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25 18:27:59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实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实用【15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

  1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评价机制单一、不合理

  目前,社会对高中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仅以升学率为标准,即考上多少本科,上了多少重点和名校。在这样的社会评价机制下,学校只能将压力转嫁在教师身上,以升学率作为考评教师工作绩效的依据。这迫使数学教师不得不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被动地学习,深埋在题海之中,导致高中教育退回到应试教育阶段。可见,教育的功利思想不但扭曲了教育监管制度,阻碍了教育改革的实施与推进,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社会各行业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再仅依靠考试成绩。在填鸭式教学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参加工作以后,工作业绩和学习成绩并不成正比,即在学校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行业的精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未必是行业中的“差生”。因此,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评价机制是单一片面的、不合理的。

  1.2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数学强调抽象、证明、推广等一系列演绎推理方式。随着学科交叉的不断深入和工程技术领域发展的需求,数学实验在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凸显出重要性。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学提供了高速运算工具,几何画板、Mathematica、Matlab等数学软件的涌现使数学模型的建立、数据分析、图像处理和动态表现等过程变得十分简单。现在的数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实验科学。数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数学观念、增强数学思维能力。而在看重考试成绩的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且教师常用的授课手段还是板书和PPT,多媒体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枯燥乏味的黑板和一晃而过幻灯片,渐渐地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客观上影响到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在听完教师讲授以后,基本以手工计算为主,很少应用数学软件进行模拟,数学实验几乎为零。可是,在实际工程实践应用中,无论是理论模拟还是求解问题,仅用手算是难以解决的,因此,陈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1.3教学资源利用率低

  传统高中教育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太有限,仅局限在校内和教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受到观念和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打开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思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也只不过是教师间相互授课观摩,还没有做到在一定区域内的师资的流动与共享,也使得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此外,学校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极低,没能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等社会资源。我们从两方面分析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弊端。一方面,高中生毕业后的可能去向只有两个:即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和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敢问一个与高校和社会脱节的高级中学所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吗?答案显然是不能。另一方面,高校的科学研究始终走在学科前沿,不利用高校资源,高中教育怎能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怎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企业掌握着许多工程技术对数学的应用实例,不利用企业掌握的工程技术实例进行数学教育,枯燥的教材、繁琐的推导和抽象的思维怎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怎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因此,不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资源的高中教育是失败的,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2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

  2.1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机制

  要根除应试教育思想,必须建立多元、合理的评价机制。高考成绩不应该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高校是高中毕业生的录取方,建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自然需要高校与高中协作完成。高校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前提,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多角度评价进行人才的选拔。社会也应该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综合评价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全面、合理地评价高中的教育质量,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才敢放得开,学生才有机会结合自身发挥特长,创新思维。

  2.2数字化教学

  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高中数学数字化教学对教师的技术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要对教师做基础技术培训,教师也要努力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地教学。例如:将Flash动画、应用实例的视频、公开课、MOOCs等手段和方式用于数学教学。数字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3协同创新,资源共享

  高中数学教学应放开眼光,打破校内外资源的界限,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3.1师资的流动与共享

  授课观摩只是各学校间教师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需要教师将学来的知识经过个人的消化后才能再利用到教学中,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效率较低。如果能在一定区域内实现流动师资,教师不固定在某一个学校,实现师资的共享,有利于提高所有高中的.教学质量。

  2.3.2高中与高校间的协作

  要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离不开高校的协作。大学应关注高中教育,参与高中教育,并和高中间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二者的协同创新对提高高中教育、提高大学的生源质量、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总要的意义。高中与高校之间可以开展的协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3.3课程的衔接

  借鉴美国的AP课程(大学先修)体系,先构建由多所大学组成的大学联合会,设置涉及各个领域的大学先修课程。高中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打算发展的方向选修适当的先修课程,实现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超越高考,帮助高中生了解大学的教育特征和素质要求。

  2.3.4师资流动与共享

  要实现大学先修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保证教学质量,单凭高中的师资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高中与高校间在师资上实现共享。而我国的教育阶段和教师的学历之间机械式的对应导致中学和大学任教存在鸿沟,如果能在高中和高校之间长期建立彼此流动、互相兼职的人事制度,不但可以实现师资的共享,也实现了高中对大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更可以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2.3.5项目协作

  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国高校与高中协同研究的重要标志。该中心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在高校与高中之间搭建广泛的协作平台。高中和高校间可以联合为学生开设各种课外培训,联合进行教学研究、教材编写、课件开发以及举办学术会议等。项目的协作对学生进行专业选择、职业规划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2.3.6高中与企事业单位间的合作

  高中数学课程不仅是简单的计算,教师应将抽象的数学形象化,揭露数学问题背后的实际意义与应用。因此,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除了听教师讲授以外,还需要参与社会实践。如果高中能与企事业单位间建立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为中学生创建更多的学习机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丰富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总之,要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是件容易的事。所有有效的改革措施都需要多个部门甚至整个社会协同创新,否则任何一项改革都只是一纸空谈。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2

  一、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现状

  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关于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的研究有很多,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韩裕娜等人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算法教学上的一些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重点;胡学平、熊芹等人的研究重点在“算法初步”上;宋宝和等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些算法教学策略;王慧春、薛海分别从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的角度对高中数学算法教学进行研究。以上这些目前我们国家教育专家进行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算法的历史、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算法教学现状,针对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的方式方法,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算法教学有效性等研究较少,尤其没有从目标分类的角度研究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策略。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算法课程教学设计

  全面解读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牢固掌握算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算法基本的三种逻辑结构和五种算法语句。二是能力、算法意识,具备利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利用算法的意识即算法思想。三是价值观、精神,充分意识到算法与计算机结合带来的便利,体会到数学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算法思想的培养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算法的.要求强调不仅要做到“算则”更要做到“算理”,对于算法的程序步骤理解更为重要,理解算法每一步程序的依据就是做到了“算理”,就是算法思想。培养学生算法思想具体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有条理,有逻辑,严谨的思维标准,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进一步形成、完善中,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算法思想具体包括分步递推思想、逻辑选择思想、循环思想等,要想形成一个思想,具备一定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算法初步”有十二个课时主要就是加强学生算法思想学习,但这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整个高中数学算法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学生算法思想的培养。

  (二)重视程序框图的演示教学

  算法语言最重要的一种表述形式就是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在表示算法结构及逻辑上具有直观清晰、简便快捷的优势,程序框图还是程序编写的基础。程序框图具体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流程图展示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流程图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增强学生思维逻辑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增加实例,这样学生能够加深对这种转化的理解。数学课与计算机上机操作课要相互协调,各有侧重,在数学课中重视程序框图教学,学生能够意识到计算机与人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不同之处。

  (三)注重教学中的案例选取

  老师在数学算法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选取的案例要注意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算法不能太难,这样不利于学生接受,达不到举例的效果,比如最大公约数、质数的求解这些简单的例子能更便于学生理解,学生能够自己设计程序框图。算法案例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算法学习积极性。

  (四)数学算法教学与计算机有机结合

  高中数学算法教学还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包括程序语言内容,两者密切相连,又有其各自的特点。简单来说算法教学注重的是算法思想,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程序语言教学目的就是程序编写。算法教学和程序语言教学之间的联系在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算法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完整的算法设计,能够及时检验设计的算法是否有效、可行,数学算法与计算机有机结合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算法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提高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措施。我国目前高中数学算法教学上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算法思想,重视程序框图的演示教学,案例选取要适当,并做到与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3

  第一篇

  一、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

  (一)联系生活,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应用到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与生活中常见的利润最大化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变成立意新颖的探索型应用题。这样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数学教师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创新品质。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其教学形式都是学生听老师讲,数学操作活动难以进行。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过程主要是:1、提出问题;2、动手做实验;3、解释讨论;4、观察记录;5得到结论,然后最后表达陈述。数学活动可以起到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个方面要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应的合作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也是数学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的已有的知识背景进行出现,向他们提供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此外,教师讲完例题的以后布置学生完成练习,是我们在学习生活经常采用的`方式。这样往往使到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的显现。如果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教学就会显得索然无味。数学教师每节课周而复始地进行学习,学生就会感觉到非常疲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听得有趣,练得高兴,创新想法自然而然就涌现。同时,各小组在完成任务后,派代表把结果写到黑板上去,看哪一个组学习的速度快,这样课堂就会有趣得多,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得到提高。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这样的课堂自然有趣一些,学生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在苏版高中教学课本空间几何体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建房子的形式,讲解课本的几何的立体形状,然后结合美术的空间结构图,让学生明白几何体的形状,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

  (三)巧用数学趣题引入课堂

  当前使用的苏版高中教材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新课程,几乎每一节新的知识点都会引入新的材料,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基本有所了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再进行引用,学生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比如老师在讲到组合的时候,课本可以引入的思考题是:“在a,b,c,d,e六个字母多中选两个字母,可以有多少种选法?”于是老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采用趣味性:“3个商人和他们的3个仆人,一起过河,如果只有一条船,而且还需要自己划,船一次只能载2个人,如果3个仆人说好了,假如他们的人数比商人多,那么就会杀商人然后劫财,那么商人需要怎么分配过河的方案才能真正安全过河?”因此,学生的兴趣会高涨起来,通过思考形成创新思维,即使短时间学生无法一下子给出正确的答案,但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问题的引出,不仅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很快提高,数学教学课堂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活跃了课堂,而且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方面的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

  二、结论

  当前,在我国数学领域上能够取得巨大成绩凤毛麟角。广大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对数学学习兴致也不如人意。高中数学教学也相对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对教育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着重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把开发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指标,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作贡献。(本文来自于《科学中国人》杂志。《科学中国人》杂志简介详见.)

  第二篇

  一、自主学习的培养

  新课改之前,老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创造,学生只是学会了知识,而不是掌握了怎样去学。通过新课改,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主动去探究学习方法,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拿三角函数为例,可以让学生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推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老师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做预习,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然后上台做小老师进行讲课,其他的学生可以对小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正确指导,这样可以烘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问的积极性。

  二、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

  由于过去的社会发展缓慢,高中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得不到提升。新课改下的课堂就不同了,黑板变成了多媒体和电脑,软件成了教学的主要辅导工具。由于数学概念抽象的特点,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像课本上的几何图形,学生的脑海中无法想象几何是为何物,因为书上的几何都是平面的,在现实学生的思维中并不能详细理解立体这个概念,但是通过3D几何画板以及3D几何软件等科技手段,学生可以亲眼体会几何的奇妙世界,这种抽象变为具象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数学抽象的概念是学生最困惑的地方,有了这种抽象变具象的方法,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无法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是老师在讲台上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在讲台下处于被动状态,而老师也不会关注到全部的同学,也不能确保当前课全部学生都学习到老师讲授的数学知识,无法确保课堂授课的效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讲台下进行分组,以2-4人的分组形式,并设置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职务,让小组长提出小组探讨步骤和方法,并指定探讨目标,记录员将小组探讨中纠结的问题做好记录,最后由报告员做总结汇报。课前小组可以进行小组预习,课下小组进行课下复习,通过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概率这一概念,让各小组做概率实验,各小组可以做抛硬币实验,抛硬币20次,记录正反面的次数,最后计算概率,这种互动实验的方法可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能力的锻炼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每天列一道数学难题,学生在课下可以互相讨论解题,从网上以及图书馆中找寻相关资料,课上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进行答题,周而复始持续每天一题,这样一来,学生脑海中的数学题目就越积越多,产生了丰富的数学题库。学生潜意识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只要得到良好的挖掘,就可以发挥高中学生无限的精力和思维能力。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数学题型,如果不做好记录和整理,很快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淡化。所以就要求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定义、公式以及难题进行整理归纳,方便课下复习。还可以将做题中的错题进行整理,课下复习的时候再加以巩固,加深印象,防止再次做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被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也方便老师的授课,但是过多的媒体信息容易产生混乱。这就需要建设一个专题单元,把需要的信息资料放在一个单元里,清晰明了,使用方便。除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老师也要和学生多多互动,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数学辩论会,由老师做主持,让学生辩论如何展开更好的学习,探究数学的学习方法,倾听学生的内心,通过因材施教,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五、结语

  数学是高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教育中占很大的比重。因为数学抽象的概念非常多,学好数学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改形势下,只要找好学习方法,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本文来自于《高考》杂志。《高考》杂志简介详见.)

  第三篇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1.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2.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数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探究式教学适合数学任何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教学知识,从而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除了要教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关注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包括分析问题、推理和演算题目等一系列过程。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很实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原则,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首先,开放思维原则。这是探究式教学最主要的原则,它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其次,激发学生原则。探究式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来设置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次,合作性原则。为了使学生能同时听取更多人的想法,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4.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而具有很重大的意义。首先,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学和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发挥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和谐、合作教学。其次,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可以实现优势的互补,吸取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学生在一起解决问题,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分析

  1.创设情境

  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主导性。当然,最好的情境是贴近生活和实际,所以要求老师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最直接的场景来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质量也是决定探究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这样就要求探究式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不能随便提出,一定要根据教学要求提出,老师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来探究,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兴趣等。

  3.发散探究

  探究式研究的核心载体和必要手段就是发散探究。发散探究要求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再加上老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找出解决所提出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合作和学生间的合作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科学合理地选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科学合理显得很重要,这是保证学生专注学习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准备的探究式问题就缺乏合理性,从而出现了很多很多缺点,主要是论证不够,所提问题缺少探究性,并且所提的问题很随意,最后导致提出的问题偏离了探究式教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先提供对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内涵和原则的认识,才能设计和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问题。

  2.要重视教学目标的作用

  探究式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以分析教学目的而开始,而是从创设情境开始的,探究式教学的全过程都会围绕“提出的问题”这一中心而展开。但是我们还应该注重教学目标这个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选择目前所学的知识作为探究的主要问题,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过程等。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展开探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3.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为主体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问题加工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但是教师对于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起到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职责,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4.要重视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解决问题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问题是解决问题,前面已讨论了所提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解决问题,这是很显而易见的。我们都知道,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都是学习、研究和应用的过程。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解题和培养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这样说,解题和数学的概念和定理是同等的重要。四、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高中数学学习数学归纳法时,数学归纳法在于第一步证明初始值在表达式中是成立的,然后证明下一个值也证明第n+1个值也成立即可,或许引用多米诺效应更容易理解。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导入。教师可以播放多米诺牌的录像,并提出问题:你认为一个牌链能够被成功推倒,前提是什么?再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再将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进行逐一的导出,这时学生会对本节的知识更加期待,于是更加认真学习。

  总之,高中数学必须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达到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的目的。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对于提高我国高中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4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大。它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文章主要对如何将目前的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结合到一起展开了全面讨论。

  【关键词】新课标 多媒体 高中数学教学 整合

  一、绪论

  每个高中学生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也要学习必要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要理解涉及数学方面的知识点,这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于教师来说,它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很好的指挥者及引导者。因此,很多教师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同时,新课标也提出了“把现代化技术作为教育工具”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多媒体与高中数学教学做一个很好的融合。

  二、多媒体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三个阶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主要提倡的是要合理地将科技与高中数学知识进行整合。整合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了解高中数学的本质所在。多媒体技术与科技的整合则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大部分教师没有听过整合这种教学模式。所谓信息和科学的整合,就是把多媒体技术、信息资源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一起完成数学的教学任务。总体来说,整合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封闭式阶段

  封闭式课程整合阶段是以数学知识为中心开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绎的工具,同时也作为交流工具和辅助工具。

  (二)开放式阶段

  开放式课程整合阶段是以资源为核心开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是进行信息加工、研发的工具。

  (三)全面的课程整合阶段

  在实际的课程整合过程中,不但要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状况来进行整合,同时也要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并通过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确定应该以怎样的程度来进行整合。根据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学科目的主要体现,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知识点变得更加具体化、易理解,使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难懂的问题;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猜想、实践、操作以及总结,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凭借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信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更深层次、更自由的交流,使整合的研究方法得到改进、研究技术得到进步。

  三、教师教学技术的提高对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有很大帮助

  许多教师在入职前的考试中,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教学技术,而没有学习如何将数学教学技术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教学任务。由于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学技术的'重要意义缺乏亲身体验,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应该采取任务驱动式方法,学习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技巧,让教师亲身体验数学教学的状态,使其在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把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有力工具。

  四、教学设计应以简捷、实用为本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与生物、语文等学科有所不同。高中数学所具有的特点是简捷之美、和谐之美,而且大多数知识点都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很多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少加入过多的教学素材,因为很难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教师一旦对数字、图片等处理不当,往往会冲淡教学主题,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因此,我们不得不把高中数学教学变得简单化,同时又要让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之美。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不只是单纯的几节课,或是邀请几位教师共同参与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教学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摆“花架子”,要做到了解详细,并且要以实物为本。反之,如果一节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述,又会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呢?

  五、教师之间要多交流、沟通

  多媒体技术给现代高中数学教学既带来了一些冲突,又带来了很多活力,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教师平时的任务很重,不但要钻研课本中的知识,同时还要扩大自己的信息涉及层面,更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然而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就变得更加重要。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分享给他人,同时从他人身上学习一些自身不具备的能力,做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有关教学的东西都可以交流,而最好的交流地点是教学组办公室,可以分组进行交流、讨论,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六、结束语

  总体来说,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学教师要主动融入这种整合模式中,推动现代化教学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吴金桥.怎样实施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J].考试周刊,20xx(20):75.

  [2]李广仙.新课标下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J].大观周刊,20xx(12):181.

  [3]罗忠康.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教育信息技术,20xx(10):15-16.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5

  摘要:情境教学具有更强的代入感,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多数教师还没有掌握创设问题情境的要点和精髓,还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进行分析,旨在完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推动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要点分析

  一、引言

  创设问题情境是现代教育不断发展背景下众多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其已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应用,且获得一定的教学成果,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自目前来看,部分教师还无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还不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成绩,其主要原因在于落后教学思想的束缚,致使教师没有掌握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基于此,本文在此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点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

  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实现增效减负,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降低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其本质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合理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主动积极的进行探究与摸索,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衡量当代学生的审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可以更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学,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即将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拥有足够的兴趣、动力和欲望进入到情境中并主动的进行探究。以《集合》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于学生容易混淆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撑。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询问学生语文、数学两科的中考成绩,并随机抽选十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规定120分以上为A类,120分以下为B类,要求学生根据十名学生获得的分数进行归类。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有学生的语文成绩是A类,有学生的数学成绩是A类,也有部分学生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属于A类。此时,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集合的概念,这就在特定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了集合的概念,并对子集、补集有真实的理解,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能够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作为支撑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应该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灵活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此作为支撑,使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与多彩,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和探究《相互独立事件》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一谚语。多数学生感到一丝好奇,不明白数学教师为什么会突然在课堂中提出语文谚语,并带着好奇心思考这句话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可以运用数学理论验证这一句话,并假设诸葛亮设计出计谋的概率是85%,三个臭皮匠想出计谋的概念分别是40%、50%和60%。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并迎合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兴趣。以此为背景,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分享和交流。此时,小组学生是带有足够兴趣和动力的,整个课堂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究,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分析独立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并将其运用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为学生创造适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与气氛。在此过程中,小组中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交流自己的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激烈的交流与探究中,学生对相互独立事件的认识更加深刻。又如,教师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支撑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创设的情境更加真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问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的相关知识时,教师给学生播放投篮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篮球在空中运行的轨迹。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创设出篮球训练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运行轨迹可以提高篮球的`命中率。这就利用更有力的表现形式使问题情境变得更加真实和有吸引力,能够让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中去思考和探究。换言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下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与充实,为问题情境教学增加亮点,提高教学质量。四、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最后,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即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简单地说,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是需要学生进行思考的,这就对学生的个人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个体的素质和基础就难以把握问题情境的具体情况,无法保证取得理想的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考虑学生具体情况,融入分层教学法创设特定的情境,并在情境中预留科学合理的问题。例如,针对于部分数学基础较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倾向于生活化和简单化,要利用生活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口普查等等,教师留给学生的问题可以相对简单,如询问学生针对总体数量较大的群体时适合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等等。得益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动力高,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相反,针对于能力较高、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更有深度,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把握要点,要结合新时代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交流,逐步完善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推动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崇灿.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点分析[J].新课程(中学),20xx(03)

  [2]刘诗晴.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与研究[D].扬州大学:20xx

  [3]曾小明.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xx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6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高中生在学习上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教师的督促作用也会减小,但是因为科目众多,学生并不能够兼顾到每一学科,在学习上也会产生疲倦心态,再加上高中数学的复杂与抽象性,导致学生在数学上不能够产生很大的兴趣,学习效率也不高,需要教师积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改进,同时帮助学生放松心态,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游戏教学法;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者们不再仅仅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培养问题,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成绩的好坏有时并不能够代表学生的能力,真正的能力要做到能够举一反三,要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对待学习的态度中来反映,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高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师时,要从符合学生性格特征与需求的角度出发,运用游戏教学法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一、高中数学实施游戏教学的意义

  1.提高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兴趣。高中数学因为其复杂性与抽象性在学习上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并且其逻辑性又较强,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困难,逃避数学的学习,而从高考的分数占比来看,数学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所以,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改变传统方式下的教师满堂灌,学生一味的低头记笔记的现象,利用游戏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畏惧数学,转而爱上数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2.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游戏教学法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其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传统方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是固定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作为将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一般都是在唱独角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极少,在课堂上参与度也低。但是数学课堂上的游戏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也成为了游戏中的一员,大家都处于同一位置中,从而也就能够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交流的增多也在促进着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新课改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不再只是成绩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且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也变成了“死学”,约束了自身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数学课堂上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得轻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由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所带来的效用。

  二、高中数学游戏教学法的实施

  1.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在高中学生的学习阶段,数学是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再加上处于高考的压力之下,教师为了教学的进度与安排,不肯将课堂轻易的交给学生,并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受制于身份的局限,课堂教学固化、死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游戏教学法的实施首先就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思维,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且在高中阶段,学生一般也具有了很好的辨别能力与自学能力,所以,数学课堂上应该由学生来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于此,教师可以利用身份互换的游戏方式,让学生扮演老师,体会教师在课上的感受,在课下认真备课,课堂上将内容讲解给学生,同时帮助学生修改作业,维持教学纪律等活动,通过亲身的实践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辛苦与不易,也鞭策着学生更好的学习。对于活动的展开,有时候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毕竟备课、讲课需要一定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选取一些简单的内容,例如《概率》一章,让小组成员通过自学来了解本章的知识内容,查找一些资料准备课上讲解的部分,准备完毕后,由小组自己来决定选取一名成员扮演教师为全班学生进行讲解。课堂结束后为检测教学成果,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检测,以此作为小组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2.课堂导入中的游戏实施。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在开展新课之前,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或者10分钟的时间来与学生玩一个数学小游戏,让学生既能够了解本节课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对本章的内容有一个期待。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3+6+9+...+99的和,看看谁算的最快,并对计算最快的学生进行奖励,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来看待问题的意识。

  3.改变教学模式,增加游戏环节。高中生虽然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有了学习的意识与愿望,但是他们毕竟年龄还小,游戏等活动对他们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开设一些符合高中生性格特征与喜好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丰富单调的数学课堂。目前基本上各个中学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工作的实施,将游戏活动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学生在游戏中吸取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图形的平面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通过比赛竞猜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种方式下的教学既能够传授给学生应学的专业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一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D].信阳师范学院,20xx.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7

  一、问题教学法的含义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特别适用,是高中数学中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在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想以及课前预习,对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懂、不理解的知识向老师提问;老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或者是课堂有效分析,从而使得课堂有问有答,使得高中数学课堂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局面。这样,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及实践

  1.创设情境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及实践,首先就体现在创设情境上。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运用和实践问题教学法。创设情境就是根据高中数学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创造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一般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创设这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掌握高中数学的有效学习方法。例如,我在高中数学中实践问题教学法的时候,一般会这么做: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引入的时候,我会在上课的时候问学生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如果把一张纸对折20多次之后大约有多高?”学生会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走进这节课的学习状态。在学生回答之后,我会随之引出课题,从而和学生共同探讨、引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这样的方式会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知识,同时也对数列的概念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拓宽了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2.变式训练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及实践,其次还表现在变式训练运用问题教学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变式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指老师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原来的命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一种是更换命题的结论,另一种是更换命题的条件。以此来对学生发问,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基础上再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从而实现问题教学法的有效性。例如,在高中数学中运用变式训练问题教学法的时候,一般我会这么做:在学习圆锥曲线时,特别是圆锥曲线的方程这一方面,会存在很多变式。要对圆锥曲线的方程有一个更加明确的了解,就应该充分掌握关于圆锥曲线方程的变式,比如说,当焦点在x轴上的时候方程,该怎么表示;如果焦点在y轴上的时候,方程又该怎么表示。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式,使得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方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了解。这样的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行是非常有效的。

  3.构造探究性的问题

  除此之外,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教学与实践还体现在构造探究性的问题。构造具有探究性的一些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去积极的思考,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我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在上完本节课之后,我经常会给学生留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交流,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形成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思维。

  总之,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传统的数学课堂中的那种局面,使得所有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自觉地参与到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去,提高学生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建立一种良好的数学思维,其能力得到了提高。然而,目前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实践,且其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与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8

  一、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更多地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仍然集中在教师身上,学生仍然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都没有能够及时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无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导致这些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中数学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庞杂而抽象,但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却又十分紧张,加之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使得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碰到了多个教学困境。就学生层面来说,很多高中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较低,缺乏竞争意识,对很多方法不够灵活运用。就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培训资金不够充足,教学方法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一些教师过于循规蹈矩,一些教师则过于追求创新,从而使得高中数学教学出现了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此外,家长层面也认为高中数学学不好已经是无可救药的事情了,从而对学生缺乏关爱。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困境的解决思路

  (1)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工作。高中数学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那么,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切实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工作。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其必须非常熟悉初中数学教材与要求,并把之与高中数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及时进行升级,从而让二者在有效的衔接中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实现由较为低级的初中数学向更高级别的高中数学过渡与转化。

  (2)改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与方式。我们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大大压抑了高中生的求学欲望。加之高中数学内容本身就较难,因此,高中数学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规律等方面的实际状况,让教学内容显得更有主次性及次序性,设计出更为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让高中数学教学由易及难,逐步地深化下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

  (3)积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高中数学内容的教学难度较大,这就极其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中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的现状,采取一种趣味性教学的模式,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然,高中数学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导者与组织者,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引导工作,重视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去。

  三、小结

  总之,高中数学作为数学教学中较高的阶段,它对于学生的教学要求也是变得越来越高,加之新课改的要求更是让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不少的教学困境。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工作,改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与方式,积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让学生在关爱中找回自尊,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信,让学生的思想在评价中得到升华。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9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自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教学仍然问题重重,既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又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对策,进一步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主导地位很突出。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已经根深蒂固,非常老旧,即使实施了新课程改革,这些传统观念仍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部分教学观念已经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如果教师仍给学生灌输这些观念的话,学生会遵照教师强调的模式进行学习,一味地服从教师的要求和安排。这样一来,严重制约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学生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主要的考核标准,所以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全然不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数学知识点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改革将会变为一纸空文。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那么他们很难发现不同知识点和不同题型间的关联,制约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1、从课堂教学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是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趣且新颖的教学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极大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责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所有解题的`方法都告诉学生,而应要求学生积极努力地探索解答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高中数学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放下“架子”,经常与学生交流探讨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改革的推波助澜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教师借助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知识的讲解以及练习,可以教会学生更加灵活地处理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带着相互尊重的心态关心学生,那么就能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让学生跟从教师的教学步伐,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4、融合新旧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自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数学知识被分成了很多板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模块进行教学。虽然在教学形式上,教师是分开讲解不同的知识点,但是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融合新旧知识,用旧知识导出新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对新知识感到陌生,还能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既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机遇,又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在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广大高职数学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和认真对待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剑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20xx,(4).

  [2]程保益.试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科教新报,20xx,(31).

  [3]张占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学周刊,20xx,(3).

  [4]邹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xx,(20).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0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营造和谐、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以放松学生身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探究,形成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活跃学生思维和课堂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使整个课堂在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保证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和板书演示,难以达到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度的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这一技术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能达到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主学习兴趣。

  二、创设积极探究情境,形成良好自学氛围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模仿数学家的思维特点,深层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找到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取得学习的成功。例如,在教学“等比数例前n项和”时,教师可以设置“与学生保险种类”相关的真实情境:甲同学所购买的保险每年交纳一万元,连续缴费20年,到60岁退休时,可以按照每年5万元的标准领取养老金,同时,在交纳保费的20年中,每年都可以获得1000元的返利。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银行4%的利率与此保险进行比较,看看这位同学如果活到80岁,哪一种存钱方式更为有利?当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两者的差距可能会达到数百万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更加了解对比方法的重要意义,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模拟、实践、反思等各种途径,以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乏味的题海战术,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树立学生的成就感。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达成共识,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相互帮助,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全班合作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解决;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如:概率等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每一位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又如,在教学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互助,而这样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促使学生自主感悟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说明了实践探究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更是如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带领学生动手实践,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语讲解或板书示范,否则,就会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果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自主观察、摸索、体会和感悟,从而理解数学本质,以自己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知识特点,充分利用每个机会,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操作,让学生从枯燥的知识中发现动手探究的乐趣,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椭圆”这一部分时,教师不必像平时一样详细讲解,而是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钉、短绳等道具,自主动手操作,不但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经过教学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作为高中数学老师,我们要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积极在数学教学中推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1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掌握,在数学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要求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背后体现出的数学思想进行掌握,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得到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反思

  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理解世界。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从“教”的角度审视数学,对数学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指导和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理解社会。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发展的、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展开。就拿函数教学来说,函数的概念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对应法则、定义域以及值域三个方面的要素,除此之外还包括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等性质以及一些特殊的函数,比方说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图像与x轴之间交点的横坐标等等。另外,函数的主要内容从关联的角度看存在着很多实质性的联系,与中学数学中很多相关的内容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比方说数列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正自然数集上的函数等等。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他们常常会将学生看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往往会将数学知识向这些容器进行灌输,这就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想要充分认识新课改,首先应该全面认识和把握新教材和新课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将知识系统化,在思想上形成高中数学知识的体系和框架,其次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再次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高中阶段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学会自学。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从宏观上来说,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备课过程中不能忘记紧紧围绕教材进行,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对教材灵活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每一堂课都会存在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应该围绕这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进行。教师为了使学生明确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课程的开始就会将这些重点难点在板书中写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应该抓住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与重点内容相关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应该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掌握,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放”在大屏幕上,比方说几何中一些比较立体的图形,教师可以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便于理解。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自编电脑软件,更加生动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比方说在学习正弦曲线、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等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电脑为学生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总之,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发挥教学机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2

  一、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

  (一)问题是数学课堂的心脏

  数学课堂教学的心脏就是问题。没有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没有方向,就得不到锻炼和发展。但如果我们课堂提问的都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就会弱化学生的智力。真正有效的问题应该能够使学生实现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使其数学知识内化为能力。或者说,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本质,完成数学的构建。

  (二)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载体

  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维训练场。但是,实际教学中,不少人以机械记忆、机械训练替代学生的思维,没有实现教学活动的双边性。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如何能实现有效教学呢?唯有设计合理、恰当的问题,并借助这一载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自觉探究,才能避免课程改革之中的众多误区。

  (三)问题设计应该同时体现发现与探究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应该从全局考虑,既要注重问题的发现过程,又要体现问题的探究性。发现问题本身就是经过一系列思维活动的结果,而问题探究也是提出问题思维的继续与完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不断地循环往复,将数学发展史缩短到了短短的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二、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根据数学的学科性质和心理学的观点,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合理性

  即所创设问题应该难度适宜,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因此,设计教学问题之前,应该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生活条件、知识基础做出客观分析。

  (二)直观性

  即教学问题应该体现出明显的数学特征,有利于学生领悟数学的实质,提炼数学方法,理解数学思想。

  (三)开放性

  即问题应有层次感,入手容易,方法多样,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和讨论。

  (四)挑战性

  即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五)体验性

  即学生能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得出过程,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这会极大地推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数学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增强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较好地阐释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情境创设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新鲜感。如在“二分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问题: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有个猜价格的游戏,你有办法快速猜准价格吗?当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之后,我们可以立刻再抛出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互猜生日,看谁用的次数最少。如此设计问题,趣味性强,学生积极参与,求知欲和学习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之中感知数学、学会数学。

  (二)注重探究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发现。如果学生亲自参与了探究活动,那得来的知识既难忘,又深刻,还充满快乐的回忆。探究性学习本身也是我国此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应该注重问题的探究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方法和理念。

  (三)提倡开放性

  具体来说,我们的教学问题又可以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就是答案唯一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和“对不对”,一般来说,对于师生之间有意义地交流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开放性问题则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来给予回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提倡开放性的问题,力求避免封闭性的问题。如我们学习“向量数量积”时,教师应该问“你如何理解向量数量积的?”而不应该问“向量的数量积是向量吗?”若还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简单评价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问“你今天从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当然,我们说提倡问题的开放性并不是说学生可以随意说、任意想,而应该控制好问题的范围,使学生有明确的思维方向。如果我们一开始设计的问题范围偏大,可以在追问过程中缩小范围。如何实现开放性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平衡,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四)体现层次性

  要求我们设计的问题应该呈现出序列性,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低水平的问题一般为记忆性、理解性的问题,而应用性、综合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则属于高水平问题。低水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也是学生掌握高水平思考技能的基础,而高水平问题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时,应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教学问题的水平。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驱使下,产生探究的欲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停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地走向数学成功的殿堂。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3

  一、高中数学教学困境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堂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由校内、校外课堂资源和信息化课程共同组成的课堂资源,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和合理开发。其中,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信息化课程教学被提上日常教学,因为其应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以及在展示教学知识时的生动性,更加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学科内容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长久以来,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分数,把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教学目的,把教材当作教学的唯一固定的教学资源,不仅难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更加不利于学生养成创新性的应用思维。在新时期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固定、偏执的教学方法,把眼光着重于培养学生在数学知识基础上的技能拓展,与专家学者、与学生一同构建新课程体系。目前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第一,对教材的认识不够准确。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还是难以对教材有一个准确性的判断,不能把教材的位置地位摆放正确。纵观以往的数学教学情况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对教材的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把握,没有根据教材的编写顺序进行有框架的讲解,造成学生难以将已学的数学知识完整地搭建起来。第二,教学假设情境过于古板老化。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往往需要借助真实的操作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假设,从而结合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把数学教学内容加以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推断。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目前还存在教师创设情境过于抽象从而脱离学生所能实际接受能力的问题,虽然情境的创设看起来合理有趣,但是学生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和运用,从而导致情境的作用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还应该针对高中生的注意力重点以及高中阶段学生智力、兴趣的发展特点进行合理的数学情境假设,从而更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但是这些没有被教师应用到现有的高中数学教育中。第三,对学生实际数学知识运用的培养过于形式化。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涉及某些应用性的知识时,教师往往会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实际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的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花费时间去收集资料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仅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针对教学困难的对策

  第一,立足教材,准确定位,因材施教。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数学教师,必须首先对授课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如对于本地区的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应该整体把握编写组在知识层次上搭建起来的体系,把握课本中例题的'着重点,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教材基础知识,合理进行知识点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基于新时期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数学体系,以适应目前高考既注重考查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考查对知识的应用形势。例如,在讲“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时,有这样一个例题,在路边安装路灯,路宽MN长为23m,灯杆AB长2。5m,且与灯柱BM成120°角。路灯采用锥形灯罩,灯罩轴线AC与灯杆AB垂直,当灯柱BM为多少米时,灯罩轴线AC正好通过道路路面的中线?解决复杂的应用题时,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基础公式对问题和应用条件进行分析,最终进行整体应用,并经过多次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和基础知识的调动能力。第二,多形式教学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多媒体应用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把实验操作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把本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和其他学科延伸相结合,真正领悟到新时期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改掉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的发展和思考空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背景,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合理转变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4

  摘要:“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但由于受高考应试教育的束缚,“问题解决”式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问题教学”的内涵以及教学原则两方面对高中数学的“问题解决”式教学进行阐述,进而指出当前我国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就高中数学的“问题解决”式的教学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一、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概述

  (一)“问题解决”内涵

  “问题解决”式教学是美国教育界率先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学生在21世纪所要具备的能力中“问题解决”能力居首要位置,并且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问题解决”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进而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逐渐走入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问题解决”式教学就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知识学习、分析、推导、验证等一系列数学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就是将数学课堂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难题,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成功应用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二)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原则1.重视问题实质、淡化形式。重视问题实质,淡化形式指的是在数学问题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们讲解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的来源、证明过程以及推导过程,而不是单单的要求学生们进行公式、定理、概念的机械化的记忆。这种对公式机械化、只为解题而记忆的形式化的教育方式无疑会使得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聊、难懂的科目,降低了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2.通过问题导入,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课堂指的是将数学课堂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设计一定的问题导入环节,在问题导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同时,进行小组讨论,将问题答案进行碰撞交流,以此解决数学问题。3.依据问题进行分类指导。依据问题进行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的就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指导。

  二、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问题解决”的内涵不清。“问题解决”式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与求解过程是整堂课程的核心所在。“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方式旨在通过一定的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运用原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解决所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原有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联系了新旧知识点,既能够做到对原有知识点的巩固,又能够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但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大部分教师没有深刻理解“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内涵,将问题解决式教学片面的理解为“解题”,只注重对学生结果的教化,而忽视了“问题解决”中解题过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此外,还有的教师将“问题解决”式教学单纯当作一项教学任务,在这样教学心理的驱动下学生的问题学习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2.忽视了课堂文化氛围构建。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学生自身数学知识经验储备、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学生选择的数学解题方法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然而,长期以来课堂文化常常是被教师忽略的一点,传统应试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很少与教师互动,加之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很少交流互动,课堂氛围比较单调、凝重。课堂中常常可见教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学生在拧紧眉头思考或是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样的数学课堂氛围下,学生只顾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前进,而忽视了对于问题的思考与理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不利于其积极主动的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也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互动与反馈。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当前教育领域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即通过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促使问题的有效解决。“问题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基于“问题”展开一定的学习交流讨论,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对于问题的反馈使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教学质量。然而,当前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和交流,教师常常为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课堂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反馈。此外,有的教师缺乏对于“问题解决”的内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对于问题结果的反馈,使得“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方法大打折扣。

  三、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的教学途径研究

  1.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将数学课堂置于一定的问题情景中,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创设与之相关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开展“问题学习”,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通过数学故事开展情景教学。(2)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引入教学,通过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于实际生活的使用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的主动性。(3)采用循序渐进、由简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方式导入教学内容,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问题设置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4)设置悬念式的数学问题情景,通过悬念激发学生们探寻知识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5)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迷惑性问题情景设置的方式引导教学,在教学中针对一些概念模糊、易混淆的知识点设置错误式情景,让学生在识别错误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6)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几何问题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设置课堂情境导入,通过亲身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2.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问题解决”式课堂与传统“灌输式”课堂很大的不同就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性的发挥。因此,为了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要在课堂设计中设置相应的环节引导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互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具体可以在问题导入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进行分组交流,交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交流,教师从旁起辅助引导作用,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始终是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3.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背景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长期以来数学的学习都被学生视为头号难题,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激发学生内在的数学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一定的数学学习、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激发他们内在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数学学习后感受到内在的愉悦感。(2)就是通过外在形式的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即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方式或者学分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吕超.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J].社会科学编辑,20xx.

  [2]孙明娟.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3]曹雨涵.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xx.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5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问题的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高中数学的问题,不能够主动思考,也就不能够在思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依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数学能力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这种状况的出现有教学方式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与学生自身的认识有关。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在现实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自身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的问题,其突出的表现在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是将这些先进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停留在浅表层次的运用上,没有深入落实新的课程改革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其教学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另外,教师已经习惯了这种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且在主观上也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这些高中数学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完善策略分析

  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其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机械讲解,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具有权威性的,很难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也自然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状况的不断持续,学生也就逐渐失去了对数学课学习的兴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沉闷而缺乏生气。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不太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会感到数学与现实的生活联系不大,时间长了也就会认为数学的学习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而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应用是极其重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现实的高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既包括高中生存在的问题,也包括高中数学教师存在的问题,面对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策略,对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大有益处的。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6-07

(通用)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6-25

【精】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6-25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5篇[经典]06-25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必备15篇】06-20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5篇【精华】06-24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06-05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5篇(优选)06-25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锦集(15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