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集锦(1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1
教育改革的提出,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 这次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彻底性,在全社会强调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工作者立足自身工作,从理念和行为双向层面上做出改变。在教学思想上,数学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思维,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科学方式。在行动上,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必备的材料,善于利用多媒体学习技术改善教学条件, 让他们学会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技术自主学习,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体,有效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
一、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改革政策的推行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对小学生数学知识接受心理的考虑不周
传统教育史的漫长和影响至深,对教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的后续影响是短期内无法消除的。传统教育的粗放、以教师为中心、忽视教学过程等内容都是素质教育所不容的。在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科任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心理和能力是不同的,教师不能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来教导学生,也正是教师较少的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小学生对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最终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从现实状况看,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阶段,一方面,他们对新事物容易产生较强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的注意力转移的速度较快, 对事物的兴趣会瞬间消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应当考虑心理活动对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影响,不能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对小学生施教。
2.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导致小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
新课改实行之后,各年级、各科目的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一是在丰富度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图片、文字等内容的配合使得教材的表达手段多元化;二是在难度上有了大幅的提升,对学生各种思维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应用较广,如果在思维方式上跟不上,低年级的小学生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另外,新课程改革之后数学课程中的一些概念、新的知识点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是不易掌握的。 在教师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是很难向学生讲解清楚的。因而,一些思维跟不上、基础薄弱的小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出现了困难,这一点需要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注意。
3.对知识本身的强调忽略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要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当前,一些学校和教师有时候过于强调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忽略了对小学生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际应用和知识之间无法建立紧密的联系,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需要明确的是, 只有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之间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新课程内容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之一也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果不能及时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关键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既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找准对策,争取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1.体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安排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使教学内容前后衔接, 遵循由简到难、由少到多、由一元到多元这样一个路线。 综合性是指数学知识教学的全面性,教学内容丰富, 重难点突出,主次分明,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能够透彻的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在内容上有所选择, 结合考虑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主要知识加以重点讲解,对难度较大的知识有选择的取舍, 保证课程进度的正常进行。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育时代,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不明显,往往被定位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境中,不仅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认识,保证教学过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同时也要求学生要转变旧有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自主性,培养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勤于发现问题、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数学知识的质疑、调查、 探究能力;在发散性思维的指导下,从多个层面看待问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问多答,锻炼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将当下应用较广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呈现方式,发挥新媒体在学校教学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高效的学习工具。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
小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紧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家长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来开导孩子的智力。同样,在课堂内外,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科目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现象,同时也可以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教会学生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两方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的记忆,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数学教师不得不重视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数学教学的专用教室等,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便利的信息服务方式,渐渐熟悉并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搜索技术,学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措施
环境在变,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理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结合当前一些前沿的教学思想,本文认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寻找改进思路。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创设游戏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进行学习。实践证明,创设游戏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疲。 如教学“小动物回家”的练习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队,分别是小鹿队、小兔队、小狗队、小熊队, 老师在四个队各放了一些不同答案的算式,各队队长带着动物头饰 ( 头饰上有号码 ),带领小队成员分别到四个小组中寻找和头饰上号码相对应的算式,小队之间进行比赛。这样设计,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调动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创设质疑情境营造宽松氛围
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问题是数学的核心,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素材,设计出形式生动、可供探究、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3.创设操作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律能力不强,他们往往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指引才能及时完成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等工作。在指导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课堂上巧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在由教师和学生一同创设的虚拟环境中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借助数学教材之外的实物、图形、表格或符号表达出来的教学观念进行操作的活动。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用3根小棒可以摆出1个三角形,摆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最少要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用10根小棒最多能摆出几个正方形?”等这些问题时,在数学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不仅学懂了这一数学知识,也能够更加深刻的记住这个问题,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体验。
4.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思维
拓展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培养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这样的活动情境,用一根线拴住一个螺帽。
师问:如果先固定一个点,再把它快速地甩动起来, 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生:是一个圆。
师追问:想一想,圆在哪儿?说一说,圆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让生初步形成定点、定长、曲线等概念。让学生想象在甩动过程中不断把线放长可能得到的图形,把一个简单的判断置换成有价值的思考,特别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构成了挑战。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2
数学知识在小学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小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也是要求极高的。但是,由于数学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理解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使小学数学具有生活化,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而且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使数学更加生活化,可以更好的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可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很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因为数学知识大多都是属于理论性的知识,而且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一般都处在理解力较低的阶段,可以说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到乏味,兴趣较低,有的时候甚至会丧失信心。使小学数学生活化,可以让数学知识更加接近生活,更加容易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可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数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存在的数学问题,以及去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从而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起来,可以很大程度上去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的研究
2.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要去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往往是很严肃的,不带有任何色彩的,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严肃紧张的氛围。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在教室去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小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可以在教室内去张贴一些剪贴画,或者在教室内去设置一些书架,在书架上去摆放一些小学生喜欢的书籍,或者是去设置一些活动设施,然后一些饮水机之类的等一些家用设施;还有通过一些比赛小学生获得的奖品,以及手工制作品,都可以去张贴在教室中,让小学生感受到他们在一个生活化的环境中学习,去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可以更好的去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2.2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去更好的理解知识:
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它来源于生活更被应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恰当的去引入生活中的情境,去讲解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数学知识不再具有陌生感,而且还可以丰富数学教学的素材,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运算的时候,就可以去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说:小明去文具店买1个笔记本,2支铅笔,1个圆规,而1个笔记本是5元,1支铅笔5角,然后1个圆规是2元,问小明此次买文具总共用了多少钱?还剩余多少钱?然后抛出这个例子,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答,然后学生利用数学中的混合运算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小明买文具总共用了8元钱,还剩余2元钱。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但是这可以很好的去勾勒出生活中的画面,由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知识,使数学知识更加的富于生动化,和形象化,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这种和生活相结合的数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多彩,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去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应用数学知识,领悟数学知识的意义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的目的就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在某一程度上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意义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去传达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让学生去体会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内在联系,而且要始终传达一种思想,就是鼓励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让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所在,去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中的思想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去发布几个课题让学生组成小组式去研究,比如游乐园中的数学问题,买票中的学问等一些课题,这些课堂都是和生活相关的,让学生去研究这些课题,由数学理论到实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体现了数学问题的实际价值,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要从多角度探寻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环节也在逐步完善。新课标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过程体验,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亲身感受、体验的学习机会。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贯穿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为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一)亲身感受性强
体验式的学习要求学习的主体真实的,亲自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得到感同身受的学习效果,可以说亲身感受性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体验式的学习环节是直接的,不掺杂任何的中间物质,而体验所获得的感受具有自我性,他人是无法替代的。体验式的学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
(二)体验过程的个体性
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带有很强的个体性,可以说,体验的过程也是体现学生个性特点的过程。实践证明,无论是动作行为的体验,还是行为结果的体验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每个个体所获得的体验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结构以及感受经验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经验具有促进作用。
(三)体验过程具有调适性
由于体验的过程具有亲身感受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会进行自我调适,通过自我体验、感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体验式的学习也是学生自我知识经验不断扩充的过程,因为学生会持续的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为之后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学生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自身的认知活动实行自我监控,当出现认知冲突后学生会有意识的进行相应的调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往往会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总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他们渴望发现新事物,研究新事物。小学数学老师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发现问题以及提问问题的能力,尽可能的让学生在锻炼与展现这些能力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与相关的数学原理。例如数学老师在教学生学习小时、分钟以及秒之间的换算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自带一个小钟表,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往往会对这节课充满好奇心,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将会得到提升。在学习《图形的认知》这一节内容时,数学老师应带领学生动手制作图形,像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等等,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这些图形的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在解决图形类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往往会使用主动探究的成果解决图形类的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总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数学学科而言,问题是数学学科中的核心内容,是数学的心脏,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发展方向的动力。问题情境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以及创造性的问题,进而让广大的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与此同时,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数学问题的设置还应具备一点的愉悦性,也就是应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会主动的去探究,而不是由于问题的枯燥或复杂而产生退怯心理。
(三)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开展操作活动
数学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感受的过程,事实表明离开操作活动的体验是苍白无力。相关的教育学者指出,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记忆与模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主动探索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手段。通过动手操作,一方面能让学生得到大量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亲自参与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感受性比较强,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也比较深,在之后的练习过程中不容易忘。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操作活动,在每个小学生的桌子上放20个小圆片,不同的桌子上要求小学生分成不同的份,有的是3个一份,有的是5个一份,有的是7个一份,要求学生说出分的结果。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学生会对《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数学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4
近几年来,我在中高年级实验了合作教学这一课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半年多的实验,我深深感到合作教学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中对这一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合作教学有利于老师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备课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严格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而要达到这一要求,作为教师除了要有敬业乐业的精神外,还必须有充沛的经历和充足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教师往往用作业压学生,搞“题海战术”,以压迫学生学习。教师整日忙忙碌碌,一心扑在学生的作业上。而合作教学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因此,对学生的作业可采取三种批改方式:1.小组内相互批改,发现问题及时商讨解决。2.小组间互相批改,便于互补,取长补短。3.教师重点批改,学生分散批改。这样,教师把批改作业部分放给学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辅导学生上。而学生也在作业批改中提高了自己,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教学有利于发挥集体优势
常言道:“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王”。可见,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历史上无数合作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如国共两党的合作,使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无坚不摧;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工厂摆脱困境,绝处逢生。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合作教学为其提供了优良的人际环境。
传统教学,优等生不愿和后进生交朋友,后进生也不愿“巴结”优等生。因此,后进生只能和后进生交朋友,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难度。而合作教学以组建全班缩影性异质小组为前提,使后进生与优等生的接触成为必然,这就为后进生提供了优良的人际环境,消除了其自卑心理,也消除了与优等生的隔阂。对于后进生来说,合作教学将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儿童最怕被同伴抛弃。传统教学中,后进生想学就学,想玩就玩。而合作教学强调小组集体成功,后进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不只是为自己而学,而更多的是为小组的共同成功而学习,不学同伴会不让,而且还有失去同伴的危险。这种环境和这种机制使后进生不得不主动去学习。
三、合作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华丽的词藻、动听的语言、柔美的线条、跳动的音符,而只是干巴巴的数字1、2、3、4、5……学生学起来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更是没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四、合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合作教学以小组的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强调集体成功原则,把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结合起来,这就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必须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对话能力、自学能力、互帮互助式的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合作教学作业单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作业单的设置分为:1.预习检测。2.课堂巩固练习。3.达标检测。预习检测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以便让学生及时回家预习,带着问题听课;课堂巩固练习是针对本科知识进行巩固性的训练,以加深印象;达标检测是对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的综合测试,以便让教师了解反馈信息,便于辅导。
总之,整个作业单的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半年来,合作教学这种模式伴随着我们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进行教学,效果显著,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成为一段美丽的音符。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5
一、前言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全曰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新一轮的数学课程实验的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随之迎来了一场新的变革。《新课标》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理念具有跨越式的意义,对于全国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正确理解《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与改进,是其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1、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想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对学生充分尊重并及时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予以积极评价,进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展示自己的个性,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要予以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2、新课改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造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摆正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的地位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动口、动脑和动手的机会,通过启发或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得出结论,最终达到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的目标。
新课改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启发学生通过自身的认真观察,主动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概括和应用对规律予以发现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能够更贴近生活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能够更贴近生活,能够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学习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其实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非遥不可及,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与发现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与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善于利用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效导人课堂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情感活动会影响其认知活动,愉悦的情感会使小学生的感知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记性也会更好。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愉快地走进数学世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动的开场白、新奇的教学方法、有趣的案例、精彩的结尾,都会让小学生处于兴奋的情绪状态,学习激情爆棚。
小学生正是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纪,在课堂伊始如果能用一个新奇有趣的案例导人教学,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那么他们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听完整节课,进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必然会比开篇就直接进人教学内容的效果来得高。
2、合理选用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传统的因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以及教师缺乏教学技巧而采取的填鸭式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标所倡导的新型教育理论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淘汰传统的教育方法,及时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与革新。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小学生们就像一张张纯洁的白纸,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与呵护,帮助学生培养和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深人研究教材,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促使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人研究,以教材的内容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得教材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更要引导学生主动从生活中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主动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自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进而通过合作或者其他方法对其教学加以改进。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可以从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得失进行分析,其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结论
发现新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分析,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以后的教学更是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进而指导今后的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其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致力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6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堂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难题。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重视在课堂上的讨论,因为课堂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好地合作,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讨论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讨论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很少自己表达意见,仍然在延续传统的教学。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前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得有些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进行更好的定位,使教学行为失去了一定的准则。有的教师尽管能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在课上所进行问题大多数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比较简单,对学生的学习提高并不明显,长期下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占用的时间比较多,使得学生学习会比较疲惫,这样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率并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对数学恐惧和厌烦。如果学生总是处在比较疲劳的状态,整天都是忙于考试和作业,那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烦数学这门课程,降低小学数学的学习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讨论注意事项
(一)课堂讨论要明确目的和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讨论的重点并不是讨论的结果怎样,而是要能传授给学生多样化的讨论方法,使学生养成课堂讨论的习惯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讨论的目的和要求,对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在什么时候进行讨论要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进行讨论时,应该选择难度系数适中,符合学生能力的题目。
(二)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作引导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提出的问题应该以学生的思维想法为教学的中心。但是,当很多学生在学习认识上存在偏差时,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利用它来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也不能穷追猛打,不能嘲笑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解答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展开,在和学生讨论时候,能有出色的表现。
三、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讨论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合作交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学生对教师都存在胆怯的心理。如果学生发言时出现了错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指责,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即使学生在课堂上违纪,也要本着尊重学生尊严的目的,在课后和学生谈心,找出原因。另外,在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中,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这样会影响课堂的气氛,使学生产生恐惧,甚至出现厌学心理。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是取得高效课堂的基础。因此,课堂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现在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教师事先设置的问题讨论出来,要求同桌之间进行讲解,如果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放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二)创设探究式问题,创新讨论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讨论中,应该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变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产生质疑。同时,探究式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学生常有问题就会常思考,常思考就会进行创新。这样的教学,可以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探究时,可以做到问题应该大小得当,多少适宜,难度适中;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还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巧,留给学生探究的机会。此外,指导式讨论、自助式讨论以及分组讨论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的主要形式。这些讨论形式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思考,最终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三)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该采取肯定和表扬的态度,使学生能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加自信心。尤其是当学生解决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要加大赞赏,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其关键就是要优化课堂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制定学生评价的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等各方面加以评价,以达到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一项活动,是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是学生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改善的前提。在小学数学中,一定要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进行问题探索。此外,教师还要采取适当措施,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讨论一定能够达到更好的状态,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7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高度重视,而且小学教育还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做好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教学也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在国家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体验新理念,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1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思想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另一方面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而且数学学科的思想教育中,应该做到数学教学内容与数学思想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将思想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中去。其次,还应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目的的教育,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自身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素质,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学习在生活和社会中的有效价值,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高效完成。再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唯物主义观念,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培养维护辩证思想的过程,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感知、观察、分析等手段来发现数学学科的本质所在。最后,要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训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的良好习惯,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不畏困难的学习精神;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显著意义。
2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
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从数学教学中的点滴做起,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帮助学习形成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在长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关于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然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通过具体的习题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者,老师还可以在课前的备课中为学生准备一些提高其智力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练习,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其数学学习中综合素养的提升。最后,对于同一问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索更多的解决方法,从而发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索精神;而且老师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来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同时还能够开发其探索精神。
3数学教学改应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具体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应该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能够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以后能够不断的开发和创造知识;而且数学知识的获取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的起点。所以老师要培养学生敢于专研、乐于探究的学习素质,如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久而久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够养成不怕苦难、勇于攀登的自信心,这对于优化数学课堂、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小学数学教学还应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其次还是增强其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只有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独立解答的学习习惯,才会真正有利于其以后的学习。再者,还应该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提出来的怪问题,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训斥,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的较好的想法,还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具有足够高的勇气和信心来解决以后遇到的问题。最后,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培养其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共同进步;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交换思想和方法,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互补;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协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显著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激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谭劲,李光树.课程.教材.教法.2014(08)
[2]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李红梅.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李元庆.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
[4]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杨荣花.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8
就目前的教学形势来看,许多的教学弊端,日渐显露,笔者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其一,单纯的教教材,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中,教师生搬硬套教材内容,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内化吸收,而且不利于学生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建立。其二,纸上谈兵,得不到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本的内容,做课本的试题,教师授课枯燥,乏味,课后作业堆积如山。这样局限于课本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三,教师“一言堂”,学生参与机会少,意识薄弱,主体性得不到彰显。多数教师都习惯于主宰者的角色,在课堂上“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不仅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而且长期机械跟随教师的思路,会让学生形成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又处处显露数学,进行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然成为了我国当下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从而更加轻松,愉快的学好数学,用好数学。那么,如何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呢?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
语言,不仅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而且也是教师教授数学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的语言素质以及语言艺术的应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一堂课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内容抽象的数学知识,更是需要教师具备高素质的语言艺术和掌控能力,从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公式中,挖掘出蕴含深处的,具有趣味性的东西,帮助学生形象,生动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将数学语言生活化,尽量将一些一板一眼的术语转变成为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甚至还可以将其生动,幽默化,利用简单,有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降低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难度。例如,在讲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时,我便根据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样子和性质,加工,装饰成了条顺口溜:“>”“<”,前开口,大于号,后开口,小于号。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我便对谁笑。通过这样即通俗易懂,又充满情趣的顺口溜,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便更加有效和便捷了。
二、数学情境生活化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景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但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依然能给学生学数学,用数学上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例如,在讲授“元、角、分的换算关系”时,我便在课堂上模拟了生活场景:文具商店。有的同学扮演售货员,将他们自己的文具聚集在一处,排放整齐。有的同学扮演顾客,拿着“钱”来购买商品。顾客精挑细选了自己需要和喜欢的文具,礼貌购物,售货员则报出价格,并紧张的计算顾客应该付的钱数和应该找还的钱数。这样,通过实际的生活购物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产生强烈的数学亲切感和学习需要,提高数学应用意识。之后学生就可以不用大人陪伴,自己就能购物了。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
要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的问题。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的原型。例如,学生认识了圆柱之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生活中这些圆柱体的体积,等等。每当学生学习了一样数学知识,教师都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建立。另一方面,应指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的问题都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自身价值,提高数学学习需要感,而且还能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真正的从“高分机器”走向“应用达人”。
四、数学作业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必须要依赖作业来完成课堂的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的数学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这同样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补充和体验。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也增加了对其的情感体验。例如,我们学习了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就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自己选购一些需要的物品;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就可以在家里自己测量身高,并且还能帮助爸爸妈妈测量身高;如我们认识并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没有刻度的杯子里有多少水;再如我们学了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的应用之后,就可以统计班级,乃至于学校中学生的人数以及男女生各占的比例,等等。通过这样生活化作业的布置,不仅能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理解生活现象,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9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更真实的生活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人类创造知识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种客观存在决定了小学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有不可区分的紧密联系,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创设接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借助现实生活的经验理解原本抽象的知识内容,同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促进学生智力与心理的共同发展。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生活化教学取得的成效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难以依据有限的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无法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并获得深刻的感受。多媒体的出现极大的解决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欠缺的问题,能够为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化教学的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以小学数学的加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如何才能将学生引入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呢?在有限的教学资源的限制下,部分教师通过大量的讲述来营造情境,也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定情境。但小学生的表现能力与想象能力相对欠缺,导致该项工作取得的成果并不明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学生在文具店购物的图片,也可以通过卡通视频给学生播放在超市挑选物品的情境。在多媒体的有力支撑下,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进入到更加真实的情境中。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加减法计算。基于此,学生从更有效的生活情境化教学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在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的习惯和意识,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更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具体地说,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了更真实的情境,当学生在现实中购物时就能够联想到这个情境。因此,学生会自发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计算,使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此外,多媒体依靠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将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具体,能够将一些学生难以依靠联想建构的知识点有机的串联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例如,在《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可能性,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阐释统计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统计的概念和含义。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农民伯伯在收获时统计农作物的图片,也可以给学生展示国家每年开展的人口普查工作,也就展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统计数学成绩的图片。通过形象具体的展示,学生才能对统计的作用和意义有直观的了解。同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可能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并投入三个红色两个蓝色的小球。教师要求两名学生选择一种颜色,并要求学生点击鼠标从盒子中取出小球,能够取出自己所选颜色的学生获得胜利。经过几次简单的游戏,学生发现选择红色小球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胜利。此时,学生开始思考获得游戏胜利的可能性,并通过直接的体验去探究影响可能性的条件和因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师能够节省制作教学道具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利用多媒体的独特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变得活跃使教学计划顺利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师就能够突出数学学科的生动趣味性,让学生在积累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乐趣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以《找规律》的教学为例,教会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收集众多具有规律的物体、图形或者其他事物,让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找规律的游戏。在这种游戏化的`教学中,学生不但在多媒体设备的支撑下进行趣味性的游戏,同时也在游戏过程中对规律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从某种意义而言,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就能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和功能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换言之,让学生正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资料与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查找教学资源,这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意识,让学生学会使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问题就能够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查找资料,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四、总结
总的来说,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需要重视多媒体。在本文研究基础上,教师必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实践,完善多媒体教学方法,发挥其更大的功能,促进教学的进步与建设。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活化课程在教育教学中也受到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教育的生活化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要求都很高.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很小,他们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没有发育成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育教学的效果主要是由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所决定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来说难免抽象、枯燥,没有办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实施,可以使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灵活,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
一、我国小学教学的现状
我国在施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教育教学中的传统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再满足和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了,并且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难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生活化和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出的基础,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严重的现象而提出的,这并不是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否定.小学数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是负责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对所学知识进行公式化的应用,但却不甚理解,对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对数学的应用知识在课堂上和所做的数学题中,很少会与生活实际相连,数学的应用性较差。
二、小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性
1.目前小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求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小学生几乎是天天学数学,时时用数学,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却十分缺少,也几乎从不应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的学和用完全分开化,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这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所在,学生把数学的使用范围只局限于课堂上,教室内,做题里,对数学知识点的来源也完全依赖于数学教师的传授,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主动的探索的欲望,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数学的实践性.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新课改数学教材的应用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国现阶段施行新课程改革,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对传统应用的教材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并且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也巳经充分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对新教材进行改革时也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改革也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进行授课.
3.国际数学相关比赛的.成绩考查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国的学生在国际各项数学比赛中均表现突出,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好评,这使得我国数学的地位在国际中也有提升,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我国的数学教育的关注,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的弊端也就日渐显现出来,他们发现,我国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熟练,但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数学发展方向.
4.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传授为主的,重视理论的教育,从而忽视了对所学知识背景的介绍,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十分单一,主要来自课本和教师口述,巩固知识的途径也只是不断的做题,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没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三、小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
1.教师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过分追求生活原型
教师明确了数学教学生活化后,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但这种联系要适当,适当的联系实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而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追求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一些本不需要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穿上生活化的外衣,这就导致学生可能会对数学的科学道理产生误解。
2.教师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过分的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注意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在表面上对小学生强调要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课堂的内容也与生活有些关联,使得数学课堂看起来很生活化,但实际上却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这样的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是形式上的生活化,不是现实意义上的生活化,这会导致小学生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变得浅显,不能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不利于学生培养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性,不利于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四、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的起步阶段,我国施行素质教育,而数学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很重要的培养作用.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要求人才要全方面的发展,并且我国对全方面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大,而人才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加上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还有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五、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数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数学知识点的产生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关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些措施:第一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景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是将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带到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化的场景对知识点进行解释,首先生活化的场景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上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以后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点,教师应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我国自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教育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我国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培养和推动能力.所以,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11
摘要:多媒体应用技术走入课堂,能有机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它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简化学生的思维,也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还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它能提高学习效率,扩充教学容量。然而,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注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与板书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师 多媒体应用技术 教学
多媒体应用技术走入课堂,能有机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常用功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材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落实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扩充教学容量。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的时候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往往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气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难得的生日宴会”: 小明今天过生日,爸爸、妈妈和同学们都高兴地祝福他12岁生日快乐,可小明忧伤地说“我都已经12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这时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怎么会事呀?太奇怪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学习热情非常高,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我听见有学生说:“数学太奇妙了!”听到这句话,我感受到学生喜欢数学了。这节课使我看到了学生在好奇中学习了新知识,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呈现思维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的讲授占据主体地位,从数学概念的导入、分析、归纳、总结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主体。特别是对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剖析、讲解,但仍收效甚微。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我们使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概念通过动画、实物演示等,使之变得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有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如《角的初步认识》难点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拖拉功能出示3幅角度不同,边长一样的滑滑梯设计图,并由学生来操作修改到角度合适的位置,此时学生关注的是滑梯的斜面和地面之间的角度的大小,改变边的长度却无法改变角度的大小。通过演示、操作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实现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的自主,仅仅是流于形式。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让学生主动去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构建一种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接受各种信息的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真正把课堂变成学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形象性对学生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就能使他们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创新思维意识得到培养。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乐学乐做”。
教师在讲授完新课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练习来巩固新知,由于传统的练习形式的`单一,学生做起题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巧妙设计练习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使一些习题变得趣味十足,形式多样,如:摘苹果、连连看、夺红旗等。这样趣味多变的练习设计,能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学乐做”的情感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此外,运用多媒体练习还能增加练习的容量,由于学生不用抄题,可以使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做更多有趣的练习题。同时还能够利用展示台功能进行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大大提高了练习的效率。
总之,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图形兼备,更加适应教学要求,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教学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将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和传统教学的优点结合,才能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12
摘要:
素质教育不断加深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学中不断的使用多媒体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因此,多媒体成为新形势下教师以及学生广泛接受的辅助教学方式。那么,要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多媒体平台;辅助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实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不断的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切实更新错误的教学理念。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辅助教学方法就是多媒体,因为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这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运用多媒体,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之心。具体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也不能将自己定位为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因为这只能是阻碍学生自我能动思维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必须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从简单的数字排列以及规律中去猜测、联想、识记,去发现不同算式之间有可能存在的联系。比如教师在讲授学生乘法口诀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背诵的时候体验数字间的联系以及规律,而不是一味的背诵口诀表上的计算结果。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口诀表形成的动态过程,这时学生就可以在体验过程中发现二二得四到四四十六是经过了基数翻倍,所以结果要翻四倍。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话: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大多喜欢自己动手操作东西,大部分的学生愿意接受生活中的实物,而不是虚拟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的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不断的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去。从学生的生活习性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尽可能的展示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比如生活中的图形、字母、数字以及数学规律等,这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学材料,不断的满足学生的实践欲望,同时,这还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比如,教师在讲授有关多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的课件,将多边形分割成多个规则的图形,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觉得清晰、直观、明了,也就可以轻松的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教学中如果一味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严重限制学生的发展,而教学中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引进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帮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讲授分数的意义一章时,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有趣的课件:在森林里面,有一颗苹果树,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有6只小蜜蜂在采蜜,总共采了12桶蜂蜜。这时教师可以提问:(1)题目当中总共出现了多少个单位呢?(2)6只小蜜蜂总共采了12桶蜂蜜,平均每只蜜蜂采多少桶呢?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思维去学习数学,就能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评价教学标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教师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去,是否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的启发自己的积极思维、思维广度以及深度。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会显得好玩、好动以及好奇,这时候学生知识的积累大多是在无意间完成的`,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时就迎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兴趣,最终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教师在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插放一些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关的故事或者是情节,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度的特点,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教学中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这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它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直观、生动、形象的感觉,还能带动教师,让教师不断的改革相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最终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才星.关于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xx,13:2.
[2]辛桂贤.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6:2-4.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13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相关阅读材料的运用,并认为其是可有可无、可讲可不讲的内容。但是,在深度探究了这些阅读材料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阅读材料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并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内容丰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教学资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趣味阅读资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活力。
一、从兴趣出发,培养阅读习惯
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外壳,而数学这门学科所表现出的抽象性、逻辑性,更需要文字符号的恰当表示,文字符号作为数学中的阅读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感受数学阅读所带来的无限乐趣,进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教师从教材的例题出发,让学生仔细阅读例题,并从中提炼出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在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数学阅读和提炼信息的相关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一针见血”地提炼出关键内容。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一边阅读一边做标记的习惯,及时的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是将自己在阅读时出现在脑海中的灵感及时的记录下来。对于数学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坚持。在教学中,教师也要为学生大量搜集可以激发阅读兴趣的数学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对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辨析分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实现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使课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认识,正确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习的前提,而所谓的阅读并不是仅对于文字的赏析,它还包括对符号、图文、表格等多种形式的理解。如对某些产品的使用书,股市走势、产业结构的阅读,而这些都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效果,在数学阅读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圆的认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圆的画法,当学生在阅读了关于圆的.基本操作步骤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规定步骤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圆,并在学生画好圆后进行讨论:“在用圆规作图时,圆规的一只脚是固定不动的,它为什么要固定不动,在纸面上画圆时不停移动的那支脚,它是怎样移动的?为什么我们用同样的圆规画出来的圆却大小不一呢?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比较大,而又在什么情况下画的圆比较小呢?”在学生讨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尝试着从教材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实现课堂以读促写,以读促探的教学功能,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使得学生觉得数学阅读不仅仅是对数学文字符号本身的阅读,而是能在阅读中不断探究新知,发现新知。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能形成鲜明对比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找出两个阅读材料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紧密的逻辑思维,从而也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以辩证的角度合理推理数学问题。
三、启迪思维,保持热情
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思维应用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开展对数学课堂的探究,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当学生对问题得出答案后,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体验到数学课堂所带来的快乐感,进而会促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保持积极的思维态度,期待课堂的开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可供学生学习的部分,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学、会问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材料时,请学生在第一遍粗读时,进行思考“在这段阅读材料中哪几句话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大多能够找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质因数。”这句话是本阅读材料的核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在学生进行第二遍阅读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再次根据不理解的地方进行仔细阅读。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大多能解决自己在刚开始阅读中所不理解的问题,这也体现了阅读对于学生学习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将设置的问题进行层次性划分,使得学生在每一层次的阅读中都能启迪思维,保持思维的灵活性,以及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也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保持对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扎实基础,拓展思维。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阅读,开展数学趣味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习惯,真正实现数学阅读教学价值,同时,也让数学课堂与教材有机地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14
【摘要】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运用,是指导学生完成自我学习的有效策略。先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知能力,后教师为了抓住学习要领,实现少讲精练的教学标准。
【关键词】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用分析
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学中处理好学与教之间的关系,该教学方式能够适应小学数学教学规律,教学中不仅能充实自己的知识能力,更能填充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一、“先学”的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将“先学”看成是简单的看书或者预习,把课前预习与先学融为一体,其实先学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简单的指导学生开展知识导读,虽然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忽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任何人都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学活动开展的同时,应组织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心学习,更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教学中在学习《最小公倍数》等相关内容的时候,第一要求学生探究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其意义;第二操作中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探究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状况;第三培养学生的抽象以及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学习规律。然后做适度的教学指导工作,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仪以及小黑板做出自学指导,但是在使用时做到明确时间、目标、内容、方法等,学生在自学指导中做好目标引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学生在今后其他知识学习进程中也能运用该方法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
二、“后教”的教学模式
先学与后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承上启下,这里涉及的后教不仅是指教师讲解,主要是教师教学指导后的“兵教兵”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模式。完成检查题目以后,教师让学生到讲台上面做模板演示,通常如果检测题目难度适中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上台示范,只要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中等生和优等生也大部分能够掌握,通过教学更正找到学生做错的部分,并给学生讲清楚错误原因,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教师充当主持的角色,给学生营造更多自我学习空间,学生学习过程中如若能够放松心态,认真的探究问题,很多看似很难的问题也容易解决,很多学生不是不能解决问题,是无学习自信,在没有做题之前就否定学生的能力,因而主观上认为自己做不好,但是教师让学生转述问题,学生在此期间强迫自己认真理解,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效果,学生感觉问题没有预想的难,就会树立自己的学习信心。学生的合作学习一方面要借助于更正检测,另外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做好跟进,比如难度较小的.问题最好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获悉答案,每个小组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如若全班讨论中不能获悉答案,那么就要让学生自己得出结果,帮助学生做好归纳和总结,教师当堂写出板书,让学生在课堂范围内开展记忆,加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全班如果有一个学生能够讲解清楚这个问题,那么教师就不要急于讲解,教师应在此刻应退居幕后,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借助课堂互助精神将问题解决的主导权利移交到学生手里。
三、“训练”教学模式
完成上述两个教学环节以后,就需要做到当堂训练和推进教学,当堂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哪方面掌握的不好,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针对性指导,做到“堂堂清”不至于让学生在教学中掉队,同时训练的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通常在20分钟左右,根据教育心理学可以了解到学生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如果不勤加练习,那么非常容易遗忘,因而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最好要让学生巩固以往的知识,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分层次的设计教学内容,训练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练习相关习题,该练习主要以模仿为主,学生通过模仿对概念和定理有初期感悟,如果学生不会做,教师需要做适度指导,教师在此刻需要将关注点放到学困生身上。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数学教学模式,教师要想了解教材的特点,并把握教学最佳时机,让学生在自学策略指导的前提下,结合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重要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真正的完成“堂堂清,天天清”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关守仲,马金辉,戴长春,刘路登,李永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xx(02)21-22.
[2]米多策.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xx(01):19-20.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15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颁布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及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数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新课改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1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落后。新课改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很少应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等新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同时,数学学习就是和数字打交道,过程比较枯燥,再加上教师的单方面讲解,因此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非常不利。
1.2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比较强,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很多教师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并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由此却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更不会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布置的课外作业大部分都是课本或教学辅导书上的原题,有些习题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结合的不紧,不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1.3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虽然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实际执行时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受此影响,很多教师仍沿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和节奏听讲、练习,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由于教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致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没有发挥想象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2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2.1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知识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通过互动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有利于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创设教学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3加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应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给学生创造发挥想象力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和辅助作用,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教师善于运用激励机制,通过对学生的激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欲望,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总之,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实施,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6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07-0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07-0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5
小学数学核心教学论文08-03
【合集】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5
【热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5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合】06-29
(必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