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26 23:15:2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口算乘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数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如何让枯燥的内容更生动化,在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虽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知识背景、所处的文化环境及思维的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参与游戏。于是在课前我创设了一个优惠活动,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想参与的欲望,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究新知打下基础。课堂顺着一根主线: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找出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迁移推理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好获取成功体验,从而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 给学生一个活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本节课的知识是很容易的事,但在如何体验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于是在学生学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渗透整百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得出可以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也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的迁移方法,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出示:( )乘( )的积是2400的算式有哪些?这个题目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学生只要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列出算式就是一种进步,而优生不仅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要运用一些简单的概率,就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且还要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并能够将新知与旧知有机的结合起来。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2

  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口算的过程,说出口算的方法,最后优化出一种简单的口算方法。然后利用口算方法进行口算练习。意在久而久之,让学生掌握一种口算的技能,以更好地促进以后的数学计算。

  我是这样进行设计的,首先以考察学生口算为切入口,激发学生进行口算的兴趣,“首先考考大家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请看大屏幕:开火车口算,看哪列火车开的又快又稳。10×7 200×3 20×4 400×2 30×2 300×3 ”指名说了几道题的算法,发现没问题,然后,我说:“老师要加深难度,您们还会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16乘3,首先让学生举手来说,因为自己的.学生自己最了解,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障碍,于是学生很顺利的答了,是怎样计算的,然后我又紧接着进行了练习,选出两道题,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发现没问题,我又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样的算式:160乘3,抛出问题:这道题您还能行吗?学生跃跃欲试,指名回答了,多数学生用16乘3,得出48,最后再在后面添上一个0,这个其实早在我预料之中,学生没几个能解释的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还是能理解的不多,只有徐学伟段京涛等几个学生,说得上来,最后引导学生知道16个10,乘3,的48个十,也就是480,学生明白算理后,进行了4到练习题的计算,然后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进行练习时,采用了男女生比赛的方法。

  反思整堂课,自己觉得还是比较自然,环节还是比较紧凑的,最终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学习热情,我深深知道,那是学生一种想战胜自己的一种精神支撑,因此看来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进行鼓励,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是非常的关键的。

  不足之处在于整节课没有情境教学,显得有些单调和枯燥。因此应该先进行预设一定的情景,也许课将更自然一些;另外课堂上更要关注哪些不爱举手的学生,让整堂课中,学生能够全员参与,我想效果更好!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3

  一、目标定位决定内容取舍

  初稿时在教学目标达成中设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新授前以提问激趣,引出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主题图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引入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然后提示课题共同探讨明算理。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既可以用以复习巩固表内乘法,又能引出本课课题,更难的题目则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暂时还不能解决的算式进入以后的学习。等到教案写完思路过一遍后,发现整个教学内容太多,量太大,特别是提问激趣那里,生成学习资源的时间最起码要10分钟,加上后面的练习,一节课可能完不成,再则没有机会进行试教了,在教学任务完成方面没有把握,所以放弃这个设计,由教师直接提问列式探讨算理。将目标重心回归到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思路的`透彻决定隐性目标的达成。

  显性目标一般是针对学生和课堂有效性来说,而隐性目标是我的自我定位。由于一直在低段进行教学,总感觉教学语言中无效语言太多,总担心学生们听不明白,自己老是重复说,尤其是算理的阐述。所以这次给自己定的隐性目标是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语言简炼,体现教学有效性。然而功夫有欠,细节的不打磨注定了教学底气的不足,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即便是开头能达成目标,在过程还是不知不觉地偏离隐性目标,可见磨课之重要。通过磨的过程可以让你抓实一个点,该小结时小结,该提炼时提炼,层次分明,语言简明。

  三、学生表现定位教师教学思路。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活跃,课堂参与度高,而且从练习来讲,对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也非常好。但是学生在回答算理时,往往是有话说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来,也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而没有理会教师的问题。这固然有教师提问设计的原因,也有学生不善于倾听的结果。虽然最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明白倾听和认真听讲的内涵,看来还是远远不够。要在今天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也要求自已对提出的问题有效性方面进一步去锤炼。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4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于是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出问题,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有了问题就必须解决,从而,每个同学都积极动脑筯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新课环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分析得出各种口算方法,强化了学过的动脑、动口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总结两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撑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应用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还列举了多种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改革理念。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5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如果过多地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班班通课件邮递员送信为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巩固应用的过程中创设了猜猜我是谁、开火车等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课变得生动,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口算方法的探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口算方法。对学生想出的口算方法,都给予了鼓励。引导学生发现,先用十位上的数或百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两个0或三个0,进而掌握快捷的口算方法。在练习中,我也让学生在组内核对,有不对的地方先在组内说说原因,而后再全班分析,这样的错例来自于学生中间,学生会听得更认真,能更好的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孩子的口算正确率。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课堂效果较好。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出现了前松后紧现象。二是讲解时个别语言不够精确。在以后教学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是自己的课堂上出高效、实效。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6

  一直以来,“计算”就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计算,计算课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代名词。而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的比重又相当大,这就要促使我们改革计算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学,探索数学模型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计算教学的功能发生了转变,计算不仅仅是计算法则的掌握,计算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一、创设真实生活情境,以用引算。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就是要通过现实生活的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与运算的意义,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引到计算方法上,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的计算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从而明确了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用促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既然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那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习,让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问题分别列出不同的算式,这些算式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口算方法的教学。在口算方法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展示不同的算理并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口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口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算用结合,以用促算,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加强计算应用能力,以算激用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其实在生活中处处有计算问题,如生活中的乘车、乘船、买东西等等都要用到计算,让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广泛地有意识地接触到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现实生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计算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从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增强实践应用的能力。

  由此可见,有效地进行“算用”结合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技能共同发展,使学生学得轻松,练习得扎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体验到学习计算的重要性,促进课堂教学师生和谐发展并收到扎实的效果。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预习汇报卡、多媒体课件、香蕉题卡片、目标检测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听算后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2、抢答:

  3个十是()?30是()个十?300是()个百?60是()个十?9个十是()?3个30是()?

  3、小结导入: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板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民主导学

  任务呈现:

  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创设情境:

  我们每天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你们知道是谁在为我们默默辛苦的工作吗?(生:邮递员)师:对,是我们的邮递员叔叔,今天我们把邮递员叔叔请来了,请看主题图。

  自主学习:

  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2)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小组讨论。

  展示交流:

  1、生汇报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口算方法。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讨论后汇报口算方法: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放弃口算,用竖式笔算的方法来解决口算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以前学的笔算方法已经在学生的脑中根深蒂固了,自然会影响学生后面知识的学习,面对这一问题,我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方法。看图学习例1的计算方法,我先运用课件与孩子们探究算理。明白算理后,孩子们面对16×3马上能想到把 16分成10和6后再算。例2只是在末尾添加0,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比较末尾没有0的乘法和末尾有0的乘法,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孩子们自主探究,引导他们一起总结了口算方法: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当末尾有:“0”时,先把末尾的“0”省略,先算“0”前面的数,最后在计算结果里把省略的“0”补上。

  反思本节课教学我认为口算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的,因为这部分知识在学习中如果掌握好了,对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都会有提高。但是在练习时还是有部分学生喜欢惯用列竖式的方式进行口算,我就采用让学生多说口算过程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并逐步简练口算过程,争取让所有的'同学都掌握口算方法。如:出示 16×2=让学生说出口算的三步骤1)把16分成10和6。 2)10×2=20 6×2=12 3)20+12=32。在学生熟练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说出第三步。如:13×6可以直接说出60+18=78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逐步习惯并掌握口算的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9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本课教学以富饶的大海这一题材引入,唤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又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对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设计了一些场景,有骨有肉地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热情,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遵循“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展示交流,内化提升”——“回顾整理,拓展应用”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教学中,我尽量把学生的思维火花都引发出来,让他们大胆地想、尽量地说,让学生主动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计算的结果,使思维的火花开得灿烂夺目。如计算20乘4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后得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运用迁移类推,发现解题规律。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这一数学学习方法探索学习,由学生在主题图中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如学会20乘4的方法后,就让学生同桌讨论出200乘4的计算方法。

  计算教学要和解决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在巩固知识中建立情感;在建立情感中体验成功之乐,以此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

  课堂预设不够,本以为学生可以马上想到把29看做30再与6相乘,但是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此时表现有些慌乱,没处理好,影响后续教学。以后应该充分预设,熟悉学生不只是认识他们,还要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另外板出算式后,师应明确的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如:同学们能很快地估计出29×6大约是多少吗?比200多,还是比200少?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0

  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或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本来就枯燥无味,但我在教学时利用图片,用激励的话语让学生学的兴趣高昂,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争先恐后说想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口算教学就是“练、练、练”。虽然口算练习是要反复练习,巩固。但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很重要,只有理解了算法,会灵活的进行口算,才达到了口算教学的效果。不然题海战术对学生也只能起到厌学的效果,就是“做、做、做”,方法不清楚,学生数字相混,计算准确率不高,恰恰适得其反。

  我在教学口算时,如在教学:“19×4”时,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算理,后全班交流。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19+19+19+19=76。这种算法是正确的,但比较复杂,还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学生说:19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10×4=40,个位是9,表示九个一,9×4=36,40+36=76。还有的说把个位9×4=36,个位写6,十位上10×4,40+36=76。以上方法都很好,学生觉得哪种方法最好,就选择哪种方法。学生大多采用第二种,第三种也有部分采用,但是此种方法易错,学生常常把9×4=36,36+10=46,而忽略了36应加上40,而不是40+16=56。特别是学困生计算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时,必须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在进行计算。如果算理弄清楚了,诸如“25×4,24×5”的计算,就会迎刃而解。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提倡算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1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几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这个环节中我开放了课堂,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课堂中的决定权还给了学生,从课的开始学生自愿选择活动项目,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意见,力求课堂的生成反映学生的'真实性。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学生在掌握10乘几的口算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模仿类推出几十乘几的口算方法。然后我呈现了两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4、课堂反馈,检查效果。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其中有两题应用题看似差不多的两题,但它们也是有层次的。第一题题中的两个条件都告诉了我们,但第二题只告诉了我们一个已知条件,还有一个隐性的条件,需要靠同学去仔细观察才能找到。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2

  一、导入部分的教学

  开始上课先出示“因数、积”两个词语让学生认读,目的是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白只有在乘法中才会出现这样的名称。同时学生会联想到这节课要学习的是有关乘法的知识。然后出示表内乘法让学生开展口算,使学生能运用旧知识探讨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的教学

  首先出示游乐场里的价格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图意和价格表提供的条件,口头编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并根据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从以有的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今天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为主动探讨新知识打好基础。其次,是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开展分析题意列式。并思考口算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这个计算办法的过程,体验和感受算法多样性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检测部分

  在知识的巩固应用中,让学生在学习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展到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并结合口算知识设计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找朋友的游戏,把学生的学习激情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建立情感,在建立情感中体验成功之乐,以此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3

  【背景与导读】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1出示)

  师: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腊笔画画。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

  生: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

  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2×3

  师: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腊笔,每盒有12枝。

  生2:表示有3个12。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

  生:能。

  师: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

  生1:我是这样的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

  生2:他是先用第二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师: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

  生3:有。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4:我是这样算的: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后算30加6等于36。(总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生5: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一行摆一捆零2根,连摆三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36。

  师: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用那种算法比较简便呢?

  生6:生4和生2 的算法比较简便。如果因数个数较多摆小棒、连加就比较麻烦。

  师:同意吗?(生:同意。)那我们能不能 把这三个算式象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

  师:原来用竖式算的时候,以前就会算了,只不过在写法上有些不一样。我们已认识了乘法竖式,想不想用它来算两道啊?

  师:那我们就用竖式的方法来算两道题吧!( 12 × 4= 213 × 3= 两学生板演)

  师:算好后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

  师: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既可以从个位算起,还可以从高位算起的

  反思:本环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片断二:深入研究,形成算法。

  师:用竖式计算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情境2出示,王老师买书,每套18本,一共买3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谁来列算式?

  生1:3×18。

  生2:18×3。(板书)

  师:好的,那么现在就请大家用刚刚学会的竖式来算出这个算式,你喜欢从哪位算起就从哪位算起吧。 (学生独立计算,一学生板演,此学生刚才认为从高位算起)

  师:这位同学在黑板上也算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算?把你刚刚是怎么算的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好吗?

  生:我先算“1”乘3等于3,我先不写上去,记在脑子里,再算“8”乘3等于24,前面算出来的3再加2等于5 。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也听明白了。他先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可是这个“3”他先不写,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先不写吗?

  生:因为3乘8等于24,要写4进2。

  师:哦,看到了个位要相乘,8乘3等于24,个位满二十,要向十位进2。所以他先不写,等会要和进上来的2相加,脑子里要多记一次。如果从个位算起,会不会这样的?

  生:不会。先算个位上的“8”乘3等于24,写4进2。

  师:写4进2是什么意思?

  生:在个位上满二十了就向十位进2。

  师:进2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生:写个小“2”。

  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跟加法一样,进位了就写一个小小的“2”。

  师:我们继续算。

  生:再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2"等于5个十。

  师:这样算要不要像刚才一样,先把数记在脑子里,再和后面进上来的数相加了,你们说从个位算起方便还是从高位算起方便呢?

  生:个位。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了用竖式计算乘法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但还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知道吗?

  生:进位了。

  师:那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呀?

  生:进位的时候用一个小小的数字记在个位和十位的`中间。

  师: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新问题,我们也想出了办法。那么一个数乘一位数用竖式计算是怎么算的呢?我们能总结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第一个因数个位乘第二个因数,如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生2:我还是觉得从高位算起比较好。

  师:哦,是这样的,那等会再用这个方法算算,如果觉得不行再改回来,好吗?

  反思: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4

  《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如果过多地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摒弃教材中邮递员送信这一学生所不熟知的情境,以邮递员的工作为主线,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巩固应用的过程中创设了登宝塔、帮小兔回家爱心捐款等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课变得生动,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三、不足之处。

  1、练习设计的坡度不够;

  2、学生写作业的时间留得有点少。

  3、算法多样化只注重了形式,而没有体现实效性。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6—57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小红一家要去游乐园玩,咋们一起去看看吧!要去游乐园得先通过一座趣味桥,荷叶上的算式如果能准确计算,就能顺利通过趣味桥。咋们帮小红算算行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红一家通过了趣味桥,来到了游乐园。

  二、探索算法:

  1、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

  师: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如果给你一次玩的机会,你会玩什么呢?)小红想和爸爸妈妈玩一次碰碰车,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把这问题说完整。

  (1)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2)读题审题,知道什么?求什么?

  (3)怎么列式呢?20×3=60(元)

  (4)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生:每人20元,3人就需要3个20元,所以用乘法计算。

  (5)这个60是怎么得到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20×3是怎样算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写一写。

  (1)合作学习

  (2)汇报:

  a、用小棒摆:3个两捆是6捆,是60

  b、20+20+20=60

  c、2个十乘3是6个十,是60

  d、先算2乘3得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

  师:同学们真能行,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3)现在学会了20×3=60,你会不会算200×3呢?20xx×3呢?

  (4)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个乘数是一位数,另一个乘数是整十、整百、整千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揭题

  3、小结

  师: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要想算的快又准,那种方法呢?先想一想再跟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有了这个窍门,我们算起来一定会更快。咋们来试试吧!

  三、巩固练习

  1、打气球

  2、套圈游戏

  师:这么久了,不知道游乐园的小红又在玩什么呢?(课件)哦,他们在玩套圈游戏呢。如果套中的小动物身上的数相乘得240,就能获得礼物。小红可以怎么套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高兴吗?我们还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小朋友,你快乐吗?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03-28

乘法教学反思04-12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5篇)03-22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精选15篇)03-26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5篇)03-06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15篇02-19

口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15篇04-16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03-27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