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10 16:14:32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共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共15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1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从认真研究教材、实施有效提问、有效倾听、进行分层次教学等多种教学策略入手,展开讨论和交流,作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和关注。“课堂有效教学”不单纯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不只是关注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更主要的是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有效教学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提升学习技能。下面我将谈一谈我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一、教师要深入研究数学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入手,备课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得快乐、学得扎实。要实现备课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潜心研究、认真思考,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备课:1.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恰当地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确定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3.关注学生。教师要清楚教学要到什么程度,教学的难点是什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教,要让学生在上完一堂课之后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解题方法等等。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使学生极易出现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等不良的学习习惯。4.做好课后反思。根据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做出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精心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新旧知识之间发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考验学生表达能力的问题,而不是一些简单的“是或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结合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运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表现,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实现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不管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提前预设的,还是在教学过程中即兴生成的,都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二)教师要注意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注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只要学生的答案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就不要急于否定,要把眼光放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上,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独立的思维和标新立异的想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容量。(三)教师要提高自己提问的技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的契机、提问时的'语气、提问的方式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总而言之,教师提问问题时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性,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倾听教学

  有效的倾听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愿意俯下身、静下心认真倾听,即使你没有给学生具体的帮助,也会因为学生感受到你的诚心而激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当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始终面对微笑,带着赏识的目光看着他们,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从教师的微笑、赏识当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从内心产生一种被人欣赏的满足感。教师的赏识给学生带来的是人格的关爱,学生的思维因此被激发,学生也受到教师的感染,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理解倾听的态度,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切实抓好以下教学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设置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2.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提高学习效率;4.做好对学生的及时准确评价,根据教学反馈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5.课堂总结归纳,巩固课堂所学,深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根据班内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要恰当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实现进步和发展。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探究和应用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进行创造的过程,教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又可以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良好发展,一举两得。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认真将教学内容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积累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2

  摘要:近些年,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初中数学教育观念与教育形式均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建立和谐的初中数学教育环境,变成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初中数学和谐氛围的建立,不但是长远的教育活动经验总结,同时还是国内初中数学教育的核心需求。文章将针对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状况和问题展开研究,并在该基础上制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育;教育模式;研究;现状;措施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往的数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现代化教育思想,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在讲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进行改变,逐渐提升数学教育效率。从诸多方面、各个角度来建立高效分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1课堂教育策划原则

  1.1培育初中生自觉学习水平:在教育阶段,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建立“做数学”理论而非是“内容对话”,可以以现实生活状况为指导,强化初中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的扩展,在具体情况之中去处理数学问题,唯有如此,数学教育规划原则方可在课堂中得到同学们的关注;汽车是在初中学习阶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参加教育互动实践之中,经过沟通,使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到对方思想之中的缺陷和科学性,从而对自身的学习方法展开检查,全面提升学习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2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数学内容非常抽象,例如描绘几何图形等,使同学们在一时之间难以去理解,由此使许多初中失去了学习热情。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自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探究数学知识,针对于和谐课堂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教育实践中,老师的教育方法需要和实际密切关联在一起,从现实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合理借助同学们的生活情况,提出问题,使他们回答问题,进而提高初中生的求知欲。

  2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式非常老旧:在以往的教育教育思想引导下,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以老师为核心,老师的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整个教育环节,老师占有课堂教育的主体位置。据相关信息表示,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教育工作繁重、教育知识独特性等,导致老师在教育实践分配阶段,极少兼顾到同学们的兴趣、喜好和是否对这一教育方法感兴趣、认同状况怎样等内容,所以,初中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也难以全面得到激发与调动。此外,初中数学教育环节,很多的`繁难偏就难题依旧产生在课堂教育之中,导致初中生对数学这个学科产生了恐惧、厌倦感。

  2.2教育实践严重分离了现实生活:据研究显示,学生对初中数学出现抵抗情绪和不感兴趣的重点原因在于,以往教育机制下的数学教育实践和生活实际基本上不脱节的,由于学生没有兴趣和热情,因此难以提升数学教育质量和效果。就少数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方法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少数学生为此丧失了信心。

  3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育措施

  根据上述对现在产生于数学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和成因研究得知,若要强化初中数学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与效果,实现有效的数学教育课堂创建目标,需要从如下几点着手:

  3.1激发初中生的热情,建立高效课堂: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升课堂教育的效果,实现教育目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对数学和谐课堂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老师需要以培育学生的兴趣为基本前提,经过创建轻松的教学环境,将非常抽象的内容通过基本的模式展示出来,以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还有助于降低同学们的学习压力。第二,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整个讲学环节,老师也应努力参与到学生之中,和同学们共同来思考问题,而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初中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位置,唯有如此,然后学生才会由于得到尊重而出现较强的学习热情。第三,借助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不但有助于和学生产生良好的沟通关系,而且还有助于和学生之间建立互动的桥梁,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质量。

  3.2引入数学观念,提升教育效率: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使用渗透思想,然后提升同学的数学逻辑思维水平,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认同数学逻辑观念,提升初中数学教育效果。在开展渗透思想讲学过程,老师需要先试试渗透划分,进而提升他们的分类观念,老师应该指导同学使用分类思维去处理数学问题[2]。例如,老师在教学图形时,能够知道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和图形彼此之间的关联来讲解,按照图形的外形与特征来分类,使同学从划分的环节直观体验,利用分类观念去处理图形难题。另外,在数学教育环节,有许多定理法和其他数学式子,均全面展示了数学的分类观念,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加强学生学习分类的观念,结合实际的数学难题,进行研究、探讨,经过小组竞答等模式获得问题的结论。

  3.3培育初中生的探究水平与自学水平: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数学教育环节需要从根源上转变以往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应该突破以往的重教材内容教学而忽视自主学习水平培养教育模式,需要以培育初中生探究水平、自主学习水平为主。据调查显示,数学教育和学习基本上是在发现和探究中培育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思想与能力,经过同学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方可达到真正数学教育效果的提高,方可达到高效课堂创建的目标。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引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全面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4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得知,初中数学老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升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渗透思想引导初中生,使学习和现实生活关联在一起,深入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梁春梅.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和实践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28-129.

  [2]郑银萍.应用“慧学云”平台开展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8):30-3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3

  课堂教学评价要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否则就不会产生对评价对象价值的客观判断。课堂教学评价不能仅仅通过观察、反思、交流等方式进行,还需要采用测量、评估等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只有充分收集相关资料,获得客观的评价对象信息,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具有实效的教学评价,从根本上实现有效性教学[4]。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含四个部分,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课题研究。在下文中,将就这四个部分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一、数与代数:教师要认真把握好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首先,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对新知识的概念、法则和计算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实时引导,增进学生的理解水平。但是,切记不要把这种理解水平等同于记忆概念的准确性或者是相关技能和法则的熟练度。对概念的学习评价应注重理解程度的考查,但不应单纯地考查对概念的描述性记忆。此外,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评价不可过分侧重技巧,而应重点考查对各种运算规则和算理的理解运用,其评价标准在于能否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合理简便的算法以及能否根据算理进行合理计算。其次,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从事课堂中各种探索性教学活动水平的评价。该评价的侧重点在于考查以下诸方面学习要素,即从事探索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使用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学语言、图形的水平、形成猜想的意识和方法,多角度地探索问题和思维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对结果进行论证的意识和水平等。因此,除了基本的概念题和计算题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空间与图形:教师要重点考查评价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及结果

  首先,教师要重视评价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评价应伴随图形与空间各部分内容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观察和欣赏现实图形和几何图形所具有的与变换相关的性质时,应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其空间观念。此外,在视图与投影部分,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几何体和三视图之间的对应观察水平,根据三视图实际动手建立实物模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可以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其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及由此探索出的结果进行评价。在学习图形认识的内容时,要重点考查学生参与观察和测量等课堂活动过程,并对该过程得到的图形性质的探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图形的变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中的实物及几何图形,因为这是得到基本概念的基础。此时,教师应重点考查他们将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能力和水平,由此给出合理的教学和学习评价。作为一个课例,笔者给出教学中《平行四边形》这一节课的教学考查方式。这节课教与学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素。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分别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题目:请画出四边形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1)画出章节知识结构图,若没有遗漏记为及格(具体包括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写出每个定理中两个使用条件的记为良好;(3)写出每个定理中三个及以上使用条件的记为优秀。2.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查题目:联系实际生活,请你举例给出各种特殊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应用例子。(1)能举出三个正确的例子记为及格;(2)能举出四个正确的例子记为良好;(3)能举出六个以上正确的例子记为优秀。3.创造性想象能力这里,设计了这个题目:想一想,你能举出多少种梯形辅助线的引法吗?(能想出一种引法的记为及格,想出两种的记为良好,三种及以上的记为优秀)。4.动手实践能力考查题目:已知线段a,b,e,f,求作梯形ABCD,使得BC∥AD,并且满足AB=a,AD=b,AC=f,BD=e,说出作法及根据(做出基本图形记为及格,做出基本图形并能说出作法记为良好,做出基本图形并能说出作法且能写出根据做出基本图形并能说出作法记为优秀)。5.学习能力考查题目: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请你说出你认为本章内容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只要想出一种方法无论对错就记及格;如果想法合理能够行得通就记良好;如果你认为是一种最简洁的学习方法并能说明合理的理由就记优秀。该题目可以以学生自己打分和同桌互评的两种形式来统计考查结果。

  三、统计与概率:教师应重视评价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本学段内容的教学是在比较完整的统计活动中进行的,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主要关注两点:第一,教师主要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合作情况。同时,建议观察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从事活动,是否能独立思考同时能与同伴进行主动交流沟通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在统计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是否能有效克服困难,并对数据保持认真科学的态度等。第二,教师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建议从制定统计方案,收集与描述、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统计结果做判断、预测和决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四、课题学习:教师应突出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整体性的了解水平为了在教学中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整体性的了解水平,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考查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来进行,同时关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反思和从实验过程中发现数学事实的研究能力等。除此之外,新课改还积极倡导课堂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5]该过程通常记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操作结果或者思考方式等过程的描述性内容。这些材料可以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状况和发展结果。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教师可以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来收录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资料,除了考卷、作业等外,还可以包含:(1)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解答;(2)与数学课程有关的其他作业;(3)学生的学习总结和体会;(4)教师的学习评价;(5)学生作业错误改正情况;(6)学生动手操作数学模型或实物时拍摄的照片;(7)学生独立思考时想出来的问题(无论有没有解答);(8)学生的与数学相关的艺术作品;(9)学生学习日记的摘要;(10)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描述。为了完善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积极整理自己的学习记录相关材料。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提升,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6]然而,实现育人成才的目标需要通过学校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来培养和灌溉。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上,学生在讨论了一道例题的四种解法后,教师却要求学生自己来设计一道数学题,使它能用这四种解法来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了创造性发散思维能力;再如,教师提问“你能把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吗?”,由此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实践能力;通过“如果还有你认为更好的,欢迎你能把它写出来”等问题来鼓励学生思考创新。

  总而言之,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采用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2.

  [3]杨启亮.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J].教育研究,20xx,(7):98-103.

  [4]张毫.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xx.

  [5]张俊忠.初中数学教育过程性评价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8):74-76.

  [6]李如密.教学评价教育:大有可为的教育评价新课题[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xx,(5):1-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4

  摘 要: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在学习各门科学知识时便于理解打下基础,而在课堂上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则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下面将对初中数学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作出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逻辑思维 科学知识 初中数学 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有专家曾如是说:老师一堂课的好坏,就看引入是否成功。也就是说在上课的开始,就要在短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集中于你的课堂上来甚至也可以说集中于你个人身上,学生会在无意间激发出学习的欲望。而课堂上单调沉闷似的教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的教学了,课堂上最忌讳老师自顾自地讲自己的课,完全不理会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管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兴趣就更好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情境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上,将不同的物品呈现给学生,如苹果、杯子、篮球、地球仪等等实物,在不同的角度下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经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角度不同观察到的形状、大小等等物理性状不尽相同,也恰恰认识了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对学生观察、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以及情感等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仅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空间概念,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和丰富地联想,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经课堂的实践表明,要想学生培养起主动地学习知识、深入探究知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就包含:要对学生的人格、喜好、个性足够尊重,教师要以平等、和善、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所有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和教学本来就是由学生和老师互动一起来完成的,教师就更要做到尊重学生,做到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教育学生,激发起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要让学生经过研究知识和自觉探索获得问题正确的结果,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为可能。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教与学的课堂环境变得和谐轻松。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要因地制宜地创造情境,并且带到课堂上来。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心得知识,这样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

  三、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

  学生提问若是积极主动则能够说明学生的求知欲强。老师经常对学生说:好问的同学才学得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提问是出于质疑或是想要将疑惑解开,并且质疑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判断依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提出质疑,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以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师生关系达到互相尊重。要将以往课堂上教师一人讲的教学模式改变,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成为课堂主体。质疑在课堂十分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在激发了学生兴趣过后,此时教师应该拿出早已准备好了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四、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

  教师应将数学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把数学教材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更好地融入于课堂之中。可以从内容设计和思路设计两方面入手:

  对于教学内容上的设计,课程的内容由很多要素组成,从整体上来看,教材经过情景化、结构化的方式把它们融入统一的组织当中,但是这种方式只是文本化的课程内容。教师应根据教材本身的要素,按照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进行充分的把握,再对其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和选择从而使课程内容达到教学化。教师应将课堂情境营造成真实的学习场景,若能达到寓乐于教的良好的教学氛围,效果则更好,使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在教学思路上的设计,何种方式、何种顺序将决定教师整个教学的进程风格与走向。教师要做到了解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结合两点设计出教学思路。可以将某些同学的生活实践或者个人知识又或者是直接经验当做课程资源,要了解学生须按何种学习进程来学习,是否能够反映出教材所暗含的目标和教材涉及的要素,把这些问题统统考虑在教学思路中通常能够使数学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

  五、结束语

  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数学课堂达到精神专注与高效率地学习,除了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讲解技巧和吸引力的强弱,若是老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并配合教学,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自然高。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对自身教学素养进行提升了。当然,老师都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莉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xx。

  [2]景敏基于学校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发展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xx。

  [3]胡莉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xx。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索,新,数学,初中,浅析,

  当一节课主要内容讲授完毕后,应围绕本节课的重点,以巩固当堂知识为主要目标,布置作业。一般作业本中的作业可直接采用,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改编或自编过渡题、联系题、延伸题等,以达到循序渐进、巩固和消化所学的新知识的目的。

  二、习题中要有机地结合模式训练和变式训练

  新授的法则、公式、定义、定理的析辩或直接应用,常规题的一般解法属于模式训练,这种作业有利于知识的及时巩固与强化,有利于练好基本功。但若只局限于这种训练,易使学生死板硬套、满足浅尝则止。故宜辅之以多样性、灵活性、技巧性、趣味性的变式训练,如判断、改错、选择、填空、作图及开放性和探究性习题等,促使学生对概念、法则、定理等理解深化并深化其兴趣,发展其思维能力。

  三、作业的深浅应适宜

  习题的选编应慎重,一般情况下作业所涉及的知识面不宜过宽,运算量不能太大,综合性不要很强,要求上也不要“一刀切”,对差生可提供较浅显的题目,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信心,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可适量提供难度稍大的作业供选做,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但是作业的主要内容还是要面向大多数,抓中间兼顾两头。

  四、作业的“量”应适中

  作业太少了,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及基本功的训练,作业太多了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不但完不成,反而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份调查报告指出:“对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引者注:初中生),……学习效果是有相应限度的,当学生的计算技能达到相应的一定到达度后,再进行重复性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不发生显著影响,”“因此,不加分析地加大习题量和复杂性的教学有一定的盲目性。”

  五、作业的形式要多样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作业的作用,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在作业的形式上注意变化多样,除了常见的题型外,还可以布置适量的其他形式的作业,如“小制作、小实验、实地测量”等,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对于有数学潜力的学生,还可指导他们撰写一写数学小论文,如:解题规律总结,数学问题思考、学习方法小结等,学生通过这些作业训练,既尝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开阔了知识视野,又学会了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数学作业的批改能使教师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改进数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仅仅简单的打“√”或“×”已经不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作业的`批改这个环节上,我们要摒弃旧的作业批改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针对性地写眉批,这不仅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可以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常见的眉批有以下几种形式:

  赞扬式。对学生在作业中的优秀解法及灵活的解题,在题边的空白处加上简练、准确、生动的眉批:如“思路开阔”、“方法灵活”、“解题巧妙”、“推理缜密”等,肯定他们的成绩,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继续上登新的台阶。

  指导式。学生解题不符合要求,这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及时指导,让学生知道不足之处,从中吸取教训,使解题正确完整。如:有些几何计算中,学生往往只重视计算方法和结果,对计算需要用到的有关隐含结论不加证明就直接引用,这时批上“解题要缜密,55结论需证明”,“注意解题步骤,做到前后呼应”等。批语指导明确,学生印象深刻,有的久久不忘。

  启发式。由于学生审题不严,思路不活,解题走了弯路,可用富有启发性的批语,如“为什么?”、“是否考虑周全了?”、“再审题意,开阔思路”、“挖掘隐含条件,走出陷阱”、“解题能不能再简捷些?”等,这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从而激发学生纠错的意愿和探索精神。

  鼓励式。学生在解题时,常因贪快而忽视作业书写格式或书面潦草等。这是难免的事,对于这种情况,不要急于批评而要耐心帮助,对于中下等学生要找他们在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好”、“喜见改进”、“进步可喜”,“再把字写工整就更好了”等等,简补而富有感情色彩的眉批,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温暖,尝到在老师帮助下取得学习进步的甜头,沟通师生感情,逐步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主观能动性。

  警钟式。有些思维能力较强,但由于计算意识不强,作业敷衍了事的马大哈式的学生,常常出现一些不该错的错误,如乱套公式、数值看错、遗漏符号、结果算错等等,而且这些学生的这些缺点还很难改掉。对这些学生的作业可批上:“马虎不改,难有作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计算过程,应牢记‘认真’二字”这样的批语,提醒学生计算是严肃认真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草率,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6

  摘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对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更具有重要意义。而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包括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学习态度等,总结学生课堂常见问题,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15-0111-01

  前言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以学生学习客观规律为基础,在特定时间内教师教给学生最多的数学知识,学生掌握最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更能培养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但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仍存在忽视学生学习特点、忽视课堂氛围、一味追求课堂知识量等问题,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氛围过于沉闷,进而让学生对原本就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逐渐失去兴趣。针对此现象,笔者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1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目前很多教师急于追求教学成果,往往忽视了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在学生基础知识不牢的情况下片面追求过多难题,不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系统学习,更会削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一些教师还由于过度重视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直接导致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过少甚至忽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定律或概念,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数学中出现的基本规律、概念进行细致的讲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没有坚固基础的数学学习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十分不利。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跟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练习,避免学生盲目的做各种习题册,盲目参加各种辅导班,白白浪费时间。

  2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实践出真知,是指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够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于初中生来说,只有在课堂上真正思考和实践之后才能充分掌握所学知识。而在现阶段的课堂中,教师仍是课堂的主体,单一的讲授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填鸭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厌烦情绪。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课堂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进而能够主动的进行探究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

  3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授课程倾注感情,以真挚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并及时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回答问题,对获胜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类似的课堂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小组讨论和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精神,同时也可以起到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作用。

  4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出台,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根据新标准,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以多媒体播放用所教知识解决的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为学生展示数学趣味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再配合及时的讲解,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和理解。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相关教具,如纸板、铁丝、木条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重视教学反馈与评价

  教学评价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回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单一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对学生所进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虽然看似科学,但不利于一部分成绩中等或中下等的学生开发潜能,从而过早的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根据新课标对教师评价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将以往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转变为师生间的双向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总结,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教师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对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6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数学教学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成方妍.当前初中数学教师课下辅导效率不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吴瑞生.“四自主”教育模式对培养初中数学教师素养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刘见乐.初中数学教师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状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7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中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问题是数学教育的心脏.余元庆教授说过:“习题是中学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配备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许多优秀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高,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习题选择和处理得恰当.”当代最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强调指出:“中学数学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为什么这些名人名家都如此的重视习题的配备和讲解呢?这是因为数学习题确实存在着多种功能,当学生一旦进入解题这一活动情景之中,他就接受着一种“思想的体操”的训练,从技能的或思维的;智力的或非智力的,从各方面塑造着自己.但是,我们也应该严防课堂解题教学进入这样的误区:一部分中学数学教师沉湎于解题之中,忘记了“解答数学的习题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训练手段.”他们不是把解题看成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机会,而是要求死记硬背各种套路和模式,把学生训练成对习题作出“快速反应”的解题机器.这种危害性正如柯朗所说:“数学的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的演算习题的训练,固然,这可以发展形式演算的能力,但却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看来,的确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明智之举乃是扬长避短,讲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讲题.如何讲题?怎样讲题?这自然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老教师普遍关心,最不好把握的问题.我认为,从战略上讲:教师的定位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教师首先要关心备侄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地去触击年轻的心灵.以前,我总认为:讲题就是把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最多的、最精彩的、最与众不同的、最有体会的东西,用最直接、最明了、最简捷、最完整的方式交给学生.其实,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这并不一定好.后来我发现,其实我们常常应该逆向思考以下,想一想把什么不交给学生,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怎么以最小的知识代价,引起学生最多的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往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的.从战术上讲:在解题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又是决定解题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讲题应突出思路分析,不要开门见山

  仅从解题角度讲,给学生讲习题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发现一道题目的解题方法,讲的关键是展示思路发现的过程,在这个发现过程中,解题人思绪万千,念头百出,有时灵机一动,毛塞顿开,有时山穷水尽,突然峰回路转,有时步入歧途,有时不能自拔…….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把这些生动的思维过程充分的展现出来,不能只展示分析的“成品”,“优品”,还应该把分析的“废品”,“次品”展示出来,并且要好好的.讲一讲怎样从“废品”到“次品”,进而到“成品”,“优品”.讲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题意分析和思路发现上.教师不应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指挥员、讲解员、裁判员,而应该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讲习题应潜心设误布疑,避免平铺直叙

  讲习题时,由于知识密度大,信息量多,应将讲、练、思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和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我的做法是:(1)进行开放式的习题课堂教学,给学生出错的机会;(2)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学生的错误想法;(3)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的错误显现出来;(4)做好经过探究学生进行自我否定的经验积累.教师要敢于放手而且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学生学习数学时认识上的错误,理解上的偏差,技能上的缺陷,都表现出来.其实,学生中的智力潜能往往是巨大的,有些独特的思考方法还是教师未能想到的.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的思维状况,摸清学生易犯的错误,正确导航,把握进程,时时点拨.讲习题时有意识设疑布陷,警示学生,这样往往比正面强调效果更好.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先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入手,在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时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和(计算机图形演示: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提问五边形内角和的求法.在这儿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四边形内角和的求法的回顾与进一步的思考,可知用同样的方法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那么,六边形,七边形呢?适当的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就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证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电脑演示把一个圆柱形的蛋糕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蛋糕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由蛋糕抽象出圆柱体,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求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中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生动有趣地复习巩固了新识.四、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心理学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让数学走进中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三、讲习题应该渗透数学思想,切忌舍本求末

  比公式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它是解题的指路明灯.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它是数学的“灵魂”.“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数学思想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他对产生一个好‘念头’,一种好‘思路’,一种好‘猜想’提供了方向”.数学思想是‘纲’,纲举目张.中学数学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是:转化的思想;化简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讲题时,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有那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展现应用过程的丰富背景.否则学生当遇到新问题时,尽管头脑中也知道要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解决,但却仍然不知从何处入手.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总结出两条有效的经验:(1)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侧重应有所不同,在低年级介绍较低层次,在高年级介绍较高层次;新授课阶段介绍较低层次,复习巩固阶段介绍较高层次.这就是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按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顺序进行.(2)在解题教学中,重点是展现知识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过程,使学生从中学到创造性数学活动的经验,并经过多次强化巩固下来.问题解决的过程大致如下:当遇到新问题时,首先要把条件和结论转化成与原有知识结构相吻合的形式(这是同化过程);再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把原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重新组合成新的法则,以便适应问题的解决(这主要是顺应);最后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实施解题手段,实际操作解决问题.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按由高层次到低层次的顺序进行.总之,在讲解习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思想对解决问题的巨大指导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讲习题应注意一题多解,启迪创新思维

  一题多解教学,是数学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最成功的教学经验之一.解题思维活动中充满着新旧认识结构的矛盾,已知与未知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成法背景与新题情景的矛盾.若没有创新思维能力,解题只能永远停留在模仿层次上,教师永远不能对学生说:“这种解法是本题的最佳解法”,要鼓励他们大胆的展开思维的翅膀,养成一题多解的良好习惯,勇于思考,善于解题.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写道:“无论如何,你应当感谢所有新念头,哪怕是模糊的念头,甚至要感谢那些使模糊念头得以纠正的补充念头”.总之,学习兴趣是在思考中培养的;解题能力是在思考中提高的.中学数学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是:转化的思想;化简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8

  摘要:初中数学相对来讲是比较抽象的,而且也是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因此数学的教学需要讲究方法,要更加具象化、生动化地表达给学生。加之,学生的年龄较小,如何更有效地传达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是当前教学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在教学条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和对策;策略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和依赖性记忆,学会在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方式才是现代教学,尤其是数学这一抽象学科教学的进步之处。而对于农村初中而言,由于存在教学条件和城市的差异,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尤为重要。

  一、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具使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初中生的思维比较简单,正是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随着现代新课程的发展,数学学具也不断地进入学习课程。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尤其是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具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理清各个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教具具有直观具体的视觉感受,可以有效地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接受知识和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把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实验和体会。

  但在农村的很多初中,学前教育的各种条件都比较不完善,并且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人们的意识中有很深的影响,对使用学具的方式不够重视,因此它的教学使用率并不高。尤其对于农村的教师,因为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习惯用刻板的板书教材教学,不能正确认识教具的作用,认为他像玩具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效率。并且农村的学生对学具的认识、操作开始的较晚,动手的能力相比城市的小孩较弱,不能独立地、灵活地进行使用。特别地,对于初中的学生,可爱淘气,喜欢乱动,相对来讲定力较差,教具的使用不得当很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偏离了有效教学的`目的。就像有时经常会听到很多教师的困惑:上数学课教具的使用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但是教学效率并没有很高,很多教学任务并不能当堂完成,到底应该如何合理的平衡教学关系让很多老师愁眉不展。所以,如何使教具的使用在农村的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学生更爱自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是对当前农村数学教学的一个思考。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因为农村的生活更贴近自然,有很多有趣的生活现象,并且在这最原生态的生活现象里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所以,用现有的资源去融入数学教学,挖掘农村数学与农村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找出连接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在面对一些相对困难的题目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平面图形知识,为自己家设计某样东西(如窗台、台布等),也可以为学校设计花坛,给学生具体的一块正方形地,要求种花面积是花坛的一半,怎样设计?若给出几种草的价格,总费用为一千元,又怎样设计?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合理利用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数学本来就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数学目的,也才是学生口中真正的学会。在农村,需要的不只是单纯的完成课本的教学和课后的练习题,老师应该针对性地设计实际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去解决,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作业偷懒,同时提高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虽然可能适合农村初中生解决的实际生活问题并没有很多,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发现,去捕捉可能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农村周围的集市上,利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购买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或者食物,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或者做一些蔬菜价格的调查等等一系列能够让他们发觉数学的生活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锻炼了他们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在农村有限的教学资源和状况下,把数学生活化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进步,捕捉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有效的转化为学习问题并将之引进教学课堂,可以锻炼农村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善于观察发现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除了上述的两个方面,随着新课改的教学发展,农村的教学也应不断创新和推进。设立问题情境、模拟化教学方式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不需要很多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资源的投入。在这些问题情景的创设中,学生会被新奇的课堂方式所吸引,主动地去探求每一个问题,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分析知识,把新旧知识通过这些互动联系起来,通过这些联系找到答案。

  但是,找到合适的问题需要老师花费一定的精力,并且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否则,如果题目过难,学生会因此却步不愿意主动学习,太简单则没有实际效果。因此,合适的问题情境处理,可以让他们慢慢地找到兴趣点,激发探索动力,提高主动去发现问题并愿意去了解问题的意愿。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是一群还不能够完全控制自己想法的,更容易被引导,但前提是方法合适,只有如此,才能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让他们更快地成长,更好地进步,不会因为环境和资源的相对落后而不能像城市的学生一样更好地去吸收、理解和运用知识。

  所以,针对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找到合理的方法,合适的方向,就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农村初中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也不是一天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的过程,积极地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

  [2]张伍言.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xx,(5):34-35.

  [3]王俊腾.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00067.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9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从翻转课堂的含义出发,对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的特点以及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翻转课堂进行了分析,能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特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普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从而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模式,而翻转课堂模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伴随着教学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而日渐深入,同时也引领了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翻转课堂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20xx年,该学校的两位化学教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为了让那些因事旷课的学生跟得上正常的教学进程,利用视频软件录制PPT并附上讲解声音,然后通过网络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xx年,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将其评价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翻转课堂实践的逐渐深入,其理论研究也逐渐丰富,并且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和内化处于不同的阶段,即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在课后练习中消化知识,教师掌握着知识讲解和传授的主动权,而学生通常只能被动、机械地完成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则完全颠覆了这一模式,即教师利用教学视频将知识传授阶段转移到课下,而课上则成了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知识重难点,进而完成知识消化的过程。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后可以自主地根据视频进行知识学习,然后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呈现在课堂上,进而在师生的帮助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相较于传统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设计教学视频,并及时上传网络以供学生学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横加干预,而是应该利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探索。总之,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课堂的管理者。

  (二)课堂时间的分配更加科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而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由于知识传授阶段已经在课下基本完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思考、交流、讨论,从而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三)学生身份的改变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发现者。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学习节奏,还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利用网上资料查询以及与教师的在线互动,自主突破知识重难点,而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学生就从传统课堂上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三、翻转课堂模式与初中数学的融合

  翻转课堂不仅对传统课堂的教学地位构成了威胁,更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资源的应用方法提出了挑战。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之所以能够实现,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地区已经具备了课下进行网上学习的物质条件。

  其次,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初期,他们一方面乐于探索,另一方面又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构建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发挥初中生的个性,并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认识到合作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

  再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之间是分离的,因此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差。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知识的含义,进而提高其知识运用的能力。

  最后,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能通过教师机械、抽象的讲解来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做题中熟悉知识点,但是难以形成数学思维。而在翻转课堂上,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在探究中理解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公式、每一个理论产生的背景。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知识的深化中实现思维的发展。

  四、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改革要理念先行。翻转课堂既是一种实践型的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与教学实践相机结合的产物。而在初中阶段,很多教师长期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一时间难以接受、消化翻转课堂理念。

  面对这一问题,学校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通过教学研讨会、专家讲座等方式,转变教师的思想,讓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出来,从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出发,使其逐渐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如学习视频制作技能,提高视频质量,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翻转课堂的构建中来,改善师生关系,主动走近学生,打破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并在课堂上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二)明确教学目标,制作优质的教学视频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等内容,还要形成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更要在知识的探索中实现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树立。基于此,教师在翻转课堂的构建中应该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并以目标为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一定的要求。在翻转模式中,视频的质量是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微课的特点,将知识点集中起来,以保证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最精髓的知识点。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課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视频中通过恰当的情景创设引入主干知识,然后结合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对等式、方程的区别进行思考,最后利用短小精悍的习题检验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当然,在视频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从视频评价中收集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现视频制作中的问题,以不断总结、改进。

  (三)鼓励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前面已经提到,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即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探索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并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利用适当的课前引导,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古人发现勾股定理的过程,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其次,教师还应该重视课堂中对学生的引导。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成为学生消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还应该为学生营造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先鼓励学生进行组内合作讨论以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如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则可以通过组间合作或者向教师请教来解决。这样的课堂设计将每一个学生都纳入到了讨论之中,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也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探索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四)完善成果展示,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构建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数学教学中单纯的知识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自主学习中的体验纳入到评价中来。

  例如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视频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知识测验,还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网上学习的体验进行总结,调动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课上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其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当然,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保证以鼓励为主、纠错为辅的评价方向,从而让学生在评价中能够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并在自我反思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普及,翻转课堂模式的建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掌握教学视频录制的技巧,总结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岳晓云,陈爱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04):46-48.

  [2]李益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xx(08):48.

  [3]曹文娟.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求知导刊,20xx(03):112.

  [4]刘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xx(19):5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10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任何课堂教学的好坏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标准。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评价体系相对比较落后,无论是评价体系的参与者,还是评价体系的制定者,都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原有的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呆板、主观,评级体系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无法对初中课堂教学进行客观的评估。

  二、改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1.将知识衔接做个承上启下的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跳跃性的知识是通过教材呈现的,因而要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对知识灵活运用,不要死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好学生们的指路人。此外教师可以将彼此之间有关联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只要学生掌握一个点,教师便可由点及面,在学生掌握了全部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加强,为课堂教学改进做好铺垫。

  2.将教材内容体系结构与学生思维进行有机结合

  初中生思维能力与结构还不太完善,这就要求老师有义务对知识进行处理。人从呱呱坠地起便会学习,但是如果后天不正确引导,这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意识可能会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初中生思维能力还停留在直观具体层面上,对于抽象事物还没有感官。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时,要基于学生之前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有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对知识掌握抱有主动权,如果按照这种办法进行教学那么改进课堂教学也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3.变复杂为简单,开拓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教学内容复杂笼统的特点与学生对于抽象事物掌握的困难。如果老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且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学生可能会一无所成。对于数学课程的复杂笼统要求老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务必讲求方式方法,根据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学生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我们相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改进的。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拓宽课堂教学思维。只有这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才能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效率。

  作者:王月群 单位:广西横县校椅镇第三初级中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11

  【内容摘要】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有效教学。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融入多元化的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联系实际生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求知欲望 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初中阶段的数学,包括的计算量及难度都有所提升,使学生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融入多元化的因素,采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初中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就想要急切的知道最终的答案,这会促使学生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是学习任何学科都要具备的,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更加有条不紊。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预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提前了解重点的内容,然后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难点在课堂上重点的听讲,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会更加有选择性,改变以前盲目听的情况,可以采用“符号标记法”的形式来进行预习,对于理解的内容可以画上直线,对于疑难的地方可以画上问号,概念模糊的地方画上重点符号,听讲的时候要更加集中注意力。预习中勾勾画画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总结预习结果,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另外学生还应该养成总结和归纳错题的习惯,每个学生可以准备一个错题本,将自己在考试和练习中出现的错题摘抄下来,在错题本上写明错误的原因,再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出来,分析考查的'知识点等,以防在以后的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整理错例这一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错误点是学生很难改正的,只有通过仔细的整理和回顾才能够真正的避免。以往学生的错题,通过教师的讲解觉得掌握了,其实真正再次遇到相同的题目时,很容易出现相同的错误,整理错例是一种很好的习惯,能够将错题变成一种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来;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内容,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真正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12

  一、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策

  1.合理设置导入环节,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课程相对较为抽象。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初中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引领者,要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化和具体化,同时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数学课堂教学,并且学会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导入,使教学情境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并且具备感染力,引导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

  2.创建学习小组,强化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所面临的难题,一定要深入讨论与思索,针对疑难问题应该互相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有效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而合作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本身的.特点,依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和智力情况,科学分配学习小组。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进行合作学习前,要使所有的学生明确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了解合作学习的具体流程,使所有的学生认真参加合作学习。另外,在小组长引导下进行讨论与学习,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各个小组学习中,确保所有的学习小组有效开展合作交流学习。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五组,然后各个小组要选定一个代表,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相应资料,利用多种途径搜集知识,然后进行汇总,最终由小组代表完成总结。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初中生团队合作意识。

  3.创造性运用教材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充分展现了开放性数学教学方法,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需求,并且从学生实际状况出发,经过科学的教学加工,将抽象和严谨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初中生容易接受和便于理解的教学知识,进而使学生完成探索,有效巩固初中生的基础知识。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教师可以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提出问题:若是擦去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就剩下了三角形,怎样才能够将此平行四边形重新绘制出来?这时学生要进行思考和讨论。在教材中并没此种设计,教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使其认真地学习和参与讨论,最终获取知识。

  二、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目标相对明确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和规律,进而使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13

  【摘要】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突出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殿堂,成为学生学德习才、增长心智、拓展视野、立志腾飞的摇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关注学生发展;实践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突出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问题情景放在首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新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能看到但必须跳一下才能够着,得到了又有新目标出现”的情境中,让学生数学学习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自身的数学活动,建构对数学知识理解,发展思维能力。开展数学实验,创设合情推理的教学平台,减少机械式的学习活动,更主动地引进实验观察、猜想与探究的活动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因而数学教学每一环节中,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尝试解题,体验数学,领悟数学。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自主发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交流、推广,整合知识,反思探究,互相启迪,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明理创新,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长期以来,通过测试或考试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标准往往只注重解题的结果的唯一性,在追求规范划一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个性,淡漠了创新的欲望。

  因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摒弃过去那种只注重分数,“一卷定终生”的做法,而是多渠道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应关注学生取得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应做到:知识评价与能力评,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实施课堂观察评价方法:课堂观察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留心学生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注意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课堂上我们常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看看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清晰、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以此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与灵活性。 建立学习成长电子档案:遵循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对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实行成长电子档案评价方法。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选择,只提出一些建议。由学生自行安排,收集的内容为学生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典型试题的研究小成果,一道习题的'多种解决与妙解,感触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日记,给老师的建议等,使成长电子档案变成与教师交流的一种工具与途径,从而使学生逐渐对成长电子档案产生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第二阶段是规范要求,不断完善。第三阶段是反思提炼,总结推广,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为手段的先进评价育人功能。运用档案袋评价法,建立学生个体学习成长电子档案,收集相关信息与数据,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各种学习评定表、测试成绩、竞赛成绩、获奖情况、学习反思、问卷调查、他人评价等动态内容,按单元、月份或学期及时进行量比与定性、评价与总结,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能有意识的注意自己在解题能力、思维能力、努力程度、进取过程、兴趣、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建立可操作的多样化、多元化评估体系:设计学生课堂数学学习情况评定表、学生单元、学期学习情况评定表,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数学学习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家长评。指导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识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再结合家长的家庭作业反馈、观察记录情况等,逐月比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和奖励,对表现少好的及时与他交流沟通和鼓励,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突出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殿堂,成为学生学德习才、增长心智、拓展视野、立志腾飞的摇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14

  一、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从内涵与外延性上划分,可以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信息技术则是指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工具、技能以及拓展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它是用来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般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狭义的信息技术则是指利用计算机、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获取、加工、存储、运输与使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技术。本文所研究的信息技术,则是狭义层次的,属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

  2.信息技术教育。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一种教育,如开展计算机课等。二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育活动,更好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本文所研究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第二个层含义,是把信息技术教育当成一种教育手段和开展形式。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式有课堂教学模式还有远程教育模式等多种,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融入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依据

  20xx年1月,我国教育主管单位针对中小学阶段的信息化技术管理与应用问题颁布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引起了教学的深层改革,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数学教育影响深远,将改变传统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等。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阐述改变方法:

  1.信息技术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在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加教学形式趣味的趣味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如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等,能够丰富数学教学形式。使老师和学生更加感兴趣。其次,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化。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有时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如进行直观的图片展示,对于学生而言更为具体可接受。学生在学习时,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自然就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再次,在数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自然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资料。师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接触先进的数学理念。另外,数学的学习需要融会贯通,也需要适当的练习。网上资源丰富,对于学生的巩固练习是非常便利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提高数学教学的速度。

  2.在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树立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1.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教学情景内容。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它们图文并茂展示给学生,并且设置一定的悬念。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情境导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去主动的.探索和思考。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可感。比如学习三维图形等,学生空间感较差,难以想象该种图形。教师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呈现大量三维图形以及生活中的实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下,能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2.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特点相容合。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当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充分分析数学学科主要特征,只有清楚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才能真正意义上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发挥出来。如果仅仅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生硬的结合、简单的嫁接,便难以发挥它所应有的作用。教者应根据两者的特点,进行恰当有机的结合。

  3.正确把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在计算机等辅助教学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指导学生,给他们精心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运用计算机等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知识。但是计算机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认知工具和探索工具,对教师而言还是开展教学的辅助性工具。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要适当、恰如成分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过多地依赖,主次不分,更不能纯粹只是为了赶时髦而去摆花架子。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完全舍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板书,就不能完全被教师的ppt等课件代替。教师适宜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掌握所学内容。作业也不可完全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还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国内,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当中,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出现了很多误区,教师和学生并不能真正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需要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验、总结和研究。同时,初中数学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15

  【摘要】在初中学科中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要求较高.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燃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提出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行素质教育的路径,旨在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路径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数学作为一门兼具逻辑性和思维性的学科,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讲授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在课堂中提升数学素养.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学习的主要基地,在每一节进行精心设计,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的作用,让学生燃起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学生及家长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数的压力下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就对数学形成了抵触情绪.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素质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在生活中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倡数学素质观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作为课堂中的绝对主导,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体.在教学中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以往的教学形式已经改变,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数学观念.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存在的负数现象,可以从温度入手,让学生思考“零下1度、零下19度”的含义,学生在思考温度的过程中,就是探究正数和负数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是存在类似情况的.要树立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时勇于提出疑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养成提出疑问的习惯,还要科学预习、及时总结复习.学生普遍对数学缺乏兴趣是由于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员内部各自划分任务,学生在组内明确自身的任务后就可以自主学习了.在讲课时可以让各个小组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由全班共同解决.这样的过程既培养学生养成科学学习的好方法,又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三)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倡个性化教育和特性教育,主要是将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不能只注重基础的教材知识,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兼具逻辑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很多知识单单靠学生去想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教师要适时地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展示,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学生在数轴的帮助下会对不等式有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轴上表示数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数轴上的数形成了数集,则比在数轴上表示数又前进了一步.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轴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会在脑海中形成不等式的基本框架,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三、结束语

  实行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倡数学素质观,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所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任艳风.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J].南北桥,20xx(20):25.

  [2]陈永.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课堂实践探索[J].小说月刊,20xx(12):75-7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07-10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2-08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7-28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05-2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5-23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06-05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3篇12-09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1-08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