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01 08:44:21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论文15篇【推荐】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教学论文15篇【推荐】

数学教学论文1

  课堂数学教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同时计算教学也担负着数学课程所承担的其他任务。新教材追求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感。

  计算教学中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所谓的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在一个班级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算法,这就叫算法多样化。有了算法多样化,才有了讨论交流的必要,从而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所以,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我们作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一定掌握书中介绍的多种方法。

  应该说,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并不是一回事。“一题多解”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方法的多样化,要求学生个体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算法多样化”追求的是学生群体方法的多样化,对某一个体学生而言,方法可能只有一种,但对众多学生而言,方法就呈现出多样化。如“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好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创造”出的方法,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教师应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对学生本人来讲就是最优的方法,从这一角度看,优化的方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一种算法。

  我以为,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多样化不等于不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而且又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这样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己知彼,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这样的学生交流才会有实效。这样的计算教学才会有实效。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它有教师探索的无穷空间和奥秘;它又是一门艺术,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给予学生更多的养分。作为教师,应当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通过艺术化的教学风格,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乐于学习。只有对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基于对这个特点的理解,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都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实践智慧、更高超的组织艺术。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数学实践,加强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可以先把抽象的静态的数学知识“外化”为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再用外部语言把操作活动讲一讲,用内部语言想一想,反思自己的过程与方法,促进知识的“内化”,达到学习的目的。如果采用的教学策略,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外化,让学生操作,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操作步骤,然后从外显活动中提炼出操作活动所反映的数学知识,形成学生自己的认识结构,学生就不再觉得数学枯燥难学。

数学教学论文2

  【摘要】高中数学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无论是内容编排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出现了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教学需要,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也在寻求新的方法去增加教学实效。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数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展开研讨。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应用

  由于长期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受到应试制度的影响,数学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如何考高分进行,导致数学教学无法真正实现其教学的根本目标,即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许多教师看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分数,因此可以对于其他数学素质忽略不计。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更像是无根之木,只注重表面,不重视内在,最终也导致学生在取得高分和综合发展方面进退两难,无法实现真正的素质教学目标。针对以上不足,为了改善这种教育上舍本逐末的情况,以苏教版高中数学为例,笔者就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详细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方法培养为主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只注重成绩的做法,增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培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在新课标教学实施的今天,更应该强化认知,顺应素质教学的发展趋势。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首次提到了数学素养的优先发展,注重学生发展的层次性、兴趣性和基础性三个方面。基于一个核心、多种选择、多个层次的基本教学要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应该能够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一切教学活动应以新课标的要求为蓝本,增强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从而减少只重成绩的片面化追求。

  二、激活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创设适宜的情境、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利用和发展丰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科学授教。例如,在对苏教版《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节进行教学时,在讲到有关函数的最值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向学生播放一段精彩的烟花表演视频,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烟花燃放的过程中,烟花想要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其距地面多远时爆炸最合适?”可用f(x)max公式得出,高度(h)与时间(t)存在怎样的关系?可以通过h=20t-5t2的公式得出。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教学的高效性。

  三、领会知识精髓,勇于实践创新

  在高中数学中,以苏教版函数教学为例,它其实是整个高中教学的关键部分,因为大量的数学关系都是数学对象间的数量关系,它们总是以函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掌握了函数,就掌握了高中数学的核心。在函数教学设计中,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创新教授方法,让学生便于领会知识精髓,并且习得这种实践创新的精神,从而使得学生勇于在解题时创新思路,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以苏教版的“最大公约数”的数学教学实践为例,求1734,816,1343的最大公约数。分析: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分别是每个数的约数,因此也是任意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也就是说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其中任意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第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教师可以利用“辗转相除法”,即先求得1734和816的最大公约数:1734=816×2+102;816=102×8,所以1734与816的最大公约数为102。再求102与1343的最大公约数:1343=102×13+17,102=17×6,所以1343与102的最大公约数为17。因此1734,816,1343的最大公约数为17。从解题创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此题深入探究,去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探究,鼓励他们自行尝试解题,然后再在教学的过程中补充提供自己的解题思路。再比如教师讲授时也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先将三个数用刻度表示得出每个长度的线段,再将线段平分成相应的长度,以找到其最大公约数,便于思考和推导。

  综上所述,随着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进入深水期,我们想要在不影响教学升学率的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并重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将创新教学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注重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革新教学模式,利用好学生的主体性,敢于突破教学的瓶颈,通过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发展出更多、更新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堂之中,从而推动数学教学与实践的有效形成。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同行多交流,做好教学评估与学情分析,建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这些都是创新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徐清华.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创新[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xx(21):11.

  [2]蒋靖玉.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新手段[J].魅力中国,20xx(8):165.

数学教学论文3

  一、立足教材,以阅读教学为本,读写结合,习得写作方法。

  三年级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应首先教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习作方法从哪里来?实验教材注意内容的整合,每个单元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个单元的习作也是紧扣专题设计的。所以我们应充分把握教材的这一特点,立足教材,扎扎实实地组织阅读教学。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收获: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是怎样写的?以上问题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更是习作教学的根本前提。学习是为了运用。只有学习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在这三个方面有明确的认识,到他们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心里才会有一笔清楚的账:“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怎样写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进入三年级以后,每次学习课文,我都要抓住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做文章,精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精妙的表达方法。不仅注重课堂小练笔,更注意把学课文与教习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比如三(上)第二组课文讲的都是名人故事,习作要求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重点了解了文中事件的过程,知道作者为什么写那件事,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时他们才知道要写值得写的事,把事情想清楚了再动笔写。

  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忌讳讲解语言、文学及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避“超标”的嫌疑,觉得只要课程标准中没有的,我们都不应该讲。但实践证明,在合适的时机,很多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不术语化,学生是完全接受得了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必须逐渐掌握的。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专家精心选编的经典篇章,犹如一座散发着光芒的巨大宝藏,有许多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完全可以不避嫌疑,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并用来帮助自己写好作文。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习作方法就是作文的“规”和“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习作方法,写起作文来才会游刃有余。

  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习作内容从“不自由”到“自由”。

  实验教材在习作编排上,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内容上的限制很少,习作内容宽泛。但同时带来一个弊端:三年级学生刚刚学写作文,习作方法掌握得少,取舍能力有限,他们很难在自由确定习作内容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练习就达到单元习作训练的目标。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突破教材,对一些单元的习作内容进行拆分,由规定统一内容“不自由”地写,到习得方法之后“自由”地写。三(上)第一组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太丰富了,到底写什么?该怎么写呢?第一次习作时我缩小习作范围,要求学生统一以“有趣的课间游戏”为题,写一写自己课间活动时最喜欢的游戏,帮助学生找到了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这一下学生有话可说,知道该怎么写了。作文评改后我又布置大家周末做一次家务劳动,以“劳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方法之后,再来进行第三次作文:课余时间我们除了做游戏、参加劳动,还有哪些喜欢的活动或印象深刻的事?请你写一写。又如三(下)第四组的习作要求写自己学本领的过程,要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说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学过某种本领,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做过的事只记得大概,不记得细节,因此很难把学本领的过程写具体。教学本次习作时,我先组织学生当堂学本领:“用左手写字”。在练习用左手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自己两个方面的表现:内心情感态度的发展变化及外部动作,还有写出的字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灵体验,然后都来写这件事。在学生掌握了如何把内心的体验写具体之后,再拓展到生活中大家学过的各种本领,由此及彼地回顾、挖掘自己在学某种本领时的真实体验,把学本领的经过写下来。

数学教学论文4

  一、设疑导入,启发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大脑常会出现特有的兴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积极地思考,千方百计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个认知特点,采用疑问的方式导入,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地完成教学目标。案例2: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教学片断。师(板书三个“1”,设疑):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三个“1”相等吗?生:相等。师(在第二个1后面加个0,成为10,在第三个1后面加两个0,成为100,继续设疑):现在这三个数还是相等的吗?生:不相等了。师(设疑启发):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三个数仍然相等呢?学生疑惑着思考起来。师(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通过设疑的方式,层层启发学生的思维,轻松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有助于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生活导入,迁移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数学知识都产生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小学生对于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因此,若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课堂导入,将有助于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入手,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迁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案例3: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很多数,谁来说说,我们都学了哪些数字呢?生1:有1、2、3、4、5、6、7、8、9等等。生2:还有33、57、170、280等等很多很多。师: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了数,但是这些都是整数。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光用整数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如我们要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或者4个小朋友,则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蛋糕是多少呢?学生一脸疑惑状。师:还是整数吗?生:不是。师:没错,很显然不会是整数,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板书)。通过简短的课前谈话,以分蛋糕的事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出“分数”的学习,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迁移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课堂导入方法,才能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自由、随性的学习环境中变得乐学、愿学和善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发展他们的运用能力,收到“引人入胜,跃动思维”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论文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受到教学方法的限制,无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微课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探究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顾名思义主要突显出来的是“微小”,通常情况下,教师以短视频、微电影、小动漫作为教学媒介,通过制作简短的教学视频来分解教学知识点,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教学步骤,深化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一般而言,微课的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教师通过多媒体终端来播放教学短片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认真关注知识点,通过小组探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自由发挥的前提下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正确掌握知识学习的规律。微课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核心,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逻辑化思维来促进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养成,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首要任务。微课教学是以班级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位,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的方式来构建学习模型,以学习成绩较好、素质较强的学生作为核心,以学生成绩一般、素质较差的学生作为教学小组的基础构架,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学小组的组长来引导其他小组成员学习,以此来提升教学小组的学习质量[1]。

  二、微课中教育角色的转换

  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数学微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为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样虽有利于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但是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采用微课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主体就由教师转换成了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掌控者,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通过鼓励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开展学习组织活动。同时,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是基于课堂教学需要而发生的,并不是教师教学职能的变化,教师真正的作用是要设计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对学生不理解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答疑解惑,真正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情景的设计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情景设计。在设计微视频时,教师要遵循基础性、现实性、展示性、结构性及延伸性的原则,把握微课形式上“微”,内容上“精”,整体效果追求“妙”的重点,确保语言准确,能清晰展示教学设计意图,达到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

  (二)知识的重难点突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的暂停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因此,教师需要将较复杂的知识点分散,并制作成集声音、动画等为一体的小视频对学生进行讲解,逐一击破难点和重点。再将相应难题进行归类、展示,让学生练习,巩固知识,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意识当中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找到对比方法,突破重点难点,掌握解题规律[2]。

  (三)数学公式、概念的滚动复习

  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微课,还有助于学生牢记数学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初中数学的概念是极其多且复杂的,记忆量较大。为此,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可利用微课把前面讲到的概念集中复习一遍,以便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温故而知新,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此外,在课后,教师也可以提供相关课程知识点的微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通过不断反复地观看微课视频,去理解、记忆,以便学生牢记数学概念,形成正确的数学思路,健全其知识体系。另外,数学采用微课教学,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重复播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复习。由于学生的教育背景不同,其认知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课堂教学不能保证人人都对知识点完全掌握,尤其对于一些经典的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教师由于课堂时间限制,不能帮助学生完全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利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题型,让学生反复地观看,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达到完全掌握知识原理,掌握经典例题,学会解题方法的目的。

  (四)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还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可利用微课将数学易错题制成微课,用零碎的时间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纠错讲解,依托微课讲解正确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知道容易犯错的点;对于典型习题,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形成逻辑化的数学认知,增强其数学学习能力,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做错数学易错题和典型习题的现象发生。

  四、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微课应用的重点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引导为首要出发点,以直观的教学形式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行为能力、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行为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相关教学软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结合中学生的小组学习优势,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探讨知识,深入对知识原理的理解[3]。

  (二)强化微课教学方案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在于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要详细列明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中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从教学的角度帮助并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同时,微课的导学方案设计要以学生为本,以三维为目标的达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学生学习的过程设计将学习重心前移,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将学生在课堂小组中的学习表现、探讨表现、行为表现作为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成绩的主要参考标准,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一般而言,微课教学方案的设计要详细考虑教学目标、知识的重难点、学法指导和学习内容,要将这四个环节有机结合,以教学目标作为整体教学计划的指导,将知识的重难点分解到教学目标环节当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教学环境下积极地进行自我学习,理解知识要点。学习目标的构架就是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教学方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及三维目标,要以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学习差异作为三维目标的主要方面,结合学生这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整体的素质评价。教师要通过对知识章节和知识结构的有效梳理,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并根据知识框架的需求,树立整体、宏观的学习认识,将教学目标穿插在知识框架当中,让课堂变得更加具体、明确,学习方法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五、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微课设计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短视频来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知识讲解,以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杨斌,王以宁,任建四,等.美国大学IPSP课程混合式翻转课堂分析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xx(2):118-122.

  [2]胡小勇,李丽娟,郑晓丹.在线环境下学习者协作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xx(1):44-50.

  [3]任娜,王梅,庞娇.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xx,13(12):92-93.

数学教学论文6

  摘要: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学生亲身体验了,才能真正体会知识内在的魅力,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就是学生感悟,思考的过程,是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快乐和自信心。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乐趣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并且是是一个富有乐趣的过程。在小学数学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现实,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数学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只有这样,小学数学课堂才能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小学生才能对复杂的数学计算提起兴趣,保持那一份热情。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

  1在快乐中体验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动力。而学生只有自己亲身参与体验才能真正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设计情景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情景互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小学课堂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情景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压力大的时候,进行大脑的休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占主体地位的优势,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教师不再是所谓的“长者”,而是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的知心朋友。所以,小学数学的课堂应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过度到采用新型的情景互动形式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游戏、竞赛,并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其中并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在收获快乐的基础上收获知识。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竞赛让学生体验真正的数学。首先教师要先准备好竞赛的题目,并将规则制定好,其次教师要公平监督,让竞赛得以有序地进行,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作总结,亲身体验总结,并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再例如当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情景,3只猴子分8桃子,最后结果却是3只猴子打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只猴子分3只桃子,不够分,每只猴子分2只桃子,分不完,所以猴子会打起来。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入被3整除的数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有多少只桃子猴子才不会打起来,学生思考过后会回答:9只,12只……这也就是能被3整除的数了。在教师设置的情景或者竞赛中,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从而更高效率地学习。

  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

  课堂的交流必不可少,交流互动可以让课堂氛围更融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真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当然课堂的交流互动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授过程中多多创新方法,为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自己为课堂主体的框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无论它们是否正确。例如,在讨论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时,学生对老师的答案产生了异议,此时老师应该耐心的听学生完整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他的想法很不可理喻,而后老师应该委婉的从侧面引导学生,将学生带到解答问题的正确思路上来。此时,教师不再是讲述者,而是倾听者。学生也从曾经的被动变成如今的主动,他们学习了新知识,二者互动的堪称完美。毋庸置疑,肢体语言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直接受到它的影响。分组合作讨论,使得在小范围内,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数学体验,而且每个学生的想法得到展现,得到肯定的过程无疑为他们树立了自信。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知识讲解过程,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拿出提前准备的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拼接,看一看每个小组能拼成几种长方形,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又是多少,并对最后结果进行记录,之后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如在讲授年月日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讲授完结时,让学生同桌之间动手制作日历,制作日历的过程便是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同学之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更是一起掌握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新知,而且还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学习

  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数学课堂只是教师一味地为学生解答问题,讲解问题,学生完全体验不到数学的内在魅力,而学生学习到的只是解一道题的方法,而非一类题的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多多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学习,而不是知识灌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进度,自己对数学进行预习,复习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主动体验数学的过程。而且数学不是凭借记忆力就能学好的,它需要学生有逻辑性,有抽象思维并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而数学是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掌握的,所以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自主体验学习。例如,学习简单的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数一数自己的家中有多少人,自己家人数比同学家人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人,假如自己家有4个人,同学家有7个人,那么自己家便比同学家少3人。小学生天生爱动爱交流,所以这个计算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非常有吸引力,从而他们在不断地亲身参与并体验计算练习的过程中,计算准确率不断提升,这也证明了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新知识。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及科学性,而且它也包含了很多复杂的计算,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学习过程中的希望学到的知识与真正学到的知识的落差容易让小学生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此时教师需要发挥其本该有的作用,建立学生对数学的自信。而体验式教学恰好满足这一点,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做法,让学生每节课都能真正体验数学内在的魅力,收获知识,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和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斌。浅谈在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及提升其数学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xx,11(1):56—58。

  [2]陶志侠。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上旬,20xx(1):46—52。

  [3]黄丽环。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小学,20xx,2(1):56—58。

数学教学论文7

  一、应用题教学的主题化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往往没有注重主题化策略的应用,这集中体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主题练习较少并且应用题教学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在形成主题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很好的记忆和应用。因此在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主题化策略的有效应用。例如,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文学故事,如《格林童话》等作为应用题的主题,或者利用对小学生吸引力较大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应用题的主题,这些主题相较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工程主题、距离主题而言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进行接受、吸收和理解,即通过让小学生对学习主题感兴趣,然后使其对学习内容也产生兴趣。因此在应用主题化策略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主题内容的同时更好地学会如何解答应用题,与此同时也丰富了小学生相应的知识。除此之外,主题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还可以促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生活能力的持续提升,最终促使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二、应用题教学的多样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当注重多样化策略的有效应用,由于现实世界是千姿百态的,因此应用题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工具其内容也应当是多样性的。例如,在人们生活中当其遇到问题时很少会试图通过表格、图形等形式进行解决,因此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客观看待应用题中的表格与图形,并且应当将应用题教学的.重心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上,在这一过程中多样化策略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其明确指出了:“教学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呈现方法,从而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突破小学教材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并且注重多样化策略的有效应用。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纯文字的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图形应用题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适当地配以漫画、情境图,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丰富了教学素材同时合理地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满足了其多样化数学学习需求。但是应当注意,当某种类型的题目出现的次数较多时,小学生势必会对这种应用题的素材和题型感到厌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将一道应用题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呈现与讲解,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应用题素材变得较为活泼生动并且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应用题教学的开放化策略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应用题教学而言其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小学生能够得出问题的答案和解题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应用题教学使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不能仅仅将目光放在解题流程和答案上,而是应当注重开放化策略的应用。例如,虽然数学应用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解题思路甚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开放化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使学生对这一开放化思想有着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更为灵活的思维方式,并且促使小学生能够以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并且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开放化策略进行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传统固定式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开放式应用题教学的有效进行。除此之外,开放式应用题教学的有效进行能够更好地冲破传统固定式应用题带来的思维封闭,也能为小学生建立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在开放式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并且在得出答案之后注重让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评价。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在这些方法中并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方法”或者“最优解”,只要是合理的方法和答案都应当受到鼓励,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着重要的帮助。

  四、应用题教学的全面化策略

  全面化策略的有效应用可以促使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培养。在全面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让学生学会欣赏应用题本身并且能够体会在解题成功时的喜悦心情和自豪感,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心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并且对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在全面化策略的应用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全面化地评价学生应用题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例如,许多小学生的应用题分数很高,但是这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优秀,这些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往往并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解决,而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应用题分数不是很高,但是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应当注重全面地评价学生,从而促进其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

  五、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相应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的进行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持续进步。

数学教学论文8

  第1篇: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新课程改革得以深入贯彻和落实,希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鉴于此,本文从农村数学教学入手,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理念及模式的转变展开了探讨,以期对加大我国农村人才培育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城市初中数学教学相比,我国的农村数学教学过程中,拥有教学理念和模式滞后的特点,不利于我国农村人才的全面培养。在近年来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的新课程改革中,我国农村数学教学,必须及时引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其积极主动的展开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教学理念为提升农村数学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传统的农村数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一味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学生作为客体,在日常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应付考试,不断的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把握不到位,而学生也会感到对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的了解难度较大,因此在长期的学习中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传统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更无法促使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要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教学中,不应当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出发点展开教学。同时,农村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歧视心理,而是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帮助部分学生扩展知识面;帮助另外一部分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基础等,应用差异化教学法,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加大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变学生为课堂主体,而教师作为客体,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针对逻辑性强、复杂性强的数学知识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引导嘘声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够逐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展开学习和探究,为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加大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从而真正做到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减小学生对深奥难懂的数学知识的抵触情绪,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增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也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欢乐的学习环境,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对其进行鼓励和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回答错误的同学提出批评,而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也并没有给予适当的鼓励,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还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学习效率,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打压下,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因此,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贯彻落实的背景下,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出问题的难度划分,对于取得一定进步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促使其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加强实践教学比例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数学知识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时期在积极加强农村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加强实践教学比例,为提升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供可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并努力将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促使其,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并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初中生对负数等抽象的有理数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例如,举例说明,小红带了10元钱去超市,买笔记本用了6元钱,剩余多少钱?这样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列出计算式,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发问,如果小红只有10元钱,而笔记本需要12元钱,那么他需要借2元钱,此时,小红还有多少钱?在这一问题中,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接下来教师将公式“10-12=-2”在黑板中列出,学生不仅会对有理数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更能够感到数学知识是生动有趣的。

  在应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提升农村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要想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课堂,以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为提升学习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我国农村数学教学理念和模式都相对滞后的特点,我国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为提升农村数学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并通过加大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加强实践教学比例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新课改要求,并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有所助益。

  第2篇:微课在农村偏远地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实施,现代化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在农村偏远地区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促进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得到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禁锢,用新的、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尊重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思考当前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微课具有简短精练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谈谈微课在农村偏远地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应用微课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很清楚,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呆板,除了不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外,还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不够高。因此,我们必须要尝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的《指数函数》时,教师可先播放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或细胞分裂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欣赏,然后引出本节课的知识,即指数函数的概念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与交流。

  二、应用微课建构知识。突出教学重难点

  不论是高中数学教学还是初中数学教学或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层次性,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微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首先,微课针对性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明晰;其次,微课能更好地梳理知识点,引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更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例如,教学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和图像”时,要对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几何画板将这一内容制作成微课,向学生展示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的动态转化过程,使抽象、深奥、复杂的函数问题变得直观、具体、简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重难点知识。

  三、应用微课查漏补缺。发展学生的思维

  合理地利用微课将整节课教学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展示出来,并发现问题的根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与此同时,对于一些较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性质及定理,教师可将其制作成幻灯片,再配上旁白,利用微课进行动画演示。这样可使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变得十分清晰和直观。同时,我们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根据一些学生的具体需求来设计微课。比如,如果学生不理解某个知识点,可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反复学习,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

  四、应用微课再现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能体会到微课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再现学习。微课内容永久保存,学生在家里、学校或其他地方,都可以同步学习。因此,微课成为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再次学习。同时,微课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微课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教师则成为学生身边最好的导师。因此,微课在农村偏远地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很好地体现了家、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优势,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资源,具有独特优势和特点。它的出现既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又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虽然目前微课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它在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在我们这些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甚至是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有关微课在农村偏远地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数学教学论文9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巧,而且还要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等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生活;自主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在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打造和谐的数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打造出高效率、高效益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习热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激发学习的热情,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时,函数是中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也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数学打好了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5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单价是13.5元时,销售量为500件,而单价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售出200件,请分析,销售单价多少时,获得的利润最大。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也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就需要依靠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获得,所以,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进入课堂活动当中,从而为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做好前提工作。

  二、开展自主学习,激发探究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开展自主学习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的过程中找到探究数学的乐趣。因为我们都非常清楚,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缺少乐趣,缺少兴趣的话,即便是教师教学方法再丰富多彩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地发挥和展示自己的个性。

  例如,在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采取的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自主感受数学概念、定理、定律的形成,逐步拉近学生与数学教材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正式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①掌握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②观察两圆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感受在两圆的各种关系中两圆的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到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接着教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上述之外,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因为它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逐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跃课堂氛围,为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杨光明。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xx(10)。

数学教学论文10

  一、角色扮演激活数学探索兴趣

  “角色扮演”来源于电脑游戏,玩者自己作为游戏中的一个人物,或者为游戏中的主角操纵命运主线,通过故事剧情牵引使玩者能融入主角所存在的一个世界里,通过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最后取得了胜利(单机版),或成为受到网络其他玩者尊敬的英雄(网络版)。角色扮演游戏目前玩者很多,我们将角色扮演游戏的主要理念———角色扮演移植到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信息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角色扮演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思路。怎样使学生在课中扮演一种角色呢?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把一系列问题都嵌入一个网络情景之中,并让学生参与到情景结构之中的发展主线。

  二、菜单式选择优化学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探索性数学学习方式最重要的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就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建立一些模拟网站,将学习的素材、方式方法等内容纳入其中,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处理信息等能力。教师不是把知识或结论像配置好的“快餐”那样为学生供应“现货”,而是根据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利用网页课件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加工处理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使教师的讲更多地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实验和主动思考上,优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方式,实现了个性化教育。

  三、活用教学软件提升思维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教师都会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正是教师只醉心于关于课件的制作,忘却了或者不知道有更好的教学软件辅助教学,为课堂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例如:“几何画板”是一种几何辅助教学软件,具有很强的几何图形生成和变化功能,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应用“几何画板”,可以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使抽象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在单元复习或者学期复习中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是一款简单易操作的软件,学生很容易学会并加以运用,而且特别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试着利用思维导图对某单元或者全书知识网络的整理,并可以拷贝回家研究复习或者完善补充,学生的理解力和概括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提升了思维品质。实践证明,通过“几何画板”“思维导图”等简单易操作的学习软件的公开展示,并让学生尝试着使用,对其学习能力、思维品质都会大大提升。

  四、网上资源增强数学活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建议:互联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在获取资源和进行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表现出来,它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为此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上数学活动课《网上购书》时,一开始教师就在网上给学生提供购书的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学生发现网上书店不仅书多,而且书的价格还打折,怎样坐在教室里购买自己喜欢的书呢?于是教师就创设网上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尝试自己付钱购物。这时候可以进行师生交互,当有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可远程接管选定的学生机,辅导学生学习。当学生想买几本书时,发现付钱过程中有困难时,同学们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获得帮助,共同发现,深化了对多种付钱方法的理解,如此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提升了生活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论文11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通过教师的主导性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思维过程,在一定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确保学生在学业上有最大化的收获,促使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高效”的“效”指的是“效率、效益、效果”,能否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需要多种教学策略,即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和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和规划。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如果在被动的、被压抑的氛围下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抑制,其学习效率也必然是低效的,将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后作业以及练习中费时费力且效果不明显,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设法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主动、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融洽师生关系,保持良好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的前提,创设和谐民主课堂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角色的定位。如果说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合演的一幕现代剧,那么教师既是导演者又是伴奏者,学生应该是这幕剧的主角。教师只有俯下身来,与学生真心交流沟通,不凌驾于学生之上,不盛气凌人发号施令,课堂气氛就会和谐融洽许多,学生才能在比较宽松的情境下学习,从而提高认知效果。教师只有善于和学生交往,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否则,即使是教师善意的批评和提醒,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发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普遍认为数学课就是枯燥乏味的,上课时如果再用呆板的语言讲解数学,活泼好动的学生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首先教学语言中应该有一定的幽默感,使讲解能够形象生动,既传神又传情。其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考虑如何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课堂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自由主动地思考与发问。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下,教师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身边,从过去课堂上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便由此而生了。

  二、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并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认真备教材,备学生。教师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备课时应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的整合,设计合理的学案,要考虑到很多数学题目的解法不是唯一的,所以要为学生预留比较充足的时间去研究,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还应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才能确保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1、准确的课前教材分析。准确的教材分析是备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只有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把握教材,才知道哪些数学知识要素对学生是有用的,是本课学习数学知识所必要的。比如,在课前教材分析时就应利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辅助资料进行分类整合,将题型有层次地分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也只有透彻地分析教材,才能使相应的教学方式水到渠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准确的教学目标。有了具体细致的教材分析这个前提,教学目标的定位便会准确清晰。数学教学的大目标必须靠小目标来一步步地实现,小目标又靠大目标进行统一,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有了大目标后,制定小目标时必须注意,若干小目标都要有针对性地为实现大目标服务,而且每一个小目标都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三、重视构建有效教学方案

  数学教学方案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掌握知识的规律,要给学生创造独立的空间和展现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识。尽力让学生自己弄清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和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明确公式和定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定理公式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逐步把握知识的逻辑结构,从而更好地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优化作业设计。完成好作业是对课堂有效性的检验和延伸。但有些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差,缺少规范性,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课堂所学知识,导致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补救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温习,当学生能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温习时,那将会对提高作业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太繁琐和机械,那么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增加学生的负担,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因此作业设计时应变繁琐为简明,变机械为灵活,变封闭为开放,变枯燥为生动。这样不但能巩固知识,还能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有趣的。

数学教学论文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淘汰,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电教手段以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获取知识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并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谈几点认识:

  一、适时运用,引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电脑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适当处理,使学生利用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复杂抽象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以童话形式导入新课,适时出示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它量出我的金箍棒有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一边量一边数着,“一米、二米、三米……”量到最后,猪八戒犯了难,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办呢?此时,教师暂停播放,指名学生到讲台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其他人则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课桌的`桌面长度。在测量的过程中,他们都遇到了像猪八戒所遇到的同样问题:不够一米的长度该怎样表示?此时学生产生了急于解决问题的动机。于是我鼓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组织学生广泛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一边小结一边继续播放画面,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是分数吗?”利用电教手段引入课题,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与卡通人物,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学习“三角形分类”时,我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些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三角形,第一个露出直角,第二个露出钝角,第三个露出锐角。前两个好判断,当一个角是锐角时却不能判断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于是马上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了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二、巧妙运用,激活学生思维

  可以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根据少年儿童的思维特点,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有恰当的媒介,并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来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为让学生认识同样多,教师用媒体演示:二年级一班和二班举行拔河比赛,但老师的哨声一直不肯吹响,请同学们观察出了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发现一班有13人参加,二班有12人参加,不能开始比赛。教师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道:两个班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人数相同时比赛才公平。由此可见,学生对“同样多”这一概念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讨论怎样才能开展比赛。学生经过探讨学习,得出一班下去1人或者二班增加1人,两个班的人数同样多了就可以参加比赛。

  在讲“比多少”的概念时,我又进行了如下设计:在一张幻灯片上画了5个小男孩,另一张幻灯片上画了7顶帽子,当抽拉画有帽子的幻灯片时,前5顶帽子都戴在了小男孩的头上,后2顶帽子就没有人戴了。通过这一动画的演示,学生马上就会比较出帽子多而人数少,同时还比较出帽子个数比人数多2。

  学生有了找同样多和比多少的知识经验,再让他们把不同样多的两排圆变成同样多时,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像电脑内存一样扩大和不断增长着。在学生说出加上一些、减去一些等方法后,他们还能意犹未尽地说着:把两排各留几个保证同样多,把两排多出来的转移到第三排,使三排同样多……学生们活跃的思维肯定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这使学生的思维驶上了一条认识和发展的快车道。

  三、灵活运用,激励学生创新

  现在绝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励学生创新。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人人动手,数出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并且演示让学生思考,怎样数才能既清楚又不会数重或数漏,学生数完后引导讨论,结果学生使用方法各不相同。这时我用电脑演示最简便易行的数法,即按照长、宽、高的顺序去数,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数法,并说明为什么这种数法简便易行,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再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的特征,用电脑的闪动功能来突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在电脑上进行动态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到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同时引导学生找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经过上述一系列动态演示,学生都能很快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图画、文字、色彩、音乐以及各种特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相映成趣,激发灵感,寓学于乐,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安全、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落实,使学生的创新机智及创新能力得以展现和发挥。当然,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这些主导者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努力巧用、活用,以达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数学教学论文1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渠道。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注重对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索。教学策略是每一位教师教学中必须思考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开始外显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对教材编写意图的认识不到位,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活跃,不加分析地过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数学课看似热闹,却冲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因此,在理念更新的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教师的担忧和关注。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合理运用、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有认知领域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二者要并重考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新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做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元整合。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虽然不能肯定地说每节课都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特别是能力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可能靠一节课或短时间完成,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认真研读、领悟,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新教材,实践新教材,促进教材的建设与发展。

  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因为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化。所以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努力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提供实践机会,积累活动经验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适时采用多角度评价

  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

  激励性评价要“适度”。思维敏捷、成绩突出的“优秀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中间生和后进生”这两个群体而言,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赏识,需要教师对他们多一份关心和耐心。教师应避免在课堂教学中,一味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而忽略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引导功能的发挥。在表扬激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师已经开始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无论课改进行到哪里,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下,教师应把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数学教学论文14

  摘要: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有效的教学互动不能只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更应该让学生们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加深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记忆,从而掌握数学学习基本要领。近几年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不错的成绩,现已成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入正确的合作学习模式才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模式成为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这种模式的意义及教学优势,从而探讨初中数学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教学事业的得到不断发展,如今教学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改所提出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更是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让数学学习变得灵活、有趣。合作学习模式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学生们自主思考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可以说合作学习模式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分配任务,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将具体任务进行责任分工,保证组员分工明确,从而进行有效的互相帮助学习,进而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教师在分配完任务之后,要对各小组进行组员合理划分,以此保证各小组更顺利的完成数学课堂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时以学生为主体,更加重视学生们对课堂的参与及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带来极大的教学成果,一方面,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老师所分配的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干兴趣。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实现初中数学多边互助。在数学进行小组分配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平均分配原则,保证每个学生都平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充分向大家展示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思想及感受,同时也倾听其他同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这样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等,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实现了课堂多向互动关系的转变,合作交流学习模式改善了课堂的学习环境。

  (二)兼顾学生之间的知识差异。数学教学中通过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更有效的兼顾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差异,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程度不同,如此导致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们知识差异性的包容,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学生们进行个体差异的考察,以此来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的接受数学知识。

  (三)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模式,以此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效率。初中数学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练习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数学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数学课堂学习中,由教师知道学生们进行小组分配,同时要求每个小组的不同成员要有各自对问题的理解及解决措施,通过小组成员来共同探讨分析问题,从而发展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对数学学习偏差的学生来讲,通过交流获取了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了初中数学整体学习效率。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成员搭配的合理性。在初中数学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过于随意划分小组讨论,并不注重对每个学生的合理搭配。大多数教师往往都是按照学生们的数学成绩进行划分小组,没有做到对学生们进行个性化、合理化分配,如此就导致在进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们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相反,数学成绩稍差的学生在课堂并没有更好的表现自己,从而打击了数学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主观意识。由于教师对学生分配的参与度不均衡,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主观意识。目前在我国出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中,大多数学生都有合作参与的机会,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往往都是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热情度更高一些,表现好经常获得教师的表扬,如此以往,成绩好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而对于学生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主观学习意识,不能够很好的主动参与到数学合作学习中,丧失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与各小组成员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导致合作效果整体偏差。

  (三)合作学习的内容不适合。在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在授课时追求形式化,不管与教师内容是否适合都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思考的,教师反而将其分配成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这样反而浪费了有效数学学习时间。

  四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合理分配。在如今数学教学阶段,很多初中学校都采取按成绩分班的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划分班级,但是在同一班级中还是会存在数学水平高低的情况,对此,要想更好的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班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水平有一定了解,成绩好与坏的进行合理划分,保证每小组水平均衡,尽可能的保证各小组中都有数学好以及数学差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内部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更强烈,其次,教师要对各小组的人数进行合理设置,通过对数学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人数大多为6-8人,这个小组人数数量的数学教学效果较高,最后,各小组成员并不是分配完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小组成员的合作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变动,以此保证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之间更加和谐,鸡儿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分布小组学习任务锻炼应用流程。通过对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很多教师在运用此模式过程中,更重视学习模式的流程,反而忽视了学习模式的内容,以此造成合作学习模式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影响力额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果。针对如此问题,笔者建议各学校在进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时,教师根据各小组实际情况进行分布合作学习小组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流程进行提炼,以此保证让学生获得更多有效的数学学习内容。

  (三)教师科学设计开放性学习活动。由于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大不相同,导致他们之间存在的一定额差异性,优等生与差邓生之间差异尤其明显。因此,在进行数学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提供更多得劲解决问题机会给学生,在课堂上采取开放性学习活动,为各小组顺利开展合作学习提供基础,同时教师对每组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成长变化进行记录,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建立合作小组管理机制提高学习效率。初中学校在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建立一个完善的合作小组管理机制,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管理机制的约束下,更明确自身的任务职责,完成教师所分配的任务,从而确保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基于目前合作学习模式的现状,笔者建议教师在确立管理机制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责任到人制度,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责任,提高自身对问题解决能力;其次,激励机制,对于能够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同学,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运用该模式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对班级内学生合理分组、分配各小组的任务以及小组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能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们在该模式下能够进行自主进行数学研究及学习,进而保证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突破,不断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春英.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究[J].中华少年,20xx,(08):176-177.

  [2]方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xx,(26):154.

  [3]吕旭东.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xx,(06):38.

  [4]安恒.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xx,(09):43-44.

  [5]陈昊.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A]..新教育时代(20xx年10月总第2辑)[C].20xx:1.

  [6]徐其权.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xx,(06):85.

数学教学论文15

  摘要: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改革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初中数学课堂都实施了教学改革,很多学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课堂“学为中心”的改革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初中课堂;学为中心;课堂教学

  很多初中生普遍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一门学科,其实不然,只是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技巧。现在的教学改革更偏向于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初中生,对他们以后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为中心”的内涵

  “学为中心”中的“学”是指学生,而不单单指学习。所谓“学为中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面的主体地位,不要将课堂变成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课堂上学生、老师的地位要分清,不能本末倒置。“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用心学习,不能够仅仅追求高分数,这个教学方式侧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二、如何创建“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采用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创建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可以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研究表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大脑的运转,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老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就会打破原来数学课堂的沉寂,很多初中生都认为学习数学很难,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老师跟学生的互动得不到回应,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例如:在青岛十八中学初三二班的数学课堂上,每次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会想一些数字游戏或者跟数学有关的脑筋急转弯来和学生互动,在欢声笑语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在这种愉快的课堂上,学生会提起学习的兴致,让学生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变得活起来。

  其次,老师要允许学生有“个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花时间去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到部分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都得以发扬,学生在自己的个性中学习更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中老师在讲解几何图形的证明题的时候,解法不止一种,老师不能够让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解法来,应该允许学生自己认为对的方法。

  再次,老师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职务。不仅仅是数学课,每一节课都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既要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也要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例如:在习题讲解的时候,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去讲习题,学生在讲的过程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让其他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好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如果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应该积极的帮助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老师还应该让学生定时地上讲台去讲题,锻炼他们表达的能力,不同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学习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最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允许老师对学生划分等级。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够决定学生以后的成绩,老师在课堂上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成绩而采取差别对待的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不能够让学生产生失落感。

  三、“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优势

  (一)课堂形式丰富,学生学习兴致提高

  在应用“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之后,老师为课堂注入了很多活力,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再是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丰富的课堂形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课堂当中、老师设置各种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致逐渐提高。

  (二)学生学习信心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得以养成

  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整个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这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不断的表达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在课堂上,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小组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会逐渐变低,遇到难题,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解决或者小组讨论学习,而不是一有问题就求助老师,这样,学生就会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注重实践

  数学学科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局限在书本的知识上面,“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将书本上的死知识和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例如,老师为学生在课堂上举办的数学建模比赛,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在了实践中,也会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实践教学一直是学校老师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只是这种教学方式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而“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恰好就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能发挥出自己的主体地位,真真正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论文06-20

数学教学论文11-0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7-28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6

数学教学论文(合集)06-27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1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5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5-2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