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27 15:09:57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必备]数学教学论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数学教学论文15篇

数学教学论文1

  初二数学教学论文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于初二数学教学论文以供各位老师参考和参考,希望对于大家的数学教学有所帮助和裨益!

  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教材的变化

  经过一年多的新教材的使用,我认为:新教材与以前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而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唯一性。

  二、教学的变化

  全新的教材要求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问题意识。以前教师头脑中具有的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而如今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几个想法:

  ⑴大量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这为数学题材的生活化及情境化提供了可能,因此要把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在应用型类型课的设计上,要多举一些和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学生动手、小组合作的方法搜集信息,教师从中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动,动手到什么程度,到哪一步,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就象我们写散文一样形散神不散。

  比如:在初一教材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设计:第一、本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大数,培养数感。因此在课前设计一个让学生收集数学数据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报纸、书籍中收集大数,体验生生活中随时随地离不开大数。从而提高对大数的认识。第二、引入活动的设计,设计让一名同学扮演中了100万元大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第三、小组活动,4人一组,一台天平,绿豆若干,估测100万粒绿豆的质量。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得出了多种估测方法,各个小组经过讨论、尝试、真正体现了小群体的优势,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这节课上,把知识的教学溶于活动之中,真正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和能力。

  ⑵要拓展教材的时空局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拓展现行教材的时空局限,盘活教材,引导学生广泛地、多方位地获取信息知识、应用信息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如:学完扇形统计图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生活垃圾,环境污染等、吸烟有害健康等专题,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访问、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完成课题的研究,也可以组织学生编制数学报,办报过程就是学生收集、交流、选择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又是信息加工、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教材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⑶我在新教材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教材上学习素材非常有兴趣,但经常是心求通未得,几欲言未能,对书中的例题的解答也是说不清道不明。因此,在教学上,要在如何把有趣的素材转移到数学知识上去解决这一方面上下功夫。

  ⑷教学方法的改变带来了课堂结构和形式的改变,应避免出现下列现象:有的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一问一答,整节课提问,问题的设计缺乏合理性,科学性,提问的时计把握不好;以投影代替板书;课堂上盲目的小组活动,造成上课乱的气氛,有一部分同学乘机说题外话。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的设计上下功夫,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课件的使用要恰当;小组活动分工要清,如4名同学可分别担任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监督,做到人人有活干,不能开小差。

  三、教师的变化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第一、教师应当知道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是什么关系。第二、新课程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所了解。第三、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了数学化和数学情景,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经验。

  要做到以上几点,这就要靠学习,靠探索。要读那些过去从没有读过的书,想那些过去没想过的问题,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为了给学生一杯的价值的水,自己就要努力有一眼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另外,教师认真准备每一节课,包括课的内容、及其延伸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此类数学问题,课上如何让学生动手操作,到何种程度,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学生课下作哪些准备,这些都是在备课过程中应想到的。课后进行反思,写出课后小记,要写出通过实践,自己准备的课是否成功,失败点,不足及改进方法和学生的高见。比如我在讲完打折销售这一节时,自己感到学生应该掌握了,可通过改作业发现学生对利息税问题还不是太清楚,要抽时间给学生补上。

  面对新教材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学生。

数学教学论文2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数学教学进行辅助

  在现在社会中,多媒体已经普及了,越来越大众化。多媒体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和工具。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系的现象、问题以及信息,使幼儿能够从中获取线索和信息,从而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提高幼儿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在以往传统的幼儿数学教学观念中,大多都是以教师口述加黑板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还有的幼儿园就是依靠模型玩具和教学工具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幼儿听得是烦躁不安,课堂效果会变差。这样的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幼儿产生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对模型玩具和教学工具的兴趣也会随时间而冷却。幼儿数学的教学质量自然会下降。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制作课堂教材,就会把幼儿数学课堂教学带到一个新的层次,多媒体强烈的画面感和音效,再加上色彩和动态,能够给幼儿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把课堂教学进行得有声有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创设现实中经常遇到的场景,比如,创设吃饭情景时,让小朋友去拿碗和筷子,家里多少人就相应地拿多少套,让幼儿产生这种数学意识,可以帮助幼儿在生活中的实践,以及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以此来提高幼儿数学的`成绩和质量。

  二、请求家长帮助,配合完成和提高幼儿数学教学质量

  想要提高幼儿数学的成绩,如果只是单方面靠教师努力还是不够的,教师只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因为是幼儿,所以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家里,和家长们在一起相处,因此,幼儿的数学成绩想要得到提高,就需要有家长的配合。现在家长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事情,其实不然,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才是最大的,这就需要教师对一些家长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可以开家长会,或者是给家长写一封信等,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可以配合幼儿教师对幼儿们进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教师与家长配合,教师给幼儿留家庭作业,让家长来帮助完成。比如,可以让幼儿与家长出去买菜时,让幼儿来付钱,这样可以增强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懂得一些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基本应用。这样,提高幼儿数学的教学质量就会变得相对轻松和容易。

  三、总结

  兴趣就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是学好幼儿数学、提高幼儿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一。幼儿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只有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才可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去学习。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幼儿就会变得爱学习了,那么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数学教学论文3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将生活情境运用在教学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有所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成绩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数学学科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生活情境运用于教学工作中,从而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基于以上内容,教师需要将教学工作和生活建立更多联系,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便可以对抽象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而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可以对学生创新及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下面我将就运用方面教学工作进行分析。

  一、将生活情境运用于例题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通常会通过例题向学生讲授知识点,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例题中,从而使学生对例题题意更容易理解,并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对“比一比”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将全部的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组的学生按照身高顺序进行排队。通过这种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教师可以将知识的内容更好地进行表述;再例如,教师在对“认识物体和图形”进行讲解时,可以事先准备正方体、长方体、球以及圆柱体形状的多种商品,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后,让学生扮演店员及顾客等角色,教师为学生下达命令。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购买球类商品,学生便去挑选皮球、篮球等商品,教师要求学生购买圆柱体类商品,学生便可以去挑选铅笔等圆柱物体。教师运用“购买商品”的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对各类物体图形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并且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有更多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运用生活情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及在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二、将生活情境运用于小学数学导入教学

  若想使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做好教学的导入,基于以上要求,我国小学教师已经将生活情境运用于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从而使学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于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通常情况下,教师将生活情境运用到教学的导入环节,学生便可以在教学工作伊始便对本节课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产生探究的兴趣,并对知识产生更多熟悉和亲切感。第一印象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同样重要,而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入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便会扭转对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的认识,从而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产生更多兴趣。例如,教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将生活中“过生日切蛋糕”的情境向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请四位学生来到讲台,让学生把蛋糕进行切分,学生不知该如何切才比较公平,这时教师沿着蛋糕(圆形的)的两个垂直对称轴将其平均的分成四份分给学生。通过此类生活情境,教师便可以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导入,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点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在课堂开始时便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将生活情境运用于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学

  很多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应将方法教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可以将教授的内容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学生数学思维方面的'培养工作产生足够重视,从而实现新时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思维教学及方法教学工作中,从而使学生可以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更好地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题目:如何将本班的40名学生分成8组?每个小组由几人组成?教师在对此类问题进行讲解时,学生往往无法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实际解题过程中更是漏洞百出;然而教师可能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场景,在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游戏时,需要将学生分成8组,这时学生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进行分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对以上情况进行思考,发现学生未能将该类生活情境和数学知识建立联系,未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转换思维式思考,将数学学科和生活独立开来进行理解,未能形成数学思维。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将游戏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之间建立联系,辅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从而使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总之,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自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从而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知识点解决学习及生活中各类问题的方法,达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本文就生活情境的运用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对生活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的导入教学、思维培养以及例题讲解等几个模块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帮助,更好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

数学教学论文4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

  学的必要性对于分层教学,有些家长、学生表示不理解,认为对学生的优劣分档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但为什么还要实施分层教学呢?这是因为分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分层次问题,只要教师做好合理的引导,就可以避免因为分层所导致的后果。告诉学生与家长,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为了对他们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十分有效。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分层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过程中不断地缩短与曾经优于他们的学生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是必须要进行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同一层次的教学,由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学生的学习进度赶不上,而有的学生的学习却是学有余力而不知该不该跟着进度来。这样一来,由于学生层次的不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只能尽量地走中间路线,就使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跟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超前进度的学生又被教学进度所拖累,教学成果不佳,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做好实施分层教学的思想引导工作,不能让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实施的良好的教学方法反而沦为打击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错误手段。因次,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要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开导工作,告诉他们,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优良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适合他们学习进度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分层教学下学生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会使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小,让所有人都成为优秀学生,毕竟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就那些知识,早学会,晚学会,在分层教学下学生都会学会,而且学生会学得更扎实,这样学生会切切实实把初中数学学好,最终的效果是学生由最初的分层变为学生在同一层次上的优秀。这样,让学生意识到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势与目的,让学生在无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根据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习的能力强弱进行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分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进行不同程度的知识教学。比如,就二元一次方程组而言,对于优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对他们就要求高一些,不仅要会课本上的解法,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题型归类,达到一题通、百题会的程度。对于良好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会解题,多思考,多练习,达到对这一类型题目的掌握。对于差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课本上的方法,务实基础,能够熟练掌握课本方法,最终达到熟练运用即可。如此对于学生按能力水平分层次进行教学和要求,实现学生再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目时,无论是用课本的方法,还是用自己的方法,不管是简单方法,还是复杂方法,最终学生都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达到殊途同归。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

  三、总结

  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无论怎么改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进而达到殊途同归,最终无层次的目的,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数学教学论文5

  一、智能教学体系介绍

  智能教学(IntelligentTutoring,简称为IT)依托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不依赖教师的前提下,学生通过教学系统获得知识、掌握相关技能的智能化教学应用。智能教学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将知识库不断更新,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大幅降低学生学习压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作为前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智能教学系统在功能上逐渐完善,其中题库、学情诊断、视频辅导等核心功能在个性化应用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脱离教师进行自主学习。随着云计算大数据ZHONGGUONONGCUNJIAOYU等技术的应用,一些智能教学系统实现了学生学习情况动态存储、个性化学习推送、数据分析、针对性的强化练习等功能,涵盖了传统教学应用的全过程,下文结合小学数学这一具体学科,探讨基于网络的智能教学体系应用过程。

  二、基于网络的小学数学智能教学体系应用

  (一)教学任务设定。教学任务设定即学生根据所处的年级、教材以及教学章节设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设定仅仅需要简单的设置即可完成,智能教学系统会根据学生的选择,从题库中抽取相应内容的题目,教学视频也会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变化,至于学习进度、个性化推送以及学情诊断等实时数据则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自动更新。教学任务的设定是智能教学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该阶段力求准确,操作过程也相对简单,另外,为了实现教学进度的备份、个性化教学追踪等功能,一些智能教学系统通过绑定用户账号方式进行学生个体追踪。(二)理论教学应用。有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智能教学系统会根据学时安排进行课程推送,对应于传统理论教学的讲授部分,智能教学系统的理论教学应用通常以教学视频(或微课)的形式进行具体实施,学生通过观看相应的视频内容掌握基本知识内容,相比较而言,该阶段的内容学习与传统教学过程基本一致,同时由于脱离了现场教学气氛,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足传统讲授过程,互动性也相对较差。但学习强度以及学习时间的把握由学生进行自主控制,学习过程更具灵活性,另外由于智能教学视频都是已经录制好的,学生可以反复进行观看,强化记忆效果,具有传统教学过程不具备的再现教学优势。(三)巩固练习指导。完成理论教学学习,随之而来的就是巩固练习,学生通过智能教学系统的题库模块,可以获得相应的练习题目进行知识内容的实时巩固,该阶段对应于传统教学中的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练习,智能教学系统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部分在巩固练习阶段具有十分重要应用,智能教学系统在题目的搭配选择上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另外智能教学系统是以学生个体为服务对象的,而传统教学过程面对班级为主的学生群体,教学的适用性和定制化教学优势十分明显,智能教学系统可分析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知识内容的强化练习,极具针对性,另外练习题目的答疑、判错等操作都可实时完成,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四)实施教学总结。个性化的教学总结也是智能教学体系应用过程中的特色功能,教学总结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动态总结的,更具全面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集中体现在该阶段,除了基本的'学习用时、教学目标的达成性等数据,智能教学系统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强度、巩固练习阶段的数据,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设置,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极具个性化的教学需求,实现教育领域推崇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另外一些数据排名,在智能系统中的实现都是极其简单的,学生可以获得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学习进度的全系统排名,比较自身差距,不断进行提升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更具透明化。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智能教学体系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的结果,极具推广意义,但是智能教学体系同样会存在一些教学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即智能系统的应用问题,智能教学系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相比较而言,而小学生往往是不具备的,需要家长或教师进行相关操作才能完成,不过随着AI技术的发展,基于人脸识别、神经网络系统、语音系统等技术的操作技术不断成熟,未来这种操作难题会得到逐步解决,但目前而言,仍是在小学阶段开展智能教学应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好动、自律性差都是常见的年龄特征,而智能化的教学体系相较于传统教学过程不具有管束功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也是导致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建议学校采取智能教学体系与传统教学应用相结合方式进行展开,弥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的身心发育缺陷。

  总之,智能教学体系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应充分发挥其智能的优势,同时也应看到其应用的不足之处,通过加强传统教学管理、教师辅助学习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补充,最终实现智能教学体系的合理应用。总之,基于网络的小学数学智能教学应用根绝一般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目标设定、理论教学实施、巩固练习以及教学总结等环节,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分析和探讨了智能教学体系的实际应用过程,并给出了在实施智能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更好的应用智能教学系统给出参考。

数学教学论文6

  【摘要】人类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不断发展的。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基础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基础。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数学是具有思维发展的学科,它以严谨的思维比较恰当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不断成为科学的顶端人才。笔者在本文重点阐述了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不断发展的。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基础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基础。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数学是具有思维发展的学科,它以严谨的思维比较恰当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不断成为科学的顶端人才。下面就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特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思维空间,他们才能够去想象和联想应该想的东西,他们的活跃思维才能得以施展。素质条件的教学就可以极大地使学生进入到创新的优势环境学习中,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创新特长,敢于想象创新。而传统的.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丝毫的创新意识,他们只是极其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记忆,他们不敢去想,不敢去做未被书本上知识的规律。这就极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现代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意义,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教学的环境创设,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导语营造一堂课的教学气氛。比如,我执教“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的时候,我把20个不同颜色的篮球按照红、粉、绿的不同颜色编成号码。然后让学生根据屏幕上的序号来考老师,老师就会轻松地说出它们的颜色。通过这一表演,学生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对这一堂课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就非常有利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也步入了创新的参与中来。创设新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主导作用。”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教师要把各种问题的思考都要引导学生来完成。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做到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精神。1.多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传统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他们认真地做着老师讲的课堂知识,他们丝毫没有想入非非的问题,认为老师是唯一的主宰者,没有可疑问的问题,只有老师才是唯一的,是知识的尊崇者。因此,教师要明确注重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让孩子们大胆地去想象和猜测问题的形成,给他们创新的空间。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节课的时候,我便问及学生道:“同学们,看看你们感觉应该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只要你们感觉有疑问就可以放开心理的阻拦,大胆地发问。”于是,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各种问题: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是怎么进行计算的?它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等等。这就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发问。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也得到了普遍提高了。2.给学生一定空间。数学的特点就是比较抽象,学生自然感觉到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我们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他们勇敢地走进分析中。培养他们的敢字精神。比如我在执教“时、分的认识”时,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孩子们对时针所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于是我就指导孩子们结合教具钟表的模型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探讨,很快就得出了统一的答案了。许嵩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所以,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结合生活情境让他们进行问题思考。它要体现在小学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学生身边所经历的事实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比如我在“相遇问题”一节,就谈到大伟和莉莉的事情,当大伟的笔记本落在家里的时候,莉莉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通过激烈的探讨和争论,导出了三种方法,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按照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们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有着更多的广阔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努力提高学生们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论文7

  新教材在我县全面使用,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过努力探索和研究尝试,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并大胆的转变教学方式,作为一个站在一线的老师在运用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写出来和各位同仁共同商榷,以求共勉。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

  传统教学的大容量、高强度、多反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绝大多数教师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烙印,他们对这种教学模式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大部分教师面对新教材,表现出不想改(因为不接受);难改(仍用老方法上新教材);想改,但教学过程中的操作具有盲目性、引导不当、探究不力、过程失控、流于形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往往提不出问题,基本知识欠缺,基本能力不足。还有完成教材所给的教学内容,拓展性课程的融入,探究性学习的体验和探索耗时太多,形成了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尖锐矛盾。这些,我都曾经历过,困惑过,思考过。在学习和理解了新课标,研究和解读了新教材的前提下,体会新课改的教学理念。1.新课改在教学观念上:关注的是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新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概念规律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过程,突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的逐步形成。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数学知识充当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载体,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经历过程,学会方法,学会求真,学会选择,学会合作。2.新课改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师的引、导、点、评,开展相互交流,使学生能更好的领会教师的意图,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所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性学习。3.新课标强调三维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经历模块数学系统化的过程,体验知识、方法、观念的创新,培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为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重视课标学习,研究解读新教材,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必然途径!

  二、实施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紧,任务重”这个矛盾永远存在。关键是一抓上课效率,做到上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益;二要精心安排课上45分钟,抓好知识规律的落实;三是用集体的智慧,依托现在多版本教科书共存的优势,精选优秀的习题。这样,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取得点滴成绩的重要原则更是坚定的实践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人格需要人格的陶冶,爱是最好的教育”。其实我想,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诚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才能赢得每一位学生。要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一位好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上好自己的课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你的课上的好,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学生就会被你渊博的知识所折服,被你精彩的讲课艺术所吸引,被你对工作的一丝不苟所感染,用自己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树立威信和榜样,他们喜欢你,佩服你,才能敬重你,相信你,心甘情愿的跟你学。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和成功的愿望,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们不仅具备学好知识的智慧,而且潜存着很强的人格力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特长的时间和空间。

  三、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新课程改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程给教与学都留有发展的空间,如何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

  1.由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是较难的,如何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达到模块学习的学分要求,有待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探索。

  2.新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增加了广度,提高了能力要求,可是新课程安排的时间却相对减少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和研讨没有充足的时间,如何解决这个冲突,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摸索。

  3.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如何让学生在新的高考的改革制度下取得成功,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这是对我们的挑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推进新课程改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收获,我的思考,其做法还有待于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希望能与大家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机遇把握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我相信:播种一种行为,将收获一种习惯!

数学教学论文8

  摘要: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不再能满足时代要求,近年来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它的出现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教师对这种手段的合理运用,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强了教学趣味性,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作用

  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并且信息化教学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阶段中,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使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与创新,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其中包括在数学教学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了帮助,促进了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环节都促进了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揭示内在规律,使抽象变具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仔细讲解了一个方程、原理之后,学生做题时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就总容易责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要知道,学生们在这个阶段的抽象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一时间难以消化和充分理解数学原理也是正常现象。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在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二、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教师备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它的丰富资源、快捷性、方便性等都给教师备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备课,备课质量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在网络当中具有非常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收集资源,使备课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在备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共享教学资源,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髙备课质量,使内容更丰富,不仅包括教材上的知识,还会对其进行扩充,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发展。但是利用网络资料时,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有效地分析出网络中信息的好坏,保证利用的每一信息都不存在不良问题。如在对图形的相似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出大量相似图形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图形的相似更了解。

  三、增加趣味性

  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弥补教师口头教学的乏味、枯燥等现状的不足。在图、形、音等的全面配合下,信息技术展示的灵动性会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以往数学教学中,由于其内容的独特性质,常常使教学非常乏味与枯燥,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使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后,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增加教学内容,还使其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将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参与数学教学,在教学中跟随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如对轴对称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轴对称图形或物体,以使学生对其更好地了解,并且可以利用该技术对物体进行移动、变换等,使学生具有更强的立体感,从而降低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想象力的要求。

  四、开阔视野

  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教学的外延无限扩大。它可以涵盖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内容,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视野越开阔,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越丰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会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扩充,但是扩充的效果不是很好,完全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后,就将这一问题进行了改变,使教学内容的视野更开阔,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如讲解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时,通过先进设备对全等三角形进行教学,当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后,就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以顶点为中心,不断将三角形的两条边移动,再将两条边向内移动直到两条边重合为止,再将两条边向外移动直到两条边形成一条直线为止,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底角的角度永远小于90°,而顶角永远大于0°,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手段固然好,但是过度依赖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还是课堂的主导者,不能没有选择的认为网络资源都是好的,也不能引入量过大,导致没有重点。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但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主,多媒体只能作为工具辅助教学,过分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会使教学变得刻板,缺乏活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严谨、精炼,資料的选择应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帮助老师完成对学生的引导,不应出现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耗费精力的同时对教学毫无益处。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必将极大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教学带来很多便利,但也要注意使用方法,不要过度依赖,要有选择地利用起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不仅使数学教学内容更丰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使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提髙数学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之后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

数学教学论文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学生学习差距的逐渐拉大,很多学校会实施分层教学,目的是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对分层教学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分层教学实施的由来依据

  数学培养的是一种思维与科学精神,我们并不奢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尖子,但如果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以及带给我们的收获,那么这对自己和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在多数人看来,数学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一门学科,即便在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热情。我校专门做过一项相关调查,有25%的学生称“不愿意学数学”,不愿意学的理由中,有31%的小学生说是“因为学不会”,有45%的小学生强调说是数学“太无聊,让人头疼”。一般而言,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只要努力,考试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数学则不同,随着年级的增高,课程难度会有所增加,有些学生感觉很吃力,开始跟不上,时常出现同一班级内学生学力不同而形成两极分化的情况,为此学校及教师深感忧虑。

  国家最新的学科标准里强调,不是每个人都要追求最高的难度,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是有必要的。教育专家加德纳也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因材施教就是要正视这种差异化现象,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为此,分层教学的实施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我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几千年来,万物都发生了变化,如今的教育界都在强调因材施教,使得这一理念有了时代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水平,将他们分成A、B、C三个层次,进行分班教学,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跑班制”。这样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定位将更加精准,而“分层也不是一分定终身”,学校每半学期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一次调整。

  由于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梯度拉得很大,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一听就懂,而有的`学生就需要教师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指导。根据数学天赋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这种方式虽有弊端,但对于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而言比较有效。通常,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被划分为一层,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可以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多下功夫,让他们获取更多的补充和提升;而对于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重新调整教案,在基础知识方面多下功夫,为了就是让他们夯实基础,为下一步提升做好准备。

  二、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分层教学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做好分层工作,它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分层。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入学时的基础、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个性特征等。在分层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内心的正能量,避免挫伤学生的情绪。

  2.课堂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要进行走班上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评价分层。评价制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以鼓励为主,多种形式综合运用,避免以单一的分数做论断。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提高”为主线,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能力要求;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指导策略,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三、分层教学后教师教学工作的转变

  将学生分层后,每位任课教师都要改变之前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法,需要及时了解现在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教学困难。在教学方法上,对于A层学生,教师只用30%的时间讲基础,其他时间进行思维拓展;对B层学生,用70%的时间讲基础,余下时间适当加入一些拓展;对C层学生,教师用90%的时间讲基础,再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拓展。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每个人都听懂了,感兴趣了,每堂课都有所收获,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总体而言,高水平的学生,教师会设置高层次的课程注重开发其潜能,而学习困难者也将得到更多帮助,可谓皆大欢喜。

  在教学方针上,对成绩优良学生,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对学困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尽量杜绝抄作业抓起,踏踏实实,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每日练习及时反馈、计算步骤步步规范步步纠错,遇到小学知识漏洞采取边授新知边补旧知的方法推进,教学效果非常明显。针对低层次学生,教师会尽量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感受,按照“低起点、缓坡度、勤反复、多鼓励”的原则开展教学,多关注那些基础差、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鼓励。还要重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把教学的目标变为夯实基础知识。课堂上降低难度后,教师还可经常进行“勾连复习”,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手把手辅导作业,特别是对缺乏独立完成作业能力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一份耐心和鼓励。对学习上不自信的学生,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给予其鼓励,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分层教学后,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数学教学论文10

  摘要:数学概念中的定义是数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数学概念定义也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数学能力的根基之一。由此可见,要想掌握一门学科就要掌握这门学科核心的、根本的概念。因此,教师应对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及策略进行探究,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

  数学概念的定义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掌握一门学科就是要掌握这门学科核心的、根本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数学教学=概念教学+命题教学+解题教学。

  一、数学概念的意义、组成、特征

  1.意义:数学概念一般指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同时,又是数学思维的细胞,也是知识与方法的载体。2.概念的组成:概念的名称、定义、符号、例子和属性等五个方面。例如,“平行线”是概念的名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概念的定义;“∥”是符号;不同位置和方向上的各组平行线可以看作正例及其变式“;两条没有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平行线”可以看做是一个反例;“平行线”的属性有:传递性、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3.概念的'特征:概括性和抽象性。

  二、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现状1:重结果,轻过程。“一个定义,几项注意”。一步到位、举例训练、反复练习、迎接考试,急功近利。“概念教学=解题教学”式大容量训练;经典语言“:教概念不如多讲几道题目。”观念2:例题教学替代概念的概括过程,认为应用概念就是理解概念,不知道怎样教概念,只知道“模仿+训练”。

  三.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一)概念形成模式的教学过程

  概念形成———如果某类数学对象的关键属性主要是由学生对大量同类数学对象的不同例证进行分析、类比、猜想、联想、归纳等活动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来的,那么这种概念获得的方式就叫做概念形成。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依次是:1.感知、辨别不同事例;2.从一类相同事例中抽象出共性;3.将这种共性与记忆中的观念相联系:4.同已知的其他概念分化;5.将本质属性一般化;6.下定义。

  (二)概念形成模式教学一般步骤

  1.概念背景与引入(正例);2.学生分析、比较、综合不同典型例证(让学生多举例);3.从例证中概括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本质属性;4.下定义(用多种数学语言准确表示);5.概念的辨析(举正反例,分析关键词,考查特例);6.概念的应用(代表性、形成用概念作判断的操作步骤);7.形成概念系统(建立概念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三)概念同化模式的教学过程

  1.概念的同化———新的数学概念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添加其他新的特征性质而形成,这时学生利用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对新概念进行加工、改造,从而理解新概念的意义,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就叫做概念的同化。2.类型: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具有下位关系和不具有下位关系两种情况。(1)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不具有下位关系用定义直接陈述概念———举例说明或解释———认识新概念的意义———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2)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具有下位关系概念教学一般流程:①呈现先行组织者;②下定义(属+种差);③概念的辨析(举正、反例,分析关键词,考查特例);④概念的应用(代表性、形成用概念作判断的操作步骤);⑤形成概念系统(建立概念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四、概念教学的策略

  策略1:实施“组块化”教学所谓组块是指在记忆中把若干较小的单位组合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案例:在求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时,通常首先要分a>0和a<0两种情况分别讨论,然后再对判别式△=b2-4ac分△>0、△=0、△<0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前后一共有六种情况。策略2:整体感悟,主动建构知识与方法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学习原则:“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

  (一)“从整体背景到局部知识”的结构教学

  案例:函数的概念教学活动1:初步感受生活中两个变量的关系1.一个变化过程;2.两个变量;3.一种对应,即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二)从思维策略到具体方法的结构教学

  章建跃认为数学教学要把“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即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研究、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思维路径和基本操作方法。

  (三)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结构教学

  新的概念从属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容范围较广的知识时,则构成下位关系,原有的概念叫做上位概念,新的概念叫做下位概念。策略3:系统梳理,揭示知识的联系与规律从系统的角度学习知识,置知识于系统中,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因为联系和规律就是本质,着眼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师可从三方面概括概念体系:1.建立概念网络,概念图或思维导图;2.明示概念之间的关系;3.揭示蕴含在这个概念体系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4:运用“长程两段式”教学策略“长程两段”教学策略,就是在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特有的育人价值思考与开发的基础上,将每一个结构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教学结构”和“运用结构”两大阶段。“教学结构”阶段。主要采用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和建构知识,充分地感悟和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的结构存在,逐步形成学习的方法结构。“运用结构”阶段。主要让学生运用学习的方法与步骤结构,主动学习和拓展掌握与结构类似的相关知识。

  总之,中学数学概念定义的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认真对待;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适时地引入新概念,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燕.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xx(22).

  [2]朱家芳.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分析[J].中学时代,20xx(8).

  [3]李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之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xx(10).

  [4]周华.浅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4).

数学教学论文11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方式实现了快速转变。其中,面向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全体学生而采取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案在各中学逐渐形成,以增强学生学习目的性和积极主动性。分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其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成绩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现代中学教育中,以数学课堂为应用场景,探讨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方法、策略等,将有助于积累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经验,帮助数学教师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学习兴趣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层次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我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之前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为对其进行分层教学提供依据。主要是对班里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前数学知识水平、遇到的问题、学习能力等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自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进行层次划分。其次,将学生确定为三个层次,将那些学习成绩很好、自我控制能力极强、对数学知识拥有较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学生确定为层次A,将那些学习成绩中等、自我控制能力一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确定为层次B,将那些学习成绩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差、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较弱或没有兴趣的学生确定为层次C。主要的做法是,科学设计层次教学划分标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邀请学生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要求选择选项;然后根据我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合理调整。再次,对于处于层次B和层次C的学生,我会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端正其学习数学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以心情舒畅、兴趣浓郁的状态按照自己设计的不同层次教学模式或方案进入到学习状态。最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具体表现,不断调整三个层级的学生,这一点是必须事先向其进行说明的`,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和鼓励机制,充分调动那些学习成绩差、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迎头赶上。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我会对三个层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等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并邀请其参与分层教学方案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中,进而做出分层教学的优化调整。在整个分层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获取反馈的各种表现和心态,为分层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对于分层教学,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很有必要。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科学设计分层教学任务和具体内容,并围绕目标开展各种教学手段、技巧的运用,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点。那么,要想确定一个科学合理且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灵活把握现有数学教学大纲及任务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基本教学目标和较高教学目标两个层次。我在分层教学实践中以“直角三角形习题课”为例,针对分层教学方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基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图形快速识别直角三角形的三个性质,并能够对其进行解题应用。二是较高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完全掌握并了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可以熟练解决各类直角三角形相关的习题;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直角三角形习题解题技巧,能够自主解决一些难题。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我是按照较高教学目标要求层次A类学生,并要求其练习一些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发挥自主应用能力的直角三角形习题,在练习中快速掌握相关技巧、知识点应用等;而层次B类学生则需要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对那些难度相对高一点的直角三角形习题进行自主解题,并积极探索层次A类学生的习题练习科目;对于层次C类学生则是要求其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点掌握水平就可以,鼓励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进入层次B类学生的习题练习科目。

  三、对课堂提问及设问进行分层

  通过课堂提问及设问等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散思维的运用,这在分层教学中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问的基础题,一般选择层次C类学生进行回答,基础题的难度不高,易于回答,很多处于层次C类的学生往往在被提问后开始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学习成绩也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于难度相对大一些的问题,可以根据三个层级中学生举手的分布情况,优先选择层次C、B类的学生回答,但对于那些逻辑性强、需要发散思维、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层次C、B类的学生往往回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的,则需要优先选择层次A类学生回答。在课堂提问中,通过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回答、提出设问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难度问题的设计,使其能够在回答正确中获得教师的赞许、支持和鼓励,同时在同学中也更具有信心,增加其发言次数,就可以达到分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四、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布置课后作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很普遍,但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科学设置不同层级的作业习题。也就是在布置作业时应当体现出层次性,主要根据习题难易程度、作业量大小、学生实际承受力等进行作业的层级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采取差异化的作业布置方式,对层次C类学生,要求其完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并完成课堂习题即可;对于层次B类学生,鼓励其在完成层次C类学生作业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思考,有精力、时间和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难度较大的一些习题的练习;对于层次A类学生,则需要严格要求,对其布置课堂习题之外,还需要对一些竞赛习题进行练习,并总结解题技巧、方法和经验,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同组内学生之间讨论,必要时请求老师给予指导,重点培养起知识点应用、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等。此外,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划分为必做和选做,对于必做的作业则需要学生们都必须完成,而选做的习题则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合理设计的,并注明适合哪一类学生练习。还可以增加一些智力题、创造性作业题,主要是为了那些有余力的学生去做。通过合适的题量、难度等的科学搭配设计,体现分层教学的内涵和要求,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五、对考试试卷进行分层

  考试试卷作为检验、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也可以融入分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难易程度、考察知识点范围、教学目标等的考试试卷设计,以帮助教师有效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进一步分层教学提供支持。在考试试卷设计中,应当针对层次C类学生实际情况,以基础题为主;对于层次B类学生应当在基础题的基础上合理增加百分之二十比例的略高于教材内容的附加题;对于层次A类学生则需要增加百分之三十的高难度附加题和百分之十的竞赛题。对于那些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采取课堂表扬、嘉奖等的形式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进步的榜样,并将其纳入更高层级的学习层次;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善于引导其总结问题和原因,在学生中维护其自尊心,并科学制定激励措施,促使其慢慢进步。

  六、结语

  总之,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当在其学习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作用,采取诸如分层教学等科学方法,帮助更多的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成绩,注重其创新意识培育和发散思维培养。通过分层教学,培养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自信心,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改进分层教学模式,达到提高全体学生水平的目的。

  作者:陈明娜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柴岗初级中学

数学教学论文12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的概念及含义

  整体教学与传统的专题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相比有所不同,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向小学生展现一种全新的数学视野,摆脱小学数学教学纯理论教学的枯燥,使小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整体教学其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的整体性,二是学习的整体性.知识整体性注重将小学教育学知识、教育科研方法、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论以及心理学知识做一个整合,将其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数学网络知识结构,将小学数学知识、学生与教学三者视为一个整体,合理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地将知识传输给小学生,从而使小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结构.而学习整体性,则是在教学中将班级小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以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讨,而后结合学习材料及小组探讨经验,从而整合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资源,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实现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有效整合,从而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理论,培养其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的实践

  1.选择典型的`数学课题

  在小学生数学整体教学中,选择教学的数学课题是尤为重要的,在课题选择上要选择典型的,浅显易懂的题目,且题目要符合老师课堂上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要从小学数学理论、核心概念等多方面出发,老师在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典型的数学题,既要向小学生传达数学概念,又要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比如说老师在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的数学题,“假如有两个长方形玩具,其周长相等,将这两个玩具命名为A与B,若A的长宽之比为3∶2,B的长宽之比为5∶3,那么A,B的面积可以为多少(答案不唯一)”,之所以选择这一数学题,是因为其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小学生不用过多担心说错答案,其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小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小学生多面思考的能力.

  2.选择有趣的课程材料

  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课程材料可以分为成绩评定标准、数学学习内容与目标、研究性数学知识框架及相关资料,对于课程材料的要求以这三方面内容为依据点,从中选择较为有趣的课程材料,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老师在整体教学中要把握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实现数学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性格特征有效地开展整体教学,实现整体教学的目的,为小学生提供全面化的数学知识导向,指引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新的知识点,这样引领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小学生自身形成独立的学习观念,使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评定小组学习成绩

  在整体教学中设立各小组进行分组学习有利于小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探讨,对各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能够促使小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知识,老师可以通过两方面对小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一是评价各小组讨论数学知识的整体表现,将其评定总分设置为50分,主要从数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学习内容的准确分析、课程材料的全面理解、与老师的配合表现及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后的回答积极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每项评定分都为10分.二是评价老师教学设计的成果,评定分也设置为50分,主要从创意课程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中是否按照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中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与讲述、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同上也为10分,对老师及小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他们在小学生数学课堂中的表现,可以清晰地了解老师进行整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清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从而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整体教学,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实现整体教学的目的,培养小学生学习的整体意识.

  4.注重交流与合作

  老师在小学数学中要注重与其他老师及小学生的交流.与其他老师交流可以吸取数学教师长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丰富自身教学技巧,与小学生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看法以及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把握整体教学的关键.

  三、总结

  要全面展开“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就要从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出发,合理把握知识整体性与学习整体性的融合,在整体教学开展中不仅要打造整体课程,更要对小学生展开整体教学,从而培养小学老师的全局观念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论文13

  一、“快乐数学”的研究意义

  1.调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快乐数学”的教学改革,深刻挖掘数学与专业的联系,开发数学案例,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课堂内外数学活动的开发,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并乐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的应用到专业课中。

  2.推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响应国家教学改革的号召,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化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快乐数学”无疑是理念转化为行动的桥梁。同时,“快乐数学”教学改革无疑给全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设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平台。

  二、“快乐数学”的研究内容

  1.在“能力本位教育”指导思想下,深度挖掘数控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探索其职业能力所应具有的数学素养,确立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遴选教学内容。

  2.在数控专业试点“快乐数学”的教学,针对数学内容设置快乐的情境,开展快乐的数学活动,安排快乐的数学练习,进行快乐的实践。

  3.开展对比试验和实证分析,研究课程改革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为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快乐数学”的实践研究

  1.以数控专业为例,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快乐的情境,开展快乐的数学活动,安排快乐的数学练习,进行快乐的实践,开发出一套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快乐数学教学体系,并发表部分专题论文。

  2.以数控专业为例,根据电子专业和网络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实施“快乐数学”的教学,通过总结提升形成一系列实践成果,推广到其他专业的数学课堂。

  本项目根据职业学校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的不同,各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的不同,从设置快乐的情境开展快乐的数学活动,安排快乐的数学练习,进行快乐的实践等入手进行变革,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乐于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专业课中,使数学成为一门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数学教学论文14

  概念图,是一种以一个节点代表具体知识点,用带有方向的线条连接表示相互关系的图形,将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用一种网络化的方式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概念图具有层次分明、概念明确、条理清晰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性记忆。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有限,这样的工具符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那么我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如何有效应用概念图。

  一、概念图在预习中的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为了在课堂上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常常会在课前进行预习,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缺乏预习的技巧,使得在这个环节中似乎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现在教师可以用概念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预习。就以“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这一章会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需要学生完成记忆。那么对于这些基础性的内容,教师则不需要在课堂上做过多的讲解,而让学生在课前来学习。于是教师可以将每个节点内容设计成为一个图形的相关知识,比如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将它们的相关性质与面积公式都列举一旁,随后再利用线条连接,搭建其中的关系,学生在课前可以有效地预习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用再过多地强调了。通过这样的方式,用概念图引导学生有效预习,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概念图在教学中的應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纷繁复杂,教师要进行教学的内容实在不少,如果单一地完成理论式灌输,很难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利用概念图则可以将知识有机连接,并且层次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就以“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要传授学生有关分数的知识,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时会感觉很茫然,教师要借助概念图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教师将“分数”作为中间节点,以分数的基本知识作为分支发散出来,用箭头进行连接,比如“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性质”、“分数的运用”等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概念图一网打尽,并且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连接。同时在每个节点中,教师都将具体的实例补充在图圈内,实现直观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清晰地认识与理解知识点,实现理解性记忆,而不是过去的死记硬背,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概念图在解题中的应用

  知识学习了之后更重要的就是运用,要运用好各个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过去的实践中,学生学懂了知识,但是在用的时候就不知道从何用起了。这时,教师要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习题。就以“追击问题”为例,例如在五年级教学中,有这样一个追击问题:小明家距学校20xx米,小红家距学校1600千米,小明步行速度为50m/min,小红步行速度为40m/min,小明八点从家里出发到学校,问小红应该几点从家里出发才能刚好与小明同时到达学校。在这道题中明显饶了几个弯,迷惑了学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梳理题干中的逻辑关系。教师先将“同时到达学校”定为概念图的'核心节点,随后从题目中挖掘主干内容作为次要节点,再代入题目中梳理,找到逻辑关系用线条连接,于是很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通过这样的方式,运用概念图从体感出发,梳理逻辑关系,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关键,提高解题效率。

  四、概念图在复习中的应用

  复习是重温知识、深入探究的过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对于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基于学生复习状况不佳的情况,教师也可以用概念图来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就以“应用题”的教学为例,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复习的效果更加重要。于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张有效的应用题复习概念图,教师将核心节点定为“应用题”随后发散出“工程类”、“利润类”、“牛吃草类”、“追击类”作为次级节点,将应用题的题型做好具体的分类,并且将经典的例题镶嵌在这些节点的内容中,让学生实现知识点与例题的结合,促使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模型,提高复习的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复习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加深与巩固,提升复习效果。

  五、概念图在探究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因为缺乏条理而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则可以实现绘制好概念图,让学生按照概念图的指示完成探究学习。就以“立方体的体积”的教学为例,这一节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求立方体体积的方法。于是教师可以将“立方体体积”作为核心节点,随后散发的次级节点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学生按照这样的联系利用教材进行探究,深入挖掘其中的内容。随后,学生将自主探究的成果补充在节点图中,将内容进行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规律地进行探究,通过自主探究再来完善概念图,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利用这样的方式,提高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是认识知识构建数学思维的过程,机械的学习方式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利用概念图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性记忆,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并且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概念图相比其他学习工具体现更强的运用优势。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概念图重大的运用优势,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地应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明花.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xx,(12):68-68,69.

  [2]崔灵灵.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圆”概念的教学为例[D].河南大学,20xx.(09).

数学教学论文1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是由于这样社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各个学科的不断地进步。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有一门学科在当今的各个领域运用的十分的广泛,这就是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很高的理论性和实际的应用性,所以是非常的有用。本文主要针对于高等数学以及高等数学竞赛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

  我们求学生涯经历了很多的科目课程,这些课程对于我们的今后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高等数学就是众多的学科中的一种。高等数学使我们必修的科目之一,高等数学在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当我们认识到了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要认真的学好这门功课,如何的使学生们更好的吸收学习这门功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要针对于学生的特点学习爱好进行总结,以学生喜欢的形式灌输给学生,不断地推动高等数学的进程,使其不断地改革发展,不断地提升高等数学的品质。

  1.高等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高等数学的教学理念就是通过简单引导,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问题的能力,最终完成解决问题目的。怎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这种独立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呢,我们必须针对课程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制定教学方案,然后进行具体的教学,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1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

  (1)内容的抽象性。数学内容的抽象性给学生造成接受上的困难,如: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定义证明,微积分及级数的定义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逻辑的严谨性。数学逻辑的严谨性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数学的逻辑不仅指数学知识的严密逻辑,更重要的是数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如:高等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定理的表述,以及性质、定理和习题的证明将逻辑与推理相结合,非常严密。

  (3)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给学生造成了掌握上的困难,如: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微积分、级数、微分方程等在后续课程、工程实践和经济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2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应用能力包括的很广泛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实际的工作中的运用能力,如何的更好的把学习中的数学与我们的世界的生活联系起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的能够很好地是学生能够拥有这种能力呢?我们要针对于教学的课程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们必须牢靠的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的数学的技能,因为一切的升级与难点都是从基础的理论不断地演变来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灌输数学的逻辑思维,推理等数学所应有的能力,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好的开展。下面是对一些方面介绍。

  1.2.1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应加强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极限是高等数学中最抽象的'概念,也是高等数学的难点和重点,它是贯穿于整个高等数学课程的一根红线,高等数学的其他内容基本上是函数极限理论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从连续到导数、从微积分到级数都是用极限来定义的,可以说理解和掌握了极限的抽象思维方法,高等数学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1.2.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严谨的思维方法,提高表达能力,而且也能使他们养成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这对他们今后从事科研与生产实践或组织管理都很有益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所讲的内容适当渗透一些逻辑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极限的唯一性、收敛数列有界性证明,实际上就是逻辑推理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反证法”,思辨性的具体应用。

  1.2.3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中的逆向思维最能激发人的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如:极限的证明方法的练习是最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2.高等数学竟赛的重要性

  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推动高等数学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高等数学竞赛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新颖而有创意的数学竞赛问题使学生有机会享受沉思的乐趣,经历“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学生遇到困难问题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不轻易放弃对问题的解决,鼓励他们坚持下去,这样做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钻研的习惯,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进而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2)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创造性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其完善人性的集中体现,而完善人性也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数学竞赛的根本任务。通过数学竞赛教育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应该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数学竞赛价值的集中体现。

  (3)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竞赛的命题和培训选手的宗旨是以数学能力为重点。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竞赛知识方法及其过程中,对发展其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和意义。

  3.高等数学教学与高等数学竞赛的关系

  高等数学日常教学是高等数学竞赛的基础,日常教学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强调知识掌握,是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优点是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学科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掌握,保证学生掌握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知识。

  高等数学竞赛是常规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对高等数学日常教学中知识的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对一部分学生个体而言,他的数学能力远高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有余力,有时间从事自己爱好的各种课外活动,而高等数学竞赛正是为这些优秀学生提供了展示数学能力的平台,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把辅导竞赛的经验渗透其中,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同时,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视野,培养独立思考、钻研的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引入高等数学竞赛的内容,有助于活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开展,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含量。

  高等数学竞赛的开展,应该扎根于日常教学,应遵循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辅导为辅的原则,常规教学是高等数学竞赛学习的基础,而数学竞赛的开展也将促进学生主动加深对常规教学中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能力,这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否定和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4.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也在不断的提升。一切的发展与基础都来至于科技的进步,所有的发展都是来至于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我们的高等数学就是这样的一门学科,在很多的科学领域充当着基石的作用,在各个领域的运算啊理论啊提供数据的保障,虽然在任意一个(下转第315页)(上接第289页)角落都不能发现它的足迹,但是却十分的重要。高等数学的大力推广对于各项事业的建设十分的重要,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思路方法达到推广数学的目的。我相信未来的数学会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也会越来越被接受运用。

【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论文06-20

数学教学论文11-0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7-28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14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5-2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05-2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5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6

(热)数学教学论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