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15 15:16:15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

  摘要:在生活中,物理现象比比皆是。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验器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资源有限,导致实验器材匮乏,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弥补,继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教具;初中物理;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许多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演示。而由于部分学校的资源有限,实验器材比较匮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这时便可以利用教具进行完善。教具一般容易取材、结构比较简单,不仅便于学生轻松地了解物理现象的原理,而且还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物理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与此同时,初中物理课堂上利用教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本文将详细讲述利用教具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一、利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事物,同时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把握好学生的兴趣所在,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摆脱死记硬背公式的学习模式,而且还能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光学部分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教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小孔成像原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易拉罐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装置,先用剪刀将易拉罐开口的.一端剪去并用锥子在易拉罐底部扎一个直径小于0.5毫米的小孔,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硬卡纸卷成纸筒插到易拉罐里并用透明胶和橡皮筋固定,这样小孔成像的教具就基本完成了。让学生将制作好的教具对准光亮的景物,就可以在装置上看到倒立的影像了。经过动手制作实验教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仔细观察,还能独立思考,使学生都理解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即: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性,物体上方的光经过小孔投射到屏幕下方,而物体下方的光则经过小孔投射到屏幕上方,因此从小孔中看到的是倒立的像。

  二、利用教具增添教学的真实性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实验教具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实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最为简单的方法,让学生们相互击掌或用手拍打自己的大腿来感受力在物体中的相互作用。共同击掌的两名学生都感觉到对方在自己手掌上有力的作用,加深对“相互”二字的理解,明白了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而对牛顿定律理解更加深刻。此外,在学习摩擦力的知识时,有部分学生总是无法理解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这一概念。这时,教师就可以让每位学生手中拿一块橡皮在手背上进行摩擦,先轻轻地推橡皮,再对橡皮施加更大的力来推,通过感受两次摩擦的不同来理解阻碍相对运动这一概念。同时,由于两次施加力大小的不同,学生对摩擦力的感受也不同,从而体现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这一关系。通过这样简单的实验,学生便亲自验证了所学知识的真实性,从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利用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学工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学工具,其目的不在教具本身,而是要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独立构思、思考和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经过动手制作教学工具,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学习地球的磁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自制指南针,将一根银针在磁铁上反复摩擦随后将银针插到事先剪好的纸片中,再将制作好的纸片放到盛有水的碗中,这样简易的指南针就完成了。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的帮助,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教具,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衡量各个学科教学成果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培养与时代接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每个学科的教学成果不能只按考试成绩来衡量,而是要考虑到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所以各学科的教学有效性越来越受重视,高效的教学对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有利的,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探索

  通讯与交通的便捷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也让各国不同的思想有了碰撞交流的机会,我国教育事业也在潜移默化的受着一些国家教育形式的影响。为了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上能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倡高效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师生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当下初中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达到理想要求,这就要求初中教师改进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影响教学有效性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我国的初衷物理教学方式普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主体是教师,由老师决定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学生并没有选择的权利,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多学生甚至只是接收知识而不进行自我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但是效率却是低下的,因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做到了接收知识,而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而且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参与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物理课程枯燥无味,教学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2.初中物理的教学评估制度影响教学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初中学校普遍把考试情况作为物理教学水平的唯一评判标准,这样的教学评估方法势必会影响物理教学的高效性。这样的评估方式把学生和老师放在了一个应试教育的位置上,导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考试范围展开,老师只把时间花在考试重点上反复讲解,学生也会为了分数陷入题海战术之中,老师和学生都被成绩所累。偏激的教学评估方式不能提高学科的教学高效性,反而会给学科的有效性教学带来桎梏。

  3.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素养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如果一个老师自身素质达不到初中物理教师的水平,而且欠缺教学经验的话就很难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决定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所以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知识素养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才能使教学工作有效进行。

  4.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教材内容有待改善。物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标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我国的物理教材改革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材内容单调,一些新的理论知识并没被及时编写到教材中。而且教材太侧重书面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学生对于应对考试可能会有不错的能力,但是学习能力却没有提升,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也比较弱。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必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或是使用新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总之要把教学主体变为学生。物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起教导学生的作用,但是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知识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多让学生自主动手做一些物理小实验,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与兴趣学习物理,其教学有效性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2.改善初中物理教材,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初中物理教学应为学生以后的理科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初中物理教材既要做到注重学生基本原理的学习,又要做到紧跟实际,让学生在学习经典物理理论的同时对前沿的物理理论也有所了解,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知识断层的情况。而且初中物理教材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息息相关,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改善初中物理教学评估手段。初中物理教学的评估方式也要做一些改进,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以只以成绩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太偏激,有的学生或许只是记忆力较好,在考试之前背了公式原理,考试时就能拿到高分,但是其实并没有理解所学的内容。物理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一定有良好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因此不能以单一的以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学的有效性,而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价。5.初中物理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尤其对于初中物理老师而言,物理是初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其难度也比较大,这就要求初中物理老师首先自身的知识水平较高,对物理知识有较深的理解而且能灵活应用,再者老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知识。所以老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三、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依赖多方面的努力,既需要老师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学校不断改进教学评估方式,更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多沟通交流,只有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及时的调整教学进度,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一、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材中很多要求掌握的概念、定律等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推理出来的,客观真实性较强,如欧姆定律、光的反射等等。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其中的内容一时还不能够达到理解的程度,而实验的操作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明白定律的正确性,可以对定律加深理解和认识,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最容易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因为科学实验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差错。有的教师说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就是实验的教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一定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学生做实验创造便利,搞好演示实验的教学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分组实验,千万不可拿实验内容当做教材去讲解,否则事倍功半。教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相应的物理现象,确保演示实验准确无误,以便让学生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来对待教学,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例如,分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来推导公式、定义的正确性,如果学生得出的数据与结果不相符,一定要帮助学生寻找出错的原因或者与学生一起重新做实验,一步一步推理,直至得出与结果相符合的数据为止。教师一定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实验操作,这样才会影响学生,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识和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

  学生要准确无误地完成实验的操作,离不开对实验仪器的认识和操作,这是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测量工具的使用,无论在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用到,所以对测量工具的`使用一定要正确地掌握。例如刻度尺的使用、天平的认识及操作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这些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他们的最小刻度、它们的测量范围及调试方法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上述操作。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练认识和操作,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实验时间,还可以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有的演示实验仅仅是教师的演示示范课,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不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尽力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例如滑动摩擦力的教学,在讲到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设计以下几种猜想:物体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等,然后再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实验,一起记录,然后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进而得出实验的结论。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然后经过自己参与的实验操作来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自己实验,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在实验操作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演示实验转换成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课外实验作为课堂实验教学的补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可起到促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天平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于物理的学习也就更有信心了。教师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既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示范操作要规范。由于学生做实验是在操作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所以教师的示范操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师操作规范,符合实验要求,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所可能要犯的错误。

  2.善于指导学生。学生在操作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巡回指导,如独立操作的实验,要看学生动手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实验的步骤等等,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纠正错误。教师对于操作良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信心。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学生的实验操作要富有创造性。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让学生自己设置实验步骤,自己完成实验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南通作为教育大市推出了十二字教育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成为了新时期南通教育的总体要求,既然限时讲授,那就多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为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无论是概念课、实验课、习题课,笔者都尝试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交流中质疑、批判、吸收,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例如,在和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后,笔者设置了一条例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深化对电阻,及欧姆定律本质的理解.

  例2下面对公式R=U/I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的电阻大小取决于自身的条件,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这个题对初学物理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从公式出发很容易出现错误,“电阻”的理解不够深刻,错误地应用控制变量法而选择C,甚至有些学生在教师讲授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数学式上反映的正比、反比关系为什么就不适用于此了.与其花时间给学生讲解,还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相互讨论、质疑与研究,笔者在教学中通常以三到四人分为一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不易调动每个人来进行思考).给出一定的时间来查找资料,分析思考、组内讨论之后形成小组共同意见.接着需要进行组间交流,各组首先表明自己的选项,然后阐述选择的理由最后达到一个统一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数学公式不具有实际的意义,它结合了物理就被赋予了生命力,在理解它时就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考虑.电阻的大小只取决于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不与电压、电流有关.对于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不仅仅可以通过交流意识到电阻阻值是由其本身决定的(虽然电阻定律到高中才学习),更理解到欧姆定律的意义,变形式未必具有意义,同时意识到“控制变量法”不可滥用.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

  一、农村物理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探究性内容

  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对探究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从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因此,对探究内容的设置十分重要。教师对探究问题的选择多源自生产生活中,可以是科技方面的,也可以是实验方面,甚至可以是一些理论探究等,在学习形式和内容上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又与物理知识学习相关的都可以作为探究内容。但这些在农村就会受到制约,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于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了解有限,直接导致物理教师设置的探究性内容受到约束与限制,从而影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2.缺乏实验器材

  农村学校受当地财政等因素影响,学校经费有限,实验室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虽然近年来,国家为农村中小学配置了一部分实验器材,但新教材对实验器材的要求也有所增加,致使一些实验器材无法适应新教材,并且由于学校缺少经费,出现器材的损坏等情况也无法再补进,严重限制了初中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此外,一些学校因教室数量有限,甚至缺乏必要的实验室,更别说让物理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了。探究性学习需要全部学生都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但器材的缺失,让一些教师不得不将原来的实验探究改为教师演示,本该进行的实验学生也只能看老师做,学生有时会因坐在后排看不到实验,因而对于一些实验现象无法看得清晰,直接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正常学习,致使学生丧失物理学习的乐趣。

  3.思想观念落后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很长一段时间了,为何在农村的效果如此不明显呢?这不仅有学校方面的原因,还有来自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知之甚少,观念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上,认为孩子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忽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增强农村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措施

  1.转变教师观念

  (1)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注重知识的理论性,淡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思想观念,将其作为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指导,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

  (2)巧设探究内容。

  探究式教学并非固定的模式,它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教师可以依据规律巧妙设置探究内容。例如,在缺少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寻找替代品,或者与学生一起制作简易的实验器材。这样,不仅可以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还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农村学生常接触到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农村学生家家都有自己的土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土灶的结构,观察木柴燃烧时火焰的现象,掌握燃烧时火焰规律,利用学生常见的生活物品辅助教学,对于身边的事物的探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自主学习。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性学习是对新知识的探索,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在探究式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很多发挥想象力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挖掘学生的潜力。

  探究性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还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帮助学生的个性得到提高与完善。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相对保守,不擅长谈论、发言、展示自我,探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虽然农村学校缺少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条件,但物理教师可以根据探究式教学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6

  摘要:现象教学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一种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基于社会生活,围绕学生感兴趣、指向未来的现象或者主题来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式教学。笔者以本身负责的初中物理为例,谈一谈对现象教学引入初中物理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现象教学;探究

  20xx年芬兰实行新的教育大纲,并将现象教学全面引入到教育课程大纲内,把现象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多学科教师合作为基础为学生创建出多姿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国内的教育改革同样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所以将现象教学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在我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下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对初中物理教育从业者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方向。

  一、现象教学的构建

  现象教学基本是由展示现象、描述现象(解释现象的成因及影响)、现象的结果分析、解决方法分析几个步骤所组成。从教学实施环节来看,可以概括为“现象或话题的选择与学时规划”、“教师备课与数学”、“学生学习与评估”三部分。

  (一)现象或话题的选择与学时规划

  初中物理现象或话题有两个要求,第一是不能选择虚拟、幻想以及不真实的生活现象,所选现象或话题要基于生活想象、现实需要和学生特点三方面去选择;第二是要注意所选话题需要一定的典型性,能够揭示事物运行背后的规律,同时需要学生进行选择和学时规划。例如4月22日是国际地球日,教师就可以选择“地球的能源”进行教学;又比如20xx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教师们也可以选择“火箭升空”这一话题进行教学。一个现象或话题的学时根据教学需求来确定,不过因为涉及多学科内容,因此学时一般都在2学时以上,多的甚至可以到十几个学时。

  (二)教师备课与教学

  初中阶段的现象教学可以分为全课教学和分科教学两种。全课教学暂且不与讨论,分科教学强调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学生方便系统的获取学科知识,能够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笔者所负责的初中物理现象教学探究正是分科教学,但教师要注意不能够让分科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学习与评估

  现象教学的作用不仅仅是辅助传统教学,更是要与传统教学相融合,进而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缺陷。比如现象教学中学生不能够再坐在教师中进行被动学习,而是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在现象教学完成后则需要对现象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评估方面:一方面学生的评估包括自我评估、小组内成员评估和教师对学生评估三部分;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估包括学生对授课情况和教师的评估以及教师间的互相评估,这两种评估都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

  二、现象教学的实例

  (一)设计思路

  20xx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这是一项举国同庆的盛事。同时火箭升空又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时事的同时对物理知识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希望学生通过结合视频图片和新闻,通过观察、计算等活动学习到八年级下册中《运动和力》、《功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2.结合具体的情境来体验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通过物理视角来看待问题;3.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来培养自身的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人员安排教师事先需要将学生分为等量人数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安排一位小组长和一位记录员。小组长需要主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研究和对数据的归纳总结。这就需要教师对小组长的人选进行仔细的考虑,务必让小组长发挥出带头作用,能够带动起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氛围,记录员负责进度情况进行记录。2.教学与记录教师在为学生播放与神舟十一号相关的新闻、图片和视频后,需要向学生提出与火箭升空相关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别是八年级下册中《运动和力》、《功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结合火箭升空的情况相将这些知识穿插其中,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吸收整合。每一个小组都需要派出一个专门的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总结,然后分别进行小组内部评估、小组之间评估和小组成员的教师负责情况的评估,最后由教师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并对学生现象教学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四)教学总结

  正如本次活动所表现的那样,物理知识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构建理科思维、掌握物理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总之,现象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种有益尝试,既能够优化学习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该将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与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相结合,让它能够根植于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之上,和其他各色教育方法一起应用于中华民族教育教学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于国文,曹一鸣.跨学科教学研究:以芬兰现象教学为例[J].外国中初中教育,20xx(7):57-63.

  [2]陈式华.现象教学——芬兰20xx教改新模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30(11):102-106+1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7

  摘要:初中物理就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学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旨在通过大量实验结论和印证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从而指导人们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采取结合生活实际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生活实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广泛应用,要求物理实验教学以服务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目的,研究更多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物理实验.同时,基于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开端,决定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还处于不断开发和培养中.如果教师脱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而纯粹性进行物理实验,就会加大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难度,降低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借助生活实际案例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以便于化解初中物理实验的学习难度.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必要性

  第一,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来看,在于促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具体操作演示和真实体验,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从而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显然,初中物理实验与学生视域内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要求教师从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着手,以生动的生活实际分析来引导学生揭开物理学的神秘面纱.第二,从学生的`身心成长所处的年龄阶段来看,学生的学科思维(归纳、总结、逻辑、演绎等)还处于不断开发和挖掘阶段,而初中物理实验本身就是对万事万物运动和存在状况等方面的研究和解析,基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撑纯粹理论性推导物理实验,因此需要教师引入浅显易懂的生活实例给学生探究物理实验提供支持.

  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策略

  1.创建生活化物理实验场景,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来看,本身就重现一定的生活场景.解析生活场景中的物理应用操作,重在生动化、直观化和可操作化物理理论知识,化解初中物理理论教学过于抽象化和概括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亲自操作体验物理实验,深化对相关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创建生活化物理实验场景,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温度计的使用”时,教师可以创建家庭成员感冒使用温度计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自主地根据温度计使用的说明书去进行探索性具体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认真地不断尝试操作和记下温度计的度数.最终,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学生掌握了温度计使用的基础性物理知识(比如,温度计在测量病人体温之前用力甩一下恢复0刻度位置,因病人的腋下体温最敏感和正常,要放在病人腋下等).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温度计操作的掌握,教师分别让学生按照老师的错误指示进行操作(比如,读温度计刻度是手部捏着温度计水银一端,或者不保持与眼部平行;测试病人温度时有水银的一端脱离病人身体等).通过与以前的实验数据比较,学生发现后来的温度计操作数据相差较远或者没有数据,进而加深了对温度计结构和功能原理的深刻性认知.

  2.动手操作生活小实验验证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空间和课时的有限性,教师要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动手操作生活小实验.例如,在讲“折射”时,教师可以把折射的平面图生动地展示出来,并告诉学生:看水里的东西总与这个东西的水中的实际位置不一致,需要运用折射原理定准实际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回家以后运用生活中的一些现有素材进行折射原理小实验.学生借助家中的一些小物品进行还原性折射物理原理生活小实验,如把石子、笔、小鱼等放在水盆底,然后进行打捞活动,发现根据自己眼睛看到的位置难以准确拿到目标,而按照折射原理中的射线位置能够又快又准地拿到.通过这样的生活小实验,学生不仅验证了折射原理的科学魅力,而且明白了要巧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总之,以生活实际来深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师响应物理教学改革号召的教学创新,也是学生渴望快乐操作和轻松操作物理实验的个体性诉求.只有将生活实际渗透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才能生动化和直观化物理实验操作,也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8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而实验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能有效提高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加深对物理知识或规律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本文从实际出发,浅析初中物理分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及发展需求,从多方面讨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改进;策略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倡学生勤动手,多动脑,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分组实验中来,在实践中发现物理规律,对抽象物理知识形成形象的概念。经过多年完善与发展,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切实利用分组实验提高物理学习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仍然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师探索重点。

  一、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物理实验只有极个别典型需要进行考试,个别教师投机取巧,只对考试要求内容开展实验,有意识地弱化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也有教师单一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只要求学生会解题、会拿高分,物理实验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长期得不到发展。

  2.实验流程过于死板

  考虑到学生实验安全及实验设备损坏,往往初中物理实验严格规定实验流程。初中生思维活跃,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死板的实验流程导致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过程,得到早已预料的实验数据或实验结论。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及实验热情,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及探究能力提高,实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1.准备阶段

  实验前的准备是必要的,包括实验器材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学生预习准备等,保证实验教学正常、有序进行。首先,教师要提前检查所有实验仪器,避免极个别小组出现仪器故障,导致实验无法展开的事故。其次做好分组工作,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性格特点及能力特长,既不能把性格强势的人全都分为一组,也不能将实验能力较强的人全都分为一组,要做到科学搭配,明确分工,形成以好带差、优势互补的基本格局。最后要做好课前预习,在实验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弄清实验原理或实验方法,教师可以适当放开,将实验步骤交由小组自主设计,教师通过审核即可进行具体实验操作。例如,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教师给出相关实验设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电路。通过开放化的实验设计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相关实验原理的`认识,提高分组实验学习质量。

  2.操作阶段

  (1)正确讲解操作要领

  许多教师在实验时省略了此步骤,仅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熟悉操作规范,导致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实验难以成功。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习,以前未接受物理实验操作方面的学习,教师要展开全方位指导,不仅要从头至尾细致讲解操作要领,更要多向学生问“为什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实验成功率。例如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验,遇到重点操作步骤详细讲解,如“如何保持物体、凸透镜、光屏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怎样保持成像清晰”、“哪些原因会导致实验失败”等。学生通过演示实验,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及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质量与成功率。

  (2)加强课堂管理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具有叛逆心理,喜欢越过规则,这对于物理实验来说是“灾难性”的。一方面,不按实验流程、相关规则进行实验操作,实验不仅难以成功,还极易损坏仪器,造成不必要损失。另一方面,不按实验流程易造成实验伤害事故,尤其是电学实验,虽然大多是安全电源,但总有好奇心强或调皮学生私接电线。同时,由于分组,个别动手能力不强、内向的学生没有实际参与到实验中去,学生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既保证学生严格按照既定实验流程进行操作,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亲身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

  3.总结阶段

  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是实验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在探究性实验中。一方面,物理实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小组发言,学生能直观了解他人实验过程、实验优点及缺陷,分析他人优秀实验方案,取长补短,实现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能通过点评总结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身优点与不足。

  三、结语

  分组实验过程是学生物理知识素养、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特点体现,通过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发现过程中来,发掘规律,掌握物理知识。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既新课改要求,也是学生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完善分组实验教学方式,推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xx(20).

  [2]向美珍.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xx(20).

  [3]钱梅.对于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思考[J].新课程:中学,20xx(8).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一是课前预习,大胆质疑。二是课堂教学,积极思疑。三是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教学法

  当今时代,不能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探究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魅力恰恰在探究过程中才能被学生所体验,“探究教学法”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新教学过程模式,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一、课前预习,大胆质疑

  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只有让同学们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的思考,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初中物理课程中每一种物理现象及规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都较为普遍。许多物理现象,学生在生活中都曾遇到过。因此,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地以感知的教材作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启发积极思维、激发探究兴趣,并鼓励其大胆质疑。例如,笔者在进行“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教学时,设置了下列问题: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测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能不能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电阻呢?如果能,还要哪些辅助器材?如何测量?说出你的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图。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而且还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学生还将预习中所发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在课内与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

  二、课堂教学,积极思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有些物理规律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思疑,提出不同的见解,以求得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例如,在“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中,通过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实际操作中却很难使其匀速运动,同时弹簧秤示数不稳定,很难准确读数,这时,老师就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怎样解决准确读数的问题呢?这样同学们就针对问题积极思考,有些同学还改进了测量方法,他们让弹簧秤和木块保持不动,而拉动下面的木板,准确读出了弹簧秤的示数。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启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未学懂的知识,在重视大多数学生思维质量的前提下,要特别重视个别学生不懂的内容,并进行个别讲解。指导优等生自主发展。为学困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以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目的。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主要的环节,实验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边实验边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能大胆猜想,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现象,能不断思考,提出新问题,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如在用电压表测一盏发光小灯泡两极电压时,出现了三种连接方式:第一种,将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第二种,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第三种,将电压表与导线并联。也对应出现了三种不同现象及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1:第一种连接,为什么电路中的灯不亮?

  问题2:第三种连接,为什么电压表无示数?

  问题3:电流是否流经电压表?

  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分析,明确了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的使用方法。而有一些问题,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限制是无法在课堂上马上解决,但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们勇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出发点,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通过科学探究,改变学生只是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科学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多种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三、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对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编制思考题,或通过实验设置情景,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自然地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对习题要作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一是选择例题,有针对性、典型性、基础性和灵活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二是通过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或独立探究或小组团协作,教师适时点拔,指引探索方向。三是师生共同总结,对探究规律进行梳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总结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总之,“探究教学法”就是激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充分体现“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求知思疑为重点,以能力发展为方向”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探究教学法”的逐步实施,必将会使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探究教学法”的实施,也必将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给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

  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自研自探,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学生整体感知、初步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2)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指明学习方向和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组内答案,同时组长记录学习中的疑惑,以供全班共同聚焦。(3)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环节说明:①此环节要求老师一定要科学合理设置《自学提纲》,提纲中问题要求清晰、明朗,难度适中。②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室内保持清静、以助于学生静心深入思考,达到一种自主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学习及时记录自主学习中的困惑点,以便在组内讨论交流中共同来解决;当自主独学完成后,组长采集汇总组内成员存在共性问题及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③涉及“实验探究”环节,在自主学习环节不要求动手操作,而是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原理及目的,整体感知实验步骤、方法,对欲探究的实验有一个基本的领会与了解。④老师要切身参与同学的自研自探环节,实时掌握学生存在问题,随机调整教学情况。

  二、问题聚焦、探究合作

  教师根据以上环节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机调整安排本环节,请各小组代表展示其组内学习成果,老师及时点拨与总结,灵活掌控课堂时间。也可选取典型小组展示成果,并引导其他组聚焦设疑,旨在理清知识脉络。肯定小组成果,但一定要做到各小组面对整节课学习任务,老师不可事先将任务分解,提前分发给个别小组,否则会造成学生知识学习的支离、不系统。(1)各小组要选配精干、组织能力强、且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自主学习完成后,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针对典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确定组内共同问题,等待聚焦。组内讨论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释疑、探究。提高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优生差生结对子,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助于组内整体水平的提高。(2)小组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集中精力倾听,及时修正本组的答案或予纠错、质疑、补充。同时,老师要及时点评、纠正、指导,并对重难点进行强化与解析。(3)实施探究实验前,重点要确定、优化实验实施方案,各小组设计实验表格、明确实验步骤,老师要让典型小组进行充分展示,达成共识,形成最佳实验方案。(4)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给予援助,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形成正确结论。(5)每项任务的实施,老师都要适时总结归纳,形成严谨、科学、规范的实验结论。

  说明:①“实验探究课”一般可遵循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几个步骤。②并非每节课都要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探究,实验的形式根据教材特点教师灵活安排。通常可采取三种形式:学生难于操作,或简单现象的实验,教师可安排前台演示的形式;对于易于操作、取材简单的演示实验可以采取课前分配任务,再由小组课上演示;对于难度较大,知识典型的探究实验,则需要小组按照一般实验步骤,亲自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体验感知,然后聚焦展示。③保证实验开展的实效性,确保全体成员的深度参与,每一位同学都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使每一个同学都要担任一项具体的任务,如实验环节的组织者、操作者、数据现象记录者、资料分析归纳者、小组代表发言者等,角色之间可以随机互换,使每位同学都能从不同角度上得到锻炼、体验和提高。激励每个组员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的同时,及时修正自己错误的知识。这样可以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长项,为每个同学提供展示的机会,对于一些不不善表白、性格内向的同学,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与改变。通过此环节可以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做到:敢表达、会倾听、能交流,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严禁个别同学的“滥竽充数”现象。

  三、教师精讲、知识汇总

  整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环节之后,老师要进行整体汇总,修正答案。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度问题,老师要及时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点,及时精讲,并由个别问题升华到一般规律,以培养学生解决通类问题的能力。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对比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所学的整个知识块梳理和总结,建构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四、知识应用环节

  (1)选择有针对性、梯度适中的习题。(2)各小组长带领全组成员自主完成,形成相对统一的答案。(3)针对难度稍大、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分析透彻,真正做到弄通、会做。(4)对简单问题不建议抢答,否则会造成课堂的混乱,同时无益于老师了解学情,较难题可作适当抢答,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5)各学习小组再次反思交流,畅谈学习收获,体验学习的乐趣。6归纳总结,精留作业教师整体概况本节课知识点,精留作业。

  小贴士:(1)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趣味与新意,因此针对探究实验不建议课前布置。(2)对于二、三环节的实施,教师可据教材内容灵活安排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任务,可以针对整节课,也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2~3个阶段,逐一进行。(3)每节课的聚焦展示任务应严格按照课标规定的重难点进行安排,以保证课堂效果的高效与准确。(4)此流程并不适合于复习课和讲评课。(5)教师要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以构建更科学、更实效的课堂。以上几个环节是我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当然其间好多细节需要再补充,再完善,再提高,因为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还在路上。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1

  一、转变理念,实践素质教学

  一直以来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被动接收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发挥十分有限。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分数要求下,知识灌输十分积极,分数也成为了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接收水平的唯一标准,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新课改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必须转变观念,将那些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模式,诸如灌输,只求分数,不求过程的教学方式。关心学生、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很多教学理念,是教师新时期教学必须认真理会与实践的理念,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加深对这些理念的理解,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并最终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推动者。比如,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多设置一些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或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程度,尝试分类教学,在确保整体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满足有特殊需求的学生。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都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兴趣,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提升其思考能力。初中物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类似课程,具有启蒙课的性质,学生是否会喜欢上这门课,以后学习物理知识是否会顺利,主要取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获得的兴趣和锻炼的学习方法,这是他们日后都有用的源泉与动力。我们的物理教师要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与设计,创设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物理情境,同时辅以丰富的物理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物理课程绚丽的一面。然后再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与课外活动,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到物理教学中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包办一切的核心转变成为知识的引者,启发学生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探究物理知识的产生与特点,获得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的方法,增强物理课的求知欲,不仅从中学习到物理知识,更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转变角色,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可能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放心,或者直接就是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师总喜欢包办学生的一切,比如,教学过程要完全按照老师的想法来,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知识不重要,关键是老师一定要讲完。如此一来,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得不到保障,而且会使一些接受能力稍差、接受稍慢的学生从此不愿意上物理课,这显然违背了我们的教育原则。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每一名学生负责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物理老师必须加快角色转变,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一方面,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样也是知识的参与者。教师不能再象以往那样讲不停,而应该和学生一起学习知识,一起感受,并与学生充分交流,进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科学的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新的初中物理课堂,其重点不应该在教上,而应该是在学上,也就是说,教师教的有多好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学生学的有多好。“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选择就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其能力将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将大大有利于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优秀品质形成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是新课改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要实现这一点,利用物理知识的科学精神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就必不可少。对于教师来说,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物理知识背后的思想教育材料与科学研究方法,都是可以应用的重要源泉。比如,通过“热机”“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与环保意识。而通过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与探讨,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也可以通过阅读物理学家的故事集,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放弃的献身精神。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科学精神,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初中物理教学必须用改变来适应新课程改革,围绕着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成为课堂主角,得到全面发展,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理念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等环节进行改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全面能力,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2

  1、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最终能够调动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毋庸置疑,多媒体技术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最常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讲授声音传播的时候,能够通过多媒体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热门电影或者动听的歌曲,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他们提前进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对这个专题产生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其次,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可以把那些比较抽象难懂的理论非常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后者能够非常轻松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难度降低,改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电流这一课的时候,对于产生原因,能够自己制作或者下载有关视频,将其播放给学生,使他们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对比分析有、无电压两种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再次,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过去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均通过板书与口述两种方式进行,而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教师能够针对难点、重点展开教学,其余的内容则能够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给学生,从而能够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第四,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使师生双方均能够充分拓宽知识面,对于教师来说,其在备课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网络细致深入的搜集相关资料,获得较为全面的讲解,而与此同时,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来将其完成。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能使师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最后,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助于不断改善教学模式,同时与新课改的需求相符合。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开放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方式得以丰富,教学模式得以更新,最终能够推动教学向着更加精进的方向发展。

  2、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教师方面

  现阶段,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具有相对较高的理论与教学技能素养,然而,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却不容乐观,他们根本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他们应用信息技术仅仅停留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层面上,一味的利用这种方式来刺激学生的视觉,而根本不注意通过信息技术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不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尤其关键的是利用这一技术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2.2学生方面

  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对于计算机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学生应用电脑比老师还熟练,但是他们的应用知识局限在玩游戏、看电影和聊天等方面,对于利用网络来学习物理,他们非常陌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引入信息技术,即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工具将这门课程学好。但是在具体的学习当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掌握熟练度不够,在今后有待于加强。

  3、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几点要求

  3.1教师必须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一技术

  对物理教师来说,其应当熟练操作计算机,同时能够掌握各种教学软件的应用,比如制作图像、制作教学课件等,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够在备课、教学中非常从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是他们连最基础的信息技术都不能熟练掌握,那么他们在备课的时候必然要投入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精力,同时,当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突发问题出现时,他们往往不会如何进行处理,使得课堂教学不能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必须养成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3.2教师需通过这个技术不断完善教案

  伴随网络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教师必须尽可能的发挥网络的作用,将相对较好的教案提供给学生,因此,需要他们预先做好准备工作,通过网络广泛搜集物理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信息技术对教案进行改进,最终能够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3教师需要利用这个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思想非常活跃,他们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好奇,例如手机、数码相机等,同时各种信息产品均与物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必须要是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注意到平时的物理问题,尤其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认真进行思考,最终就能够充分理解物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给学生安排信息技术方面的家庭作业,要求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搜索某个领域的信息,然后制作成课件,并开展课堂展示与集体讨论,这样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动手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结束语

  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3

  摘要: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结了新课程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对“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翻转课堂”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及教材、评价体系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新课改教育理念下的一个重要议题,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更强调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新课程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有效性是指:(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3)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同时更要关注教学效益.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它要求教师有效益观念,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而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4)有效教学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虽然不能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但是教师必须学会扬长避短.

  2新课改背景下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随着翻转课堂的普及,微课作为“翻转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受到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逐步成为了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议题.所谓翻转,主要指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学习流程.“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则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家里,利用课本、微视频、网络等资源自主学习,找出学习的重难点和困惑点,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完成最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翻转课堂”的特点第一,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导学案,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录制成微课,或提供给学生助学资源,辅之以检测学生自学质量的跟踪练习、课堂巩固新知识使用的综合练习,过程中关注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并根据需要随时对学生自学进行有效指导.第二,教学视频的针对性.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第三,复习检测的快捷性.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得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是便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自主复习,巩固并完成自主检测.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2)“翻转课堂”的应用体会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自主时间多了.如何为学生提供查漏补缺的平台?如何利用这些时间?成为当前我们首要关心的问题.“翻转课堂”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微课、微视频几分钟的长度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视频内容针对性强,且可暂停,可重放,利于反复学习.这对学生来说,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式学习,满足了他们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传统课堂上,教学过程是预设的,教师有预案;而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生成的,学生在课前有了充分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就会抛出大量问题进行探究,教师要能从多方面去预见学生的问题,要准备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高的教学艺术.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够应对新课堂的翻转.

  3“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施

  (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物理有关的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因而物理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物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所以要让学生悟出物理本质,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知识功底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要创设良好情景使学生有所感悟.如在设计“大气压强”微课时,笔者自拍一段视频:模仿街头“气功”大师,舒展筋骨,用力憋气、打拳运气、伸腰跺脚等一连串虚张声势的动作,迅速将一只手插入半盆水中,大喊一声,脸盆竟然用单手吸了起来.笔者把手伸出,露出一块塑料吸盘.其实是用手将吸盘内空气挤出后,把脸盆吸了上来,利用了大气压原理,同时也揭穿了生活中所谓的“空手取物”骗子把戏.适宜而又有趣的生活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学生在有趣而新奇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急于知道为什么,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供了动力.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并利用手机拍摄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弥补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放手给他们,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实验微视频,实验时间可长可短,实验方式形式多样,学生在微视频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在“磁场”的教学时,笔者制作了几个微视频,分别解决磁化、磁场、磁感线等难点知识.微视频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磁体(如喇叭里的圆柱形磁块、铅笔盒磁体等),准备好大头针、铜钥匙、几种硬币、木块、塑料片等,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自己动手做实验,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对磁化、磁场、磁感线的理解.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仪器、材料大部分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不需要多么精密的专业器材,这些实验器具既节约了实验的花费,弥补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创新的能力.(3)充分利用辅助实验教学手段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设备和条件不足,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作用.多媒体技术、微视频的应用,使物理教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模拟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不易观察到的、复杂的实验,如电流、小孔成像;一些不能搬进实验室进行操作的物理现象,如闪电、日月食、海市蜃楼等,都可以用模拟的方法直观而形象地在计算机上演示出来.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涉及日食和月食形成原因,这种自然现象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亲身经历过.用教具直接演示时,因为有光线的干扰,效果不太理想,如果改成演示实验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既能观察到真实的过程,又有动画的辅助说明、重点模拟、反复观看,学生就容易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影子形成的原因了.总之,要充分开展有效教学,就必须下大力气改革课堂结构,明确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轻松学习、愉快学习、高效学习.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有效”、“高效”已经成为物理课堂孜孜追求的目标.而利用微课、微视频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我们的物理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瑜.给物理教师101的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4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地看待学生,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的主体,树立起一种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生观,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一种学生本位意识,心中装着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照顾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以武力课程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物理课程的主体,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同时学生也是一个个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确立新的课堂目标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重视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物理知识本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上的重视度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教学观失去了一种人文关怀。初中物理教学除了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外,还需要注重对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对过程和方法进行关注,并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新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将过程和方法的思维在课堂目标中加以突出,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将知识和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其次,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人格,使学生感受到一种高尚道德生活,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获得一种人生的体验。

  三、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而应该进行一种角色的转变,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督促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思考,从而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同时也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享受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亦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掌握多种教学方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不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可以在思考过后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自主、探究和合作的习惯。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合理的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发展精神。

  四、重视课程实践

  进行物理创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其中物理实验就是一项非常实际的模拟训练,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实验,并且尽可能地在实验中增加一些设计的环节,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物理的实践无处不在,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并学会质疑,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力学定理的时候,就可以讨论一些关于力学的问题,为什么下坡的时候不能急刹车,车在行驶的时候涉及到哪几种摩擦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并且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立即和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想实现创新教育,就应该打破科学的界限,注重创新,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情感价值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者:黄卫 单位:河北省公安县裕公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

  一、物理教学提问中的误区与应该处理的关系

  (一)物理教学提问中的主要误区

  虽然很多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都会使用提问的方式,但是有些教师在提问上还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一些教师认为提问浪费时间,因此整堂课只管知识的传输,却忽视学生的接受;第二,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低级、无意义;第三,有些问题的提出与课堂内容距离较远,与课堂教学不相符;第四,有些教师只是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有时还会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逐渐导致学生厌学;第五,有些教师的提问并没有难易的层次性;第六,有些提问的表达不明确,导致学生根本听不懂问题,不知该怎样回答;第七,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予理睬,使学生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与自尊心;第八,有些提问过于随意,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问题离教学内容越来越远;第九,有些教师对于提问不能够灵活变通,不能够根据课堂气氛、学生的反应等做出具体改变,使提问效果大打折扣。

  (二)物理教学提问应该处理好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师如果能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就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提问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一,教师的提问应该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提出的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需要培养优等生,又要转化学困生,通过由点到面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物理水平;第二,教师的提问应该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因为教学的内容难易不同,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在这个阶段能够接受的能力与认知水平,在提问一些较难的问题时,可以简化一些,避免出现因为问题太难而造成冷场的现象;第三,教师的提问应该处理好曲与直的关系,教师在提问时不能够只注重为什么与对不对,而应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增强课堂提问的多样性;第四,教师的提问应该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因为对于教师的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提问一些具有思考意义和启发意义的问题。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过多,就会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如果提出的问题过少,就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削弱教学效果。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强提问的趣味性

  托尔斯泰曾说:“教学上的努力应该把强制当做手段,主要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在物理知识学习方面也不例外,只有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建立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自身兴趣出发学习物理知识会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愉悦,学生在放松状态下进行积极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所以,物理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备相应的趣味性提问,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这些趣味性问题抛向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想和广泛讨论。这样一来,轻松的课堂氛围就会不知不觉地营造出来,在进一步的课堂教学中会表露出对于物理知识的渴求,注意力会相当集中。在进行“纸锅烧水”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相关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烧水可以用铁锅、铜锅和铝锅等,但是你们见过用纸锅烧水吗?你们觉得纸锅能烧水吗?”这类提问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投入到学习中。

  (二)增强提问的探究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一定要摒弃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策划,充分挖掘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有创意性的假设,教师不能急着告诉学生答案,而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提问,走出提问的误区,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提问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提问的趣味性与探究性,多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精选】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6-25

[精选]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6-2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06-0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05-3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合集【15篇】06-2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集合15篇)11-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合集15篇11-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锦集[15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