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汇总[15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
摘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笔者提出了从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创造、改良教法等方面进行培养,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环境创新思维
当今世界是个信息与竞争并存的世界,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的人才。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为了将来不被社会淘汰,学生要学习前人遗留下来的有用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双基”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很多,下面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几点认识。
一、良好的教学环境唤起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造就良好的教学环境。有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最大空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良好的教学环境分为以下两方面。
1.教学氛围
初中数学教学要呈现一种宽松、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具备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立足学生自主发展,迅速实现课堂教学中心的转移,把民主、和谐的氛围带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这种氛围还能使学生因自己的创造性行为或见解得到积极的评价和帮助而乐于创造。
2.师生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此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支柱,更是培养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氛围。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动手操作,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形象的演示实验,同时附加一些数学史、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学生有了好奇心,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效果自然很好。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也是学生开拓创新思维的动力。
三、通过认识创造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创造”这种活动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告诉学生,他们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只要他们能对这些问题稍作留意,加以思考和研究,就可以产生出新的结论,这就是创造。在教学中,只要学生是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的新结论,而不是模仿抄袭来的,即使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也应该承认这个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应该改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为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习题中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最优解法”、“多向比较”等方法,不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逆向思维,使数学问题简化
一个善于创新学习的人,应该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逆向思维是一种突破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方式,是人的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下列三个方程:
1.x2+4ax-4a+3=0
2.x2+(a-1)x+a2=0
3.x2+2ax-2a=o
其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总之,科教兴国,创新立国。创新是没有止境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教学的主旋律。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想法开发好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2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素质教育也提上了日程,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教学要求,从前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现状。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所以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效果并没有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严重影响了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状;有效性
经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发现,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严重影响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的阻碍,希望教师和有关的组织能够借鉴经验和措施进行有效的改革,将学习效果和学习氛围提高到一定的程度。
1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1教师教学的方式比较的单一:在课堂的这一方面,教师显然做的是不够好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利用教材进行讲授知识,并没有利用多种丰富的形式对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行详细、形象的解释。讲课方式比较的单一,并没有引起学生多大的兴趣去预习和研究新知识,也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够积极。
1.2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数学是基础的教学科目之一,也是展现一个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并不理想。初中数学教师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研究,发现提高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努力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1.3目前的初中生对数学的教学方式缺乏激情:在初中阶段,学生还处在无拘无束的时期,这个时候还比较的容易叛逆,所以这个时候的家长和教师都不会太过分的、严厉的要求学生,生怕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叛逆。所以初中生还是喜欢学习自己能够做好的学科,对于数学这样比较抽象,比较深奥的学科,学生一般都会兴致缺缺,这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和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数学教学的展开。
2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以人为本”是目前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首先,老师就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友好关系,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有力的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改变自身的身份,将学生由原来的配角地位调整到主体地位上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激发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兴趣: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去学习,就会充满激情,全力以赴;被动地去做一件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趣,也不会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投入了自己极大地兴趣,大脑就会处于亢奋的状态,有利于积极地思考和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可以使用奖励学习方式,对于数学问题分析出色的同学,教师进行嘉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会引领学生自主的学习,培养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3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提问,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或独立思考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并通过动手操作、细致观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2.4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在上课之前的预习,以及下课后的复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及时的预习和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将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然后再对课后习题进行相应的分析、解答、归类等,就可以提高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效果。当然,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是为了提高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效果。
2.5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各个教师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有的产生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好的教学方式,弥补错误的教学方式。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主体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式的联合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于部分初中数学课堂较为混乱无章的现象,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即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和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经过教师和学生一起把各个任务完美的完成,就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环境。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6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课堂上学习的引导者,是学习理念的传授者,是学习方式的创造者,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本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方式,完善的知识储备,完全的人格魅力,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关注,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激起初中生对神秘的数学课程产生浓厚的情趣,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提高数学成绩。
3结束语
总之,面临着新课改的背景,面对着新的教学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策略,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以上是经过认真思考而想出来的几条建议,所以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的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特点进行教学活动,改善学生们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态度,使得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出现一个新的高度。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3
一、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从内涵与外延性上划分,可以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信息技术则是指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工具、技能以及拓展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它是用来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般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狭义的信息技术则是指利用计算机、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获取、加工、存储、运输与使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技术。本文所研究的信息技术,则是狭义层次的,属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
2.信息技术教育。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一种教育,如开展计算机课等。二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育活动,更好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本文所研究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第二个层含义,是把信息技术教育当成一种教育手段和开展形式。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式有课堂教学模式还有远程教育模式等多种,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融入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依据
20xx年1月,我国教育主管单位针对中小学阶段的信息化技术管理与应用问题颁布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引起了教学的深层改革,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数学教育影响深远,将改变传统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等。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阐述改变方法:
1.信息技术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在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加教学形式趣味的趣味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如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等,能够丰富数学教学形式。使老师和学生更加感兴趣。其次,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化。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有时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如进行直观的图片展示,对于学生而言更为具体可接受。学生在学习时,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自然就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再次,在数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自然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资料。师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接触先进的数学理念。另外,数学的学习需要融会贯通,也需要适当的练习。网上资源丰富,对于学生的巩固练习是非常便利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提高数学教学的速度。
2.在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树立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1.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教学情景内容。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它们图文并茂展示给学生,并且设置一定的悬念。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情境导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去主动的.探索和思考。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可感。比如学习三维图形等,学生空间感较差,难以想象该种图形。教师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呈现大量三维图形以及生活中的实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下,能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2.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特点相容合。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当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充分分析数学学科主要特征,只有清楚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才能真正意义上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发挥出来。如果仅仅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生硬的结合、简单的嫁接,便难以发挥它所应有的作用。教者应根据两者的特点,进行恰当有机的结合。
3.正确把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在计算机等辅助教学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指导学生,给他们精心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运用计算机等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知识。但是计算机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认知工具和探索工具,对教师而言还是开展教学的辅助性工具。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要适当、恰如成分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过多地依赖,主次不分,更不能纯粹只是为了赶时髦而去摆花架子。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完全舍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板书,就不能完全被教师的ppt等课件代替。教师适宜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掌握所学内容。作业也不可完全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还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国内,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当中,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出现了很多误区,教师和学生并不能真正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需要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验、总结和研究。同时,初中数学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4
传统的数学教学困囿于应试教学的模式,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人云亦云,没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课堂气氛沉闷,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 学习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缺失,难以调动其探究的热情。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创设教学情境,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猜想、操作、验证等系列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乐学”课堂的特征
1。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彼此尊重、教学相长,学生才会展示自己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敢于提问、勇于质疑,在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2。 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解替代学生的思考,数学课堂枯燥乏味。 在“乐学”课堂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对重难点、易错点内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他们在彼此分享、质疑争辩中获得进步。
3。 评价方式多元化。 评价有利于检验学习效果、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成效。 在“乐学”课堂中教师不仅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还关注学生结论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的变化、思维方法的形式。
二、构建初中数学“乐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1。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建立“以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打破“师本”的错误观念,以探索替代讲解,以互动替代“一言堂”,用个人的魅力感染学生,以专业的知识折服学生。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座位,以某行作为 x 轴,以某列作为 y 轴。 让一个学生说坐标,对应点的学生站起来。 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解决策略进行引导,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
2。 创设“乐学”的课堂情境。 由于初中生对新颖、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因而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乐”点,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从数学中捕捉数学现象,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之中。例如,在讲“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用动画演示一轮红日从地平线逐渐升起的景象,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数学模型,将学生引入到探究问题的氛围之中,感受到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体。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能产生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 通过动画演示,能变动为静,化复杂为简单,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例如,在讲“丰富的图形世界”时,学生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难以理解,教师可以以针式打印字打字说明点动成线,以激光手术中激光经过处形成的刀口说明线动成面,以挤牙膏时形成一个圆柱说明面动成体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步入寻常课堂,翻转课堂、微课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丰富的媒体、软件引入到数学之中,如让学生运用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像,运用 FLASH 课件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课堂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学生也乐在其中。
4。 优化数学学习环节。
( 1) 要学会预习。课前预习能使学生不至于盲目听课,能把握听课重点,带着问题听课,能及时发现旧有知识结构存在的缺陷。
( 2) 要学会听课。 听课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才会有的放矢,抓住重点。
( 3) 自主完成作业。 学生作业的过程也是出错、改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能获得愉快的'成功感。
5。 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 急功近利式的教学催生弊病众多的评价方式———教师重结果轻过程、重个体轻小组、重智力发展轻情感培养,无益于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施以激励性为主的评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有助于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发言、提问、交流、猜想、验证、归纳等参与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能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 除对学生个体评价外,教师还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让他们在竞争中奋勇争光,从而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师除了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进行评价外,还要对学生的兴趣、毅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多元化评价中,教师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也能让学生正视不足,及时弥补。 而激励性的话语,能激励士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生动活泼的乐学课堂,营造愉悦氛围、创设乐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5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要求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增强数学学习的效率。本文主要在论述合作学习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初中数学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各种数学知识。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初中数学在运用合作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仅要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形式,更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实质。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效率。如果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缺乏理论学习或存在错误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应用的效果。因此,要想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必须审视初中数学课堂的特点和合作学习的特点。而合作学习的特点是共同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单位的基本学习形式,是教师利用教学动态因素即学生要素进行互动式、主动式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之下学生评价学习的效果是以团体成绩为标准,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里所谓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指横向的交流与互动,也包括基于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的纵向的知识交流与互动,在合作小组当中责任分工是正确进行的基础,互助性学习是最基本的方式。
二、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结合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合作学习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方式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学会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应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合作学习应用的效果,教师应该明白自己在合作学习当中应该明白自己不是课堂学习的执行官,而是应该作为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合作小组里面,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个参与者、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习者,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积极的参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在平等的学习关系中构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关系,只有这样才恩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以轻松愉悦的环境,才能为数学合作学习的目的创造良好的条件。
2、要学会设计合作学习的环节
(1)课堂合作活动环节
现在为了尽量是教学资源最大化,初中班级依然采用大班制,这种情况下数学课堂仍然是以班级授课的形式为主,在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环节的设计上应该遵循引、读、议、练、结活动的过程要素,但是教师对于这些环节不能机械化的操作,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要求,在突出教学重点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调换各个环节的顺序安排课堂数学合作活动时间,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优化组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说在单元复习课上应该以学生的练、结环节为主,而在在概念课上应该以组织小组以读、议环节为主。 (2)合理设计合作活动的内容
课堂合作学习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设计合作活动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明确体现出来。此外,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与课文内容相切合,并且符合学生思维的特斯按,利于老师帮助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内容设计中还应该设计合作学习效果汇报与反馈的环节,根据汇报与反馈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评价和归纳,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恰当的教授学习的内容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当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一个合作学习的情境,在这个情境里教师向学生展示、说明合作学习的内容。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任何时间都能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师应该找准时机,针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合理的导入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上教师应该在确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必须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层次要符合层次性、讨论性的一般要求,难易程度上大于个个能力,而小于小组合力。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实践性问题、规律性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4)应该建立在充分的思考的基础上
在数学合作学习当中,合作学习的过程只有建立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这就要求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讨论和探究当中,在讨论当中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对某一数学问题见解和认识。合作讨论只有建立在个人重根思考的基础上,才能起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
三、构建多元化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合作学习成功应用的要点,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根据评价的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将过程和结果置于同等地位,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以小组凭借和个人评价为主,教师的评讲应该置于次要地位,通过评价能够起到督促、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作用。
总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辅梅.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xx年10期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直截了当地把合作学习的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相反,有的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建立在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努力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境可以是生动、形象的动画,富有童趣的故事,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旧知识有冲突的问题等等,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引导思考
合作学习是一种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促进、互助协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要参与讨论,必须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大班额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断地观察、操作、思考,自己发现规律,同时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并且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展开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有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可能收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合作交流,深化理解
合作学习是学习小组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在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应当把需要进行合作学习的数学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构建数学知识,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四)练习反馈,调整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练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同样,在大班额下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注意到练习内容要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出梯度,同时要注意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设计一些同等难度的平行、变式练习以及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此来检验合作学习的效果。练习反馈时,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的'形式,对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练习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促进评价,共同成长
教学评价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点评、总结和反思。在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及时地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并有激励性,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信心,还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励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合作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更是合作效果的评价者。只有这样的教师身份,才能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完成。总之,在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努力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与操作程序,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改善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7
初中数学以小学数学为基础,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擅长形象思维,初中数学教学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以促进有效的活动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借助逻辑推理生成数学认知,是重要的教学思路.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初中数学基础性内容. 在体验之后让学生经过逻辑推理,可以发现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均为180°. 这是一个逻辑推理结果为真的陈述. “定理”是本课可以实施认知教学的数学概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将三角形安排在七年级下册,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从知识本身来考虑的 一方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初中阶段又对此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将三角形这一“冷饭”炒出新味,是数学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笔者分析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情况(主要依据教材设计与对学生的口头调查),感觉初中阶段的设计思路既要依靠学生原来的知识,同时又不能忽视基本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促成数学认知的形成,这样才能使三角形的知识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成为一个坚实的结点,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本文试以“三角形的内角”这一知识点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思路.
关注已有认知基础
三角形的内角在小学数学中已有涉及,对其内角和为180°也已经有了测量、剪纸等方法证明,也就是说初中阶段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结果,学生是已知的 这就对实际教学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这一知识的学习中有新的收获,将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态,也关系到学生对初中数学的认识.
实际上,这里涉及了两个层面:一是知识层面;二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层面. 这也是以“认知基础”这一概念来界定的重要原因. 知识层面自不待言,结果都已经知道了,似乎就没有什么好学的了;心理层面除了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之外,对教师的挑战在于应当设计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以将学生吸引到学习过程中来. 仔细研究学生已有的学习过程,会发现学生原有的学习过程有两个重点:一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剪纸活动;二是教师要求下的结果记忆. 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到了初中之后,一般只记得结果而忘记了过程. 于是教学思路也就相对明晰了:初中阶段对三角形的内角的教学,应当重在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当重在学生体验的设计,应当努力让学生在自主性发挥的基础上,能够对三角形内角和产生更为深刻的数学认识.
宏观思路已定,那下面的重点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了.
设计新的体验情境
情境对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生动的情境,往往能够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运用,从而实现有效或高效学习. 那么,对于三角形的内角这一知识而言,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情境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在描述课程设计思路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段描述对于初中数学的隐喻意义是深刻的,初中数学只有重视学生的体验,才能让学生在构建从生活数学到抽象数学的过程中有所依靠,也就是说只有体验,才能让擅长于形象思维的初中学生思之有物,进而思之有果. 既然如此,三角形的内容就可以以学生的体验为突破口,去设计教学过程.
几经思考,笔者创设的体验情境是这样的:第一步,给出用长木条构成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接头处打孔穿螺丝)等学具,每组各一个,由学生自己去摆弄. 学生自然会发现稳定性不同,这样就可以通过稳定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三角形上来. 这一步花费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却可以瞬间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让学生将给出的四边形变形为长方形,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此时长方形的四个角之和为多少度?学生稍加盘算就知道是360°(因为四个角都是90°). 第三步,让学生观察三角形,并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这一步需要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思考. 教学实践表明,此时学生观察的对象就是三角形与长方形,他们会下意识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而这种下意识的行为,正是本情境需要的关键——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体验才是真实的、自然的,也才能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如果不出意外,此时会有数个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新的点子出来,比如说有学生会用一支笔充当长方形的对角线,进而发现其变成了两个三角形. 由于长方形的四个角是360°,那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就分别应当是180°了.
体验至此,本环节似乎也就结束了,而这样的设计似乎也看不出什么新的创意.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笔者发现新的惊喜常常会悄然而生.
引向数学逻辑途径
就在大部分人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的时候,笔者抛出一个问题:三角形的内角一定是180°吗?会不会这个三角形与那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样?
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规的“古怪”问题,而笔者感觉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道理,但其实却给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要求三角形的内角和,那实际上有一个前提,即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应当是一样的,只有这样,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反之,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具有固定结果的特征,那本问题就没有价值了.
事实上,在教学中,这个问题也确实让原本柳暗花明的课堂又进入了山重水复的状态. 学生会发现,刚才的体验已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学生回忆起了之前用过的剪纸法,并且当众给出了剪纸法的操作. 在这个学生的示范之下,绝大多数学生都回忆起了当时的这段体验,并进而否定了笔者的问题:你看,任意给出一个三角形,用剪纸法可以得到三角之和都是180°.
应当说学生此前的体验加上此时的演示,已经让学生的学习经过了一个充分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尤其是内角和的认识已经积累了大量感性的认识,下面要做的就是理性思考. 而这一过渡应当由教师的问题来过渡,问题很简单:无论是剪纸法,还是用量角器去测量,或者用简单的逻辑推理,都无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一般规律,只有通过严谨且符合逻辑的数学证明,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找到最佳的答案. 于是,学生的思路就被引向了数学推理.
下面的教学思路是明确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证明方法. 比如说,怎样才能让学生想到过三角形某个顶点作另一边的平行线呢?或者说怎样才能让学生想到延长某条边,然后过该顶点作另一对边的平行线呢?事实上,本证明中,这才是关键,一旦给出了这条辅助线,下面就只是平行线定理的相关应用了. 因此,笔者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平行线的作出,为本环节教学的重点. 具体的引导是这样的:现在的基本思路是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在我们面前并没有现成的180°的角. 但是我们心中又是有180°角的,请同学们构思一下180°的角是什么样子. 学生很快就能想到其实就是一条直线(也有学生想象成一条射线转过180°). 于是再给出下面的问题:怎样才能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与大脑中构思的180°角联系起来?事实上,在这个问题抛出之后,学生更多想到的是第二种思路,即确定任意一个顶点,然后延长某个边,再要想的办法就是将另两个内角“转移”到这个地方来. 显然,这就要将外角分成两个角,如果两个角的大小恰好等于另两个内角,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分析到这里,绝大多数学生的思路就清晰了,刚刚学过的平行线的知识,立即就在此发挥了作用. 待平行线作出,利用同位角和内错角的关系,答案顺利得出. 且同时能够回答那个“古怪”的问题: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应当是180°,因为任意三角形都可以通过此方法来证明.
实现数学认知形成
经过了体验与逻辑推理之后,学生的基本认识已经形成,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体验认识上升为数学语言. 就本知识而言,“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的语言可以顺利获得,因为这样的描述既是生活语言,也是数学语言. 笔者确定的重点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概念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定理”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深刻,尤其是在七年级阶段,学生还只认为其为一普通概念,因此,笔者认为此时是一个加强学生认识定理概念的机会.
所谓定理,即为经过逻辑证明且为真的陈述. 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加逻辑推理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的一般规律,结果显然为真,于是告诉学生数学上对于此类命题,都会以定理称之. 换句话说,以后遇到类似的经过逻辑推理且结果正确的,一般都可以冠之以定理之称. 通过这样的认知生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有本身固有的语言. 而这种概念性的数学语言,是可以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到催化作用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正是建立在此类数学语言基础之上的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8
【论文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课改下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所有数学教师的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策略
在新课改的作用下,所有学科的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对于数学这门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数学的特点,而且还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上的创新,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并提高学习效率。
一、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基本理念是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改革的准则,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核心。它可以使人们建立起数学教学的新课程观、信息科技观、教学评价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一)教学课程观
对于初中数学的内容,过分强调了数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忽视了数学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的逻辑严谨,从而使学习内容看起来难,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曾经有人对数学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感觉数学较难,学不懂,并且数学的公式和概念较多、应用题和几何题都太难等。针对学生的.建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符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体现义务教育和数学的普及性、发展性、语言性、创造性等。要从实际的生活中进行问题的引入,强调数学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二)新理念下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一些枯燥的定理和公式,主要的讲课方式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记忆公式和定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死板的教育,学生根本不能进行应用。但是在新课程中用生动丰富的内容代替了枯燥的定理,并建立了新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
(1)教学观。在教育中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当做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从而把教育的重点落实到了学生的身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
(2)学习观。对于学生的学习观从以前的被动教育转化成了主动教育,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进行数学的探索和交流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
(一)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让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数学教育应该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亲身实践让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使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也提高了思维能力。对于这种新的理念意识,教学课程应该从知识技能、数学的思考、解决问题、情感等方面设定教学目标。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一定要进行情感的投入,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数学的问题上不仅要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关注数学思考的过程。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教育,尽早的完成社会化教育,学生也只是接受教育,在学习中不断的使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从这些方面的差异入手进行改革,才能完成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
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对知识进行传授、支配和知识的静态占有者,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要转换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等,还要转换成动态的研究者,从多个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新角色进行实践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使教师走到学生的身边进行交流,并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等;当学生的顾问,与学生进行意见交换等,这样就可以在教育中不断地与学生建立了情感,使学生感觉自己的老师就是自己在学习上的朋友。
(三)教学方法要采取多样性
在新课程中要求在教育上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主要总结有四点教育方法:
教师引导。尽管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具体作用,所以,就更需要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引导和组织,使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具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他们要学习的是人类文明的更多间接经验,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也应该对其进行引导。
实践操作。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知识只是一些直观感受和间接经验等,缺乏对实践的操作,所以,在课堂教育中适当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了解数学知识,例如:对计算机的使用;对图形的理解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进行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知识,所以,教师就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自主探究。学习是对外界的知识进行内在的转换过程,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在新课程下自主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充分让学生使用这种权利。
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交流可以使知识面更广泛,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认识。所以,教师在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应该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和交流,促进学习效率,推动学生发展。
总结
总之,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永久探究的过程。在新课程的教育下,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并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使得学生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并为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宏珍.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xx(0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9
摘要: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以数学课堂为载体,逐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途径
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身心要素的整体系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包括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日常文明习惯的养成等[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数学概念、知识和能力,又应从教学观念、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
一、以数学课堂为载体,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还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不但要善于做好学生的思想交流工作,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古今中外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国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以对于未来接班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爱国事例进行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数学、仰慕伟人、热爱祖国的情感,还会使学生从中了解到代数、几何、数论、数学方法论等对人类的'贡献及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通过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求代数式的值,可以渗透特殊与一般这样的含有辩证关系的思想。例如当X=2,Y=-7时求代数式2X+Y值的时候,很多同学总是不写条件,直接写2X+Y=-3,这明显是不对的,因为代数式的值不止一个,它的取值与字母的取值有关,当X、Y的值取其他数时,代数式的值不一定是-3。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体会到特殊与一般的区别,明白了数学验证和证明的区别和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相长,教是手段和方法,学是目的。作为教师,应该多培养学生学的能力,由“跟我学”到“我能学”,再到“我要学”。从具体策略来看,一是要让主体参与课程活动。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的职责是主导,是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认识、心理、情感、行为、价值各方面因素,使之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探索,主动地发展。二是要因人而异,分层教学。班集体中,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认识水平、志趣爱好不尽相同,发展不平衡。所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如指导学生预习、复习、提问、作业诸方面,教师应因人指导,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三是要重视教学整体开发。在数学概念、命题、公理、定理、性质、例题等教学中,可以“整体开发”。在解题教学中,指导学生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认识数学问题。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四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概念和规律多由实际问题抽象而来,新知识的出现总是为了解决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背景,要创设适当的情景带领学生走进其中,经历过程,获得知识。在知识发生、形成和记忆的过程中,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
三、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使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教师教学要得法,学生学习方法要得当。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注重学法的实效性。通过调研发现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习数学而导致数学学习能力下降,学习成绩差。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习兴趣,找回失去的信心。因而在教学之初要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专心、专一,不受外界的干扰;要善于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逐渐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教师要有耐心,要教会学生预习,培养预习能力;要教会学生听讲能力,在课堂上不仅要善于听,还要善于思、记、说,通过适当的交流可以发现理解上的错误,并有效进行改正;要教会学生课后复习和作业,在复习后再作业,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作业。总之,学生学习是从“我想学”开始,通过学习实践,逐步达到“我要学”,最终达到“我善学”,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关键是要指导学生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数学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不拔高,不降低,计划得当,合理可行。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数学的习惯和方法。如:列提纲,提出解决的问题,并检查其预习效果;指导学生课堂学习,如知识的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方法、解题技巧和方法等;指导学生课后复习,要让学生形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学会总结归纳;对测试卷要能作出恰当的总结和反思。
四、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既要促进学生发展,也要促进教师成长。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等手段,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该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在做的过程中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能力。初中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等,由此而生的数学方法有分析法、分类讨论法、换元法、图像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既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学生解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归纳和总结,逐步让学生形成数学头脑,学会用全面的思想看问题,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学会有选择地观察问题。例如:分式方程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整式方程和分式运算的能力,但缺乏对分式有意义的深入理解,导致在解分式方程过程中忽视对增根的检验,其本质是对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到位,忽视了不为零这个限制条件。通过分式方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但会解分式方程,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转化思想”的重要作用,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分式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发展符号感,另外加深对增根的理解,学会检验,培养数学的严密性与严谨性。通过分式方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体验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研究能力,感受方程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宝红.浅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xx(3):143.
[2]隋俊宇,吴润衡.在数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J].教育现代化,20xx(2):113—116.
[3]王成.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才智,20xx(30):81.
[4]李文玉.谈初中数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xx(16):107.
作者:孙德莉 单位: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0
一、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带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进行全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意义。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观察世界、归纳经验、总结事实,学会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分析未知的问题。
2.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在学生对课本上的数学问题理解、分析透彻后,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创新方式,使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对一些未知的、较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发挥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数学智力等。
3.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创新方式的教授数学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帮助塑造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在一个适合发展的阶段,全面的指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发展,同时还可以创造性的培养、塑造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初中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现象十分普遍,初中数学教学也没能避免,某些教师似乎也已经习惯于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首先便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接受创新型的初中数学教学思想,从而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初中学生创新型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尽可能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除了要加快初中数学老师创新理念的转变,也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关系,培养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发散的能力。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需要教学生如何“学”、如何更好地“学”。教师不能够替代学生进行思考,而应该设计更贴近学生的课程,通过正确有效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手段。当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组进行交流和反思,从而有效地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使所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四、注重教学过程创新
1.创新问题情境设置
教师要积极创设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和探讨问题的兴趣,从而加强灵活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散思维,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们在仔细观察后提出类似的例子,从而了解具有这种结构的例子有无限个。教和学、师与生是辩证的统一,应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对数学思维过程应认真对待,因为教师在教学这个辩证统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问题设置是教学过程的开始,这一过程务必需要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
2.创新教学实际过程
创新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可采取的方式有创新课堂问题的提出方式,如趣味数学题提出、歌曲提出等,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法,改革以往应试教育经常采取的“一刀切”方式,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3.创新课堂教学组织
第一,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如向小组合作转变等。像从前教师“填鸭式”的机械教育方法,形式太过单调,学生兴趣不足,没办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该种原因,教师可根据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分组,选出组长,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第二,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实践活动,将创新教学扩展至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被定位为必修课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综合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创新教学成果评价
数学的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当中,但又超出与数学知识的本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很有可能会出现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问题,此时恰当的教学成果检验方法,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初中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即仅凭借考试分数来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等的评价。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数学创造性和数学思维来进行积极的引导,设置出更利于考察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和思维创造能力的题目,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以及创新力。其次,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以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这一能力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对人或事物做出判断的意识,实际上就还是利用已有的能力综合性分析问题和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创造的实践过程。
六、小结
学生的思维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大纲里的规定。初中学生的数学两极分化现象不仅来源于思维水平的差异,也来自于数学学习过程把握的差异。但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照本宣科、不生搬硬套,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1
一、新课程条件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1)做好教学课前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利于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教师应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应当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便是兴趣,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之后,便会积极地去思考数学问题、探究数学知识,能够主动地去深入了解数学内容,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教学导入活动,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或者是实验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牢牢地掌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立体图形的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然后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探求立体图形的基本性质。又比如说,在讲授三角形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叠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其内角剪下并拼凑在一起,以使学生自己去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为一百八十度的特点。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功能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图像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函数概念具体化,通过动画来使函数图像动态化,从而使学生更理解函数图像的变化特征;其次,教师应当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说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购买文具的事例作为应用题的主体,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计算,以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重视初中数学有效性评价教学
由于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工作不完善,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的客观有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仅是指对考试成绩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口语表达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更加重视,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正确的指导与教学,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从而完成初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由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涵盖的内容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教师应当全面把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况,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据此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2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应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使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构建优质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质课堂;氛围;方法;小组合作
初中数学新课程尊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从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励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中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1充分认识优质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
随着目前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要求,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数学理论对学生的`价值观的正面引导。那么何为优质教学课堂,如何构建优质课堂,优质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首先应该是全面发展原则。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仅提高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理论知识的效率,而且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培养时,老师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低耗能原则。初中课堂每堂课几十分钟,教学时间是相当有限的,由于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较多,因而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学生在数学这门课上花费的精力,也就是低耗能原则。与此同时,还应该包括师生共同进步原则。一提到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效率的提高。但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还应该包括提高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数学老师的成长是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学生作为数学教学课堂的主体,受到教学的主导者,也就是数学老师的引导。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也促使老师在实现高效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这几点基本原则,并且合理的遵守,从而构建优质教学课堂。
2构建优质教学课堂的途径
优质教学课堂概念的提出是对新课改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过程。初中教育要结合自身实际对于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建设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构建优质教学课堂,首先应该通过开发教学情感因素构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种研究,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其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感情个体,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开发教学情感因素,能够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致和韵味,学生怀揣积极态度、畅快心情和活跃思维,情感体验得以强化,此外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也能使学生兴奋而快乐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要把“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作为教学境界的理想追求,尊重学生的心理与个性,在亲切、幽默的教学语言交流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我们还可以用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故事渲染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让课堂高潮迭起。其次,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贵得法,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最大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利用正确的方法去自主学习、主动求知。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通过讲解知识点、例题、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懂得从阅读课本、学习基础知识做起,并遵循向“最近发展区”理论,实行递进式学习和发展,保证思维发展的连贯性和螺旋式上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借助外力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比如,老师、同学、工具书等,做到善假于物发展自我。有了学习方法这个武器,学生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思考,不至于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或偏离学习的主方向。这样,课堂的效率才能得以保证。最后,积极地创建立合作制度,成立兴趣小组。古语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充分告诉我们合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达不到小班教学的标准。长期以来困扰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难点问题就是无法实施小班教育,对数学较弱的学生无法进行单独辅导。数学兴趣小组的建立建议有效改善这种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以让能够按照进度完成教学目标。课后,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由数学学习的优等生来帮助其余的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这既增强了数学优等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帮助了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这种兴趣小组的成立对于培养学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培养和谐融洽的班级关系也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数学情趣小组的成立,不但为高效课堂建设作了贡献,更是一举多得的大好措施。其实,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往后的工作中,认真的学习,交流,共同发展。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认识优质课堂构建的原则;并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合理指导;以及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从而真正的提高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3
许多学生将数学理解为是一门枯燥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的数学课堂往往比较热闹,学生往往会积极参与,可是到了中学,数学课堂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老师在讲,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课堂气氛往往也比较沉闷。 新课标的推行,使得初中数学课堂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必将影响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这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了很大提高,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与此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 避免只追求课堂气氛的教学
新课标实行以来,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都认识到,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学的模式由原来的教师讲解逐渐向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形式转变,但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并不具有挑战性,往往是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选择性问题或者相对较简单的问题,虽然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了较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学生参与度的含义。 其实,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越轻松越好,安静、有序、愉悦的课堂氛围,富于挑战性的课堂,才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提问环节下功夫,要在教学组织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 避免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设计
新课标实行以来,许多学校都组织了关于教学情境设计的研究,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时,也往往会设置大量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如果问题情境设计得好,学生就可以结合设计的情境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任务就可以通过解决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来完成。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老师课堂情境设计得并不很合理,其结果是为了设置情境而设置,背离了设置教学情境的初衷。 教学情境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并不是硬性的规定。 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过于重视教学情境的设置,反倒忽视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得设置的教学情境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学生仅仅是被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所吸引,但没有帮助其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并没有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要符合教学规律,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的情境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设置的情境更好地发挥作用。
3 避免学生的讨论形式化
新课标实行以后,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更倾向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但是对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进行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小组讨论还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对学生分组,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讨论,三是要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四是要考虑多长的讨论时间比较合适。 只有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解决讨论形式化问题,切实提高讨论的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 避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新课标实行以后,初中数学的课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更强调把教学时间归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目前,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老师都这么做了。 但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学习时,出现了教师无所事事的现象。 实际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再重要和教师责任的降低,相反,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给予那些没有参与到活动中的学生更多的关注。 在新课标下,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也应该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巡视时,也要密切关注学生小组讨论的进展,了解各组的讨论情况,适当地对小组讨论作出指导。
5 避免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教师的多媒体运用技术变得越来越熟练,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势,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没有达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条件,一所学校所拥有的多媒体设备还比较有限,教师只有在做展示课时才能使用到多媒体。 二是即使达到了多媒体使用的硬件要求,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往往需要花费教师较长的时间,而相应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新技术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新思想,屏幕也不能完全取代板书,只有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6 结论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只有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认真深入的反思,改变那些与新课标素质教育不相符的教学方法和行为,才能切实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4
1、初中数学双语教学目标体系
基于国内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笔者认为初中数学双语教学目的有三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全面发展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数学学科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提高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下面基于初中数学双语教学目的,通过教学目标体系,探讨初中数学双语教学目标。
2、初中数学双语课程目标探析
课程目标指教育阶段学校某门课程在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及目标,是教学总目标的下位概念,因而课程目标的设置必须以教学总目标为导向,因而笔者认为,初中数学双语课程目标有三个:
(1)初中数学专业英语语言目标:掌握初中数学常见专业英语词汇,理解初中数学代数几何的概念、规则的独特英语句式及表现形式,了解数学定理推导过程的表达方式,能自行阅读并理解数学相关外文报纸或杂志,了解最新数学学科学术动态,能尝试用英语进行数学习题解答、数学文章的写作,能用英语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简单交流。
(2)初中数学双语学科知识目标:在完成常规教学学科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第二语言的学习获得更广的学术视野,更全面深入地加强数学概念、规则以及数学历史文化理解,在不同表述方式、教学方式方法下,获得旧知的再认识再理解,也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有一个更高、更广的知识面。
(3)初中数学双语思维能力目标:学会用中英文思维方式去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学会在两种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恰当自如地进行转换,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并促使判断力、理解力的强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初中数学双语教学单元目标探析
初中数学双语课程由许多杂碎的小知识点组成,按照不同知识点相互之间联系及区别。
4、初中数学双语课堂教学目标探析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而整个教学工作又是围绕上课这个中心,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保证教育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因此,制定恰当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必须的。但课堂教学目标不是随意设定的,它必须在教学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因而,笔者认为初中数学双语教学课堂目标主要有:
(1)语言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熟悉并掌握本节课主要专业词汇及其表达方式,能基本听懂数学课堂上用英文传授的知识,能用英语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口头表述及进行简单交流,能读懂英语版数学学科教学资料及教师板书,能用英语对数学问题进行书面上的演算及交流;通过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拓宽英语习得途径,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在数学学科中应用英语,强化语言作为一门工具的操作性能力及实用性理解。
(2)思维目标:通过课堂上的双语教学,帮助师生在提高英语思维的基础上,能自如地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之间转换,增加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学科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直观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切换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5
一、初中数学教学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特点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是,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数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初中阶段的其他科目(譬如物理、化学等等)的学习成绩,它在整个中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设立初中数学课程目标时往往涉及到的因素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因素就是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初中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好数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除此之外,数学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因此,还应该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总而言之,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其教学目标除了传授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技能之外,还肩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历史重任。此外,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之中,还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这也是初中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初中数学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和环节,是连接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纽带和桥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些教学内容一方面是高中数学乃至高等教育数学的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由此看来,初中数学不仅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这一重要特征也决定了初中数学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对初中数学教学重视的必要性。
(三)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模式往往与教学对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根据不一样的教学对象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初中数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期,这个时期也最容易受到外界各种诱惑的影响,但正是这个特征,使得初中生有着区别于小学生、高中生不一样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为:有着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有较强的可塑性、往往有无穷的探知欲望、精力往往很旺盛等等。如上这些初中生的特点使得他们对数学往往抱有极大的兴趣,也更容易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是他们的这些特点,使得这一群初中生往往对外界抱有更大的探知欲望。但是在与外界的接触之中一旦发生挫折的话往往会使得他们内心产生一种挫败感,这时候他们会表现得郁郁寡欢,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意志力。正是初中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使得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数学上的指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模式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对于启发式教学模式来说,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相比较的话,主要特征在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往往将课本上的知识以及习题答案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式教学模式则不然,教师往往会带着学生去探求数学的真正奥秘,带着学生去发现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在经历中感悟数学,并且靠着学生自己最终找到问题的准确答案。启发式教学模式无疑在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得到了普遍性应用,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更是对其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培养。但是,切记在进行启发教学的时候,要适时地褒扬学生,这样的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喜欢学习数学。
(二)发现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这种模式中要充分利用初中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发现式教学模式中包括如下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为让学生充分展开认知学习活动,第三个环节为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且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并且在教学之前做好与教学相关的准备工作,确保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认可并且接受,学生通过发现的方式能够解决问题,同时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考虑给予学生一些提示,但是要重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的主体地位。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internet的不断扩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同样也进入了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很直观地将课本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的话,呈现出其巨大的优势,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量,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体现数学知识的魅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有趣,在这个转变过程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对数学自然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更是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地提升。
(四)学生活动模式学生活动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通过开展一系列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活动,比如说做实验、看电影、看电视等等,通过亲身体验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活动可以分成小组,也可以全部进行。近些年来,学校条件也不断得到了大大地改进,部分学校更是建立起功能相当完善的多媒体科研室,如果学校的条件进一步改善的话,以后还会建立起数学实验室,这也意味着我们告别了只有靠纸和笔才能上课的时代,将会出现一种新的局面,除了靠纸笔上课之外,还可以靠计算机等其它方式上课。由于初中生本身的特殊性,也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模式可以带着学生去发现公式或者定理,用于技能训练,用作非常规问题的求解,是丰富和弥补数学课堂教学不足的有效途径。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的话,学生活动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开展得并不多,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教学模式将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从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性的应用。
(五)学生独立探究模式学生独立探究模式一般情况下需要学生靠自己进行探究,但是当发现比较难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时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请教老师。独立探究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对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想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解决,教师则根据教材的要求做好必要的总结工作。使用学生独立研究模式时,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大纲提出教学目标,至于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达到这一目标,有着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不但需要对初中数学教学特征进行充分地了解,而且更应该结合其重要特征,采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当然,我们在执行教学计划时,不能将五种模式孤立地看待,而是可以综合地利用,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设计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5-2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05-23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06-07
(合集)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7-04
(荐)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5-2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5篇06-12
(精选)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5篇07-03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论文05-2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5篇(经典)05-31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推荐]06-07