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21 11:59:09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

  当今,无论哪个国家,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休闲娱乐方兴未艾,医疗保健改革成功,社会保险日趋完善。上述种种举措都说明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我们几十年的体育教学,的确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我们确实也在不断地改革体育教学,但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健康状况堪忧,这一现状呢?根据健康三维观,今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就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树立身心健康观

  体力是生存法则中重要的一条,是一种生存能力,人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的身体素质,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有敏捷柔韧的身体,有良好的耐力和暴发力。《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传和行动纲领》出:“实质上,人们的身体是个性的基础。因此,人们应该学习如何充分适应他们的身体。”成长中的青少年,面临21世纪日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这个最大的生存考验,更远远应该具有这种素质。他们不应该是在温室培养出来的“胖墩子”“病包儿”我们的独生子女这一代,在父母的百般照顾呵护下,越来越少那种强者的气质。身体素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指标,没有这一条,其他都谈不上。因此对不能为了达到素质指标而丢掉这个根本,另外,身体素质的提高应该讲究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人的生长发育不仅是组织、器官、身体的高矮胖瘦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其内在功能的逐步完善和成熟。青少年正是发育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们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取得最有效的提高。

  1.特性

  跳绳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活动,深受儿童喜爱,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通过跳绳活动,能使上、下肢肌肉变得丰满结实、富有弹性,同时还可以促进儿童肌肉和骨骼生长发育。

  2.作用

  (1)跳绳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跳绳时,由于下肢肌肉有节奏地收缩,落地时身体自重对下肢骨骼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刺激骨质增强,促进儿童骨骼的生长和上、下肢、关节、韧带的发展。(2)跳绳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3)跳绳可以促进同伴间的密切协作精神。

  二、树立心理健康观

  长期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是充满自信的,因为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比较了解,相信自己的身体是可以保证目标的实现的。要让学生知道体育对心理的调节作用,学会一些基本的利用体育活动调节自我心理的技能。从一个人就健康的身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何止是体格外表的美感,那源源不断流淌出来的坚韧性、灵巧性和自信心,使我保持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例如,支撑跳跃等、在学练活动中给学生布置具有一定困难的任务,要求他们完成有一困难的动作负荷,使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推高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

  三、树立适应社会观

  社会适应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不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和处理问题,就是剥夺其学习权利。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遵循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要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人际交往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与物质的交换过程,只有在这种交换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提倡人际交往要贯彻一个基本原则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提倡人际交往要贯彻一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原则,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有贯彻这个原则得天独厚的条件,就看教育者如何运用。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把一滴水融入溪流,江河中,才能汇成永不枯竭的浩瀚无边的海洋。同理,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使自己学会与人共处。与人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能量。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角度看,人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逐渐完成社会化,即从自然人逐渐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对促进个体社会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同心协力(二人三足)为了让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胜”或“为什么会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善于竞争的精神,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总之,体育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每堂课的教学,都应把学生的运动实践活动为实现综合目标的达成,有目的、有计划、有创造地灵活实施,始终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郑长和

  单位:大安市安广镇第三小学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界开始推行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教学任务要求。比赛教学法是按照体育课程不同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学生个人体育条件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及激励,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比赛教学法;高职;体育

  在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能较差,同时学生的体育综合实力也不够理想。这反映了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高职体育教学以理论学习和自主训练为中心,无视学生的就业需求,这类教育思想显然是错误的。高职体育教学只有深入把握课程体系,建设开放式课程,探索以竞技教育为起点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解决高级体育人才的培养问题。比赛教学法是一种立足于体育竞赛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有效地结合竞技与课程教学两者的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外部激励机制的配合下,对学生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本文将立足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比赛教学法的特点,对比赛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比赛教学法的内涵

  比赛教育法是指利用竞技和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体育技能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育中应用比赛教学法时,要同时具有教师的指导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这两个重要因素。学生具有自主参与的意识,体育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赛教学法的效果。体育教师的诱导性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密切相关。运用比赛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体力和健康水平,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我国传统的体育课一般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而且体育课的气氛也会变得乏味,学生也会逐渐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情绪。通过比赛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以往枯燥的体育教育氛围,逐步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竞争教学法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还能对学生的团队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人员在应用比赛教学法时,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加上有效的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充分考虑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比赛教学法的优势

  (一)重视技术训练,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

  学生对学习存在散漫、怠惰的心理是极为常见的,但是他们在考试的时候,总是存在紧张情绪。高中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日常训练中缺乏紧张感,对训练任务抱有敷衍、应付的散漫态度,这使其日常训练效果不佳,同时个人体育素养也难以提升。但在面临考试、比赛时,学生通常会具有高度的紧张感,训练时格外认真,同时对于训练内容也不再抱怨。比赛考验的是他们的体育能力和学习水平。因此,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学习体育技术,提高熟练度,以满足比赛的需要。同时,每次小的比赛就像是一次大赛的提前训练,学生通过战术合作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并加强队员之间的合作,通过该形式能够无形中增强团队信念和团队信心,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提高积极性,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真程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般的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学习。有时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训练任务学生会以糊弄的心态去完成,甚至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不大”。在这种传统的体育课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学期结束后,有的人只记住了基础的体育理论和简单的动作,有的人连基础的体育项目都做不好。比赛教学法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欲、胜负欲,比赛的结果就是悬在学生头上的一根“胡萝卜”,所有学生都会为得到更好的比赛结果而努力。同时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三)培养学生对体育技能的重视

  这里所说的技能,是指在篮球、足球等身体对抗性比赛中使用的技能。很多学生在日常训练及体育理论知识学习中,难以从相关内容中得到乐趣与成就感。因此,学生对该类知识以及体育技能不够重视。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合适的干预措施引导学生对体育技能产生重视。例如,大多数体育生都喜欢球类运动,如篮球或足球,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或是不同系之间的比赛吸引学生参与该类互动,学生在竞赛的氛围里会对体育技能、技巧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进而使学生在竞赛后也会注重对该方面的训练。同时,高职学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对于这类竞技球类运动有着强烈的攀比心和好胜心。这类好胜心理会极大地促使学生注重相关方面技能的锻炼,进而促进体育意识的提升。技术和实战能力提高后,就能切实感受到运动和比赛的乐趣,习惯和意识自然就会养成。

  (四)利用比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比赛是一种有着深刻情绪体验的竞技游戏,它在游戏规则的制约和体育精神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精神造成较大的冲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经济精神、体育精神以及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在体育行业中长期发展。在比赛过程中,组织该比赛的教师就是该比赛的灵魂人物,拥有裁判、组织者以及规则制定者等多重身份。因此,教师在比赛中应充分注意自身的公正性,赏罚分明,对比赛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务必要言传身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竞技体育、什么是体育精神。对违反规则的球队和个人,应进行合理的警告或处罚,让学生明白在比赛中违反了游戏规则会被处罚,在学校违反了校规会被处罚,在社会中违法了法律也会被处罚,必须让学生具有“红线意识”,让学生在比赛中树立严格的规则意识。一些教师在比赛中对学生的一些“小动作”不予置评,采取忽视的态度,这会影响其他按规则进行比赛的人员,同时,也会使犯规人员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犯规是没问题的、是小事。久而久之,该类思想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生在体育行业中的长期发展。

  三、竞技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上的应用建议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不同的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即,高职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因材施教。另外,应减少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而不是以就业为目的的课程,灵活地选择授课内容,使授课内容不再以考试为目的,而是以技术为目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学习体育的水平进行分类,设定各自的竞技项目和要求。没有达到竞技水平,为了赢得比赛而过度练习的学生,只会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会增强其锻炼的危险性。

  (二)注意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结合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单纯被竞技成绩所支配,而是以自己对项目产生的兴趣为引导,才会更认真地学习和锻炼。即学生只有在真正对体育产生兴趣后,才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把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举办体育比赛,不能盲目地举办各类无意义的竞赛,这无疑是费时、费力的且效果不明显。学生面对不喜欢的比赛项目,通常是漠不关心的,这也就难以达到比赛教学的最初目的。

  (三)充分将比赛教学法与体育教学相融合

  比赛是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集合,其应用的目的通过竞技比赛和体育教学的融合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观念融入竞技比赛中,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相关技巧,再运用这些体育技巧进行比赛,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将竞技教学法应用于高职体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课程设计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体育技术的学习;第二阶段是各个运动技能的组合和应用;第三阶段是项目的综合战术。在体育技术的学习阶段,首先教授该项目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该项目设计比赛项目,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掌握该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各个运动技术的组合和应用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掌握的运动技术,设计出综合性的竞技项目,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教师在设计竞赛内容的过程中,要确保竞赛内容的多样性。

  (四)将竞技教学法应用于体育教学考试

  目前,很多高等教育机关在体育课程考试过程中加入了体能测试。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来说,体能测试很容易通过,但是对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来说,是很严格的考试。因此,很多高等教育机关将竞技教学法应用到体育科目考试中。这是将以往体育科目的考试方式置换为竞技比赛的方式。这样一来,既可以补充有效的体能测试项目的片段,又可以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

  (五)利用竞技教学法拓展高职体育资源

  相关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比赛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拓展高职体育的教学资源,例如,将相关的竞技大会视频作为高级体育课的预习资料。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前将相关比赛视频放置在该校的官网上,学生在家观看。然后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说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项目运营的知识和技术。如此一来,不仅能将体育革新,还能让学生逐渐树立体育兴趣,乃至终身的体育观念。当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高职体育专业的学生难以得到更好的体育方面的培养。同时,较差的培养模式也使体育生存在锻炼烦、就业难等问题。比赛教学法是一种与高职体育教学适配度较高的教学方法,其具有多种优势,对学生的体育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陈雁飞.运动能力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核心抓手[J].中国学校体育,20xx(3).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3

  为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课的组织和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又要加强学生身体锻炼,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体育课堂要做到以学生为根本,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效果,打造稳妥的小学体育课堂。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根本是非常关注小学生的实际需要的。怎样打造小学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体育课前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是上好任何一堂课的前提,体育教师的备课内容甚至更为复杂,因为还涉及到保护学生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内容。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注意力。体育教师备课首先要钻研教材。要根据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要认真揣摩教材的辅导性练习,要做好分组的活动计划,从学生的体能和安全实际出发来明确教学任务。其次,还要研究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体能情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实情,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和训练项目。还要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选择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辅助性措施。运用教材提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融入竞技体育的意识和氛围,保持学生在完成运动项目的认真状态;同时还要突破重难点,对学生进行技术要领的个别辅导。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的备课内容还有认真检查训练场地和体育器材,保证体育训练活动的顺利实施,把意外伤害事件的方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后要做好课前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尽快把精力投入到课堂上,让体育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

  2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生还是很喜欢做游戏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使用游戏教学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认真揣摩教材,把游戏融入到教材中,这是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例如,我在指导四年级学生进行长跑训练时,突然想到了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是让学生一味的沿着跑道不停的跑,这种训练是非常枯燥的,学生没有那么强的耐力,时间长了就会非常厌倦这种教学方法。我于是突发奇想,何不做一个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完成长跑的任务。于是我在六个不同的位置摆放了六个不同的标志物,把六个标志物连成长方形,让学生按照分组站在六个点上,最后让学生按照长方形的图形来进行长跑训练。这就不需要学生沿着跑道进行枯燥的训练了。我还试图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在跑步训练的过程中,把自己经过的点连成图样,然后分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并给一定的自主时间进行自我检查,使学生找出可行的跑步练习路线。经过学生的思考,他们跑出了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在跑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加强了难度,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作为教师不能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定位自己的角色,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变课堂的主导者为参与者。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相互合作,进行个性化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而不是压抑个性,要善于营造和谐和宽松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搭建方便的平台。教师要有独到的方法,让学生置身于教学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3促成歌舞和体育的完美结合

  抓住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在体育课上,我们可以把舞蹈和优美的音乐与体育训练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振作起来,让体育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也能起到放松的作用,减少学生由于紧张导致技术变形而造成的受伤情况出现,这就提高了学习的效果,缓解运动过程中的疲劳,从而起到亢奋精神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以及动作的协调能力,使学生不仅发展了“体”,又发展了“美”的素质,从而达到体育教学寓教于乐的效果。实现美育和体育的相结合,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理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来对待教学和学生,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热情,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这是高效课堂的高效意义所在。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也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因为有很多体育项目的训练并不是十分有趣的,如长跑训练等。作为教师要善于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上来。而前提就是要改变传统保守的观念,多运用游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结果,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又提高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才能实现高效的体育课堂。

  作者:樊振东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学校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杨艳萍.如何打造高效的精品课堂[J].教师,2014年10期

  [3]刘晓光.推进高效课堂的有效尝试[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年03期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4

  兴趣是积极的非智力因素, 是人们对事物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与选择, 是产生强烈动机与积极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只有激发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学生才能真正爱上体育活动, 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才能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 发挥体育学科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情感的学科功效。 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科兴趣这是广大体育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 现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教师所任教学科的态度。 可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学科兴趣的前提条件。 如果学生对教师不喜爱、不信任,这种消极的情感会直接地反映到体育学科的学习中来。 相反学生尊重、喜爱、信任某位教师,自然也会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学科的学习上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现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纯的师徒关系,而是一种互动与合作的平等关系。 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是平等的。 第一,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的平等。 要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主体,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运动的主人,他们不附属于任何人,是与成人有着平等权的学习主体。 教师要真诚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中来。 第二,公平对待,学生之间的平等。 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身体差异,在完在某一动作时难免会出出差别,此时我们不能忽视学生间的差异,一刀切,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身体差异,真正实现教学面向全体,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需求与爱好。第三,融入情感。教育教学并不是机械而冰冷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情感的沟通与心灵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调动自身积极的'情感因素,讲究语言,善于运用肢体语言,使整个教学更富有情感,这样更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沟通,教学上取得共振,才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将其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 更加切合小学生喜爱新鲜有趣事物的心理特点与以具体形象为主的的思维特点, 更能突出体育学科的动态性与活动性, 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小学体育教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局面,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教学情境化现代信息技术不再是枯燥而机械地讲述理论知识, 而是可以将这些动作直观而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更加利于教师采用边讲解理论边演示动作,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动作情境之中,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在理论与动作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这使得教学氛围更活跃,整个教学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活动的激情与动力。

  (二)内容更丰富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即使教师有心来补充一些课外知识, 但受时空限制而不能完成, 学生对这种封闭而枯燥的学习容易心生厌倦, 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 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教学更开放。 如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历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的瞬间, 播放正在举行的各类运动会盛况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体育内容,了解更多信息,这样更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起学生对体育学科更大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丰富的体育训练活动

  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需要在丰富的训练活动中得到不断提高与掌握。 但单一重复的训练活动,学生容易滋生厌倦心理,而无法达到快乐参与、深入掌握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训练活动,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相关技能。

  (一)竞技运动

  小学生争强好胜,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为此我们可以变单纯的训练为富有竞争的比赛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使学生展开积极的竞争,在竞争中享受角逐的乐趣, 这不失为激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跳远训练时进行看谁跳得最远,获胜者颁发奖状。一个学期下来许多学生都拿到了奖状,跳得最远、跑得最快、动作最优美等。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的荣誉感,进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与热情。

  (二)游戏活动小学生活泼发动, 游戏是他们最为喜爱的活动。

  将游戏与体育结合起来,设计丰富的体育游戏活动,将运动性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更能突出体育学科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玩中乐。 如队形的训练,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听口令来变换队形,枯燥无味,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训练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采用游戏活动,来让学生一起做游戏,学生立马沸腾起来,踊跃参与,积极配合,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而且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可以真正享受活动的乐趣,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学也逐渐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的体育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也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但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效果;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创造力,也可以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体育课程不被重视,在教学工作中得不到落实: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并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很少开设体育课程,即使开设体育课程,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时只让学生在操场跑几圈,然后就允许学生自由活动,体育教师也不给学生讲解一下体育动作的知识和规范,使得体育教学成为一种摆设,而且在进行体育考试的时候,对学生没有具体的要求,即使有学生体育动作不合格,教师也允许学生通过,这样反而使学生更加不重视体育课程。还有部分学校将体育课程改为劳动课,让学生在体育课的时候打扫卫生,而一些私人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生源,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由于学生考虑不到小学生的正是成长阶段,所以忽视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重要性[1]。1.2体育器材不足,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身心,因此,大部分教学内容都需要在操场完成,学生只有在操场充分受到训练,才能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和教场地不足,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业使得小学生不能够充分的得到锻炼,同时也使得体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1.3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由于体育课程不被重视,体育课程也缺乏教学计划和目标,使得许多学校只将体育课程作为一门摆设,而且在给体育课配备教师的方面上,也不重视,让一些并不是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从而导致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与此同时,部分学校为了节省教学资金,没有让体育教师及时的参加体育培训和进修学习,使得体育教师所掌握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都比较陈旧,由于教师没有及时的对教学方法创新,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逐渐对体育教学内容失去兴趣。1.4体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其它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样,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是枯燥乏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像学生灌输体育教学的理念,而没有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逐渐对体育教学失去信心,从而在学习时只是为了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2]。

  2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提出的措施

  2.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体育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实践课程,也是可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一门课程,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身心发展不成熟,思维活跃,好动,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新颖独特、有趣味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带领学生“找颜色”,当教师找到某一个颜色的时候,教师迅速的.喊出其颜色,每个小组的学生也要快速的找到教师的喊出的颜色,并教给教师,而其他小组的学生则要将其快速的抓到找到颜色的小组,几轮游戏后互换位置,坚持时间较长的同学,则为胜利的一组,然后教师学生奖励或者适当的鼓励。2.2体育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发展的指引者和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端正教学态度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时自身也要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教学经验,这样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训练自己,增强对体育教学的意识,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跑步时,教师要将跑步时的基本要领教给学生,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跑步,并在跑步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跑步训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改正,教师只有深厚的体育知识,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2.3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拥有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更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吗,从而不会使课堂训练变的混论,没有秩序。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合理将对影响到学生的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教师也就无法调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明确教学任务的目的,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在训练学生原地跳远的时候,教师要在教学前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规范的完成原地跳远,并让学生对原地跳远产生兴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的训练,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学[3]。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能够及时的解决。体育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拥有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何斌.阿坝师专体育系学生校内体育教学能力实习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117-119.

  [2]黄安泉.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习惯的调查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a(1):123-125.

  [3]王英武.体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2,(3):211-213.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6

  摘要:国家富强从孩子抓起,近些年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就已经提出了,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从小就抓好学生的教育问题。现阶段国家更是逐渐的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把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放在了首要位置。因为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能提高学习其他学科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就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引言: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个科目,课堂气氛相对活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但是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普遍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懒教,遇到比较难的教学项目就直接略过,没有积极的应对态度,对于教学形式,“百年不变”,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浅谈一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小学体育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所需的人才已经有考试型转变为能力型。因此,现代教育的不足慢慢的暴露在人们的眼前,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产物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理论知识做背景,又有动手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就要重视小学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带球跑步”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道具是每队参赛者加上一个气球,同时准备若干气球备用,两根绳子,标注下起点和终点。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给每对搭档发一个气球,之后让每对搭档把自己的气球吹起来,缚住气嘴。让所有参赛搭档站到起跑线之后,告诉参赛队员们这里马上开始一场带球赛跑比赛,赛程是从起点跑到终点,再从终点跑回起点。第一个回到起点的小组获胜。这种游戏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1.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步入社会不能适应,虽然他们有很好的学历,但是因为适应不了社会的压力,导致于不能找打很好的工作,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分配好角色,即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排成队,站在母鸡的背后,老鹰叫着做赶鸡的动作,众小鸡在母鸡的后面东躲西藏,做惊恐状。如果老鹰碰到小鸡,小鸡就要从队伍中出来,一场游戏之后,在重新分配角色。通过让学生们一起参加这个游戏提高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2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2.1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些落后,所以体育课的上学时间收到了其他学科的压制。比如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经常性的占用学生的体育课,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孩子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从而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2缺乏管理体系: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管理体系的弊端。例如:很多小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都不高,这就造成了很多体育教师都是非专业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学体育课堂的活动比较匮乏,并没有完善其体育设备。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措施

  3.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加大优秀体育教学的宣传梯度,才能够为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良好的基础。

  3.2完善体育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着重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服务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的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习目的行不强,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引导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他们往往认为只是换个方式玩而已,对体育教学没有什么概念,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用合适的自主式学习方法。(2)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教学现状,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落实不到位,教学方法创新较少,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捆绑游戏开提高学生的合作关系。所谓的“捆绑行动”就是用一根拔河长绳和若干长跳绳,将一个小队的人捆绑成一团,然后一起走过百米长的障碍区,完成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这个游戏是要靠整个小组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

  4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小学的体育教学,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了。以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其发展的形式并不乐观。我们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多注重体育的实际目的,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教学目标。从各个角度,进行体育学习,多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合理应用和转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爱上体育运动,成为积极、健康、努力、向上的茁壮成长的花朵。只有学生爱上了体育锻炼,才能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提高其它学习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权光范.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与探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5):144-145.

  [2]乌日格西拉图.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才智,2015,(5):64-64.

  [3]程艳飞.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简单体会[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0):260-260.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7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把学生放在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能够去做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自我。教师只负责点拨,不去发号指令,尽量去发挥学生自主的主体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教师要尊重学生——体现平等意识;

  ②教师要帮助学生——体现服务意识;

  ③教师要影响学生体现教师的表率意识;

  ④教师要相信学生体现民主意识;

  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

  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就是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思想品德教育本身的目标和小学体育学科教材中所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自然而然的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1途径与方法

  1。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取决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加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规范自己的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动作的示范做到熟练优美,行为仪表大方,遇事得体。给学生们树立一个高大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的思想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以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1。2师师之间、师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而往往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因此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使上课的学生从体育教师的互助合作中学到助人为乐、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特别是对那些体育技术水平较差、缺乏组织纪律性,以及受环境影响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对待他们要有耐心,决不能对他们使用諷刺的语言去挖苦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机会让他们去锻炼自己。教师通过尊重和关心学生能促使这些价值观不完善的小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结合小学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能够灵活应用教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小学体育教师要及时把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身体活动的特点结合起来,利用授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1:在投掷垒球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同学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球,还误以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愿意改变动作。就此,利用教材中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慢慢改变习惯性的错误动作,投掷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例2:在小学体育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对学生创新给以肯定。在跳绳的教学中,讲述完课程的要求后,学生没有完全按要求去做而是自己玩起了绳子。学生顺次进行了个人创造性的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的调动。

  3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

  体育教师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表扬和鼓励他。从学生在课堂上实践过程的具体表现来看,对提高较快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批评时,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先赞扬后批评,这样才能取得批评的效果。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能够自觉主动地接受批评教育,从而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4小学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思考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问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寻求特殊教育功能,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项目上,使他们从心理上去热爱体育,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从平时行动上去积极主动参加阳光大课间等体育锻炼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精神上培养学生顽强不怕吃苦的坚强毅力。

  当前学校的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迅速而健康的发展。小学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部分,它包涵着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场所,在小学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下,按照课标的要求有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影响。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品质道德,要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职业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也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的提高运动技术、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适应当代学生要求。

  5结束语

  小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形成,是在他所在的社会环境下经过具体的活动逐渐构成和发展起来的。事实证明,小学生通过对体育课的实践可以使他们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顽强拼搏进取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乐观开朗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从“育人”的基本目的出发,坚持站在“育人”这一角度备课,将德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到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升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气,为终身体育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8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音乐进入课堂丰富了体育教学手段,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促进美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而健美操就是在音乐下进行的,通过身体动作表现的、有律动和拍节融合而成的、富有情感和节奏的教材内容。简易舞蹈除了基本的身体姿态、舞步动作和音乐节奏外,更注重表达学生的心理情感,它是经过艺术加T,以富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段,来抒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它更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小学健美操,动作优美、生动形象、韵律感强,富有较大的感染力,它既能锻炼身体,形成健美的体态,又可陶冶情操,抒发感情。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协调、灵敏和力量素质,以及动作的节奏感、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相互交往、友好合作的文明习惯。

  与社会其他社区一样,中小学校园同样存在着休闲生活方式的空间。这里健康与颓废共处,高雅与低俗并存。健美操这一文化艺术活动以充满时代气息的面貌排送而入,它那激烈欢快的旋律,健美有力的,鲜明的节奏,迥异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给中小学校园灌入了一股新鲜空气,给校园消闲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提高了消闲娱乐活动的文化品位。

  以往健美操教学存在_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每次课都是用尽全力示范,喊拍子,一遍又一遍带着学生做,然而学生还是边学边忘,教学效果不好,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过分主动而造成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从而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不主动去记忆和思考动作的要求。所以,在健美操课的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有它特殊的意义。健美操是一种肢体语言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受情感影响比较大。学生们只有在良好的情感影响下,才能把健美操动作语言充分表达出来。假如在课堂上,老师表现冷漠无情,就会使学生紧张、害怕,会南心理方面影响到生理方面,即导致肌肉僵硬,神经紧张,反应迟钝。这样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方面,我是在教学中深有体会。

  对此,我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1.对健美操喜欢的学生,应因材施教,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参与感,使其充分发展。

  2.对有健美操天分的学生的培养,训练好他们健美操的基本功,打好扎实基础,开阔学生的健美操视野,提高他们的技能、技巧。

  3、多方面获取健美操的信息资源。在科技进步的时代,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万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挥其宏伟作用,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类型,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4、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健美操是可以培养学生个性的一项运动,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我们不防试一试以下几种教学形式: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不断推出的新鲜事物我们应该积极去接受它,去探索它,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形成有价值的东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9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小学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各门学科的教学也在素质教育的大花园里竞相开放,探索最优途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成为当前体育科教学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兴趣;交往

  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体育教师在教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全面发展。

  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育工作多是采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只能从表面了解体育课程教育工作的知识,根本不能从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体育课程教育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因此这对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在当前的教学形态下,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是比较差的。教师不仅没有一个高的学历,而且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讲课中经常出现教学错误,管理方式不当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教师的师资力量差造成的,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作为学校的代表,如果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会影响学校的声誉的,因此在对教师的师资力量提高方面,学校应该经过认真的研究后制定出培养教师能力的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不断地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改进之后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并且在讲课过程中可以融入其一些创新的观念,这样课堂才会更加的有创意,学生们才会更加喜欢学习体育课程。

  2素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体育教学中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学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中有学习的动力。因此,体育课的教学也是需要一定的学习兴趣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喜爱,会引发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喜爱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学习一些体育知识,也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环境,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该唱时就唱,该跳时就尽情的跳,给学生进行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很容易产生学习动机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时候,除了要靠在课上设置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之外,还应该注意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结合,教师在理论课上可以给学生讲解体育的理论知识,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对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学生在进行体育项目的实际训练之后,可以更好的培养自己的体育能力,也可以促进自己身体的健康成长。体育教学通过这种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2.2体育教学中应注意教给学生方法: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指导,只有让学生对体育的教学方法有一个了解之后,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原地单手投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示范的时候把具体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该体育项目的步骤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不断的重复训练。学生在重复训练之中,就会慢慢的摸索出科学的方法,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

  2.3体育教学中交往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无时不体现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例如,靠墙手倒立、接力等。这些项目的进行都是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交往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培养了自己的交往素质才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团结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3结束语

  素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体育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盛朋玉.浅谈放松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09期.

  [2]袁贵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J].北京教育,1999年01期.

  [3]王健.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0

  摘要:小学体育课是一门非常人性化的学科,它的课堂形式是极具个性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自己的人格魅力融入体育教学中,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到体育的内涵和意义,又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沟通,为学生今后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树立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就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人格魅力作用

  从某种角度讲,“人格魅力”是一种比较意向的事物,它代表的是一种价值、性格甚至尊严层次上的力量,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魅力,一个具有强烈人格魅力的人更容易吸引别人的关注和注意力。这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影响身边周围的许多事物,尤其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发挥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在刚接触外界环境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发现的事物都有新鲜感,体育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因此,体育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将人格魅力的影响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

  1.1人格魅力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人格魅力。小学生的活动性和机动性都比较强,户外体育活动往往更能够激发学生探求和学习的动力。在体育课上,学生表现得更加自由灵活,体育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灵活运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在人格魅力的运用上,体育老师应该注意随机应变,不能恪守死板教条,根据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让老师的言传身教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

  1.2人格魅力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强烈的示范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应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示范力,这种教学方法的基础就是教师本身就有良好的行为品德,在体育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将这种人格魅力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从而不断加深印象,并逐渐成为行为习惯。可能在很多小学学校中体育并不是一门相对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要知道,不管学科多么弱势,教学时间多么有限,都应该尽全力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思想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力。小学生对于责任等一些比较意相的品格可能难以理解,但是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这些人格的认识和思考,从而为今后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人格魅力是优秀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2.1人格魅力会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老师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人格魅力的体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小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本身对于人格魅力的感知比较强烈,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所散发的人格魅力对小学生的品质塑造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进行性格养成和行为锻炼。另一方面,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对老师的好感,从而激发浓厚兴趣,不断寻找与老师相关的事物,学科积极性会极大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发掘潜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2人格魅力能促进师生感情与交流

  有人格魅力的体育老师能够更快地融入学生的圈子中,与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关系良好,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勤奋,而且能让老师清晰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有利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在教学中发挥人格魅力时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形式,以体育课堂上田径跑步这一学习内容为例,一些学生因为训练过程太累而不注意学习,老师就可以将这一项目游戏模拟化,将漫长的跑道距离减压成小段持续性锻炼,进行问题回答和比较竞争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魅力,从而学习热情高涨,促进师生更好地交流与沟通。

  3.结语

  体育本身就是一门多形式的学科,它具有强大的创造性和融合性,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融入自己的风格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自己人格魅力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老师要根据日常课程进行情景教学,通过自己的示范和行为教育,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控制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小林,梁奎,蔡治东.《镜花缘》中的女性体育游戏[J].体育文化导刊,20xx(04).

  [2]徐建国.苏州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xx(02).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

  1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研究

  在整个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对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划,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价值是不可忽略的,教学目标所具有正确的方向引导性能让小学体育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越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越趋近于价值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从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思考,结合多种教学价值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综合体育健康教学的大纲合理制定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体育学习,可以从本质上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策略研究

  2.1课程的开头需要设计一些情景引入内容,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情节来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去

  教师需要考虑实际教学情况来设计情景引入的内容和模式,比如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等,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例如: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跑、跳、爬”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假设一个情景,可以利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角色来带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认为是“在花果山水帘洞陪美猴王一起玩耍”,这样的情节设定可以直接提起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的热情完全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来,教师就可以顺利进行课程开头之后的内容。

  2.2课程中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深思熟虑,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条件

  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要适当添加游戏教学,游戏可以带动学生的运动,让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更丰富,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形式的体育运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灵活创造不同的学习环境,活跃体育课程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设计好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前达到热身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有跳远和投掷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打靶的教学游戏让学生争取做好投掷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再设置优秀奖励可以让学生争做神射手。在跳远的教学中可以加入青蛙过河的教学游戏,在这些小游戏中把教学内容完成,不仅有很高的教学价值,还提高了小学体育课程的高效性。

  2.3班级体育课程内容竞赛

  经常性的组织有效的体育内容竞赛,可以让班集体的气氛更活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学生在竞赛的同时就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对学习体育内容产生更多的有利条件,体育从其本身来说就有很高的竞争价值,所以适当组织班级的体育课程内容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2.4教学评价的实际效果研究

  教师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对学生正确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完成体育学习的成就感,当学生的心情愉悦之后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可以对体育学习更有信心。这种正确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有更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素养,更好的完成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在完成之后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和正确的表扬,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之后的体育课程学习中有更良好的表现。

  3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

  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建立正确的教学模式,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价值的正确性,能让学生通过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作为标准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发展自身身心健康的目标,在教学的同时树立起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实际素质和身体要求,在教学的同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文化性质和教学价值,选取适合当前教学背景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要从各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安全,对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有实质性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让学生受益终生。

  4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研究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方法并不抱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通常是运用局限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灌输,这样的情况是不适合当前的教学背景和教学理念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的同时吸收到更多有利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更趋近于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只有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从实际教学中提高小学体育的有效性。

  5结语

  通过以上粗浅的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笔者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建议。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共同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研究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课程中真正实现,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体育学习中去,热爱体育学习,学会学习,让小学体育教学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2

  一、分层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阶段

  在体育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法之前,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分层备课。分层教学法的备课,教师要摒弃“一刀切”课件,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任务要进行透彻地学习和理解,将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重点知识、难点动作划归分类,为学生的不同层次分设不同的学习内容、方法和目标,预设各层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2.学生分组。学生的编制分组,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载体。小学生活泼好动,体育课上爱玩的天性得到激发、释放,根据学生的体质、能力进行科学有效、合情合理地分组,可以分为“优秀、中等、希望”三个组别。并可以将三个组称为“红、黄、蓝”队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维持体育课堂秩序,为分层教学的有序进行与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场地器材准备。在体育课堂进行分层教学前,体育活动场地与运动器材必不可少,教师需要提前沟通、协调好场地、运动器材使用问题,确保分层教学法的体育课程实施有用武之地。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天资、爱好的不同,对拔尖生、希望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正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是因材施教的延伸、深入和发展。

  1.视身体素质的不同的分层训练。体育课程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多种运动练习来掌握好体育动作的知识与技能。由于学生受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环境的影响,造成了身体素质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一种情况是男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时常锻炼的体育成绩不及偶尔参加锻炼的学生。因此,在运用时,针对每组学生的不同体质进行分层训练,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标为评分标准。为有效地组织好分层教学,教师要灵活地使用不同的层次策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立定跳远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学得快、跳得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笔者根据学生跳的情况进行指导,让他们自己慢慢琢磨跳得远的方法,通过观察每组学生的体质情况,在他们能力可及的范围内稍稍提高一点,分别设置了三种不同的距离,然后进行比赛。学生们经过努力都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心情无比愉悦。

  2.依照课程难易程度的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体育教师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任务,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制定好科学的学习梯度,掌握好授课的起点导入、体育知识技能的过渡与衔接,寓教于乐,寓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兴趣于一体,为学生创设快乐体育学习的学习环境与体育训练殿堂。例如,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在做马步冲拳、弓步推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歇步下冲拳时做的不是很到位,要求学生不厌其烦地体会每次做动作时的不同感觉,争取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因此,需要将马步冲拳、弓步推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歇步下冲拳进行分层授课,按照:起势—马步—马步冲拳—弓步—弓步冲拳—扑步—歇步的顺序分层授课。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分层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小学生的学习目的很简单,就是得到教师的夸奖,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给予不同的赞美与鼓励,增加学习动力。分层评价要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自信心为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差异,为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增加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前滚翻》一课中的教学难点是: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便可以掌握动作要领,体育教师可以肯定他、表扬他;对动作掌握差的学生一方面进行双腿间夹纸等辅助练习,鼓励学生勇敢尝试连续前滚翻练习。

  三、分层教学法在课堂实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1.非公开化。分层教学法的学情前测工作是隐性的,根据学生的各项水平划分不同学习组,体育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切不可公开化。分层教学法主要是针对教师如何制定出更适合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方案,分组根据是需要保密的。否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产生自卑感,教学效果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非固定化。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生训练和教师观察,根据每个学生的进步程度要为学生重新进行定位,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可塑性非常强。因此,学习成绩变化都会非常大,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3.非直线化。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适当时机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有的学生领悟能力强,“一点即通”,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因此,教师要灵活把握分层教学的时机,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由学习热情转化为兴趣,由兴趣转化为乐趣,由乐趣转化为志趣。助力于学生在求知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奋勇前进、争取属于自己的胜利,享受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既符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可以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3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分析不足和总结经验得出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为学生相应课程的学习创造一种轻松、活跃和高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来达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情境教学法以其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显著的教学效果,正在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并且发挥着更大的价值。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并且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情境教学法正是针对学生的这一阶段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进行的有效的体育教学。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活跃、轻松和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大幅提升。因此,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视和全面素质发展的关注,进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教学也充分地践行这一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全面素质发展上面。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中,逐渐形成体育意识,并且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可塑性强和思维活跃的特征,教师要抓住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思维和素质的提升进行培养和提高。在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中,教师运用多样化的创新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在模仿、学习和教师的科学引导的过程中,思维水平和自身能力得到了提高。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意义重大。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创建活跃的体育游戏教学情境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和对游戏的兴趣,为学生创建良好而体育游戏情境。将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之中,合理设置游戏内容和安排游戏的'应用时机,保证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将游戏融入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巧。例如,教师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短跑效果时,可以通过“红绿灯”游戏对学生的反应能力进行锻炼。学生可以在一块规定的场地上行走,当听到老师喊红灯时,学生就要立马停下,喊绿灯时,学生就可以继续行走。一旦有学生反应慢没有跟上节拍就要做两组老师规定的体育动作,蛙跳或者是高抬腿等。

  2.营建良好的问题情境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上是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质疑和解疑都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为学生营建良好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教师选择的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并且要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符。例如,在学习跳远这一体育课程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跳远这项运动,对于跳远的动作知道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学生会对跳远学习有一定的期待和兴趣,学生在真正学习完成后也会记住教师教授的技巧的体育知识。

  3.创造舒适的音乐情境

  音乐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并且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轻松舒适的音乐情境,能够将学生从枯燥呆板的单纯体育教学中解放出来,拓展学生的天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教师要注意选择学生喜闻乐见或者是感兴趣的音乐,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励志类的歌曲《水手》《团结就是力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做放松操时,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四、总结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价值极大,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创建良好的游戏情境、问题情境、音乐情境等,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4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探索“OK”教学快乐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本文作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和角色转换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体育“OK”教学法。

  关键词:愉快;效率;情感;兴趣;角色;热情

  岁月流逝,星月交替,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向前,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也随着时代步伐的稳健前进。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初步摸索出了小学体育“OK”教学法,就是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领悟到“OK”(快乐)教学的真谛。

  一、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运动

  虽然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激情一般还是比较饱满的,但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因此,教师创设好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参加教学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三大关”:

  1.主体情节关。小说有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等情节,体育课堂也如此,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主体情节(高潮),让学生在主体情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潜能。

  2.动作模仿关。新课程虽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但是,作为导演角色老师必须首先作好一些关键的示范动作,这样,让学生在认真模仿的基础上得到创造性的提高。

  3.语言描绘关。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给学生带来很深刻的印记。我坚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活泼地参加体育锻炼。

  创设好情境的关键就是教师根据新教材进行科学的加工、再创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趣,使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生动化、故事化,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使其沉浸在角色的欢乐之中,然后伺机将学生诱导到教材要求的学知上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究知识、锻炼身体、拓展思维、培养优良品质。譬如,我在讲授跳跃内容时,首先开门见山地教会学生跳的方法,然后创设这样情境:规划出新颖的场地图形———两个同心圆,小圆内为小岛,两圆之间为壕沟沟,让许多学生扮演小山羊,教师扮演羊妈妈,让另一名男学生扮大黑狼,情境创设好了,就开始演练了:羊妈妈带领一群小羊,自由自在地蹦蹦跳跳在草坪上,突然听到羊妈妈喊了一声:“大黑狼来了!”羊妈妈指挥小山羊按教师教的跳的方法跳到小岛上,从游戏中教会学生连续双脚跳或单脚踏跳,双脚落地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欢乐中学、愉快中练,有效提高可课堂效率。

  二、激发情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趣

  学生的情感既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又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把握好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构建师生友谊桥梁。“OK”教学模式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重要的课堂重要目标。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发展学生情感,从而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以学为乐的情感,具体做到:

  1.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通过行为、态度、举止和言传身教的途径,循循善诱地激发学生的热爱体育运动的情感,让学生荡起心理的愉快涟漪,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凝聚力,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有效课堂目的。

  2.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自身的情感,而且要引导他们会用情感的动力来调节自己的能力、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动作与情感的`协调一致。这样,学生在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也陶冶了运动爱国的高尚情操。

  三、角色转换,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

  实施小学体育“OK”教学模式,必须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切实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努力培养、提高自我组织、自我锻炼、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使他们从中去亲身体验运动的真正快乐。我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时,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不但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而且重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提高,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由于小学体育以游戏形式比较多,并且其要求也不高,所以,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使他们在运动中身心得到愉悦、满足和发展,实现课堂的有趣味性、娱乐性和集体性有机结合。其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游戏教学,能使学生轻松的参与、消除疲劳,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安排与教学内容相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快乐地参与练习,在快乐中体会运动技能。如上投掷课时,就让学生练习投掷“纸飞机”的游戏来学习肩上挥臂投掷的动作,通过组合“开飞机”游戏,体验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区别,让学生享受体育学习的快乐。

  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锐意进取,认真反思过去的教学思路,扬长避短,逐步最终达到“寓教于乐”这一教学最高境界。我相信在教改的东风中“,OK”体育教学模式将不断得到完善,但愿大家同舟共济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教育重任。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自身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体育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做好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心理特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是重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很可能影响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当前,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积极学习运动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精神。本文结合了许多体育教学中的优秀经验,就现阶段学习兴趣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做了相关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层在7-12岁之间,这时期的学生身心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喜欢参与集体游戏,情绪起伏比较大,对事物的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不长久,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兴趣观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是兴趣的源泉。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十分强,对很多事物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小学生兴趣培养的黄金期,就会为小学生日后的体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影响小学生产生兴趣的原因

  1.教学内容的机械化复制。

  小学体育教师受传统体育课教学影响,教学内容完全以教学大纲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化,没有创新,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体育教师一起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导致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

  2.教学过程缺乏自主性。

  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要由体育教师主导课堂学习内容,学生互教互学的现象很少,更多的是强制性的学习体育技能,长此以往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感也会随之而来。

  3.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彼此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尚且比较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情况。有些学生天生肢体不协调,做一些体育动作显得比较吃力,而体质比较薄弱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体疲倦感,稍有一些体力强度的就承受不了,小学生肥胖等特殊学生群体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这些受各个因素影响的学生群体,往往会在体育课中没有自信心,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4.小学生对体育缺少认知。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文化课程,在固定的空间内接受教育,体育课多在户外进行,在小学生的认知里自然就理解为体育课是在户外玩。但事实上体育课是在进行正规性的技术教育,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会使小学生有失落感,也很难激起学习兴趣。

  三、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

  相比较其他文化课,体育课的娱乐性比较高,游戏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满足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上快速跑的体育课程时,体育教师可以变换多种上课内容,让学生进行接力赛跑、“二人三足跑”、背向跑等多种姿势的跑,避免单一的跑步,让学生享受跑步的乐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学生分组的标准可以按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情景教学。如时下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很受小学生喜爱,很多小学体育课堂上也加入了“撕名牌”的游戏课程。这些贴近小学生心理的课程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

  2.教学形式多样性。

  小学体育教师要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教学形式多样,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教学的形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教师可用相关体育器材布置场地,这种新鲜感,会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如在上障碍跑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弯腰摆成“高山”,几个学生围起来做“山洞”,用垫子制造“沙滩”。学生在障碍跑的过程中翻越“高山”,钻进“山洞”,踏过“沙滩”,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增加学生集体的参与感,提升练习的乐趣,并锻炼了身体。

  3.体育教师因材施教。

  由于小学生彼此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比较明显,这样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尝试分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材施教。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别里,按不同组别的自身接受程度,量身选择可进行的体育锻炼。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和能力进行体育课程,也会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发掘个人的潜力,增加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如对于一些稍微肥胖的小学生,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力量训练,像比拼撇铅球、单双杠的拉伸运动等。从而实现每个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最优发展。

  4.师生对体育达成认知共识。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除了教授小学生正常的运动技术,也要考虑到小学生贪玩的心理,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如在正常的授课中,对于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完成授课内容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让其一起进行50米折返跑,而最后一名要多进行一次50米折返跑。这样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师生逐步明确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教师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学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才能最终完成远大目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8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经典)06-0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27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4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15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推荐)06-0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优选)05-29

(精品)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6-04

(优秀)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