛙不怕劳累、不怕辛苦、坚持不懈向上攀登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青蛙和苍鹰、松鼠的对话展开,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问促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感悟青蛙的这种精神以及松鼠对它的帮助和鼓励。
课堂上,我通过出示图片及简笔画让学生描绘并感受山之高,我引导孩子说出青蛙看到那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时的反应,进而体会青蛙当时惊讶、害怕的心情,再带着这种心情去朗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青蛙的内心。
青蛙教学反思10
执教人:董小雪 本节课我制定的活动目标是:1、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发现歌词重复
的规律,并学唱歌曲。2、感受数量递减的规律,理解其含义并记忆歌词。3、能够积极主动讨论交流。
在上课的时候,我所做的主要活动也都是紧紧围绕着三个目标来做的,不过在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问题还没问完,孩子就非常清晰的回答出了“三只带斑点的小青蛙”,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就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所以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消化这一问题,并及时的作出调整,以期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
接着在下一环节,边展示教具边教歌曲的时候,我刚开口,孩子就已经接着不断地唱了起来,这是我的积极性一下子就降了下来,不过为了完整的上完这节课,我依然坚持原有的教学进度,一句一句的教授歌词、曲等。分段教授,孩子的'反应也还不错,特别是前半部分,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回答。后来由于活动的重点集中到了学唱歌曲上,而这些孩子都已经会唱了,导致了这一部分就显得不太吸引人,和孩子的互动也有些困难。拖延了一些时间,最后的大合唱没有完成。
上课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特别是一些爱调皮的孩子的注意力,我一般会采用一些较夸张的语言或动作,效果也都很好。由于看不到自己上课的实况,可能我的这种方法有些过与大和多了,以后要多加注意并改进。
总体来说,对于这节课我认为目标基本完成,但是,有三大问题需要改进:一是歌曲学唱不突出,完成度不好;二是整堂课,课堂表现没有清晰的界限,完成步骤不明显;三是教姿教态过于活跃,可能需要一些改变。
青蛙教学反思11
《小青蛙》是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它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课文中“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为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为此,我设计本课时本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归类识字、组词识字、随文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讲完课我感受颇深,反思如下:
一、激趣导入,已猜谜语的形式进入文中
上课前与学生进行谈话并引出谜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你发现了什么?之后我总结书写方法,并让学生书写而后再让学生来评价,来鼓励学生爱上写字。
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青”字家族的生字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自读儿歌圈出文中带有“青”的生字。
2.出示这些字:“清、情、请、晴、睛”,引导学生认读,后随文进行识记这些字的意思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异同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初步识记;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的方法加强巩固。如:读文中的句子随文识记,联系句子的意思识记,组个词再造个句识记,初步让学生明白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此时如果我能及时引导学生给生字作自我介绍去识记,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点水,照老师这样把生字介绍给同桌听,用不同方法反复与这些字打交道,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三、游戏巩固检测生字
采用挑战过关(认读生字)如:送字宝宝回家、编问答歌,同时本课我先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用“游戏”加以检测,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动力和兴趣。
此时如果我能让学生到黑板上操作,相信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动手环节,同时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反思中改进
1、教学思路还需进一步规划明确,教学设计需进一步完善。如:在讲述青的好朋友时,我若能采用“自我介绍”的游戏及时引导学生给生字作自我介绍去识记,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点水,照老师这样把生字介绍给同桌听,用不同方法反复与这些字打交道,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2、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备课没有精备,没有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只一味想着让课堂有趣,一味追求多样化游戏来吸引学生,使课堂变得空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备课,做到不仅备教材还更要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明确理清教学思路,课堂上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力求让自己尽快进入优秀教师的行列。
小青蛙教学反思
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说小青蛙一会儿在水中游泳,一会儿在田里跳来跳去。第二段是说小青蛙白天忙着捉害虫,夜里呱呱地叫着,唱着。根据智力落后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过多的内容学生接受不了并容易导致信息的堆积和干扰。所以我在讲析时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分段讲解分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文。下面重点讲讲第二课时,课文第二段的讲解和分析中课堂的几点做法和理论依据。
一、教学活动中注重置学生于课文情境中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小青蛙》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景体验感受。利用多媒体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的形式,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了解小青蛙的特点及生活习性,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两好的铺垫。同时,利用flash动画再现了小青蛙在水中和田里两个家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情景中去感悟和体会小青蛙的`自由和快乐,再让学生带着自由快乐的心情进入到老师创设的音乐情境中进行表演加深快乐体验,把学生的这种快乐自由的体验和心情推向高潮,然后再一次让学生朗读文本,这时学生的朗读进入了更深的层次。这种情境体验和感悟到的比老师单纯的口头讲解带给学生的更深刻更具体,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也更全面和到位。
二、注重趣味性和个体差异性
要我学和我要学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小青蛙》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达到后者的心理需求。所以整堂课以“趣”字贯穿始终。先以请客人的形式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在摘下生字果的游戏中复习生字词,变枯燥的生字复习为生动活泼的摘果子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学词,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然后激趣读文,深入文本体验快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我向学生抛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们有几个家?小青蛙有几个家?在哪里?
2.小青蛙在家里会干什么等问题来激起学生主动读文的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个体。特别是智力落后孩子,因其智力水平不同,干预训练介入的早晚等等,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缺陷,多元智能理论提倡教学的多样化原则、人人成功原则、个性化原则,让智障孩子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可以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自信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当中进行学科整合,让学生“多种才艺话理解”:唱歌、读课文、画画、学青蛙叫或青蛙跳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来送给小青蛙,发挥所长进行个别指导。
三、注重学法的指导和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为了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注重的是学法的指导。智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都比较差,我让学生带着:“小青蛙有几个家?”等问题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教他们要学会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读课文,同时读的时候找出每句话的重点字词如“两个、游来游去、跳来跳去”等等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重点,并通过课文配的插图或课件来帮助学习理解课文,教给他们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反思中改进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文本挖截的深度不够,拓展不够,如重点词语“游来游去”可以让学生模仿次形式说词语,同时朗读的量不够,可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作为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毕竟比较粗浅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青蛙教学反思12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符号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全诗共五小节,描写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鸣叫来做诗的情景。第一小节写青蛙受到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感染,产生了作诗的兴趣。第二至四小节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别充当青蛙写诗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第五小节写青蛙的诗写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诗中充当了标点符号。教学重点为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本课中一些生字声母的发音容易与其他声母混淆。如:“点、当”“过、给”,这样分类朗读易帮助学生区分。本课要求认识的两个偏旁,秃宝盖容易与第五课所学的宝盖混淆,把这两个偏旁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在“串”字教学时,展示冰糖葫芦图片,帮助学生建立“串”的形象,大部分学生能了解到字形、字义。为了加强生字巩固,有能力的同学除认识了课后第三题列出的词语外,再组一些词进行巩固。本课有4个要求书写的字,课前预习环节学生掌握了字音,课上指导学生书写规范,重点引导竖这个笔画,教师示范完后,走下讲台,针对性地指导,因此学生字写得规范认真。
2、朗读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小青蛙是什么表情,它的心情怎样,让学生想着小青蛙的样子读第一小节,启发学生体会小青蛙兴奋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三、四小节,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读顺,采取分角色朗读。最后一小节,教师放手,学生组内合作,进行个性化朗读,组与组之间评一评谁读得好。这种形式,学生朗读积极性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朗读效果。
3、理解运用。用问题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学习第二、三、四小节时问: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它们怎样帮忙?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三句话,学生体会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点,到青蛙写的诗中去找一找它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帮上忙。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逗号、句号、省略号的样子。读第五小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青蛙的诗的特点,只有一个“呱”字,同学们想象,小青蛙透过这样的'语言会传达什么呢?展开想象,通过个性化朗读,把自己想到的读出来。
4、根据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点,到青蛙写的诗中去找一找它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帮上忙。用找一找、画一画,然后再全班交流。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逗号、句号、省略号的样子。锻炼了学生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能力。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用问题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如在学习二、三、四小节时问: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它们怎样帮忙?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三句话,学生体会表达,去文中找关键词,引导学生朗读想象,通过个性化朗读,把自己想到的读出来。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学习标点符号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很好的地认识并运用标点,教学环节中缺少标点的实践环节,如:这一段落中有几句话?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进行完识字、朗读任务后,最后检测所学,出示《我的爸爸叫焦尼》中第二段,问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并标序号。
青蛙教学反思13
《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只有“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取材,注重儿童主体性探索与发现过程的经历,使儿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所以在计算教学中,不仅应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目标。
充满民主氛围的课堂,能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己去领悟。在教学中,我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又让学生互相合作,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注意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实践。
1、创设情境,激趣引新。新教材重视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等,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喜新的心理特点。为使课堂教学之始学生的学习心理能达到最佳状态,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导入,穿插拟人化的动物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利用“青蛙吃害虫”的童话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在加减法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探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2、动手操作,互动交流,探索新知。数学中动手操作是体现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有效方法。动手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拨计数器、摆小棒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这样做即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又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索和合作意识,使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3、应用拓展,发展能力。《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通过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方法之后,我注意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让学生帮“向阳小学一(1)班的同学”解决困难。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椅子这么少哪里够啊,还差12把椅子呢。”有的说“可以去借12把来,这样就够了。”还有的说“再去借椅子,会不会来不及看电影啊?还不如把这4排椅子排紧一点,一排多挤3个,不就行了。”“也可以后面的`同学坐着,再一人多抱一个。”……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不但增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更高潮,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与现实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这些知识,而且能够应用。
总之,新教材的实施应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发展中的人,一个充满情趣的人和一个完整的人。只有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有新思路、新视角、新突破,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充满创造活力。只有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才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课堂教学才真正体现出其育人的本质和功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青蛙教学反思14
教材分析: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一篇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青蛙看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导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汉字的经验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初步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姿势。他们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演读更受他们欢迎。他们想象丰富、爱好画画、乐于表演,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也能围绕某一内容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但往往不能独立的、主动地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端正地写“苍、登、吸、级”,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大家猜猜它是谁:宽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谁猜出来了?贴图,板书:青蛙。
2、有一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很想去看看那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看那蓝蓝的天空,吹吹那凉爽的海风。(补齐板书:看海)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寓言故事,题目就叫:青蛙看海,齐读课题。
3、你想知道青蛙最后看到大海了吗?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先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出示自读要求:读书之前先来看看老师的小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学反思《青蛙看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
3、检查自学。
(1)检查读生字。
①出示一、二类生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qī na lèixiē
期哪 累 歇
cānɡ dēnɡxīshuānɡshàn
苍登吸双善
zhǎn shījiējíhē
展失阶级喝
②去掉拼音,玩游戏读生字。
刚才有拼音朋友的帮忙,大家都读得很准确,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小青蛙想要看大海,必须跳上一级一级的台阶登上高山。老师这里有一个用生字做成的台阶,让我们学着小青蛙来跳台阶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读词语。
①第一组(绿线里的字):
第一层台阶,第一行都是书上绿线里的字,借助字上方的拼音自己先试试看。
qīnɑlèi xiē
长期 天哪 累了歇一会儿
指名拼读,小老师带读。
②第二组(生字词)
第二行:本课的人物除了青蛙、松鼠,还有谁?
cāng shuāng zhǎn
苍鹰一双 展翅
指名拼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③第三组(生字词)
第三行:已经爬到半山腰了,继续努力。
shàn shīxī
善跑 失望 吸了口凉气
指名拼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④第四组(生字词)
第四行:非常好,最后一个高度。
dēnghējiē jí
登上 喝水 石阶 一级
指名拼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⑤有拼音朋友的帮助我们读得很熟练,去掉拼音是否也能顺利登上山顶呢?(齐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篇课文自然段特别多,还比较难,请大家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1、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指名说。
2、课件出示课文12个自然段及标出的序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分自然段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解释:喏(语气词,引起注意);教学“登”,介绍其字的由来及部首
(2)朗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善跑”的意思。
过渡:青蛙觉得它都没有。苍鹰听了青蛙的话,又是怎么说的呢?
(3)朗读第三自然段。理解:“展翅”的意思。展翅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 故事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是谁帮青蛙指路呢?(贴图:苍鹰)
(4)朗读第四至十一自然段。
①苍鹰展翅飞走了,青蛙很失望。可青蛙真的看不到大海了吗?谁帮助了它?(张贴:青蛙) 我们来个比赛吧,一、二组读一段,三、四组读一段,看谁读得流畅。
②分自然段朗读。
过渡:故事读到这里,青蛙跳台阶,登上了山顶?它们看到大海吗?
(5)齐读第十二自然段。
小结:青蛙不知不觉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我们也不知不觉会读了课文。老师这里有三幅图,谁能用结合课文的`内容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4、看图说话,同桌互相合作,理清课文脉络。
5、出示课文大意,用相关词语填空。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登、善”。观察其结构特点:左右对称,找出关键笔画的占位。
2、师示范,生描红、仿写。
3、展示、点评;再写、自评
总结:小朋友,字就写到这儿。今天老师发现大家写字都特别认真!要把字写好确实不是件容易事,让我们像青蛙登山实现自己看海的梦想那样,认真地去对待,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你就能把字写漂亮啦!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青蛙看海》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再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9、青蛙看海
青蛙图片苍鹰图片 松鼠图片
善 登
教学反思:本课王老师的PPT制作很用心,特别是识字采用爬阶梯的方式认读,能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教学措施,孩子很喜欢。教学环节环环紧扣,读字、读词、读句子,再去拼音读,教学中不仅教书本的知识,还延伸了诸如汉字的由来、故事以及猜谜语记汉字,内容丰富而又生动。不足:教学目标中指出学习四个生字,而实际教学只学历两个生字。指导朗读还不够充分,特别是拖音现象未能解决,不过这也是齐读的通病。总之,王老师教学扎实而又有效,课堂轻松愉悦,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青蛙教学反思15
苏教版语文二上第九课《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紧紧围绕着青蛙登山前后的心情变化这条线索加以展开。以青蛙刚开始看到高山时的畏难情绪和最后青蛙在松鼠的帮助下坚持跳台阶的过程为重点,来突出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关于教学重点的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引导孩子说出对于青蛙来说登山看海是件难事,然后抓住难字问学生难在哪里?课文的哪句话能体现登山难?学生找得都很准,一句是天哪,这么高的山!另一句是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地去呢?我重点指导了上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山的高,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问学生:这山算高吗?生答:不算高。接着,我又连画了两次山,并问了学生两次。学生都答:不算高。我说:那就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中的高山描绘出来好吗?学生们一下子来劲儿了,有的说:这座山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有的说:这山像个巨人。还有的同学用了一些形容词如直穿云霄、高耸入云等等。说完我紧接着让学生表演吸了口凉气的动作,体会山的高,最后我说: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山的高。经过这样的指导再来练读,学生都能读得很到位。
课文接下来讲得是:在青蛙感到很失望的时候,小松鼠来帮助了它,引领它一级一级的跳上台阶。这时青蛙开始变得有信心了,为了让学生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我是这样设计的:先以小青蛙有信心了,登山的过程就不难了吗?这句话为过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探求的欲望,接下来让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它们登山的.过程,然后出示;两个句子青蛙跟着松鼠往上挑和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极地往上跳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能否把一级一极去掉,学生答:不能。我问:为什么,你从一级一级中读懂了什么?学生有的答:一级一级说明了山路很长。有的说:我从中读出了它们的辛苦。我继续引导:辛苦在哪?学生答: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我接着问:就在这一级一级的登山过程中,它们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想象,最后我总结:它们登山很不容易,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啊!
在教学的最后我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谁?最想对它说什么?有的学生说到苍鹰和松鼠,认为应该学习它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更多的学生则表示要学习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我认识到苦心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我会永远牢记这一点。期待着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更大的进步!
【青蛙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10-29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11-06
《青蛙看海》的教学反思01-20
《小青蛙》教学反思09-30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04-22
《小青蛙》教学反思09-13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11-23
《小青蛙找家》教学反思07-13
《青蛙吃害虫》教学反思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