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16 16:14:34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优选】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优选】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

  [摘要]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使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使教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优化了教学过程,收到了实效。

  [关键词]

  信息技术;低年语文教学;整合

  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彰显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使教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优化了教学过程。笔者不断尝试着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使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与学习,最大限度地达到感染学生,收到了实效。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浓厚

  汉语拼音是帮助认识汉字的有效工具,直接决定整个人生阶段汉语的使用水平。在传统的拼音教学中,教师主要让学生机械地去认、读、背,枯燥乏味,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如果在恰当的时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课堂营造了和谐、愉快的气氛,获得教学的实效。例如,在教学声母《j、q、x》这一课时,“j、q、x和ü相拼,ü的两点要去掉”这个拼音规则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有些老师编了顺口溜:j、q、x小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固然孩子能通过这个顺口溜记住j、q、x和ü相拼的拼音规则,但很不人性,有点残忍。于是笔者把顺口溜改成: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动画:在鲜花盛开的小路上,从远处走来了小ü,看见j、q、x三个小朋友,就很有礼貌地把头上的帽子(两个圆点)摘掉,然后和j、q、x快乐地手拉手玩耍起来,同时动画跳出ju、qu、xu三个音节。当时课堂上充满了惊讶声、赞叹声。再比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时,笔者利用课件制作一张动感情境图,这样动感情境图色彩鲜艳,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授课过程中,先出示整幅图,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经过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看到了月亮。我接着问,是什么样的月亮,生答圆圆的月亮。然后我进行课件操作,出现yuányuè并伴有鼓掌声音,学生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很快乐。通过色彩鲜明的动感画面,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再加上生动有趣的悦耳音效,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营造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使学生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汉字学习更加形象直观

  汉字教学包括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初学生字,独体字很多,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出示指导意象图,就很形象,对学生识字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在教学“日”字的时候,笔者就用课件先出示书中“太”的图片,接着演示“日”字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日”的字形,并理解了“日”就是“太阳”的意思。还有“水”“人”“月”等很多独体字都可以借助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这些汉字形象记忆,不但会牢牢地记住字形,还能理解字义,对将来词语的掌握和运用奠定了基础。

  汉字的书写,堪称是一门艺术,然而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则是单调、艰苦的。他们自我观察汉字结构的能力很弱,更谈不上写工整、规范。笔画、笔顺写错误、写颠倒是常有的事,一堂课下来,写不了几个字,师生都为之苦恼,极大程度影响了写字教学的效果,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要创新写字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于是,笔者在教学汉字前,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认识相关笔画,接着给学生演示生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样直观演示,学生很快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迅速记忆。最后,老师再通过板演,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生字字形的掌握。写字之后,把学生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学生观察,直观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激发写好字的愿望。

  在低年级儿童汉字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识记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识字的能力。教学媒体成为学生感知和认知的工具,学生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很有实效。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让阅读教学生动活泼

  阅读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今后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是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束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了信息技术的结合,阅读教学明显生动起来,效果截然不同。例如,教学《从现在开始》这一课,笔者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以一幅设计精美、生动形象的动画,配上效果逼真的声响,把学生轻松带入到动物王国中去,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吊足学生好奇心,学生强烈关注有哪些动物参加“万兽之王”的竞选。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这里信息技术手段为阅读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课堂教学进入高潮,我安排了部分学生进行现场电脑操作,感受现场点击操作动画的愉悦之情,进入角色,深切了解猫头鹰、袋鼠、小猴的生活习惯,明白心中有他人,尊重别人的道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们就在轻松愉快、活泼生动的教学中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总之,我们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进行整合,通过精心设计课件,利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充分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纪存国.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xx.

  [2]蔡连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20xx(47).

  [3]唐俊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xx(9).

  [4]吉经彭.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xx(26).

  [5]程国生.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民风:科学教育,20xx(11).

  [6]康燕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9).

  [7]郑瀛泽.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旬刊,20xx(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2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我国中小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地区不平衡性,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教育上的差异。在经济交发达的地区,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信息技术教学也得到了普及;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学仍未被纳人中小学教学的课程体系中。

  从整体上而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是相对较低的,并且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

  2 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以及其成绩的提升,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得到推广的中小学中,对其教学的认识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片面性,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既要使学生理解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其实质,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足,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3 教学设备的配置上存在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

  就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基教学设施的配备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对于硬件的配置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等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从而也就限制了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4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师资力量的配备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教师兼任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这就使的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知识讲解以及操作上指导不到位等现象。在教师资源的不断引进中,教师专业素养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完善措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要不优化学科体系建设,使得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并且要注重教学的完善等,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真正地被推广,实现其教学目标。

  1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技术教学奠定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推广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的配备以及软件和系统的更新换代等出发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该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应注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授课的需求,为学生的实践联系提供充分的资源和保证,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序开展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

  2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推动教学的完善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数学等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对学生素质提升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地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明确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完善,保证其各项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4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能够更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教学对于中小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基础设施的配置、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方式的完善等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并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保证其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兆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进构想[J]。中小学电教:下,20一0(6)。

  [2]张宏,阳晓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xx(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3

  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体现出任务教学

  教学是否成功要看任务设置得是否合理,同时学习任务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以后,将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分成小模块,并分布在每一个学习任务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来达到最终目标。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所制订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心理与学习水平出发,并根据某一实际问题或是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来提出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在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以后,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制订实施方案。

  二、学生要确定课堂问题,明确学习任务

  让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只是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然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学习任务进行细化。学生获取知识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并借助一些外界帮助,利用学习资源来掌握这一知识。在学生接受学习任务以后根据情境来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从而来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这样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另外由于学习任务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所以学生想要完成学习任务就需要借助一些学习工具,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才能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并合理运用相关的知识。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创建相应的任务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并及时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疑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能让学生主动探寻,不断深入,并积累一定的资源与信息。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学习方法,这样才会让学生逐渐丰富自己的经验,提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思维与学习方法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出高效的学习环境,扩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的方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相互合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能扩展学生的固定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每一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将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汇总以后,制作成幻灯片。另外,教师还应当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掌握任务驱动教学的进度与方法,并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师要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让每一个小组推选出一名成员来讲述所制作的成果,然后由其他同学提出相关看法,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能让学生更加明确任务学习的途径,同时还会让学生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还会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4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当小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师利用课件播放了一段“猪八戒吃西瓜”的动画故事,先把一西瓜平均分成4份,让猪八戒取1份,但猪八戒不要,他觉得拿1份太少了;又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猪八戒还是不要;最后,把西瓜平均分成12份,这一次猪八戒开心的拿了3份。啊……学生大笑了。老师问:猪八戒现在为什么这样开心?……像这样,播放一段精彩的故事,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注意力,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吸引着,轻松愉快,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如: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教学课件的屏幕上出现一面鲜艳的红旗,长3米,宽2米。通过两种量的比较,同学们都学会什么叫做“比”了,并掌握了比的`各部分名称,也很快就学会求比值,如果进行反复的练习,学生好象有点厌倦了。这时,教师打开“天安门的国旗”的网页,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飘扬。这是一面特种型号的国旗,谁能找出它的长和宽是多少米?同学们一听,兴趣来了,争着上网查阅……。最后让学生查出长5米,宽3.33米。这时,学生好奇极了,有的学生在说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有的求出长和宽的比的比值,有的在议论和比较我们学校的国旗……。下课了,还在议论。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所以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参与,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我从网上下载了有关“圆的面积”的课件,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己亲手剪拼,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以剪拼动画32份、64份……形像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眼前。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又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先让学生猜测,自己动手摆学具,教师再借助教学媒体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突出公式推导的要点。先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看一共可摆几个,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重点是一共摆几个,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一个、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依次没长边摆满,共摆5个,与长的厘米数一致;再沿宽边摆了3行。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在这课的教学中,教学媒体以它得天独厚的动态演示画面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使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

  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特点可以解决传统课堂难以处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鲜明、充分、形象的视觉直观印象,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三、应用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新课程标准》指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真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一个好的课件,其窗口所承载的声、像、图、文信息是一种艺术美,会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如:我在教《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运用多媒体播出美妙的音乐,同时动画式介绍人体中许多有趣的比: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高度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脚长与身高长度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呢?假如你是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大约身高;如果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上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符合你穿。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这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知识,也使同学们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媒体和教学设计的物质基础,是传递信息、使知识内化、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它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使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符合个性教育的方向。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5

  最新文章摘要: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就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打破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分层教学走向深入。

  关键词:分层教学;体验成功;启发引导;激发兴趣;充分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如 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就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打破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分层教学走向深入.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模式,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首先,分层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这里说的分层是指成绩差异的分层,不是人格的分层。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为若干个不同层次(可分为A、B、C三层,比例为1:2:1)。编排座位时按一个优等生带一个学困生,发挥优等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困生,使他们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为防止分层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学困生增加心理负担,分层前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让学困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培养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以发展的眼光,公正、客观地划分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其次,分层教学必须把握以下五个原则:一是水平相近的原则;二是差别模糊原则;三是感受成功的原则;四是调节控制的原则;五是积极激励原则。

  三、分层教学的组织与操作

  (一)教学内容分层

  把学习水平分解成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的层次。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哪些需要识记,哪些需要理解,哪些需要灵活运用,分别实施于哪些学生身上。

  对学困生要转化,使之完成教学的起码要求;对中等生要优化,使之对知识理解深刻,对技能运用熟练;对学优生要强化,使之除完成高层次教学要求外,还注重发展爱好和特长。处理教学内容时可以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必学内容体现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学内容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教学内容的伸缩、增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共同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1.制定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调节、导向和控制作用。而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就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如何正确的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性发展需要之外,既要考虑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也要考虑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只有具有方向性的.目标才能给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好像航行在黑暗中的看不到灯塔一样。我让学生明白了目标的重要性后,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我要挑战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第一步想超过的学生,向他发出挑战,同时,让被挑战的孩子接受挑战,双方同时获得学习的目标。

  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教学目标可以分四个层次:

  ①使学生理解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掌握“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试题。

  ③通过知识迁移和在计算中寻找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类比推理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④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爱思考的教育。

  很显然,①、②是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③是针对较好学生提出的;④则是各层次学生不同程度共同追求的目标。

  因此,教师要在吃透教材、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因此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2.问题设计的分层。

  不同层次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成功的设计方案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1)根据学生的智商层次设计提问:老师的提问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时要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内容简单思考性不强的问题,应首先让后进生回答,即使后进生一时回答不出,也可让优等生帮助回答后,再让后进生重述,直至正确为止,这样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成功。在后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回答。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例如:多问“有什么?”,“是什么?”,……。对一些思维力度大的较难问题,教师要设置台阶,分层提问,减少坡度来提问中等生,例如:多问“为什么?”,“怎么办?”,……。成绩较好的学生多提需要深层思考、抽象性强、综合指数高的问题,例如:多问 “你还想到了什么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安排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言可发,学有所得。

  (2)根据学生的思维偏好设计提问:观察力较强的学生多提信息收集类问题,例如:问“你看到了什么?”,……;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例如,问:“接下去会怎样?”,……;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例如,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概括力较强的学生多提总结性问题,例如,问:“你明白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提问:活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需要长篇叙述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回答篇幅较简短的问题,……。

  给不同层次及类别的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能够在平等交流、互助协作中取长补短,使自己各方面的发展更加全面、平衡。

  3.课堂练习的分层

  一般情况下,优秀生和中等生对于基础题的课堂提问的反应是最积极的,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困生思考回答,促进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于提高题的提问,教师要上下兼顾,主要让中等生回答,促进他们的发展;综合应用题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勉为其难的,教师要舍得放下包袱,让优秀生作主,让中等生跳一跳。优秀生回答了高难度的问题后,可以让中等生进行复述;中等生解决了提高题后可以让学困生进行复述,同样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在执教“公倍数和公因数”时,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50以内3和4的倍数、公倍数分别有哪些?请分别写出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2)暑假期间,小华、小明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华每3天去一次,小明每4天去一次。 8月1日 两人都参加了游泳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一起参加训练?

  (3)暑假期间,小华、小明和小芳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华每3天去一次,小明每4天去一次,小芳每8天去一次。 8月1日 三人都参加了游泳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一起参加训练?

  这三个问题代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题是基础题,是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内容,教师让学困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顺利解决了问题。第二题,是略带综合性的提高题,教师让全班同学思考后,让中等生进行回答,再让学困生进行模仿,使之同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三题,教师则让优秀生作了解答,中等生复述。这样处理,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在练习中,我一般这样要求学生:一部分基础题,要求全班学生全部会做,做到人人过关,一部分提高题,指定中等及以上的学生做,鼓励学困生做,若学困生做对,可以得到“星”(用红钢笔打的)以资鼓励。鼓励优秀生自主探究具有挑战性的题目。

  在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之后,我布置了一些作业:

  基础题:2+3○6 8-3○4 6+3○8 5+4○3+6

  提高题:5+( )﹤8-( )6-( )﹥5+( )

  全班学生都须做基础题,学困生可以免做提高题,基础题全对就可得到与其他同学同样的等级。鼓励学困生做提高题,若能做对,则给予“星”的最高荣誉。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课堂评价的分层

  儿童的发展有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采用不同的评价。对A层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便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B层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C层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耀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作业设计的分层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A必做题

  ⒈星星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7=( ) 7×6=( )

  口诀:()口诀:()

  5×7=( ) 7×3=( )

  口诀:()口诀:()

  ⒉月亮餐:填上合适的数。

  ( )×7=427×( )=35

  ( )×4=287×( )=49

  B选做题

  太阳餐:想一想,能填几?

  7×5+7=7×() 7×7-7=7×()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A类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类中的两道题目和B类的一道题目。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又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课时,设计了以下作业:

  A必做题

  ⒈看谁算得都对。

  4×8+2354÷9×83×6÷2

  ⒉春游时,同学们排队射气球,3人一排,站3排,共击破18个气球,平均每人射中几个气球?

  ⒊宣传牌上左边有4棵树,右边也有4棵树,每棵树上有3个△,宣传牌上一共有多少个△?

  ⒋动物园里有8只黑鸽子,24只白鸽子,每个窝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窝?

  B选做题

  智慧宫里的魔术师把一根长16米的彩带,对折以后,再对折,轻轻一吹,彩带都断开了,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A类的四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类中的三道题目和B类的一道题目。这样,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只要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直接完成,知识的应用较为直接, 重点是让其巩固课堂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而对于学优生,则以提高拓展为主,充分发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提高综合、灵活运用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梳理、完善自己的思路,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有利于全面提高作业质量。

  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分层教学之所以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

  虽然分层教学给我们教师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当我们看到学困生向前迈进一步,优等生表现更加出色优秀时,成功的喜悦不禁油然而生。但愿我们的每一堂数学课都能给每一个学生插上一双翅膀,让他们遨游在数学的蓝天上,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6

  【摘要】我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字】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挥它特有的作用,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抽象的阅读内容形象化,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接触课文,理解课文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活化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二、让信息技术融入我的习作教学中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摆脱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与禁锢,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与张扬。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语文教师习作教学的得力助手。

  比如,我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个最熟悉的人,如实地描写他(或她)的外貌。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却让我大吃一惊。

  学生大多写的是自己的妈妈,可巧的是,有七八个学生写的妈妈的`外貌是一样的,于是我打开电脑将这些学生们的外貌描写都投到大屏幕上去,学生们大声读起来,读完之后一个个都笑了,一个学生干脆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你看他们的妈妈是不是长得一个模样啊!这些同学会不会是多胞胎啊?”顿时,教室里沸腾了,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经久不息。这样一堂习作评改课的确是生动有趣啊!从那以后,班上就再也没有抄袭作文的现象了。到这时,还有谁不承认信息技术的威力大呀!

  三、信息技术让学生开阔了语文视野

  虽然学生们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些李白的诗,已经对李白有一个比较粗浅的认识,但是,对于李白的处世态度、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太了解。我先给我的学生们搜集了一些资料,比如,李白的生平,李白的性格特点,以及有关李白的故事,还有中外人士对李白的评价。将这些打印成册,在学生间传阅,填补了学生的大脑空间,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四、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密不可分

  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与古诗教学密不可分。

  李白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的诗句,学生怎能凭空想象出来?于是我用大屏幕播放庐山瀑布那飞泻的激流,那壮观的景象,那轰鸣的涛声,孩子们发出了声声赞叹。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让我们携手信息技术,合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节拍,踏一路阳光,洒一路欢笑!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7

  一、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兴趣培养

  ⑴此游戏只要孩子们坐好就可以开赛了。手指的动作是由上而下具有弹性的“击”键,而不是“按”键。击键动作要轻快,击一下就缩回来。注意,在击键过程中两眼不能偷看键盘,手指各司其职,不要错位。

  ⑵开赛前要明确只能喊出键盘上的字母或者符号的口令,错喊为输。做的同学要用最快的速度用相应的手指做出正确的回答。

  ⑶活动可两人一组,随意面对面坐下,同学甲将双手伸出,五指向上,与肩同齐,做好游戏准备,准备就绪后,同学乙喊出一个口令“:a”。同时甲要很快移动左手小指,做出由上而下具有弹性的“击”键动作,击键动作要轻快,击一下就缩回来。手指的动作是由上而下具有弹性的“击”键,而不是“按”键。

  ⑷同学乙如此不断的喊口令,直到乙按照口令指定准确为第一局活动结束。

  ⑸第二局活动交换操作,同学甲喊口令,同学乙按照口令击键。甲指定准确后再次交换开展第三局、第四局……在一定时间内以击键次数多且正确者为胜。

  ⑹如果是多组同时进行,胜出的同学可以与别组胜出的同学一起进行复赛、决赛。游戏适宜人群:9岁以上的幼儿。游戏需要准备的材料:没有特定的材料,只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即可。游戏的技巧在于击键的同学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的眼睛,因为少儿们都喜欢盯住哪里就喊什么;不要抢节奏,一定要等对方喊出口令的同时快速指定,当然更不能慢节奏,因为口令落音后再指定,就是准确了也不算数;游戏的难点是对方毫无规律地反复喊出键盘上的符号口令,因为少儿们多次指定错误后就会心烦意乱,盲目出手;同学们在慌乱中要注意,避免误伤自己或他人;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其他安全。

  二、教育教学实施措施

  小学阶段中,课程设置的起始年级建议为小学三年级。较迟开始开设指法信息技术课程的地区或学校,应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的情况,采取适当调整课时等方法来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结束时达到规定要求。一些确有条件在一年级或二年级进行指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区或学校,建议在让学生“入门”和“感悟”的原则基础上,将低年级学生的指法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相伴或融合进行,一般不建议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应确保每周至少1课时。课堂是信息指法技术课程实施和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展现教师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建议指法信息技术教师遵循基本的.教学导向,精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

  三、教师对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找回“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责任

  1《.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做出了以下的几点要求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教师应转变角色改革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打字教学是重难点,计算机键盘操作课是最枯燥乏味的了。除了打字,就是打字练习了,能不能让孩子们改变他们心中的想法,喜欢上它,运用游戏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引到打字练习上来是个不错的方法。于是我利用自编自导的一个手指小游戏“点穴大法”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做示范,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用各种语言激励做得好的孩子们,最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在同学们中巡视、指导。我在所教的三年级做了试验,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正确的,效果非常好。著名作家李国文说:“奋斗者可敬,进取都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骄躁,恬淡而不凡庸……”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应该这样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思想是最难把握的一样东西,但可以影响,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指法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8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认知能力,语言驾驭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从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信息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如今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拥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强制灌输,一味的自我陶醉。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是传统死板的课堂环境变得活泼,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在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平等、和谐、活泼的新课堂环境的建立。

  2、信息可以更好帮助教师的因材施教,优化其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性,在接收能力,认知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精力有限,教学上顾此失彼的现象不乏多见,课堂效率不高。而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最大限度缓解这个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课堂内容,教师授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这也恰恰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相符合,同时也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直观化。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信息技术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有效掌握拼音的用法、读法,对于学生日后的认字能力、阅读能力都有帮助。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刚刚接触拼音的时候,很难马上掌握要领。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它使拼音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将抽象的拼音教学转化为直观的动态教学,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比如:“zhe”这个音节的教学,教师需要将声母“zh”和韵母“e”的课件在课前做好,授课时,首先展示“e”,然后在展示小女孩举着“zh”走到“e”旁边的画面,教会小学生声母“zh”和韵母“e”组到一块可以拼出一个“zhe”。最后,连贯的将这个动画场面播放几遍,同时带领学生读声母“zh”和韵母“e”,着重强调声母“zh”发音需要翘舌,而读韵母“e”的时候需要声音洪亮。两个部分的连读要连贯,快速。在边讲解边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简单的掌握拼读要领。

  2、信息技术在学生认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认字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小学生认字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嘘声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整合,学生通过这样新鲜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拓展。

  如:小学语文生字中有很多音同形不同的汉字,其中“坐”和“座”就是一对这样的词,从字意方面理解,连个字之间有着明显的却别,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将这两个字混淆。为了能够加深这两字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两个字的比划用动态的形式展出,然后将其不同的部分用红色书写,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强调容易出现错位的部分,进而实现强化教学的目的。

  3、信息技术在批改、评阅作文中的应用

  以往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往往是根据作文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评判。在作文课教学中以网络信息技术设备为工具,会使作文的批改、审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进行作文批改时,教师可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点评、修改,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也可以同时看到。在运作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Word 的剪接、复制、粘贴、删除等工具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删、段落的重组变得轻松自然,并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师生协作意识。学生的作文训练也可通过视频投影仪、大屏幕投影等供全班师生一同阅读、分析、修改,达到作文批改、评阅的较高境界。

  4、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信息技术创建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消除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会提升。

  如:《春天的色彩》一课,教师课前制作多姿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将蒲公英、油菜、花朵都融入春天的景象中。在进行授课之前,首先播放配有音乐的多媒体课件,教师泛读课文,学校一边听课文,一边欣赏多媒体课件中春天的景象,进而逐渐进入春天美好的情境中感受大自然,进而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在教师泛读之后,学生自己默读,将不理解的词句标注出来,教师进行解答,还可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记录下来,在下一次阅读的训练的时候,教师检查。很多学生会将“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的落在地上,沙沙沙”这句记录下来,认为这句写的非常美妙,准确,形象。这样不仅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更好的进行阅读积累。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9

  摘 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在无形中随时处于信息共享的状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在教学活动中,也有很多学校引入了信息化教学技术,并将其加以广泛运用。采用信息技术方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劣势,城市里的孩子一般在家庭资源方面比较有优势,很多已经上六年级的农村孩子还从来没有见过电脑,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村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信息教育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小学信息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1.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教学的认识及观念存在偏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在老师看来,信息技术课就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面,将教学提纲跟学生说一下,便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是直接改为上自习课。信息技术教案应该注重怎样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才能让学生把上信息技术课当成一种乐趣,进而学好信息技术。笔者建议信息技术老师完全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上机操作,这样学生一定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2)对老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培训是一片空白。当前,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学生对信息技术明显感到厌倦。学校每年都开展大量的其他课程培训,但信息技术教学培训却非常少。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应该抱着对老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每学期都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培训,久而久之,会有很大收获的。

  2.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补救措施

  (1)教师应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性都比较好动,并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制订适合他们的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应当灵活、新颖。可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由于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具体化,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基础后

  关键词:小学教育论文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由于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具体化,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基础后便开始上机练习,只需要告知学生主要的操作要领,应注重对他们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让他们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接收、传导的具体方式及整个流程及计算机的操作要领。

  (3)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多进行创新教学,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比学赶超”,共同进步。要形成这样的学习氛围,可以鼓励表现好的学生积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及心得,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先进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后进生,让他们在无形中学到更多知识,有利于“比学赶超”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4)制订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由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本身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建立起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当发现学生有些进步时,应及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通过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考试、提问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真总结考查结果,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鼓励。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不要过度责怪,应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促进其更好地学习。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信息教学水平,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和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为他们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0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味追求技能技巧方面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人文修养、人格塑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1.2社会重视信息技术技能的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技能越来越重视。因此,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小学阶段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1.3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以往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不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淡忘所学知识。但是,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与“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2.1课堂导入中引用生活案例

  从儿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要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需要找到“兴奋点”,而这个“兴奋点”就源自于生活,比如生活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类比,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病毒》这节课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以下生活案例:教师:今天小明同学请病假了,流鼻涕、头痛、发热,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学生:感冒了。教师:非常正确,感冒主要是由流感病毒传染导致。那么,电脑会不会生病呢?是不是也像人一样感冒、发烧?通过上述生活案例的引用,可以让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并且进一步启发学生描述遭遇计算机病毒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后,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2.2设置简单的任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给学生设置比较简单的任务。比如在讲授Word时,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新建、命名、使用Word文档等,并且对学生进行上机指导,同时耐心指导,学生基本了解、掌握Word的知识。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用Word写一篇生活日志,描述某一天发生的事情、感悟等。这样一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熟悉对Word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3融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生活规律

  小学生极易忽略生活点滴中的规律,但实际上,这些点滴的规律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点滴联系起来,既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让学生了解生活规律。比如在讲授《我给文件找个家》中,教师可以应用生活点滴中的案例:教师:每个人家里都有衣柜,那有谁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衣柜就是用来放衣服的呀,好像没什么规律。教师:其实,衣柜是有规律的。我们的衣服分很多种类,衣柜也有很多抽屉格档,方便我们存放不同种类的衣服。比如穿衣服的人(爸爸、妈妈、小孩)、穿衣服的时间(春天、夏天)等。学生:原来就这样啊。教师:是的。在《我给文件找个家》也是一样。比如上次小红同学存在学校微机房电脑中的文件不见了,而且也找不到了,主要是小红同学自己随意安放文件。因此,当我们以后建文件夹时,一定不能随意摆放,要有一定的条理和规范。通过上述案例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指导按照规范来安放文件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解建立分类文件夹的概念,学生可以了解其中的道理。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规律。

  2.4引用生活案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中,应用生活案例,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比如在“画图”工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跟同学玩一个小游戏: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作画,然后将学生的画组合在一起,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或是“看手势猜图”的游戏。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2.5根据学生的生活兴趣加强引导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还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每位学生的生活兴趣,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对于喜欢看电影的学生,可以告知学生如何使用影音软件;对于喜欢听音乐的学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下载歌曲,并且将其转移到手机、MP4等载体中;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指导一些较为简单的画图软件,让学生进行摸索,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加以指导,或是让学生自己上网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加以拓展,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生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显得非常必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社会重视信息技术技能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从课堂导入中引用生活案例,为学生设置简单的任务,利用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生活规律,引用生活案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的生活兴趣加强引导,进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1]。结合这一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一、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教材、教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具体情况,才能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还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备出适应学生发展、适应课堂教学需求的好课[2]。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及记忆效果。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一)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理性认知,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接着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各个学科都得到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3]。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应当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学生及时地纠正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如在学习《动画自己做》一课时,教师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一个娃娃从北向南跑;两个娃娃同时同向赛跑;接力赛跑。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简单的动画制作入手,慢慢进入教学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轻松愉悦地上课,又可以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三)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即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小学课堂中,而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更促进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如:金头脑、拼图、成语挑战屋等,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控制鼠标、键盘,熟练掌握电脑的开启和关闭。如此一来,既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电脑知识基础,又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好这门课程。

  总之,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必须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更新知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xx(05):45-48.

  [2]齐仁德.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06):34-37.

  [3]周建平.游戏教学关论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06):88-8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2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日后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教师要能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将对创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1关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1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据调查显示,目前部分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不断的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主观能够性,致使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原本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逐渐对信息技术教学失去兴趣,并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厌烦的心灵,这样学生就不会配合教师教学,致使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1.2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书本的知识交给学生,而不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这使得部分理解能力缓慢的同学,不能够充分的学习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此同时,小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教师却无法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创造了的发展。

  1.3信息技术的教学条件较差,严重缺乏教学资源:

  在有些偏远的农村,因为交通不便利、经济不发达,从而致使学校不能及时的引进大量的计算机,在对微机教室的建设中,也受到资金的限制,这样就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缺乏,学生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而且学生对计算机也不能足够的了解,因而,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教师也就不能够发挥着自身的教学水平 。

  2对于创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策略

  2.1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想能有效的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首先,学校就要及时引进足够的教学资源,购置新设备,只有解决教学资源的问题,教师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对学校的整合过程中,要能调整教学时间,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各自的水平。其次,学校和教师要能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实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讲知识充分的讲授给学生,学生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所有学校要开放微机教室,让教师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的信息技术,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才能熟练的掌握学习信息技术技巧,并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这样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

  2.2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趣味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而,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对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竞赛教学,只要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2.3激发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的动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才能对信息技术产生情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教学内容,并加强自身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而且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后,学生就会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这样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活进行学习,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

  2.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成绩上,从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受到许多限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油缺乏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就不能有效的因材施教,也就无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因而,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信任教师,并能将自身的想法毫无保留的讲给教师,这样教师就能够来接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并对其全面的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时,教师要能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有效的引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并主动的参与道到教学过程中,配合教师的教学。同时,教师就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水平,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有效的信息技术人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3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板书教学,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也逐步增强,对于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也能够达到运用自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但是也应看到,一些教师对于信息化手段的认识仍存在不足,对于信息化设备的利用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板书为主。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小学配备了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而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些设备的利用率不高,致使设备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教学手段仍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另外,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没有将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得信息化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中照搬教材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信息化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期能够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动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能够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效率,以更为丰富的展示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个更加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新奇事物具有先天的好奇心,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应从教师的思想认识、教师设计、信息化设备的配备以及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1.转变思想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应用关键在于教师的认识,信息化教学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上,还体现在现代化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如何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思考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紧随时代的步伐,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以发展的视角了解和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汲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并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之为教学活动服务,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和完善教学设计。当前,网络及各类应用软件将全球连接为一体,实现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语文教学大纲,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搜索与选择,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古诗词作者的简介、社会背景、诗词意境和名家解析等,借助信息化手段展示诗词中所传递的意境和思想,如视频、音乐、Flash动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直观的视觉教学体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语文备课小组应鼓励和提倡教师采用信息化技术用于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信息化水平。同时,教师之间应共享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和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配备齐全信息化教学设施。信息化教学设施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前提。学校应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加速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努力营造一个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不断创新和拓展教学新方式,使信息化教学成为主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利用信息化设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允许学生使用和操作信息化的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操作的正确性,避免学生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在家庭中已经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微信、QQ群或者微博的方式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教学内容设计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辅导的效率,使信息化教学贯穿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再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加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分享搜索到的信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分享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5.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课题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信息化的关键。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评估和培训,而面对日益严峻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较大的教学压力下进行信息化技术学习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有必要针对教师信息化能力进行评估和培训。学校可以从整体和个体出发,了解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然后结合学校信息化环境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例如,在信息化项目完成后,开展设备操作和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设备操作能力。同时,为增强教师的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可以采取校际合作或校外专业机构培训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四、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水平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转变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与时俱进,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婉丽.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2]姜文英.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7):51-52.

  [3]陈华芳.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灵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126-127.

  [4]李欣.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4

  摘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同时进一步开发多元的课程资源使之为教学服务?本文就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课程资源小学课堂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成为当前教育热门话题,怎样更好地开发和运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是多数教师的研究课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开发这类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就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生成性资源的产生

  一颗种子要成长为参天大树,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也需要和谐的教学氛围、互动的教学活动、生动的教学过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想开发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必须创设开放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关注学生的变化,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捕捉一闪即逝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做到如下三点:

  (1)更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作为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往过程中才能形成丰富的生成性资源。

  (2)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扬民主教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那样的可亲可近,从而敢于直抒己见、披露灵感、展现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的舞台,唱自己的“独角戏”,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舞台的主角,学生只有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或心情放松时,才会思维敏捷,出现奇思妙想。此时的奇思妙想便可成为引发教师授课灵感的生成性资源。

  (3)赏识教育,激发生成性资源的形成。

  教师要尽量使学生感受成功,并维护其“标新立异”。教师的鼓励和赏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敢想、敢说、愿意去想、愿意去说、愿意去动手。而学生经常会在处理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显出优势,教师可将这些“小成就”作为教育、鼓励学生的“个体资源”。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

  生成性资源是教材上没有的、不可预设的,它既不是教学前就安排好的,也不是能够预先安排的,它是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才生成的,课堂教学灵活多变的特性决定了生成的东西是客观并大量存在的。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中随堂资源,让随堂资源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让这些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1)巧妙利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即时场景、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形成生成性资源。

  在开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身处良好的学习氛围,心情放松,就会有“奇思妙想”和“信口开河”,同时,富有创造性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能很好地关注学生,捕捉那些学生机灵生动的思维火花,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教师授课灵感的。

  (2)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挖掘潜在资源。

  生成性资源属于生命载体形式的教学资源,学生是这类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较之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教学资源,生成性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潜隐性,如,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困惑、理解障碍,或对某一问题潜在的独特见解、错误认识等,教师不要立即给予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再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想问题;尤其是能够提供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经历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导总结,促进生成成果的升华。

  生成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资源收集后,要求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利用中加以引导升华。身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掌握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在很多时候,能生成一些教师闻所未闻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无知而不加以引导总结,就匆匆结课,这样就使生成缺乏升华的机会。一节课生成的知识、情感会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很复杂,并且有的时候学生并不清楚生成的结果,这些要求教师对比加以引导总结,促使生成的东西升华。引导总结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生成的东西加以系统化,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已生成的东西再作进一步的生成,以求得生成的深刻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或者从反面去批判已生成的东西。

  三、总结

  总之,在生成与建构的理念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动态生成促进教学,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理想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我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也为教学改革在技术上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常态化运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就是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借助于其技术优势为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服务。将美术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整合实现二者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能够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的独特优势,可以有效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约束,丰富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美术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有趣、丰富、生动、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在实践中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积极探寻,合理、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完美结合,充实、完美现代化的小学美术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美术学科。

  2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为课堂增加了许多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率。在美术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设计图纸,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美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其教育成果相当重要。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了解每个学生,从而做到因人施教。美术课堂上有许多的设计图例或一些图样的步骤,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讲解,并且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而现在多媒体教学只需要将绘画步骤用多媒体演示出来,便可以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述其中的绘画技巧。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将许多知识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节省了备课时间和讲解时间,可以为学生扩展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多的资源,教师可以寻找事例在课堂中展示,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寻找一些设计过程加强学生的理解,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也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学习,根据一些设计过程了解到美术中的.一些技巧,便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在美术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对美术的了解更深刻,发现美术中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使用使美术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方便学生的理解。美术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的简单讲解并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所以只有将抽象的美术用信息技术展现出来,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促进课堂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3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美术教学手段

  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的开展,要求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学改革之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后,为学生搜寻贴近生活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小组讨论教学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自己的问题,小组内部相互交流、讨论,在网络上搜寻相关的信息,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小组内进行分工研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在美术学习中,灵感是比较重要的,灵感的激发可以促进一幅完美作品的诞生。在信息技术发展下,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这便是交互式网络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大大节省了学生与教师的时间,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网络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学生与教师可以在课下交流,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指导,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提高教学效率。总之,教学方法的改变结合着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美术教学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美术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只有依靠大量的图表来增强学生的理解。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也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进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比如讲述海底世界的情境,无论教师形容得多么形象,没有了解过海底的学生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情境的。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一系列相关的图片设计成动画视频,以供学生观看,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用信息技术加以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在网络上,有许多的名师讲解和一些具体绘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其中的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件,在课件中体现出美术的特色,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激发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术中的乐趣与技巧,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讲述建筑设计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设计,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向教师请教,希望可以做出比较好的作品。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环境,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和协作能力。

  6结论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美术课程的学习对于其他课程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美术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艺术水平的提高,对素质教育的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教材与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了想象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但终究离不开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师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探索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16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1-10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11-1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20篇11-15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精选15篇)11-2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精选15篇11-1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11-1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合集15篇)11-2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合集15篇11-2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必备【15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