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鹅》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公鹅》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白公鹅》教学反思1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有的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同一单元中同时出现了两篇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鹅,这是过去教材中不会出现的,而这些“鹅”在不同作家笔下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在教学中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会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
比如这两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都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鹅”的特点。如果能通过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将会使教学事半功倍。《白鹅》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上叙述鹅的高傲的特点。《白公鹅》是从鹅的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写出它“海军上将”的特点。都运用了拟人手法,但叙述的语气不同,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椰揄,而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颇有调侃的味道。
通过对比,总结出两只鹅都具有“高傲”的特点,但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是“架子十足”,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是“派头十足”。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这样,不仅让学生比较了两位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还教会了他们运用反话写作文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是课文的难度高;二是学生预习不充分;三是我自身的原因如教学语言、表情不够丰富,并且我太着急了,在一两个学生的回答达不到要求时,我会自己说出答案,这也可能与学生发言不积极,我问不下去有关。课后评课老师们提出建议,对于某些不难的问题,可以对学生多引导;对于某些较难的问题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但仍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白公鹅》教学反思2
《白公鹅》是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同时出现了两篇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鹅,这是过去教材中不会出现的,而这些“鹅”在不同作家笔下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所以在教学《白公鹅》时我注重和《白鹅》进行对比教学,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对文章的写法会有所感悟,白公鹅教学反思。
在导入时,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我也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最后也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一是重视了品词析句,提高学生语言的`欣赏能力。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总起—分述的结构描写了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语言形象具体,值得细细品读。我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语、想象情景、比较体会等方法欣赏课文语言。如“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一句,我引导学生先说说“掂量”是什么意思?再想想鹅在掂量什么?(这一步落在哪里好,怎样放下去好)体会鹅走路的“慢条斯理”,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二是对写作方法的教学的体会。在《白鹅》一课中,我教写作方法。是先让学生找,但发现学生很难找到,最后只有个别学生说了出来。经过这节课,我感觉到如果出示相关的句子,再让学生进行体会,这样没有那么抽象,从而可以降低难度。
《白公鹅》教学反思3
本篇课文最深刻的反思在于如何引导孩子比较《白公鹅》与《白鹅》在写法上的异同。但写法是个多么抽象的概念啊!
在导入时,首先利用课文插图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抓住两篇课文相同的和不同的描写重点进行比较;最后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后,我用蒸米饭和炒米饭的.例子引出做法不同导致米饭的味道不同,然后过渡到写作的方法。先补充了与课文相关的写作方法的常识,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方法和课文具体内容的区别。之后,请学生利用这些方法,逐条对课文内容做个比较。重点引导对中心句,过渡句,围绕中心句的具体事例以及不同情感和语言风格的再感知。一些语文基础扎实的同学,已经可以比较好的明白写法和具体材料的关系了。此外,我督促孩子做笔记,留着以后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弄清楚写法的作用。
对于老师而言,不断地反复地播种也许是收获成功的唯一捷径。所以,我不奢望自己这次的效果,只求能引起孩子的重视和继续探求的好奇心。
《白公鹅》教学反思4
往往一篇题材相同的课文,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采取比较学习的方法来组织整课的教学。《白公鹅》这篇课文的教学也不例外。前篇课文《白鹅》,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来写鹅的高傲。而《白公鹅》一文则从叫声、步态、玩相三方面来写鹅的傲慢。教学中,列出了一个比较的表,填表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之间穿插重点词的理解,最后归纳两只鹅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
课后,我总结了今天的教学,发现,在完成这种比较学习的课文教学时,我还有掌握不好的一方面,就是没有给学生时间去读课文,总是被教学计划牵着走,认为让学生了解了白公鹅的特点就解决了这一课的教学。但是忽略了朗读对课文学习的重要性。这反映出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是不能静下心来,沉下来带领学生认真品读课文。
《白公鹅》教学反思5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如丰子恺和叶.诺索夫同写鹅,有的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如老舍先生写的猫和母鸡。但在同一单元中同时出现了两篇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鹅,这是过去教材中不会出现的,而这些“鹅”在不同作家笔下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在教学《白公鹅》时如果注意和《白鹅》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会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对文章的写法会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学生阅读感悟能力较强,搜集和存贮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多,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
三、教学方法手段:通过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课前准备:相关图片与文字幻灯。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感受,整体感知
1、齐读词语。
2、出示阅读提示:快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叶·诺索夫描写的'是一只怎样的白公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的? 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公鹅?
4、为了突出白鹅的高傲,丰子恺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进行具体的描写,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板书:走路、活动)
(三)自主研读
1、欣赏第二段:
①、 默读第二自然段,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只白公鹅的走相的话,你觉得用哪个词语合适?(板书:慢条斯理)
②、 自由朗读这一段,作者叶.诺索夫是怎样写出白公鹅走路慢条斯理的?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
预设:
(1)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小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想象鹅每一步的动作,并用手演示一下。]
(2) 通过车辙零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
(3) 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狗追赶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③、齐读第二自然段。
2、欣赏第三段:
①、快速阅读3-6自然段,同样用一个词语形容。
②、仔细阅读3——6自然段,想象哪些句子的描写最有意思,最吸引你?请做上读书记号。
预设: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①勾当:看了这个词语,你有什么感受?是小偷吗?在这儿指什么?读读。②干这样的事情,还吸引你,为什么?]
③、 体会作者情感:
(1)出示句子,读一读:“它要是知道了……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2) 讲解破折号的作用
(3)谁能用叶诺索夫的调侃的语气对白公鹅说几句话吗?
(4)小结
(四)写法对比
1、 同样是写鹅,丰子恺与叶.诺索夫的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小组讨论
2、读了这样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3、拓展延伸
如果大家读完叶.诺索夫笔下《白公鹅》整篇文章,大家一定会更加喜爱这只派头十足的白公鹅的。
六、板书设计:
走路慢条斯理
海军上将派头
活动自由自在
七、教学反思:
在导入时,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我也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最后也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一是重视了品词析句,提高学生语言的欣赏能力。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总起—分述的结构描写了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语言形象具体,值得细细品读。我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语、想象情景、比较体会等方法欣赏课文语言。如“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一句,我引导学生先说说“掂量”是什么意思?再想想鹅在掂量什么?(这一步落在哪里好,怎样放下去好)体会鹅走路的“慢条斯理”,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二是课文插图的利用。这堂课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是这堂课中激起的一点火花;
三是对写作方法的教学的体会。在《白鹅》一课中,我教写作方法。是先让学生找,但发现学生很难找到,最后只有个别学生说了出来。经过这节课,我感觉到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再让学生进行体会,这样没有那么抽象,从而可以降低难度。
《白公鹅》教学反思6
在课堂中挖掘学生个性潜力,可以培养善于争辩的能力。争议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可以认为是反映了一种整体的语文素质。争议的结果,孰是孰非,当然取决于不同认识本身的科学性,但争议的能力强,也是争议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语文课堂上的争议还有其特殊意义,这种争议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过程,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争议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争议能力,也就是在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这节课上,我针对课文,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白鹅如此高傲,影响主人对它的喜爱吗??这是极富两面性的命题,无论是谁都可以列出一系列道理,这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在深读过程中,学生要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清晰表达出来,同时倾听对方的论述,使自己的争辩具有针对性。这样的争议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是有效的。
一节课下来,也发现了很多不足,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总觉得自己好像讲多了一点,不该大胆的放手。课堂里虽然读书的形式很多,但有时读书的要求,没有层次性,这都需要思考、改进。
《白公鹅》教学反思7
今天两节语文课,因此我把13、14课一起学习的。因为这两篇课文都是写鹅,他们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可以准确的说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在学习13课、14课这两篇课文时,学生都能准确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白鹅、白公鹅的特点,只是在概括白公鹅特点的'时候,个别学生没有准确的找到,但是在老师的提醒之下能找到了。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他们这些特点的?学生在默读课文时,很快的找出来,对于13课第二自然段是过渡段,多数学生忘记了,个别几个能说出来。学生在分别学习体会他们的特点时,很多学生没有预习,没有查不懂的词语,在理解课文时说的不到位,能找到不能讲,这是今后课堂上训练的重点。对于朗读本节课训练的少,因为注重了讲的训练。
对于两篇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准确的说出来。相信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也能学习这两篇课文的写法,运用总分、拟人、比喻等方法。
《白公鹅》教学反思8
本课内容通俗易懂,在写法上与丰子恺的《白鹅》有些相似。本课是阅读课文,有《白鹅》的教学做铺垫,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自主阅读的学习模式。首先让学生回顾《白鹅》的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想想白鹅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运用事例和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接着从课文上方的阅读提示引入本文,“默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这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再比较一下,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带着提示去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词语,句子,小组结合谈体会,感受作者对白公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抓住关键词“海军上将”与丰子恺的“架子十足”的“鹅老爷”作比较,。两位大作家并没有仅仅把鹅当作动物来写,而是更多地赋予它们人的感情,因此,鹅的形象就在笔者手下变得亲切可爱了,自然形象就鲜活了,给人以亲切感。
白公鹅的`步态最有意思,“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自家养的鹅,确实是这个样子。而这帮孩子很少有见过的,或者即使见过也没有仔细观察过它的步态。找到一段视频,但这种步态不是很明显,不过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借着这时的热情,我抓住几个动词,抬、合、收、摆,让学生用手掌来模拟,他们兴致高涨,鹅傲慢步态真真地体会到了。
《白公鹅》教学反思9
《白公鹅》一课重在与《白鹅》一课比较。在导入时,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我也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最后也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这堂课我较大的收获:一是课文插图的利用。这堂课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是这堂课中激起的一点火花;二是对写作方法的教学的体会。在《白鹅》和《白公鹅》两课中,我都教写作方法。两次都是先让学生找,但两次都发现学生很难找到,最后都是我自己说了出来。经过这次课,我感觉到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再让学生进行体会,这样没有那么抽象,从而可以降低难度。
通过对比,总结出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拟人手法,使鹅都的形象变得鲜活。两篇文章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同时都运用了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鹅的特点,而且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点,比较了两位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还教会了他们运用反话写作文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上完课后,我又和学生一起阅读了《同步阅读》中边选的《白公鹅》后半部分,学生被白公鹅那伟大的爱所感动,也更能理解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满心的喜爱的情感了。
《白公鹅》教学反思10
本课学的较为简单,在写法上与前一课《白鹅》作者的运笔方式都有些相似,加上本课又是阅读课文,则我在教学中为学生建了个阅读与学习的模式。从“鹅给人的整体印象,走路的姿态,平时的活动”让学生带着提示去默读课文,勾画与提示相应的词语,句子,然后谈谈体会,说明作者对赋予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具体抓住关键词“海军上将”逐步引导学生回忆《白鹅》的写法。“白鹅的架子十足”“鹅老爷”般的高傲,白公鹅是毫无顾忌“海军上将”一样的率性而为。两位大作家并没有仅仅把鹅当作动物来写,而是更多地赋予它们人的感情,因此 ,鹅的形象就在笔者手下变得亲切可爱了,自然形象就鲜活了,给人以亲切感。
学习本课的宗旨是让学生能从作者的描写中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借作者的思路走一走,也来写写自己熟悉的鸡,鸭、鹅、鸟等。在此,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刚学的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我把在这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利用插图与生活中实在的鹅,逐步引导学生看着插图发挥想象,然后对文本的写作方法的体会,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动笔写起来,提醒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顺序,从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上,一定要通过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白公鹅》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的'派头,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从学生的习作上,大部分学生表现不错,也的确写的好,但也有不理想的地方,比如:学生的习作始终停留在粗略之上,有的学生只是简单交代“鸭”的来历,爱游泳,吃鱼,然后就被大人杀了,吃了。这样的题材本来很好,但学生却抓不住“鸭”游泳时的潇酒,也有几分文静的样子,它游泳时,那姿态,那感觉,吃鱼又是怎么吃的?是自己捉鱼还是等待主人去喂?还有杀鸭,怎么杀的,杀后又看见了什么?吃鸭肉,喝鸭汤时是什么感觉?但学生就几条线路,四年级学生应该能根据实在事物进行联想,这得要仔细观察,边观察,边想象,没有想象的文章是枯燥的,因此,针对学生的习作训练情况,再次把教学的力点落在“阅读与写作”的指导上。比如,文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文章之美,标点是很重要的。
那么怎样在文中运用破折号呢?首先要弄清破折号的最基本的意义。破折号主要有三种作用:1、是表示解释说明。2、是表示声音延长。3、表示话题转移。比如:本文中第六自然段的末尾,连续出现了两个破折号,这里的破折号都有突出转移话题的作用,开始叙述的主体 “它”指的是“白公鹅”,后来突然改变了叙述的主体,变成了“他”指的是白公鹅的主人,最后又把叙述的主体转到了白公鹅的身上,像这样不断变换叙述的主题,中间要用破折号连接,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恰当地使用破折号。例如:那男孩站在柜前,久久不肯离去——他多想把里面的那副漂亮的手套买给他的妈妈呀!在这句话中,破折号后面的话具体解释说明了男孩不肯离去的原因,突出了男孩的想法。又如:老妈妈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双肩微颤,在儿子踏上列车的一刹那,她终于忍不住喊了出来:“铁柱——”在这句话中,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更能表现出妈妈对儿子的牵挂,不舍。(这样的例子,我举了多例,学生解释意思,对号入座,较为准确)。我见学生兴趣很浓,就让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看能不能也借着作者的这一招,用一用。
鼓励学生将《白公鹅》《白鹅》合起来,写写读后感,在写的思路上,学着分析文章与文章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此表达自己“两面”感情。这里的“两面”就是以同类文本表达自己不同思维与感情。在这过程中,我做了全面牵引,我想,学生就是能将我的思路记录下来,也是有收获的。语文学习没有太多的逻辑性,只要对其中一点感兴趣就行。比如,有基础好的学生这样写到:我们刚学习了两篇课文都是作家对白鹅的描写,从《白鹅》与《白公鹅》在写法上的相同点,都是先介绍鹅的总特点,再具体描写。在写法上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都是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鹅的喜爱之情。两篇课文的不同点是,在语言风格上不同,丰子恺把鹅称作“鹅老爷”而叶。诺索夫说鹅“理当荣鹰海军上将衔”《白鹅》的作者是善意的嘲笑,这是贬义褒用的修辞手法,而《白公鹅》是欣赏,可我更喜欢的是丰子恺笔下的“鹅老爷”……
学完本课,我在想,每篇课文并不是局限于某篇课文的语文知识,综合学习是最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写作实践训练,针对小学中偏上的学生,作为老师,别怕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生生相息,只要坚持,写的多了,学生的积累与语文能力就会越来越丰富,到一定的时候,学生的习作自然会“新旧通融”“文理相通”“情理相柔”。
《白公鹅》教学反思11
四年级第四单元的课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有的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同一单元中同时出现了两篇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鹅,这是过去教材中不会出现的,而这些“鹅”在不同作家笔下既具有同性又具有个性,在教学中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会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
比如这两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都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鹅”的特点。如果能通过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将会使教学事半功倍。《白鹅》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上叙述鹅的高傲的特点。白公鹅是从鹅的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写出它“海军上将”的'特点。都运用了拟人手法,但叙述的语气不同,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椰揄,而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颇有调侃的味道。
通过对比,总结出两只鹅都具有“高傲”的特点,但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是“架子十足”,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是“派头十足”。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这样,不仅让学生比较了两位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还教会了他们运用反话写作文的方法。
《白公鹅》教学反思1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可见)。
2、观察、说话: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导入新课:
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⑴ 先出示(点击)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
白公鹅
①姿态
②叫声
③步态
④吃相
⑤玩相
⑵ 从表中你发现什么?
(相同点、不同点)
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同:傲慢、派头 。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⑴ 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
(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⑵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
(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⑶ 讨论:
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读一读。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五、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课后小节】
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一下子让孩子们对白公鹅产生了兴趣,通过比较使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事物,语言各具特色,通过比较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写法也有所感悟。
《白公鹅》教学反思13
《白公鹅》一课上完以后,感触很多。往往一篇题材相同的课文,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采取比较学习的方法来组织整课的教学。《白公鹅》这篇课文的教学也不例外。
比如这两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都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白鹅”的特点。如果能通过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各自鲜明的特点,将会使教学事半功倍。《白鹅》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上叙述鹅的高傲的特点,把鹅称做“鹅老爷”。《白公鹅》是从鹅的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写出它“海军上将”的特点。虽然两位作者都喜爱鹅,但叙述的语气不同,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掖揄,而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并且语调轻松,颇有调侃的味道。
通过对比,总结出两篇x都运用了拟人手法,使鹅都的形象变得鲜活.两篇x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同时都运用了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鹅的特点,而且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点,比较了两位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还教会了他们运用反话写作文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课堂强调“悟”,而这种“悟”往往只偏重于人文方面,重视作者情感的体会,而忽略了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忽略了写作特色的感悟。总是在单纯的教课文,不是在教语文。而词语学习正是最基础的语文。所以在这一课时我在词语教学上下了一些功夫,让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当学生提出
“荣膺”一词不理解,我问:平时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样理解?学生说、联系上下文猜想意思。于是,我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猜一猜。马上就有学生说是“当上”“成为”,这是孩子最简单的换词获得的理解;我再引导:怎样地当上?“光荣地当上、荣幸地成了”;我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的?有的学生说,成为海军上将一定是件光荣的事,有的说,从“荣膺”的“荣”知道。虽然这个过程化了较多的时间,但让孩子们经历了学习理解的过程,学到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再如学生汇报白公鹅“耀武扬威”时,我引导学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学生就体会到是“炫耀武力,宣扬威风”。我再让学生想象,“耀武扬威”是什么样子,从而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可见同一类型的x,进行对比教学好!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仿效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
《白公鹅》教学反思14
当前的语文课堂强调“悟”,而这种“悟”往往只偏重于人文方面,重视作者情感的体会,而忽略了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忽略了写作特色的感悟。而词语学习正是最基础的语文。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词语教学上,重视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如学生提出“荣膺”一词不理解,我问:平时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样理解?学生说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猜想意思。于是,我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猜一猜。马上就有学生说是“当上”“成为”,这是孩子最简单的换词获得的理解;我再引导:怎样地当上?“光荣地当上、荣幸地成了”;我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的?有的学生说,成为海军上将一定是件光荣的事,有的说,从“荣膺”的“荣”知道。虽然这个过程化了较多的时间,但让孩子们经历了学习理解的过程,学到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又如“涟漪”一词,我引导学生从字形看,这个词语一定与什么有关?孩子们马上说出是水,因为两个字的部首都是三点水。一个孩子说是“波浪”,我一边用手比画大波浪,一边问:这样的波浪能叫“涟漪”吗?孩子们意识到“涟漪”是细小的波纹。再如“耀武扬威”一词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学生就体会到是“炫耀武力,宣扬威风”。我借机引导学生注意这个词语的构词方法:这个词语在构词上有什么特点?随着我手的指点,学生明白了“耀”和“扬”意思相近,“武”和“威”意思相近。我再让学生想象,“耀武扬威”是什么样子,从而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本节课在词语教学上最大的失误是多音字的学习,这课多音字比较多,如果把多音字列成一行,引导学生读一读,可能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白公鹅》教学反思15
《白公鹅》一课重在与《白鹅》一课比较。在导入时,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我也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最后也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这堂课我较大的收获:
一是课文插图的利用。这堂课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是这堂课中激起的一点火花;
二是对写作方法的教学的体会。在《猫》和《白公鹅》两课中,我都教写作方法。两次都是先让学生找,但两次都发现学生很难找到,最后都是我自己说了出来。
经过这次课,我感觉到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再让学生进行体会,这样没有那么抽象,从而可以降低难度。
在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有多方面:
一是课文的难度高;
二是学生预习不充分;
三是我自身的原因如教学语言、表情不够丰富,并且我太着急了,在一两个学生的回答达不到要求时,我会自己说出答案,这也可能与学生发言不积极,我问不下去有关。
其他老师建议我对于某些不难的问题,可以对学生多引导;对于某些较难的问题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但仍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白公鹅》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白公鹅教学反思03-09
人教版《白公鹅》教学反思03-28
《白公鹅》教学反思15篇10-06
语文教案白公鹅03-02
《白公鹅》语文教案10-12
语文教案白公鹅9篇03-02
白与黑教学反思12-24
教学教学反思03-22
秋天反思教学反思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