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合集【1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的教学也从最初的重视理论知识教学,逐渐转变成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将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方面,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本文通过了解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探究改革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课;改革分析
一、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观察和实践,是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课堂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战场,与能否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物理实验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这是根据实验自身的特点及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在物理教学中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获取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大部分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千百遍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在黑板上讲授实验,在试卷上完成与实验相关的试题,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1.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思想很容易“抛锚”,一节课40分钟,很难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虽然学生这一节课没有捣乱,也很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从表面上看是在听讲,但是却并没有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2.学生的基础不一。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因此,从小学升入初中没有成绩的限制,小学学生都可以进入初中学习,因此,就会出现学生基础不一的情况,这样也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挑战。3.我国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传统课堂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这一问题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有出现,而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反而会产生一种厌烦感,对课堂上教师所教内容和提出的问题,不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回答,这样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物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解题思路变得狭窄,对学习提不起兴趣。4.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对概念死记硬背。初中物理知识虽然是物理学习过程中最简单的一部分,但是知识点也是很繁多琐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记忆背诵概念,以此来应对考试,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在记忆物理知识概念的过程中要找对方法,掌握解题的规律,正确记忆概念。
三、改革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演示的有效性,提高示范效果。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完成实验之前,只能通过教师的演示来了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因此,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实验,要将演示实验做得准确、具体、细致生动,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时可以注意到实验的细节,对即将要自己动手完成的实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顺利完成实验打下夯实的基础。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通常是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内容时也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演示直观地表现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天平和量筒”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邀请学生和自己一起来完成天平操作的演示,通过这样的邀请来激发学生参与演示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班里的一位同学来到讲台上做示范,引导这位同学将要测量的物体和砝码放置在不同位置,比如左物右码或者右物左码,询问学生有什么样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2.注重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完成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长处,在进行物理实验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电阻”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分组进行电阻实验,在探究电阻R与导体材料、导体长度以及导体横截面的关系时,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均匀分组,每组负责的实验内容不一样,有的组负责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有的组负责完成电阻与导体长度关系的实验,有的组负责进行电阻与导体横截面关系的实验等等,这样分组进行实验,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也不会出现大家都闲着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清楚了解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在完成实验之后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初中物理重要的实验大部分是围绕力学、电学、光学这三个方面展开的,在学习好这几个方面相关的实验之外,也要重视学习其他小实验的操作,而初中物理的小实验大部分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的,因此,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对小实验操作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大气压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哪些利用大气压的现象,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通过细心地观察,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水杯、挂钩、拔罐等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学习声音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让学生回家以后在鱼缸外部制造声音,看鱼缸里的鱼是否会有反应;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可以将设置好时间的闹钟放入密闭的水箱中,观察到了预定时间的闹钟是否会响起来,以此来验证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来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初中物理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验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掌握物理知识,从而让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初中物理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景春.在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中实行“五步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xx(06).
[2]刘茂军,肖利.物理教学法实验与中学物理实验衔接问题的研究[J].物理教师,20xx(06).
[3]倪静.物理教学法实验的定位及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教育,20xx(08).
[4]陶宏义.中学物理教学法教育见习的实践与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03).
[5]吴汉.浅议中学物理教法实验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2
【摘要】笔者首先对目前初中物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对初中物理课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向学生讲解一些物理基础知识以及演示一些物理实验,旨在深化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难题。同时,物理实验与物理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几乎每个重要知识点都有着物理实验的支撑,再加上基于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使得物理实验教学变得尤为重要。此外,开展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会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而且还会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以及养成创新能力,而这些对于其今后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把物理实验教学放在与物理知识同等地位,并对其进行逐步优化,进而才能让其发挥自身真正的价值。
一、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设计缺乏合理性笔者结合调查数据,发现大多数学校的物理实验课堂设计都以教师的物理演示实验为主,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实验器材,更不用说去亲自动手做实验了,进而会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其中,个别教师是由于自身对物理实验教学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对其常常抱有一种既费时又费力的看法,使得物理实验开展的次数很少,进而会让学生的物理学习受限,从而无法实现物理教学目标。同时,还有些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没有结合物理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其进行具体的'规划,而且也没有提供给学生及时地指导,导致其逐渐沦为一种形式,进而无法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了。此外,还有些教师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在设计实验课堂时只让学生从事有关实验器材的准备收集工作,使得物理实验教学的本末倒置,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实验配套设施不足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已经重视起来了物理实验教学,但是受制于经济原因,一些学校的实验配套设施不足,导致许多实验教学活动只能以教师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在此情况下,学生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整个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更加明显,实验教学活动往往被物理知识讲解一带而过,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屈指可数,更是拉大了与发达地区孩子的差距。此外,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建立其明确的器材维护规定以及缺乏专业的实验器材维护人员,使得实验器材的维护工作只能由教师兼任,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则会很容易造成实验器材受损,甚至还会危及师生的安全,进而会给学校增添经济负担。3.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固定目前,大多数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所使用教学模式非常固定,主要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按照课本教材上的实验流程进行具体操作,然后得出同教材上相一致的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看似非常合理,但是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以学生小组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如果不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实验分工以及监督,则会导致小组内的个别成员没有参与到物理实验中,进而会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二是各个小组的实验任务相同,如果不对小组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实际考察的话,则会很容易出现小组实验成果抄袭问题,进而会极大地影响实验教学质量;三是学生要得出同教材上相一致的实验结论,并没有说明学生一旦得出不一致的结论的处理做法,使得实验教学课堂会存在一些盲区,无法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渗透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故而要渗透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而发挥其优势来推动物理学科的发展;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整个物理实验活动的中心,围绕学生的兴趣、认知情况来对整个实验课堂进行调整;最后要与其他教师广泛交流教学经验,同时还要认真听取学生对实验教学活动的意见,逐步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2.改变实验教学模式事实证明,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实验,因此,教师要选用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首先要结合物理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对实验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坚持“所有学生参与,所有学生提高”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实际考察每个小组的实验完成情况,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明白自身今后需要朝什么方式努力;最后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验存在失误的地方进行分析,让他们明白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并告诫他们不论做什么事情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而会让他们终身受益。3.完善实验配套设施众所周知,实验配套实施直接关乎于实验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学校首先要统计本校的物理器材储备情况,并结合物理教材明确缺乏的物理实验器材数目,以此来对其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招聘专业的物理器材维护人员,并设置有关器材使用与维护规定,从而能够最大化地提升物理器材的使用效率。最后,还要定期开展一些物理实验竞赛,鼓励学生去创造一些物理发明,从而让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
小结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有所帮助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物理实验教学实际情况,明确其困境所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高效的实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并学习其他教师的有益经验,从而实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海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xx年25期.
[2]韩亚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学周刊,20xx年25期.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一、将机械模仿改为创新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书本中的实验方法虽然经过专家的考证,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对实验进行创新。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从选取实验材料入手,明确实验方法,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例如在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中,书本上的做法是将鸡蛋放在浓盐水中,通过其展现出的浮沉情况,进行记录;然后缓慢加入清水,认真观察鸡蛋的状况,记录浮沉情况;再加入浓盐水,观察鸡蛋的状况,记录浮沉情况。在实际实验中,学生很难掌握加入多少清水,容易出现加入清水过多,从而导致鸡蛋直接沉底,观察不到浮沉现象。而且一旦鸡蛋沉底之后,再加入浓盐水,也可能无法使鸡蛋浮起。所以,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动。可以让学生先将鸡蛋分别放入清水和浓盐水中,记录鸡蛋的浮沉情况,通过这种现象分析鸡蛋的受力,从而了解到上浮和下沉的条件。然后让学生在浓盐水中缓慢加入清水,观察鸡蛋的浮现变化,从而得出物体的悬浮依据。设置问题:为什么鸡蛋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不一样?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学生会发现鸡蛋在悬浮或是漂浮时,排开的体积不一样,但是浮力却是一样的.。在动手实验后,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从而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充分利用实验素材,让实验更加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生活中的很多现象能够体现物理原理,例如使用小刀切橡皮,那么用小刀的刀刃或刀背,其困难程度就不一样。这种现象说明,小刀在切削过程中,受到的力和与受力面积有一定关系。在几个塑料瓶中装入不同量的水,然后对着瓶中吹气,所产生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主要是音调不同,从而可以说明音调与频率有一定差异。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只要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实践,都能找出一定的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充分利用周围的物品来帮助理解。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实验器材,能够加深印象,从而增加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升,能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运用到实验教学中
一些单位和部门在物理实验室中,利用现代新技术解决相关问题。这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便利。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处理实验数据,然后进行结果分析,这样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相关单位逐渐加大了对软件开发的力度和应用程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更加灵活且生动的形式,展示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部分物理实验非常复杂,通过多媒体能够使实验化难为简,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通过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虽然计算机的这种优势能够在物理实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无法掩盖实验本身。因为它是一种工具,工具无法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的真实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应尽量避免滥用多媒体,以防影响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
四、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发生改变
在之前的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都只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程度的考查,忽视了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成绩,经常出现背课本、背实验的现象,对实验的原理和具体方法不够了解。在物理实验考试中,要将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为了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应改变其评价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规范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进行实验的准确性。一般物理实验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小组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纠正,确保学生能够在下次实验中改正。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并进行大胆改革。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实验教学的迅速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4
一培养兴趣,激发主观能动性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学生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对物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外界氛围与方法对其的影响来达到此目的,建议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1.通过初中物理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常常只关注于物理的学术性,从而导致学生只看到了物理知识晦涩、严谨、枯燥的一面,却忽视了物理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实用的一面。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强调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令学生们意识到他们学习的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神奇学科。例如,小汽车的观后镜是一只凸镜,它位于驾驶室的外面,这是专家们利用了凸镜的相关特性,即为光线遇凸镜即被发散,且凸镜具有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因此实物在凸镜中会被缩小,从而扩大人们的观察范围,进而保证了人们的驾车安全。
2.设立与自身相关的问题情境人们总是对与自己有关的'东西更感兴趣,所以教师提的问题越贴近学生自身、越新颖越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的动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压强时,可布置类似的课后作业:请每位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测量其双脚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根据自身体重,计算自己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利用较为新颖的“教具”,在开讲之前,先为学生做些“神奇”的演示,引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杠杆原理前,可以利用钓鱼竿、筷子、剪刀等生活用品作为“教具”来做演示给学生观察,这样可以极大地开拓学生的思路与视野,也可帮助其对接下来将要讲解的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此外,现如今很多教室都已实现多媒体化,故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优势,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
三鼓励互动式学习
为使方案保持较强的可行性,教学仍要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以组建学习小组互动学习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又可以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与氛围。通过交流、合作、互助、小组竞赛等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鼓励学生以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为主、学习教材为辅,来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物理知识原理。教师可以此提问,如为何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汽水是被“吸”上来的吗等,这样可使学生乐在其中、夯实基础。
五结束语
教师在保持教育教学可行性思维的同时,还应持续完善、更新、深化自身的初中物理知识、教学水平以及可应用于教学的心理学知识,使教师自身的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以及课堂内外多与学生沟通,收集学生对初中物理课程学习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况,结合实际,对教学予以合理、恰当地调整。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物理教学 问题情境 学生的思维
运用物理新教材教学一个多学期以来,教师们运用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教学思想,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教学方法上注重互动性、创新性。力争达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我认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下面谈一谈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粗浅认识。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动力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前,我首先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让学生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同学们能提出哪些问题?上课时收集同学们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还有: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的很剧烈,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而提出来的,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再如:学习《眼睛和眼镜》一节时,我提出“我们班有二十五名同学的眼睛近视,针对近视眼,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近视眼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近视眼?为什么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想知道发生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对新知识的需求,这样就实现了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重视问题的提出就是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我国教育学家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一书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的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提出的疑问。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我在课上首先安排各小组学生用筷子去点击盛水的碗底的硬币,会有什么发现?同学们操作后发现在水面上用筷子斜着点击,不易击中,筷子不太倾斜点击,很容易击中,同时发现筷子斜着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了。学生在提出疑问的同时,体验到眼睛受骗了。在科学探究的七要素中,首先是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问题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才能提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有的学生提出:家里的玻璃窗,晚上在房间里面能看到屋内物体的像(屋内开灯),而看不到外面的景物,白天能看到外面的景物,而看不到屋内物体的像,为什么?再如:为什么冰棒周围有时有“白气”,有时看不到“白气”,为什么冰棒周围的“白气”向下飘?等等。自古就有勤学好问之说,让学生学会提问,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是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新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物理知识。我认为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兴趣。首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例如:学习体温计时,我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学生可以马上答出是35?C到42?C,这个提问我们也常常称为问题,但它不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一看便知。如果我们这样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它们有哪些区别?这个提问就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要认真观察?分析?比较或者讨论才能回答的比较全面。其次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例如:学习声音的产生时,用喇叭“舞台”上会跳舞的小人引出对声音产生的研究,学生的兴趣很浓,同学们都在思索着为什么喇叭响起来,小人会跳起舞来。再次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例如:学习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北极探险队在极地遇险,所带火种丢失,虽然处在阳光照射下,仍然寒风刺骨,如何取暖?你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吗?”问题一提出,学生很活跃,积极讨论,勇跃发言。教师逐渐引入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如果没有携带凸透镜还有哪些办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可以用冰制作凸透镜,也可以把水充满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做成凸透镜等。这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实验,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可以利用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目标。
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闸门,张开学生思维与想像的翅膀。在学习中,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把学生带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6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一个以问题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可以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它也可以拉进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阐述了一些对于问题教学法的个人见解。希望能够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些参考,对学生们的学习有一些参考。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物理;有效途径
物理新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新思想。老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有学习能力,也要有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调要由面向结果转向学生的知识构建,更加注重学习的追溯过程。因此问题教学法是一个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运用比较频繁的一种方法。那么老师到底该如何自如的在课堂上运用问题教学法呢?
一、问题设计的原则
在上每节课之前想一想本节课要讲什么内容,应该给学生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将学生带入这节课上。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探究问题,是这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一个合适的探究性问题可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上课的开始就知道这堂课要学习什么,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出的问题也要有生活性。让学生们感到物理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因为是物理,它讲究的是严谨性。所以应该有必不可少的科学性。在设计问题时老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简练处理,挑出重点,让学生们都可以轻易理解。例如:我在一次听课中,这节课讲的是物体运动学。老是提出了“我们每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这一问题。可以很好地勾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上课时同学们都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认真地听老师的各种讲解。并且老师在授课之后还跟同学们说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一下什么东西是运动的,它是如何运动的,它什么时候才能静止,为什么静止等等一系列关于生活的问题。学生们在下课放学回家之后都可以积极地去观察和思考这些问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这个问题的生活性。
二、问题结合实验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的时代,孩子们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老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种种资源,根据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些物理实验,让学生们自己亲自操作,让其了解物理的乐趣所在。物理实验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一个重要的地位。科学实验是人们探寻真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实验难度过高,老师可以自己操作实验,学生在一旁观察,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这时就会有一些同学有很多疑问,老师都要一一回答。当然也会有同学会有新的想法。老师也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向同学们验证。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一次物理实验课上,我校一位物理老师要进行光的成像的实验,他在上课之前就给学生提出了如何成实像,如何成虚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同学们都是带着问题进行实验的',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一直在旁边观察着,这时要是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有困难老师都会义无反顾的教导,并且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学生都会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自己通过实验的方式去证实自己的想法。这一探究性的过程,使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大地提升。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有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因为学习课本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这样老师才能知道学生在哪些地方是不容易理解的,如果老师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同学都出现了问题,那么老师应该就这个问题一起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并且提出学生们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提醒学生们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老师可以组织每周有一节课是答疑时间,同学们可以把积累了一周的问题让老师帮助回答。老师为了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应该在授课之前好好看看教材的内容。然后想出几个跟教授内容有关的问题,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陈述同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来回答。这样会减少同学们的心理压力。老师可以将自己提出的问题逐渐深入,让同学们对你所提出的内容感兴趣。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使学生能自主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到物理不在是一个个僵硬的公式,而是一个拥有无数知识的海洋,可以让他们遨游其中。
四、结束语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这是人们对于启蒙式教学的赞美,我们要学会不耻下问,有问题就要问,只有你明白了,你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少。课堂的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问题的质量高低,当问题的质量上来了,也就说明了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面更加广泛了。这也可以证明问题教学法也是成功的了。巧妙的设计问题,学生们积极的动脑思考,这可以摩擦产生思维的火花。
总之,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学法,不仅让老师的专业知识更加牢固,还可以不断的提升,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同学们在初中时期就能打好物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明根.用问题情境引导科学探究———例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1(3):68-70.
[2]杨海岚.信息技术环境下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3]姜玉梅,解志秀,张锡娟,等.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10):69-70.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7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学科。同时,物理学习对于许多初中生而言也是一大难题,学生感觉物理十分抽象,惧怕物理,甚至有些学生丧失了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重新找回学习物理的自信。探究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探究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理论简析
1。探究教学的科学定义。
探究教学,是指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探究教学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探究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不是直接地把所有的物理知识告诉给学生,而是教授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给学生方向,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应的答案,使学生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这种实际探索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将物理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对物理不再感到陌生,不再觉得物理抽象。
2。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意义。
物理本身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正是由于许多物理学家的不断探索,才有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物理知识。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前辈探索和发现的。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告诉学生结果,而忽略了探索的过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只是教师进行探索,而学生仍然是一个旁听者,没有融入到实际的探究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策略分析
1。明确学生在探究教学实践中的中心位置。
在探究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再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教学,而是应该让学生进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物理学习现状得到改善。
2。重视课程学习中的经验积累。
课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展现自己才能的空间,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如今的`课堂教学,不仅涵盖了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师生互动环节。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学习气氛更加愉快,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强调,在生活现象中发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生活。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探究式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考虑,倡导学生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的奥妙,从物理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根本性挑战,课程的内容拓展到生活的直接经验,将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间接经验的学习途径,其目的在于将自然、人与社会统一于课堂教学中,强调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的充分结合。重视课程学习中的经验积累,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分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角色。
随着探究教学方法的不断推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过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担任知识的传授者,而如今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指导,还要创新和探讨,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际上,虽然教师的知识量比学生更多,但还是会有一些学术问题自己也拿不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要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的研究与创新;不仅要学会如何开展教学活动,还要明白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总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教学方法,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与当前时代发展相适应而成的,将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探究教学方法也会有其必然的不足之处。之所以笔者鼓励应用探究教学方法,是因为希望教师能够意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价值,从而能够发挥探究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作用。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探究教学的优势能够进一步释放,初中物理教学能够不断完善和进步。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8
1.在实验中创新,改革实验的方法
动手能力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浮力章节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乒乓球等工具,自己通过实验得出浮力大小。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加深物理原理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
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对话教学
现在的初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思维敏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更胜以往。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鉴于此,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对话教学,开发学生潜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对话教学可以采取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和学生对话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还可以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或者,学生在黑板上代替教师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述等形式。学生借助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巩固物理定义,定理的记忆。同时,在对话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和教师的位置是互换的,学生对于能够体会教师的经历充满了好奇,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荣誉感,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和责任意识的加强,不仅对于下一步的物理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有着难以想象的作用。是教育改革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学生之间相互的对话是以讨论的形式出现的。由于初中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社会阅历不丰富,所以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讨论的`范围和形式做出明确的规定,以免出现形式主义或者跑题的现象。比如,在第一章声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声音的作用,传播方式等展开讨论。声音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现象,其传播是通过空气媒介实现的,就此问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声音是否可以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比如在水中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传播,比如在真空中,在外太空中声音是否能够传播。同时学生对于声音的危害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生活中的噪声就是声音危害的具体形式,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借助声音的原理,为减少噪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以致用,这是物理学的宗旨,同时,学生在物理应用过程中也会受益匪浅,不仅巩固了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其学习的进步。
3.创新教学的理念,引进哲学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教学的跨学科,跨领域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物理教学中引进元认知理念就是这方面有力的探索。元认知理念是哲学领域的概念,是对认知方法的调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就是对物理学习方法整体的梳理,包括物理学科的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等多个方面学习方法重新认知,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如鱼得水。在物理预习过程中应该遵循不求甚解的原则。如果在预习过程中追求全面详细,那么就会出现舍本逐末现象,造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失去学习的新鲜感情况,影响教学的兴趣提高,这是初中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期,追求进步,希望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在思想上正确的,但是在学习方法上却是错误的,只有借助元认知的理念才能够对这种现象予以更正。例如,在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教学过程中,在预习时只需要了解物理的物态是有不同的形式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的转化条件,如水从液态转化成气态的温度,压力等具体的条件可以留在课堂上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保持新鲜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进而改善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4.总结
总之,物理教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内容比较乏味,理论性比较强,很多的定义和定理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因此,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等诸多的问题。有鉴于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课堂对话活动,引进哲学理念等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借助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初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教育改革在初中课堂实践的具体体现。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在教学上的整合进行分析,分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通过整合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中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作用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丰富、传输速度快且能及时反馈。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通过声形图文等各种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提炼和创设情境,形象生动地展现完整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和理解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应用
(一)创设物理情境,物理知识具体化
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而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颜色、形状、图画等各种展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并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在学习左手定则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软件模拟,可以展现通电导线受到的作用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三者之间动态情境,而不是教材上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降低了物理学习的枯燥性和抽象化的难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主动学习。
(二)辅助物理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影响实验效果的限制性因素比较多。例如,在“摩擦起电”的实验中,空气湿度和器材的干燥度都是影响实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是在阴雨天做这个实验,结果就不会理想甚至失败。而有的实验可见度低,学生很容易观察不到,如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话,就要轮流逐个实验观察,但受器材数量和时间的限制很难实现。实验过程一闪而过,可视度低,加上实验误差性大,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往往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实验,能加强实验现象且可以重复演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实物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时间和速度很难控制成实验理想状态,而且实验过程非常快,实验效果也不好。通过多媒体利用动画形式,把小车的运动过程放慢演示,可以让学生根据直观的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定律内容,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提炼知识,提高效率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往往只是片面地表现某一个物理现象和知识点。由于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要对知识点归纳总结后进行提炼,让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理解透彻并融会贯通,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手段提炼知识,可以摆脱传统的语言描述性的'归纳总结,通过更多、更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来形象地对知识进行提炼。特别是在系统复习阶段,备课时将要复习的重点主线框图集中突出,利用幻灯片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系统的认识,突出物理知识的关联性,梳理物理知识主线,加强理解和记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比如,对发电机和电动机进行对比学习的时候,通过构造、判断方法等决定因素各方面的比较,运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展现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磁场的动态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并对其物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提炼知识的学习中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三、整合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信息技术的辅助地位
信息技术在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中主要是起辅助性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而信息技术知识作为教学工具的一种,利用多媒体功能进行师生交流和互动,对所学知识进行组织设计,进行教学策划实施教学方法。教师对其要进行合理利用和控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次,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不可完全取代物理实验。实物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的实验态度,这些都是多媒体展现的模拟实验所不能代替的。
(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用性
信息技术作为众多教学工具的一种,并不是适用于全部的物理教学内容。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资源,创设物理情境合理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动力,是信息技术实用性的体系。教师要对不同的教学工具进行合理运用,丰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用模拟实验来形象表现天体运动、核裂变等这些现实中不能做的实验。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有效整合推动了物理教学的进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也为扎实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明哲,张安.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理科园地,20xx.
[2]王冬兰,教育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J].考试周刊,20xx.
[3]姜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xx.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
一、整合的优点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原来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把复杂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在讲“惯性”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我们在坐公交车的时候,遇到急刹车,我们的身体会倾斜,通过声行并茂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2.增强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在黑板上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但耗时长而且取得的效果还较差。尤其是在课上的物理实验中,有些学生有时都看不清老师在讲台上的演示实验,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对物理丧失兴趣。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能把物理实验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枯燥的物理知识变成画面,教师在一旁进行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记住抽象的理论和概念。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策略
1.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创造出相应的情境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结合信息技术,通过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或者放一些相关的'图片等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进行模拟启发式教学
教师可以在讲蒸发吸热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图片,就是将一块冰放在一处,然后拿出两个体温计对冰块处温度和正常处温度进行测量,就会发现冰块处的温度比正常处低,从而得出结论,蒸发吸热。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可以说,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必须要做到将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1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
1.引出思维导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延伸教学主题的知识点,并对导图进行编排。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使教师打破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自主地学习,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条件下,能够放松心理状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创作型思维得到提高。
2.整合和联系教学内容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能够梳理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根据知识的`主次关系,按照顺序进行编排制作。物理是一门有着大量概念和规律的学科,思维导图能够将这些概念和规律联系起来,完整地呈现出来。
3.整合物理教学的知识点
物理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漏讲一些知识点的状况,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备课,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梳理,制作出思维导图。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再出现漏讲的情况,可以按照思维导图及时地进行调整。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通过实例阐述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物理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新的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力》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分析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教师首先确定整个内容的教学目标,然后确定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2.确定中心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
在确立了教学主题后,根据教学主题知识点的概念和性质,进行示意图的绘制,按照顺时针的顺序编排思维导图。
3.进一步拓展思维导图
在概念和性质的知识点的绘制之后,要对其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将其对应的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上绘制出来,并进行分支,通过逐级的延伸和分支,就将《力》这一内容中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绘制出来了。
三、小结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思维导图起着重要的调动思维的作用,能够发掘学生的大脑潜力,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2
基于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构建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学习行为引导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探究物理世界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
1初中物理课堂引入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本文所倡导的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在于改革当前物理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改革目标之外的现状,有效地推进物理学科教育改革的深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科教育和教学素质化的需要,是最终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宗旨、价值的需要.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团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组织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从同伴中获得一种激励,产生感染的行为和竞争的努力,促进能力的发展;可以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形成并提出各种选择性的假设,激发深入思考,求得最佳方案.也就是说,团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和进入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条件,使学生之间、学生能力与学习要求之间的差距显露出来,并在同伴和教师的帮助下缩小或消除这些差距.教育学研究表明,课堂互动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激发求学者内生潜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兴趣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往往能起到很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以团队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深度激发学生参与物理课堂学习的兴趣,从心理上带动学生融入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且有利于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携手发展和进步.因此,团队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公平、承认个体差异、协同发展认知和非认知因素以及促进个体发展的有力支撑,具有鲜明的主体参与性、民主开放性、合作发展性等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实现学生心理的积极转变,是在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对物理课堂教学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物理教育本质认识的返璞归真,其目的`就是让物理教育更好地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2初中物理课堂引入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原则
2.1团队小组划分科学化
团队合作小组的组建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意异质建组和隐性分层的原则,也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储备、物理学习能力及学生的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根据这些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不同情况,从好、中、差三个层面划分学生的阶队,需要注意这是教师本人的隐性分层,不可将其公开,以免学习程度好的学生骄傲自负,相对较差的学生丧失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信心,之后根据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学习水平及其学习态度和个性等进行异质划分,二者相互结合合理地把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小组中.以笔者的教学经验,每个团队合作小组成员5~6人为宜,比如在物理实验探究中,每一组团队合作成员必须包含物理实验操作的执行者、物理实验方案执行的主持人、实验结论或误差分析的归纳人以及实验过程中数据或现象的记录人等,并可随时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角色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团队合作小组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而小组内部是一种团队合作学习关系.而且,小组内部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对子,便于互动学习交流和教师辅导.
2.2课堂参与统一化
新课标下的物理合作课堂,应该是教师有效引导与学生积极参与相结合的课堂.首先,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教师可以课前自制物理实验器材,课上通过完成物理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从物理知识走向现实生活.教师还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制作好导学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明确物理学习或实验探究的目标,设计有助于合作探究的教学内容,为小组合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充分发挥教师优秀教学经验的指导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主动表达自身观点,善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要积极参与到各小组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带动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能;再次,教师要善于发挥对各小组的平衡和协调作用.以《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团队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针对教学目标来设置统一的任务:(1)大家一起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密度概念;(2)组内经过思考和讨论,分别发言说几个现实生活中用密度来解释的现象,该环节让平时不爱发言的或者基础薄弱的同学优先回答,其他同学补充;(3)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先进行测量密度的实验,然后其他同学轮流操作,大家在旁边观察和指点,从而通过步调一致的统一化学习实现了目标的达成.
2.3教学过程合作化
要想实现团队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就要优化教学过程,要为他们提供能够交流和合作的机会,要选择合适的课题,让他们进行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课的教学内容,看其是否适合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开展,并选择最有利于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组织各小组制定合作计划,编制合作任务书,然后实现组内的合理分工,完成团队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课题都是适合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比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家庭用电、能源与社会以及一些物理实验等内容,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章节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
2.4合作过程开放化
开放化的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合作课题时,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和实验室,让他们到更宽广的空间进行团队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测量平均速度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各小组学生到学校的田径场,让各小组设计户外测量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工具,并获得实验数据,之后进行合作探究,获得小组实验结果.而在具体的章节教学时,教师也要打开思路,借古谈今,创设更加开放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充分互动交流.
2.5成功机会均等化
成功的体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成功体验.在团队小组内部,要让不同性别、能力的学生承担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小组成功的成果,获得均等的成功机会.例如在《物态变化》这一章教学中,汽化与液化、熔化和凝固等物态变化,要求每个团队合作小组轮流指派一名代表说明本小组在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这种合作方式拓宽了物理学习平台,给各小组及其成员提供均等的成功机会,把小组成员的行为、情感及成绩要素作为评价要素,让各小组成员都享受成功体验.
3初中物理课堂引入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3.1精挑细选,确定适合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章节及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里的所有问题都适合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比如一些引言课多是基本知识的介绍,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比如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包括速度、路程等基本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就能解决问题,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必要.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初中物理课程资源,选择依靠学生独立思考无法很好解决或者无法理解的章节及内容实施团队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的开放性内容实施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比如进行《物体的浮与沉》一节的教学时,该节涉及到很多内容,如果教师让学生就“什么是浮力”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显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这些知识在课本上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动手的目的.而如果教师让学生围绕“是不是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和影响”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就要先“猜想—讨论—设计实验—证实猜想”.学生只有通过积极的合作讨论,并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教师备好课是初中物理课实施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保证,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适合开展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并明确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目标.
3.2课前传授合作技能,让学生高效完成合作任务
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分工的重要性,让小组组长掌握给小组成员分工的方法,让他们根据组内成员能力的不同给他们分配相应的任务.比如在初中物理中包含很多实验,采用小组合作做这些实验时,必须要保证分工明确.以《熔化和凝固》一课教学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并让合作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告诉学生在实验中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比如该实验中要注意以下事项的记录:冰熔化和凝固过程的温度、物态变化,蜡烛熔化凝固过程中的温度、物态变化等.在相同内容的团队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个小组可能会采取不一样的方法,每种学习方法都有其优点.教师要让各小组成员掌握倾听和记录其他小组学习方法的技能.让他们学会倾听各小组的学习方法,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出更优秀的学习方法.
3.3课前实施团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合作小组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科目,每一种物理现象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但是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在涉及到具体的应用知识时往往无法很好消化.因此,教师要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问题或预习任务,让合作小组通过讨论去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资料.以磁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渠道,包括图书馆、互联网等去搜寻从古到今磁现象的应用实例,搜寻生活中磁现象的应用实例,并让他们讨论这些现象.长期以往,学生将会在课前养成预习的习惯,每当学习新知识时,他们就会主动进行团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新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从而更好的消化新知识.
3.4课中把握时机,提升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成效
课堂进行中合作时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4.1在学生“卡壳”时采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
物理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当教师对一些物理概念进行提问时,学生很容易出现回答不出来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灌输,往往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先给出典型现象,让小组成员进行积极的讨论,就他们已有的认知进行交流,这样效果往往显著.
3.4.2在学生疲于“死想”时采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物理有很多实验,有时单靠学生不动手只动脑的思考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教师要善于把演示实验变为探究性、验证性实验.让合作小组自主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步骤、说明实验过程、论述实验结果.当学生对物理知识表现出迷茫和不理解时,教师就要鼓励合作小组去做一些验证性实验,比如让他们合作设计水果电池、潜水艇、测量小灯泡功率等实验.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学习.
3.5课后开放训练,拓展合作
团队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全过程的,课后也应该鼓励学生开展积极的团队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积极的合作,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给学生提供主动合作的契机.比如在电路电阻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在只有电压表的情况下,你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大小吗?不同的小组会积极讨论,并设计出具体的方法,有的小组甚至通过实验得出了几种测量方法.通过这种开放性课题训练,能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了初中物理的创新型教学方案,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创新了教学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能够在推动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解决教学难题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明显优于独立学习情形,在面对需要讨论各抒己见的任务时,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互动质量,明显促进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应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团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加以推广,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能力和认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3
一、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重要性的认识
1.1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可以让学生摆脱物理学习过程中单调、枯燥的公式推导与记忆过程,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探索物理规律并通过对生活的认知来理解并记忆物理规律。这样的过程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可以转化成一种钻研的兴趣,进而推动学生努力学习。
1.2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物理知识
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物理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在课堂上直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让学生直接联想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这种状态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
1.3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生活化要求教师观察和注意学生私下生活,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方案,这种坚持从学生出发,兼顾学生喜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值得推广使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是现今形势所趋,并且用学生生活经历开展物理课堂教学能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基本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提升学生自我生存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2.1开展探究式教学
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课堂内容的学习。如学生在学习机械能量守恒定律时,通过学习发现能量守恒即一种物体重力保持平衡。教师在此时可以提出,在生活中你们认为除了文中这组平衡力之外,你们还能发现哪些平衡定律。当学生带着疑问继续下面课程内容的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并且主动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的思考。同时还能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将班级学生分为4个小组,组内成员与组组之间都开展激烈的讨论。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坚持以积极鼓励为主,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不对的机械守恒定律,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课下去发现和收集,然后在下次开讲之前,教师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和运用课本知识。
2.2创设情趣性课堂
针对物理课堂教学一般都比较枯燥,教师要创设情景式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大部分时间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氛围能让学生放松心情,不会对教师讲课产生厌烦情绪,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极大的扩散。此时,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物理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和发现知识点。
2.3物理习题训练生活化
物理课堂教学的'知识必须通过习题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和掌握物理知识,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时间调查活动,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并且记录、收集物理现象的基本特征,如学生收集树叶作为植物标本时,树叶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等。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训练习题,让学生全面了解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物理学习中,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三、结束语
生活中随处包含着物理小知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下学习,不仅能充分开拓学生的思想,还能改变物理课堂教学的枯燥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物理课堂学习氛围。同时,随着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4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我国的教育正在进行不断改革.一系列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随教育改革的深入应运而生.本文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现象.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课堂内外进行的一些实物观察,对物理现象及物质形态的变化作出总结,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下面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路进行探究.
一、开展探索式教学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探索性实验方式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阿基米德原理”时,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物体浮力的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有的学生认为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有的学生认为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物理实验现象进行思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束缚,敢于对实验设计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物理实验现象从一种非常规的角度进行思考,研究出物理现象的多面性,从而透过现象看到物质的本质.
二、创设实验情境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求异,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不因循常规地思考问题,并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的设想.初中物理课本中介绍了很多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其中包括浮力、大气压强、光与声音的传播以及电学等知识.这些都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们面前有一个很大的抽空气泵,充上电以后用它来抽取我们教室里的空气,会发生怎样的现象?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压强,所以脸上都一片茫然.可能有些学生听到过相似的故事,回答“教室会倒”.然后追问:为什么会倒?这时学生就解释不出来了.这时候,我拿来一个塑料袋,先把里面充满空气,然后把它紧紧封住,用手使劲地按压塑料袋,空气却出不来;再把袋子打开,挤出里面的空气,塑料袋就会变瘪.接着提出问题:谁知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学生不能给出准确、清晰的答案.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而且能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默契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拓展实验空间
如果在学校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学生就能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虽然教师带领学生做实验的传统的实验模式能够保证实验室内的卫生清洁和实验设备的安全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想法并渴望去探究它的学生,传统的实验室模式不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造成障碍.而建立开放型实验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实验室的缺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穿插课外实验与小制作的方式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实验室中缺少的一些实验器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实验器材,能使学生在实验时不会显得陌生,操作更方便.这种课外实验趣味性强、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尝试,研究出适宜的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学周刊,20xx(24).
2.陈扬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xx(02).
3.殷正用.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2(08).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
摘要:现象教学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一种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基于社会生活,围绕学生感兴趣、指向未来的现象或者主题来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式教学。笔者以本身负责的初中物理为例,谈一谈对现象教学引入初中物理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现象教学;探究
20xx年芬兰实行新的教育大纲,并将现象教学全面引入到教育课程大纲内,把现象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多学科教师合作为基础为学生创建出多姿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国内的教育改革同样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所以将现象教学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在我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下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对初中物理教育从业者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方向。
一、现象教学的构建
现象教学基本是由展示现象、描述现象(解释现象的成因及影响)、现象的结果分析、解决方法分析几个步骤所组成。从教学实施环节来看,可以概括为“现象或话题的选择与学时规划”、“教师备课与数学”、“学生学习与评估”三部分。
(一)现象或话题的选择与学时规划
初中物理现象或话题有两个要求,第一是不能选择虚拟、幻想以及不真实的生活现象,所选现象或话题要基于生活想象、现实需要和学生特点三方面去选择;第二是要注意所选话题需要一定的典型性,能够揭示事物运行背后的规律,同时需要学生进行选择和学时规划。例如4月22日是国际地球日,教师就可以选择“地球的能源”进行教学;又比如20xx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教师们也可以选择“火箭升空”这一话题进行教学。一个现象或话题的学时根据教学需求来确定,不过因为涉及多学科内容,因此学时一般都在2学时以上,多的甚至可以到十几个学时。
(二)教师备课与教学
初中阶段的现象教学可以分为全课教学和分科教学两种。全课教学暂且不与讨论,分科教学强调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学生方便系统的获取学科知识,能够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笔者所负责的初中物理现象教学探究正是分科教学,但教师要注意不能够让分科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学习与评估
现象教学的作用不仅仅是辅助传统教学,更是要与传统教学相融合,进而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缺陷。比如现象教学中学生不能够再坐在教师中进行被动学习,而是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在现象教学完成后则需要对现象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评估方面:一方面学生的评估包括自我评估、小组内成员评估和教师对学生评估三部分;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估包括学生对授课情况和教师的评估以及教师间的互相评估,这两种评估都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
二、现象教学的实例
(一)设计思路
20xx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这是一项举国同庆的盛事。同时火箭升空又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时事的同时对物理知识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希望学生通过结合视频图片和新闻,通过观察、计算等活动学习到八年级下册中《运动和力》、《功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2.结合具体的情境来体验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通过物理视角来看待问题;3.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来培养自身的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人员安排教师事先需要将学生分为等量人数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安排一位小组长和一位记录员。小组长需要主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研究和对数据的归纳总结。这就需要教师对小组长的人选进行仔细的考虑,务必让小组长发挥出带头作用,能够带动起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氛围,记录员负责进度情况进行记录。2.教学与记录教师在为学生播放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新闻、图片和视频后,需要向学生提出与火箭升空相关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别是八年级下册中《运动和力》、《功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结合火箭升空的情况相将这些知识穿插其中,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吸收整合。每一个小组都需要派出一个专门的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总结,然后分别进行小组内部评估、小组之间评估和小组成员的教师负责情况的评估,最后由教师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并对学生现象教学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四)教学总结
正如本次活动所表现的那样,物理知识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构建理科思维、掌握物理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总之,现象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种有益尝试,既能够优化学习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该将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与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相结合,让它能够根植于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之上,和其他各色教育方法一起应用于中华民族教育教学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于国文,曹一鸣.跨学科教学研究:以芬兰现象教学为例[J].外国中初中教育,20xx(7):57-63.
[2]陈式华.现象教学——芬兰20xx教改新模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30(11):102-106+1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11-16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11-16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集合15篇)11-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合集15篇11-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锦集[15篇]06-25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