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2024-03-30 15:40:5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

  新的学期开始了,回顾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情况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其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促进学生全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2.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及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3.促进地方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补充、协调关系,增强地方课的地方适应性,体现地方课的地方特点。

  二、教材分析

  地方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成功训练》、《专题教育》和《家乡教育》三个方面。

  1.《成功训练》:

  成功训练是我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设立的地方课程,《成功训练》在课程设计上划分为“基础学力教育”、“情意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学习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整合学校课程,对学生施以专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个体,谋求由“体验式的学习”的各种活动,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将成功学的原理转化成游戏或其他活动,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全面教育,让学生在特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思考。

  2.《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几个方面。其内容全面,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体现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转变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的提高处理成长中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3.《家乡教育》:

  家乡教育主要学习家乡的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和研究地方课程标准,准确的运用于教学当中,认真做好备课的没一个环节,熟悉教材,领会课改精神。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设计,以实践体验、动手操作为主。

  3.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新,以研究探索和方法指导为主,拒绝单一的知识灌输式的教学。

  4.走近学生、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分阶段的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自我提高

  1.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简笔画等技能。

  2.坚持每周120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如《给教师的建议》、《教师人文读本》等,并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3.多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加深交流。多听课,多学习,本学期做到听课20节以上的标准,并做好听课后的对比总结,查缺补漏,取长补短。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2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

  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类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整个园林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国内外园林发展简史、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构造要素、公园规划设计、广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及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等内容。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形条件下各不同类型绿地的综合分析、解决场地存在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问题,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学时偏少,教学深度难以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园林专业本身就是应用型的专业,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而以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为72,按照这个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讲到,势必会造成每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浅尝辄止,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不容易把握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往往是对某一章节内容刚刚入了门,又开始了其他部分的练习。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因要考虑课程内容的覆盖面,所以很难将课程内容细化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设计深度,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深度难与市场需求接轨。

  (二)缺少设计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动力源于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会增加学习动力,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园林设计专业更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设计氛围。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美术基础,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难以形成良好的设计氛围,这对于学生设计能力与表现能力的提高均产生不利影响。

  (三)互动较难,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虽然在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环节,但由于师生比较低,所以在课堂上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学生学习还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总是感觉上课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学生也必须要融入课堂,只有融入课堂才能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课程考核以试卷为主,考核形式单一这门课程一直是采用试卷考试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因试卷考试都是以理论内容为主,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是对书本内容进行短暂的记忆,考试过后内容很快就忘记了。通过课程考核很难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原理与方法,更难以真正考查到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及表现能力,这也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考核多样化是不相符的。

  三、具体的改革方法与措施

  (一)调整教学大纲,满足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鉴于该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学时偏少的问题,在2011年5月份我们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与特点,重新编排了园林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根据新的培养计划,我们又于2011年的6月-9月重新调整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与实验大纲。修改后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共108学时,共分为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理论课占48学时,实验课占60学时,分别在大二下学期(理论:30学时,实验:24学时)和大三上学期(理论:18学时,实验:36学时)完成。调整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得到补充,课程内容也更趋于合理,与其他课程衔接更加紧密。通过到设计院所进行调研以及在设计实践中的总结与探索,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培养要求,我们参照课程内容选择了实际工作中接触类型最多的几种城市绿地类型,在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的同时,将原有园林史及城市规划部分删除,保留园林规划设计核心部分,并将其整合为八个课程设计模块,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便于教师授课及学生课程设计的进行。这八个设计模块分别是:组合花坛设计、城市街旁绿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城市工厂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新的大纲更加强调实践锻炼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作业的实际训练使学生最终能够达到用人单位对园林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从最近几年园林设计毕业生都有到大型设计院和外企工作的情况可以看出,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基础

  1、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学生尽快熟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要求、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参考书,让学生提前收集参考书及设计资料。在平时的课程中向学生强调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为其提供景观设计类网站及大型论坛,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浏览与专业相关的网站与论坛,多积累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不断增强对本专业的深入了解,强化专业定位,培养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2、利用课程教学实习,增强学生知识面及专业自豪感该门课程有为期两周共40学时的教学实习,因苏州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故安排一周时间参观苏州古典园林,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古典园林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典园林常用的设计方法。在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完成钢笔速写10幅,并安排测绘任务让其体会园林空间布局与划分的技巧。另外一周则安排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际项目的方案与祥图设计,学生最后上交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图纸。最后实习的总成绩由方案图纸(40%)、钢笔速写(30%)、实习报告(20%)、平时表现(10%)构成。实习结束后,将实习作品进行汇报展览。通过连续几届展览的举办,扩大了园林专业的知名度,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组织设计团队,鼓励学生参加实际建设项目及创新课题从20xx年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个设计团队,每个团队设组长一名,团队成员3-5人,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规划项目及创新课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学生设计团队已参加并完成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20余项。这一模式是参照规划设计院的团队管理工作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方案设计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均很有帮助。

  (三)加强交流互动,锻炼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对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特别是进入到工作单位后,无论是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还是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是施工现场指导阶段等,都需要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一能力也是招聘单位特别看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除了正常的课堂提问及课程作业讲解,我们还做了一些师生互动方面的尝试。

  1、汇报课程设计作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而言,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图纸的表达,即通过图纸将设计理念展示出来。二是指语言的表达,即通过优美的讲述对设计图纸进行阐述。在园林规划设计实验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每做一个景观设计方案都要自己上台进行汇报、讲解整个方案的内容,把自己的设计想法与设计理念表达出来,由任课教师根据其设计方案、图纸表现以及语言表达等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模式能够突破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的情况,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掌握学生的设计习惯,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形式要求学生每一次课程设计作业都要在课程教师指导下经过2-3遍的修改,最后才能绘成正式的图纸交上来,这样做一是能够保证设计作品的质量,二是在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中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在设计方案的探讨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其思想动态、设计习惯及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思想及表现形式。在图纸的每一次修改与讨论中都伴随着师生的相互探讨、交流意见、发表看法等互动形式。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比在大课堂上的互动效果要好,且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很快。

  3、适当激励,增加同学之间的互动现在的学生个性与自尊心都很强,如果对其设计作品一味地否定或挑毛病的话会使其对专业课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设计作品时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带有教师个人的喜好。对其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予以肯定,这样做也便于学生培养不同的设计风格;同时应对其设计作品中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表扬,以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具体方式除了口头激励,还可以将优秀的设计作品通过展览定期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的交流与互动,通过优秀的带动不足的,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浓厚的设计氛围。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内容,这是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所必须达到的能力。

  1、采用快速设计+图纸的方式进行考核根据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的特点,我们改变了课程考核方式,不再通过试卷对其进行考核,而是通过快速设计与课程设计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快速设计成绩占50%,课程图纸作业成绩占35%,平时成绩占15%。具体内容及所占分值见表1。快速设计成绩主要是由授课教师给出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4个小时内快速绘制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并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提交的设计图纸给出成绩;课程图纸作业是指每个学期所规定完成的4个大的实验项目设计图纸,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交图纸给出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其中课后作业是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布置的,这个作业是一个综合公园景观设计作业,且是属于课外的,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由课程教师组织协调,于每周三下午将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拿到一起讨论,授课教师要对每一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指导。经过8周的时间,将每个小组的设计成果组织到一起,做成一个PPT文件进行汇报。具体办法就是每一组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将他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每个组的汇报时间约十分钟,课程教师和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个小组所做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调整课程设计的考核数量与质量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设计一直是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项目的了解、分析、设计、绘图,锻炼其分析场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调整了课程设计的质量要求,同时增加图纸的数量,由原来的一个课程设计一张A2图纸,增加到2张以上A2图纸,设计内容也由原来只要求一个平面规划图、两个透视图,到要求增加场地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视线分析图、竖向设计图、断面图以及局部景点祥图,通过质与量两个方面的严格要求,学生们的设计能力及图纸表现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3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生活充满好奇心,但关注能力观察能力欠缺,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也甚少,所以地方课上想更多地体现自主性还是有难度的。课堂上,教师要以丰富的资料诱发学生努力学习、努力探究显得很重要。

  总体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教育目标实施原则

  1、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3、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

  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4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网络资源,学会利用网络来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开设电脑动画与绘画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如下:

  一、参加人员:

  六年级八个班17名学生,七年级八个班22名学生。要求思想品德好,文明礼貌,热爱集体,对计算机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二、时间及地点:

  时间:六年级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时间;七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时间。

  地点:微机教室1

  三、对教师的要求:

  1、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得力工具。

  2、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自的独立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

  3、充分开发、组织、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扩展教育及学习的资源,使学生有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

  4、采用个别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对学生的要求: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将活动的内容、形式设计编制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1、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自己打分,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3、每堂课有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在学期结束时安排学生的操作汇报课。

  4、以正面引导为主,在学生自由操练过程中不断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

  5、做好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好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6、每堂课中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共享获得的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

  五、课程教学设计:

  1、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要突出活动性和实践性。可以分为总目标和单元目标,根据不同的活动单元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

  2、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要具有新颖性和综合性,根据学生基础和兴趣不同,选择开设相应的内容。

  3、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形式可以在学生自己操作的基础上采取其他各种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特点的形式。如演示好的电脑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设信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学科发展;利用所学的知识创作作品,如电脑小报及网页,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评比、讨论,阅读访问好的网站,开拓眼界,博采众长。

  4、学习评价的设计:评价时,采用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方式。注重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转变,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等方面,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条件成熟时,将学生成果展示公布,表彰优秀,鼓励创新。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内容:

  初步接触Flash,掌握Flash的基本原理,并能用Flash制作简单动画。

  (二)教学(训练)要求:

  使学生能比较初步了解、掌握用Flash制作简单动画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各种基本概念、操作的掌握。

  3、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活运用。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5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本中经典古诗文,能默写出重要的名言名句。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所学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针对所学诗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讨论,能结合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明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4.能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5.能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当地某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能谈出自己对该历史文化名人的看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选择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历史文化名人,写出自己喜爱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6.能根据学习内容写读书笔记,能根据实地考察所得写出考察简报,能根据有关资料编辑班级或校内报刊等。

  7.继续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个人修养。8.能自主搜集名胜古迹和传统民俗的相关资料,能向同学介绍某一名胜古迹或传统民俗的有关知识,能结合实际体验谈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9.能根据所学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能自主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传统文化考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比赛、传统文化摄影展等活动。10.能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五)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六)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初步的鉴别意识

  (八)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九)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十)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教学进度

  本教材共九个单元,本学期教授前四个单元。每课各一课时,合计共16课时。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本册教材包括十个单元,分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完成前5歌单元。其中第一、二、七单元是诵读经典,第四、五单元是书法名家和绘画欣赏,第二单元是传统节日,第六、九单元是齐鲁名人河政治人物,第八、十单元是名胜古迹和宫殿园林。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3、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教学重点、难点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法学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七、教学时间安排:

  每课约2课时。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7

  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高一《人·自然·社会》

  2)教材使用情况:浙江文艺出版社

  3)本学期周课时:两周1课时

  4)计划教学时数:9课时

  5)已完成教学情况:无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目的:a.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自我,关爱自我的.身心健康;

  b.意识到早恋对中学生的危害,谨慎交友;

  c.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了解电子商务;

  要求:a.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并在课堂中能积极思考,主动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b.在活动过程中能积极参与,注重学以致用。

  重点:a.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对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

  b.使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难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

  三、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教材体系及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调整说明第二周:撑过雨季

  第四周:粉红丝带

  第六周:花开的声音

  第八周:长大未成人

  第十周:药物知识abc

  第十二周:睡出健康

  第十四周:e时代情感

  第十六周:电子商务

  第十八周:自我小结由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活动的影响,实际教学时数可能会有变化。任课教师:陈美云教研组长:吴剑雄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8

  指导思想:

  根据地方课的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标准》和《临沂市小学常规教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用本地或身边的地理概况、发展变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自我家乡,更热爱自我的家乡。

  教学资料:

  一、地方课要求;二、白旄镇周边的概况。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接触面少、知识有限、年龄小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对家乡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特产等情景明白得甚少。

  教学目标:

  经过本学期的地对方课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有关知识。异常是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的掌握,会让同学们感到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措施:

  1、用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忙学生理解。

  2、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操。

  3、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多读书看报,阅读本该学科的专业杂志,不断提高本学科的知识应对本事。同时还要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多种多样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愉快中展开学习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课外活动等资源,帮忙学生拓宽和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为学生获取多种信息和多方知识提前收集信息做好准备。绝不打无准备的仗。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9

  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年又将过去。回顾这一学年,在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我认真二年级地方课教学工作。在此,把这学期的二年级地方课教学工作稍作总结,也为这一学年的忙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由于地方课程教材没有参考书,根据我校实际,本学年我校地方课教学主要从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疾病预防教育、礼仪教育等几方面进行教学。因此,老师们备课时经常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教学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同伴间的互助尤其重要。在这点上,大家做得很好,一个个学而不厌,潜心钻研,经常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确实让人感动。

  二、深刻反思,共同进步。

  具备一点反思能力,是每位老师的必修课。为此,我积极参与了我校各年级地方课的公开课。听课结束后,又对各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评课。评课时,我给各位老师分别提出了两条优点和两条建议。同时,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如“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地方课程的活动性、整合性、评价性的三条原则”以及“落实地方课程的多元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大部分老师认为,本课程可以不进行书面考试,但要加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相关教材可以设计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或反思。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记录、学生自己的自我报告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进而促进老师改进教学,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本课程评价对老师的要求较高,因为倡导评价目标先行的原则,所以,需要老师在上课前,结合课程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目标的分析与准备,设计评价形式及评价标准。

  三、物化成果,不断完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别人相比,我的收获甚少,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课程的研究还欠深入,教学成果寥寥无几,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二年级课程之一的地方课程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0

  一、班级状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三年级的学习,已经培养了一些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等方面上已经有了必须的自主潜力。但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学习各方面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十八课的资料,从各个方面教会我们如何保护环境珍爱我们的家园。每课资料中又通过开动脑筋、沉默思想、畅所欲言、齐心协力、走出校园等几个方面诠释了每课的主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好处,并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对水的理解到达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让学生意识到完美环境要靠大家一齐努力,教育学生做个礼貌好少年。

  7、让学生了解石油、土地、河流等资源的基本状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地球的情感。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五、教学安排(教学进度)

  略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2、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

  3、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

  难点是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

  【活动形式】小品表演、讨论。

  【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准备】事先编排小品。

  【活动设想】

  情绪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反映了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情绪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情绪始终悄悄地参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工作和学习效率,也改变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和

  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我们懂得情绪确实能够起到加强或者削弱我们活动效果的作用,那么调节控制、利用好它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因此,为了了解小学生情绪困扰以及如何控制调节不良清绪的状况,我们对五年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因为某些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而49.7%的学生无法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教育学生学会控制调节不良情绪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让自己更快乐》,从而让学生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1.情绪的产生;2.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影响;3.如何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可采用自我安慰(即换个角度想:设计情境让学生练习)合理地宣泄(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几种合理的宣泄方式)等方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事情,有的是让我们感到开心,有的是让我们感到伤心,那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到开心,哪些事让你感到伤心的。生1:妈妈帮我过生日时我很开心。

  生2:我或者丢了钱,或者被人打我会很伤心。

  生3:考试考好我会感到很开心。

  生4:我家买了一台电脑,我会感到很高兴。

  生5:放假时我感到很高兴。

  师:刚才我们大家说了许多开心以及伤心难过的事,伤心难过和开心都是我们的什么?

  生:都是我们的情绪。

  (点评:由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自然地导入主题,并注意到情绪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从而为下面活动作好了铺垫。)

  二、小品表演,分组讨论

  师:对了,都是我们的情绪,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请大家观看小品。

  (由两个学生表演小品:小华:“我们刚刚上完体育课,瞧我们满头大汗。”小伟:“我也是,真是又渴又累。”小华:“哈哈!我的桌子上还有半杯水呢?太

  好了!”咕嘟咕嘟喝下去。小伟:“唉,怎么只剩半杯水?”也咕嘟喝下去。)师:现在老师要请大家思考讨论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记录:

  问题1:对于这半杯水,小华和小伟分别表现的情绪是怎样?

  问题2:小伟和小华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问题3:你明白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吗?;

  (学生分组讨论。)

  师:现在每组请一位同学发言,把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生(小组1):问题1-小华高兴,小伟很挑剔。问题2-每个人的思维不同。问题3-情绪的产生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

  生(小组2):问题1-小华的情绪很高兴,觉得无所谓,小伟很难过,不满意。问题2-因为人有不同思想所以有不同的情绪。问题3-情绪是人的思想产生的。生(小组3):问题1-小华、小伟的情绪一个乐观状态,一个悲观状态。问题2-因为他们的性格和想法不同。问题3-在心情的变化下情绪产生了。

  生(小组4):问题1-小华和小伟的情绪都不一样,小华很高兴,小伟很伤心。问题2-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喜怒哀乐,小华觉得这半杯水己经足够了,小伟水量比较大,觉得半杯水不够,所以不高兴。问题3-情绪的产生是由每个人的感想都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情绪。

  生(小组5):问题1-小华想有水喝就好,不管那么多,很高兴,小伟想只有半杯水,太少不解渴,感到很不开心。问题2-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人的看法。问题3-情绪是由心里的感想而产生的。

  师(小结):刚才每一组的同学都认真地讨论,并且发言都很好。小华和小伟由于想法、感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想法产生了情绪。那么,是先有想法还是先有情绪呢?

  生:先有想法。

  师:对了,是先有想法,想法控制情绪。

  师:有时我们遇到不开心事,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让自己更快乐呢?

  生:换个想法。(换个角度想)

  (点评:使用小品表演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情绪体验。通过对小华和小伟对同一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原因的探讨,引导学生了解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是刚刚踏入学校的小学生们,他们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有很多希奇感,对《地方课程》这本学科也有一种好奇的感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大部分学生还不适应小学生课堂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但是还有个别孩子未能脱离幼儿园时的习惯,如上课坐不端正、听课时爱讲空话等。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中能够形成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二、全册教材内容

  《人自然社会》一年级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编写的,共有25个课题,涉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内容纲要中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保健、公民道德教育、性健康教育等5个模块的内容。各个模块的课题安排大体如下:安全教育:《下课了》、《左和右》、《走路的安全》;

  心理健康教育:《我是谁》、《我的身体》、《我们一样吗》、《我很聪明》、《管好我的物品》、《和同学一起》、《怎么办》、《我做错了》;

  体育与保健:《把手洗干净》、《我要喝水》、《套圈》、《玩小棒》、《踢石子》、《挑花线》、《拍手》、《踢毽子》;

  公民道德教育:《让教室更整洁漂亮》、《垃圾箱在哪里》、《我和新鲜空气》、《我说话的声音》、《我的家》;

  性健康教育:《男孩和女孩》;

  此外,还编有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

  三、编排特点

  1、每课时的安排尽可能联系家乡的实际,给学生提供观察、说话、操作以及想一想、写一写的.过程。

  2、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和学习

  3、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目标

  (参照每课时的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自身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2、加强思想教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课前预备,课后复习,学习时专心致志,平时善于收集家乡的资料等。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3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在三年级进行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的教育。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13个学生。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4

  新的学期开始了,回顾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着重培养七年级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及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九年级学生侧重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能力。

  2、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其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促进学生全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3、促进地方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补充、协调关系,增强地方课的地方适应性,体现地方课的地方特点。

  二、教材分析

  地方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成功训练》、《专题教育》和《家乡教育》三个方面。

  1、《成功训练》:

  成功训练是我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设立的地方课程,《成功训练》在课程设计上划分为“基础学力教育”、“情意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着重用于七、八年级学生的教学)。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整合地方课程,对学生施以专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个体,谋求由“体验式的学习”的各种活动,强调“做中有学”的学习模式,将成功学的原理转化成游戏或其他活动,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全面教育,让学生在特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思考。

  2、《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几个方面。其内容全面,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体现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转变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的提高处理成长中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3、《家乡教育》

  家乡教育主要学习家乡的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四、自我提高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制定以下个人提高计划: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既多吸收别人的好的教学经验,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长补短。并利用网络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第二,教学准备工作要细致,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学生都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也尽量想到,每一节课都要在完善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第三,要在学习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各个领域正发生巨大变化,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凭老经验,想当然的进行教育教学就要落伍,要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四,要在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方面有所创新。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提倡探究式、讨论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自我消化,自我总结的时间,并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起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究竟讲多少,练多少,要视具体的学情来定。

  第五。在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同事合作、发挥群体优势时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特长,认真编写教案,教案的编写力求形式灵活多样,同时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第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5分钟井然有序、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这是我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的方向。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学期我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03-24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通用15篇]11-27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07-13

课程教学计划11-05

地方课程教学工作总结02-23

舞蹈课程教学计划02-06

《美术》课程教学计划03-24

《素描》课程教学计划11-24

拓展课程教学计划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