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2024-05-08 10:13:2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课程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本届四年级学生,共有七个班级含两个民族班,七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每班大约有20%——25%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八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第二单元“绿水江南”;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第四单元“学戏曲”;第五单元“环球采风”;第六单元“中国功夫”;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第八单元“花的旋律”。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延音线,学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认识乐器唢呐、竹笛,以及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并了解其音色。

  3.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4.能创编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5.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来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培养学生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的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自创打击乐,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二)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三)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措施

  (一)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三)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四)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教学内容与进度

  单元内容课时周次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4课时1—2周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4课时3—4周

  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4课时5—6周

  第四单元《学戏曲》4课时7—8周

  复习中考9周

  第五单元《环球采风》4课时10—11周

  第六单元《中国功夫》3课时12—13周

  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4课时14—15周

  第八单元《花的旋律》4课时16—17周

  复习考试18—19周 工作计划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

  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

  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

  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欣赏《爱的奉献》:2课时

  第二周:歌曲《歌声与微笑》:2课时

  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2课时

  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2课时

  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2课时

  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2课时

  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2课时

  第八周:歌曲《爱我中华》:2课时

  第九周:欣赏《举杯祝福》:2课时

  第十周:欣赏《天上有颗闪亮的星》:2课时

  第十一周:欣赏《告别时刻》:2课时

  第十二周:歌曲《同一首歌》:2课时

  第十三周: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2课时

  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2课时

  第十五周: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2课时

  第十六周:欣赏《老友进行曲》:2课时

  第十七周: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歌曲:2课时

  第十八周至期末:毕业晚会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3

  高中音乐课程中《歌唱》模块的教学对于老师们来说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却蕴涵着诸多新的教学理念,对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认识模块的目标定位、把握教学重点、采用适合于模块教学的有效方式开展教学,是顺利实施《歌唱》模块教学的关键。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音乐课。总体来说,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习惯不是很好,喊唱的现象还比较多。他们的识谱能力很差,一首比较简单的曲谱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而且我发现学生的节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时还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跟音乐做动作时就算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强调、练习还是会有很多的学生跟不上节奏。

  三、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三单元学戏曲、第四单元环球采风、第五单元中国功夫、第六单元小小音乐剧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和外国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4、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

  (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奏。

  (2)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等传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3)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五、教学重点

  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音符的认识能力

  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歌唱习惯,减少喊唱现象

  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

  六、教学措施

  本学期我将针对四年级各班级学生学习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在注重审美体验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习。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4

  高中音乐的课程改革,通过不断学习,使我收获受益匪浅,让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有这样一句话:“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我想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认识高度、文化素养,才能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只有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去备课、研究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的新观念;只有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动态、学习的尺度,才能使学生感到音乐与人生的美好情结。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引领学生有效的鉴赏音乐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更有责任做好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下面从三个方面总结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对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

  (一)学习中应抓重点、记纲要,积极调整观念、逐步提升认识。在《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除掌握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模块内容和学分分配、课程目标等内容外,要深刻的领会“音乐鉴赏模块的内容标准”。牢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发表独立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在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又指出:“在信息量较大的鉴赏模块教学中需要教师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鼓励学生,交流鉴赏心得与体会,要求上好每一课,确保教学质量”。通过学习,我们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积极调整观念,逐步提升认识。

  (二)领会新课程教学的关键,只有领会其目标意义,才能增强对新课程教学的信心,才能为新课程鉴赏模块的教学做好准备。要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与之相和的音乐本组教学工作计划、鉴赏模块教学进度(计划)等。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时间和目标上的准备。

  二、认真备课、激情课堂、反思教研、促进教学。

  (一)课前备课

  首先要明确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围绕目标,探究目标过程的实施;紧紧围绕教学的时效性,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

  1、找出你所理解的教材思路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该作品,目的用意所在,说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例如:《音乐与人生》这一课。为什么把“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一主题音乐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放在同一课题中?从他们的音乐中能感受到什么?音乐的语言又都有那些特点?音乐用怎样的表现手段实现了情感的传达、体验?

  2、提炼出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要求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确立目标,应具体、易于操作,明确方法,要能体现出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等,所定的目标要起到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希望教师能对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情感意蕴、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目标做一些创新挖掘和提炼。

  3、设计出目标过程及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所谓目标过程,就是实现学生――目标学习的过程。即是为哪一个目标学习进行的铺垫,结合的又是哪一个音乐作品等。采用的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是什么,是否体现出体验、比较、探究、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自主参与探索等等,要有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中所体现出的学生的学法过程是什么。

  (二)课堂教学实践-激情课堂

  怎样教学才能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把学生学习目标变成一种情境、一种挑战、一种发现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并以此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呢?。

  1、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发现学生兴趣与学习目标的结合点,努力营造最佳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氛围。

  2、教师课堂的导语、连接语、证据、表情等,是否能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

  3、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表现和回答问题中看是否抓住了音乐内容所在。

  4、在教学中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无效的。

  5、课件制作是否科学合理、有实效性。

  6、要看老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独创性,能够激活课堂教学,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生成、开放、发展的活动过程。这也是鉴赏模块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用反思性教研提高教学

  反思性教研,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制定与实施的检测,更是对有效教学提出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建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反思性教研应关注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你认为最佳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2、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有无效、低效或资源浪费的情况?是否需要有补充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生成目标。

  3、对教学内容、容量有无增减、补充意见?

  4、存在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思性教研,使其对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对教学策略、方法、学生心理、情感、意愿要求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经验,并把反思中的收获,转变成教学行为落到实处,形成教学教研的宝贵资料。

  三、考核评价、完善机制、关注学生、检验教学。

  随着教学的深入,考核评价是检验教学的关键一环。鉴于学校的考核办法,考虑音乐学科特点,具体考核如下:

  (一)出勤考核:记录学生的缺课的原因、次数、学号、姓名。

  (二)学习态度考核:通过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情感认知、价值取向、理解想象、实践运用及联想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作业考核:由于音乐学科特点没有固定作业要求,但由于新课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深层性,课后的一些具有情感认知价值取向意义的拓展与探究题有时在课堂难以完成,若作为课后作业,是很好的教学延续。每半学期可留2-3次作业。另外,也可将校本教学所探究的内容留为作业。(本学期我们留了两次作业,效果较好)

  (四)期末试卷考核:音乐鉴赏模块,除考核学生应知应会及具有独立见解的问题外,更应注重考核学生对音乐的听辨、比较、感悟与理解能力。因此在音乐试卷中,要设计好听音乐回答问题。试卷中所设计的听音乐回答问题,学生感到很新奇,答题很有兴致,90%同学达到80分(良好)以上。

  (五)鉴赏模块学分考核成绩认定。

  (六)通过对学生的各项考核,教师应对比、分析,评价自身教学,形成经验总结。

  以上就是我在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还有待于改进和深入研究。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5

  导言: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初中阶段是学生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本文将从初中音乐教育的特点,音乐课程的特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办法、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一套初中音乐课程工作教学计划,以期为实现良好的初中音乐教育目标提供参考。

  一、初中音乐教育的特点

  初中学生身心处于发育和变化阶段,音乐教育应关注以下特点:

  1、学生年龄大多在13—15岁之间,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大幅提高。

  2、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对音乐教育影响较大,因此要创造轻松自然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的作用。

  3、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思维趋向于具象和形象思维,教学应体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知和综合感知。

  4、初中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尚不深入,要注重听力训练,加深对音乐语言的认识。

  二、音乐课程的特点

  课程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音乐课程学习是具有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就地取材性、寓教于乐性、发展多元智能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音乐课程内容以音乐语言和音乐技巧为主,同时注重音乐的风格、表现形式、时代背景等,要开展多种类型的音乐活动。

  3、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体验、思考和感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三、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音乐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能够理解基本的音乐语言和音乐技巧。

  3、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音乐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音乐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音乐素养:学生应该了解乐谱基本符号、音调、节奏等,并能简单演奏或朗读乐谱。

  2、基本音乐技巧与表现:音乐学生应掌握音高、节奏、音色和音响效果的表现方法,可以通过合唱、管弦乐团等形式展现音乐技巧。

  3、音乐欣赏:学生应该学习不同音乐风格、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地区的音乐形式,并能够用欣赏能力进行判断和评价。

  4、音乐创造:学生应该善于使用音乐语言进行创作。

  五、教学方法

  1、活动性教学法:例如,游戏、小组合作、音乐比赛等。

  2、体验性教学法:通过实践和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发现性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检验知识,促进学习。

  4、制度化教学法:以制定学习计划、制度、规范音乐学习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过程。

  5、反应性教学法:应用反馈机制,引导学生关注反馈信息,自我吸取经验,不断提高和发展。

  六、评价办法

  1、非正式评价:教师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和听力测试等方式进行。

  2、正式评价:采用考试或自我评价等手段,以确认学生掌握了音乐课程的重点和知识点。

  七、教学策略

  根据授课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推崇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举手发言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展示录音、演出、班级测试等形式,将音乐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

  4、根据不同学生的背景、兴趣和能力水平,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

  总之,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需要教学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教学规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加强音乐文化的认识和欣赏,以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音高、节奏、音响、乐器等。

  2、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音乐形式及表演方式。

  3、能够分析音乐作品和表演,提高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音名、音程的学习,音乐符号的认识。

  2、音乐历史与流派的了解,包括古典、民族、摇滚等。

  3、各种音乐形式的介绍和演示,如交响乐、合唱、舞曲、民乐等。

  4、乐器种类的介绍和演示,如管弦乐器、民族乐器、打击乐器等。

  5、听音乐、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的方法,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演奏中不同的强弱、音调、速度等表现手法,以及乐器之间的合奏和独奏效果等。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音乐作品的展示,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进行直接感受和辨别。

  2、演示教学法:老师现场演示乐器的演奏及歌曲的演唱,让学生立即获得音乐的效果,提高学习兴趣。

  3、群体比较法:对不同时间、地域、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展现不同风格上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音乐基础知识

  1、介绍音乐中的基本构成要素:音高、节奏、音响、乐器等。

  2、带领学生进行一些音乐素材的听音乐、欣赏音乐、分析音乐,提高他们的对音乐的感性理解能力。

  3、快速学习钢琴初级乐曲《小夜曲》并演奏一遍,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小节、拍子、节奏的概念。

  第二节课:音乐历史与流派

  1、通过介绍不同时间背景下的音乐历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风格。

  2、直播观看民乐演唱会,学习传统乐器如古琴、月琴、笛子等的演奏效果和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增进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第三节课:音乐形式介绍

  1、了解一些不同的音乐形式,如交响乐、合唱、舞曲、民乐等。

  2、在课上现场练习合唱团的编排和歌曲的练习,并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增强学生的大众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第四节课:乐器演示

  1、介绍不同种类的'乐器及其特点,如管弦乐器、民族乐器、打击乐器等。

  2、组织学生进行乐器的试演,学习基础的乐器应用技巧,加深对乐器音质及音效的理解。

  3、聆听教师演奏,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乐器演奏的不同韵律,加强对乐器演奏的鉴别和感知能力。

  第五节课:音乐分析方法

  1、通过演示不同音乐元素表现方式,如乐器演奏中不同的强弱、音调、速度等,学习分析音乐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乐曲分析,尝试模仿演奏,通过模仿提高表演技巧和技能。

  第六节课:课程总结

  1、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课程的收获和学习体会。

  2、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和反思,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成果以及艺术审美情操。

  五、教学评估:

  1、经常性小测验或考试,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课堂互动和表演评分,评估学生的大众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3、教学反馈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7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适用于初中学生的音乐课程,主要涉及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鉴赏、音乐表演等方面。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提升其音乐素养,培养其音乐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包括乐理、节奏、节拍等。

  2、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3、提高学生音乐表演水平,做到基本乐器的演奏。

  4、加强学生对音乐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培养学生文化品味。

  三、教学内容

  1、乐理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符号、调弦、音程、和声、曲式等。

  2、节奏与节拍:介绍节奏和节拍的概念,教授基本的节奏和节拍练习。

  3、音乐鉴赏: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乐等。

  4、音乐表演:学习基本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5、音乐历史与文化:介绍音乐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音乐基础知识、乐器演奏技巧、音乐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2、演示法:示范基本乐器的演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提升学生表演水平。

  4、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音乐博物馆等相关场所,增强学生音乐素养和文化品味。

  五、教学评估

  1、平时评估:听课笔记等。

  2、考试评估:期中和期末考试。

  3、表演评估:学生的乐器演奏成果评估。

  六、教学资源

  1、音乐教材:初中音乐教材。

  2、乐器教材:不同乐器的教学教材。

  3、音乐厅、音乐博物馆等学习资源。

  七、教学评价

  本课程旨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文化品味,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通过教学的过程,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鉴赏和表演能力,对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音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文化品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8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还可以在思想、情感、审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中学教育中,音乐教学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针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的初中音乐课程工作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初中音乐教学课程,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程度的音乐历史文化常识。

  2、技能目标:通过初中音乐教学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技能,如歌唱、乐器演奏、音乐听辨、创作等,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初中音乐教学课程,让学生对音乐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理论知识:介绍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音乐基本元素、音乐记谱法、音乐形式等,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2、歌唱训练:针对初中学生的音乐特点和教育需求,设计适当的歌唱训练内容,以坚实的基础技能为保障,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歌唱习惯,让学生的声音充满音乐的魅力。

  3、乐器演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定乐器演奏技能,培养学生对各种乐器的认知,并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

  4、音乐欣赏:通过听、看、感悟、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艺术,对音乐具有深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5、音乐创作:通过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交互式教学法:教师通过讨论、辩论、对话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提高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艺术鉴赏中的主观能动性。

  3、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和探究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将音乐知识和音乐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育环节

  1、学习环节:通过教师讲授、实践体验、听取专业人士讲座或演出等环节,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2、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音乐欣赏、唱歌、合唱、演出等实践活动,切身体验音乐艺术。

  3、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讨论和分析。

  4、创作环节:鼓励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五、教育策略

  1、差异化教育策略:针对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实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音乐教育计划,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鼓励、肯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尝试创新。

  3、多元文化教育策略:融合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素材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

  六、课程评价

  1、科学性评价:通过定期组织音乐实践考核、课堂知识测试、学科成绩评定等方法,科学评价学生在音乐学科的素养和表现。

  2、多元性评价:针对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不同方面,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例如评估、自我评价、互评等,全面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掌握程度和发展状况。

  3、个性化评价:注重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音乐兴趣、特长和潜力,鼓励学生在音乐表现和创作中发掘自己的个性特点。

  结语:

  初中音乐课程工作教学计划是一份科学的指导性文献,目的是为初中音乐教学提供指导。一个良好的初中音乐教学计划应该具备科学、系统和完整的特点,以确保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积极贯彻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9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音乐爱好者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

  1、音乐基础知识:声音、节奏、旋律、和弦、音高、音色

  2、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乐欣赏等

  3、音乐表演技巧的训练:声乐、器乐、合唱等

  4、音乐创作与表现:学习创作歌曲、编配器乐、视唱练耳等

  三、教学重点

  1、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2、音乐表演技巧与技能的训练

  3、音乐创作与表现

  四、教学难点

  1、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技巧和方法

  2、音乐表演的艺术感和技术感

  3、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师讲课和示范教学相结合

  2、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3、采用听、说、读、写、唱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和肌肉记忆。

  六、教学评价

  1、采用考试+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2、强调素质教育,注重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素养和表演素养

  3、注重个性化评价,反馈学生的优势和不足,鼓励优势,改进不足。

  七、教学安排

  每周一节课,每次课程80分钟。

  第一节课: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第二节课: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教学

  第三节课:视唱练耳、音乐创作和排练练习

  八、教学资源

  1、音乐教材和辅导资料

  2、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录音设备

  3、学生乐器和音乐室

  九、教学后勤保障

  1、教学器材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学生乐器的调试和维修

  3、保证音乐教室的安全和环境卫生

  十、教学反思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音乐基础、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能力的不同需求,本课程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同时,本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内容是否严谨、教学手段是否合理、教学资源是否充足等,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10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的工作思路是: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研讨会的精神,进一步深入研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的品质,要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课外兴趣小组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市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

  1.继续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认真总结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的经验,针对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健全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积极开展精细化教学预设、微型课题研究等活动。

  3.组织初中音乐教师分年级、定专题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4.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搞好市级课题《音乐教研方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组织音乐教师选拔、参加潍坊市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

  6.组织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

  7、配合市局体卫艺科搞好市中小学生音乐艺术比赛活动。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实施能力。

  1.继续组织好音乐教师对课标本新教材的实践研究,组织和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培训。

  2.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建议,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预设和实践的能力。

  3.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 积极发现、总结、推介教学第一线音乐教师的教学经验,进一步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5.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三)搞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继续搞好“互动合作式” 集体备课活动,实现传统教研与网上教研相结合,通过集体大备课,激发广大音乐教师的教研热情,既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的学习交流,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的.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2、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教学示范作用,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优质课获奖者的榜样激励效应。通过现场观摩精彩课堂展示、经验介绍、专题研讨和与名师对话互动等,引发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深度思考,进一步总结我市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通过“磨课”、“演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方式,展示课堂精彩,创新理念、创新课堂、创新方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4、开展“音乐沙龙”式的教研活动,以音乐教育网站为依托,通过“音乐Q群”,提供交流平台,可以将课件、教学设计等资料放在网上共享,研讨音乐教学问题,交流教研心得等,提高教师的教研业务能力。

  5.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与进修,定期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等音乐主题活动,对青年教师的范唱、伴奏能力要有一定的考核要求,使广大音乐教师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加强音乐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日程安排

  二月份

  1、制定、传达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召开音乐学科中心组、课题组会议,研究教学、科研的有关问题。 三月份

  1、初中音乐教师集体大备课。

  2、特长生声乐教学研讨活动

  四月份

  1、组织初中音乐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2、配合体卫艺科搞好市蔬菜艺术节中小学生比赛活动。 五月份

  1、课题组成员会,研究音乐教学、教研问题。

  2、音乐沙龙活动:声乐、器乐、舞蹈等。

  3、优质课评选和潍坊市教学能手评选。(待定)

  4、配合体卫艺科搞好特长生招生工作。

  六月份

  1、中考

  2、举行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

  七月份

  1、学期总结

  2、暑期教师培训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1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学生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材分析

  第四册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延长、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让学生爱听、爱唱。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能自然流畅的唱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教学形式上,教学方法上,作一些有效的'尝试,以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2、注重个体的发展,但更要做到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3、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多创设学生聆听的机会,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鉴赏的能力,并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美。

  4、鼓励和培养学生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的意识,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质。使学生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使学生形成有独立见解的个性。

  5、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融入相关单元内容的多元音乐元素,以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更好地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服务。

  6、结合教材的器乐进课堂,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春天来了》 2课时

  第二课《难忘的歌》 3课时

  第三课《童趣》 3课时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3课时

  第五课《兽王》 2课时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3课时

  第七课《小音乐家》 3课时

  第八课《静静的》 3课时

  第九课《飞呀飞》 2课时

  第十课《跳起舞》 3课时

  游戏宫有趣的运动会2课时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12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2、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乐表达、演奏和欣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其音乐创造的潜能。

  二、教学内容

  1、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符、节奏、调式、和声、音阶等。

  2、音乐形式的学习:歌曲、器乐曲、合唱、合奏、交响乐等。

  3、音乐欣赏的学习:经典乐曲、流行音乐等。

  4、音乐表演的学习:歌唱、演奏、舞蹈等。

  5、音乐创作的学习:和声编排、曲式设计、歌词创作等。

  三、教学方法

  1、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课堂上进行互动式的讨论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掌握。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支持、相互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综合评价法:通过考试、作业、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优劣,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教学步骤

  1、学习基础知识:讲授音符、节奏、调式、和声、音阶等基本概念,并进行练习和考核。

  2、学习音乐形式:讲授歌曲、器乐曲、合唱、合奏、交响乐等基本形式,并进行演奏、表演和欣赏等活动。

  3、学习音乐欣赏:学习欣赏经典乐曲、流行音乐等,并进行听课、分析和评价等活动。

  4、学习音乐表演:学习歌唱、演奏、舞蹈等技能,并进行表演和评价等活动。

  5、学习音乐创作:学习和声编排、曲式设计、歌词创作等技能,并进行创作和评价等活动。

  五、教学评价

  1、考试:每学期进行一次定期考试,考查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2、作业:每周布置一次作业,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3、项目:每学期开展一到两个音乐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和实践。

  4、 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表现和项目成果等,进行综合评定,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意义

  1、增强学生音乐文化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培养学生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通过音乐激发学生对文化和生活的情感体验。

  4、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和创新意识,为其发展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基本概念及表现形式,增加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掌握基本乐理知识,提高演奏、歌唱能力;

  3、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及爱好,增强音乐文化素养;

  4、开阔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1、音乐基本概念:音符、节拍、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表现技巧等;

  2、基本乐器与演奏技巧:钢琴、吉他、小提琴、口琴等乐器的简单演奏;

  3、儿童民歌:拉手、花灯、追赶爷爷、小白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中华民族器乐: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等演奏及基本表达技巧;

  4、特色节日文艺节目演出:如春节会、五四文艺表演、诗歌朗诵、话剧演出等;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互动设施,通过音响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技术手段着重展现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以实践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互动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用自己的感性体验磨练自己的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

  四、课程计划:

  第一课音乐基本概念

  1、了解音乐基本概念

  2、学习乐符的记号及节奏

  3、练习节奏的配合

  4、听音乐作品并谈论个人感受

  第二课钢琴演奏技巧

  1、了解钢琴的基本结构

  2、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指法

  3、练习各种琴键的压弹和手的.移动

  4、演奏简单的乐曲

  第三课儿童民歌

  1、学唱儿童民歌

  2、了解儿童民歌的节奏

  3、集体演唱

  第四课口琴演奏技巧

  1、了解口琴的基本结构

  2、掌握口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3、演奏简单的口琴曲目

  4、了解口琴的历史和文化

  第五课二胡、琵琶演奏技巧

  1、了解二胡、琵琶的基本结构

  2、掌握二胡、琵琶的弹奏方法

  3、演奏简单的二胡、琵琶曲目

  4、欣赏中国民乐的历史和文化

  第六课中华民族器乐

  1、了解古筝和笛子的基本结构

  2、掌握古筝和笛子的演奏方法

  3、演奏简单的古筝和笛子曲目

  4、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宏伟

  第七课特色节日文艺节目演出

  1、合唱、朗诵、话剧等文艺表演形式介绍

  2、策划、编排特色文艺节目

  3、小组表演

  4、集体表演

  第八课全课总结

  1、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

  2、集体表演音乐作品

  3、总结学习收获,分享个人经验

  五、教学评价:

  1、学生平时表现(包括带乐器、个人演出风采等)占比20%;

  2、学生在每节课上的自主参与和互动活动所获得的成绩占比30%;

  3、除了平时练习,还可以进行单独考试,考试占比50%。

  六、教材参考:

  1、 《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音乐之旅》人民音乐出版社;

  3、 《音乐赏析》高教出版社。

  七、教学建议:

  1、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音乐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2、进行多元活动,招募“音乐达人”;

  3、让学生多元化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音乐节、戏剧节、朗诵比赛等。

  初中音乐课程工作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初中生学习音乐基本概念和形式,掌握基本乐理知识,提高演奏、歌唱能力,增强音乐文化素养。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以实践为重点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互动设施等技术手段着重展现音乐的艺术魅力。在评价方面,除了平时表现和互动活动得分外,还可进行单独考试。通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增强音乐文化素养,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1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同学20人,女同学13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充分考虑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并开展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作为全新的教材,此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本教材就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教材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他自身的体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延长、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让学生爱听、爱唱。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三、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5、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6、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7、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8、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9、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10、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11、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12、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3、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14、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5、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16、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

  四、具体目标

  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5、总结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在下一节课中增加练习,对学生感兴趣的、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总结出来,加以提倡发扬。

  6、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想相应的对策,可以向其他老师请教并交流。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进度和活动安排

  周次唱歌听赏课时

  第1周《天天好心情》《快乐小舞区》1课时

  第2周《绿色的祖国》《小树小树快长高》2课时

  第3周《阿里里》《阿细跳月》2课时

  第4周《布谷》《春天来了》2课时

  第5周《小企鹅》《南极点播传北京》2课时

  第6周《大鹿》2课时

  第7周《叮叮咚》《布娃娃弹琴》2课时

  第8周《我给太阳打电话》《种太阳》2课时

  第9周《六一的歌》《阿里阿西》2课时

  第10周《咏鹅》《静夜思》2课时

  第11周五一放假

  第12周《箫》2课时

  第13周《夏》《晚风》2课时

  第14周《在暑假里》2课时

  第15周《城堡音乐活动》2课时

  第16周《幸福拍手歌》2课时

  第17周复习

  第18周考试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学校工作计划,音乐组工作安排,不断提高我校在艺术方面的教育水平,扎实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学生为本坚持教研教改;使每一位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有所得,有所获,推动学校艺术工作的`整体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二、主要工作:

  1:本学期,我担任三、四、六年级的音乐教学。

  2:积极配合学校教研工作,认真履行学校教务工作,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及提前备课.

  3:落实好学校艺术类的各项活动,加强对音乐各训练小组的管理和指导,使教师在每一次训练中有所得,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有所获.

  4:教学中落实好五条措施:

  1)每篇教案课后要有课后反思记录(即教学后记),每单元后综合思考小结(即教学随笔).

  2)组内教师间加强彼此的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6节,其中同学科教师间不少与10节.

  3)每学期上校级教研课1节.

  4)有一个校级以上的研究课题.

  5)重点进行一项基本功的训练.

  5:组织落实好文艺演出和鼓号队的训练.

  6:组织全组教师组建校舞蹈队,合唱队,口风琴乐队,争创学校特色.

  7:积极组织好学生元旦文艺庆祝活动.

  8: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各类艺术比赛,争取良好的成绩.

  三、具体工作计划安排

  1:九月份

  制定工作计划,提前两周备课;

  校级教学大比武活动

  进行学生鼓号队训练,为校运动大会做准备。

  2:十月份

  履行教学进度,落实研究课,

  组织学生进行好校园舞的练习.

  准备州音乐教学比赛

  3:十一月份

  正常授课

  组织好集体备课及教研活动

  4:十二月份

  开展校园元旦庆祝活动

  学期教学教研总结,交流.

【音乐课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课程教学计划11-05

《素描》课程教学计划11-24

拓展课程教学计划12-21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03-30

《美术》课程教学计划03-24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03-24

舞蹈课程教学计划02-06

美术课程教学计划02-01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