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经典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每一个体育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良好的备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性;备课;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运动强度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只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还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育在当下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一位体育教师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体现在以下几点:是否落实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等。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实现这些教学要求,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环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但是,随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很多教师对于自己的备课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倦怠心理,往往只是抄袭和敷衍,为了应付学校的常规检查而做,忽略了备课的重要性。没有课前的认真准备,课堂教学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教学和体育专业的理论学习
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吃透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确定每节体育课的三维目标,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投掷内容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投掷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就会没什么兴趣,教师反复多次示范和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无趣。所以,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学生在平时常用的一些投掷行为导入到投掷教学中,由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把生活引入课堂”这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与传统单一的竞技体育相比,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这样的改变也需要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备课思路和教学方法。
(二)认真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教学活动,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重难点知识逐一化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备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采用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要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于比较活跃的班级,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游戏或者竞赛环节,以激发学生的疑问为主,在控制学生情绪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参与意识;对于比较踏实稳重的班级,教师可以多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就是有效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训练。因此,我们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还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关心学生,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出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关爱,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把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转移到体育训练当中来,积极投身到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当中。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产生对教师的钦佩和羡慕之情,随后学生便会积极地去接受教师布置的各项训练任务。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联系日常生活进行体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一些基本的活动能力,如走、跑、跳、平衡等,而这些体育技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在进行系统的体育学习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体育活动入手,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亲切,产生主动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二)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为依据,层层递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设疑解疑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比起单一枯燥地讲解来,学生的兴趣明显要高,尤其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尤为有效。
总之,要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总结,将对学生的训练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侍崇艳,刘峰.苏北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游戏运用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6).
[2]丁小虎,徐大成.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xx(3).
[3]张丽丹.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xx(19).
[4]贾跃飞.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xx(4).
作者:李颖 单位:河北唐山南堡开发区第四小学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2
1、抓住游戏的趣味性特点,精心组织游戏。
小学生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非常乐于参与。在游戏中,如果插入一些趣味的元素,不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达到教学目标。如:“模仿动物表演”游戏,教师课前准备各种动物的头饰,让学生戴在头上,能够很快调动学生的兴趣。游戏要具有新奇性并带有较强的喜剧色彩。 只有使游戏新奇,才能诱发学生参与兴趣。游戏的创编出乎意料,好奇心被激发,他们“蠢蠢欲动”,或许会想:“我能做好吗?———我一定会比别人做的更好的!”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认真地去完成这一个游戏。如:我在组织一年级学生做“夹着球走”的接力赛,学生受腿长的限制,跨下夹球是很件不容易的事,何况要走完10 米长的距离,那更是“雪上加霜”,游戏中会出现很多的滑稽场面,不通过用手抱球,举步难行;或是走几步球便慢慢下滑———成了“母鸡下蛋”,让学生捧腹大笑。所以,为了能完成好大家都不懈地努力。
2、游戏要多样性。
一般来讲,一项游戏只有一种游戏方法,而我传授给学生的至少有两种以上的游戏方法。例如,在“长江、黄河”游戏中,原始的方法是两排学生面对面站立,一排为“长江”,另一排为“黄河”,当老师发令为“黄河”时,则“长江”追“黄河”,反之亦然。现在,我把此游戏的方法改变一下,内容和规则不变。例如,以跑道的两边为界,学生以两路纵队向前慢跑,一路为“长江”,一路为“黄河”,当教师发令为“黄河”时,则两路同学马上改变跑步方向,“长江”向“黄河”那边追去,不准出界;有时,我会让两排学生背对背蹲下进行游戏,或面对面站立轻轻的握手进行游戏。我认为,采用了这种多样的游戏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情绪,既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熟悉了此游戏的`方法、规则,遵守了课堂纪律,又使学生在这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遨游。
3、游戏要因教学目的的不同而设。
游戏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分为一般性游戏和专项性游戏。一般性游戏主要应用在准备活动当中,起到热身和调节气氛的作用,方法简单、比较容易组织,有时也作为教材搭配内容来使用。专项性游戏主要应用在专项技术的训练教学当中,避免专项训练方法和方式的枯燥,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培养专项的感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是各种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运用游戏化教学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的,因为学生不是运动员,对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目的性不强,而且兴趣、爱好不一,充分考虑教学的吸引力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进行技术教学的关键一步,能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就是成功的开始。
4、不要放弃民间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娱乐活动,也是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运动。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娱乐性、竞赛性强,能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所以深受青少年儿童的欢迎。我在教学中发现,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走进体育课后,学生玩一次“三人板鞋、六人板鞋”、“竹竿舞”,出出汗、练练筋骨,运动量不比各种跳跃和跑步小
5、运用游戏的综合性特点,增加竞争机制。
游戏的教材十分广泛,包括跑、跳、投掷等诸多内容。如果适当加入一点竞争机制,更能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如:“火车赛跑”、“夹球跳跃”、“跳得高,投得准”等游戏,通过竞争的游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等优良品质。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3
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增强小学生的体魄,增长技能,更重的是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得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内心出发,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构建完整的德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
毫无疑问,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来说,思想品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学校的教育要求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国家一直如此要求,广大体育教师也是如此做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新青年。因此,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德育教育。那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最直接的方式是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工作中去,即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去,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内心出发,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构建完整的德育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大地给予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进一步做到教育自我。因此,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影响学生、相信学生、倡导竞争。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性质全然不同,德育教育是要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而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求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以及学会自我教育等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把德育教育的知识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来,其次,为了实现由强制性德育教育向民主性德育教育的转变,教师就必须做到充分利用相对动态的体育课堂环境,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从而实现德育行为选择能力以及自我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再加上要求学生亲自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各项能力便得以体现,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长跑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常会有学生摔倒后爬起来继续跑的情况出现,教师则应当就此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这不仅是对跌倒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内心深处受到感动与鼓舞,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育能力,还对学生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的精神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再比如,跑步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做到团结一致、有组织纪律以及展示朝气蓬勃、奋勇待发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打扫体育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甘为集体奉献,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二、根据教材特点作出相应的引导教育
目前,学校的体育教材分为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两大部分,其中,理论教材有更为鲜明的思想性。良好的理论教育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主动从事体育活动、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科学研究表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这项研究表明,教师传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实践教材当然也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实践教材主要侧重讲解运动的要领与技术,每一个体育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基本要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各项教材、教学因素来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跳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长跑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质;足球、篮球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配合集体利益的优良品质。再比如,教师在讲授长跑的注意事项时,除了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动作以外,更要进行思想教育,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在长跑过程中教育学生运用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暗示自己体力不错、情绪稳定以及把注意力由长跑的疲惫转移到调整呼吸上来,积极鼓励他们信心满满地参加长跑活动,不仅能够让他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也能让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的同时磨练自己的意志。
三、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种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发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以外,教师还要根据事态发展进行适当的教育,因此,在课堂上把握有利时机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教师的仪容仪表和语言表达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做出表率、起带头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言传身教总是比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素质水平才能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正确有用的思想教育。首先,教师应当做到穿着打扮得体,举止文明,在教学工作中,讲解清晰、动作规范,这样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这种形象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体育教师要有严肃认真教学的风度,又要有特有的健康和朝气。并且能够将这种朝气传递给学生,通过仪容仪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思想道德知识。另外,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是能够影响学生的。文明、有针对性、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是可取的,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学生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做到:规范语言,使用文明用语以及普通话,穿衣符合运动的特点,即身着运动服,动作正确熟练、规范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体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配合也相当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还要在体育场共同上课,因此,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做出应有的改变,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等,让学生从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同学的优秀品质。要想让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体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团结一致,遵纪守法,严格自律,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他人,谦虚礼貌的高尚品德,以及独立创造性、自信自强、敢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让他们养成主动从事科学锻炼的习惯,还能提高其心理素质,塑造优秀人格。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4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体育是提高我国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健康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我国的教学环境中,文化课占据着主要的教学地位,使得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难以形成高度重视。这不仅使得学生在身体锻炼方面受到阻碍,同时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改变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是当下推动体育教学发展的最佳方法。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探究,来满足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与精神面貌。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现状;方法
我国目前的教育,正是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转换的十字路口。在面对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很多应试教育的思维依旧影响着教育的行为。在我国众多的小学生当中,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占据了多数。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的文化课学习,对体育活动的限制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在多重阻力的影响下,学生的体育锻炼很难保证,因此,只有改变教学方式,让体育课程被众人所接受。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体育课一般都是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无法形成有效的体育锻炼。因此,很多主科教师便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体育课程来让学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当然,我们不能反对学生学习文化课,但是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改变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现状,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从而将体育教学从边缘课程引入到教学正轨中来。比如,在小学的体育课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跑操之后,就直接自由活动了。这对学生来说完全没有意义,教师不带领学生难以进行有组织、有效率的体育锻炼。体育课不是游戏课,教师不能做甩手掌柜,而是要起到带头作用,引领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只有这样,体育课程才不会在学校中沦为一种边缘课程,从而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障碍。
二、做好教学策划,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学习具有天然的抗拒心理,因为学习的过程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当下高压的课堂也使得学生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体育课堂对学生来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体育课程上面,很多学生难以接受教师滔滔不绝的理论讲解,从而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正是喜欢运动的年纪,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听讲,是无法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做好课程策划,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上过得充实并且有所收获。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让学生来积极参与,比如想要通过跑步来锻炼学生的身体,可以在课堂上举办接力比赛,或者是男女生分组进行跑步比赛。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产生锻炼的兴趣。团队的荣誉,也是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通过体育游戏来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兴趣方向,是这种教学的重要目的与手段。
三、建立新的教学方法,贴合教学实际
教学方法是教育的灵魂与主线,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将会使得课程进行得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教学方法选择得不好,就会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让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新课标教学提倡进行素质教育与师生合作,体育教学的开展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相应的改革。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与学生展开技术讨论,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展开教学效果的调查。然后就是加强学生的主导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逐渐“放权”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在讲解足球运动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发地组织足球比赛,通过随机的方法组成两支球队进行比赛对抗。而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能一走了之,反而要更加专注地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裁判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比赛当中去,利用实际的情况与现象,来为学生讲解他们平时学习不到的知识。
四、完善小学体育的教学与评价体系
我国的教学体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尚不完善,体育教学更是缺少相关的教学评价。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失去了开展的意义,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得体育课程的开展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小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常态。不仅缺乏体育锻炼,同时动手能力还严重不足。这就使得众多小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完全就是一朵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所以加强并完善小学教学体系的评价,是进行体育教学创新的关键,同时也是保障体育课程开展的关键。小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承载着太多的期许,健康的身体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积极地改进与创新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才能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xx.
[2]董辉.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xx.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体育课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能让学生体会到多种乐趣,然而因学生的差异,教学组织管理要求就更高了。当前小学体育课堂上出现了对课堂常规强调不够、讲解示范与练习时间分配不合理、过度约束与过度自主造成的课堂失调、整理放松环节的思想麻痹等组织与管理问题,需要一线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与组织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水准。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21世纪国际教育视野中,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有效的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活动,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能使心态得到改善,体能得到提高,品格得到塑造。在一节40分钟的体育课中,既要教会运动技能,又要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期能为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实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小学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教学组织与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在课中对体育教学形态、运动负荷、教学秩序、教学信息及运动体验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和控制工作。依据体育运动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可以把一节体育课划分为开始热身部分、学习提高部分和恢复整理部分。三个阶段的组织教学与管理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在实施教学组织与管理时应区别对待。
(一)开始热身部分
开始热身部分的内容包括教学常规、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其中,教学常规包括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检查服装和处理见习生等。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疏于对课堂常规的严格要求,忽略了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身心发展特点,造成了上课时集合拖拖拉拉,小动作不断的毛病,教师在课堂上未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往往是上课几分钟了还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另外,有的教师在整队集合时把学生队形站成了面对太阳、风口或站到靠近干扰源的地方,使上课过多地受到自然气候的干扰,影响了教与学成效;还有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课服装没有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穿着过紧过窄、没有弹性的服装进入体育课堂。不利于体育活动,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学习提高部分
学习提高部分是一节体育课的主体部分。合理的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是一节好课的保障。由于体育课大多在室外上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广大体育老师要有较强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与学生练习的时间分配,一直是一对矛盾体。我们既要把教学问题讲得透切,使学生领会动作技术要领,又要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多多练习,以更好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如何驾驭和处理这对课堂教学中的矛盾体,是一线体育教师时常要面临的问题。而约束与自主是另一对矛盾体。为了强调课堂纪律,势必要对学生的行为有所约束,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体育课堂组织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但现实中,许多体育教师由于统得过紧,造成了课堂练习气氛过于沉闷,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心理,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也有的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上课时“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晒晒太阳吹吹牛”的放羊式教学时有发生,更谈不上组织教学与管理了。
(三)恢复整理部分
在恢复整理部分,通过一节课的活动,学生体力开始出现透支、注意力也不够集中了,许多运动损伤正是在这个时间段产生的。但许多教师却在思想上麻痹大意,忽略了恢复整理这个放松身心的活动环节,也不利于学生对下一节其他课的学习。
二、改进策略
(一)抓好课堂常规要求
小学生具有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而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前提保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在整队集合时,教师的取位要迎风向阳或者侧向站立,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眼睛受到光线和风沙的干扰。其次,唯有身正才能垂范,教师的精神、仪表也要饱满、严肃,在集合整队下达口令时,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如在老师下达“向右看———齐!”口令时,要求学生快速反应,同时大声、整齐地喊出最后一个字“齐!”,下达“向前———看!”口令时,要求学生快速反应,同时大声、整齐地喊出最后一个字“看!”,下达“稍息!”口令时,要求学生快速反应,同时大声、整齐地喊出最后一个字“息!”,体现了课堂组织教学的“精、气、神”,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再次,检查着装时、教师的表情既要亲和又要严肃,既要强调课堂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性,又要体现出文明礼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不足并乐意接受批评。这些常规教育方法,要从刚接手新班级教学时就加以训练,这样才能为学生迅速进入体育课堂状态培养良好的习惯。看似简单的常规教育,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控制讲解时间,凸显练习密度
学习提高部分既要把问题讲透,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精讲多练,合理分配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的时间,如在学习提高部分,非有氧运动项目的新授课要求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单个学生的练习密度要达到55%以上,复习课练习密度则要达到60%以上,而整节课的练习密度则要控制在65%以上。有氧运动类的运动如健美操、武术、瑜伽等,则要求整节课的练习密度达到80%以上。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讲解示范与学生练习时间分配之间的困惑,学生由于有更多的练习时间,就更容易学会动作技术,体能也得到提高,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为人师表,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岗位,教书育人,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务部门、教研组要经常组织听评课,杜绝放羊式行为的发生。约束是自由的前提,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喜动不喜静,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不能保持长久。因此,教师平时在组织教学时,对每一个活动都要有要求,对每一个活动内容都不宜时间花费过多。在教材选择方面,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组织上,要因材施教,灵活处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带有鼓动性,体现出“新、奇、活”的教学特点,多采用导入法、激励法、比赛法、提问法和情景法等教学手段,还可以利用不同的练习队形,如圆形、长方形、马鞍形等,不断变换组织教法,让学生产生新奇感,从而积极地参与练习活动。案例:《前滚翻》在学习提高部分,教学时教师先安排两个与前滚翻有辅助作用的小游戏,如《低头望天》和《小皮球滚一滚》游戏,对每个游戏都要提出要求,使整个游戏氛围达到严肃认真,团结活泼的效果;在教《前滚翻》时,教师先做1~2次完整动作示范,然后把动作进行分解与组合,并逐一讲解示范,力求语言精简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激起学生学习欲望。保护与帮助环节是体操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滚翻的保护动作是保护者一手托住练习者的肩颈,帮助其缓冲,并提示学生“低头”;另一手托住练习者的`腿顺势助力前送,并提示练习者做好“团身抱腿”动作,两人一组,然后相互交换练习。教师通过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的动作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观察,合作学习;最后针对学习情况,进行优生展示,以检验学习效果。这种简单的设计,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真正主人,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学会新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克服麻痹心理,重视恢复整理活动
体育课接近尾声时,学生的体力透支较大,注意力也开始下降,此时学生最容易受伤。因此,教师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此时应适当地采用一些调节情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渐把心收回来,并逐渐减低运动负荷。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恢复体力的放松性游戏或练习活动,如安排一些伸拉性游戏、音乐伴奏下的舞蹈等放松活动,帮助学生恢复疲惫的身心,使他们有饱满的精力上好下一节课。最后,还要做好课堂评议,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做一个回顾;还要布置课外活动作业,把体育活动延伸到课外,把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养成习惯,不断增强体质。
三、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每一位小学体育工作者,要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己任,充分钻研小学体育教学的学理,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不断地探索切实可行的组织教法与管理方法。在开始热身部分、学习提高部分和恢复整理部分的三个教学分段,充分考虑不同教学分段的特点,灵活应用教学手段,不断变换组织教法,使每一节体育课都上得生龙活虎、充满活力,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爱上体育,并投身运动。
参考文献:
[1]沈建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黄宁波.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xx,(07):11-13.
[3]毛振明.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王辉.浅析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实施[J].内蒙古教育,20xx,(21):21-21.
[5]朱建国.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模式及其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有关问题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xx,(02):79-81.
[6]纪旭明.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24):174-175.
[7]闫更帅.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体育科技,20xx,(01):126-126.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6
1前言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早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然而20xx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的结果却不容乐观。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也继续增加。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主要指标,例如爆发力、心血管耐力等项目连续下降。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青少年体质所呈现出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深思。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改革的反思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在阅读有关中国各种体育报刊、杂志、书籍等著作,为本文积累并提供翔实的史料来源和论据。
2.2.2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我国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与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学校体育存在以下问题:课程体系落后,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所学的运动项目多课时少,重点不突出,造成教师赶任务,学生这个没学会,又学那一个,效果不佳,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落后的考试制度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目的要求。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仍存在突出问题:理论上确立了“增强学生体质”在学校体育中的首要地位,而实际上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尽管体育课都上了,老师也教了,但实际上否定了应用身体运动来健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3.1“升学主义”“金牌主义”思想的障碍影响
我国己有不少学者尖锐地指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升学主义”(指轻体育,重智育)和“金牌主义”(指忽视全体学生的体育,只注意少数尖子)。“学校体育运动技术中心论”是“金牌主义”的具体表现。一些同志认为学校运动代表队在比赛中得了名次拿了奖牌就以为学校体育搞得不错。甚至有的学者指出,体育教学内容应当绝对以运动技术为主。指导思想的偏差,使得学生既学不好运动技术,又没有足够时间锻炼身体。重运动教学,甚至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锻炼身体,这是忽视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要原因。
3.2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习惯
学校体育的一个致命伤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体育,在他们走出校门后,竟然与体育永别了。有的学生甚至在学校就没有过篮球、足球,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我又不参加体育比赛,我有不拿世界冠军。这与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健身意识、能力和锻炼习惯直接相关;与我们把体育理解成运动有关;与我们在体育课堂没有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关。
3.3体育课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教材内容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这是学生所接受不了的,也不是健身所需要的。对学生需要的健身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内容安排不够,教材中多以技术动作描述为主,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也给学生们自学带来了困难;教材重复率高,统一的体育教材已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要求。
4对策
4.1树立科学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教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即使课余体育活动,亦应如此。
4.2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坚持多样化、弹性化、生活化、社会化、乡土化、实用化等原则,教学大纲的统一性、权威性、指令性要与教师、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相结合,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自练、自学、自评,重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态度和习惯的养成,高中以上要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增强大纲理论部分内容的多元性和逻辑性。
4.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要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学校就应该有足够的体育教师,其次做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就应该不断注意知识更新,掌握体育学科的前沿信息。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要主动地与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从中捕捉对教学有帮助的信息,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体育科研方面,要注意追踪本学科前沿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并迅速把科技成果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善于发现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并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避免其他教师走不必要的弯路。通过不断进行体育教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完成一定水平的体育科研课题任务,或开辟新的领域,以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5结论
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过渡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形势下的体育课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学生学会锻炼时的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终生受益的健身意识。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规则、讲平等的教育活动,它的独特作用——“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是学校体育的特色所在,不难看出学校体育对完善学生人体、身心得以协调发展有重大作用。
作者:王佳佳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7
摘要: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简要地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对他们施加良好的体育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其锻炼身体,培养其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另一方面,对于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小学体育课“名存实亡”现如今不少教师和家长都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的价值,他们固执地认为理论知识课程,比如语文、英语、数学等是最重要的,体育课根本没有上的必要。所以,学生的体育课经常会被其他任课教师占用,甚至有的学校就根本没有在课程表上安排体育课程。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严重。
2.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很多小学在上体育的时候,教师都只是让学生集合做操或者直接采用“放养”政策,学生在体育课上或是站一节课或是三五成群地坐着聊天,根本没有发挥出体育课应有的作用。有的体育教师是由其他文化课教师来担任,可想而知体育课的教学水平会是什么样子。
3.出自对学生的安全考虑,教学内容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高,再加上他们又处于一个爱玩、好动的年纪,所以体育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往往会过于谨慎,束手束脚。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枯燥的教学内容、过小的运动量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从长远来看,学生缺少运动兴趣,养成了不爱运动的习惯之后,对于以后身体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这种只看到眼前、而没有站在长远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体育基础设施缺乏,满足不了学生需求这一点在部分农村地区尤为常见。在一些农村地区,不要说像样的足球场、篮球场,就是一些单杠、鞍马、甚至是跳绳都不常见。很多时候这些体育器材都是“躺”在器材室中“不见天日”,只是在应付检查的时候昙花一现,大多时候,学生都是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乱跑,或者几个学生凑在一起聊天、发呆。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并不只是教师或者学生单独“唱独角戏”。师生只有加强互动配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和学校首先要重视体育课,真正做到让学生可以有课可上,而不是轮到体育课的时候,其他教师占用体育课的时间。这样学生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感,即使上了课效果也不会好。其次,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时,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这一点上,教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先把身体活动开,然后把注意事项告诉学生,或者在一些体育运动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好标准示范动作,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比如一些学生喜欢打篮球,教师就可以让他们挖掘自己的篮球天分;一些学生喜欢踢足球,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锻炼足球技术。总之,任何运动项目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可以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教师对此也应该大力鼓励,争取让学生将自己的一时兴趣发展成为终身爱好,这对学生未来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2.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游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拿篮球教学来说,教师在篮球教学之中加入篮球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当中提高篮球技术,提升了篮球教学的实效性,还可以让篮球变得有趣。篮球作为一项团体运动,是非常讲究团队协作及团队配合的。所以,在小学学校中可以在篮球教学当中为学生设置一些团队性比赛。例如篮球对抗赛,可以分为5V5打全场或者3V3打半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学生在对胜利的渴望和荣誉感的驱使下,就会在对抗赛之中进行协作配合,甚至会超出平时的个人水平,通过实际性对抗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球技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把篮球游戏带入篮球教学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营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可以比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使篮球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把篮球游戏引入教学中,使枯燥的教学方式变得简单、有趣、丰富,利用篮球游戏巩固基础训练。
3.针对部分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体育老师和家长可以联起手来,自制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用品比如在农村地区流行的沙包,就是家长将麦粒或者玉米粒用布包起来缝制而成。另外,像一些较小的体育器材,比如篮球、足球、跳绳等,这些常见但是造价不高的用品学校应该尽力给学生准备。总而言之,虽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教师积极思考解决措施,针对问题想方法,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些困难。
参考文献:
[1]高尔勇.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xx(6).
[2]林米珠.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关基本运动能力教学的相关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xx(19).
[3]纪贤凡.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学校体育学,20xx(3):22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8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师组织和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依据。
本文谈的体育教学目标是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及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遵循体育教学目标的框架结构和分类系统及编制原则而具体确定的。
体育教学目标,是由学科教学目标,学段、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教学目标呈系统性和层次性,在教学目标系统中,下位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课时教学目标是其最基本单位,体育教学目标基本是靠课时教学目标来实现的。
一、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
附图{图}
1.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是在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段教育与教学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学段体育教学内容,确定本学段学生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并通过一定的运动负荷实现身体发展的目标。
2.年级体育教学目标
在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年级各项教学内容进行纵横分析,并根据本校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3.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在年级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学期各项主教材进行纵向分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各项主教材的单项体育教学目标。
4.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以本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和单项教材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各单项教材深入进行纵向分析,找出本年级各单项教材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各项主要教材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各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区别
教学目标不是教学过程,而是具体、明确的教学结果,是以学生学习以后的变化为依据,表现在学懂、学会、产生兴趣和追求等方面。教学目标是可以观测的学生身心变化,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达,它的实现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期望,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期望和假设,缺乏量和质的规定性,观察和测量都难以进行,因而教学效果也难以评价。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量化的规定,可观察、测量,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依据。
教学任务仅限于教师所用,而教学目标则是师生共用的。描述教学目标可用具体的行为动词,因而对教学过程的阶段、深度、层次有明确的限定。教师依据目标而教,学生则借助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不仅比教学任务容易操作,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控制,重要的是将教学任务化为教学目标,能有效地促进由重教向重学转化,让学生得到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分类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运动负荷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若干层次,其表达方式如下:
(一)知识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记忆
①能记住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②了解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③知道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
2.理解
①能说出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②会讲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③懂得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
3.简单应用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做某某动作。②能运用已学过的`某某知识和原理。③能回答(讲出、说出)某某道理。④能回答(说出、讲出)某某动作做出的道理。
4.复杂应用
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某某道理。
(二)技能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体验
能照示范、照片(图片)尝试(亲自)体验(体会)某某动作。
2.模仿
①能做出某某动作。②能做到某某样子(程度)。③会做某某动作。
3.组合
①能将某某与某某动作连贯做。②能做出某某联合动作。③能连贯做出某某与某某动作。
4.协调
①学生能不停地做出某某与某某动作。②能熟练地做出某某动作。③能不停顿做出某某正确动作。
5.熟练(自动化)
能准确自由地做出某某动作。
(三)情感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接受
①学生能注意听教师讲解,认真看教师示范。②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某某要求能给予配合。③学生愿意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2.兴趣
①学生乐意按教师的某某要求去做。②学生对某某练习,精力集中(干劲大,情绪高昂),感到欣慰。③学生对某某动作乐意多次重复练习,产生爱好、倾向。
3.自觉表现,形成观点立场
学生认识到某某活动(练习)的价值,在没有人指导的条件下也能自觉地做,由倾向、爱好,经过内化形成观点、立场,并经常习惯地自觉表现。
(四)运动负荷目标
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适宜的运动负荷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负荷的大小,是由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即练习的重量、距离、速度、时间、数量和动作的质量等因素组成的。
课时教学目标中的运动负荷目标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度、适量,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能力的提高。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
编制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教学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必须遵循思想性、科学性、操作性、层次性和可测性的原则,依据教学三要素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编制。以一课时为例,方法如下:
1.要认真学习和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根据单元教学目的,疏理出本课时的知识点以及要完成的技术技能的要求。
2.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运动技能的起点和适应水平,确定本次课时的技能目标。
3.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时的运动负荷目标。该目标应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同时也照顾到学有余力和体弱学生的不同要求。
4.确定目标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做到检查有方法,测量有依据,考核评估有标准。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9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就是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锻炼,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本文从以生为本、正确定位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学生课堂参与、重视学生探究意识培养、重视学生情意目标培养、合理进行课堂评价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来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本理念;以生为本;差异;参与;探究;评价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得了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的多项交换,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把教师的“好教”转向为学生的“好学”,就能够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
1.1以生为本,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定位“认知、技能、情意”教学目标,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有所获,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在了解了学生的体育爱好、性格、实践和协作能力后,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后,才能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符合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需求。
1.2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
1.2.1尊重个体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不同,他们的行为和思维都不同,有多样性的特点,在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渗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避免在教学中忽视和不尊重学生现象的发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可通过个别谈话、集体讨论、课外体育兴趣活动等形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原有的知识结构及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一个人的智力都由多种智力因素组成,它们各不相同又各有所长,教师的教学应尊重并适应这种个体差异。
1.2.2运用差异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的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分层教学的应用,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后,设置不同的起始高度(如80cm、90cm、100cm、110cm等),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对高度进行自由调节,对“横杆”的高度自行调整。在这样的练习中,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不断地挑战自己,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高度中进行技术动作的巩固,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以在低高度下掌握技术动作,树立信心。
1.2.3尝试先学后教
传统体育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以教师“讲”为中心,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先学后教,先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自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以学定教,来确定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各种姿势的起跑教学中,就可以先不进行起跑动作的讲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起跑方法,自由地进行各种起跑的练习,有站立式、蹲式、弓箭步式、打坐式、蹲立式等多种方法。学生练习的气氛很浓,玩得也很投入、很高兴,其中一些方法很有创造性。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讨论“哪一种姿势起跑最快”,在继续练习中寻找自己最快的方法,然后教师总结,在这样的先学后教中,学生玩得开心,而且还学到了起跑的知识。
1.3以生为本,加强学生课堂参与
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思考,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长跑教学中,部分学生刚开始速度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下降,甚至出项走动的现象,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长跑过程中的体力分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合理分配体力的重要性,争取在练习和测试中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跑动距离。在体育教学中,要以生为本,多为学生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我实践能力。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来选择,通过对现行体育器材、场所的有效利用,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和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中展现活力,并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我实践能力;为了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加入娱乐化元素,使得学生在欢快的活动中,得到学习、成长和历练。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拓展,一定要以体育教学目标为导向来开展,在加强学生课堂参与的基础上,确实能实现对体育教学的服务。
1.4以生为本,重视学生探究意识培养
在体育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来重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在集体进行游戏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游戏的体验,通过小组的交流,探讨游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在游戏中取得比赛的胜利;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通过调整游戏的队员站位来进行游戏,来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又如在游戏的创编中,就可以给学生一些固定的器材,让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创编本组的游戏,要求创编的游戏要有创意,要有利于锻炼身体,要能培养体育兴趣等等。创编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创编对游戏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做到以生为本,重视学生探究意识培养。
1.5以生为本,合理进行课堂评价
传统体育教学的课堂评价对象是集体,而没有细化到每个学生,给予的评价方式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学生产生自卑和不自信的行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生本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进行激励性的课堂评价,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和对体育的兴趣。在评价中,要以生为本,在对学生知识技能评价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态度、情感的评价,合理进行课堂三维目标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结果和过程的评价,给予学生学习的关心和指导。将评价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积极性方面转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对于顺利完成技术动作或者练习的学生,要积极鼓励,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对没有顺利完成学习的学生,要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带有鼓励和激励,放大优点,指出不足,帮助其树立信心。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对于体育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以极强的自信心、勇气向目标前进,提升体育教学的高效。
2结语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展程度主要来自教师对教学所施加的因素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渗透生本教育,就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适时调整,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运用小组合作、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等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提,但是要注意,由于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和心智还未成熟状态,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一切根据学生的“天性”和“本能”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渗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刘昕.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20xx(6).
[3]杜雪兴.论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2).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开展跳绳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学生的持久耐力、平衡力、弹跳力等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跳绳教学中开展花样跳绳教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训练思考
小学体育课堂容易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机械地对学生开展教学,尤其是跳绳这一运动项目,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同时容易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沉闷。针对这一教学局面,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从创新层面开展跳绳花样教学,让学生的跳绳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花样跳绳教学的方式,展开多种体育训练,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增强,摆脱电子游戏的控制,更加积极、饱满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跳绳兴趣
在小学跳绳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跳绳运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就要善于改革传统的跳绳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感悟体育锻炼的魅力。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一定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有选择地开展跳绳训练。花样跳绳教学需要充分调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接受能力,尤其是针对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就要适当地降低难度,并且通过一种游戏的方法展开花样跳绳训练,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充分的吸引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将学生的跳绳兴趣激发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展开教学时,可以穿插一些简单的游戏训练,当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住正确的跳绳方法后,教师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一个竞赛,通过“看谁点得多”的小游戏,观察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看谁点得多”的小游戏是观察哪一个小学生能够在跳绳中点的点数最多,通过这种游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协调自身的平衡能力,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同时这种比赛形式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的节奏性与律动感等得以提升,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又比如在左右甩绳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种接力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左右甩绳的技巧,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知道左右甩绳的动作名称,同时这种活动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跳绳自信心,不断激发对跳绳学习的欲望。
二、尊重学生主体,有效开展分层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不同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践,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分层,让学生能够结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开展花样跳绳练习。教师可以首先依据学生现阶段的身体素质以及对跳绳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将身体素质较好以及对花样跳绳技巧掌握熟练的学生分为A层,将身体素质一般而勤奋练习的学生分为B层,将对花样跳绳掌握程度差,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分为C层,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至少有一位A层以及C层学生,这样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训练,学生就能够在小组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从而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这种教学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教师节省教学时间的重要策略。开展分层花样跳绳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让不同层次中的学生一起进行练习与学习,可以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练习状况,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落实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获得教学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跳绳训练更加有效。例如并脚左右跳的练习中,教师展开游戏练习,举行一个行进间左右脚交替接力赛。在游戏开始时,学生快速从起点处跑至终点处,拿起跳绳完成并腿左右跳四拍后再迅速返回与第二人击掌,第二人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以最先完成的队为优胜队,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丰富教学过程,拓宽学生视野
在花样跳绳教学中,教师展开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定的跳绳技巧,更重要的还是帮助学生通过跳绳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让学生的精神以及身体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不能采取单一不变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丰富教学过程,我们的花样跳绳教学可以充分地挖掘花样一词,使得花样跳绳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从而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创造,通过自身的思维能力引导,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入新颖的想法,进行创编跳绳,或者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展开跳绳训练,也可以设定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又或者让学生在一个音乐的氛围下展开花样跳绳,将跳绳与音乐结合起来,使得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参与花样跳绳的欲望。例如在花样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边跳绳边捡东西;用绳子代替竹竿,模仿一些少数民族开展“竹竿舞”,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伴奏,让学生能够结合音乐开展练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时刻保持着一种新鲜感,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会丧失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花样跳绳教学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与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使得我们的花样跳绳教学变得更加的高效、生动、趣味。
参考文献:
[1]赵瑾.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7(25).
[2]尹斯春.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6).
[3]于海平,黄艳,王文军.中小学学生花样跳绳学习的价值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7).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
体育游戏是一项融健身、娱乐、教育、智育开发为一体的活动。 它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 不受场地器材限制, 简单易学, 趣味性、竞争性强, 课堂气氛活跃, 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深受高校广大学生喜爱和欢迎。
所以,将二者相结合,即将体育游戏学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消除其厌学情绪。 下面,我浅谈一下小学体育课中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具有一定的规则
规则能够约束犯规行为, 维护游戏的安全,保证双方的公平竞争,引导游戏技术与战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而游戏的规则在游戏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游戏的规则是随着游戏的水平高低而变化的,越低级的游戏,其规则约不定型,越不稳定,甚至没有明显的规则。 而在儿童或青少年的体育游戏中, 就有了明显的规则,因而能使游戏在一定的约束下进行,也能通过游戏达到某种既定目的。 但这类游戏的规则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游戏的组织者可以随时因各种条件的不同重新制定或修改规则。 游戏发展到高级阶段,游戏的规则进一步合理与严密,从而使游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 这种游戏的方法与规则也就会逐步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使规则具有某种相对稳定性。 这类游戏称为竞赛性游戏,又称为竞技运动。
(二)具有教化性特点
体育游戏在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在游戏中,游戏者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体验有助于游戏者形成行为的社会定势,内化社会行为规范。 体育游戏中的群体活动、角色的扮演、转换与互动,也满足了少年儿童社会归属或团体归属的欲望,对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等具有独特的功效。 体育游戏本身具有竞赛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可以激发游戏者的进取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促进他们健康个性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体育游戏总能为少年儿童创造一种合作、竞争,同时又能相互鼓励、彼此理解的环境,在这种生动活泼、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少年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高度发展。
二、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可以发展其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 能够促进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 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加入体育游戏,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体育游戏中有大量适合中小学生参与的内容和形式,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特殊的作用。 如果游戏单独作为准备活动,则能提高中枢系统的兴奋性和各器官系统的技能,促使体温升高,增加肌肉弹性,防止运动损伤。对于结合教学内容的准备活动,还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正式练习的调解能力,强化动力定型,为正式传授新内容做准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尤其在进行单调枯燥的素质练习时,体育游戏就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将单调的素质训练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快乐、主动的状态下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二)有助于学生对积极情绪情感的体验并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体育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和富有竞争性的活动, 它给小学生带来快乐,能够使他们在游戏中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 如“猫抓老鼠”“拼摆五环图” 等情绪情感性游戏中,既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又能弘扬奥运精神;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扮演鸡妈妈的学生体验着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孩子,教会孩子躲闪。因此,在体育游戏中,学生既经历着紧张,体会紧张后的放松,又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的变化,不断学习表达和控制情感的不同方式,而且丰富情绪情感体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他们的友好、同情、责任心、爱憎分明等积极的情绪。
人在生活中不仅有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情感,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情绪情感。人的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如生气、愤怒、绝望、悲哀等情绪如果长期压抑而得不到释放,就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而体育游戏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表达自己各种情绪的机会。它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场所, 使学生逃避不愉快的现实环境和气氛,弥补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可以缓解心里紧张,减少忧虑,使他们向自信和愉快的情感过度。 因而,体育游戏确实可以帮助学生降低焦虑和紧张,具有情绪的修复功能。 所以体育游戏不仅能帮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还能排除学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三)弥补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足的现象
在中国有好多中小学体育硬件设施很差,没有足够的设施器材供应学生上课,而在体育游戏中有些体育游戏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要求不高,甚至很多体育游戏都不需要设施器材,如报数结队,结网抓鱼,贴膏药等,只需要一块场地即可进行,深受学生的喜爱。 合理运用这些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弥补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足的现象,同时可以使学生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是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寓教于玩,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在游戏中学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特别是在课的准备部分,可根据学生神经中枢较易兴奋,较注重集体英雄主义,好胜心强等特点,体育课可进行形式多样的准备运动,如“钓鱼”“巧过拦截区”“跳过跑绳”“鸡毛信” 等来体竞赛游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一堂体育课准备部分练习组织得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堂课就是成功的开始。 再则,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性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此外,教师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总之,游戏的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受低年级的学生的喜爱。 而且,还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游戏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于振峰,赵宗跃,孟刚.体育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55-67.
[2]李斌.谈体育游戏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J].体育战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2
1、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小学生大多处在6-12岁年龄段之间,这个时间中,身体各项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的高速时期,骨骼迅速生长、胸骨横径增宽,肌肉也伴随骨骼不断发展而逐渐发达。这一时期内,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骨骼发育健壮结实,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会导致骨骼与肌肉发育软弱,但不恰当的体育活动则常可能引起运动损伤。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注意避免进行过分剧烈和耐久性过大练习活动。小学阶段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记忆方面仍以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头脑及思维不断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情绪控制趋于稳定,自我尊重及获得他人尊重观念不断增强,但其自制力不强,意志力也较差,仍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要方式,需要教师激发引导其学习兴趣。
2、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制约运动兴趣发展主要因素
2.1、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以应试为主,这就导致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运动能力优劣及运动锻炼的强弱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导致当今社会越开越多学校及家长因受应试教育方式影响,过度强调理论课程学习进而忽略能够促进孩子实践能力提高的体育运动锻炼,误导学生产生体育运动的课程并不重要,使学生普遍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就变成了空谈。
2.2、不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本身所存在的制约因素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认真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教法的创新之外,学校中客观现实的运动场地器材优劣也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的优良水平也是直接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学校综合教学实力的体现。另外,某些小学体育方面教职工人员缺乏且运动项目的专项技能较差,也是导致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低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2.3、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因素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也对教学过程中运动兴趣培养有相当大的影响。某些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制约,无法完成教师要求掌握的动作,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引起对体育课的厌烦心理。再加之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抗挫折能力较差,体育教师更要充满耐心,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才能与学生相互信任理解,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4、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形式落后,教法身缺乏选择探究和趣味创新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体育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那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而,如果教师不去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形式,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缺乏自主选择,就会影响其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3、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方法策略
3.1、建立新观念,教学目标简要明确
在初中阶段女生因生理等因素,一部分不喜爱体育运动,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对于此类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创新观念、集思广益、收集材料、在积累更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引入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合的体育游戏到课堂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增加体育运动知识的普及,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体育的定义,及高水平的体育锻炼对增强进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到运动的幸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增强学生毅力,勇于挑战,通过成功的获得,激发运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成功体验的获得有助于激起学生运动兴趣,通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优秀和成绩给与肯定,用信任激励方式与学生相处,能使学生更加自信。
3.4、体育教学引入游戏与竞赛教学激励学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来强化动作练习,创造轻松协调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5、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
宽容式激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遇到教师与学生产生矛盾的情景,教师应怀着宽容之心与学生耐心沟通,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矛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式激励,作为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期望式激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的鼓励学生为主进行课堂教学。
4、结语
影响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发展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们意识到健康与我们学习生活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要拥有健康强壮的身心状态必须从小开始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从而启发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运动习惯,使学生心理上喜爱认同体育运动对我们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运动锻炼过程中,通过轻快愉悦的锻炼学习所需知识与技术能力,树立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健康的成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3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师生之间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积极地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但体育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实效。随着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调动他们的学习性和积极性;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要让小学体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小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空间,提倡“玩中学、玩中练”;要让小学体育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在师生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首备条件。教师要利用生动亲切的语言渲染课堂环境,“蹲下身”和学生在“同一个高度上”活动,逐步将自己融入孩子们中间,像一个和平使者用智慧传递知识技能,用爱心连接学生之间的情谊。
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几次,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二、玩耍,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第一直接原因就是体育课有得玩,他们认为玩是体育课的主调。的确,体育课如果丢了这一点,孩子就会不喜爱甚至讨厌上体育课。所以,我以“游戏”为“家常饭”,以“竞赛”为“家常菜”,力图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
记得那是我上的第一节课,教材是立定跳远,我采用较为“程式”的方法进行技能教学,结果学生练得垂头丧气。课后我经过与同事交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调整,第二堂课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样是立定跳远课,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做游戏?”同学们急切地回答:“想!”。“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做‘剪刀,石头,布’。我接着说:“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各人自己找朋友,两个同学一组,先设置好起点,然后通过猜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胜负,赢的一方双脚蹬地向前跳一次,输的一方原地双脚向上跳一次。每五次为一组,最后看哪人离起点远,距离者胜,距离最远的将赢得全班总冠军。大家一听游戏中还要比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会儿各自找到了朋友,学伴间玩得既紧张又活泼。一会儿找同学测量,一会儿找老师评判。15分钟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大家练得满头大汗。这时我再评价同学的跳跃动作,请做得规范和跳得远的同学出来示范的讲评……通过这一竞争性的游戏,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课后,我最深的感受是:学生看似玩,实际上做的是双脚用力蹬的立定跳远动作;形式的变换,让他们在欢快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对于孩子们,这种教学方法远比教师不断地讲解、示范,学生排着队不停地轮流练习要强得多。从孩子们的笑脸上,我能感受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
这次教学启发了我,后来我通过合理的创编、科学的安排,推出一些游戏性、竞争性强的学习内容,采用“新、奇、活”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玩,在玩中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在玩中逐渐养成自主意识、纪律观念和组织能力。体育游戏是体育课上必不可少的,他能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创!以下4点就是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1、锻炼性原则
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合理地确定游戏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
2、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即游戏的教育功能。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吸引学生的基本动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情节、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
4、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
三、自主,教学互动的发生点
给孩子们一定的时空自主权的内容选择权,是体现课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师生教学互动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其一是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低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师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运动员,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活动,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花样,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别提有多得意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
四、期待,教学成效的增长点
体育与其他科目一样,学生存在先天体质、能力和心理上的差异,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后进生”才是最需要体育和多参与锻炼的人。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来弥补或消除“后进生”的缺陷。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简化要求,使其在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树立信心。特别要提出的是,对个别因为身体因素不能达标的学生,可以选项测试,防止发生因测试不合格而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阴影,久而久之他们会远离体育活动与课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稍有进步时,当学生顺利完成某一动作时,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总能让其体验到进步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倍感自信,激情满怀。
总之,一切发展的基础在课堂,只有你深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深爱你。因为教育的秘诀就是真爱,有了这个秘诀,你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才会更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将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创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对于低年级教学,我一直都主张游戏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这样既能能提高学生兴趣,更能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社会主义,人际交往,教学论文,教学方法,小学生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4
1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大多数的小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会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不敢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质量;其次,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讲授如何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后,一些教师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将自己处于主导地位,不能和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常常由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体育锻炼,几乎没有互动的机会和时间,这样就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能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
2.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因为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比较强烈、兴趣较多、爱动爱玩的特殊时期,所以,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体育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还能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经过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实验证明,小学生比较喜欢游戏教学法,因为游戏教学法是一项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特殊体育活动,这和学生好动爱玩的性格相符,所以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容易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
2.2选择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有发展潜力的综合人才,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小学体育教学而言,确保小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是最重要的任务。要想使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教师选择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时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添加适当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从而有效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有效实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3体育教学要做到规范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需要对教师和学生做到合理的规范。对教师的规范主要包括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规范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规范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规范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完成,从而实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对学生的规范主要包括规范学生在课堂上应遵守的常规,比如规范学生听课、规范学生练习,还包括规范学生器材的布置以及规范学生的自主探究等。所以,体育教学做到教学规范化,这样才可以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4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所以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100米接力赛跑”时,体育教师首先要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100米接力赛跑时的正确姿势,提升学生快速跑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力和灵敏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竞赛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起跑姿势和背向以及侧向听声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2.5增加课堂教学互动活动环节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要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增加互动活动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尽量为学生组织一些可以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活动,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6强化小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只有学校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师,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因此,学校在选择体育教师时要注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学校还要适当的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提高在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体育教师之间还要多沟通交流、互相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总结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实行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上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选择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活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做到规范化,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
摘要:体育是一种娱乐、游戏和艺术,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但必须发挥趣味性特点才能深受小学生欢迎。趣味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体育中开展趣味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教学;应用
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趣味性教学应用于多种学科之中,趣味教学通过全新的教学观点与当今的先进技术相结合,营造出健康向上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能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下面本文就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创新教学形式三个方面来谈趣味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提高教师素质,夯实趣味教学基础
趣味性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需要教师能够有明确的课堂目标、清晰的课堂脉络并进行积极及时的引导,这与传统课堂中老师全方面灌输内容不同,趣味性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好奇心强,对很多事物都想动手尝试,在体育课中大多数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小学体育教师如果想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就必须要不断给自己补充新鲜的知识,使自己多才多艺。多才多艺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全面丰富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参加学校内以及学校外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提升专业水平,并且不断探索趣味性教学,掌握多种教学方式并且在课堂中加以运用和实践,促进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比如教师可以参加课后培训,学习小学生心理变化动态等,了解小学生的思想,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并在课外学习一些啦啦操、舞蹈、跆拳道、武术、马加术、街舞等新型的运动方式,在课堂中教授给学生一些新奇新颖的知识,实现趣味性教学。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补充知识,力求能够多才多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践行师生平等的原则,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成为朋友,主动询问了解学生在体育课中有什么样的困难以及学生在哪些项目有特长有潜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特长,解决学生的困难。
二、创造教学环境,保障良好教学氛围
趣味性教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趣味性教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更是如此。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贯彻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学生有终身体育终生锻炼的思想,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要坚持锻炼身体。其次,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将所需要的体育器材进行分类摆放,让学生在课前感受体育文化的气息,并且上课后进行准备活动,使同学们进入上体育课做活动的状态,避免在后面的剧烈活动中受伤,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体育教师在授课结束后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活动,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组织学生一起做游戏,提高班级凝聚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另外,学校要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保证学校的体育资源完整。比如,很多小学会有“阳光一小时”的活动,在这一小时中,学生可以自由进行体育活动,操场中,学生们打打闹闹,消散着课业压力,这样的体育教学环境非常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形式,落实趣味教学应用
趣味性教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新颖独特,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才能更好地使小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标准正确地演示动作,但是可以加上丰富的表情,诙谐幽默的言语,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并让学生不断模仿探索动作,把握要领,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比如做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赋予学生不同的角色,然后发出口令让同学们迅速反应。创新教学形式,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比如,在进行长跑耐力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蛇形跑,穿越障碍跑,相互追逐比较谁更快的形式,这样学生们在游戏中提高身体素质,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肢体力量锻炼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实心球投准”“小球赶大球”,小组比赛比较哪一组投得远等方式,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提高身体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创新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提高素质,增强体质。教师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教育观念意识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起步发展的阶段,所以从小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时要不断插入趣味性活动,创新教学形式,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并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浪潮,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8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经典)06-0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27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4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15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推荐)06-0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优选)05-29
(精品)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6-04
(优秀)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28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热门)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