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4-08-04 08:43:06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合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

  一、合理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增强互动性课堂氛围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方式停留在“读”和“朗诵”上,在教学中大量的阅读教学都变成了百花齐放的朗读;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急功近利地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过分重视理论的点评和讲解,使学生在教师的分析和熏陶下掌握阅读答题的套路技巧。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局限于教师的讲解中,无法真正掌握自主阅读的技巧。因此,适当合理地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穿插儿歌朗诵或者游戏,使学生成为“读”的主角,在感知语言文字的韵律和节奏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语言材料。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需要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方式结合教学。例如针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教师可以缩短讲解儿歌的时间,加入一些提前设计的儿歌游戏,如《小燕子》的儿歌,可以让儿童扮作小燕子飞的动作,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再如一些儿童故事和童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述或者表演,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可以矫正学生的阅读误区,激发对儿童文学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二、巧妙回归文学审美特质,解决作文教学疑难点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会有小学生写不出作文或者怕写作文的现象,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实,从儿童文学的审美角度出发,就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找出原因:

  ①写为心声。如果学生无法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地有感触,是难以写出自然的文章的。

  ②评价问题。因为教师的.评价是以成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好的评价”标准也是来自成人的思想判断,是儿童无法理解的,因此写不好。针对写为心声的问题,教师要运用儿童文学的思路,回归到儿童的心理世界,了解儿童的情感特点,然后再提出合理的写作要求:语言自然地写出心声。如果学生还是写不出自己的心声,可以让学生练习“说”出心声,长期锻炼下去,就可以解决写为心声的问题。针对评价问题,教师同样要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就会使原来枯燥挑剔的作文变得充满童真乐趣。例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描述自己学钢琴的时候等待教师的心情,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他自己在等待的过程中看到其他学生来到了,却仍然没有看到教师,最后就去走廊等一会儿,这样三四次的重复得到教师的评价是“重复啰嗦,注意写出具体同学不同的细节”。而这种成人思维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摸不着头脑。而从非语文的角度阅读时,就会发现这一段描述具有荒诞派小说“无聊”情绪的表现艺术。因此,换个角度,从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纯真、欢愉、稚拙”等分析儿童的作文,就可以发现许多儿童的文采是不错的。

  三、结语

  总之,儿童文学具有语言明快且形象生动的特点,具有儿童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材料。学生大量接触儿童文学的文字材料,不仅可以汲取其中丰富的语言营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感和对文字语法的掌握,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文学的趣味性特点,使学生对儿童文学保持新鲜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搭建师生互动的各种平台,使学生轻松自在地进行阅读学习,最后保证儿童文学特制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的时代,它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急需教育领域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而传统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情况来谈谈它的魅力和优势。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录象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四、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a)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教学时,我先用录象放日月潭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一是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及清晨和下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描述的恰当、传神。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b)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蛇月庄稼》是一篇用逻辑推理来探讨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短文。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蛇与庄稼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巧妙地、一步一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启发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多媒体具有全面性、创造性、超前性的独特功能,老师要充分利用其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的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3

  时下,“简单语文”似乎成了语文界尤其是小学语文界的流行词。“简单”是相对于“复杂”而言的。语文教学的简约化说到底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 教学目标要简明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存在“虚化”的现象:目标高而多,在课堂上却得不到落实。教师在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扩展性训练,却忽视了识字、词句积累及运用等基础性内容的教学。更有甚者,个别教师把追求生成性目标作为“挡箭牌”,设计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课堂教学杂乱无章。

  笔者以为: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仔细斟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其他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托。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如果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那么知识和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上层的建筑。只有基座稳固了,上层的建筑才能建得高。语文教学要以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主线,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充分地落实在过程与方法之中。

  二 教学内容要简约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在20xx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教学过程太繁琐、太复杂,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而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三是教学的方法、策略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教师分析内容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功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还要正确地处理课文与补充材料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补充课外阅读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反之,则会浪费教学时间,增加教学负担。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克服教学内容“泛化”“不确定化”的现象,做到“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就不教”。

  三 教学过程要简化

  语文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教学重点内容的过程。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教学“艺术”和堆砌滥用教学手段等现象,已造成课堂教学层次的混乱。大量的事实证明:复杂、繁琐的教学过程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学生不仅不能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而且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长期以往还会形成厌学的情绪和浮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大力提倡简约,在搭好课文教学最基本的框架(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后再安排其他的教学内容。这样做,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层次性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防止对教学流程的构想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去朗读、去感悟、去思考、去体验。

  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笔者以为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可: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了解;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

  四 教学方法要简便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以及教学的'内容、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同时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教学方法会因课文的题材、体裁、教学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然,教学也有基本的方法:导入—初探—深究—总结—延伸。导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铺垫、定向、启迪、激情、激趣的作用;初探,即让学生熟悉课文、自读自悟,它可以看作是重点探究前的“热身”;深究,即研读、探究课文的重点部分,它是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感悟课文;总结,即对课文的研读、探究加以归纳和升华;延伸,就是引导学生向着相关的知识领域进行拓展。语文教学如果能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新的疑惑走出课堂,便是成功的。

  五 教学用语要简练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承认差异、激励为主、着眼长远”等新的发展性评价观已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课堂评价语言注入了新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令人感到迷惘甚至担心。比如:“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领新标异二月花,你的发言有了诗意。”“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你的答案。”猛然一看,这些评价语言非常富有诗意,但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却弄不明白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简练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笔者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发挥以下功能:1)渗透学习方法。新课堂应当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改善学法。因此,教师要依据学情,巧妙地运用评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2)促进认识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在步步深入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知识,取得成功。为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少些理性和机械,多些感性和灵动。3)激发表现欲望。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思考问题时难免出现“偏差”,因而教师要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肯定学生的长处,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醒并纠正学生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沟通师生心灵。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评价时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不拘一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是真诚而恰如其分的,平等而充满关爱的,赞赏而充满期待的,要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

  简约并不简单。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语文,丰满境界。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

  摘 要:在近些年来,在社会中总会有一些关于学生们自残,杀人,校园霸凌等事件被报道出来,并且这些事件的参与者也呈现了年龄低龄化的趋势,在小学生中也是经常发生,这不禁会让人们感叹不已,下面本文就以《生命的壮歌》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在近些年来,在社会中总会有一些关于学生们自残,杀人,校园霸凌等事件被报道出来,并且这些事件的参与者也呈现了年龄低龄化的趋势,在小学生中也是经常发生,这不禁会让人们感叹不已,下面本文就以《生命的壮歌》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的文章篇目都是精挑细选仔细审核过的文质兼美的教育佳作,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分析透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文字优美以及感情深沉,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能够明白生命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只有珍惜宝贵的生命,树立生命意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以及为人类做出贡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适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深刻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有体会。比如在学习《生命的壮歌》这一课的时候,首先走近《生命的壮歌》,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这是一首足以让读者感动到滴血流泪的协奏曲,让学生们体会在残酷的自然界中,只有弱肉强食才能生存的环境中,两个同样脆弱的生命在即将面对生死的时候能够用合作以及献身精神完成悲壮的壮歌。教师在让学生们理解了这样的思想感情之后,就要引导学生们能够以这篇课文为基点,探讨生命价值,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渗透一些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二、自主学习:增加生命教育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应该长时间的为学生们灌输知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和同学们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们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们精细的讲解文本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在词语、句子、段落乃至全文的理解上逐步增加生命教育的内涵。比如在学习《生命的壮歌》一课时,教师应该会发现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虽然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觉得这些句子段落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反复的朗读,在阅读之前能够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与作品对话,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够不断地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文章以外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涵。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不仅能够认真对待文本内容,深入地和文本作品对话,同时也能够不断地扩展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利用互联网,课外书等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知识,比如观看校园霸凌的视频,能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或者是读一些其他的文本作品,在品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生命的伟大,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碰撞生命的激情。

  三、写作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

  写作是学生们运用语言文字来抒发内心感情的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小学生们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习作,同时还体现了学生们的视野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写作一些热爱生命的话题,启发学生们探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引导学生们习作的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们对于自然界中的一些生命形态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不断提升自身敬畏生命的思想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生命的壮歌》一课时,首先要能够为学生们讲解好这篇文章,让学生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以及珍爱生命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该在互联网中大量的搜集资料,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了解更多的生命教育的案例,比如超级演说家中张晨对于校园霸凌的演讲,还有在报纸中报道的一些小学生自杀的事例,让学生们在观看浏览大量的资料之后,能够对于生命教育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体会,如此一来,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们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体会到加强生命教育的内涵,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珍爱生命,懂得生命是一切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只有珍爱生命,树立生命意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中更好的把握生命的尺度,为社会做贡献。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在阅读过程中,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加生命教育的内涵,同时,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文本作为学习的载体,从而真正的发挥教育的功能。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

  作文一向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构建思路,组织语言,然后正确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但是就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状况来看,学生的作文大多数都是空话、套话,按照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写作,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根本没有自身的特点,缺乏写作个性。并且新课标也要求小学语文作文要具备个性化的特点,提倡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化。

  1因需要写作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安排一些写作的题目,然后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写出相应的文章,这种给出命题式的作文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当中如果也采取这样的方式,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单一枯燥,作文课程完全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只是在机械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当然也就会出现套话的现象,有的学生刚拿到作文题目的时候会感觉没什么话可以说,对于题目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够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对于小学生的要求并不能太高,不能急于求成,要想让小学生写出高深的作文,那么就会失去了本真,这是对小学生天性的一种扼杀。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根据需要来写文章,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有描述事物以及情感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让学生因为需要而写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写作的题目,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想要表达的方向,写作的内容尽量要贴近自身的实际生活,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渐的改变对作文的认识,发现写作的乐趣。比如,假期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在假期生活当中最难忘的经历,这样的写作要求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记录自己难忘的旅行经历也可以是一些生活中的趣事等,这些都是学生本身实际经历过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描写的更加真实,情感的表达也会更加真挚,让学生觉得语文作文不再是那么困难的,完全是抒发自身情感的有效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冲破思维定式,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总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在开展教学,在布置写作人任务的时候也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一成不变的进行,这使得学生的作文学习产生了很多的局限性,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施展空间,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冲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可以更多的联系实际生活,尽量让学生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材料来开展写作,打破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写作思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辩论赛,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获得更多方面的写作思路,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冲破传统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写作创新意识,在将来的学习中逐渐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

  3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每个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会想要知道自己的表现情况,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需要关心和爱护,在学习方面更是希望能够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和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采取鼓励和表扬的评价方式,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传统教学评价中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来给出一定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比较片面的,并不能完全的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应该开展多种评价形式并存的评价机制,可以有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这样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了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认可,那么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极大程度的得到提高,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才会表达的更加真实,更有自信的去发挥自身的能力。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板报或者是学习园地的形式来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作文更加感兴趣。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文应该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开展个性化的作文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学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平.小学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对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全国优秀作文选,2014,(2):21-22

  [2]孙芳英.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展示个性———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1):34-3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

  【摘要】小学生的识字量不多,语文基础薄弱,不能很好地进行自主阅读活动,所以,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合理指导小学生教学阅读,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果,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指出了小学低年级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爱动、思维跳跃的天性,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较差。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努力构建一个有利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知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有效性。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获取知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识字量较少,口语表达能力较差,需要借助拼音、字典等来进行阅读,这种阅读形式降低了小学生的阅读速度,难以让小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进而让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厌倦的心理[1]。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适当鼓励、肯定小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以提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渴望了解自己接触到事物,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地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阅读环境,以点燃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很多语文教师一直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并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统一篇文章,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但是会降低小学生的阅读热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通常会配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插图,帮助小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类插图,让小学生对照文字叙述,来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提问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中,仅仅是浏览一下内容,而不仔细思考文章的深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难以全面、深刻的了解文本内容,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小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分析和回答[2]。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阅读一下课文,然后提问小学生:“小壁虎都向谁借过尾巴?”“小壁虎有没有借到尾巴?”“为什么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来进行回答,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四、营造阅读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缺乏自我约束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一个适宜的课堂环境,集中小学生的精神,以确保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3]。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景色的特点,让小学生直接观看金黄色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田和一行行的大雁,带领欣赏秋天的美景,引导小学生感受、体会收获的喜悦和愉快,促使小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文本的'内容,从而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喜欢模仿,乐于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喜欢展示自己的心理,适当组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加快教学进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适当组织实践,让小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表演,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分别扮演金鱼、虾公公、小鸡、乌龟、螃蟹、鲶鱼以及青蛙等角色,要求小学生模仿文中的语言和语气,来进行表演,以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六、通过口语表达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让小学生自由、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4]。例如,在学习《假如》这篇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延伸课文内容,让小学生模仿课文的形式,编写诗歌,阐述自己的梦想,积极拓展小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训练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小学生能够喜欢上阅读,并且能够主动去阅读语文教材,以丰富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霍玉娟.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xx,10:50.

  [2]杨福明.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长三角(教育),20xx,07:70.

  [3]韩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20xx,26:139.

  作者:李媛媛 单位:山东临沂兰山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7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可使他们有获得美、感受美、体会美、享受美的美好感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从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情感教育的激发来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作用;激发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定位为“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调控作用

  情感教育可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二)熏陶作用

  情感教育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三)审美作用

  情感教育可使学生获得美、感受美、享受美,有助于学生内化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情感教育的激发

  (一)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师饱含激情地创设适当的情感教学,学生才能兴致盎然地学习,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学生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和情感交流。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情感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二)深入品析文本,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1.关键字词,让学生获得美

  从文中找到抒发感情的关键字词,如“喜”“哭”“雀跃”“悲伤欲绝”“欢蹦乱跳”“喜极而泣”等,,带领学生用内心去感受这些情感,进入文章中的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2.品味佳句,使学生感受美

  如,在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作者通过围绕“梦幻般的湖”这个中心句,介绍青海湖美景的特点,使学生想象自己身在青海湖美景之间,就如身临其境一般,细细感受青海湖的美景。

  3.从文到图,让学生表达美

  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图文并茂,看图结合课文,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想,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美

  学生大声地朗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又可以使学生表达出美,体会到美。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语调,掌握好停顿点等,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赖感、自信感、合群感和求知感,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美感。

  (三)拓展延伸阅读,加深体验情感

  只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好课本课文后,再引入多篇课本外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充实学生的阅读时间,增加知识量,丰富学生的情感,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应寓于情感之中。学生运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合适的情感态度进入学习中,既可以愉悦地完成学习,又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0).

  [2]郑永静.浅谈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xx(04).

  [3]印宏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途径[J].广西教育,20xx(09).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重要途径。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正积极倡导实施教学改革。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并且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达到课标规定的目标呢?本文对此作了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重视阅读实践,并且能从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在新课改背景下,采取哪些策略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下策略:

  一、以读为本,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基础。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唯有如此,阅读对他们来说,才不是负担,而是无尽的乐趣和执着的追求。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不乏有记叙文和文学作品。这些课文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无论写人、记事,还是绘景、状物,都生动传神,颇具阅读美感。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精炼的语言进行欣赏,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和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时,使学生能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以及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进而可以在他们的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这时,学生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在这种境界的吸引下,他们会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自然,他们也会从阅读当中得到乐趣。

  二、以字为基,打好阅读基础

  文章的基本要素的基础是字、词、句,这也是阅读的根基。如同学生通顺连贯的理解文章的字、词、句,他又如何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对小学生而言,字、词、句正像他们手中的积木。要想把积木组装好,就首先需要能够认识一个个的零件。相对于阅读来说,可能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是,这一环节无疑也是最必要的。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关于字词句的学习,都必须重视。否则,一旦“忘本教学”,阅读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就都好像“空中阁楼”一样。那么,如何进行字词句教学为阅读服务呢?

  (一)注重生字听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字听写是传统的一个识字和积累字的方法,也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在阅读之前,在学习每课之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字的听写,这可以尽快、有序地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而丰富的识字量,是阅读的必要基础。

  (二)抓好词句训练

  掌握了字词,还要注意能够成了句子。培养学生写句子的训练有造句、解释等。尤其是教材中的古诗词及句子的练习,很有利于帮助学做好句子的积累工作,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古诗词其实是句子的精华,学生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诗词,甚至如果他们能学会运用诗词,将会大大有利于他们的阅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重视句子、诗词的讲解。如《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等古诗,教师可以细细引导,带领学生体会诗句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有些诗句、修辞用得恰如其分。

  (三)抓好语段教学

  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米”没有巧妇是不行的。对于阅读来说,字词句是米,掌握阅读方法就是巧妇。语段教学正是阅读的起点。那么如何开展语段阅读教学呢?第一,“问、读、划”。所谓“问”,指带着问题去读;所谓“划”,指带着笔去读。“读划”是语段教学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点明,要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语句找到答案。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就将问题具体化,对待问题就不会无从下手了。掌握了这个方法,就会大大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树立了信心,而且做到了心、口、手的统一,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正是我们阅读的要求。第二,找问题阅读。所谓找问题,即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语段,让学生提出问题再教学。具体做法为:首先选择一个语段,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会儿,然后开展小组讨论,收集大家发现的问题;其次,集体讨论,选取几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再次朗读;再次,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一番朗读、讨论、分析,学生对该语段已较为熟悉了。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轻而易举,难度不大。所需要做的就是一一解决剩下的问题即可。在这个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保证气氛的热烈。第三,从课文出发进行阅读指导。一定的阅读方法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完成。文章有着极强的内在联系,是系统的一个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课文出发,从整体入手,教给学生一种整体的阅读能力。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的方法来开展,这是阅读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整体抓住文章的内在联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规律性的东西,从中找到突破口,进而确定教学的整体框架。在抓整体、抓联系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设计一个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是十分必要的。在课文教学中,可以找几个突破口进行教学。选择突破口可以紧扣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透过这个关键字眼,窥视中心,把握主旨。

  综上所述,阅读是一种积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无论什么样的阅读指导,都不需要教师一言堂,而是需要“百家争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情,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依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热爱阅读的愿望和动机,以获取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作者:吕高耸 单位: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祝小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OL].诸暨教育网,20xx-11-2807:56:13.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第1版.

  [3]邱兆朋.课堂提问的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xx年总第105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9

  小学语文字理运用教学“失”字三例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坡造镇中心小学 黄青莲

  【摘要】本文整理归纳了小学语文课“失”字的字理运用教学三例,从字理形义相结合去认识、理解、记忆汉字,提高了综合识记理解“失”字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字理,教学,失字

  识字教学应遵循造字规律与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本文通过小学语文课“失”字的字理运用教学三例,对综合运用字理进行课堂教学作出了以下的探讨。

  一、把“失”字当成会意字教学一例

  1.形义构析

  失读音为shī,把“失”字当成会意字,可将“失”字析解成“+乀”或“大+R”两种说文情况进行教学。

  说文

  构字方法

  构成方式

  字理析形

  识形索义

  (1)

  会意字

  从从乀

  是手的变体,手下拖出一捺

  表示从手中丢失

  (2)

  会意字

  从大从R

  R(箭)射后就难找回

  引申为遗失

  2.字理运用

  【教学过程】

  失是会意字,读音为shī。

  (1):从从乀,是手的变体,手下拖出一捺,表示从手中丢失。

  (2):从大(一人伸臂状)从R(箭),箭射后就难找回,引申为遗失。

  故其本义是遗失,过失。由过失引申出失败。[1]

  【字谜趣识】

  谁给夫子添眉毛,

  尊容风度不见了;

  拉弓放矢人出头,

  中箭纷纷败而逃。

  3.效果讲评

  按(1)说文析解,既存在析形不便识记,又存在析义难以理解。首先,在字理手册“常用偏旁部首形义简表”中,手形偏旁有“手”、“攵”、“又”、“寸”、“攴”等十多个,属于手的变体则有“扌”、“a”、“”、“”、“”等多种,而大部分手的变体不是现代汉语字典的部首,造成了学生在字形上不便识记,甚至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认识理解,因简化字失中手的变体与牛字极为接近,在析形过程处理不当,容易使学生把简化变体的手部当成现代文字牛来错记。

  按(2)说文析解,存在一形多义的问题。在字理教学手册“常用偏旁部首形义简表”中,R是人部偏旁横人头,属于“人”形变写,例字有“乞、每、伤”,R再指箭则产生一形多义。而作为现代汉语字典部首的矢字也指箭,矢字的古文字形体像箭之形而被用来代指箭,R指箭只能理解为R是矢字的简写。

  失的本义是遗失,过失;其反义是‘得’。按(1)说文析义,从变体的手部下拖出一捺,表示从手中丢失,在字义上不好理解接受。按(2)说文析义,箭射后就难找回,引申为遗失则比较容易明白。

  二、把“失”字当成形声字教学一例

  1.形义构析

  失读音为shī,把“失”字当成形声字,先列出小篆字形,再将“失”字析解成“+”进行教学。

  汉字

  构字方法

  构成方式

  字理析形识义

  失

  形声字

  从手乙声

  析解成“手+乙”,乙从手中分出表示乙在手而跑掉了。

  2.字理运用

  【教学过程】

  失是形声字,读音为shī,从手,乙声。

  是手的变体,析成“+”后可识解为“”从“”中跑掉了,乙本在手而跑掉不见了,表示从手中丢失,本义是失掉,丢失。[2]

  【字谜趣识】

  看似牛在人顶头,不是朱总司令头;

  若为大上横人头,有的放矢人出头。

  3.效果讲评

  把失字按形声字说文析解:乙本在手而跑掉不见了,表示从手中丢失,失的本义是失掉、丢失,在析义上做到言之有理且能够自圆其说,在析形上符合理构依据较便于学生识记接受。但乙是个象形字,甲骨文(见图)像草木屈曲生长的样子,也有说弯曲之状像肠形,还有说像“鸟”的最省形;早期金文(见图)象一只鸟的头、颈、身、尾的简单轮廓之形,乙本是一种鸟的名称,即乙鸟。“乙”究竟代表何物?这一点不容易让学生明白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不加以说解清楚,会减弱了学生在形义互相结合基础上去理解认识汉字的成效。在读音上把乙作为失字的声旁,其声旁与本字的读音关系属于叠韵关系,即声旁与本字的声母不同,但韵母相同;乙作为声旁的标音作用,没有很好地揭示了形声字声旁标音的特点,在形音义整体综合认识理解文字的教学效果会打折。[3]

  三、把“失”字比较相近字教学一例

  1.形义构析

  矢为象形字,矢字上面出头就变成失字,失字下面的人换成儿就是先字,把矢、失、先三个相近字通过比较进行教学。

  汉字

  拼音

  部首

  笔画

  字理析形识义

  矢

  shǐ

  矢

  5

  象形字,像箭之形,本义指箭。矢通“誓”,发誓。

  失

  shī

  丿

  5

  箭射出去不见了就表示为失,本义是失掉,丢失。

  先

  xiān

  儿

  6

  从止从人,脚走在人的前面,本义是前进,在前面。

  2.字理运用

  【教学过程】

  矢为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矢字(见图),正象弓箭之形,箭头、箭杆、箭尾俱全,其本义指箭。矢与誓在古代同音,故有矢通“誓”。

  矢字上面出头就变成失字,失既可析解为会意字,也可作为形声字,箭射出去不见了就表示为失,本义是失掉,丢失。

  先为会意字,从止从人。甲骨文和金文的先字(见图),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为行走时脚先往前迈,走在人的前面,即指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是走在前面,跟‘后’相对;又指时间上的在前,可引申为先后的先、早晚的早等义。[4]

  【课堂板书】

  矢就是箭,箭射出去后会找不着,不见了就成失;矢是象形字,不管失字是会意字或形声字,矢字出现在失字的前面,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就是先。

  【字义释解】

  失是个一形多义的字,其本义是‘失掉、丢失’,跟‘得’相对。‘找不着’是一项字义,‘改变’是一项字义,‘错误、过失’也是一项字义,除了这几项外,失字还有以下的释义:

  ①没有掌握住:~手。

  ②没有达到目的:~望。

  ③违背;背弃:~信。

  【字顺趣识】

  矢与失

  矢口说誓言

  失口是失言

  矢口变失口

  失言成失信

  失与先

  失声并非是先声

  失手不同于先手

  失声伤心至失手

  先声夺人得先手

  3.效果讲评

  按“失”字比较相近字说文析解,在字形上不讲失字的古文字字源字形及构造说解。而是从现代字笔画上去析解“失”的字形,并通过与相近字矢、先的比较认识,达到把字理运用教学手段溶入课堂的目的,再在文字的比较教学认识过程中,贯穿了基本字义和实用字义的教学释解,做到了对失字一形多义的全面解读,突出形义互相结合又灵活选用的特点,拓阔了字理教学运用便于形象识记的视野,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识记好文字的音形义。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

  【摘要】教育是国家发展之大计,做好教育工作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尤其是在课程改革以来,素质教育的提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还充满了童真童趣,但是将素材的内容变得有趣是需要教师对学生引导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识字教学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部分,以小学一年级为实例,简要谈一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快乐识字

  小学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在这一时期,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量非常大。但是,受限于教学的时间,课程安排得非常满,分配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这也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助于在有效的时间内带来更大的效益,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结合以下几点分析,探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如何实现“快乐识字”的效果。

  一、情境激趣,让学生爱上识字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在一年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想要帮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就需要教师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如果学生仅仅认识单一的字并不能够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在教学阶段,可以通过字词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字的真正含义,从而将字词和生活中具体的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字词的乐趣。1.故事识字法。一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那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投其所好以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推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明”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编一个和古代相关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上不存在电灯和蜡烛,那么那时候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在天亮的时候,凭借着太阳的光芒劳作,在晚上他们就依靠月亮照明。大家知道太阳也被称作“日”;月亮常常被我们称为“月”,他们都有照明的作用,那么日加月组合起来就是“明”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字词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生字词。2.加减识字法。汉字是分偏旁分部首的,在教学中会发现,很多汉字都是在不同。汉字加加减减得出来的。通过教学中的加加减减,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分析汉字的结构,从而全面地掌握汉字的内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很轻松地参与到学习中。3.多媒体识字法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推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导,帮助学生体会识字的快乐。识字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但是在多媒体的作用下,识字就会变得非常的有趣。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借助动画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词的构成,在引导中,加深学生对语言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借助多媒体设备,还可以将声音和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生动形象的阐释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

  二、氛围引导,让学生自主识字

  良好的氛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达到快乐识字的效果,在开展教学的阶段,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并在氛围的作用之下,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成为学校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导作用,他们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生字,启迪学生心智。1.融入生活元素。识字不必非得在课堂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资源也是学生识字的素材。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学生到比较熟悉的生活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生活化内容的引导中,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注意留心周边的事物,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草坪中随处可见的标语引入“小草青青,踏之可惜!”“小草在睡觉,请勿打扰它!”生活化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语文,加深对生活未知事物的理解,他们更加喜欢学习生字词。2.引导背诵识字。语文教学中,背诵文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识字中提升自我,积累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抽出课堂中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自主背诵生字词,或者是课文,在班级学生全部背诵的时候,学生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得到调动,他们就会自主积极地背诵字词,从而达到识字的效果,

  三、游戏渗透,让学生学会识字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能吸引小学生教学活动之一。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结合不同的字词,整合不同的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在游戏的作用之下,全面分析了解知识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之后,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这时候再渗透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借助游戏还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学得快、忘得也快”的误区,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全面理解知识,加深对生字的记忆。1.找朋友。教师可以通过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关系,让班级中不同的学生戴在头上,然后在小朋友之间组合的过程中,得到一个汉字的拼音,然后教师再让班级中其他的学生读出来。在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头顶的字母去找寻其他的同学,得到一个字的拼音,学生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开火车。开火车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学生前后,排成一列列火车(最少两列),然后发出火车开动的声音,之后,教师出示一些生字,问学生火车从哪里开始,有学生应答从自己这边开始以后,就可以按照顺序让学生一一读出生字。如果有学生读错了,就可以让火车暂停修理,然后另一组学生接着阅读。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不良的情绪,在每一个小组中读错的学生需要在台上表演一个节目。在游戏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枯燥的课堂教学,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也体会到了识字的乐趣。

  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开展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牢记汉字内容,引导学生从会学到自主学习,在开展识字教学的阶段,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渗透,在注重知识传递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和谐的氛围中识字。在引导中,学生喜欢识字,并开始自主识字之后,知识会变得越来越扎实,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得到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廖桂萍.趣味教学,快乐识字———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J].课外语文,2015,(9).

  [2]温继桂.快乐识字,技巧相随———浅谈一年级识字方法[J].考试周刊,2016,(37).

  [3]卢芳文.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J].小作家选刊,2015,(14).

  [4]贺东丽.快乐识字,识字快乐———一年级识字教学[J].中外交流,2017,(3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1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动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论文网一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枳极性,真正做到教师仅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能够从以下几方而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但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能够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 “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动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i容生动化,让吾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实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能够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而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水平征服学生,而使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所以,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行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能够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因为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0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点,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能够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升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水平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2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最终的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人物的完成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意义。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掌握好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其他课程以及其他学习科目能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促作用,由此可见,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学校以及教师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总结了影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性教学因素,并且仔细研究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几点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思考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授、学生汲取知识营养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小学作为学生的基础培养基地,有必要担任起为学生今后的阅读能力打下基础的责任。在我国的新课改内容践行中,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但仍旧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教学现象,这些问题阻碍了小学生有效的进行阅读教学课堂内容的学习、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作出研究分析。

  一、现阶段存在的阅读教学问题

  1.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未能突出主导作用。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给出限定的阅读时间,没有任何的过渡便进入了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课堂提问。这种方式虽然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缺少了教师的指导,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不上去,课堂环节任务不明确,杂乱无章。同时,学生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理解不到位,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2.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的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仍旧有教师单一的讲解文章结构、总结中心思想以及概括文章内涵等方面的传统教学课堂的影子。这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讨厌学习语文阅读,进而降低对阅读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率。3.阅读内容的选取不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许多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会使得课堂变成罗列式,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学生抓取不到学习重点,缺少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对知识消化以及记忆不深刻。

  二、提升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策措施

  1.创设阅读情景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主动积极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开展的关键性措施,在阅读前引出问题,使学生带着好奇心理进行阅读,能够大大提升阅读效率,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有助于想象力的发挥。小学生带着问题在阅读中寻找答案能够锻炼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有效的提升阅读效率。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者的作用,要充分践行所处的主导地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总结课堂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时也要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紧密联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创建具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课堂。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开拓学生思维。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依照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阅读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的个性阅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正面回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阅读课堂氛围,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4.在课后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应用鼓励式的评价手段,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实践性,帮助全体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形式,要求教师灵活的运用教材,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此种方式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改变自我,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5.注重启发式阅读教学。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按照基本的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互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不断地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加到互动教学的积极性,掌握学习语文阅读的方法技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展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创新且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使学生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进行教学反馈,以此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阅读课堂氛围,实现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英.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xx(7):29-29.

  [2]王平强,徐文彬.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探析——兼谈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xx(6):25-28.

  [3]朱月弟.失度与适度——对于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有效性思考[J].新课程导学,20xx(10):18.

  作者:王维琪 单位:宁夏彭阳县第三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3

  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当中,语文老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也是对小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无不表现出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与否。当前国语教学课堂缺失生动的语言活力,因此应该立足于语文这一语言学科的自身特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合理控制和揣摩运用情况,用生动的、规范的、富有趣味和美感的语言情景表述引导学生进入国语的奥妙世界。

  关键词:语言运用;语文教学;能力提升

  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任务归根到底是对学生合理掌握和应用国学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要想充实语言文学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基于老师对语言的把握和合理运用。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多数都是得益于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的特点和规律,情景导引激发小学生语言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语言艺术的生动呈现,教师语言运用和修为深刻影响着小学生。所以,针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对语文语言运用进行剖析,对于升华学生语言水平,发展学生语言的运动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通常会呈现以前几点鲜明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鲜明的规范性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有着明显的示范作用,特别对于广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说在他们的心理把教师看作为是知识和行为的化身,教师的言谈举止是他们模范的最佳对象,远远超出了父母和其他亲人朋友,对教师有一种神的一般的崇拜。语文教师对于语言的合理规范的运用深刻的影响着小学生,越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越应该对语言进行深入把握,就要越具有规范性的特点,小学生正在处于语言发展和运用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他们对语言的模仿能力超出于其他任何年龄段很多倍。[2]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咬文嚼字”把最正确的语音、词汇表达和语法的运用呈现给小学生,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生动规范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首先要注意平翘舌区分,这是十分重要的,语音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生,一旦出现偏差今后很难纠正。词汇表达和语法的运用一定要使用正确,都以全国通用普通话为准绳,严格要求教师自身,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基础语言得以正确的发展,今后才能更上一层楼,因此教师语言运用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的发展,除了语言的规范性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语速的控制,发音声音情况和语调的自然和谐等一些问题。

  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课堂教育教学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具备饱满的语文认知,提升小学生的人文涵养,语言表述更要具备科学的严谨性,不能含糊其辞,要清晰明确的表述。当代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和御用词语的正确内涵,从而能够准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语言表述的科学性同时呈现出用语表述的简洁明了。正如弟子规上所述“话说多不如少”,语言表述需要简明扼要,需要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扣题,重点突出语言精华部分,丰富主题内容,在语言上以少胜多。

  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生动性

  语文课堂教学用语要突出生动性,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小学生,对于事物和知识的认知形象思维处于绝对的优势,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学生的语言需求。[3]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着璀璨的文化历史,遗留了大量经典的文学著作,生动形象的表述所阐述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生动愉悦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文学经典的意境当中,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语言的生动奥妙。教师应该能够运用娴熟生动的语言对人物、情节和事物等描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如临其境。语言运动的得体恰到好处、简单扼要、生动形象就能够使难以理解的词汇变得通俗易懂。例如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让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这时教师要是只是对这一词汇进行单纯的详细解释,往往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时教师如果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简洁语言进行描述,会激活学生形象思维,满足学生对美好事物追求的需要,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4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在于能否体现出语言的艺术性,运用语言描绘出生动形象、扣人心弦的美感,创造出情景的美感,使学生陶醉在美的意境当中,激发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师在语言的运用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语文老师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声音饱满富有感染性,语句组织流畅欢快,语言生动形象、简明扼要,遣词造句恰到好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美感,语意表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给予学生语言美的享受。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4]

  参考文献:

  [1]梦庆敏.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素质与能力,20xx.

  [2]吴舜华.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9(4).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xx,(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4

  【摘要】趣味性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堂妙趣横生的课程能吸引学生进入课堂预设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育气氛,有效实现教与学的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呈现方式、灵活的互动功能,分析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及效果。

  【关键词】电子白板;课堂教学;趣味性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课堂教学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那教学的目的就基本达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则是这关键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强大的呈现方式、灵活的互动功能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作用也渐渐彰显出来,精彩演绎了动静结合、妙趣横生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1]。本文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特点,在重点分析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强大的呈现方式创设课堂场景,利用白板写字、绘画等灵活的互动功能增加课堂教学互动效果,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一)综合运用“声”、“影”、“图”、“文”,创设逼真的教学场景,勾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场景是教学活动的平台和基础,教学活动通常是在特定的教学场景模式下进行的。教学场景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否将教学内容完全教授给学生,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关系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场景的创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搭建师生教学交流的共同认知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融合了“声”、“影”、“图”、“文”等信息技术,在有效搭建师生教学交流的共同认识平台、创设教学场景方面起作着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影像或图片展现教学内容描绘的场景中“形”的环境,也利用声音模拟教学内容描述的场景中“声”环境,还可利用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雪了》的课堂教学时,岭南的学生也许从未见过下雪,因此对下雪的情景缺乏感性认识,如何能模拟一个逼真的教学场景,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则成了备课环节的一个重头戏。教师可借助电子白板,先以“图片”或“影像”将雪花飘落的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再以“声音”模拟呼啸的北风,创设了逼真的下雪场景,同时配合一定的“文字”说明:下雪了,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就会置身于预设的下雪场景里,对下雪的场景有了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勾起了学生探知后面教学内容的兴趣,期盼着看到雪地里的小画家们究竟都有哪些。这样,就创设了一个逼真、形象的教学场景,搭建了教学活动所需的共同认知平台,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在满足学生对教学场景的视觉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听觉的需求,能有效勾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对相关知识的渴望。

  (二)巧妙应用“拖拉”、“透镜”,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锁住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关注

  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相辅相存,缺一不可的;“教”是“学”的必要条件,“学”是“教”的最终目标;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占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要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除了教师的教授之外,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利用交互白板可以巧妙地构思课堂,灵活地创新课堂教学,解决了以往教学课件中难以实现的交互问题,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自由、生动的课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充分调动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仍以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雪了》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创设了逼真的教学场景之后,已经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一起运用电子白板“拖拉”或“隐藏”等功能把“小画家们”请到雪地上,构建出生机盎然的雪地。此外,还可请学生用“”在雪地里找出在洞穴中冬眠的青蛙……这样,课堂教学变得同游戏活动一样有趣,在满足一年级学生好玩的天性的同时完成了教学互动,课堂教学就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实现趣味性和知识性完美融合,促使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三)有效运用“书写”、“批注”,激发参与感,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与课堂的趣味性及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许多特殊功能使得教学互动变得简便而有效,也使课堂教学变成一项有趣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在新课程教学课堂开放的今天,即使有强大的演示功能PPT,也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课堂需求,因为采用PPT教学,教师通常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和讲解员,交互性不足。而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集传统黑板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教学辅助工具,既能展现静态教学的魅力,又能演绎动态交互课堂的精彩;既能即时书写文字、手绘图形,也能根据讲述需求自由板书,使用注解、批注等功能[2]。教师可以便捷地实现对媒体的控制,摆脱了媒体的牵制。交互电子白板提供方便的书写和绘画功能,运用于语文学科,可以实现学生“边思考-边想象-边批画”的学习方式,呈现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以及最终的思维成果,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评价。如在讲授《两只小狮子》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勤狮子刻苦练习“滚、扑、撕、咬”的本领,教师可以请学生在白板上划出自己认为能体现出勤狮子刻苦练习的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在学生的答案中做上批注(加下划线、着重号、画圈等),让学生通过“整天”这一词语感受到勤狮子非常刻苦。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独立批注和互动讨论中也提高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学生难于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学效果

  (一)教学效果调查

  为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次调查分别选择高、中、低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题200份,其中高年级组占35%,中年级组占35%,低年级组占30%;共收回调查问卷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0%。本次调查选择课堂氛围、教学场景预设、教学互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课堂教学感受(学习兴趣)等10个因素,作为课堂效果的衡量指标(如上表)。

  (二)教学效果调查统计分析

  在对回收的调查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在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备课情况、课堂表现、课堂氛围等10方面的平均满意率达99.11%,平均优秀率达85.79%。教学场景预设、课堂教学感受(学习兴趣)、对教师的总体评价等多项衡量指标满意率达100%,各项教学效果衡量指标优秀率均达80%以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通过预设课堂教学场景,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实现教学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其强大的呈现方式,创设逼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灵活的互动功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有效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开启了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霞.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边际效益的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xx,(5).

  [2]朱宁贤.从黑板的演变看交互式课堂教学呈现方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xx,(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

  1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预成式

  预成式也可以理解为按部就班式,如同导演预先写好剧本,演员只需照着台词往下走即可,不需要演员的即兴发挥。在备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即将要说什么样的话、安排怎样的活动,提哪些问题,这些都是事先预定好的,而学生要做的就是配合老师的表演。为了能够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进度,教师会根据自己的节奏将课堂教学进行下去,而对学生的一些反馈或不理解关注甚少。一味地关注教学的进度,要求学生来揣摩教师心思,尽量说出符合规范的答案。而如果教师的提问比较空泛、机械或者提问的频率太过频繁,都会让学生反应不过来。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教师的互动意识较为淡薄,一味追求课堂的逻辑和进度,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生成性。因此,预成式活动是单一的、线性的,也是虚假、贫乏、缺乏生气的。

  1.2放任式

  较之预成式互动,放任式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更为严重。对于“把课堂还给学生”,一些老师将这点理解为可做的事情变少了,完全将学生放于主体地位,而将自身的主导地位弃之不用,或者缺乏灵活的互动方式,互动的时机把握也不到位,这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有极大的影响的。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开放课堂的实质把握不正确。由于事先没有做过多的准备,因此缺乏对课堂教学发展进程的预料,加上不能及时准确地调整课堂状态,致使语文课堂朝着自由散漫的方向发展。教师要理解教学的涵义,虽然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学并非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共同创造经验的历程,在当今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加重要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无限可能,但由于自身的年龄、知识水平等特点,教师在课堂中不应采取放任的态度,需要挖掘教材,同时也要把握好学生的反馈信息,才能形成一堂高水平的语文课堂。

  1.3启而不发式

  相信在语文课堂上启而不发的情况是多数语文老师都遇到过的情况,教师在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时候,学生没有相对应的回应,不知该如何应答,使得教师的提问悬在了半空中;或者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给出了一个常规性的回答,在课本中或教师已经讲过的答案之中可以找得到,并没有产生思想的火花和灵感。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有: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将“启”认为是自身的工作,而“发”则应该是学生的任务。但由于问题问得不恰当,比如一些开放性问题,学生刚开始一下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思考,就不容易从中受到启发;另外,学生受已有经验和知识结构的限制,而教师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这些年龄以及知识框架的特点,从而及时地调整问题,往往也不易受到启发,课堂也会出现“冷场”的情况。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引导。不发,教师也不越俎代庖,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去探索,要在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状态时用恰当的问题进行点拨。不了解学生,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在互动式教学中尤为重要。

  2互动教学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的.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的互动式教学,必须从目前的形式互动转变为真正的实质互动,让课堂成为一个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场所,成为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这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互动式有效教学的基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研究表明,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而这种氛围就是平等对话、真实的师生关系,这是任何先进的教学媒介都无法取代的。在语文课堂中,面对小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引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较多的研究发现,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也就自然而然在课堂上会集中精力,调动兴趣,与老师积极地互动,使课堂充满一种真实的、没有压抑的、不虚伪的氛围。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乐于与学生一道追求文字的魅力,寻求知识的快乐,没有距离,只有沟通与交流,恰切的点拨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互动式有效教学的前提——了解你的教育对象

  杜威认为,教师十分有必要花大力气了解儿童的特点以及个体生活经验,这在关系到教育的成功与否。我国教育家叶澜老师也批判了目前课堂教学中见物不见人的现状,部分教师只关注教材而不了解学生。前文所提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没有相应的积极的回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造成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特别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习惯,这与现代课程改革的目标区域一致,体现了“以生为本”。教育是复杂的劳动,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具有能动性的人,教师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这些只有教师花费时间和耐心去接触具体的学生才能够做到。

  2.3互动式有效教学的关键——开展适当的合作活动

  没有一个小学生不喜欢游戏的,游戏与表演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如在练习声母和韵母的组合与拼读时,教师将制作好的纸帽子上写上不同的声母和韵母,然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的配对组合,再与同学们一起拼读,学生的兴趣浓厚,在游戏中牢固掌握了汉语拼音,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如在教寓言《狐假虎威》一课时,让学生分别上台扮演“狐狸”和“老虎”,以及其他的小动物。戴上自制的动物面具,熟悉课文内容后,有各自的台词和动作,有位学生把狐狸扮演得惟妙惟肖,特别是骄傲自大的语调,不可一世的架势,使学生体会到“狐狸”借着“老虎”在森林里大摆威风。通过这些表演,使得学生对文章所描绘的形象有更深刻的体验。

  3总结

  教育实践领域必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正是因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复杂的、多变的,并且充满挑战的,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应该是有创造力、生命力,而并非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更接近教与学的本质,这样的课堂也更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7-23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论文06-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经典)06-2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3-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6-30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5-2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7-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5

(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