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21 09:42:13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集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集合]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丰富的、复杂的课堂生成现象出现在老师眼前。面对生成,该怎么办?笔者以为,“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以生成为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把师生的互动引向深入,让课堂上不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一、面对生成:准备好了吗

  面对生成,教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合适的反应,长不过几分钟,短不足十几秒。仔细审视现实的科学课堂,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教师面对课堂生成的情况,或手足无措,或茫然不知。

  案例1:《空气中有什么》一课教学片断。师出示两支蜡烛,点燃,再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玻璃瓶,问:如果在这两支蜡烛上分别罩上这样两个玻璃瓶,请大家猜一猜,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玻璃瓶中的蜡烛会熄灭,小瓶中的蜡烛先熄灭,大瓶中的蜡烛后熄灭。因为小瓶中的空气少,大瓶中的空气多。师:到底会是怎样呢?让我们看实验吧!(教师做演示实验)师:实验结果很清楚,罩上小瓶子的那根蜡烛先熄灭,罩上大瓶子的那根蜡烛后熄灭。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1:小瓶内空气少,所以先烧完,大瓶内空气多,所以后烧完。生2:燃烧需要氧气,小瓶内氧气少,所以蜡烛先熄灭,大瓶内氧气多,所以蜡烛熄灭得晚一些。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都认为燃烧需要空气。那么瓶中的空气是不是全部被烧掉了呢?瓶中到底还有没有空气呢?接下来,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个问题。

  案例1 中,生1 和生2 两位同学的发言是有差异的,这反映了两位同学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水平。分析生2 的发言,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在课前已对空气的成分这一知识点有所涉猎,在走进课堂时,他不再是一无所知。教师可通过追问该同学“空气和氧气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在第一种猜想“瓶中的空气用完了,所以蜡烛熄灭了”的基础上,产生又一种猜想:“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蜡烛熄灭是因为瓶中的氧气用完了,但瓶中的空气并没用全部烧完,里面应该还有空气。”但教师压根就未发现这一课堂生成资源。

  案例2: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红墨水滴到热水和冷水中哪种情况扩散得快”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进行猜测,接着让学生用实验来探究。本来绝大部分学生的猜想和教师心中的结论是“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但是,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红墨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一结论与学生事先猜想的不相符,也出乎这位教师的意料。于是,这位教师要求学生重做一次实验,其结果更是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有近半数的小组实验结论为“红黑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该教师慌了,他给学生下了结论,判定是他们将水杯“晃动了”,红墨水应是在热水中扩散得快呀,接着马上转入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面对课堂生成,这位教师表现得有些手足无措。意外既然发生了,我们应将“坏事”变“好事”,应该抓住机会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同学们却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结论呢?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影响红墨水扩散快慢的因素是多样的,做对比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变量。

  二、把握生成:可以这样做

  课堂教学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以促进课堂的动态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1。 借一双“慧眼”——重视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其范围包括认知水平、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人际交往、实际操作、独创等。只有重视课堂观察,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捕捉到更多的'稍纵即逝的生成性信息,并冷静地分析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灵活地处理教学环节,重组教学方案,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案例3:在进行斜面的实验教学时,我先用投影向学生讲解实验方法。讲解的同时,我不忘观察每一位同学听讲是否认真,脸上是充满信心还是茫然无知,因为我知道这样一些信息对后续的教学意义重大。忽然,我发现两名学生已用木板搭出了一个斜面,用弹簧秤钩着“重物”正想爬坡。看到这一现象,我意识到,自己讲得太多了。于是,我停止了讲解实验方法,而是让其他同学也先试着做一做。结果,通过实验,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结论“五花八门”,有“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的斜面越费力”“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在斜面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斜面越高越费力”等。

  正是重视了课堂观察,这位教师才能迅速发现有两位同学不守“规矩”(未等教师发号施令便动起来),并冷静地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自己讲得太多了),灵活处理教学方案(让其他同学也先试着做一做),才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2。 试一试“太极拳”——将问题返还给学生

  将新生成的问题返还给学生,是处理“生成”性资源的有效策略。原因有两点:首先教师要在短促的时间里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资料,迅速地形成应对的策略和引导的路径,需要一个反应思考的时间,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学生对该话题的真实思想。所以,将问题本身返还给学生,无疑会使教师获得喘息的机会,从容不迫地在内心整合学生的发言,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巧妙的引导方法。其次,问题从学生中来还回到学生中去,这有意或无意的举动正契合了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

  案例4:在《认识磁铁》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磁铁有南北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时,一学生突然插嘴说:“老师,我觉得这个结论不对。这儿就有两块磁铁(其实是一块摔成两段的磁铁,断的一头在蓝色一段的中间),你看它们怎么同极相吸?”这位同学边说边拿同颜色的两头相接近,结果是同颜色的两头吸在一起了。这一结果也引起了一部分同学的认同。此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原因,但也没有对这一“插嘴”置之不理,而是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对呀,这两头都是蓝色标志,应该是同极相斥,但为什么会相吸呢?”将学生引向讨论中。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一块磁铁断掉后,每块都会有两个极,那块都是蓝色标志的磁铁它也有两个极,刚才同颜色相吸的那头可能就是北极,所以相吸了”这一假设,然后,用实验验证了这一假设。

  3。 打一打“预防针”——生成也可以预设

  教学的生成性,是否意味着不需要预设或不需要改进预设?

  课程专家指出,新课程改革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我们完全可以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一旦我们做到尽可能地把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中来,才可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案例5:有位教师在教学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我的小磁铁》一课时,为了解决“自由转动”这一知识难点,事先在学生探究材料中进行了有意识的预设,准备了一支生锈的顶针。在随后的探究中,学生果然提出了疑问:我们的磁针为什么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于是,教师便把这一组的材料在实物展示台一一出示,请大家来帮忙解决。不久,有位细心的学生举起了手,胸有成竹地说:“老师,我知道原因了,是因为顶针上生锈了。”接下来学生自己想办法除去了铁锈。一阵惊讶声之后,学生终于使磁铁重新转动起来。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此时的磁铁转动情况,并得出自由转动的特点。

  最后,笔者以这样一个观点作为文章的结尾:过度生成的课堂,将会是没有效率的课堂。因为,生成毕竟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为师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富于挑战的话题,达到解放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应该以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为最高境界。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2

  科学在小学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科学,而小学巧好是教学最好的启蒙阶段。因此,做好小学科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科学教育方法不利于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大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在传统科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所讲内容,长期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而与生活实际脱轨,难免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科学。小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感知与科学有关的东西,更容易加深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能够初步解决科学方面的有关问题。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从具体化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化思维,这更要求学生能够走进生活去理解科学,让科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变成一件易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进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的科学课是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有效结合了各个领域的知识。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将科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科学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化教学充分利用了能有效指导学生生活实践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悟科学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策略

  (一)善于利用身边科学资源 学生最常出没的场所是家和学校。因此,寻找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对于学生来说主要范围在于家和校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也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在家里挖掘到一定的科学资源。家里的一切生物都可以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例如有的学生会养一些小动物,有的学生可能养猫,有的同学养金鱼,或者有的家里有较多的植物,这些都是可以很好地利用的'科学资源。学校是学生所待时间较长的地方,也是小学生较为感兴趣和比较熟悉的地方,在这里学生可以发现更多的科学资源然后加以利用。

  (二)善于利用生活经验 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进行举例,并尽可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去学习科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动脑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充满巨大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水的特性”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比如“水有几种状态,分别在哪种情况下”,进而推出“物质的三态”的学习以及“物质的变化”的知识点的内容与分析。另外,教师在创造生活化教学环境时,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观念。例如“为什么夏天小卖部的阿姨会在冰柜上盖一层厚被子”,通过将生活细节引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对学生抛出疑问,例如“为什么洗完澡不擦干会冷”,“为什么鱼可以在水里生活”,“为什么盐放在水里过一会就会消失不见”这些看似简单而且生活中到处存在的问题却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恰好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明白的,这就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继而会踊跃去追寻答案。

  (三)善于提供生活实践 提供生活实践是生活化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生活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科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应用科学,因此生活化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上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对本节课科学内容的探究活动,因此需要给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机会。教师应善于选择学生身边和生活中的材料让学生做课后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自然水域污染程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来认识学生所在家乡的自然水域的污染程度,然后在对其污染源展开调查,最后学生再对家乡自然水域的治理提出建议。科学知识的理解需要课后的实践活动来加以巩固。例如在学习了“植物的作用和特征”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不同的地方寻找尽可能多种类的植物去了解和查阅他们的特性特点,这样学生会得到很多出乎意料的收获,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四)善于布置生活化的课堂作业 教师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时,要致力于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认知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在学习实践中有更多的积累,真正学好科学。对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素材来代替这些用具,突破传统课堂束缚,进而让学生轻松、灵活地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重心”的相关知识时,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不倒翁。然后让学生将制作好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给老师和同学,并向大家介绍制作过程,这样同学们通过对制作过程的了解就可以知道制作原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进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充满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总之,布置生活化的课堂作业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用实际生活现象与案例来设计科学教学活动,进而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以及科学知识的魅力与乐趣,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学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老师要积极地做好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应不断了解学生对每节科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内容。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更好地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在大大提升了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还需要一定的完善,需要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实现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

  一、基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目的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实现途径

  (1)利用课程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利用课程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第一目标。借助于学生天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适当的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感受,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上的好奇心理。可以适当的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鸟语花香、灌丛草木、虫鱼鸟兽,亲自感受到生命的韵味。在经过这种切实体验的基础上,通过特别的方式让学生将心内的感触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这种身临其境体验之后形成的浓厚兴趣,势必会增强学生后期写作、表达上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2)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首先需要将观察作为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观察目标,然后结合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制定一个观察记录的`方法,保障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整个观察过程中的乐趣所在。另外,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在观察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等各方面的能力,而非仅仅将观察本身作为一种目的。通过这种长期的锻炼,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思维创新水平。

  (3)鼓励学生质疑,让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让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对所产生疑问的分析、认识、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出问题机制在学生积极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出学生认知水平的能力。为此,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需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出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全面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

  (4)规范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应该与教师、同学之间建立一个亲密合作的关系。在强调学生参与活动的丰富多彩性的同时,需要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学原则落实到实践中去。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切身参与到探究性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外,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按照规范性的操作进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以及应用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素养。

  二、结语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也是学生必须要兼备的一种学习品质。另外,在我国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给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为此,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发,对基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目的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涵盖了利用课程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质疑,让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等等几个方面,希望为今后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奠定一个参考基础条件。

  作者:刘冰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4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教学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产品在教育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课堂导入

  根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产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声色一体的特点,通过形象的图片或视频,配以文字和口头讲解,进行科学的课堂导入,为学生设立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污水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调查学校附近小河的污染状况,去自来水厂学习参观,初步了解污水的处理办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实践调查和学习参观的画面制作成课件,在上课时,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导入课堂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观看,能找到自己的身影,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课件中还要适当地加入一定的知识,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污水的各种处理方法,总结后,融入课件,学生在观看时能够容易吸收理解。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深化实验知识教学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求知与探究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或者实验的演示动画,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地设置暂停的时间点,在合适的地方暂停播放,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发现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继续播放,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灯泡的工作原理时,教师可以首先用多媒体设备在屏幕上播放灯泡连接电路的过程,然后设计这样的问题:这一连接电路由怎样的元件组成?学生在接到这一问题后,很快就会开动思维,查找电路中的元件,教师可以进行深入提问:灯泡电路可以有什么样的连接方式呢?引导学生重视思考电路的串并联问题。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步深入了解实验知识,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教学的效果。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教学形式

  在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大多是采用教师教、学生记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效率低下,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通过口头讲解、板书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科学实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促进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给定学生明确的实验任务,并让学生分工合作,将较为困难的实验任务细化,互相协作,完成实验任务。例如,在教学《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实验任务主题设置成“探究影响摆的速度的各种因素”,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经历和观察经验,很快就会想到三个方面:摆的幅度、长度以及摆锤的重量,这样,学习小组就能进行明确分工,分别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是否对摆的速度产生影响。分工可以是根据探究对象,也可以是根据操作的需要,但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应当有紧密的关联,突出协作的要点。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实验教学平台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小学科学教学的自由度很大,无论是教学时间、教学地点还是教学内容以及方式,都可以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带领学生摆脱课堂教学的限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和生活体验,感知科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拓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平台,让学生从课堂和实践活动以外的地方获得新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有关花的结构时,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确掌握有关花的理论知识,然后给每个学生分发一朵花,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剖花朵,亲手接触花的结构和器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在课下采集小区的花朵,研究不同的花的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然而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学生很难做到体验解剖花朵,了解花的结构和器官,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播放不同花朵解剖视频,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平台,方便学生进行学习,拓展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优化实验课题导入、深化实验知识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形式、拓展实验教学平台,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记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文侠.小学科学教学要走进自然[J].学周刊,20xx,(19).

  [2]宗永康.浅议小学生开展科学教育的路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5).[3]宗骞.小学科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5).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5

  科学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生命的始终。小学的科学教学为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1.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锡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1.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锡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1.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1.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2.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2.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2.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高潮。

  2.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科学课《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知道有些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2.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6

  摘要:20xx年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大概念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进行了强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大概念, 应在横向拓展中建构知识体系, 在纵向深入中建构科学方法, 在螺旋递进中建构层级概念, 以帮助学生广泛、系统地吸纳知识, 快速有效地运用知识, 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理解与认知, 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 构建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 大概念; 教学策略;

  20xx年伊始,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式出台, 相较于旧版课标, 主要在6个方面进行了重点修订。除却广受关注的低年级的课程确定恢复以外, 还涉及到学科素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理念变革等方面的修订。在重点修订内容中, 所涉及的科学教学要基于大概念基础实施的理念也是颇受关注。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xx年版) 》中具体详细地列出了18项科学大概念, 其中物质科学领域6项, 生命科学领域9项, 技术与工程领域3项, 并这样写道:“教材的整体设计要呈现出不同科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一些科学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顺序要利于学生感悟这种顺序。某些知识之间存在着非本质的内在联系, 这种联系体现在相同的内容领域, 也体现在不同的内容领域。帮助学生理解类似的实质性联系, 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 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 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进行进阶性的教学, 展示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科学方法的一般性, 这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xx年版) 》对大概念渗透科学教育的强调痕迹非常明显, 那究竟什么是大概念呢?为何要强调大概念?而大概念理念又将如何渗透到我们日常科学教学中呢?就相关问题笔者尝试进行研究, 希望能为一线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一、科学大概念及其内容

  科学大概念和日常教学中提及的“概念”和“科学概念”均有所不同, 它是可以适用于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内的物体和现象的概念, 它是能够整合众多科学知识的科学学习的核心。与其相对应的概念称之为小概念, 小概念是只能运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概念。在科学学习过程中, 碍于科学知识的综合性特征, 我们无法学习完所有的科学知识。因此, 我们试图通过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来解决这一困难, 把这些概念称为科学上的大概念。科学大概念是在具体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 对科学事实和科学事业更为宏观而具概括性的认识和观念[2]。

  大概念主要包含两个内容——核心概念与共通概念。核心概念是在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具有统领作用的概念, 它是侧重于统一学科内部的重要概念[3]。它是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基轴与核心, 是能把零散的科学知识串珠成链的金丝线, 能帮助学生理解和研究更复杂、更难解决的问题的关键知识, 能在多个年级中进行主题式的持续教学, 从而实现教学的螺旋式上升和层级性攀爬。因此, 核心概念既是基础也是内核, 能聚焦学科知识, 更能衍生学科知识。共通概念则是侧重于不同学科之间共同涉及的概念, 它是多门学科内部概念的同一体现, 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领域中相互关联的知识组织成科学、连贯、条理清晰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4]。

  二、大概念渗透教学的意义

  早在4年前美国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就已提出:“科学教育内容要围绕科学大概念来组织与实施。”将大概念理念渗透教学中究竟意欲何在呢?笔者认为大概念理念指导教学至少有以下两项优势:

  1、 广泛、系统地吸纳知识

  科学是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多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 学科知识范围广, 密度大。事实上科学知识本身就是成几何级数增加的, 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所能教或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大概念理念渗透下的教学方式可以引领学生实现一个趋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 有助于学生建构一个蛛网式的, 具有关联性、发散性的知识领域。在这个系统中, 学生能够接触与思考以核心概念为内核的、更为宽泛的学科知识体系, 从而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身处完整与全面的体系中学习, 能促进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形成,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广泛、更高效地吸纳知识。

  2、 快速有效地运用知识

  在《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提到了专家与新手的差异, 当他们完成相同的任务时, 专家与新手所反映出的水平差异很大。专家之所以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 原因就在于相较于新手, 专家在特定的领域中具有系统而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5]。可见, 宽泛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增加学生对有意义的信息模式的敏感度, 决定了其所关注的事物能否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快速有效的理解、记忆、组织、推理、再现及运用。

  三、基于大概念的教学策略

  有研究表明, 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 其脑海已经存在“相对原始却又并不准确”的初始概念, 我们称之为前概念。前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所存在, 但这种结构更多的是以表象的形式存在, 而对内在学科本质的理解还是需要通过全面、多元、深层的学习去获取。如今, 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 学生的成长经历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 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去建构以大概念为基础的教学结构, 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日常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如何依托大概念理念进行实施?其实是取决于我们的教学法——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内容扩展与关联, 在此笔者提出三个策略:

  1、 在横向拓展中建构知识体系

  教学中如何避免科学知识的.碎片化与零散化?教师有意识地依托大概念, 为学生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学生获得关于科学及生活的图像, 并由互为关联的物体组合而成。正如一栋高楼并非是简单的用砖头堆起, 科学也是如此, 它并非由一些相互孤立的事实堆砌[6]。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去进行横向的知识关联, 而非就内容论内容, 就现象论现象, 更不能就知识论知识, 而是要统筹教材、关联内容、勾连内涵, 追寻本质。以《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对比教学的片段为例:

  小概念教学:

  师:同学们, 翻开土壤, 大家都发现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生:蚯蚓、蚂蚁、屎壳郎、蜗牛……

  师:同学们很仔细, 下面让我们来观察观察这些小动物都有什么特点?

  大概念教学:

  师:同学们, 翻开土壤, 大家都发现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生:蚯蚓、蚂蚁、屎壳郎、蜗牛……

  师:同学们很仔细, 那我们先来看看蚯蚓, 大家觉得它能够长时间离开土壤生活吗?为什么?

  生:不能, 它需要湿润的环境, 还要充足的氧气、舒适的温度和足够的食物……

  师:那你们找到的其他动物是不是也和蚯蚓一样需要这样的环境才能生活?

  生:蜗牛也是这样。

  师:那蚯蚓、蜗牛等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生存环境呢? (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体需要长时间进化以形成特定的功能)

  案例中的小概念教学方式仅仅是围绕现象谈现象, 而大概念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通过某一现象去关联其他相关内容, 寻找事物的共通点, 理解一些涉及物体、现象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相互关系, 从生物的现象到特点, 再到生物的进化, 实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挖掘。

  2、 在纵向深入中建构科学方法

  除却横向的知识整合与勾连, 科学教育还应该在促进学生理解有关科学方法、科学探究及推理上面渗透大概念理念。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的纵向建构意味着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方法建构的深度空间, 引领学生通过自身挖掘探究方法来深化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收集和运用数据来验证想法。学生是以发展理解、寻求突破点的方法参与活动, 教师有意识地、纵向深入地培养学生在科学方法上的认知与发展, 将帮助学生形成对科学本身的大概念。以《观察植物细胞》教学片段为例:

  师:刚才我们发现往萝卜杯里倒入30ml盐水, 过了一会水量变多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应该是盐水起的作用。

  师:如何证明呢?

  生:往萝卜杯里倒入同样多的清水试试。

  (实验尝试)

  师:我们发现倒入清水的萝卜杯液体量没有发生变化。那盐水杯液体量为什么会增加呢?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生:可能是萝卜里面的水分被盐水吸出来了, 可以用显微镜看看盐水杯萝卜细胞结构, 再看看清水杯萝卜细胞结构, 进行对比观察。

  (学生实验)

  师:有什么发现?

  生:盐水中的细胞结构比较紧密, 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

  师:把盐水倒掉, 再倒入30ml清水, 再观察水量?

  生:水量变少。

  师:继续想办法证明现象, 寻找原因。

  (学生再次观察切片)

  这个案例中学生通过多次对比、深入挖掘科学探究方法来进行相关概念的自主建构。方法的纵向深入, 让学生了解到细胞结构的特性,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相互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的是科学大概念的自主建构。

  3、 在螺旋递进中建构层级概念

  将大概念的理念渗透科学课堂绝非是一两节课可以完成的, 而应是一个具有连续性、周期性的过程。在小学六年的每个年段, 甚至是每个年级中, 任何关于学科内容的理解都应该是建立在已有的概念、技能和意愿基础之上的攀爬, 然后在回望中收集有关的想法、信息, 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基础, 随后继续向上攀爬……所以大概念的渗透应该是在一种螺旋递进的过程中的渗透, 由此帮助学生建构具有层级的概念体系。以大概念在《物体具有一定特性, 材料具有一定性能》教学中的层级建构为例:

  二年级结束时:物质以不同的类型存在, 有分为固体、液体、气体。

  四年级结束时:物质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存在, 某种物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这取决于温度。可以按照材料的可观察性质、用途、天然还是人造的, 对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各种物质都是由一系列小碎片组成。

  六年级结束时:任何物质都可以被切分成小到用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但它仍然存在, 且可以借助其他方法探测出来。当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甚至是在一些看似物质消失的变化中 (如溶解、蒸发) , 物质的量是守恒的。

  由此可见, 每一个层级的攀爬都是在前一个层级的基础上进行的。相较于前一个层级, 相互之间既有重叠也有独立, 所以大概念是在一种螺旋递进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层级的建构的。

  总而言之, 基于大概念理念下的科学教学, 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 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概念背后的学科本质, 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悟。这将有助于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与认知, 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 构建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59—72

  [2][3]秦敏、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教育知识横向整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xx

  [4]万嵩海、例说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教学[J]、中国教师, 20xx (6)

  [5] (美) 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 等, 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27

  [6] (英) 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韦钰, 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xx:7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7

  一、转变教师角色

  要想真正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教师的角色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主体位置,其角色是教书匠和讲解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果自然不可能好。而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改变与学生间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首先,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其次,教师要由课堂组织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再次,教师要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的导师、朋友,还要成为教与学的合作者、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仅靠一张嘴、一只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它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能够突破时空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抽象的知识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出来,化难为易,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火山》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火山喷发的实验。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火山喷发的资料片,隆隆的地鸣声、喷发时的撕裂声、火红的岩浆,那场面犹如让学生身临其境。接着利用电脑模拟地球构造,模拟岩浆的上升,使学生认识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需要怎样的条件。这样教学,不仅克服了空间障碍,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还突破了重点、难点,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教学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代替师生间的交流、教师的讲解,它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为日常教学增光添彩,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有利条件,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小学生天真、活泼,单靠课堂教学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这样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课堂束缚。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外拓展,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区特点,让学生在校园、家庭、大自然中去学科学。如在教学《月相变化》时,教师可在给学生确定了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后,让学生在课外认真观察,并将一月内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做好记录。通过认真观察,学生得到了月相变化规律的答案: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并明白了事物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探究、就能探索出它们的奥妙。这样,学生的科学意志、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四、总结

  课堂教学是一门极深学问,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开创小学科学教学的新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8

  一、我校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经过调查了解,我校小学科学教学实际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校小学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很少(16个科学教学班只有2个科学教学班是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大多数教学班没有,科学教师所学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出身的很少。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学校基本上是把科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因此,科学课常存在着挤课、占课现象,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一学期连《科学》书都没见着,谈何科学课的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

  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兼职教师影响,科学课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应有的重视。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背景,这样的非学科专业背景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

  (三)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没有经费投人,无科学实验室、教育设施奇缺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这让搞科学教学的教师感到非常困难,导致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落实的难度大。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要上科学课就干脆带学生读课本,这样很多的科学教学就变成了一种“走过场”。

  二、我校小学科学教学实际现状的策略

  (一)完善保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我校科学教学条件

  转变观念,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从而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二)壮大科学教师的队伍,增强科学教师的师资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目前教师中有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不多,科学课教师主要任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大多属于“科学”领域的“新手”,没经过学科训练,知识水平上不能达到教学的需要,所以很大部分教师亟待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

  1.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致科学课没人愿上,没人会上。针对目前我校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我校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2.提升我校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科学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可是很多小学生表示科学课没意思,学完也没什么印象。这与学校科学课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内容无法开展,但我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科学教师科学素养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校长也要重视本校的科学教育教学。这是提升我校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前提条件。在这些前提条件下,镇、县要常组织一些科学教师培训,努力转变科学教师的思想观念。镇、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激发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比如进行青年教师科学课堂教学比武、案例设计比赛、现场说课比赛、教师操作技能竞赛、科学教师基础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活动,给我校科学教师提供很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不断地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

  三、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我校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现状,要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是基础,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教学能力是关键,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资源丰富科学课教学内容,这能着实提高我校的科学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9

  [摘要]科学概念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小学生科学概念学习的两个阶段———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是通过科学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功能联系起来的。从小学生的科学认识过程入手,从解释和预测功能视角出发,对北京市小学科学教学评优视频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注重概念结论,忽视方法引导;注重概念获得,淡化概念应用;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未能协调。提升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质量的对策为:概念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并重,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缺一不可,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有机联系。

  [关键词]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解释与预测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科学课标”)在前言部分指出:“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热爱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1]1由此可见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小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会运用科学知识,才能够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要在各种各样的科学活动中进行,而科学概念的学习是科学认识活动的基础。科学理论有解释和预测功能[2]63-64,这对于科学概念同样适用,即学生在获得科学概念后,应该“用科学”,才能体现科学的意义。概念学习包括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两个阶段,概念应用通过概念的解释与预测功能体现出来,学生只有获得并理解科学概念后才能准确应用,这两个阶段都不能偏废,而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之间的有意义联接。这种联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协调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两个环节,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联系。

  一、解释与预测功能对小学生科学概念学习的意义

  人类的科学认识过程是从客观事实到科学事实,再到科学认识,最后是科学认识的应用。通过观察与实验从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得到科学事实,再用思维加工科学事实得到科学认识[2]42。科学认识的成熟形态是科学理论,得到科学认识之后用科学认识解释自然现象,实现科学理论的功能。当科学认识出现反常或危机时,就会出现修正科学认识或产生新的科学认识,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虽然小学生的科学认识过程不具备人类科学认识过程的严谨性、复杂性,但是其基本重演了人类的科学认识过程[3]。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经历两个阶段:首先,通过探究实验获得科学事实,在积累科学事实后通过归纳概括、思维加工,逐步获得科学认识;然后,用获得的科学认识去解释和预测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科学概念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科学概念的学习与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合理的科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以及科学能力的提高都有密切关系。概念学习的过程包括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分别对应学生科学学习的两个过程。概念获得通常是以观测和实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抽象、概括由经验获得的事实,进而归纳出科学结论。而概念运用则是从一些作为原理的判断形式出发,通过逻辑推理,解释科学现象和理解科学原理。科学课标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1]2。当前,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得到科学事实,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科学概念。这种概念获得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已小有成效,学生在科学课堂中不仅能够获得大量概念,而且有了主动权,获得了更多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经历。中学阶段,学生获得概念之后,往往会用大量的练习作业来巩固所学。虽然大量的练习并不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特点,但其中也有借鉴意义。不同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情感发展特征不同,科学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小学阶段,虽然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完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4],但他们逐步开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由于其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有时无法解释科学概念中的原理,所以只要求他们能够把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足够[5]。而对于这一联系的过程,目前则相对忽视。在学生获得科学概念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是否获得了概念,而很少联系到概念应用,也有的教师在学生获得概念后只是简单地拓展甚至直接结束教学,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学生只有获得了清晰明确的科学概念才能准确进行解释和预测,在应用科学概念解释和预测现象中也能加深其对于科学概念的把握和理解,两个过程都不能偏废。

  二、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因此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与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只注重概念获得、忽视应用,教师的教学组织就会存在偏差,学生在学科学之后难以用科学。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科学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北京市2015年小学科学教学评优课视频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注重概念结论,忽视方法引导

  在“热对流”①一课中,教师通过烧热水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会热,甚至沸腾?”接着学生进行模拟烧水的探究实验,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并在烧杯中放少量锯末,观察锯末的运动路径。学生观察到的路径有锯末先上升再下降、锯末在水中从下到上转圈两种,这两种路径都是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缩影,只要稍加引导便能得出结论。然而,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了解“锯末运动的路径”与“水的流动”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难以总结结论。最后教师只好告诉学生底部热水类似于热空气会上升,上面的水温度低冷水会下降,如此循环往复就会使水变热,甚至沸腾,这就是水的热对流。这时再让学生复述解释“水为什么会热,甚至沸腾”,学生仍然十分迷茫,教师又在多媒体设备中出示了结论让学生朗读,并告诉学生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此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冬天开暖气会很暖和,而且暖气安装在室内下方”,有学生回答时还出现了“热传递”的字眼,但很难说出“对流”。观察与实验设计主要有三种方法:放大法、转换法和对比法。放大法是将观察对象放大,以利于形成强刺激或对细节的感知理解。转换法是将不明显或无法感觉的科学现象转换为可清晰感知的现象。对比法是将两个或多个具有同种性质的科学现象或变化过程进行比较观察,突出观察对象或通过比较作出逻辑判断。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了转换法,即把不明显的.现象“水的流动”转换为能够清晰感知的“锯末的运动”,用锯末运动的路径表示水流动的路径从而得出水的对流的结论。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有限,因此他们很难由锯末运动联想到水的流动,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转换法的应用,没有由锯末运动引导学生转换到水的流动,使得学生很难得出“水的热对流”结论,都是教师直接给出结论然后让学生朗读复述,学生并没有懂得“对流”概念的真正含义,很难区分“热对流”和“热传导”。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直接观察热水的流动,在学生观察无果的情况下再提出间接看到水流动路径的方法,加入锯末进行实验。注意把整个转换的过程教给学生,加深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从而得出“对流”的结论。这样在应用环节问到暖气安装在室内下方的原因,学生才能准确回答。

  (二)注重概念获得,淡化概念应用

  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掌握科学概念的重要方法,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加入了更多的探究环节,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探究往往很难把握的是时间问题,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给学生更多探究的时间,教师常常淡化了在探究之后、概念获得之后对于概念的应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科学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分离,学生很难学以致用。在“距离变化对磁力大小的影响”②一课中,教师先通过钓鱼游戏(磁铁吸引曲别针的多少)引导学生思考距离与磁力大小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然后再让学生用改进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最后学生总结出结论:磁铁与被吸引物体之间的距离对磁力大小有影响,距离越近磁力越大,距离越远磁力越小。整节课十分活跃,教师也很注重细节,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只是学生很少思考:这节课与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关于磁现象的知识离学生生活较遥远,学生在之前可能很少接触相关知识或者很少关注过此类现象,对于这节课的学习会很快忘记。如果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应用,如用绳子拴着小磁石便能很方便地取出掉入装有液体的瓶内的铁制品,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增强学生对磁现象概念的理解,又能实现概念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与预测。

  (三)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未能协调

  在“光的折射”③一课中,教师由射靶游戏引入,第一次让学生直接瞄准空水槽中的靶心,大多数学生都能射中,第二次让学生瞄准装满水的水槽中的靶心,绝大部分学生都没射中,通过两次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加水之后射不中的原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现象,经过启发,学生发现光会有偏折,这种现象就是光的折射。在认识了光的折射之后,回到射靶游戏,询问学生第二次射靶游戏中应该瞄准哪儿就能射中靶心?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说瞄准靶心下面一点,有的说瞄准靶心上面一些。对此,教师出示图片,问眼睛看到的靶心和实际的靶心分别是哪一个,学生回答也比较犹豫。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已经知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偏折,而第二次射不中靶心的原因就是因为光的折射,可是瞄准哪儿才能射中靶心学生很难回答出来。究其原因就是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两个阶段未能协调。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一条光线不能确定物体位置,一束光才能确定物体位置。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一条光线能产生折射,那么多条光线也有折射现象,多条光线实际就是光束。第二步,我们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太阳光束进入我们的眼睛,产生了视觉,眼睛看到的是物体的像。第三步,折射导致像的位置发生变化。水中的靶心反射的太阳光在传播中发生偏折,我们看到的只是靶心的像,实际靶心偏下方。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偏折,而在应用环节教师提出的问题是物体的像与实际物体的位置关系,显然这两个环节产生脱节,教师未能很好地协调:一方面,教师没有认识到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之间的联系,所以造成两个环节脱节,学生在获得概念后难以解释和预测生活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获得的概念,本身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三、提升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质量的对策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应该把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由生活引出知识,再把知识回归生活。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应该把概念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概念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并重

  概念获得是概念运用的坚实基础,只有学生对获得的概念有深入的了解,他们才能准确解释和预测科学现象。在“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④一课中,教师从生活中常见的小灯泡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展开研究。首先,让学生用给定的材料尝试点亮小灯泡,会有学生发现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此时组织学生观察、分析连接方法的特点。然后,带着发现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观察思考问题再次投入到实验中去,在成功发现多种连接方法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归纳总结出“闭合回路”这个科学概念。最后,学以致用,分析小灯泡不亮及小风扇能够转动的原因,学生能快速回答出正确答案。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放大法,先给材料让学生寻找小灯泡亮的连接方式,在学生发现多种方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把原本小灯泡内部看不见的结构放大,让学生观察外部导线与灯泡内部的连接方式,进而得出结论。学生在概念获得阶段层层深入,充分掌握和理解了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所以在应用阶段学生很自然回答出原因。这里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概念获得过程的引导,为概念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获得概念后能够很好地解释其他科学现象。

  (二)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缺一不可

  在“电能产生磁”⑤一课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再现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对小磁针的作用”和安培实验“通电线圈对小磁针的作用”,得出电和磁之间有联系的结论:电能产生磁。然后,让学生判断:两个学生在野外不同位置(一个靠近高压电线、一个远离电线)使用指南针会有什么不同,提醒学生在野外使用指南针时的注意事项。本节课的亮点是最后的迁移运用环节,教师在学生掌握本节课教学内容后并没有立即停下来,而是接着把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是概念学习的两个阶段,二者缺一不可。概念的获得阶段是一节课的重心,教师在这个环节应当多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学生只有在准确把握概念的基础上才能解释和预测生活中的现象。科学有解释和预测功能,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用科学服务生活,用科学也能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应用环节必不可少。

  (三)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有机联系

  在“轮轴”⑥一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用转动的竹筒把重物提起来,为建构“轴能够绕固定点转动”做事实依据。接着用竹筒和小竹棍组合把重物提起来,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是竹棍带动竹筒转动,并且两者组合更省力”,为“轮带动轴转动省力”做铺垫。然后把小竹棍换成长竹棍,发现更省力,为建构“同一个轴,轮越大越省力”的规律积累事实资料。运用更多的竹棍,怎么能使手运动的距离变近?引导学生认识到竹棍的运行轨迹是圆,从竹棍中抽象出轮,上升到抽象的轮和轴的组成、运行上来。学生对轮轴就有一个慢慢建构的过程,并且直观感受到轮轴可以省力。这时再拓展到生活中辘轳提水的装置,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是轮轴装置,并分辨出哪里是轮和哪里是轴。在本节课中,教师在概念获得环节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轮轴,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很直观地认识到轮和轴,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把概念获得和应用有机联系起来。教师在学生获得轮轴概念时就把轮轴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轮轴的运用考虑进去,所以学生很容易解释和预测生活现象。当然,应用不一定单独成一个环节,可以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注意拓展应用。斯宾塞曾提出过“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著名论断,从中可以看出科学知识对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概念获得的过程与方法,把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放在同等位置,并且充分协调两个阶段的联系,把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迁移,用学过的概念、原理解释和预测生活现象,把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0

  1.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和其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思维方法上,要求教师能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在基础素养上,要求教师能够做科研型教师;在教学能力上,要求教师形成自几的教学风格并具有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但是这些标准与许多教师自身的素质存在这很大的差距,加之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因为畏惧情绪而安于现状,造成小学校长在贯彻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教学管理工作难度的增加。

  1.2教学理念转变不及时

  新课程标准改革带来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如发展的理念、课程的理念、校本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评价的理念、研究的理念等,由于受多年定势思维的影响,新课标的理念没有真正被内化为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理念,这使得前沿性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的到达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内心。当前小学教学管理者的思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仍是按照过去对管理认识的观念并且一直重复着过去的管理模式。实际上,人们真正对管理内涵的认识,不仅仅在是在教学管理领域,在宏观的教育管理和整个学校管理和中都是滞后的。有些情况是虽然校长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师具有抵触情绪,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校长提倡的理念并没有得到教师具体的贯彻执行,这就是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没有得到转变。还有些情况是教师虽然参加了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对新课程的改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看法,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运用,但是校长为了保证升学率,进行强化意识教育并不允许进行新的尝试,这就是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没有得到新的转变。

  1.3教学管理评价陈旧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学管理的工作是以适应应试教育为前提运转的,对学生的好坏进行评价也是根据分数来定,对于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是依据学生的成绩来论,在学校管理质量方面只追求片面的管理方式。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和校长不但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而且也开始关注学生在能力提高和获得幸福感等方面上,校长不仅仅关注教师教学成绩,同时也开始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但是以前的考试评价制度仍旧制约着新课标的实施,学校的管理也还是以分数为主,这种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困境。

  2.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科学性措施

  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笔者认为:各个学科要有专业的教师上课才是理想的教育资源。只有强有力的教师资源,才能提高教师质量,才能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放心选择,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的需求。学校要用发展的眼观来看待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应该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的为教师提供各种深造和学习的机会。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应该把好人事这一关,各科都要有相应专业的教师。

  2.2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管理者的理念都还不能适应“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要求,因而不能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管理的作用,因此教学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加强能力、知识和管理艺术的提高,一切活动都要为教师和学习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服务。还要善于将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再通过制度的约束把教学的管理理念转化为教学管理实践。

  2.3科学评价

  校长要激发教师潜能,关注教师个体。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只有拥有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校长要深入课堂,了解实际教学中的情况,对教学工作作出具体的指导与检查,校长要将教学信息与动态加入到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中来,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教学管理工作需要科学的评价,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要从选拔性、终结性评价理念过度到发展性、过程性的评价理念,注重评价的多元性、诊断性、过程性、综合性与激励性,将以分数为主的教学评价标准转变为以人为主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和教师专业的发展,实现全校师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教学管理工作不能持续在以前日常教学管理的单一层面上,要从新角度出发,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更新陈旧的管理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调动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动性,争取把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1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增强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充分体验实践的过程,掌握实践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有趣的磁铁”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实践证明,学生制作指南针的方法非常巧妙:有的学生用细线吊起磁化钢针,有的学生把磁化的钢针置于泡沫塑料之内,等等。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如,在教学“弹簧里的`学问”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弹力原理改装一个小玩具。有个学生在玩具小车的前后左右安装了弹簧,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小车的运行速度很快,如果撞到硬的东西,小车就撞坏了;而安装上弹簧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小车就不会被撞坏了。其实,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落到实处的过程,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帮助他们不断深入地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科学现象。例如,在教学“弹簧中的学问”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给学生播放两个视频(“生活中的弹簧”和“生活中的弹力”);在教学“鞋底花纹的启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有关摩擦力(“生活中的摩擦”)的视频。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领略各种颇具特色的视听语言,这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极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了解自己,了解学生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自己,了解学生”,才能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了解自己”,即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利用自己的长处把事情做好,规避自己的短处把损失降到最低。例如:有的教师擅长演讲,所以能有效地鼓舞学生的气势;有的教师擅长电脑操作与课件设计,所以能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呈现知识。“了解学生”,即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和生活习惯等。实践证明,每个小学生都有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务必要明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他们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最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2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数学教师采用,它成为一种最实用的教学方式。只有科学运用这些课程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整合现代教育资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网络作为信息发展的产物,在新课标背景下很受推崇,学生也愿意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教师也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网络进行情境设置和信息查询,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发挥现代教育资源优势作用,科学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数学中绝大多数知识点是很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很多概念、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图形的变换、线段的移动等,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从本质上揭示数学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展示,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在“概率的.意义”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一个抓球小实验:黑盒子里盛有黄、红、白三种颜色的同样大小的乒乓球各3,让学生从黑盒子里一次抓出3个球,总共抓90次,看一次抓出来的都是红颜色的次数,红黄白各一个的次数,两个红色一个白色的次数……这个实验由于课上实验时间、实验场所的限制,学生实验内容、次数不够充分,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可能和预想的结果有较大的差距。笔者运用Flash课件模拟这个实验,使学生对概率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趣味题目使学生对概率知识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整合现代教育资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现代教育技术能展示大容量的数学信息,拓展信息来源,能进行形式多样的展示方式,从而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如果教师直接在课堂上画出相关的几组图形,会大大浪费教学时间,还缺乏形象直观的效果。为更好地优化教学结构,教师通过Flash动画手段让直线移动起来,从而展示直线和已知圆的位置关系,深刻理解相离、相切、相交的几个概念,学生通过动态观察,理解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值关系,推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这些关系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4、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在几何教学中很多图形是变化的,如线条的变化、角的旋转、面的转动等,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展示,在过程中可以实现暂停控制,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在代数教材中很多的知识点是数形结合的,同时还涉及增减性的问题,学生接触起来较为困难。教师通过科学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数学素材的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提供给学生探索的情境,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使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学习,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水平,开辟崭新的天地。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3

  摘 要: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到学科教学实践中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重点关注的课题。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学科,但在课堂实验教学活动实践中,呈现出实验低效的情况。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发表

  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到学科教学实践中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重点关注的课题。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学科,但在课堂实验教学活动实践中,呈现出实验低效的情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诸多优点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为课堂教学增添无限的活力,从而帮助小学科学顺利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本文将结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案例,探讨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新形势下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供实例。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1)信息技术能够规范实验操作。小学科学课程中涉及的一些实验操作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小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不仅仅会使实验失败,甚至会有可能发生一些危险性的不良后果,进而使小学生害怕做实验,不利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模拟实验,为小学生营造出一个逼真的实验环境,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对相关实验的感性认识,进而提高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信息技术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中,有一些科学知识相对而言难以理解,小学生很难顺利认识和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实验教学课件,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动态以及视听效果,进而降低实验教学难度,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3)信息技术能够缩短实验周期。小学科学中很多实验需要很长的周期才可以得到相应的观察结果,这就使得小学科学教师难以在规定的课时之内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从而影响到实验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关实验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向小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帮助学生认识这一实验变化过程,使得他们不仅可以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又让他们得到相应结果,从而有利于缩短实验周期,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强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并进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将小学科学实验以动画、视频以及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完美展现,从而为小学生营造出一个静态与动态完美结合的教学虚拟实验情境,从而吸引和感染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中,进而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如果仍然受限于传统教学理念,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小学科学应用在认真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心理和生理特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验教学环境,进而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和深入探讨。如在进行粤教科技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第一课教学时,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先向小学生播放动画视频“海边归帆”,并且向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利用视频和问题吸引小学生,并组织他们进行自由且充分的课堂讨论。总之,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动态和静态完美结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探究不仅仅是科学学习的目标,而且同时还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由于教学目标的日益多元化,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受限于课堂条件使得小学生无法亲身参与实验或者一些比较抽象的科学知识无法在实验室顺利进行的实验过程,这都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借助于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学探究,将较为抽象无味的科学知识趣味化,将相对静态的科学知识动态化,从而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实现由依赖教师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从而加深理解,优化科学探究。如在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8课《点亮小灯泡》中,很多小学科学教师都是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然后分组实验,这样的探究活动相对单一,难以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电路连接进行动态的视频展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且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串联和并联的电流流动方向的演示,从而做到寓教于乐,不仅有助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又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3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程资源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和结论等多方面。”因此,针对科学实验所需知识较为广泛的现实情况,在新形势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而应该逐渐打破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之间的划分界限,利用信息技术使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课程资源之间的共享和交流成为一种可能,从而拓展知识面和补充知识结构。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导小学生自由地进行网页浏览、信息检索、资料下载等,进而利用查找到的网络课程资源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小学生也可以在科学教师的科学引导下,主动访问相关科学网站以及科学课程站,例如在《空气污染》教学时,组织小学生访问国家、省市环保局网站以及相关科普网站,组织他们进行课堂讨论,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应该重视提高自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给予他们科学的组织和引导,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外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

  2.4利用信息技术注重适时适量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许多天然优势,但并不能够完全替代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对信息技术过于依赖,使得他们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只能进行机械式教学,完全抛弃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利与弊,应该根据实验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选用科学且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在进行《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课程教学时,就不要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只要我们找到小学生日常接触过的仙人掌、水仙花、萝卜、土豆等,经过教师简单的现场演示,就完全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观察与测量》,应让学生自己在玩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去收集各种信息,发现事物各自的特性。像这样的课程,都不必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总之,如果我们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方法,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我们应坚持将信息技术和科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进而帮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4

  一、优化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导火索,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进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否则探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1.实验导入。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食盐的溶解》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杯清水与若干食盐,将食盐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食盐不见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食盐去哪儿了?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2.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更能突出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多媒体展现的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内容,而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生动的场景之中,这样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3.悬念导入。

  小学生好奇心强,运用悬念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如在学习磁铁时,教师可以将磁铁提前放于衣袖中、口袋中,放于乒乓球中,为学生表演魔术,随着衣袖的移动,可以将乒乓球吸附于衣服上。学生跃跃欲试,但是学生拿在手里就不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更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

  二、有效提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是发现的基石、智慧的开端。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这样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探究与自主构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1.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学生的认知是经历从已知到最近发展区再到未知的循环过程,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设计问题时要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结处最近发展区提问,这样才能基于学生基础,又具有一定深度,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事实,但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探究,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地发展。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能提出“一刀切”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能面向全体,只能成为部分学生的探究。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探究。

  3.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传统教学提出的大多是检测型问题,只限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并不利于学生思维与探究的开展。不能拘泥于标准答案,而要提出开放性问题,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摆脱固有思维的枷锁,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有效的科学探究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爱追根溯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特点,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如在学习《观察土壤》时,我首先让学生课下采集土壤,课上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采集土壤是为了研究,那么我们要研究土壤的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展开认真而积极的思考,结合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提出要研究土壤的成分、是否含有水分等。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探究热情更高。当然小学生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提出的问题难免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不可武断地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课外有着更宽广的探究空间,更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这样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更利于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如学完《树叶落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随着天气的变化,植物有何变化?让学生展开长期而认真的观察,这样更利于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学完《盐在水里溶解了》,让学生探究如何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这些课外探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更利于学生综合水平提高。

  五、总结

  总之,我们要发挥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放妥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这一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5

  摘要:生物理念的灌输,从小学教育阶段就开始进行。由于各阶段教育理念的不同,各阶段的生物教学方式有所区别,教育内容与教育理论深入情况也呈现分化。中小学生物课程实际内容相差较大,由于教育人员相互独立,教育衔接工作难度较大。由于中小学生物教学内容差距较大,且具体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导致学生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将教学衔接工作做好,才能使学生形成如一的生命科学发展观,同时使理念消化进度与实际教学内容结合,提升理论知识构建,保证整体教学质量,从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生物;教学衔接

  一、小学科学课与初中生物课异同性比较

  (一)相同性

  在课程设计上,小学科学课与初中生物课都是为提升学生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看待事物变化进而探索内在原因的能力。两种课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而提供探索条件,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变化规律,培养出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在发展学生对生物认识的同时,提倡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角度进行探究,进而学成有特色的思考方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现象及原因描述,充分展现自由化个性化学习方式。教育内容上,两者也是围绕普遍现象与常见事物进行教育,教育内容较贴近生活,并且实用性强,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与实际生活的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以全面的知识体系看待事物的发展,使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及时进行知识消化并且得到运用。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科目,发展正确看待自身身体的观念,从小学到高中都以相同的主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身体与器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培养保持健康意识。这些观念的相同性,为后续做融合工作构造了良好塑造环境。

  (二)差异性

  由于小学科学课侧重全面认识意识构造,初中生物课则侧重深入了解知识体系,两者的目的性不同,因此必然会产生分歧。前者在课程中展现的是整体自然界,而后者则是将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后者在分析上更为细致,需要的专业知识也要更加深厚。科学课只要形成对身边事物的整体意识就可以满足基本需要,教育目的就初步达成。生物课则需要对具体事物进行了解,明白其中的内在结构与形态特征,并且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对比性。两种课程在设计理念上表现得深入层次不一,小学课程满足知识获取,加上少许实践能力就已经足够。初中课程中,除了足够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发展起来,培养学生进行思考发现事物关系,深入研究科学内容的能力。由于科学课重要在培养全面意识,因此在课程上并不限于生物内容,也掺杂了其他基础常识,如天文地理以及化学等知识,教育中心并不在专业能力上。生物课则将题材进行限定,规定只以生物知识为主体,看待世界的视角限定,中途只会掺杂其他知识作为辅助。小学内容只需要学生了解事物,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观察到课程内容与实际的统一性。进入初中之后,就要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要求了,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够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小学知识的向外扩展的过程,逐渐形成对外部的认识,知识体系只需要完成理解过程就足够。初中知识则是内外交互的,对外部知识深入,同时对内在关系开始建立联系,将事物的交互关系进行了解,知识体系向更深入化运用,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观。

  二、小学科学课与初中生物课的实际衔接问题

  (一)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从教师的角度看,科学课在小学体系中属于副课,没有考试考核需要,因此放太多资源在此类课程上,收到的成效不高。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教师挪用科学课用于上其他课的情况。课程设计也受学校实际情况制约,课程中实例少,学习过程也大量以书面文字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科学课知识有趣,趣味性高于学习性,但是课程过于古板,课堂上约束也较多,实际内容没有课本上讲的有趣。由于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计上也敷衍了事,讲课方式古板无趣,传授知识时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在实践实验上,由于教学资源不足,或者嫌麻烦不愿安排,种种原因导致课程实践上出现误区,实验迟迟不到位,关于实验内容与结果,用口语讲述的方式代替实验进行,内容空洞且枯燥,学生关于实验发生条件与实际结果,不能形成有效的意识。不能形成清晰而一贯的认知,将会影响后续教育过程。由于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这点并不只在科学课上出现,生物课同样也有类似情况,分值少教学比例不多,整体课程的安排都没有很合理。衔接工作的完善程度,会极大被具体工作质量所影响。因此,在课程设计与完整程度上,还有很大发挥空间,能够将实际衔接工作进行完善。

  (二)教育方法差异大

  如果以学生的喜好角度进行课程内容排序,科学课与生物课的排名都很高,其中科学课还比生物课排名稍高。但是实际课程表现中,学生对科学课与生物课的反馈都不高,说明后天教育方法对学生造成极大影响,教师无形中对学生灌输了极多自身对课程教育的理解。教育内容设计有差别,教育方法有极大差异,造成衔接工作质量低,影响学生理解学习,从而对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交流上,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对彼此的课程内容互不了解,无法形成统一的教育方式与理念。首先体现在课程安排上,科学课安排得更多的是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观测并理解发生原因,安排的实践课也是为了加深理解,也就是说教育方法侧重于观察与融汇。而生物课上,课程内容偏向于专业,对知识的获取与了解重于其他,教师将各种理念传授给学生,然后安排实验内容进行实践与测试,教育方法侧重于知识供给与运用。教育方法转变巨大,将会影响学生理解适应,产生的教育成果也会受到影响。

  三、衔接教学工作的调整与改良

  (一)教育方式调整

  科学课与生物课的衔接工作,需要从调整教育方式入手。将两种课程的教育方式向统一化靠拢,尤其是实验课程的比例。教师的教育方式都应该侧重于课本内容,同时以相类似的讲述方式,使学生有连贯的学习感觉。教育方式上,尤其是接近衔接过程的课程,更应该运用相近的教育模式,将教学方法设计得更复杂一些,以便学生们在课程转变之后更快上手。同时培养起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充分理解教育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后面接触更深入的知识时,能够套用现有的知识结构。在小学科学课堂教育中,逐渐将主导权由教师过渡给学生,加强讨论环节在课堂中的比例,使学生进入中学时,能够快速地适应教学环境。教育方式的统一化,可以将衔接教学在实践工作中得到运用。

  (二)教师理念转变

  提升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是衔接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教育是个长期,可以延长至终生的过程,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无比重要。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进行调整,并且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进行教育内容的设计。教师从理解教育的阶段性与统一性开始,将教育内容的层次感进行探明。教师在教学中随着进度逐渐将知识的传导转换为对知识的运用,且倡导学生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独立寻找解决方法。科学教师与生物教师彼此要互相了解课程内容,找出课程内的共同之处,将衔接阶段的教育内容进行同化,共同推进衔接工作顺利进行。在出现有学生不能很好适应课程衔接过程时,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殊性,安排小范围辅导训练,使学生跟上学习进度。如果出现不适应的学生团体较大,将课程要求进行调低,使学生能够跟上整体学习进度,减轻学习中的挫折感。教师的理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极大。

  (三)教育内容优化

  由于两种课程相似性较高,所以可以安排一些类似内容用于前期衔接工作,以相似的方式教育学生,使学生有课程内容的熟悉感,但是内容又较以前深入,从而使教育内容衔接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内容越接近,前期衔接工作效果越好。而且,前期安排的实验也要根据实际教育进度进行调整,将教育内容插入实验操作的频率增多,激发学生探索意识,从自己探索事物变化开始,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的验证。在衔接教育阶段,以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进行后续工作的开展,能够将教育内容优化到实践可用的程度,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持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设计问题解决方案,提升生物知识运用能力。在实验内容上,以简单实用为标准,做到教育内容有效而实际。从教育内容层次上,逐渐以独立概念向事物交互影响概念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时提供科学有效的思路。教育内容的设计与优化,始终以传授科学有效的知识为基础,进而切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其更好为衔接工作服务。

  四、结语

  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出发,结合实际课程中的共同理念,将各因素进行动态融合,共同形成学生对生物的科学认识,培养认识生命科学的专业素质。首先着手于认识课程共同点,将两种课程视为一体进行层次辨别,开始构建内容的深浅度,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生物内容,同时加强学生动手实践内容,以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这项工作需要教师们的协同努力,达成小学科学课与初中生物课的完美衔接,实现教育成果共同分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笃康,陈玉金.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学的有效衔接[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100-102.

  [2]杨伟.对中小学衔接教育的思考[J].教育战绩,2014(1):117.

  [3]卜祥秀.初中生物与小学科学衔接的一点思考[J].课堂教学,2015(2):60-79.

  [4]鲁银婧.贵阳市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精选)07-14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07-21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07-15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荐]05-17

(合集)小学科学教学论文05-17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通用]05-18

(精)小学科学教学论文06-14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优秀)06-16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推荐】05-25

[合集]小学科学教学论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