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4-08-03 17:15:26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通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反映,讲,空洞无物;写,粗制滥造。原因之一,是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忽略了背诵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离不开背诵成段、成篇的好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背诵;作用

  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古人云“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乃至背诵不但能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还能促进写作。在《新课标》中就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诗文,并没有降低背诵的要求。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笔者觉得抓好背诵收获颇多,下面是本人关于背诵作用的几点体会:

  一、背诵是语言积累和学习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头脑中记住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因为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是人们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依据。“储存”就是将输入的知识信息最大限度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不是本本上。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不能储存,学习活动就无法深入发展。不断的储存,逐渐积累,就是语文学的基本形式。而储存积累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方式,便是背诵。现代语言学认为,不管语言如何复杂,它只是一种操纵的习惯。学习者完全可以通过强化、塑造、模仿而成。中学生头脑中没有多少有关书面语言的认知结构供其作为学习和记忆的参照物。背诵名家名篇,可以为他们提供典范的遣词造句的样本和参照物,进而构建一个合乎规范的语言运用参照体系。背诵的所有范文,都将成为学习者整理语言编码的系统的参照物而发挥积极规范的导向作用。

  二、背诵有助于理解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读书百遍”在古人中不就是背诵吗?可见这诵读的功效吧!但学生的自行背诵往往是只顾背诵,且不管背的内容是什么,更不会在背诵中去领悟含义和美妙所在。如果能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就能事半功倍地将要背诵的内容记下来,而且能促进对文章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训练之初,内容上从“少”而“精”开始的,我首先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对所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分清层次,归纳层意,培养先理解后背诵的良好习惯。学生为了更快地完成背诵任务,就要不断地对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清层次,概括出层意,然后在背诵时通过回忆来帮助自己完成背诵任务。这样久而久之,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培养了分析、概括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在背诵的训练中“其义自见”的目的。

  三、背诵有助于增强记忆

  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说,所背诵的总是不可避免的要遗忘的。人的记忆遗忘的速度是和重复的次数成反比的。要想永久的记忆,那么就必须反复地背诵。

  大脑越用越灵活,在反复的诵读背诵中增强了大脑的记忆力,积累也就多了,在运用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了。笔者在每篇的课文里精选了部分优美的语句或精彩的段落让学生进行背诵训练,来不断地增强他们的记忆力,通过分散训练(指每课的部分段落)学生的记忆力不断的增强,词汇量大量地增加,语文的成绩 也随着逐步地提高。

  同时,背诵必须与默写相结合,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默写不仅是培养写的能力,也是考察学生对所背诵内容的理解的正确性。有些学生能够背诵得滚瓜烂熟,可是一落笔却是错字百出,说明他的记忆当中,还存在理解上的不足和漏洞。

  通过默写就会促其改正自己的背诵方法以达到最终目的。而且经常地默写一些优美的语段或句子,为他们在今后的习作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所以我采用“以默写代替面背”的背诵方法,这也可以把我们老师从繁重的检查背诵中解

  脱出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很好的达到检查的效果,还能促进他们写作能力地提高,这样“一箭多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背诵有助于积累素材

  有位著名语文教育家说过:“学习语文没有多少捷径好走,就是要花一点笨功

  夫。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文章要一篇一篇地熟读背诵。这个功夫是省不得的。”这“笨功夫”不就是在背诵中积蓄好词佳句吗?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为后来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写文章不用查资料就能准确地旁征博引,得心应手,这是与他青少年时期大量背诵文分不开的。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就重视熟读成诵、博闻强记。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趁精力充沛、记忆力超强的时候,多读多背,不但要背诵课本上的名篇名段,还应注意积累课外书中的精彩段落,充分占有典范的.语言材料,这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大有好处的。我带的毕业生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中有一位叫娉婷的同学,她由原来的智商不高的小学生(她父母也因此希望老师多辅导)到后来成为优秀的中学生,正如她所说的得益于不断地背诵,开发了大脑,开发了智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背诵并加强"背功"的培养训练,对学生导之以法,助之以力,鞭之以策。在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老师要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在背诵中形成"兴趣合力"。我的教学实践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提高他们的背诵兴趣。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被老师发现并加以肯定和表扬。因此,在"背功"的培养中,语文老师应努力花心思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尝到背诵的甜头。

  当然,虽然背诵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但却是提高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重视背诵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的指导之下,轻轻松松背文章。珍惜这记忆力最为旺盛的大好时光,发挥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应有的作用,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作文是进行语文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作文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研究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作文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可供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感情、发挥个性的写作氛围,帮助学生消除思想顾虑,保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提倡学生根据自己所见所想大胆写作、有感而发、随情而抒,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感受。没有了约束和禁锢,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够完全体现出来,自主表达的空间也随之拓展,同时,一篇篇精彩的佳作亦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改变传统教育方式,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一直推行的教育方式。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比较“简单”,这是的简单就是指教师的一两条评语可以陪伴自己走过多年的教学历程。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每次看到自己的作文评语都局限于“较上次有较大进步,继续努力”“阅”等,严重的打击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会产生一种感觉:无论自己如何写,结果都一样,这样久而久之,即使学生曾经很有写作兴趣,到后来也会失去写作的动力。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要着重去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写的好的部分标记出来,要注意对学生的表扬,即使是再小的进步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三、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培养,适当地欣赏学生,鼓励肯定学生

  过去某些阶段的教学中,最失败的地方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用标准来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新课改一直非常重视小学的改革进度,加强对小学教学监察的原因。新时代的教育是要培养思维活跃,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推行了多年的改革,现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明显都有了变革,都在积极主动的去按照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开放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增加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作文写作,写的是学生的认识,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直接打击学生,否定他们的想象力,而是要适当的开导,经常的鼓舞学生,表现出对他们的欣赏和肯定。比如:有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用到的比喻非常富有想象力,但稍有一些不合实际,这时候,教师不要直接给学生划掉或者打上叉号,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想一想,这样写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或者夸奖学生有想象力,很有前途,并适当的依照学生的思路给出意见,鼓励他们写的更好。学生的内心很脆弱,欣赏和肯定给他们的正面影响力非常大。

  四、作文教学要打破传统,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的摆脱落后的束缚,不断进步,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注意打破传统,勇于创新。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指导方式的突破,多进行一些情境教学、课外教学、互动型教学等,改变课堂以往的风气,在开放、活跃的氛围中让学生有发现、有体会、有感悟,然后才有东西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的年龄,是思维方式形成的阶段,不要用纲常来圈住他们,要放任他们在合乎情理的情境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假设,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六、让学生自己作“文”

  小学生的所谓“创造”,只能是相对模仿而言的,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作文,要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极发现和了解事物,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或者感悟,重组语言,进行“作文”。只要是书上和其他同学没有用过的,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的叙述,一个词语的新用法,教师都要抓住机会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尝到独立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独立写作的信心,也借以激起其他学生的创造欲。尤其是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运用,例如造句,再要求学生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对于有自己新观点、新体会的作文,或者是描写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的新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讨论,为什么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我们倡导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当他们做到眼观四处、耳听八方,接触和了解了一些事物后,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引起大脑的思考,考虑成熟之后就产生了同外界交流的欲望,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和鼓励,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这样创作出来,抄袭和机械模仿的现象当然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更加真实了,更能表情达意。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只要教学中掌握了方法,让学生学会了作文技巧,作文就不再成为学生的重点和难点,也就会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3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创新是指在人们已知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并创造出新的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一词的含义比较广泛,并不仅仅是发明创造一件东西,而是一种对思维模式突破的重要举措。创新教育主要是指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摒弃,引导学生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之中能够对新知识与新内容进行探索。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之中,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方法有所掌握,并且能够为创新全新的创新人才奠定发展基础。所以,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符合新课改基本要求的重要举措。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确定先进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作为主要的内容便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般而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主要采取“灌注式”教学法,这种方法不仅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也会阻碍教学的有序发展。但是在新课改下实施创新教育,不仅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也是推动教育变化的重要举措,需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定先进的教学目标。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学理念的基础与保证,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陌生的词语,并对文章的大意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但是要想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则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体会文章所表述的已经,让学生畅谈自己心目之中秋雨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积极创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好与坏关系到创新教育发展的优与劣,但是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由于语文教学内容有所局限,很多教师的课堂任务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词语,主要采取的方式为默写、听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落后,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会阻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所以语文教师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将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变,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望天门山》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便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将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对每一句话的含义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无法真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之中要让学生对诗文的基本含义有所理解,并且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掌握。或者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进行指导。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需要联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序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形式,如果在新课改下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则会导致整个教学内容不让乐观。由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方式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同时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从创新教学方式出发,将传统教学方式所采取的“灌注式”教学模式进行摒弃,将学生机械接受知识,机械记忆内容的方式进行改变,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语文教师在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比如开展合作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式、探究教学方式等,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科的魅力有所了解。比如在学习《小摄影师》一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手机、相机、DVD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进行记录,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对摄影的过程有所了解,能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经过实践,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四)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创新语文教学

  评价体系是每一个学科需要构建的内容,评价体系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教学目标的重要反映。在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选择多种评价方式,要扩大评价范围,不可仅仅局限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需要加强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此外,评价体系还需要从学生思维能力入手,不断鼓励学生思考与创新,并且还要提高评价的力度,给予学生精神以及物质的奖励,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对创新教育有所认识。

  结语: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体系变革的重要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树立先进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构建评价体系,以此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

  摘要:想象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也在逐渐的缺失。但是在小学阶段,想象力作为小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作文是重中之重,而想象力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本文将分析想象能力对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能力

  一、想象力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想要写作的动力

  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都富有想象力,但是他们还并不是十分善于表达,或者由于没有倾听者,想象出来的东西只能埋没在自己的脑中。而如果在这个时候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通过适当的鼓励,就可以激发学生想要创作的欲望,提高写作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表现:1.当学生通过想象力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们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学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所想象出来的东西,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因为都是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所以学生在这个时候都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这样的写作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2.当学生写的文章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逐渐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引导,剩下的所有环节都有学生自己来独立完成创作。3.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想象力,扩展自己的想象空间才能更好的完成写作,这样便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在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一些适当的鼓励,可以更加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

  (二)使学生的作文更具个性化

  每个学生的想象力都是不同的,不会出现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想象力。当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的时候,便会逐渐产生自己独特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风格,在现代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往往想要追求的就是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不同性,而通过想象力进行创作就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完全的放任不管,当学生的想象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和偏差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制止和更正,不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通过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果想让学生学会写作和更好的写作,就需要学生先学好书本上的课文,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可以通过课文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秋天的雨》这一课中,我们教师在讲完课文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发散性问题的提问: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天的雨的,那大家来想一想春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夏天的雨又是什么样的?之后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并且让学生回去之后通过自己的想法来写出记忆中的雨。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同时学生写作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通过课外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同时写作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因此,写出好的作文需要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不切实际的想象是无法写出优秀的作文的。例如在《四个太阳》这一课中,我会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题目是四个太阳,但是为什么会是四个太阳呢?天空中明明只有一个太阳,是不是印刷错误了呢?然后让学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进行引导。在讲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个课外作业:在神话中,曾经在天空中出现过十个太阳,大家回家找找这个神话明天来讲给别人。而这之后学生都会回家查阅资料来了解这个神话故事。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扩展了课外知识的储备同时也因为课前的提问而激发了想象力。当学生拥有了足够多的课外知识之后,再进行写作的时候,就会更好的引用一些自己所读过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学会别的作家的写作方法和文章格式。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写一些事物类的描写作文,比如说作文的题目是《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观察春天,引导学生细心的.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用眼睛认真的去看,用心认真的去体会。同时,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作文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要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不会显得乏味无趣。这样做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的氛围,让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四)借助图片来激发想象力

  小学生由于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于长篇的文字很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会使教学课堂变得活跃,不那么枯燥乏味。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张乡村耕作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这张静止的图片来自由的发挥想象,并且写出一篇文章,题材不限,可以描写这张图片的任何一个部分,也可以根据这张图片来描绘农民伯伯的生活,但是一定不能脱离这张图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便可以根据一张静止的图片进行自由的发挥,在脑中让这个图片“动起来”,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学生是自由发挥的写作,不会变的死板,也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只注重写作技能的培养,因为即使会了再多的技能,没有想象的存在,也无法写出优秀的作文。而且,想象力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也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云.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亚太教育.20xx,(22):17.

  [2]刘祥琳.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xx,(17):88.

  [3]周娟.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xx,(09):43.

  [4]张桂英.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初中生优秀作文.20xx,(16):1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

  摘 要: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阅读语文生态道德教育,并提出了几点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态道德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小学语文阅读素材的作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生态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生态道德教育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开展的学习语文知识的活动,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生物和生态环境知识,还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在这一教育中,师生、知识、社会之间形成了多层次的.互动,因而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

  二、如何实施小学语文阅读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这一教育新课题,教师应该多加探索,不断实践,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1.依托阅读素材,感知美好环境

  小学语文阅读素材中有很多被附上美丽的插图,还描绘了美丽的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阅读素材的道德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美好的环境。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时,教师可以利用阅读素材中的插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古桥、溪水、山林、悬崖等自然美景,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好会在学生心中唤起感觉,这时再来学习课文,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中美好的景物,如草原、森林、田野、城镇等,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美好。

  2.依托文章亮点,激发生态意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可以依托文章的亮点知识,激发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针对文章的写作手法,有一些是借景抒情,有些是托物言志,还有一些是借古讽今等,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写作手法,抓住文章的写作亮点,向学生上一次生动的环境教育课。例如,在学习《白杨树》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白杨树与边疆战士的关系,学会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对白杨这一景物产生崇敬之情的时候,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景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心中燃起对环境的赞美之情。

  此外,教师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还可以借助于课外活动形式,如减少制贺卡送祝福数量、312种植行动、保卫山林拾垃圾、调查水污染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保护道德意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翟耀春。小学语文生态教学的思考.黑龙江教育,20xx(1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创新是事物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教育也是促进人类发展和创造实践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教育往往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价值。当教育和创新结合起来时,则就是创新教育,借助创新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技能的人才,所以语文教学创新对于促进语文学科发展,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应用能力十分重要,有助于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浓厚语言及文化功底的创新人才。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有助于引导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创新并不是完全推翻,而是改善和完善的过程,语文教学创新能够在坚持新课标对语文课程要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言文字功底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性,完善其品的人格和修养,引导学生树立关注社会价值的理念,帮助他们科学设定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再次,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的前提基础是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这样他们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领会,并能够“学以致用”,这样一来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进步和个人成长,帮助学生拓宽了思维的广度,提升了思考的深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路“行走”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通过多种合理的学习渠道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深化现有语文知识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新鲜事物,持续不断的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避免在教学时“照本宣科”,而应当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教学创新,打破教材的局限,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教学方式,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勇于突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思维活性,待着饱满的教学创新热情投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比如,笔者在进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照本宣科进行文章教学,而是首先让同学们对我们生活中的石头进行观察,通过学生语言的描述,阐述他们看到的石头的样子。同学们收集了很多石头,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的石头圆,有的石头尖,有的石头光滑,有的石头粗糙,每一块石头都不一样。之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学习中来,这时候同学们发现,李四光发现的“石头”和他们发现的石头更加不一样,而更加重要的是,李四光因为一块石头引发思考,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奇迹。通过这样的方式,从实践中出发培养学生们勤于思考和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每一节语文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当把控全局,敏锐观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首先,语文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了解学生个性化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更喜欢语文学习。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时不应偏离教学的主题和目标,在完全领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合理采纳学生对语文教学创新的可行性建议,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创新教学模式。

  (三)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创新离不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这也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应当适度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优化现有的语文教学资源,并对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教师书面书写的效率,从而为启发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交于传统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思维活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继续创新。比如,笔者在进行《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程教学时,首先使用多媒体播放了我们国家在过春节时候的样子,红红的鞭炮、喧闹的热群、五彩斑斓的花灯都通过视频的实行直接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仿佛不是在上课,而是已经进入到了年味浓郁的春节。之后,笔者让同学们说说自己记忆中的春节是什么样子,有的同学说要家长都会自己给压岁钱,有的同学说会在家中看春节晚会。此时,我则引导同学们对文章进行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一下北京的春节,并与自己记忆中的春节进行比较。这极大地促进了同学们进行文章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三、结语

  创新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程,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也同样如此,其需要教师运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需要从方式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需要学生的积极努力,甚至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只有全体人员一起努力,创新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才会让学生从教学中不断收益,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成长。

  作者:岳慧君 单位:江西省丰城市张巷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xx(30):5~6.

  [2]陈映洁.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xx(33):163~164.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7

  一、唤醒读者意识,激发写作潜能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就可以在班级里面来组织一场写作文大赛,主要是以“喜欢的卡通形象”为写作内容,小学学生对于各种卡通人物都比较熟悉,因此面对题目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厌倦情绪,而且有着“六一儿童节”的节日的气氛烘托,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写作,当教师告诉学生写的好的文章将会达到学校里面进行评比的时候,学生的写作势头就更足,这样学生在参与写作过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负担,而是感觉到一种快乐,学生在这样的情绪调动下,写出来的文章也是高质量的。

  二、留心观察生活,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学生的写作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话题,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时候,就需要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要抓住学生喜欢的事物,找到学生的敏感兴奋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前,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进行观察,然后在观察之后进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具体生动的。因此,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在平时的时候中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哪怕只写了一句话、一个词语,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使得学生情感得到了宣泄,而且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又会增加一些新的体会。实际上,记录和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素材积累的过程。教师在安排写作题目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进行安排,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安排,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表达的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对写作很不敢兴趣,每次交上来的作文都是各种范文拼凑后的结果,但是无意中发现该同学在和别的同学进行聊天的时候对“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就让学生以“喜欢的食物”为话题进行写作,然后很吃惊的发现,学生在交上来的作文《汤圆》中,对于煮汤圆中的各种细节以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程描写的十分传神,细节描写和到位,然后就鼓励学生接着进行写作,然后学生又在接下来写了自己喜欢的粽子、火锅、鸭脖子等各种各样的有关吃的内容,文章里面都体现了学生对于这些食物的感受,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多次的表扬以后,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激发了出来,在进行别的题材的文章的写作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很快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写作,很快写作水平就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

  三、培养发散思维,激励学生思考

  教师在给学生安排写作题目的时候,不需要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过多的限制,小学学生的思维正是最为发散的时期,因此对于事物也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见解,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就需要来保护学生的这样一种发散思维,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要进行鼓励,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那里得到认可,然后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能够保持这样的一种写作势头,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带学生去参观一次动物园以后,然后让学生写自己去动物园的经历,然后就发现,学生在写作的过程,有的学生写的时候就将自己和动物的对话写了进去,而且在描写动物说话的时候十分生动,学生看到的那些动物都是能够和自己进行交流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的时候并不需要过多的惊讶,学生将整个游动物园的过程写成了童话故事也无可厚非,这都是学生对于世界的感知,并不需要教师过早地告诉学生外界事物的真实样子,学生终究有一天会自己明白,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保护学生这样一种看待事物的态度。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看待事物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学生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也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写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

  摘要:“知识树”是指将各个作文知识点的序列归整在一起,通过“树形图”的方式来呈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知识树”来将与某个作文教学主题相关的所有知识点汇总在一起,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有利于让小学生建立宏观的作文感官,为灵活应用各个作文知识点打好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从帮助学习建立宏观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语文习作能力、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三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将知识树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知识树;应用作用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效率最低、效果最差的教学内容,不管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写作文,还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来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习作自由,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都没有明显的提高。追本溯源,最根本的原因便在于小学生没有建立稳固的、灵活的、可迁移的习作知识结构,也没有掌握良好的习作技巧与习作知识。如果教师可利用“知识树”来组织作文教学,那么自然而然便可增加小学生的字、词、句、段落、篇章的储蓄量,学生也可在知识积累中了解篇章结构、语言句式等语文知识的应用方式,自主尝试在本人作文中展开实际应用,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作能力。

  一、帮助学习建立宏观知识结构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同一种习作技巧,不管教师强调多少遍,小学生依然会在相同的问题中出错,而大量重复性的习作问题则会逐渐消磨掉小学生的习作自信,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的循环状态。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小学生所形成的知识和结构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所以无法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知识树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习作知识结构,为学生灵活迁移习作知识做好准备。比如,在“写一处自然景观”作文教学中,笔者便以“知识树”的方式来总结了写景作文的习作要求。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绘制了一棵知识树,在树干中写下“写景作文技巧指导”,然后以六个枝干来标注了写景作文的六个习作技巧,即观察为基础、善抓景物特征、确定习作顺序、做到动静结合、抒发真情实感、善用优美语句。在每一个枝干下,笔者也会细化每一项内容的具体内容,比如在“确定习作顺序”中,笔者还以“小枝干”介绍了写景文章常见的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这三种写景顺序,并用具体实例展示了每一种习作顺序的.习作效果;在“善用优美语句”中,笔者也介绍了拟人、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以例句来让学生感受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习作效果。

  二、提高学生语文习作能力

  小学生目前在作文中所存在的内容空洞无物、语序颠倒混乱、错别字与语病较多、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都是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我国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比较低下。然而,“知识树”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它能够让小学生灵活调动与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各个习作知识,每当教师布置一项习作任务,他们便可回忆相关知识的“知识树”,利用“知识树”的各项内容展开有效习作,写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文。比如,在“写观察日记”一课中,笔者便以“知识树”的方式来总结了观察日记的三个习作技巧,即观察要抓特点、重点;观察要有顺序,可以从上而下、从内而外,也可以从中心到四周;观察既要有整体,也要有细节。在以“知识树”强调了观察日记的观察要点与习作要点之后,小学生便可随机选择观察对象,可以是一只小动物,也可以是校园环境,还可以观察一个人。在观察中,小学生将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观察对象的特点,从整体、细节两个层面来保证观察的全面性,并且会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顺序。在做好前期准备之后,小学生便要学习日记的习作格式,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以“知识树”来组织习作指导,可有效减少小学生习作学习的盲目性,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习作能力。

  三、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长期的失败经历是导致小学生厌烦写作文最重要的学习情感因素。若教师可以“知识树”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小学生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那么便可有效改善小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使其重新对习作学习产生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信,使小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逐渐爱上语文习作。自从笔者以“知识树”来组织作文习作教学之后,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都重新燃起了习作热情。比如,在“写童话”教学中,许多小学生虽然很喜欢读童话故事,但是说到写,却显得一筹莫展。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如何写童话,笔者以“知识树”的方式分析了童话故事的文本结构、习作要点、习作技巧等多个内容,然后鼓励小学生自主尝试创作童话故事。在“知识树”的引导下,小学生全面了解了写童话的具体内容,十分有信心地展开了语文习作。许多学生表示,他们本来对童话故事的习作方式感到十分茫然,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但是,“知识树”让他们知道了童话故事包括什么、如何写童话故事、怎样写出来的童话故事更吸引人等等,使他们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恍然大悟之感。

  总而言之,有多项研究证明“知识树”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与学习思维方式的。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能够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素养的重要方式。对此,教师应全面分析应用“知识树”的要点与条件,以“知识树”来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庆欣.小学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J].辽宁教育,2015(11):73-76.

  [2]汤金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9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川工作的湘籍老师谭千秋用生命诠释了这一格言。

  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时,谭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学生。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学生。在那一瞬间,他眼前可能浮现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许迟疑和犹豫。但是自己学生的爱让本来有选择的他毫无选择,他毅然地张开双臂,护住自己的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他无私的爱就像种子一样开始发芽,不仅感染他在湖南衡阳的老乡、他大学时期的同学,也感染着无数的教师和国人。

  “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当你看到这些细节的时候,你就明白谭千秋的勇气和力量来源于哪里。谭千秋的行动并非偶然,只有对学生巨大的爱和对职业的虔诚才能让一个人在面对死亡威胁产生如此大的勇气。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北川教师刘宁在地震时先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都江堰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什么是荣耀!

  当成千上万间房屋倒下去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撑起了整个世界!

  灾难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伤痛。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为政治老师的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场思想政治课,当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将会比别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无私,什么是责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

  内容摘要:诗歌是语言表达的最美丽形式。它是诗人情感和才华的集中体现。学习诗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运用现代诗歌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和诗意表达的内在特征决定了教学的难度。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探索小学现代诗歌教育的策略。

  朗读是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内容。这是一种阅读形式,用于理解现代诗歌文本的含义。在小学语文中教授现代诗歌时,现代诗歌为朗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大声朗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学习和理解现代诗歌的基础。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不能忽视现代诗歌阅读的教学。但是,现实情况是,很难满足人们的意愿,并且没有有效的策略,方法或技能指导和示范,现代诗歌阅读教学呈现出落后的局面。诗歌朗读是一种非常有操作性的行为,深高宏大的理论指导无可裨益。只有特定的操作策略,方法和技能指导才能导致正确的发展轨迹。

  一、现代诗歌的教学意义

  诗歌是语言表达的最美丽形式,是诗人情感和才华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积累语言知识,并且要很好地控制语言,掌握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培养对中国文化和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并激发了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渴望和热爱。

  诗是美的表达。只有学习和热爱诗歌,学生才能形成更加敏感,纤细,客观的审美观,面对现实,保持纯净美丽的友善和温暖。基于此,学习诗歌的重点在于育人。学习现代诗歌对于奠定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激发学生的人性非常重要,所以学习现代诗歌在节奏和情感表达方面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

  二、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突破现状,突出小学诗歌学习作用

  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老师方面。一些老师要么没有接受过诗歌修养,要么简单化程序化诗歌教育过程来应对当前的应试教育。忽略学生在理解诗歌中的重要性,只是让学生背诵它。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学生们掌握了诗歌的内容,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提高学习或理解诗歌的能力。他们只是背诵内容,背诵诗歌。老师虽然强调了重要的部分和译文,但不明白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含义。这样的诗歌教育过程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并颠覆了诗歌教育的本质。可以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现阶段,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育系统中并不罕见,甚至大多数地区的教师也早已这样做。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将受到不利影响。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过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声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阅读,听力和口头表达的过程中进行协作,以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并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以及更全面地用诗歌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结果,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语言艺术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阐明朗读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重要性。

  (二)扣题开课,诗话激趣,发现魅力

  中国特级老师于漪说:“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首先需要掌握导入课文的环节,并在课程开始后要立即牢牢吸引他们。”课程的开始好比一个小提琴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调定准了,就会奠定了演奏和唱歌的基础,这对上课来说都是一样的,要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在上课之初老师教师可以引用法国雕塑家罗丹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丽并吸引了他们,进而以符合文题的动态星空图吸引学生的眼球,用眼睛感受星空的不可预测的美丽。引入现代诗人对星空的描述,配乐诵读,让学生最快进入这个情景,感受现代诗的魅力,发现美丽和激发兴趣,自然地切入了该单元的人文主题,“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星星就像诗歌,生活就像歌曲,引导学生走向《繁星》,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感受现代诗歌的美丽。

  (三)在细节拓展中体验诗歌意境

  诗是最富想象力的风格。无论是艺术概念还是语言表达,都有着巨大的飞跃。如果在阅读现代诗歌时不能理解诗歌创作的这一特征,那么学生只能从文本的断裂语言中理解诗歌的肤浅含义。因此,需要基于诗歌表达的这一特点的阅读指导,探索诗歌中包含的空白元素,并通过内容的扩充和补充,引导诗歌形成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性感的理解。

  例如,在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第二部分中,“锨镐叮叮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溪水哗哗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来生成少先队员在植树过程中感受到的愉快的心灵体验。但是,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艺术,某些细节和微妙的情感,是不便在诗歌中具体描写的'。这给学生真正阅读诗歌和理解诗歌的含义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和启示。因此,如果在教学时仅依靠这种语言来感知诗歌,学生会感到的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坚持使用“叮叮当当”,“滋润着棵棵树苗”等核心词,并指导学生补充诗中没有特别注明的植树细节,使学生从“叮叮当当”感受劳动的快乐,从“滋润着棵棵树苗”感悟到小树苗畅饮甘霖般的愉悦,以深刻理解诗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并对诗作进行深刻的阐释。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严格遵循诗歌表达跳跃和凝结表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经验和经验的拓展,为感受诗歌的内在含义打下基础。

  (四)诵读探究

  1.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诗歌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语言。“诗歌的节奏是它的外观和生命。没有诗使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就不是诗。”老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教给学生阅读技巧,让学生反复咀嚼和品味,感受诗歌的沉浮,体验诗歌的连续韵律,传达诗歌中音乐的美感。在这首诗中。例如,在《繁星一三一》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同音成韵”的规律,并让学生读响“韵”字。在此基础上,把握“思想倾向”(诗意)的关键词,补充冰心在其他作品中关于“海”的描述或生活经历的相关信息,表达诗人对大海的感受。通过小组阅读,协作阅读和情景阅读的模拟,学生可以在思想中体验作者潮汐般的思想以及作者的情感和对海洋的喜爱,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促进了情感共鸣并提升了鉴赏层次

  2.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文学作品是情感驱动的,诗歌是以浓厚的情感为生命。如果没有真轻实感,便只能无病呻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理解关键字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即“诗眼”),并指导学生挖掘情感之“泉”。以《繁星一五九》为例,首行将情感的变成一声感叹,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一只鸟,将母亲的拥抱比作鸟巢,然后从“风雨”过渡到“心中的风雨”。当“风雨”来临时,最无助时,母亲的拥抱就是依靠,这表明母亲永远是意志的灵魂之源。在教学中,抓住诗中的两个“风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区分意思,理解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母亲的无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中的风雨”这个词,老师指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经历,并通过复沓的形式三次介入《寄小读者》中妈妈给冰心讲述儿时的事,帮助学生了解冰心成长所经历的风雨,并通过“重音轻读”将这种感觉推向高潮。简而言之,在教学中,可以“以读代讲,在各个层次上进行推进,用情感引导阅读理解,并习惯背诵”,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估,逐步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现代诗歌所包含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1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本文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从课堂教学、写作教学以及阅读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整合

  小学生年龄尚小,思想观念不够成熟,为此,教师必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逐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小学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涉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歌颂和赞扬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再加以引导,必然会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思想境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1]。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语文学科集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于一身,其教育价值不能仅仅体现在语言和文字上,应该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向更深的层次拓展,成功的语文教育既要育才,也要育魂[2]。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却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简单的读书、识字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教学职能的发挥,学生无法从语文课堂中学到更富有内涵的东西,语文教材内的德育教育资源也没有被充分利用。如果教师能够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就能使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得到更好地利用,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逐渐形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而使语文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会讲解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例如,教师可能会讲雷锋的一些事迹,这些故事对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途径

  (一)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整合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能从语文教材中获取大量的语文知识。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以赞扬伟大的人格、品味壮丽的山河为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深入剖析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内涵。在学生理解透彻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情况下,再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表达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使用这些语言语句时,能够不受其表面含义的束缚,进而实现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整合[3]。例如,在《感受自然》这一单元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如《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等等。教师通过深入剖析文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对大自然中各种景观的看法,同时也能通过作者的描绘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神秘、美丽。这样一来,就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乐于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学生也会对大自然中的现象产生兴趣,愿意去观察,去探索。总之,教师一定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更加深入地钻研,无论是在文章形式还是在文章内容上,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并将这些思想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语文阅读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整合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学习语文也离不开“读”这个环节。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教会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文章[4]。特别是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多读精背”,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虽然古诗往往语句简短,但是涵盖的内容却极为丰富,且意境深远。很多古诗文都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起到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阅读这些古诗文时,也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感悟古人的情感,从而获得美的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资源更为丰厚,且形式多样,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进行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但是教师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阅读材料,即这些阅读材料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且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切不可选择一些有害的、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读物。

  (三)语文写作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整合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写一些美好的事物,让他们用赞美的手法进行写作。例如,多布置一些《我学××做好事》《爸爸、妈妈辛苦了》这类写作题材,并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并从生活中找到“真、善、美”。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辩论赛和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针对一些时事政治发表观点,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结语

  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的途径有很多,可以从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方面进行整合,但教师一定要注意整合的方式方法,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力求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焕琪.浅谈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xx(12):61-62.

  [2]朱争艳.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xx(5):48.

  [3]苏金凤.一言一行总关情———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31):361.

  [4]尚卫红.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J].课外语文:教研版,20xx(5):13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2

  一、教给方法

  放手阅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阅读与思考,那么是不是就说明我们可以真正放手不用管了?当然不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对阅读并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系统模式,他们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思维和阅读习惯也没有真正形成,所以还需要我们教师来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说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这几种方法是常用的几种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题目,我们会有不同的阅读策略。而学生年纪小,分不清什么时候该精读,什么时候该略读,什么时候该速度,所以就需要我们一一指导,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会更加高效。只要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学会了阅读,就会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就会孜孜以求、不辞劳苦地奋力攀登巍巍书山。

  二、设计活动

  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阅读,他们对阅读一时存在着新鲜感,但是如果我们不变换形式,只是一味地以一种形式一遍遍的阅读,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兴趣,感觉到枯燥和乏味,阅读效率就会低下,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设计各种活动,变换形式,给学生一些新鲜感,使他们从形式的多样化上进一步步爱上阅读。比如说,我们可以举办讲故事大赛,每周都要竞选故事大王,让学生将自己本周阅读过的故事讲给其他学生听,从参与竞赛的学生中选取故事讲得最好、博得掌声最热烈的学生荣任本周故事大王,这样学生就会在活动的.刺激下活跃起来,对阅读会兴致大增。或者我们也可以定期举办作文比赛,阅读交流会等活动,因为只要是阅读量比较大,阅读面比较广的学生,他们的作文水平一般都不会低,所以举办作文比赛可以适当的鼓舞学生,激励他们去阅读,去积累素材。而阅读交流会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对阅读方法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多交流经验,总结经验,及时改进自身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阅读效率的提升。

  此外,阅读并非是学校单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是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仅仅靠学校教育,学生无法稳固已形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所以就需要将此拓展到课外,也就是学生的家庭生活中,要求学生家长积极与学校教师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平时少看点电视,多看点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看书的习惯。教师也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与家长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形成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才会得以巩固。

  三、总结

  以上我们从树立榜样、放手阅读,营造自学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读书思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能力、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爱读书等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实最简单易行的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还是我们的笨方法———多读书,因为只有多读书,扩大阅读量,才能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阅读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还需要做的就是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扩宽学生的阅读面,增长学生的阅读知识和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3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家长与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要求。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其取得的教学成效却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课堂重心,创造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展示真实的自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不主动传授知识的条件下,能自主选择学习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不能脱离教师所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教学环境中,不能真正在学习上养成自主习惯。反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对学情的掌握,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阅读活动,让小学生能够主动去参加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拓展阅读的深度。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翻转教学在课前准备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之前,要精心准备好阅读教学资料,结合课本的阅读要求,制作教学课件,课件要做到目标明确,过多的情境会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做完课件后,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阅读思考问题,通过电子的形式发给家长,例如在学到《阅读技巧》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文章的小问题:什么是阅读?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技巧?并通过小视频的方式生动形象的给出解答,方便学生做课前预习,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也可结合教师给出的示例,结合课本将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课堂上当教师讲到有疑问的地方时学生可以更集中注意力听讲。在学到《窃读记》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出本次阅读课中的生僻字,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学到的生僻字都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过程,让学生学习到自己不会的生僻字,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前给学生设置疑问:《窃读记》这篇文章中对窃字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翻转教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阅读习惯,提升了阅读水平。(二)翻转教学在课中学习中的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为了充分发挥翻转课堂优势,要在小学阅读课堂充分融入翻转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设施设备等手段播放阅读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例如在学到《亡羊补牢》这篇阅读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动画形式的教学视频,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阅读乐趣,教师可以借机提问:如果不及时修补羊圈会产生什么后果?从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以亡羊补牢为例可以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如果学生不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那么过后补救还来得及吗?如果我们现在不保护好环境,那么未来我们是否还有能力补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体会亡羊补牢的含义。积极的组织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体会,集百家之长,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发展脉络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通过教学联系实际的手段,强化阅读意识。在学习《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将文章的情景移到课堂上,通过学生的现场表演,引出本次教学的重点,这样的翻转教学方式,节省了学生大量的反复阅读时间,突破了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模式,让学生从表演中学会总结,来完成教学目标。(三)翻转教学在课后总结交流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完成并不代表整个阅读教学完成,教师还需要实时检验教学成果,这是翻转教学在小学阅读课堂运用的.收尾阶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接受的具体程度,布置科学合理的阅读作业。例如,在学习了《伯牙绝弦》这篇阅读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在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的友情之后,学生是如何看待友谊?如何珍惜身边的朋友?让学生展开讨论形成讨论报告,在交流中加深阅读理解,将学习带入生活,充分发挥阅读的意义。在学习了《画杨桃》这个阅读之后,教师根据文章的含义扩展其他相似内涵的阅读如《踏花归去马蹄香》,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其他课外读物,列举出其他内容相近的阅读文章。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布置兴趣相关的阅读作业,如学生喜欢鲁迅的文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鲁迅先生其他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加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储备量。

  翻转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广泛应用,挑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改变了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有效的解决了阅读教学过程中资料不足、学生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工作效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平台。随着翻转教学在阅读中的不断发展,使语文阅读教学不再是困扰师生的难题,实现了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1]姚秉含.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旬刊,20xx(6):88-88.

  [2]李秋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一代,20xx(9):85-85.

  [3]侯淑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xx(4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4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定格在书本里,禁锢在课堂中。新课改革以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观念变了,教学方法变了,学习方式变了。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标志。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利用电化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使学生感兴趣、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课文

  电教媒体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优越性。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所使用的课件一般都是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课文。

  三、巧用多媒体课件探究,能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离他们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多媒体课件具有化静为动,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可感可视之物。借助多媒体课件探究课文,能有效地架设一些“梯子”,更好更快地突破重点、难点。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中提到的“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及人类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在理解上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光靠课文文字的描述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课上自然提不起兴趣。这时教师可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情况、地球表面分布情况,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等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同时配上教师自我设计的解说。此时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经过自己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仅弄懂了难理解的句子,还深刻了解到地球为人类所提供的活动范围是很小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这一事实,从而明白人类只有好好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有计划地开采、使用资源,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道理。

  四、巧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能生动进行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能力要靠扎扎实实的训练,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节奏加快,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课堂容量加大;同时也使训练的形式灵活多样,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训练效果。比如写字,针对学生的字写得不规范,错别字较多的情况,多媒体可用于加强字形教学与书写指导。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的例字,引导学生观察评析,并运用其动画功能,让不到位的笔画延伸舒展,让安顿不当的字的部件移动挪让,让比例失调的部位或缩或伸,直到符合规范。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代表性的错别字,集体修改,并运用其动画功能显示这一修改过程,可以强化纠错力度。例如在纠正错字“浇”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设计用一根大棒去敲击那多余的一点,连击三下,才终于将多余的一点击飞。这不是一般的纠错,其形象地显示了错别字的顽固性,并启示学生,纠正错别字要有决心、有信心。这一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无疑会使学生难以忘怀,其效果是对学生错一罚十、罚百一类的惩罚性练习所无法比拟的。可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于书写训练,使枯燥无味,甚至是苦不堪言的机械重复抄练,变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五、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现代教育媒体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方面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我们在教学中,便充分运用这一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一上课就出示到处是残垣断壁的圆明园园景录像,让学生说说园中的景色怎样,然后告诉学生,圆明园曾是我国的一座皇家园林,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你想知道它本来是怎样的吗?那你就去认真读一读《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了,都迫不及待的翻开课文去自主寻找答案了。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抓住时机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教学要抓住时机,紧扣情感脉络。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合理运用,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需要创造氛围来吸引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创设情境以达到教学情感目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来实现的,或者是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出其中的情感,但是这些对语言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体会到课文的意境,而对于一些语言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有点勉为其难了,而且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开小差。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视听结合这个特点,就会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进而调动课堂气氛。这里说的恰到好处,就是将多媒体运用于课文教学,而不是将多媒体和语文教学凑合起来。

  二是适时运用,突破重点。我们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针对性,呈现的教学内容必须为教学要求服务,避免教师过分注意手段,过分追求直观乃至花哨或随意提高教学的现象。许多老师对于多媒体教学产生了这样一个误区;置教学目标、教学规律于不顾,大量调用音像、图片资料,过分追求视听觉刺激,运用多种高深、新颖的技术,过多挤占学生学习实践活动时间,结果本末倒置,冲淡教学主题。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做到展示多媒体的最佳时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语文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实在是妙不可言,把枯燥变为兴趣,把抽象变为直观,它使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拓展与革新,语文课本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语文课堂真正地灵动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

  一、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会把教师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人,他们在这一阶段对老师说的话唯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因此可能会在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的影响。教师并不是完美无缺点的,在进行教学时可能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被学生学习到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以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言传身教的同时充分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并且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教授语文课程时,需要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那么相信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学习相信也会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就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难和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会把教师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人,他们在这一阶段对老师说的话唯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因此可能会在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的影响。教师并不是完美无缺点的,在进行教学时可能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被学生学习到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以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言传身教的同时充分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并且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教授语文课程时,需要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在教学时一定要坚持语言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尽量使用标准的书面语言不要出现方言等。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模仿能力都特别强,因此老师需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正确的书写和使用规范语言。

  二、保证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他们的知识量和语言储备量都远远不及高年级学生,因此,对于很多事物甚至不能清楚的表达,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由于认识的汉字较少在理解时可能也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偏差。这也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难题,并且要求老师积极开动脑筋解决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如果遇到了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甚至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老师可以将其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图片具有易于理解和形象的特点,即使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但是凭借图片也能在头脑中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此外,经过研究表明,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将书本中的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解“瀑布”这一词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肯定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亲眼看过,那么这样陌生的词汇教师就可以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逐个解释。相信对于这样新奇的东西,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被激发学习兴趣的。

  三、教师在教学时要保证语言的生动性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使用一些符合他们理解能力的表达方式。小学生思维活跃,但时也会出现一些比较幼稚的语言和想法,这时,老师要做的不是打击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批评他们表达的错误而是更应该鼓励他们发言和积极思考,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提高自身语言的生动性,不能一味死板地给学生讲解,比如在给学生讲故事时应该使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气再加上适当的表情,这样可以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语言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也会被这些生动、质朴的语言吸引,模仿并形成自己的语言。在保证语言的生动性时,教师必须要保证语言的形象和有活力。所谓形象就是老师在讲述故事或描述事物时务必要做到仔细和精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一个相应的形象出来。有活力主要是指教师讲述时的语调。语调有抑扬顿挫,不同的语调对于感染学生的情绪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也要注意这一方面,尽量保持语言的生动形象、有活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的来说,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和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此外再加上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方式,相信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篇幅限制,分析得不够深入,略显浅薄,此外,本文提出的上述三个对策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能给予参考和评价,如有不足请批评指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7-15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5-2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3-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7-2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经典)06-2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6-30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论文06-12

(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23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