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通用8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舍调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 1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本课的备课及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1、设计追求简约
在备课过程中,我只是借助教学用书分析了教材,明确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及练习的编者意图;然后从网络上下载了两篇教学设计,发现设计都很繁琐,不合简约要求,于是根据教学目标及简真课堂的三个环节领受、领悟、提升,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了较为简洁、清晰的教学流程。用课件辅助教学,细想也只能起到小黑板的作用,也就是根据试商情况写出正确的商和改错两题,便于集体校对。简约的设计让我在课堂教学中能清晰地把握教学流程,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2、过程力显扎实
我们都知道,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求较高,口算能力直接关系到笔算的`正确率与速度。课始我安排了本节课要用到的相关口算与最大能填几,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的试商打下基础。由于该班学生是本人刚接的,一些训练还只是刚刚开始,有些学生一时还不能适应,这些都有待今后的持续训练。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试商,发现问题后再调商,感悟调商过程的必要,领会商变大的原因,掌握调商的方法。这一过程经历了尝试、合作、交流,再独立笔算,再小结等环节。力求突出并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课后,本人感觉学生是领悟了调商,但多数学生是重复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尝试做272÷34时,就已经知道将初商改小后重新计算,并算出了正确的结果。在巡视时,发现了这一情况,我将原先设计的教学流程作了一定调整,但惟恐学生难以掌握调商的算理,接着还是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教学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较多,导致后面教学时间就显得比较紧张。
3、结果争达高效
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本课的试商速度与准确率直接影响到调商,是本课取得高效的最关键环节。前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而且商不需要进行调整,学生已经习惯了在竖式上直接试商,因此本堂课学生试商后发现商嫌大就擦掉后重新计算,这样不但影响了计算速度练习书面上也欠美观。于是我让学生们讨论怎样试商会更好,开始没有几人能想到其它方法,在我的提示之下,一个学生说可以在草稿上试商,可是他还是用的除法竖式。我再次提示,是否可以只用初商乘以除数的方法来试商,乘法竖式是否比除法更方便,于是孩子们才想到应该是这样的。但是,由于时间等因素,我并没有让学生们作以乘法替代除法进行试商,然后调商的练习,多数学生还是用的除法竖式进行试商,整个计算过程没有能明显加快速度,也没能特别提醒学生或鼓励学生试商时不要急躁,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试商调商,使得计算能够正确。在草稿纸上列出整齐而准确的过程,需加强训练。总之,要真正达到简真课堂的目标,我的课堂教学还需要继续努力。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 2
说实话,有点担心今天的“调商除法”。它比前几天单纯的除法计算要难一些。
还是按照惯例,让孩子们对272÷34进行了自主探究,和预设的一样,孩子们会遇到障碍,商9是有问题的。孩子们能很自然地想到将商调小,然后往下计算。
简单记录这样一个交流花絮。
我问:“在计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麻烦?”
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商9是不行的。”
我就问:“商9不行,那该怎么办?”
黄佳玲:“改小一些,商8。”
我再问:“为什么?”
顾拓:“34乘9的积超过了被除数272,减不够,只能商8了。”
我又问:“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我这么一问,许多孩子露出了为难的表情,确实,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它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计算的本质。
几个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都没有很准确地直指本质,我试图引导他们从题意去思考,假设如果每人9本书的`话,34乘9得306本,超出了原有的本数,显然违背了我们的题意,从现实生活的尴尬聚焦于眼前的除法计算,孩子们会自然接受:初商偏大时,被除数就不够减,必须将初商调小,才能顺利往下算。所以,“偏大就调小”这样一个思想,此刻已经深入孩子们的心了。
与孩子们达成了共识,我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这种除法的除数,除数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我是想让孩子们明白:把除数看小,初商就可能偏大,偏大就要调小。这实在有些抽象,孩子们不容易理解,我感觉自己也讲得不透彻,这是我上完课后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求助中。
关于计算的方法,孩子们掌握得还行,在作业中,正确率也算让人满意,只是不够熟练,尤其遇到乘法计算那一步,孩子们的速度很慢,却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那一步。我想,对于速度暂且不作严格要求,等孩子们将方法牢固且内化后再慢慢提高吧。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 3
本节课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方法和试商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四舍调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整节课计算的比较多。我先让学生试着解决书本的问题,在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272÷34”之后,就直接先让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尝试进行计算,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发现商与除数的积(9×34=306)大于被除数(272),出现不够减的情况,从而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商9偏大了,应改小。然后集体交流得出初商后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还需要调商的`大小,这一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调商。此时的矛盾情境也引发了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通过讨论,一方面不难让学生找到矛盾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调商的方法。这是用四舍调商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同时还要让学生弄清楚算理,明确每步的意义,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因此课堂作业有好多同学都没有完成,可能除法计算相对乘法来说比较难,而有些学生的乘法基础又打得不牢,所以计算速度较慢,因此这部分学生应该要先把乘法好好学习,特别是要把乘法口诀背得非常熟练,并且课后还要加强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有:
1、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商的位置不对。
2、商与除数相乘时,有的学生将商与接近除数的整十数相乘。
3、最后一位不够除没有商0。
4、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口算能力不强。
5、做完题后没有检查的习惯,如余数比除数大这么明显的错误却没有发现。
6、不会验算,如有些同学在验算的过程中,直接写出得数却没有乘法计算的过程,有余数时,和余数相加的时候数位对齐时出错。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 4
本节课学习的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法”调商)。四舍调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计算量比较大。我先让学生试着解决书本的问题,在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272÷34”之后,先让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尝试进行计算,提示学生,如果计算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解决不了的话就停下来,然后举手。几分钟后,很多同学举起了手。通过提问,我了解到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商与除数的积(9×34=306)大于被除数(272),出现了不够减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商9偏大了,应改小。然后集体交流得出初商后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还需要调商的大小,此时的矛盾情境也引发了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通过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找到了矛盾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调商的方法(当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时,说明初商偏大,需要把商调小)。这是用四舍法调商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
调商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都很快掌握,但是教学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难题,有些学生的乘法口诀背得不够熟练,初商不能很快判断出来,所以计算速度很慢,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有:
1、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商的位置不对。
2、商与除数相乘时,有的学生将商与接近除数的整十数相乘。
3、最后一位不够除没有商0。
4、做完题后没有认真检查的习惯,如余数比除数大却没有发现。横式上等号后面忘记写答案,或者写答案时忘记写余数。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多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做题的速度。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做题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 5
球商教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领导力,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然而,在实践中,球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评估方式的不足。以四舍法为例,它只考虑了球员的得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表现,这显然是不够全面和公正的。
那么,我们可以借鉴四舍五入法来改进球商教育的评估方式。四舍五入法是数值精确到一定位数的时候,根据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进行进位或舍去的一种运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测量误差,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将四舍法和四舍五入法结合起来,采用多个指标来评估球员的'表现,包括得分、助攻、篮板、抢断等方面。每个指标都可以得出一个具体的得分,然后将这些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评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考虑得分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其他方面的表现。
当然,这种评估方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可能会给某些指标过多的权重,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总之,我们要意识到,评估方式的合理性对于球商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 6
用四舍法试商笔算除法,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书写和计算方法已经掌握,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并正确计算。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根据已有旧知的经验探究新知。在复习铺垫部分,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复习题,“口算”、“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其目的是为后面的试商和笔算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道例题84÷21和430÷62,很明显例题是让学生利用四舍来试商,教学时,我重点教学例1,先让学生知道将除数21看成20来试商比较简便,再理解其计算过程,尤其要让他们体会“调商”的过程,最后从练习中感受到当除数不是整十数需要用四舍的方法试商时,商一般偏大。由于学生已有例1的经验,所以例2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展示。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四舍法试出的商偏大,要把商改小。”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让小组讨论,在学生已经感受到上面的`规律后,我又增加了一个先仔细观察,再发现规律的环节帮助学生重点理解。从学生课堂练习、学生板演的反馈看,部分孩子试商已经明显提高了速度。
改进措施: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个别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感觉他们对于所学知识还未完全理解。另外,如何快速准确的试商还是一个难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练习训练。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 7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导入新课环节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我们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到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再到这两年我们学校大约投入多少钱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一堂课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总是保持着比较兴奋的状态,时而交头接耳,时而议论纷纷,时而面面相觑,时而恍然大悟、开怀大笑,师生皆全情投入,宛若一场趣味盎然游戏。
(2)丰富教材内容,源与教材,又不拘泥与教材。新课标强调数学内容增加密切联系生活、反映数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思想。教材知识只是一种学习的资源,教学时要灵活运用教材资源,补充和发展教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其它学习资源。我在本课教学中,将学生找到的一组数据作为教学素材,展开教学,充实了教材内容,又不拔高要求,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积极探索新知奠定了基础,真正让数学走近了学生的生活!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 8
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值处理方式,它可以将一个数值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处理,从而得到一个整数或者浮点数。而在教学方面,我们也可以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通过四舍五入法,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的分析和反思。比如说,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得分按照四舍五入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有助于我们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和反思,从而更好地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通过四舍五入法,我们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反思。比如说,在进行教学评估时,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得分四舍五入到个位数或者十位数,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掌握情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四舍五入法,我们还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态度进行反思和调整。比如说,在进行学生评估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得分来进行奖惩和鼓励,如果学生的得分距离及格线只有一点点差距,我们可以通过进行四舍五入的方式来给予学生一定的加分,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这一方法,注重教学反思和调整,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舍调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用四舍法试商教学反思07-18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02-19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12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2-31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02-24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03-27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反思02-18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06-16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精品】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